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 备考30分钟课堂集训专题系列(02)(教师版).doc_第1页
高考历史 备考30分钟课堂集训专题系列(02)(教师版).doc_第2页
高考历史 备考30分钟课堂集训专题系列(02)(教师版).doc_第3页
高考历史 备考30分钟课堂集训专题系列(02)(教师版).doc_第4页
高考历史 备考30分钟课堂集训专题系列(02)(教师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高考历史备考30分钟课堂集训专题系列(03)(教师版)【专题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手工业的发展(3)商业的发展(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一、选择题1(2013届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中学高考试)下图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它们的使用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是a. 重农抑商 b. 南稻北粟 c精耕细作 d男耕女织【答案】c【解析】上图是古代农业动力和农业工具的演变,体现了小农经济不断前进。三幅图片不能体现古代的农业政策及农业种植物的区域特色,故选项ab不符合题意;而d项男耕女织的关系在图片中不能体现,故d项也不正确。【考点定位】古代中国农业的特点2(2013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高三联考)北宋诗人苏轼在石炭并引记载: 彭城旧无石炭(煤),元丰元年十二月,始遣人访获取于州之西南白土镇之北,以冶铁作兵,犀利胜常云。 投泥泼水愈光明,烁玉流金见精悍。南山栗林渐可息,北山顽矿何劳锻。为君铸作百炼刀,要斩长鲸为万段。 下列对材料解析不准确的是( )a北宋已经开始使用煤作为冶铁燃料b北宋时期由煤冶炼出来的兵器异常锋利c北宋的冶铁供风形式有了很大的发展d北宋煤的推广使用部分取代了木材的作用3(2013届浙江省温州高三联考)古罗马普林尼在自然史记载:中国产丝,织成锦绣文绮、运至罗马裁成衣服,光辉夺目,人工巧妙达到极点。由此不能说明的是( )a汉代的纺织技术非常高超b汉代纺织品受到古罗马人的青睐c汉代的纺织品已经远销欧洲d汉代时中国跟古罗马已有直接贸易往来4(2013届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中学高三考试)16世纪晚期,山东某地开始出现“地多烟草、木棉、转卖四方,五谷之利不及其半”的情况,这说明当时该地农业经济衰退 农业结构发生变化 商品经济发展 农产品加工业兴起a b c d5(2013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一中高三月考)以下关于“市冶的材料中,最符合下图场景的6.(2013届河北省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监测)有学者说过,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存在于农村经济上面,是农村专业经济发展的结果。由此可见,这一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整体特点是a农村经济仍然以自然经济为主 b自然经济已退居次要地位c商品化趋势明显 d市镇是进行农贸商品交换的场所7(2013届山东省济宁曲阜市高三考试)嘉峪关汉墓中画像砖上有童子驱鸟护桑图、采桑图;墓后室画像砖上有蚕茧、丝束、绢帛;还有像缫丝的工具,墓中还发现丝织物。这些信息主要说明( )a甘肃西部已从游牧转向农耕文明b画像砖主要反映人们的日常生活c丝绸之路是一条流动的文化运河 d汉代甘肃西部出现蚕桑与丝织业8. (2013届广东省汕尾市高三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今之事君者皆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孟子的这段话在无意中揭示了当时( )a诸侯以土地作为主要财富 b平民也能凭借本领效力诸侯c井田制已经土崩瓦解 d诸侯国以扩充土地作为战争的主要目的【答案】c【解析】考查井田制的瓦解,材料中的“我能为君辟土地”即能说明井田制瓦解,另把握材料中的“无意中揭示”,可见要选项不是孟子要说明的主要问题或材料直接反映的,故选择c项。【考点定位】井田制9(2013届广东省汕尾市高三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2011年5月11日是玛提欧利奇(中文名为利玛窦)在北京逝世401周年纪念日。他曾在中国居住28年,是第一个被中国皇帝赐地埋葬的欧洲人。下列情景玛提欧利奇最有可能经历的是( )a三省长官与他商议国事 b阅读活字印刷的红楼梦c看到有人在住宅区卖青花瓷器 d出海航行持有海外渡航证明书10.(2013届广东省汕尾市高三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明末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对盛泽有这样一段描写:“镇上居民稠广,士俗淳朴,俱以蚕桑为业。男勤女谨,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这一材料可用来作为( )a分析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始材料b反映明代北方市镇经济发展的第二手材料c说明明代重农抑商政策破产的有力证据d研究明代短篇小说写作的直接材料11.(2013届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高三考试)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宋代以后历朝都未实行统一的土地分配制度。上述变化主要是由( )a小农经济的发展 b租佃关系的盛行c土地的高度集中 d农业生产水平提高【答案】c【解析】本题为2010年海南的高考试题。北魏到唐朝前期国家掌握大量土地,均田制得以推行。唐朝中后期以后土地兼并严重,大地主兼并自耕农的土地,以及国家分配给农民的土地,造成国家土地所有制的萎缩,不仅均田制遭破坏国家也无法推行统一的土地分配制度。 【考点定位】均田制13.(2013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年级学情调研卷)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的著名晋商,该家族“以商贾兴,以官宦显”,继而大兴土木。