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修齐治平 4.1《大学》节选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ppt_第1页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修齐治平 4.1《大学》节选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ppt_第2页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修齐治平 4.1《大学》节选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ppt_第3页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修齐治平 4.1《大学》节选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ppt_第4页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修齐治平 4.1《大学》节选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修齐治平 课标定位 学习建议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儒家思想的影响可谓深远 而在儒家思想体系中 起支撑作用的就是 四书 对于 四书 中的 论语 孟子 我们在前面的章节中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本单元则集中学习 大学 与 中庸 课标定位 学习建议 大学 原本是 礼记 中的一篇 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 唐代时 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 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 把 大学 从 礼记 中抽出来 与 论语 孟子 中庸 并列 它才成了 四书 之一 中庸 是儒家阐述 中庸之道 并提出人性修养的教育理论著作 中庸之道 是儒家哲学思想的精髓 所谓 中 即不偏不倚 庸 即平常 孔子的中庸思想 有其内在的逻辑 尚中 是中庸的逻辑起点 时中 是中庸的内在本质 中正 是中庸的规范准则 中和 是中庸的理想目标 尚中 的基本内涵是 无过无不及 时中 的基本内涵是 无可无不可 中正 的基本内涵是 礼义 中和 的基本内涵是天人和谐之美 其中 尚中 观念为传统所固有 为孔子所继承 时中 中正 及 中和 的观念是孔子对传统 尚中 观念的丰富和发展 也是孔子中庸思想的核心之所在 课标定位 学习建议 课标定位 学习建议 1 认真研讨每一段落的内容 分析 三纲 八目 的内在逻辑联系 探究 大学 论述过程中的思想脉络 深入领会 大学 思想的严密性 深入理解 节选 每一段的具体内容 并探讨这些内容的内在联系 2 探讨 大学 的思想在现代生活中的批判继承 采用扬弃的方法 古为今用的方法来分析古代有价值的思想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节选 中的学习过程论有着悠久的历史 对于我们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可以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 对五步学习过程 以及勤奋学习 多下功夫 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学习精神进行分析论证 并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进行迁移 3 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 课堂探讨 板报交流 互联网论坛发言 进行交流 形成一种互动式的学习状态 4 大学 节选 大学 仅有两千余字 却以相当成熟的理论思维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儒家人生教育的总体框架 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士人人生发展的宏观图式 学习本文 要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 掌握常见的文言词汇及重要意义 理解 大学 中的 三纲 八目 并了解这些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 理解文章中的思想 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大学 原为 礼记 第四十二篇 宋朝程颢 程颐兄弟把它从 礼记 中抽出 编次章句 朱熹将 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合编注释 称为 四书 从此 大学 成为儒家经典 至于 大学 的作者 程颢 程颐认为是 孔氏之遗书 朱熹把 大学 重新编排整理 分为 经 一章 传 十章 认为 经一章盖孔子之言 而曾子述之 其传十章 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 就是说 经 是孔子的话 曾子记录下来 传 是曾子解释 经 的话 由曾子的学生记录下来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大学 为 初学入德之门也 经 一章提出了明明德 亲民 止于至善三条纲领 又提出了格物 致知 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八个条目 八个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 在八个条目中 修身是根本的一条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十章分别解释明明德 亲民 止于至善 本末 格物致知 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 治国平天下 明明德 指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 亲民 指让人们革旧图新 止于至善 指要达到最好的境界 本末 指做事要分清主次 抓住根本 格物致知 指穷究事物的原理来获得知识 诚意 就是 勿自欺 不要 掩其不善 而著其善 正心 就是端正自己的心思 修身 就是加强自身修养 提高自身素质 齐家 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家庭 家族 治国 平天下 是谈治理国家的事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1 注字音 2 识通假此之谓自谦 谦 通 慊 满足 上恤孤而民不倍 倍 通 背 违背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3 解多义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4 辨用法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5 明句式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所谓诚其意者 毋自欺也判断句 宾语前置句此之谓自谦判断句此谓修身在正其心判断句尧 舜帅天下以仁介词结构后置句此谓诚于中 形于外介词结构后置句 判断句6 积名句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心不在焉 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 食而不知其味 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故好而知其恶 恶而知其美者 天下鲜矣 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 