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流域湿地景观植物的引种繁育研究.doc_第1页
滇池流域湿地景观植物的引种繁育研究.doc_第2页
滇池流域湿地景观植物的引种繁育研究.doc_第3页
滇池流域湿地景观植物的引种繁育研究.doc_第4页
滇池流域湿地景观植物的引种繁育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滇池流域湿地景观植物的引种繁育研究水景,被称为园林的眼睛,而水景植物则被誉为这双眼睛上的睫毛。随着水景园林的推广和发展,大量的湿地景观植物被引入到了园林工程建设中,为园林水景的生辉增色不少。不少楼盘因此打出了水景园林的招牌,湿地景观植物也越来越为从业人员所青睐,一些高规格的湿地景观植物也被引入了园林水景中。云南作为全国植被最丰富的地方,同样也保存着国内大部分的湿地景观植物资源。但随着社会建设进程的加快和环境的破坏,这些植物类型的种类和数量急剧下降,甚至灭绝。根据调查资料显示,50年代滇池流域有水生维管束植物28科45种,70年代有22科32种,八十年代末只有12科20种,其中沉水植物12种,漂浮植物3种,挺水植物5种。湿地植物资源的减少和灭绝直接导致了可应用景观植物资源的减少,另外一些本土植物品种由于景观效果差,因此,在园林水景设计中少有应用。为扩大滇池流域适用性景观水生植物应用的品种和数量,云南今业生态建设集团从全国各地调集引种了20种国内应用范围较广、景观效果较好的湿地植物品种,进行适应性和生产繁育的研究。1材料与方法1.1试验环境及材料本次引种的研究材料主要来源于长江三角洲区域,该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阴冷潮湿,全年雨量较为均匀。区域内平均海拔为4m左右,海拔较低,年平均温度为15.5,10有效积温50005200,年日照时数为2100h左右。滇池流域位于云贵高原中部,平均海拔1885m,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940mm,降水80集中在510月,年平均气温14.5,10有效积温4490.3,年平均日照时数2440.7h。 本次引种研究于云南今业生态建设集团所属的昆明市六甲乡福保水生植物基地和玉溪市澄江县阳宗镇阳宗基地进行。研究观测自引种之日的2005年4月上旬开始,至2006年10月上旬,部分植物已经停止生长,所有植物品种均已经过了一个周期的生长、生产和繁育时止。表一:研究材料介绍序号科属植物名学名来源类型1苳叶科再力花Thalia dealbata上海挺水2莎草科纸莎草Cyperus papyrus L.广州挺水3风车草Cyperus alternifolius昆明挺水4花叶水葱Scirpus validus cv.zebrinus上海挺水5禾本科花叶芦竹Arundo donax var. versicolor上海挺水、湿生6花叶虉草Phalaris arundinaced Variegata苏州湿生、挺水7欧洲芦苇上海挺水8雨久花科梭鱼草Pontederia cordata L南京挺水9海寿Pontederia cordata cv.Alba南京挺水10伞形花科天胡萎Hydrocotyle sibthorpioides Lam.南京湿生、挺水11黄花蔺科黄花蔺Limnocbaris flova西双版纳挺水12姜科野姜花Hedychium coronarium宜宾湿生13千屈菜科千屈菜Lythrumsalicaria上海挺水14泽泻科冠果草Lophotocarpus formosana Hayata苏州挺水15天南星科马蹄莲Zantedeschia aetiopica昆明湿生、挺水16睡莲科萍蓬草Nuphar pumilum衡阳浮叶17睡莲Nymphaea tetragona昆明浮叶18香蒲科花叶香蒲Typha angustifolia C上海挺水19鸢尾科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南京挺水、湿生20花菖蒲Iris ensata Thunb.