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调查与决策乐至县种养结合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调查与决策乐至县种养结合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txt10有了执著,生命旅程上的寂寞可以铺成一片蓝天;有了执著,孤单可以演绎成一排鸿雁;有了执著,欢乐可以绽放成满圆的鲜花。调查与决策乐至县种养结合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总第375期 调查与决策(内参) 第4期 乐至县种养结合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现状及对策建议 中共乐至县委政策研究室 乐至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是陈毅元帅的故乡。全县幅员面积1425平方公里,辖25个乡镇、609个村,总人口87万,是全国商品瘦肉型生猪基地县,国家DLY猪标准化示范区、黑山羊标准化示范区和国家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全省现代畜牧业重点培育县、全省养羊十强县之一,生猪、山羊生产在全市占有重要位置,乐至黑山羊已成为四川省地方优良品种,已列入国家遗传资源目录。近年来,在省市的高度重视下,乐至县抢抓西部大开发、成渝经济合作、扩权强县试点、全省现代畜牧业重点培育县等发展机遇,坚持科学发展,大力推行生态养殖+绿色种植模式,通过建设大中型沼气池、农村户用沼气池、实行零排放等措施,推行猪-沼-果(林、草、菜、药)等多种种养结合综合利用模式,全县种养结合型农业循环经济得到较快发展。 一、种养结合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据统计,乐至县已形成鸿福农牧、百川农牧、牧旺农牧、宏椿农牧4个1200头和鸿顺、鸿达、龙翔、睿智、农达、恒达6个600头规模的现代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园,有农兴、川娇等70多处存栏母猪30头以上的二级扩繁场,规模养猪场带动建设的100多个育肥养殖小区运转规范,经营状况良好。已建成山羊标准化生态养殖小区16个,发展年出栏20只以上的适度规模养羊户12560户。 按照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总要求,合理布局规模养殖场,大力推行种养结合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国家有关设计规范、标准作为设计依据,应用农艺、园艺、生物和美学等综合技术,建成以沼气池为纽带(畜禽排泄物入池发酵,沼渣、沼液用作种植园肥料,沼气用作生活能源),种养有机结合,实现循环、再生、污染物零排放,具有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以乐至县回澜镇鸿福农牧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采用猪-沼-经济林-中药材-加工-出口的立体循环经济模式,大力发展种养循环经济,通过四方合作+保险+基地+农户的运作机制,公司和农户收入得到明显提高。据调查,该公司2007年至今共投入3120万元修建圈舍、圈内设施、供电供水系统、废水处理系统、零排放系统、监控设备等基础设施,现存栏比利时斯格原种母猪2000余头、原种公猪40余头,年出栏生猪10万余头。按照每头猪平均每天产生约0.03立方米排泄物计算,整个猪场每天产生排泄物约3000吨,全年约100万吨,可供约2万亩种植园消化。该公司现通过土地流转发展种植园1.3万余亩,其中柠檬套种半夏1万亩,可节省肥料700元/亩、年;竹柳地0.3万亩,可节省肥料200元/亩、年。按目前市价,柠檬可盈利750元/亩、年,半夏可盈利3000元/亩、年,竹柳可盈利20000元/亩。综合分析,该公司通过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实现猪场污染物零排放,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同时每头猪的综合盈利平均达到623.5元,带动养殖户1000余户。 二、主要做法 (一)科学规划,促进畜牧产业布局合理化 一是在总体上划分为禁养区和养殖区,禁止在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主要河流及干道沿线、城镇规划区及工业发展区等区域发展分散养殖和规模养殖。二是将养殖区规划在种植业发达地区,使养殖业与种植业同步发展,为种养优势互补奠定了基础。三是依托养殖区规划,编制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发展规划,畜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二)示范带动,促进畜牧产业发展规模化 按照畜牧产业布局规划和种养循环经济的要求,严格建设标准,采取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机制,建成近200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并充分发挥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全县现代畜牧产业规模化发展。2009年,全县出栏生猪125.3万头、山羊102.8万只,实现产值25.36亿元。 (三)种养结合,促进畜牧产业发展低碳化 乐至县规模畜禽养殖场采取干湿分离、雨污分流、节水养殖、循环发展等措施,以沼气池为纽带,注重种养优势互补和良性生态循环,促进了畜牧产业发展低碳化。