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1 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点评 文章开篇便开宗明义 指出 大学之道 的目的 所谓 明德 就是人天生拥有的善性 明明德 就是把人天生的固有善性发挥出来 亲民 的意思为推己及人 就是不仅自己要明明德 而且要使别人 去其旧染之污 重做新人 止于至善 说的是不论 明明德 还是 亲民 都要达到至善至美的境地 从而使整个社会道德趋于完善 朱熹认为 此三者 大学之纲领也 它们构成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 由个体到群体到社会的层层递进的完整体系 它表达了儒家一贯倡导的以教化为手段达到德政目的的施教主张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2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先治其国 国治而后天下平 点评 朱熹认为 格物 致知 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是 大学之条目也 格物 是 穷至事物之理 欲其极处无不到也 大学章句集注 就是全面透彻地研究世界上的万事万物 致知是 推极吾之知识 欲其所知无不尽也 大学章句集注 就是要获得对世界上万事万物的认识 格物 致知被认为 为学入手 或 大学始教 是为下一步诚意 正心奠定基础 诚意 指的是在修养自身的过程中 能够做到诚实 不自欺 要慎独 与别人相处时是这样 独处时也应该是这样 内心如此 表现于外更是如此 即所谓 诚于中 形于外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所谓 正心 就是教人防止个人感情的偏向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修身 是 八条目 之中最重要的内容 它的意思是使个人修养达到完善的程度 是 大学 中对人的培养的最高要求 它处在 八条目 的中枢地位 是格物 致知 诚意 正心所要达到的目的 也是齐家 治国 平天下的基础 齐家 指的是善于处理好家庭或家族内部的关系 它是治国 平天下的基础 齐家与修身的内在联系在于 如果不能修身 内心就有所偏颇 内心有了偏颇 就无法处理好家庭或家族内部的关系 治国 和 平天下 是齐家的扩大和延伸 儒家一贯提倡在家庭教育中要做到 子孝 弟悌 父慈 倘若每家都做到了 孝 悌 慈 并且把 孝 悌 慈 运用到处理 国 与 天下 的各种关系上 也就能够实现国治 天下太平了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3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 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 之其所贱恶而辟焉 之其所畏敬而辟焉 之其所哀矜而辟焉 之其所敖惰而辟焉 故好而知其恶 恶而知其美者 天下鲜矣 故谚有之曰 人莫知其子之恶 莫知其苗之硕 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点评 这段文字从反面说明如何 修身 和 齐家 正心 讲的是如何处理好内心与外界的关系 而 修身 讲的是如何处理好事情 处理事情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偏执 亲爱 贱恶 畏敬 哀矜 敖惰五个方面 最容易形成心理上的偏差 庄子认为 此亦一是非 彼亦一是非 齐物论 其根源在于人所站的立场不同 家庭的根本在每个成员自身 由于人因好恶会直接导致认识事物不正确 因而处理问题产生错误 如对自己的孩子 由于爱心的蒙蔽 就难以了解他的毛病 如对自己的庄稼 由于贪心的蒙蔽 就认为总是不如别人的好 完美主义和求全责备都会产生偏执 从而不能用科学的观点去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 老子说过 自知者明 所谓自知 就是正确地认识自己 人要做到自知 就必须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修养 修养提高了 才能更好地处理事情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1 大学 讨论了个人修养与治国 平天下的关系 你对这种关系是怎样理解的 提示 大学 一文反复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 说明修己是治人的前提 修己的目的是治国平天下 强调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有了对世间万物的研究 就获得了对真理的认识 认识了真理 就能够做到 诚于中 形于外 也就是表里如一 内心不被个人好恶左右 这样修身的目的就达到了 明明德的个人修养问题就解决了 在此基础上 就要 亲民 推己及人 使天下人都能够明明德 也就是齐家 治国 平天下 通过这样的过程 无论是个人修养 还是国家治理 就都达到了 至善 的目标 提高个人修养 是达到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和基础 治国平天下 是以提高个人修养为途径 为条件的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2 你是怎样理解 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 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这句话的含义的 这种观点在今天有无现实意义 提示 这句话是说 品德高尚的人自己身上具备了美德 然后再要求别人拥有美德 首先要去掉自己身上的不足 然后再去批评责备他人 也就是说 要提高别人的道德水平 首先要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要要求别人 首先要要求自己 它体现了儒家注重内向用功 律己甚严的内省的修养方法 这种方法在现代仍然是有现实意义的 它告诫我们 不能要求别人甚严 而要求自己甚宽 这对于人与人之间的日常交往及一个部门内部的管理 都有着深刻的启示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结构明晰 论证严密 大学 一文仅有两千余字 却是一篇很有生命力的文章 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大学 的思想一般被概括为 三纲领 八条目 而 三纲领 与 八条目 又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这是 大学 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 在 八条目 之中 修身是中枢环节 围绕这个环节 大学 的论述依次递进 格物 致知 诚意 正心 对应的是三纲领中的明明德阶段 修身是前四者的发展终点 往后是齐家 治国 平天下 对应的是三纲领中的亲民阶段 修身是后三者的发展起点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大学 所提出的 三纲领 和 八条目 着眼于通过个人道德的完善达到社会道德的完善 反映了儒家文化的突出特色 从当代的视角来看 对 大学 中所阐述的某些思想观点 有重新认识 重新评价的必要 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来说 挖掘 继承 大学 中有价值的思想内涵也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比如 大学 提倡 慎独 主张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要诚意正心地恪守道德规范 这作为一种修养方法 有其合理之处 但也存在着轻视社会实践 偏重内心修养的倾向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作为政论文 大学 有极强的系统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