苏州湿生、挺水1.2试验方法1.2.1生长适应性观察试验将试验材料根据不同品种的理论栽植规格及栽植方法,栽植于试验大田中,观察其在滇池流域大田环境条件下栽植后的成活率、生长恢复情况以及恢复后的生长适应情况,观察其在滇池流域的越冬形式及越冬适应情况,为其推广应用提供参考。1.2.2生产繁育观察试验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特性和生产繁育特性,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生产繁育试验,观测记录其在年生长周期内的繁育情况,并筛选出这些植物品种最适宜于滇池流域的繁殖方式,提供其年度繁殖速率供参考研究。表二:试验材料试验繁育方式表序号植物名繁育方式序号植物名繁育方式1再力花分株、播种11黄花蔺分株、压条2纸莎草分株、播种、扦插12野姜花分株3风车草分株、扦插、播种13千屈菜分株、扦插、播种4花叶水葱分株、播种14冠果草分株、播种5花叶芦竹扦插、压条15马蹄莲分株6花叶虉草分株、播种16萍蓬草分株7欧洲芦苇分株、扦插17睡莲分株8梭鱼草分株、播种18花叶香蒲分株9海寿分株、播种19黄菖蒲分株、播种10天胡萎分株、播种20花菖蒲分株、播种2.试验结果描述2.1植物引种栽植后的成活率描述表三:试验材料引种栽植后的成活状况表 (单位:株/丛)序号植物名引种地引种量存活量存活率1再力花上海807897.50%2纸莎草广州200200100.00%3风车草昆明1200114895.67%4花叶水葱上海1009595.00%5花叶芦竹上海402562.50%6花叶虉草苏州5050100.00%7欧洲芦苇上海1004545.00%8梭鱼草南京200200100.00%9海寿南京200200100.00%10天胡萎南京1007272.00%11黄花蔺西双版纳50035270.40%12野姜花宜宾2000186493.20%13千屈菜上海200200100.00%14冠果草苏州201890.00%15马蹄莲昆明12011898.33%16萍蓬草衡阳252288.00%17睡莲昆明200200100.00%18花叶香蒲上海20017587.50%19黄菖蒲南京52051198.27%20花菖蒲苏州605896.67%2.2引种材料的物候期观测物候期反应为引种植物对引入环境适应状况的体现之一,物候期为反应植物对环境适应能力的重要指标。下表记录的是20052006年度试验材料在滇池流域的物候期反应。表四:试验材料在滇池流域的物候期反应序号植物名初萌芽萌芽期旺盛生长期花期生长停止期枯萎期1再力花2.15上/3上/6上/4上/11下/5中/10中/11常绿2纸莎草2.8上/2上/8上/4中/10/下/10常绿3风车草/全年全年/下/10常绿4花叶水葱3.5中/3上/6中/4中/7/下/9中/105花叶芦竹3.12下/3上/7中/4上/10/上/11常绿6花叶虉草/全年全年中/6下/8/常绿7欧洲芦苇3.20上/4下/5/中/108梭鱼草2.10中/2上/5下/3上/8下/3上/8下/10半常绿9海寿2.10中/2中/5下3下/8下3下/8下/8下/1010天胡萎/全年全年/常绿11黄花蔺/中/4中/8中/4上/9中/4上/9下/9中/1012野姜花2.25上/3中/5中/4下/10中/6中/8下/10中/1113千屈菜2.8中/2上/5中/3下/8中/3下/8下/10上/1114冠果草3.20下/3中/4上/5中/8中/6下/7中/9下/1015马蹄莲/全年全年全年中/11常绿16萍蓬草2.20下/2中/5上/4中/8中/3中/10下/10中/1117睡莲2.10中/2中/5上/4下/10中/3中/10中/11上/1218花叶香蒲2.25下/2上/7下/2上/7/中/10下/1019黄菖蒲3.10中/3上/6下/3中/10下/3上/5上/10常绿20花菖蒲3.15中/3中/4上/4中/9上/4中/5下/8中/10根据物候期观测记录显示,试验材料引入滇池流域栽种后,其物候期比同类植物的理论物候期、原引种区域及其类似区域的物候期要提早,其生长期和花期延长,生长减缓期提早但枯萎期推迟,因此延长了植株整体的生长发育时间。