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社会习俗的演变》课件 北师大版.ppt_第1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社会习俗的演变》课件 北师大版.ppt_第2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社会习俗的演变》课件 北师大版.ppt_第3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社会习俗的演变》课件 北师大版.ppt_第4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社会习俗的演变》课件 北师大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 第22课社会习俗的演变 社会习俗是指历代相沿积久 约定俗成的风尚 礼节 习惯的总和 也是人们在衣食住行 婚丧嫁娶 岁时节庆 生产活动 宗教信仰 文化娱乐等方面广泛的行为规范 课程标准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 易服饰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时空连线 清朝建立 抗战爆发 民国建立 辛亥革命 鸦片战争 你能说出时间轴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吗 清末民初指的是哪一段时间 清末民初 一 剪辫放足 汉族男子没留辫子以前是什么发型 束发戴冠 披发 清军入关后 强令剃发留辫 阅读课本内容 说说剪发辫为什么成了革命的标志 去除旧俗 向清王朝以及封建主义传统挑战 做中华民国新国民 一 剪辫放足 根据下图 推测被剪发辫者的心态如何 请说明理由 不情愿 因为从图上被剪发辫者的表情 可以看出其惊慌失措 反映了当时的保守势力强大 对剪发辫是抗拒的 一 剪辫放足 一 剪辫放足 失去独立自尊 加剧社会贫困 身心受到摧残 方法点拨 认识事物要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 二 服饰的变化 身着旗袍的晚清满族妇女 穿改进旗袍的女子 想一想 民国时期的旗袍与晚清时期相比 最突出的变化是什么 分析变化原因 西方思想的影响审美观念的改变女性地位的提高 礼义廉耻 五权分立 三省吾身 中山装造型的含义 每课一得 三民主义 以文治国 根据课文内容 概括新式婚礼的特点 简单隆重 从沿海传入内地 传统婚礼 新式婚礼 官厅为治事之机关 职员乃人民之公仆 本非特殊之阶级 何取非分之名 查前清官厅视官等这下 有大人 老爷等名称 受之者增惭 施之者失体 义无取焉 光复以后 闻中央各地方官厅 漫不加察仍沿旧称 殊为共和政体之玷 临时大总统关于革除前清官厅称呼致内务部令 根据材料 指出中华民国改称呼的原因 它说明了什么问题 三 礼仪的革新 体现了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愿望 清末民初 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的主要变化 自我测评 清末民初 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的主要变化 自我测评 清末民初 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政府政策 有识之士地推动 西方文明的影响 领袖人物的作用 民主平等思想的传播 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变迁 是鸦片战争以来 中国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 在国门洞开和社会急剧动荡的环境下 伴随西方文化传入 中国社会生活从农耕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的艰难迈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