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坚持依法合理节约集约用地调研报告为贯彻落实国家土地调控政策,依法、科学、合理的管理好、用好土地资源,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日,笔者对靖安县依法合理、节约集约用地情况进行了调研。一、依法合理、节约集约用地的重要性、迫切性近年来,随着我县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资源的非均衡分布和刚性供给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使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的供给需求矛盾日益凸显。一方面是保护耕地红线不能突破;另一方面是建设项目用地需求。如何破解保护耕地和保障发展用地瓶颈,积极探索和努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挖掘土地资源潜力,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已成为靖安发展进程中一个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近几年,靖安县国土资源局在县委、县政府及市国土资源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一方面,在创新管理方式的基础上,逐步引导资源利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式的转变;另一方面,在挖潜资源存量的基础上,逐步引导实现由资源供给服从需求向资源供给引导需求的转变。通过近几年的努力,该局在“坚持依法合理、节约集约用地”上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二、我县依法合理、节约集约用地的主要做法1、实行“重点工程保障用地,优质项目优先供地,所有项目节约集约用地”政策。提前介入,主动协调,全程服务,做好用地报批工作。2009年,上报省政府7个批次项目用地,面积2006.895亩,比市政府下达我县新增建设用地年度计划57亩多1949.895亩,列全市第三位。今年县国土局紧紧围绕全县经济发展大局,不断加大部、省、市争跑力度,确保江西洪屏抽水蓄能电站、高速公路连接线、中部梦幻城等一批重点项目的用地需求。截止目前,全县已上报 9个批次用地,面积8912.145亩。 2、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认真落实从严从紧的用地政策,合理限制城乡用地规模。严格建设用地预审和报批管理,对不符合集约用地标准、违反产业政策和供地政策的建设项目,坚持原则,顶住压力,坚决不予供地。积极引导和鼓励项目建设使用存量土地和未利用土地,能用存量建设用地的不用耕地,能少用地的就不多用地,能用劣地的就不用好地,节约利用每一寸土地特别是耕地。严格落实经营性用地和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探索扩大基础设施用地有偿使用范围,提高土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水平。3、大力推进造地增粮富民工程及城乡增挂钩工程。在去年造地增粮富民工程立项652.65亩的基础上,今年已申报项目2812.8亩,并于5月份通过了省厅组织的专家技术评审。县国土局从服务县域经济全局出发,超前谋划,主动服务,不等不靠,为全县经济发展出谋划策。通过努力,从去年底开始,积极筹划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项目,成为宜春市第一个申报该项目的县。该项目稳步推进,共申报拆旧区面积1036.46亩,建新区面积989.84亩,现省厅已下达立项批复。该项目可以减少报批经费2000万元,增加政府收益1个亿,同时可以增加三个指标,即新增建设用地规划指标990亩,节省耕地占补平衡指标923亩,节省年度用地计划指标990亩。4、认真实施好“空心村”的治理。县国土局紧紧围绕节约集约土地,保护耕地的原则,力求创新,大力实施“空心村”整治工作。全县各乡镇在“空心村”整治工作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水口乡周家村周陈联组拆除旧房69间,建新房38户;香田乡吉洛村九房组拆除旧房57间计2155平方米,新建及整修房屋34间计7000多平方米;高湖镇高湖村亘田组拆除旧房24间,计3360(包括3间旧厂房)平方米,建新房8间等等。通过“空心村”整治,大大节约集约了土地,保护了耕地,改善了人居环境,群众赞不绝口。5、鼓励各乡镇实施农民公寓建设。靖安是山区小县,县国土局于今年6月份组织专业人员对全县的地质灾害点进行了排查。经排查,全县地质灾害点有316个(原来是493个),其中罗湾乡有地质灾害点103个(原来是121个)。县国土资源局针对山上片乡镇地质灾害点多,汛期容易诱发地质灾害险情,严重危害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的特点。近年来,县国土局经常由领导带队,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不断加强宣传,因势利导,鼓励乡镇实施农民生态小区建设工程,维护群众利益。对于实施该工程的乡镇,县国土资源局实行规划、报批、办证等“一条龙”服务,由一名分管领导跟踪负责,业务股室具体抓的工作机制。罗湾乡在县国土部门的大力宣传和支持下,积极主动,科学谋划,率先在全县实施建设生态小区。该乡始终坚持“规划先行、依法合理用地、典型示范、分步实施”的原则,依法依规用地,节约集约用地。自2009年7月底至2011年8月,分四期建设生态小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非常显著。一是节约集约了土地,保护了耕地。以已完工的一期工程石境生态小区计算,新的公寓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按现行的农民建房一户一宅标准,每户农户建房面积大约在300平方米(包括通道、禾场、附属设施等),24户农户建房需占地7200平方米,仅此一项就可节约用地5700平方米,折8.55亩。加上24户农户中有20户可整户拆平复耕,可新增耕地19.5亩。目前已复垦的耕地农民种上了玉米、红薯、大豆等农作物。今年8月份开工建设的二期工程及即将开工的三、四期工程共463户建房,按照新的设计图纸,户平均占地在50平方米,需占地34.7亩。