2.3繁育方式总结为观察试验材料在滇池流域的适应性及繁殖习性,于2005年4月10月和2006年4月10月植物生长最旺盛的时期,对引种植物的生产繁育进行了观测和研究,总结出了研究所引植物在滇池流域最佳的繁殖方式、繁殖时间段以及其年繁殖速率。总结如下:表五:引种植物的繁殖技术表序号植物名繁育方式繁育时间(月份)繁殖比率备注1再力花分株下/4上/81:15182纸莎草分株中/4上/81:6103风车草扦插下/3上/101:201004花叶水葱分株中/5下/71:565花叶芦竹扦插、压条中/3中/91:5206花叶虉草分株上/3中/101:6407欧洲芦苇分株/8梭鱼草分株中/3中/81:359海寿分株上/4上/81:4810天胡萎分株中/4上/91:102011黄花蔺压条上/6中/81:3512野姜花分株上/3中/61:32013千屈菜扦插上/4中/81:103514冠果草分球/1:2515马蹄莲分球/16萍蓬草分株下/4中/81:2417睡莲分株中/3中/81:3618花叶香蒲分株上/5上/81:51519黄菖蒲分株、播种下/3上/6(播种全年)1:310020花菖蒲分株上/3下/51:253.试验材料的生长情况描述引入滇池流域栽植的上述20种湿地景观植物品种,除部分如风车草、睡莲、马蹄莲等品种,为已经归化为本地植物品种外,其余均为新引进品种,需要对滇池流域的生长环境进行生长性适应。品种自2005年4月陆续引入栽植,经过20052006年度一个周期的生长、生产和繁育,大部分的植物已经表现出了非常好的生长特性,而这些特性,均与滇池流域当地的环境条件有着极大的联系。1)物候期提早由于滇池流域的年均温度变化幅度不大,受印度洋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冬无酷暑,夏无严寒,气候温和湿润,因此,植物的生长发育相对提早。如再力花(Thalia dealbata),在上海和南京的萌芽期为4月上旬,在北京的萌芽期为4月中旬,而在昆明,却是3月上中旬左右。梭鱼草(Pontederia cordata L)在江苏盐城4月中旬开始萌芽,而昆明,4月中旬的梭鱼草已经开始现蕾并开花。海寿(Pontederia cordata cv.Alba),其在南京和上海的开花期为5月上旬左右,而在昆明为4月的中旬。睡莲在江苏盐城的开花期为4月上旬而在滇池流域的花期为3月中旬左右。千屈菜(Lythrumsalicaria)在山东青岛的开花期为5月下旬左右,而在昆明提早到了4月下旬。2)生长健壮,生长发育期延长滇池流域的年日照时数长达2440.7h,因此相应地延长了植株的生长时间,提高了植株的年生长量。植株生长期间,温度均衡,气温变化不大,因此植株组织体生长致密结实。滇池入湖河水高养分含量可以保证植株生长所需养分的充分供应,如再力花(Thalia dealbata)、纸莎草(Cyperus papyrus L.)、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等。在引种的植物中,除从广州引进的纸莎草(Cyperus papyrus L.)在原产地表现为常绿,以及本地引入的一些品种冬季表现为半常绿外,其余品种在原引种地均表现为地上部分或水面部分枯萎死亡。而这些植物引种至滇池流域栽植后却表现出了良好的生长特性,有45的植物品种,在滇池流域环境条件下表现为冬季常绿或半常绿,如纸莎草、黄菖蒲、梭鱼草、再力花等。3)观赏期延长,观赏效果好水体养分的充足供应促进了植株生长的繁茂,高海拔地区紫外线强度的增加,使得观花植物如千屈菜(Lythrumsalicaria)、黄菖蒲、花菖蒲(Iris ensata Thunb.)