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与方向.doc_第1页
浅谈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与方向.doc_第2页
浅谈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与方向.doc_第3页
浅谈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与方向.doc_第4页
浅谈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与方向.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与方向本文由冰血重生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第 期 Vol. No . 山 西 建 筑 Aug.36 201023 036 卷 第 23 月 2 1 0 年 8 SHANXI ARCHITECTURE 文章编号 :100926825 (2010) 2320045202 4 5 ? 浅谈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与方向 贺建邦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 , 反常的气候事件频繁发生 , 暴风雨强度 越来越严重 ,水文循环的恶化 ,一方面导致沙漠化地区不断扩大 ; 另一方面 ,导致更强烈的暴风雨 。恶劣的气候事件使得人们生活 的地球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威胁 。2004 年 7 月 ,东南亚反常的降雨 致使孟加拉国和印度的比哈尔邦 3 000 万人无家可归 ,与此同时 , 中国的中部地区也遭受了洪涝灾害的摧毁 ,而印度的新德里则遭 遇严重干旱 ,科学研究表明海洋正以 3 m/ 年的速度向内陆挺进 ,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顺应时代提出了有着深远意义的可 持续发展战略 。研究表明 ,总体环境污染 ( 空气 、 、 水 固体垃圾 、 光 ) 中有 34 %是与建筑业有关 , 同时建筑业还是一个耗能大 和电磁 户 ,全世界有 50 %的能量消耗于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 ,其中用 于建筑物采暖 、 降温 、 采光的能耗占全球能耗的 45 % 。如果任由 这种状况继续发展 ,到 2020 年我国建筑耗能将达到 1 089 亿 t 标 起来难以把握且经济性较低 。建议以塑造建筑周围的开场空间 作为风貌整治的重点 。 4 整治建议 在实际项目中 , 许多当地居民提及 “穿衣戴帽” 四字 , 许多人 是撇撇嘴或耸耸肩 ,很明显反映出当前 “穿衣戴帽” 工程存在的一 些问题 。居民对风貌整治的不认可态度来自个别整治的不良效 果 ,其中安全问题 、 色彩问题是整治中需要加强关注的问题 。 4. 1 后期使用的安全性 对空间的使用必须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上 。整治工程一般是 不涉及结构的改造 ,采用的构件 ( 例如川西民居的垂瓜柱等 ) 作为 装饰贴附或钉嵌在外立面上 ,为了避免之前发生过的构件砸伤人 的问题 ,可以采取轻质的材料 ,并且施工过程的监督应该加强 。 4. 2 对城市色彩的把握 色彩是所有造型中最容易创造气氛和表达感情的要素之一 , 利用色彩可以打破单调 、 呆板的格局 , 产生体量 、 体块的对比 , 丰 富建筑造型的效果 。城市色彩是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重要组成 部分 ,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 是矫正城市建筑无序状态的 重要手段 。设计时要首先把握城市的整体色彩基调 ,注意缓和或 者清除商业广告的视觉暴力 ,并对不同区域做城市色彩的灵活变化。 formation , t he Chinese small town style and feature regulation status and problem were analyzed , t he relate reformation design suggestion were proposed , so as to provide some guidance for furt her studying urban style and feature regulation design. Key words : style and feature regulation , small town , city design , exterior space 收稿日期 :2010204230 Abstract : Combined wit h participating small town style and feature regulation practice , aiming at t he problems occurred in building vertical re2 作者简介 : 贺建邦 (19632 ) ,男 ,工程师 ,陕西陕煤蒲白矿业有限公司 ,陕西 蒲城 715517 摘 : 针对高消耗高污染的现代建筑状况 ,通过对我国发展绿色建筑原因 、 要 现状及未来的描述 ,给出了只有发展绿色建 筑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结论 ,并从概念上给人们描绘了绿色建筑的样式 ,以期促进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 。 