据统计,乐至县自启动沼气池建设以来,共投入534万元在全县74个规模养殖场建设大中型沼气池15256立方米。养殖场产生的畜禽粪便通过干、湿分离,雨、污分离,进入沼气池进行厌氧发酵处理后,变废为宝,产生出沼气、沼渣、沼液。沼气用作养殖场和周边农户的生活能源,沼渣、沼液处理加工成有机肥后直接施入种植园,增加土壤有机质,有效改良土壤,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促进了畜牧产业发展低碳化。 三、存在的问题 (一)种养结合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比例不高 一方面,目前养殖业向种植业转移,循环的粪便和污水量所占比例仍然偏低,循环的主要方式是粪水通过沼气池厌氧发酵处理后,将沼液进行浇灌、管灌和沟灌,沼渣进行撒施到土地中。这种方法受到肥料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成本高、季节性强等因素影响,例如进行浇灌、管灌和沟灌,需要建设灌溉管网、渠道等基础,沼渣运输涉及到的费用。而种植业普遍受重化肥轻粪肥等问题的制约,所以业主不愿过多投入资金。 另一方面,在发展种养结合型农业循环经济中,养殖场与种植园的布局难以匹配。一个万头规模的养猪场,年排放的粪水需要千亩以上的种植园才能完全消化,而种植业的发展目前相对滞后,同样也牵涉到建设灌溉管网、渠道等基础设施的投入,种养业互为利用难以匹配,直接制约着两者之间的循环。 (二)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种养结合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瓶颈 目前,各级财政没有充裕的专项资金、融资渠道不够畅通、业主不愿投资或无力投资等因素制约了种养结合型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如鸿福农牧公司正在建设的猪-沼-经济林-中药材-加工-出口种养结合循环经济产业预计投入5240万元,其中土地租金880万元、购买树苗和种子3060万元、人员雇佣和培训450万元、供排水系统130万元、道路硬化720万元;该公司为提升循环经济质量,已与县政府签订了意向合同,计划在2010年征地80亩建设高标准中药材精深加工项目,此项投资又需要5000余万元,资金上存在大量缺口,这制约着该公司种养结合型农业循环经济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四、对策及建议 (一)加大种养业布局的调整力度,进一步推进种养结合型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根据种养殖业的规模程度,将相同规模的种植业向养殖业区域分布,将相同规模的养殖业向种植业区域分布,力求养殖排污量与种植业的消化量相匹配,做到就近排污、就近消污,形成种养业相互匹配、互为利用的布局,提高种养循环经济的综合效益。 (二)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进一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各级财政对业主投资建设沼气池、灌排管网渠系等基础设施进行适当补贴,增加业主投资建设基础设施的积极性;二是开辟多种融资渠道,解决业主资金量不足的问题;三是由政府牵头试点建设有机肥厂,收购养殖场粪肥进行加工,加工形成的有机肥料投入市场,进入种养循环经济的物流;四是各级政府对种养结合型农业循环产业的发展,在整合的支农资金中进行适当倾斜,促进种养循环经济的发展。 (三)加强协同配合力度,进一步促进种养结合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黄埔厨卫漏水施工方案
- 方程的知识梳理
-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
- 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宾馆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固定收益证券(英文版)》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网约车售后服务合同范本
- 周口师范学院《机器学习与混合现实》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微体古生物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航空器维修人员培训合同
- 2025至2031年中国布硅胶文胸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超声检测胃内容物在麻醉中应用
- 削竹式洞门隧道工程总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平导竖井 全封闭复合式衬砌
- 人民医院呼吸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
- 烟风道管道井防水构造做法及节点详图
- 案例分析一次C4506交换机CPU利用率过高的处理过程
- 2023年安全质量的表态发言稿5篇
- 2023年公安机关人民警察高级执法资格考试题卷
- 长输管道施工工序
- 2023年郑州轨道工程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埃森哲-基本财务比例与财务诊断内部报表
- 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教学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