这一现象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主要是a官商结合导致官场腐败 b奢侈之风污染社会风气c抑制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d商业垄断阻碍社会进步【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的分析能力。题干材料表现了中国古代商人将资金用于购田置地的现象,这种现象使得资金不能循环利用,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状态。【考点定位】资本主义萌芽14.(2013届江苏省徐州市高三考试)在今天的收藏领域,官窑瓷器比民窑瓷器更受青睐,拍卖价格也更高。这主要是因为官窑产品( )a年代久远b存世量大c造型别致d工艺高超15.(2013届江苏省徐州市高三考试)“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这表明清政府( )a禁止外国商人来华 b重视维护外商利益c加强沿海军事防御 d严格限制对外交往16.(2013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联考)个体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社会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对这一经济形式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生产力的进步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产生 b、个体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是“男耕女织”c、个体小农经济形式下的家庭结构很不稳定d、个体小农经济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17.(2013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联考)央视热播的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展现了闻名海内外的商业资本家乔致庸的传奇一生,这一时期以晋商为代表的商帮形成的历史条件主要有( )政府放弃了歧视商人的政策商业市镇兴起,城镇经济繁荣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加强私营手工业的产品也开始大量进入市场a、 b、 c、 d、【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能力。商帮是明清时期出现的,分析此时出现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背景,不符合史实,明清时期仍然是重农抑商,在明清以前已经出现,不构成背景。【考点定位】明清商业发展状况18.(2013届浙江省衢州一中高三检测)清代韵鹤轩杂著一书描述当时的苏州“士之事贤友仁者必于苏,商贾之籴贱贩贵者必于苏,百工杂技之流其售奇鬻异者必于苏。”从中反映出明清时期的苏州( )a开始成为商业大都会 b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社会活动有严格的区域限制 d经济文化十分繁荣19.(2013届浙江省衢州一中高三检测)宋人朱彧的萍洲可谈记载,张乖崖任崇阳县令时,“尝逢村氓市菜一束出郭门。问之,则近郊农家。乖崖笞之四十,曰:尔有地而市菜,惰农也。崇阳民闻之相尚力田。”材料从本质上是为了( )a维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b避免农业劳动力的流失c禁止农民从事商业活动 d引导农民提高耕作技术【答案】a 【解析】题干的信息是崇阳县令张乖崖鞭笞买菜村民,并斥其懒惰。村民受鞭笞训斥,是因为买菜不符合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常态,故a项正确。【考点定位】小农经济20.(2013届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高三综合测试(一)图6为明清时期各地集市变化统计表,表中数据说明,自明朝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 )省区嘉靖至万历州县数 集市数顺治至雍正州县数 集市数 乾隆至道光州县数 集市数直隶山东14 13242 10482 52764 112643 53774 1583陕西(关中)16 14321 23828 264江西福建(不含台湾)45 45919 13151 54515 20543 97639 511广东 72 127071 1959图6a州县集市的密度北方超过南方 b南北经济交流日趋频繁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d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二、主观题21.(2013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调研考试)(22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茶、可可、咖啡并称当今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茶为世界三大饮料之首,在饮品选择方面各具特色的偏好能反映出不同的历史时代背景。材料一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荼苦而寒,最能降火,又兼解酒食之毒,使人神思矍爽,不昏不睡。材料二 秦后,茶叶的种植由我国的云、贵、川高原沿长江南下向全国传播。上层社会把茶作为饮料是从周武王以茶代酒开始,唐宋时期饮茶已经普及到平民百姓。材料三 17世纪初,茶叶传进欧洲时,“喝茶”还只是上流社会的专属享受。18世纪中期以后,“喝茶”才真正进入一般平民的生活。张福新茶文化材料四 “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中国饮料行业着重调整饮料产品结构,降低碳酸饮料的比例,各种有减肥、保健、降压等功效的功能茶将成为主体饮料。范曼保健茶的功能及其发展前景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唐宋时期饮茶已经晋及到平民百姓的原因。(6分)(2)材料三中茶叶传进欧洲的历史背景是什么?简要说明18世纪中期以后“喝茶”才真正进入一般平民生活的原因。(8分)(3)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推动中国饮料行业着重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