等的花大色艳,使这些植物品种固有的观赏特性能够充分显现出来。另外由于植物的生长期延长,其观赏期也相应延长,保证了这些植物在滇池流域的观赏效果。如再力花、纸莎草、梭鱼草、花叶芦竹(Arundo donax var. versicolor)等,其观赏期延长至冬季,因此可以保证滇池流域的园林水景中,在冬季同样也可以看到翠绿的景致。对于花叶香蒲(Typha angustifolia C)、花叶水葱(Scirpus validus cv.zebrinus)和花叶芦竹等变异的色叶植物品种,根据其在云南西双版纳州的生长情况发现,其在夏季温度升高至32以上时,植株会迅速老化,其斑化的色叶会退化为原来的绿色且不可再恢复,观赏效果降低。只有待温度降低后,由其新萌发的枝稍才开始恢复为色叶品种。这一时间段一般持续23个月左右,花叶水葱可以持续4个月左右。而在滇池流域,由于其年均温度仅为14.5,夏季58月的平均温度只有18.5,最高气温也只是短暂停留的28,因此不存在夏季色叶退化的现象,也就保证了这些色叶植物在滇池流域一年四季均为其最佳观赏期。4)繁殖比率提高滇池流域气候温和湿润,温度变化幅度不大,对于某些植物,不存在夏季或冬季休眠期,植株可以周年生长,因此植株能长时间且稳定地保持着生长速度和分蘖系数,提高了其繁殖比率。如纸莎草(Cyperus papyrus L.)在南京地区为每2年分株繁殖三次,而在滇池流域可以做到每2个月分株繁殖一次。再力花在上海年分蘖量为1012株左右,而在滇池流域可以达到2530株左右。风车草(Cyperus alternifolius)在南京地区,年繁殖比率大约为1:10左右,而经过试验研究,采用扦插繁殖的方式在滇池流域,可使风车草的年繁殖比率提高到1:100左右。4. 讨论与分析根据表三所示,如果把引种植物10的死亡或损耗定为正常死亡或正常损耗,那么,在这批引种的湿地景观植物中,花叶芦竹(Arundo donax var.versicolor)、欧洲芦苇、天胡萎(Hydrocotyle sibthorpioides Lam.)、黄花蔺(Limnocbaris flova)、萍蓬草(Nuphar pumilum)、花叶香蒲(Typha angustifolia C)的死亡率超过10,被视为非正常死亡。经过对以上6种种苗的取苗运输情况、到货情况、生长情况以及栽植后的管护情况进行分析后发现,导致种苗死亡率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1)种苗不规范如花叶芦竹、欧洲芦苇的种苗为当年生的幼苗,组织脆嫩,种苗规格低质量差,不符合出苗条件。2)长途高温运输引起烧苗高温长途运输和不正确的种苗包装方式导致了烧苗,降低试验材料栽植后的成活率。如天胡萎、黄花蔺、萍蓬草和花叶香蒲等。在试验观察中,还发现了一些其它问题,包括:1)有效积温不够引起植株开花不结实如梭鱼草(Pontederia cordata L),根据在武汉、南京和广州的生长观测,其开花后能形成饱满的种子,而引入滇池流域后经过两个花期的观测,其只有早期开花的花序才能够形成发育并不是很完全的种子,后期开花的花序完全不能形成种子。经过分析发现,是因为梭鱼草花期内的生长有效积温不足所致。梭鱼草原引种地的年有效积温为50005200,而滇池流域的年有效积温仅为4490.3,且由于梭鱼草开花期和旺盛生长期的有效积温较低,因此导致了梭鱼草的开花不结实。同类型的植物还有花叶水葱、野姜花(Hedychium coronarium)等。2)低温冻害引种于西双版纳的黄花蔺(Limnocbaris flova)引种至滇池流域栽植后,表现出了较好的生长特性,如枝繁叶茂,分蘖较多等。但11月中旬以后,滇池流域的气温迅速降低,黄花蔺便进入了生长休眠和枯萎期。冬季于大田水体中越冬,由于未采取及时的保温措施,冬季水温降至5时,黄花蔺便表现出冻害的症状,植株开始腐烂,次春未见新稍萌发。根据此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