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十二次重点考试历史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16世纪至17世纪早期,欧洲许多国家物价飞涨,出现了所谓的“价格革命”。我国史学界大多认为价格革命是新大陆金银的流人所致;后来有研究者认为社会需求的大量增加,供求的失衡也是造成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据此可知,关于欧洲“价格革命"原因的认识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 B.随着研究的深入而趋于全面C.缺少权威人士支持均不合理 D.后期的研究比主流观点可信2.《新青年》创刊之初,宣扬科学与民主,介绍西方思想,却没有受到关注,不得不休刊。复刊后,对孔教展开猛攻,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新青年》影响力增强主要得益于A.资本主义迅猛发展 B.顺应社会时局变化C.儒家思想地位动摇 D.巴黎和会引发关注3.明朝万历年间,朝廷大臣按照明朝册立长子为太子的原则,拥戴皇长子朱常洛,而明神宗意欲立朱常询为太子,遭到众臣的反对,最后朱常洛被立为太子。这场国本之争表明A.官僚体制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 B.明朝的君臣关系极度紧张C.明朝皇帝已经失去了太子册立权 D.专制集权制度出现了削弱4.1980年《人民日报》发表元旦社论《迎接大有作为的年代》,认为"80年代是光明的,充满希望的"。下列选项中,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是①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②中国迎来第三次建交高潮③中共中央发出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的文件④中国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5.学者们评论某一时期的欧洲,使用了“欧洲的末日审判”、“欧洲的政治崩溃”、“欧洲时代的消失”、“别了,欧洲历史”等标题。据此判断,欧洲的这一时期开始于A.20世纪30年代中期 B.20世纪40年代中期C.20世纪70年代中期 D.20世纪80年代中期6.1864年,户部因财力匮乏,向两江总督曾国藩索要淮南盐税,曾国藩以诸种理由拒绝。次年,户部又令江苏巡抚李鸿章匀拨两淮盐税,以解中央燃眉之急,李鸿章仅答应略增该省财政上缴数额,而盐厘征收、使用则不容户部染指。这反映了当时A.盐税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异常尖锐C.洋务运动的资金匮乏问题严重 D.中央政府的权威出现了弱化7.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一些超大企业在设立自己的科研机构和信息网络的同时,还派出大量人员收集信息和推销产品,使生产与市场需求配合更密切。由此可以说明垄断组织A.加剧了国际市场的竞争 B.使企业生产的计划性增强C.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发展 D.克服了自由放任政策弊端8.20世纪在中华大地上发生了一场“文学革命”,这场革命的目标是:A.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B.提倡白话文进行文学改良C.运用白话文表达新思想 D.以文学为武器发动政治革命9.下列有关近代中国交通的现象,体现出社会进步的是()A.“男女杂处,不以为嫌”B.“如果华人马车从后面赶超洋人马车,即以违法处理”C.“拉人力车的讨厌马车、汽车,赶马车的又讨厌汽车”D.“华人之坐马车,大率无事之人居多,故马车若专为游观而发”10.罗马“公民与臣民之间的差别从此消失,除奴隶外的自由民,已取得了私人的平等地位”。该现象主要得益于A.公民法的制定B.平民与贵族的斗争C.万民法的推行D.《十二铜表法》颁布11.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理即是气之理,理不先而气不后。”他还说:“礼虽纯为天理之节文,而必寓于人欲以见……故终不离人而别有天,终不离欲而别有理也。”王夫之对“理”的阐述①承袭了朱熹的天理观②体现了朴素唯物精神③宣扬了经世致用观念④具有个性解放的色彩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12.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和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周恩来于1953年进一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此后不久,又明确提出应把五项原则扩展到所有国家关系中去,“中国愿意同一切国家包括美国在内和平共处”。据此可知A.美国对中国的外交封锁逐步被打破B.新中国放弃了“一边倒”方针C.新中国外交摆脱了意识形态的束缚D.新中国的外交政策走向成熟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李鸿章1876年某一奏折写道:“窃谓西洋制造之精,实源本于测算格致之学,奇才迭出,月异日新,即如造船一事,近时轮机铁胁,一变前模,船身愈坚,用煤愈省,而行驶愈速。中国仿照皆其初时旧式,良由师资不广,见闻不多……止能循规蹈矩,不能继长增高。即使访询新式,孜孜效法,数年而后,西人别出新奇,中国又成故步,所谓随人作计终后人也。”请问:(1)李鸿章这番议论与他怎样的经历有关?(2)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期中国在“制造”方面有哪些成就?取得这些成就的基本条件有哪些?(3)你如何看待上述李鸿章的观点?14.(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了首届世界博览会。博览会采取样品展示、邀请他国参展,以扩大对外贸易。伦敦世博会共有来自10个国家约10万件展品参展,展品包括大功率蒸汽机、高速汽轮船、机床等,展览历时164天,吸引了630万人参观。1876年美国费城世博会,展出了电缆、印刷机、打字机等;1900年法国巴黎举办“世纪回眸”世博会,展出大型发电机和无线电收发报机,彼时的世博会成为争夺世界市场的场所,也寄予了一个国家登上历史舞台、争夺中心地位的冲动。