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检测题.doc_第1页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检测题.doc_第2页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检测题.doc_第3页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检测题.doc_第4页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检测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资源网()来源: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高考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B感受器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兴奋 C神经中枢位于脑和脊髓D效应器只由运动神经元的神经末梢组成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效应器由传出神经的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 B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C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单方向的 D条件反射的建立与脊髓等低级中枢无关3小明的手指不小心被刀割伤时,由于疼痛而咬紧牙关。这个过程中,他的神经兴奋传递途径是()传入神经传出神经 手部感受器脊髓 牵动上下颌的肌肉脑ABCD4某人因受外伤,致使脊髓从胸部折断开。一般情况下()A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B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C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D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5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果传出神经受损,而其他部分正常,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将表现为()A既有感觉,又能运动 B失去感觉,同时肌肉无收缩能力C有感觉,但肌肉无收缩反应 D失去感觉,但能运动6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下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兴奋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C7突触小体存在于( )A神经元轴突末梢B神经元树突末梢 C神经元细胞体D两个神经元之间8下列对于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通过突触后膜进入下一神经元内 B神经递质是一种化学信号C神经递质能使突触前膜和后膜的电位发生改变 D神经递质的传递是双向9在一个简单的反射弧中,只有传入神经元(A)和传出神经元(B),则当A接受刺激后,兴奋的传导方向是 ()AA的树突B的轴突 BB的轴突A的轴突CB的轴突A的树突 DA的轴突B的树突10神经元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过程中,发生了机械刺激(或其它刺激)转变为电信号、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和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等变化,上述这些转变依次发生在()A突触小体、突触前膜、突触后膜 B刺激部位、突触前膜、突触后膜C刺激部位、突触小体、突触后膜 D刺激部位、突触间隙、突触后膜11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B兴奋经过突触时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C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是有间隙的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12在人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不可能由()A轴突树突细胞体 B轴突细胞体轴突C树突细胞体轴突 D细胞体树突轴突13成人可以有意识的排尿,婴儿却不能。这说明()A位于脊髓内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低级中枢的调控B位于脊髓内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C位于脊髓内的高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低级中枢的调控D位于脊髓内的高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14下列关于人的大脑皮层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分布有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 B分布有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C可感知外部世界 D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高级功能15某人因意外车祸而使大脑受损,其表现症状是能够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谈话,但却不会说话。这个人受损伤的部位是()A大脑皮层的V区 B大脑皮层的S区C大脑皮层的H区 D大脑皮层的W区16下列有关人脑的高级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有()A由语言、文字等抽象信号刺激引起的条件反射B反射活动必须有大脑皮层特定的区域参与C必须建立在具体信号引起的反射活动的基础上D大脑皮层的某些区域损伤后,必将导致所有高级功能的障碍17当人体长时间大量运动时,血液中的葡萄糖等营养物质会被大量消耗,此时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的变化是()A胰岛A细胞活动加强,胰岛B细胞活动减弱B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活动都加强C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活动都减弱D胰岛A细胞活动减弱,胰岛B细胞活动加强18下列有关血糖来源和去向,以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肌肉、肝脏细胞中,过程均可发生 B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过程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过程 D胰岛素促进、等过程19.如图为血糖的生理调节过程,判断错误的是 A.血糖升高可直接刺激胰岛分泌C,从而使血糖降低的过程属于体液调节B.血糖下降刺激下丘脑,通过神经支配胰岛分泌D,从而使血糖上升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C.C与D表现为拮抗作用D.血糖平衡是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20. 糖尿病患者有“三多”,其中之一是“尿多”。下列对其成因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糖尿病患者的肾脏发生病变,导致产生的尿量增多B.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有葡萄糖,增加了尿液的渗透压,从而使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导致尿量增多C.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浓度高,导致口渴,水喝得多了,尿就多了D.