关键词 : 绿色建筑 ,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 ,健康住宅 中图分类号 : TU2021 文献标识码 :A 准煤 ,超过 2000 年的 3 倍 。到 2020 年 ,空调夏季高峰负荷将相当 于 10 个三峡电站建成后满负荷出力 ,相形之下 ,2002 年夏季全国 空调高峰负荷已经达到 4 500 万 kWh ,相当于 2. 5 个三峡电站建 成后满负荷出力 。种种迹象表明发展绿色高效环保节能的建筑 是一条必由之路 。 1 发展中国特色的绿色建筑 1. 1 绿色建筑的认知 20 世纪 70 年代由于世界范围能源危机的出现 ,地球资源枯 竭与环境破坏问题变得日趋严重 。与节约能源有关的绿色建筑 开始受到重视 ,建筑领域内逐渐涌动起一股 “绿色” 的风潮 “绿色 , 建筑” 成为了一个时尚的词语映入人们的眼帘 。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 ,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节 5 结语 Discussion on small to wn style and feature regulation L IU Miao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作为城市空间的设计者和使用者 ,我们需要认识风貌整治是 一项全社会范围的系统工程 , 它不仅是人民切身生活的需要 , 也 是社会生活的要求 ,更是经济生活的重要成分 。寻找复杂城市中 与周围环境的各种关系 ,充分理解城市文脉 ,理解基地环境诉求 , 是设计的职责所在 。 参考文献 : 1 日 芦原义信 . 外部空间设计 M . 尹培桐 , 译 . 武汉 : 华中 理工大学出版社 ,1989. 2 英 克里夫? 芒福德 , 张永刚 , 陆卫东 . 街道与广场 M . 北 京 : 中国工业建筑大学出版社 ,2004. 3 哈罗德林顿 . 建筑色彩 M . 谢 , 译 . 北京 : 知识产权出 洁 版社 ,2000. 4 洪恒伟 ,刘志强 . 快速城市化地区城市导向下的农村空间变 革 J . 城市规划 ,2010 ,34 ( 2) :89290. 5 . 城市街道景观整治中沿街建筑立面改造的设计方 丁 婧 法研究 J . 安徽建筑 ,2009 ( 6) :169. 6 陈文德 . 商住楼沿街立面的设计思考 J . 福建建筑 , 2005 ( 5) :95. 46 ? 第 36 卷 第 23 期 山 2 0 1 0 年 8 月 西 建 筑 能、 节地 、 节水 、 ) 、 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 ,为人们提供健康 、 适 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1 。 绿色建筑设计观念对提高建筑质量 、 改善环境 、 提高空间使 用率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21 世纪是绿色生态时代 ,绿色建筑 的兴起是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提高的客观要求 。绿色建筑 可以保护生态环境 , 其对自然资源较低的消耗 , 有利于人类身心 健康 。一般认为绿色建筑比普通建筑投资成本会高很多 , 实际 上 ,通过增强条例与技术间的协调 、 加强管理以及综合性的设计 可以使绿色建筑以较低的投入取得较高的收益 。 1. 2 中国绿色建筑的成就 20 世纪 90 年代 ,中国开始了绿色建筑的尝试之路 ,紧接着一 系列绿色生态住宅的技术规则 、 评估体系及评估规范陆续出台 。 基于绿色建筑理论研究的成果 ,中国很多大城市如北京 、 上海 、 杭 州、 、 广州 深圳等结合自身特点积极开展绿色建筑关键技术体系 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 ,酝酿出了诸如节能示范小区 、 生态小区 , 据不完全统计 ,全国每年建成的节能建筑 , 从 “九五” 初期刚超过 1 千万 m2 发展到 “九五” 末期的 5 千万 m2 ,到 2000 年我国已累计 建成节能建筑面积 1. 8 亿 m2 ,建成太阳房 1 千多万 m2 ,太阳能热 水器拥有量 2. 6 万 m2 ,并以每年平均 25 %的速度增长 。 当前我国 在发展绿色建筑方面已有了长足的进步 ,以上海生态建筑示范楼 和清华超低能示范楼为代表的绿色建筑技术已经步入了国际先 进行列 。包括双层玻璃幕墙 、 真空玻璃 、 光导采光系统 、 溶液除湿 空调系统等在内的一系列绿色建筑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2 。 耗示范楼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综合造价 ( 含装修和设备造价 ) 约 8 000 多元 ,甚至达到了高档地产项目标准 ; 上海生态建筑示范楼 每平方米建筑面积造价为 4 603 元 ,而同类型的普通办公楼每平 方米造价约为 3 140 元 ,成本增长率为 48. 3 % ,预计在 22. 3 年后 才能收回超额投资 。这就造成对绿色建筑的接受要增加更多的 投资 。