05草原的早晨.doc_第1页
05草原的早晨.doc_第2页
05草原的早晨.doc_第3页
05草原的早晨.doc_第4页
05草原的早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草原的早晨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4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感受草原早晨的美丽风光和牧民们的勤劳、欢乐。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教学难点:感受草原早晨的美丽风光和牧民们的勤劳、欢乐,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这一学期,我们学过小池塘、春到梅花山之后,知道了什么?(春天来了,农村的池塘美了。梅花山梅花盛开,也很美。)2、小朋友们,我们今天再到草原去看看,那里春天的早晨怎么样呢?出示草原图,学生观察并说说感受。(板书:草原的早晨)领读。3、讲述草原:我国的内蒙古及西部黄土高原,有杂草丛生的大片土地,间或杂有耐旱的树木,适宜放牧牛羊。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五课:(板书:草原的早晨)领读。谁能说说记住“原”字的办法?(用部件法记“原”:“厂、白、小”)结合教“厂”字头。教师范写“原”边写边说注意点、占格。学生书空。二、整体感知1、引导看课本上的插图,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牧民们骑在马上,挥舞着鞭子;羊儿本跳着向前奔)教材中的另外一幅图上画了些什么呢?(牧民们骑在马上,照看着羊群;一群群羊儿在草地上吃草)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1)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2)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3、检查自读情况。(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出示生字词:啪 鞭 打破 黎明 宁静 铺满 新绿指名拼读生字词。指出:“宁、静”是后鼻音;“鞭、新”是前鼻音。哪些词语的意思已经懂了?请小朋友们互相交流。教者小结。黎明:天快要亮或者刚亮的时候。宁静:安静。新绿:刚刚出现的绿色。春天来了,天气转暖,草叶露出了新芽。(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出示带有生字词的语句:无边的草原牧民们跨上骏马指名拼读生字词。交流:“无边的草原”说明草原怎么样?(草原大,看不到边)教师讲:“牧民”是牧区中靠畜养和放牧牛、羊生活的人。骏马指好马、走得快的马。问:“牧民们跨上骏马”是什么意思?(牧民们骑上了好马)(3)指名读第三自然段。出示生字词:远处飘动指名拼读生字词。交流对生字词的理解。(远处:远的地方;飘动:联系生活实际讲)4、复习巩固生字词出示下列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草原 打破 新绿 无边 牧民 远处 飘动啪 鞭声 黎明 宁静 铺满 跨 骏马结合认读生字词教新的偏旁5、自由读课文。6、指名读课文。六、 指导写字1.出示生字: 原 打 宁 羊 门2.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够记忆字形3.学生自由说一说4.老师范写 学生仔细看 怎么样把这些字写漂亮和美观5.学生练习描红 反馈 评议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出示卡片,指名认读词语:草原 打破 新绿 无边 牧民 远处 飘动2、指名朗读课文。二、整体感知1、第一自然段。学生自读,思考:这一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季节、什么时间的事?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季节:春天新绿铺满草原;理解:新绿。春天小草刚发芽,绿的很嫩。时间:早晨黎明理解:黎明。天刚刚亮时。)口头填空。鞭声打破了宁静。的草原醒来了。自由讨论并交流:“草原醒来了”是什么意思?(春天来了,天气转暖,草也露出了新芽,就好像草原睡了整整一个冬天,现在醒来了。)(夜,静悄悄的,草原也跟人们一样睡着了。早晨,人们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草原由静到动,就像醒过来一样了。指名读全段。(重音:响亮、黎明、新绿)2、第二自然段。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这一段写了什么?(板书:羊儿 牧民)再读课文,准备口头填空:( )羊儿涌出了圈门,( )奔向( )草原。牧民们( ),追赶着那( )。填空后互相交流对“一只只”、“蹦跳着”、“无边”、“跨上”等词语的理解。(一只只:羊儿多;蹦跳着羊儿欢快;无边:草原大;跨上:牧民怀着欢乐的心情)(板书:一只只、涌出、跨上、追赶)这一段写草原上羊儿和牧民怎么样?(羊儿多,牧民欢乐)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重音:蹦跳无边欢乐)3第三自然段。轻声读全段。这一段只有一句话,谁会读的?指名朗读后提问:这一自然段写的什么?(草原上羊儿多,牧民欢乐)你为什么这么说?(“一群群”说明羊儿多;“蓝天下回荡着牧羊人的歌声”说明牧民心里很欢乐,放声歌唱)这一自然段和上一自然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都是写草原上的羊儿多,牧民乐)(不同的地方是:第二自然段中是“一只只羊儿”,这一段是“一群群羊儿”羊儿更多了。上一段通过写牧民跨上骏马追赶羊群表示欢乐,这一段用“蓝天下回荡着牧羊人的歌声”来表现牧民的欢乐)作者说“一群群羊儿像朵朵白云在飘动”,为什么这么打比方?(羊儿是白色的,跟白云的色彩一个样;羊儿一边吃草,一边活动,白云在空中也不断移动。它们有相似的地方。)(板书:一群群飘动歌声)引读:远处,一群群羊儿学生接着读,师读:蓝天下回荡着学生接着读。三、课堂小结1、读了草原的早晨,我们又懂得了什么?(草原上的羊儿真多。牧民们的生活很快乐)(板书:多 乐)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拓展:敕勒川教师领读、讲解。学生练读。四、指导写字1出示生字:无 牧 民 处 动2指名认读。3.仔细看田字格内的“动、牧、处”,比较在结构的安排上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3、学生发言,老师归纳: “动”,左低右高,下面也不齐平。“牧”左右两部分一样高。“新”左右两部分的上面部分齐平,右边的“斤”字的“竖”稍长。“无”和“民”都是独体字。着重指导写好最后一笔:“无”最后一笔是竖弯钩,从田字格的中心起笔,沿竖中线往下写,写至与撇平时再向右拐,最后向上钩。“民”的最后一笔是斜钩,幅度较大。处,复习折文旁,再与“外”做比较。处,半包围结构,第三笔是平捺,“卜”在平捺上方。“外”是左右结构。五、作业设计: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鞭声()草原()羊群()清香2、比一比,再口头组词:无()欢()打()天()吹()挨()3、照样子,填空。一(只只)羊儿 一( )山 一( )小舟 一( )燕子一( )竹笋 一( )春雷 一( )春雨附:板书设计:5、草原的早晨羊儿涌蹦跳牧民跨追赶教学反思这篇课文是一篇文字优美、内容新颖的散文,写的是早晨,草原从睡梦中醒来,牧民们赶着羊群去放牧的情景,展现了草原一片繁荣兴旺的新气象。在教学这篇课文的开始,我让学生欣赏了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学生就很愉快地进入了我所创设的情境。接着,我让学生猜猜歌曲唱的是什么地方?学生不约而同地猜了“草原”。随即,我让学生说说你觉得这个地方怎么样?有的说草原很大;有的说草原上一定有很多碧绿的小草;有的说草原很辽阔;有的说草原上有很多马,有的说草原上有帐篷从学生的回答中,我知道他们一定对这个地方很向往了,但是只有模糊的印象。于是,我向学生补充介绍了草原的基本情况。我说大草原在我国内蒙古和黄土高原,是我国西北边疆地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