——摘编自乔兆红《世界博览会与世界历史整体发展》材料二1957年4月,首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在广州开幕,分设工业品、纺织品、食品、手工艺品、土特产品5个展馆,13个省市专业外贸总公司组织交易团参展,19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多位采购商到会成交金额8686万美元,占当年全国创收现汇总额的20%……1972年广交会到会美商有42人,1983年中外合资企业首次参会。1999年获自营进出口权的私营企业首次亮相,机电产品出口成交首次超过轻工工艺品,居成交第一位。2007年开始设立进口展区,正式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2009年,209个国家和地区的16.5万名采购商到会,出口成交额为1.3亿美元。——摘编自孟红《“中国第一展”——广交会的沧桑巨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世界博览会的特点并分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广交会的发展变化并分析其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得到的认识。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
本题以欧洲“价格革命”的原因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反映了史学界对欧洲“价格革命”出现的原因这一问题认识的不断发展,从外部条件到内部条件,思考视角不断拓展而趋于全面,B项正确;“只能有一种”表述太绝对,排除A项;“均不合理”也表述过于绝对了,排除C项;后期的研究并不一定比主流观点可信,排除D项。2、B【解析】
《新青年》创刊之初,宣扬科学与民主,介绍西方思想,却没有受到关注,《新青年》猛攻孔教,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说明《新青年》影响力增强主要得益于顺应社会时局变化,故选B;A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C是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不是《新青年》影响力增强的原因,排除。3、A【解析】
“明神宗意欲立朱常洵为太子.遭到众臣的反对,最后朱常洛被立为太子”表明官僚体制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A正确;材料并不能说明君臣关系极度紧张,排除B;皇帝依然掌握对太子的册立权,排除C;明清时期,专制中央集权持续加强,D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A。4、B【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1981年在北京会见港台知名人士时,首次公开提出解决、香港问题的“一国两制”构想;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文件,故①③正确,B项符合题意;20世纪70年代中国迎来第三次建交高潮;1990然后中国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故②④错误,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5、B【解析】
“欧洲的末日审判”、“欧洲的政治崩溃”、“欧洲时代的消失”、“别了,欧洲历史”都体现的是二战对欧洲的影响,结合所学,这一时间是20世纪40年代。故B正确。6、D【解析】
据材料“曾国藩以诸种理由拒绝”“而盐厘征收、使用则不容户部染指”可知,晚清时期地方财政为地方汉族官僚把持,中央难以调度地方财政资金,反映了中央政府权威下降,故D项正确;题干不能反映盐税是当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故A选项错误;B项中“异常尖锐”说法过于夸大,故B选项错误;题干不能明显体现洋务运动资金匮乏问题,故C选项错误。7、B【解析】
超大企业重视构建信息网络和收集信息,目的是使生产与市场需求配合更密切,这样使得企业生产的计划性增强,B正确;加剧了国际市场的竞争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A;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之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才最终形成,也即经济全球化尚未真正实现,因此这一时期垄断组织的行为并不能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C排除;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的垄断属于私人垄断阶段,其指导思想依然是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因此D中“克服”表述绝对,排除。8、C【解析】
1915年由陈独秀等人发动的新文化运动,也被称为“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文学革命运动,革命的目标就是运用白话文来表达新思想,故选C;AB是革命的内容,排除;革命目标没有政治革命的内容,排除D。9、A【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以来交通工具的变迁相关知识的把握。根据题干材料可知A正确,它说明了人们开始改变了传统的观念,男女混杂,同乘一车。而B说明了列强在华的特权,与题无关。C说明的是人们对新事物的排斥,不正确。D说明的是中国仍多数人乘坐马车,可排除。综上,本题选A.考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近代以来交通工具的进步·公路与汽车10、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公民与臣民之间的差别从此消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2世纪时,兴盛奴隶主和罗马奴隶主逐渐融合,兴盛居民和罗马公民的界限逐渐消失,罗马法成为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这就是万民法,故C正确;ABD错误。