从制度上看 , 在制度编制的过程中 , 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 影响 ,参与群体过分单一 ,以研究机构的专家为主的编制团队 ,无 法充分体现发展过程中其他参与者的意志要求 ,降低了制度的认 同感和可操作性 1 。同时在制度的执行上没有相应的激励性财 税政策与之配合导致制度 、 标准与市场的结合度低 。 2 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 , 建立一个资源节约型 、 环境友好型的社 会 ,加速改变粗放型的建筑现状 , 非常必要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目标落实在住宅建设中 , 要求住宅在建造前期 、 使用期和拆除期 的全过程中善用能源等各种资源 , 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 把我 们有限的资源利用好 ,给子孙后代留下青山绿水 ,蓝天白云 。 绿色建筑是在人与自然 、 人工创造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基础 上的建筑样式 ,它象征着人类生态文明与生态智慧 。倡导绿色建 筑 ,不仅顺应了世界建筑的发展趋势 , 而且继承了我国传统建筑 的精华 。绿色建筑具有实用性 、 和谐性 、 创造性 、 综合性等特征 , 它满足了人们的生态需要 ,并成为现代建筑的主旋律 。 3 结语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宏伟战略目标 ,就必须从与生态环境关 系最为密切的专业着手 , 建筑业首当其冲 , 发展绿色建筑很自然 就成了国家政策实施的一个重要环节 。 参考文献 : 1 GB/ T 5037822006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S . 2 绿色建筑论坛 . 绿色建筑评估 M . 北京 : 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 ,2007. 3 周若祁 . 绿色建筑 M . 北京 : 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9. 4 宋晔皓 . 欧美生态建筑理论发展概述 J . 世界建筑 ,1998 , ( 7) :24. 5 . 绿色建筑节能的经济分析 J . 山西建筑 ,2008 ,34 张 浩 6 王立红 . 绿色住宅概论 M . 北京 :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2003. ( 7) :2482249. 7 中国建筑承包公司 . 中国绿色建筑/ 可持续发展建筑国际研 1. 3 未来中国的绿色建筑的设想 首先 ,要充分珍惜生态环境 ,精心保护和利用基地的地形 、 地 貌和地物 ,要紧密地和周围自然环境建立有机的协调关系 , 使居 住者能尽情享受大自然所赐予的生存优越势态 ,达到人与自然和 谐共生的目标 。其次 ,要合理利用资源 。健康住宅建设提倡节约 化和无害化的原则 ,大力开发生物能 、 地热能 、 太阳能和风能等应 用于建筑的炊事 、 采暖 、 照明和通风 ,改善能源短缺和生态破坏的 现象 ,对一些不可再生的能源要高效利用 , 采取措施如提高围护 结构的隔热保温性能 ,优化采暖制冷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效能比来 实现降低能耗和减少污染 , 运用节水 、 节电的设备与配件使住区 能源的利用尽可能的处于良性循环之中 。再次 ,在技术研究重心 上 ,将从以技术创新为主 , 向技术创新与既有技术集成研究并重 的方向转变 ,逐步形成以技术集成系统为核心的绿色建筑技术综 合组织模式 ,技术豪华主义倾向将向更为理性的适宜技术转变 。 最后 ,设计协作机制要更改 , 用整合设计思想的设计会商模式将 取代当前的专业分割 、 各行其是的设计传统 , 不仅各个专业的工 程师都需要对相关专业有所了解 ,作为组织者的项目负责人更要 同时了解政策的导向 、 地产开发机构的工作与决策目标等传统设 计领域之外的多方面内容 ,以完成设计团队的有效整合与沟通。 讨会论文集 C . 北京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1. 4 目前中国绿色建筑中存在的问题 绿色建筑的定位比较高 ,实现绿色建筑的理想将依靠先进的 技术 ,先进的技术就必然带来造价的大幅飙升 。清华大学超低能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present developmental situation and direction of green buildings develop green buildings and t he description of t 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 he future , t he t hesis concluded t hat sustainable develo pment can be re2 Key words : green building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ecological environment , healt hy ho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