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终极冲刺专题基础知识复习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doc_第1页
中考地理终极冲刺专题基础知识复习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doc_第2页
中考地理终极冲刺专题基础知识复习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doc_第3页
中考地理终极冲刺专题基础知识复习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doc_第4页
中考地理终极冲刺专题基础知识复习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一、基础知识(知识的梳理与整合)地球形状认识过程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地球卫星照片形状不规则的球体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纬线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特点形状都是圆圈;长度不相等,最长的纬线是赤道,最短的纬线是南北极点;指示东西方向纬度划分赤道为0纬线,从赤道向两极各分为90;赤道以北是北纬,以南是南纬表示符号北纬用字母n表示,南纬用字母s表示重要纬线赤道: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回归线:23.50n(s),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太阳直射的最北、最南界线极圈:66.50n(s),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极昼极夜现象的最南、最北界线低中高纬度地区的划分:30纬线是低伟地区和中纬地区的分界线;60纬线是中纬地区和高纬地区的分界线经线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特点形状都是半圆;长度相等;指示南北方向经度划分从0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为180,;向东为东经,向西为西经表示符号东经用字母e表示,西经用字母w表示重要经线本初子午线0经线,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那条经线为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度的划分界线180经线既是180e,又是180w,习惯上称作180经线20w和160e经线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把地球划分为东西两半球,东半球的范围是20w向东到160e;西半球的范围是20w向西到160e经纬网特点经线、纬线互相垂直相交;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用途定位置: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的位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量算两地之间的距离地球的运动自转定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运动运动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方向是顺时针方向周期一天(或约24小时)地理现象昼夜交替、时差公转定义地球绕着太阳的旋转运动运动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365天5小时48分46秒地理现象四季变化五带划分依据根据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有太阳直射现象,终年炎热温带回归线与极圈之间的地区(北温带、南温带),四季分明寒带极圈以内的地区(北寒带、南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寒冷地图三要素比例尺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换算时注意单位的统一)表示方式数学式、直线式、文字式大小判断比例尺实际上是一个分数,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地区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地区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方向1.普通地图: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画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所给方向,确定出其他三个方向;3.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图例和注记被称为地图的语言,包括各种符号、颜色和它们的文字说明、地理名称和数字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定义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特点1.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高度相同;2.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3.表示不同海拔高度的等高线一般不相交;4.等高线密集处,坡陡;等高线稀疏处,坡缓不同地形部位1.山顶:山地的最高处;2.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最大处的连线,是山地比较高的部分,一般作为河流的分水岭;3.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最大处的连线,一般发育有河流;4.鞍部:相邻两山顶之间呈马鞍形的部位;5.陡崖:等高线的密集重合处地形剖面图1.作用:可以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高低起伏状况;2.绘制方法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沿着某个方向画一直线,然后将该直线与等高线的交点一一投射到间隔高度相同的平行线上,得到不同的交点,最后把这些交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何选择正确的地图1.根据使用目的,正确选择地图,才能及时、准确地获得有用信息;2.根据查找的信息,选择合适的比例尺地图二、考点解读1.考点归纳、分析(1)地球和地球仪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说出地球自转的基本规律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说出地球公转的基本规律及四季的形成描述当地四季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运用地图说明地球上“五带”的划分地球仪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说出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2)地图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地形部位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地图2.重难点地球和地图是地理学的基础知识,学会阅读地图是地理学的基本技能要求之一。地球部分重点内容为经纬网知识及其运用及地球运动示意图的判读,地图部分的重点为地图的比例尺、方向及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等。3.易错点经纬度代号的书写、东西半球的划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的判别、山地地形部位名称的判别(1)经纬度的变化规律自西向东:经度数变小的为西经度,用w来表示;经度数变大的为东经度,用e来表示。自北向南:纬度数变小的为北纬度,用n来表示;纬度数变大的为南纬度,用s来表示。(2)东西两半球的判断大多数的西经度数在西半球,但是小于20的西经度数却在东半球:大多数的东经度数在东半球,但是大于160的东经度数却在西半球。(3)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自转是地球围绕地轴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自转导致昼夜交替现象。公转是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年,公转导致昼夜长短发生变化和季节的变化。(4)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别山地地形部位名称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和缓。等高线向海拔高的方向凸出,为山谷;等高线向海拔低的方向凸出,为山脊;两山顶之间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最高处为山顶。三、中考真题(07、08、09年中考真题及解析)例1【2009 湖北荆州中考】右图四地中,同时符合北半球、东半球、热带三个条件的是( )a.地 b.地 c.地d.地解析:本题考查在经纬网图上,判读点的地理坐标,并以此为基础,考查相应的内容。