按以上农民建房标准占地300平方米计算,原来建房需占地208.3亩,可节约土地173.6亩,加上搬迁后绝大多数是整户拆平复耕,可新增耕地200多亩;二是消除了许多地质灾害隐患点,确保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上这487户搬迁户中有很多是住在偏远山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上。每逢雨季,防汛防灾的压力很大,县乡村组干部要24小时进行监测,甚至驻守;工作上增加了很大难度,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现在通过搬迁,在防汛季节不仅农民可以安居乐业,干部的工作压力也减少了;三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加快了城镇化进程,实现了农民住小洋楼的梦想;四是农民生活质量将大大得到提高,社会更加和谐。农民搬迁到生态小区后,群众的生活环境及生活质量将明显改善,学生上学更加方便,农民就医更加方便,邻里相处更加和睦,家庭争吵更加少了。 三、当前主要存在的问题1、农民违法建房。我县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民建房违法现象比较突出,以中源乡为例,县国土局对该乡2008-2010年的农民违法建房进行了统计。中源乡从2008年以来出现了大量的违法建房,三年共建房212户,其中未经批准违法进行建设的142户,占66%。今年以来,虽然县国土局与中源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大了制止力度,但收效甚微,农民违法建房的情况依然严峻。据调查,今年中源乡有29户违法建房,其中有7户现仍在进行违法建设。对于违法建房户,县国土局和中源乡政府工作人员均多次到现场进行制止,并下达责令停工通知书,但是农户并不予理会,继续违法建设。2、造成农民违法建房的原因。一是供需之间存在较大矛盾。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房需求增大,再加上公路改造拆迁、“农家乐”旅游开发、地质灾害威胁搬迁、新农村建设等其它原因,形成了建房潮。一些急需建房但未找到合适的宅基地的农户,就采取极端形式,违法建房,这种行为又造成一定的跟风学样现象,使违法用地数量急剧上升;二是基层监管弱化,形成违法建房风潮。以前由于乡镇、村能获得部分有偿使用土地的收益,参与管理的积极性高,农民建房管理也比较规范。随着“农民依法建房只需缴纳5元钱工本费”和“违法建房只拆不罚”等减负政策的实行,使农民违法建房的违法成本基本上为零,许多农户竞相违法占地建房。而现在乡镇、村在农民建房管理上没有了经济效益,无利可图,放松了农村宅基地的管理。此消彼长,失去约束的农户大批的进行违法占地建房。面对日益严重的违法建房,乡政府也曾极力进行制止,但此时风潮已经形成,局面变得无法控制;三是法律规定与管理现实出现脱节。国土执法没有强制执行权。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土执法只能责令当事人停止违法行为和自行拆除在违法占用的土地上的建筑物,如当事人不自行拆除的,则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不像林业部门,有林业公安,对林业违法者可以实施抓捕和拘留等强制措施。而由于法院基本上不接收或不执行此类依法强制执行拆除的案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也成为一句空话。无法形成有效制止和进行强制拆除,使土地管理法律基本没有威慑力。从2008年底开始,县国土局执法监察大队和该局罗湾中心所加大对中源乡的巡查次数和力度,对于每宗违法建房,国土工作人员均到现场三、四次,进行制止和劝阻。对于不顾劝阻的农户,还采取了没收其建房工具的方法,制止其继续建房。中源乡政府也积极按照县政府的安排部署进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清理,今年还调整班子分工,由责任心强、敢于碰硬的领导分管土地。今年7月下旬,该乡组织工作人员将在耕地中“开天窗”建房的三户农户建好的地基,进行了拆除。虽然县国土局与中源乡政府做了大量工作,但是仍无法制止中源乡违法建房的歪风。四、解决农民违法建房的建议目前,中源乡违法建房的形式仍较为严峻,其它乡镇也有跟风蔓延的情况,建议:1、及时组织拆违,起到震慑和以点带面的效果。对于不听劝阻,顶风违法建房典型案件,严厉进行打击。由县政府牵头,组织公安、法院、中源乡政府、国土资源局等相关部门组成联合执法队伍,依法拆除1-2幢违法建设的房屋。同时,对拆违行动通过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扩大社会影响,对其他土地违法者起到有效的震慑作用,使其停止违法建房。2、建立部门联动和协作监管机制,变“一家管”为“大家管”。由县政府牵头,建立部门联动和协作监管机制,落实土地执法监管共同责任。一是建立土地违法案件查处部门协作配合机制。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对违法建房的查处要积极支持配合,确保案件查处到位。建议建立土地违法行为证据保全制度,在查处违法建房的违法案件过程中,在国土资源部门调查取证、下发责令停止土地违法行为通知书的同时,由县法院工作人员提前介入,拍摄违法状态,实施保全措施,中止违法行为。待处罚决定、行政复议等法律程序到位后,再执行强行拆除。这样,既有效地阻止了建房农户在案件查处期间继续违法建设行为,大大降低了执法难度和执法成本,又减轻了违法建房户经济损失;二是建立土地违法行为部门联动遏制机制。建议由县政府组织成立遏制土地违法行为领导小组,由规划、建设、房管、电力等部门组成,建立相关工作制度,落实工作责任,形成执法合力,共同遏制违法占地建设行为。县国土局建立农民建房公示牌制度,对于未经审批,无公示牌的违法建房,电力部门必须坚决不予通电,使其无法开工建设。对于违法强行建设好的房屋,电力部门和供水部门也必须坚决不予供电、供水。同时,建议相关乡镇成立专门的联合执法队伍,严格执行规划法和土地管理法,对于违法建房的行为及时进行制止,对不听劝阻的依法进行拆除。3、节约集约用地,发展多层住房,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对规划的建设用地实行集约利用,充分利用和节约每一寸土地。建议由乡政府牵头,村级组织大力协助,在本村范围内选择适宜开发的地块(尽量避开耕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