考点: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11、A【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理即是气之理,理不先而气不后。”、“礼虽纯为天理之节文,而必寓于人欲以见,故终不离人而别有天,终不离欲而别有理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夫之对“理”的阐述体现了朴素唯物精神,具有个性解放的色彩,故②、④正确;材料否定了朱熹的天理观,故①错误;材料无法体现经世致用观念,故③错误。故①②组合错误,故A排除。①④组合错误,故B排除。②③组合错误,故C排除。②④组合正确,故D正确。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王夫之思想【名师点睛】王夫之认为气是唯一实体,不是“心外无物”。王夫之还指出,天地间存在着的一切都是具体的实物,一般原理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中,决不可说具体事物依存于一般原理。王夫之认为“形而上”与“形而下”虽有上下之名,但不意味着上下之间有界限可以分割开来。从知识的来源上看,原理、规律是从对事物的抽象而得来的,因此,应该是先有具体形器,后有抽象观念。12、D【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这恰恰体现了新中国的外交政策走向成熟。故答案为D项。A项,材料没有涉及关于美国对中国的外交封锁逐步被打破的信息,排除;BC项,材料不能表明新中国放弃了“一边倒”方针、外交摆脱了意识形态的束缚,排除。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经历:开办洋务企业/主持洋务事业/洋务派代表人物。(2)成就:制造出蒸汽轮船、火车,建成铁路等等。条件:外商在华设立的轮船公司、制造和引进的近代交通工具,提供了实物技术与经营模式;政府推行洋务运动,官、商开办航运公司、铁路公司;一些中国知识分子学习并传播西方近代数理知识、制造技术,为中国制造贡献了智慧与生命。(3)论点,论据,论证逻辑与文字组织要点:概括李论的核心思想;对李论内容的评价(符合哪些中外史实,如洋务企业的经营、洋务学堂的教育、近代科技人才及其成就等;对“随人作计终后人”的思考);推测李论形成的原因(如当时的中外形势;李鸿章自身经历与价值观及其对认识的影响)。【解析】
(1)经历:根据所学可知,李鸿章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因此其经历主要是与洋务运动有关。(2)成就:根据所学可从新式交通工具发展的角度概括。条件:结合所学可从外商在华设立的轮船公司、制造和引进的近代交通工具、政府推行洋务运动、开办航运公司、铁路公司、知识分子学习并传播西方近代数理知识、制造技术,为中国制造贡献了智慧与生命等角度概括。(3)回答本问时,可先概括其主张,如洋务企业的经营、洋务学堂的教育、近代科技人才及其成就等,再依据所学知识推测李鸿章言论形成的原因即可。14、(1)特点:由欧美工业国家主办;展品主要是工业机械和新科技发明。影响:博览会是展示国家实力的重要平台,扩大了参展国家的国际影响;促进了科技创新和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工业革命和世界贸易的发展,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2)变化:规模不断扩大;由单纯出口发展为进出口兼有;国内参展商由国营外贸公司到合资企业、私营企业等多个主体;出口产品由土特产品、轻工业品为主到机电高科技产品为主。原因: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经济全球化发展;新时期外交事业发展,积极开展广泛的国际交往和经济合作;国家经济实力提升;民众消费能力提高。(3)认识:世博会与广交会是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建立开放共享机制,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人类共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坚持独立自主、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统筹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分子细胞生物学专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流体输配管网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省慈溪市六校2024-2025学年高中毕业班联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长郡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3月月考生物试题理试卷含解析
- 山西省晋南地区达标名校2025届初三调研试题(一)生物试题含解析
- 新疆新源县2025年高中毕业生五月供题训练(二)化学试题含解析
- 星海音乐学院《合成生物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济宁地区(SWZ)重点中学2025年初三下学期第八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试卷含解析
- 江苏省南京玄武区十三中学集团科利华2024-2025学年初三考前全真模拟密卷数学试题试卷(6)含解析
- 南阳市唐河县2025年数学三下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3届高考作文模拟写作:“成器”和“不器”导写及范文
- GB/T 8237-2005纤维增强塑料用液体不饱和聚酯树脂
- GB/T 14713-2009旋切机通用技术条件
- 低成本自动化的开展与案例课件
- 不予受理反诉民事上诉状(标准版)
- 高中英语语法之虚拟语气(课件3份)
- 粤教版2022年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测试试卷及答案2022-2023
- 北师大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
- 国际石油合作主要合同模式课件
- 桥梁加固改造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 第二十六章慢性肾小球肾炎演示文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