匙吻鲟苗种培育技术.doc_第1页
匙吻鲟苗种培育技术.doc_第2页
匙吻鲟苗种培育技术.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匙吻鲟苗种培育技术 来源:渔业致富指南2006年10月8日 一、鱼苗培育 人工孵化所使用的容器、用水、方式和方法均与其他鱼类相同,可参照进行。鱼苗的培育阶段从全长23cm的刚孵出鱼苗开始至全长67cm为止,此阶段的培育时间为15d左右。这一阶段的培育一般在水泥池或玻璃钢水槽中进行。池的大小以14m3为好,水深4060cm,培育密度开始时为每平方米5000尾,随着个体的长大而逐渐降低培育密度,至仔鱼结束时降至每平方米2000尾。培育期间要保持水质良好,水温稳定在2023之间,因为24为鱼苗的亚致死温度,28为致死温度,而低于11时的成活率也将大大降低。培育用水的溶氧应保持在6mgL以上。开口饵料最好是用车轮虫、红虫,随着鱼个体的长大,可逐渐增加投喂卤虫无节幼体、小型枝角类、桡足类。人工投饵一般每天910次,每隔2h左右1次,每千尾鱼苗每次投喂红虫或其他小型动物性饵料3-5g。从仔鱼人池后的第三天开始,每天逐渐增加投喂人工配合微粒子饵料,并随着鱼体的长大逐渐增大微粒子饵料的粒径和投喂量。人工微粒子饵料的规格为:S1粒径小于250m,S2粒径小于 480m。投喂量按每天每1000尾鱼0.5-1.Og计算,每天分10次投喂。仔鱼的培育期为10d左右,前3d投喂S1,辅以人工培养,用80目筛绢过滤的车轮虫和卤虫无节幼体;后4d投喂S2,并辅以用60目筛绢过滤的桡足类和卤虫无节幼体,保证鲟鱼培育池内的生物饵料量不少于1000个ml。 二、鱼种培育 鱼种培育阶段从全长67cm的仔鱼培育至全长1220cm左右,此阶段的培育约需15d左右。此阶段的培育可在室外池塘中进行。要求池塘面积大小为0.2,-0.33hm2,水深1.52m,进、排水方便,水质良好,并配备1.5kW的增氧机一台。在鱼苗放养前,先将池水排干,并用生石灰清塘,待药效消失后再放养。放养密度为1000-1500尾m2,并随着鱼体的长大而逐渐降低放养密度和大、小分级饲养,至培育结束时的密度降至500尾m2。此时鱼的适应性较强,适应的水温为237,最适的水温为2532。下塘前一周开始,应事先施肥培养好水质,让水体中的饵料生物更为丰富。待鱼苗下塘3d后,事先培育的饵料生物会被消耗很多,应及时向池内施用豆浆、豆渣等,用量为75kghm2,使池内的枝角类大量繁殖而供鱼摄食。较好的做法是,在幼鱼培育的前6d使用人工配合微粒子饵料,每2d加大一次饵料的粒径。饵料的规格及粒径依次为;S3粒径小于750m,S5粒径大于1400m。投喂量按每天1000尾幼鱼1.57.Og计算,每天分6次投喂,并辅以投喂用40目筛绢过滤的浮游动物,至培育后期可完全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8 10,分6次投喂。在培养过程中要加强饲养管理工作,除培养水质和及时投饵外,还应加强水质的管理,及时清除敌害生物等,以确保饲养成活率。 三、病害防治 匙吻鲟幼鱼阶段易于发生肠炎、口炎、疖疮、水霉病等,一般情况下,只要对症下药就能及时治愈。1015cm的鱼种一般不易死亡。因匙吻鲟对药物的反应十分敏感,尤其是对重金属盐类药物,所以用药应十分谨慎。当车轮虫大量寄生时,可用1525浓度的福尔马林杀灭;当发现寄生虫寄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