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doc_第1页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doc_第2页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doc_第3页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doc_第4页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知识和能力1.搜集张若虚和春江花月夜有关资料,了解诗歌的重要地位;2.品味诗歌语言,把握其融景情理于一体的高妙技巧;3.赏析并体味诗歌中的美景、哲理和离情。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以诵读为基础,通过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体味诗歌景、理、情水乳交融的意境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反复诵读中,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提高审美情趣。学习重难点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品味诗歌语言,赏析诗歌中的美景、哲理和离情。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以诵读为基础,通过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体味诗歌景、理、情水乳交融的意境美。教法学法 情境设置法、提问法、点拨法、美读法、联想和想象、讨论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具准备 春江花月夜PPT及朗读音频文件学习过程 一. 导语设计一千多年过去了,那一段春江,那一处风月,还是那么静静地躺在唐诗之中,依然默默地等待着我们的到来,执着地等待着我们的感知。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有位诗人因了这轮明月而成就了诗坛的千秋美名,这位诗人就是初、盛唐之交的张若虚,这首诗便是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迷恋、为之倾倒的千古绝唱春江花月夜。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张若虚笔下的这段春江、这轮明月的光华! 二.解题1. 作家作品张若虚(约660约720),唐代诗人。扬州(今属江苏)人。曾任兖州兵曹。生卒年、字号均不详。事迹略见于旧唐书贺知章传。中宗神龙(705707)中,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玄宗开元时尚在世。张若虚的诗仅存二首于全唐诗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抒写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流传诗仅存两首:春江花月夜、代答闺梦还。2.古今评价春江花月夜一诗“孤篇压全唐”、“盛唐第一诗”、“春风第一花”、“孤篇横绝,竟为大家”,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三.合作探究:能负如上之盛誉,春江花月夜之美必不同凡响,那么,本诗究竟美在何处?(学生听范读朗诵后反复自读感悟) 1.初读感知诗歌意境美:展示PPT音频视频文件,看美图,听春江花月夜古筝伴奏的朗读音频,初步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听完朗读回答问题:问题1:本诗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态度?学生讨论并作答:通过对明媚的春天,浩瀚无垠的长江,五彩缤纷的花草,一泻千里的月光,朦胧静美的夜色等春天特有的意象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朦胧神秘、优雅静美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春夜月下美景的无限热爱和向往之情。教师明确:应该再加上月下的芳甸、花林和皎洁的孤月。 2.再读把握诗歌内容:问题2:本文共分了几个层次?每一层各写了什么内容?(学生自读并分小组讨论,得出答案):答:共分了四层,分别写了春江月夜美景、对宇宙人生的思考、思妇念归人和游子盼归的离愁。教师明确:说的好!概括的很到位,那么如果把每一层内容看做是一幅图画,可以给它们取个什么样的名字(限四字)呢?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结果:月共潮生春江月夜(景)孤月轮空人生思考(理)楼月徘徊思妇相思(情)落月西斜游子离愁(情) 3.三读品味月之美:(1) 赏析月之美景 置身诗境脑海作画让我们一起闭着眼睛在脑海中勾画春江花月夜的美景。 第一步:粗笔勾勒景物问:诗人看到的景物有哪些?答:诗人看到了春天、长江、花草、月亮、夜第二步:给景物着上色彩问:能不能在每一处景物之前加上优美生动的形容词,使景物富有活力?答:明媚的春天,浩瀚无垠的长江,五彩缤纷的花草,一泻千里的月光,朦胧静美的夜色。第三步:让画面动起来 问:这些景物都是静止不动的吗?答:时间在流逝,江水在奔腾,花草在随风轻舞,月光在随着月亮方位的变化而变换着角度。月升、月悬、月斜、月落。第四步:细节亮化问:这些景物还有哪些细节是我们没有概括到的?答:水波滟滟,明月喷涌而出,江流绕着芳甸,月光照着花林。 (2)感悟月之哲理(引导学生回忆“月”这一意象在古代诗歌中的内涵,后鼓励学生自主研习本诗中的“月”代表的情思)问题3:我们之前学过的诗歌中,“月”一般具有怎样的内涵呢?学生思考并明确:怀乡、思远。问题4:那么本诗中的“月”又具有怎样特别的情思呢?学生再次朗读诗歌,四人一组探讨并给出答案:除了思乡怀远,本文中的月还是一种宇宙万物永恒的哲思的代表。问题5:我们之前学过的关于宇宙人生哲思的诗篇都有哪些?同学们可不可以举例说明呢?学生作答: “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 (曹植送应氏) “人生若晨露,天地邈悠悠。” (阮籍咏怀)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前赤壁赋)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问题6. 从春江花月夜中流露出张若虚的宇宙人生哲理是“哀而不伤”的,这是为什么呢?试比较张若虚与曹植、阮籍等人在对待宇宙永恒、人生有限这一问题时情感态度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共同得出答案:从诗人所处的时代看,初唐后期,朝廷借统一之雄风,南战北伐,东征西讨,培养了一种昂扬向上,意气风发的民族心态。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弥漫在初唐、盛唐的文人士大夫群体中,生命的永恒价值就植根于当下的现实生活。积极入世,以天下为己任,这本来就是文人士大夫“学而优”的初衷。然而时光荏苒功名未就,面对滔滔江水,皎皎孤月,诗人的宇宙意识中浮现了大唐的时代风貌。诗人哀而不伤,有所解脱个体生命的短暂须臾融入到群体生命的连绵不绝。而曹植等人的情思明显就悲愁了许多。 (3)品味月之离情问题7:第三层用哪些意象表达了什么人的什么情感? 学生思考明确:思妇相思:楼月徘徊、妆镜台、卷、拂、鱼龙、鸿雁;游子离愁:落花、江水、残月、海雾、江树。问题8:本诗是如何处理景、情、理之间关系的?学生讨论作答,教师点拨:以眼前美景引出对宇宙人生哲理的思考,再因人生短暂需要珍惜联想到游子思妇的悲苦人生状态,想到要珍惜当下,如此,景理情便浑然一体了。问题9:春江花月夜美在何处?总结作答:美在诗歌和谐婉转的韵律,美在春江月夜迷人的景色,美在思想深邃的哲理,美在缠绵浓郁的离情,更美在景、理、情水乳交融的意境! 四.课堂小结人类的情感是不会随个体生命的消失而消逝的,而作者的这种相思之情、思乡之情、对人生的感慨之情也不会随作者的生命消失而消逝,它会穿越时空,永恒不已的,也就是情永恒,所以这首诗唱出的是永恒的主题歌。五.拓展探究人类虽然能代代绵延不已,但作者还是看到了对个体生命而言的人生是短暂的,那么,同学们是怎样看待人生的呢?学生各抒己见(略)。教师点拨:人生是一场斗争,面对它;人生是一首歌曲,歌唱它;人生是一场冒险,挑战它;人生是一次机遇,抓住它;人生是一个目标,实现它;人生是一次使命,完成它:这就是人生,过好它!这是作者穿越了时空,和我们发出的共同呼声:这就是人生,过好它!六.作业设计 比较阅读春江花月夜和张九龄的望月怀远,可从意象、意境、题材、主题等方面任选一个方面进行探究。板书设计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楼月徘徊理 孤月轮空情 美 景美 落月西斜月共潮生教学反思情感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需要鉴赏品味者根据自己已有的情感体验去理解、去体会,因此,对于只有十七八岁而无特别深沉的情感体验的高二学生来说,准确把握作者在诗歌中流露出的对美景、对人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