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发生病变,胰岛素分泌减少,胰岛素能促进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的作用21关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所分泌的激素之间相互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B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C甲状腺激素可以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的活动D促甲状腺激素可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22下图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甲与乙结构分别表示下丘脑和垂体Ba与b物质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C乙结构的活动只受甲结构释放激素的调节D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起着反馈调节的作用23下列选项中,属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的是()CO2胰岛素组织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HABCD24下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图示可以说明神经系统可控制内分泌系统的活动B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不受过程的调节C如果感受器、下丘脑、和内分泌腺组成机体内的某一反射活动的反射弧,则效应器最终为图中的组织D如果图示中的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的增加可能引起和的减少25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脑皮层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 B温觉感受器只分布于皮肤C人在剧烈运动时主要产热方式是骨骼肌的收缩D降低新陈代谢是人在炎热环境中散热的主要方式26下图表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则图中所示结构(W为虚线框部分)正确的是()AX表示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 BY表示肾上腺CZ表示骨骼肌 DW表示效应器27.张占海博士率领的中国南极科考队于2005年1月18日首次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当他们由温暖的棚内来到寒冷的棚外时,下列生理变化与图示相符的是 ( )皮肤血管血流量的变化 身体耗氧量的变化肾上腺素分泌量 汗腺的分泌量A. B. C. D.28.当人处于炎热环境时,会引起 A.冷觉感受器兴奋 B.温觉感受器抑制C.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D.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29当人们较长时间参加强体力劳动时,为了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机体必须进行多项调节,其中包括() 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 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A B C D30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机体对细胞外液渗透压调节的正确顺序是 (C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摄水量增加减少尿的排出31下列表现与人体特异性免疫无关的是()A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人的一生只会得一次麻疹 B因注射青霉素而休克C服用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可预防小儿麻痹 D伤口感染导致伤口流脓32关于抗体的产生、特性和作用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抗体是一类分泌蛋白B抗体都能被蛋白酶水解 C淋巴细胞都能产生抗体 D抗体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对自身成分起免疫反应33右图中的X代表的细胞是()A效应T细胞 B浆细胞C吞噬细胞 D癌细胞34一般情况下,有抗原免疫机体,血清中抗体浓度会发生相应变化。如果第二次免疫与第一次免疫所用的抗原相同且剂量相等,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血清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35某患儿胸腺先天性缺失,与正常儿童相比,该患儿()A仍有部分细胞免疫功能 B仍有部分体液免疫功能C体内的B细胞数目显著减少 D体内的T细胞数目增加36关于特异性免疫的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B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C吞噬细胞与体液免疫无关 D记忆细胞与效应淋巴细胞产生于抗原刺激之后37.如图代表人体体液免疫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细胞和细胞均能识别抗原B.图中细胞、细胞、细胞代表的分别是B细胞、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C.免疫过程比要慢,免疫效应比要强 D.图中的T细胞可以分泌淋巴因子38关于人体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淋巴因子通过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作用B机体一旦接触过敏原就会发生过敏反应C效应T细胞都是由T细胞经增殖、分化形成的D人体获得某种免疫能力后,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将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39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一类疾病是 ()A病原体感染机体而引发的疾病,有传染性B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发的疾病、无传染性C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而引发的疾病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而引发的过敏反应40在临床治疗上已证实,接受SARS病毒感染后治愈的患者(甲)的血清,注射到另一名SARS患者(乙)体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甲的血清中具有治疗作用的物质是 ()A疫苗 B溶菌酶 C抗原 D抗体二、非选择题41下图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突触是由、和 这三部分构成的。(2)若b点受刺激,则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中传导的方向是 。 Aabc Babc Ccba Dbca(3)兴奋在上的传导是由引起的。(4)引起兴奋或抑制的是,它存在于中,只能由释放。(5)神经细胞间兴奋的传递方向是的。42让一个健康人和一糖尿病患者于空腹时同时口服葡萄糖,服用量按每人每1千克体重1克计算。随后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人的血糖浓度和血液中的胰岛素浓度。(1)两人血糖浓度变化如右图,其中表示糖尿病患者的是 。(2)下列甲丁4种曲线中能正确反映2人血液中胰岛素浓度变化的是 。(3)从上述分析中可知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量往往 ,而血糖浓度 。(4)下列有关胰岛素生理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多选)。A提高组织细胞摄取和利用血液中葡萄糖的能力 B促进肝糖原的分解C促进糖原的合成,抑制脂肪等物质转变成糖类 D抑制葡萄糖转变成脂肪(5)健康人当血糖浓度偏低时,可通过胰岛分泌的 ,使血糖浓度升高。43(10分)(2010年临沂质检)如下图所示的调节过程是人体维持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正常人体血液中的含量变化对、的分泌起调节作用,此种调控机制属于调节。(2)在寒冷环境中,图中的分泌量增加的同时,_(填字母)的分泌量也增加,二者共同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请写出寒冷条件下皮肤立毛肌收缩,起鸡皮疙瘩的反射过程_ (3)人体内需要源源不断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这是因为_。(4)图中的胰岛可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它们的作用相互_,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的主要的靶器官是_,若胰岛B细胞受损,人会得糖尿病,这主要是因为_ (5)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网络是,其中免疫系统是通过等功能,实现它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44下图表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有关联系。请分析说明:(1)表示的结构名称是;表示的结构名称是。(2)图中有分泌激素功能的结构是及A结构中的。(3)当激素增多时,和都将减少,这种作用叫做。(4)在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中,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如,如果缺乏这种激素,就会影响幼年动物大脑的发育。15DDCDC 610CABDC 1115DDBABB 1620DADBB 2125 DCDCC 2630DADAC 3135 DCAAB 3640CDDCD41(1)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2)B(3)局部电流(4)神经递质突触小泡突触前膜(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