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 (2).doc_第1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 (2).doc_第2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 (2).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了解战国策的有关知识 掌握文中的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的文言句式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领会文中类比推理和比喻说理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讽谏”的妙处,认识纳谏除弊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学习重点:1、文言常识。2、类比推理和比喻说理的方法学习难点:对设喻说理和类比推理方法的领会和运用。教学方法:合作中探究,探究中竞赛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时数:一教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语文学习跨越千古,纵横千里,这不,我们刚刚离开春秋的战场,很快就进入战国的风云。今天,我们不听曹刿论战争;我们要陪同邹忌一起去劝谏威王,学学他的劝人方法。二、我问你答读通文字(多媒体展示)闯关一:必答检查预习。1、赛读。(能反串得1分,每出现一处读错的地方扣1分)2、释词。(给对方组出5个你认为能难住对方的词语,1个1分)3、译句。(老师抽查)4、战国策常识知多少?(老师抽查)又称国策,原为战国未期和秦汉间人编纂,后经西汉未年 编订成书,全书共33篇,其体例为 ,全书共 策,着重记录了 。明确:刘向 国别体 12 战国时期策士谋臣的言论和谋略三、我们探究读懂文意:(多媒体展示题目)闯关二: (抢答:言之有理就得分,有理有据 得2分)201、解释文题:明确:题目“邹忌讽齐王纳谏”点明了文章内容的两个方面: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讽:讽谏,即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2、课文在写法上是由多个“三”组合而成的,你能用“三”来概括本文的内容吗?(讨论板书)3、分析人物形象:(1)、说说“邹忌”:(多媒体出示:人物参考: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据史载,一次,邹忌听齐威王弹琴,他就借谈论弹琴,阐述治国安民之道,齐威王听后,大为赞赏,封他为齐相。而当时的谋士淳于髡(kn)不服,就用隐语向邹忌提了关于修身、处世、安民、用贤、治国五个难题,邹忌都能对答如流。辩论结束后,淳于髡(kn)对他的仆人说,看来这个人破格重用的日子不会远了。时过一年,威王果然封邹忌为成侯。邹忌不仅是一个能言善辩的雄辩家,而且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多媒体出示)思考:邹忌为什么劝谏?怎样劝谏?请用这样的句式说出你的思考结果: 邹忌是个( )人,我从( )看出来。明确:供你参考:邹忌是个头脑冷静,善于思考的人,我从他“三问”后的“三思”看出来;邹忌是个实事求是,缘事及理的人,我从他“三思”后的“三比”看出来;邹忌是个忠于职守,足智多谋的人,我从他的由家事想到国事并用“三比”看出来;邹忌是个善于辞令,勇于进谏的人,我从他的由家事想到国事并用“三比”看出来重点分析“三比”(并板书):问题:文中的“三比”可以理解成哪几种“比”呢?讨论明确:可组成“对比”:家庭小事和国家大事形成对比,以小见大,小事中寓大道理。还可组成“类比”:邹忌、齐王都是人,两人身份地位都很高,两人都有受蒙蔽的事,形成同类比较,邹忌的切身体验更容易让齐王接受。还可组成“暗比”:妻、妾、客喻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小家喻国家。形象具体,真切自然。还可组成“排比”:邹忌的话构成排比,使说理很有气势,增强了说服力。问题:“三比”中,邹忌认为齐王受蒙蔽的责任在谁?讨论明确:邹忌认为齐王受蒙蔽的责任在于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受蒙蔽的根本原因在于齐王的权威。这样,就使齐王在得意于自己位高权重的同时,高高兴兴地接受了他的劝诫,劝得很委婉。(2)、谈谈“齐王”(多媒体出示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kn)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后,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思考:齐王如何纳谏?纳谏结果如何?请用这样的句式说出你的思考结果:我从( )看出,齐王是个( )的人。讨论明确:(多媒体出示)齐王是个闻过则改,明智果断的人,我从他的“善”和“三策”(三赏)看出来;齐王是个从谏如流,兴利除弊的人,我从他的“三赏”和“三变”看出来四、我要练练中考题型:(闯关三:风险题,答对加分,答错减1分)(一)、中考题型语言方面需注意:1、请用标出停顿:4分今 齐 地 方 千 里 我 孰 与 城 北 徐 公 美2、解释加点的词:4分暮寝而思之( )今齐地方千里(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提示学生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现象3、翻译句子:4分(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2)王之蔽甚矣提示学生:倒装句和被动句的翻译方法(二)、中考题型内容方面举例:4、你认为邹 忌讽齐王纳谏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2分)5、你能从浩如烟海的历史中撷取一两件由于不善劝谏而不得善终的事例来佐证邹忌成功的秘诀? (2分)明确:善用类比、以小见大,设喻论证;把握对方心理,委婉含蓄,点到为止。子胥赐剑自刎,比干剖腹挖心,屈子放逐,司马迁蒙宫刑之辱,都是千古奇冤!6、附加题:联系现实生活,你从本文中获得了什么启示呢?(可以从领导者、被领导者、普通人角度考虑)6分仅供参考:作为领导,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偏听偏信;作为群众,提建议要讲究方式方法,既不冒犯对方,又要保护自己的尊严不受侵犯;作为普通人。要善于接受别人的建议。总结齐读古人谏言。(多媒体展示)五、布置作业:(见学案)板书: 邹 忌 讽 齐 王 纳 谏(1节):三问、三思 (2节) 三比 (3节):三赏、三变(4节) 对比 类比 皆朝于齐 暗比 排比 (委婉)教学设计说明:邹忌讽齐王纳谏是苏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学会读书”“知人论世读经典”中的第二篇文言课文。故本课一方面要进一步教会学生“知人论世读经典”的方法;同时,还要进一步强化学生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