从图上我们可以得出(30n,20e),(10n,10w),(10s,10e),(30s,20w);依据北半球的点是北纬度,可排除和点,热带地区的纬度必须在南北纬23.5之间,可排除点,东半球的点满足“东二小”,也就是如果是西经度必须小于20,如果是东经度,必须小于160的点。答案:b例2【2007 福建泉州中考】贝贝到泉州旅游,看见宾馆大厅的四个时钟,同一时刻四个城市时间不同的原因是:( )a.地球绕地轴不停地自转 b.地球绕太阳不停地公转c.泉州纬度低 d.宾馆时钟坏了解析: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绕地轴自转,东边的时刻始终比西边的时刻早,同一时刻四个城市时间不同是由于时区不同而造成的时间差异。答案:a例3【2009 江苏镇江中考】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此时北京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a昼短夜长 b昼长夜短 c昼夜平分 d无法确定解析:本题考查在特定的时间里,特定地点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地球上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太阳直射点有关,太阳光直射北半球时(春分-夏至-秋分),北半球昼长夜短;直射南半球时,北半球地区昼短夜长。答案:b例4【2008 福建莆田中考】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组织登山活动,目标是图中的山峰,计划分为四个小组沿图中线路进行攀登,你认为沿坡最缓的线路攀登的小组是( )a. b. c. d.解析:本题直接考查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坡度的陡缓。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的疏密直接反映坡度的陡缓,等高线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平缓,越有利于我们登山,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登山越不容易。答案:d例5【2009 江苏徐州中考】参照“图8”,回答问题。(1)通过图示信息可以判断,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位置是 、 。(2)此时,徐州市(多选)( ) a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b正是荷花盛开的季节c盛行西北风,气温较低 d生活用煤量增加,污染加重解析:本题以极地地区太阳光照图为载体,考查太阳直射点、当地季风的判定等地理知识。由光照图可知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时间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徐州应是冬季,表现出冬季的景象,如c和d。此时,太阳直射的纬度是23.5s,直射的经度应是90w(此刻为正午12时的经线)。答案:(1)90w,23.5s (2)cd四、原创试题(含答案解析)地球和地图 单元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能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是( )a.地球卫星照片b.日食现象c.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d.海水的潮汐现象2.关于经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经线条数有无数条,但长短不一b.经线指示南北方向c.经度范围是0-360d.经线的形状呈圆形3.0纬线是( )a本初子午线b.地球上最长的纬线c.纬度最小且长度最短的纬线d.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40504020020乙甲30读图,回答4-8题。4.甲点的地理位置是( )a.40e、40nb.40w、40nc.40e、40sd.40w、40s5.甲点所在的半球为( )a.南半球、东半球b北半球、东半球c.南半球、西半球d.北半球、西半球6乙点位于甲点的( )a.西北方向b.东南方向c.东北方向d.西南方向7.乙点位于五带中的( )a.北温带b.热带c.南温带d.南寒带8.甲、乙两点分别属于( )a.低纬度、高纬度b.低纬度、中纬度c.中纬度、高纬度d、中纬度、低纬度9.人们的起居和作息时间以一天为单位,这是因为( )a.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b.地球在不停地公转c.地轴是倾斜的d.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读图,回答10-12题。abcef小河10.图中ef处河流的流向是( )a.自北向南b.自东北向西南c.自东向西d.自西北向东南11.ef处地形部位的名称是( )a.山顶b.山脊c.山谷d.鞍部12.a.b.c三条等高线的海拔高低依次是( )a.abcb.bacc.cbad.bca13.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a.赤道b.本初子午线c.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d.180经线14.北极点的纬度是( )a.90eb.90nc.90sd.90w15.绘制下列四幅图幅大小相等的地图,所选用的比例尺最小的是( )a.世界政区图b.中国政区图c.学校平面图d.福州政区图16.12月25日是圣诞节,这一天福州市( )a.昼夜相等b.昼长夜短c.出现极夜现象d.昼短夜长17.在一幅地图上量得北京至天津的直线距离为4厘米,两地的实地距离是120千米,则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a.1:3000000b.1:30c.三千分之一d.1/3000018.在等高线地图上,等高线较稀疏,说明该地是( )a.坡陡地区b.山谷c.陡崖d.缓坡地区19.海拔较高,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但边缘陡峻的地形是( )a.山地b.高原c.平原d.盆地20.福州某校的王新同学在8月8日20时在家收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而他在美国的爸爸说他在2时收看了这场直播,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c.作息时间差异d.生活方式不同二、综合题21.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北半球二分二至日的名称:a b c d (2)当地球公转到图中b位置时, (纬线)及其以北地区将出现 现象。此时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昼时间最 的一天,且 (纬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当中的最值,这一天是 月 日前后。(3)每年9月1日是我国中小学新生入学的时间,距离图中 (节气)最近,此节气过后,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是白天越来越 ,黑夜越来越 ,此时正值 季。(4)每年12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 (纬线)上,这一天称为北半球的 (节气),即图中 (填字母)的位置,该节气前后的12、1、2三个月是北半球的 (季节)。22.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fga650(1)图中f的海拔是 米。山顶a与f的相对高度是 米。(2)写出图中地形部位名称。a d l1 l2 (3)图中 是集水的部位,若形成河流,则该河流的大致流向是 流。(4)某施工队在乙山分别设计了fa、ga两条登山路线,请判断修建哪条登山线路省力?为什么?2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各温度带的名称a ;b ;c 。(2)图中代表的纬线名称是 ,它是太阳直射的最 界线,每年太阳直射 次。(3)图中学母所示的范围有阳光直射的是 (填字母),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填字母),四季变化明显的是 (填字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b 经线有无数多条,且等长,指示南北方向,呈半圆状,经度的范围是0-180。3.b 本初子午线是0经线;0纬线也叫赤道,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纬度最小,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4.a5.b 甲是北纬度在北半球,东经度且度数小于160,在东半球。6.d7.b 乙的纬度为20s,小于23.5,故在热带8.d 甲纬度40,介于30-60之间,为中纬度地区;乙纬度为20,小于30,为低纬度地区9.a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运动,周期为一天,形成了昼夜交替的变化。10.b 结于一般的地图,依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原则来判定方向。11.c ef处发育河流,表明这里是山谷。12.a ef为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处,则海拔abc13.a 本初子午线和180经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21w、160e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14.b15.a 比例尺的分母越大,所绘制地图的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