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doc_第1页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doc_第2页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doc_第3页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doc_第4页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2011-2012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2答题前,请将你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上指定的位置。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得 分评卷人一、 语言积累与运用(18分)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4分)a、一个胸襟狭隘的人,一定是一个喜欢见风使舵,时刻准备让自己心灵下跪的人。b、从风格看,李白的诗飘逸豪放,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各有千秋。c、计算机尽管是高科技工具,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工作都可以事半功倍。d、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4分)a. 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b. 通过参观抗震救灾图片展览,使每位同学都明白了真诚的大爱是战胜一切自然灾害的最大力量。c.目前,我国各方面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d. 针对近期发生的严重危害中小学生安全的恶性案件和安全事故,教育部要求各地教育部门立即开展一次中小学以及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安全工作的全面排查整治行动。3.古代诗文名句填空。(6分)(1)陶渊明饮酒中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是 “ , 。”(2)周敦颐爱莲说中比喻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_ _ _, ”。 (3)这个小村依山傍水,四周绿树环绕,山峦苍翠,使我们联想到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诗句“_ _ _, ”。(4)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中描绘天晴日丽、红碧交辉的西湖夏景的千古名句是 “_ _ _ _, ”。(5)杜甫望岳中,诗人想像登上泰山之巅抒发豪情的诗句是“ , 。”(6)写出一个写雨的古诗名句(必须含有“雨”字)。_ _ , 4.仿照下面画线句子,续写两句话,组成语义连贯的一段话。(4分)现如今,个性早已成为新新人类的代名词。“你真有个性”成为一种语言的时尚,其实,个性不是奇装异服,不是夸夸其谈。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一一个性就 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苏轼那笑对人生的豪迈与豁达; _ _ ; , 。得 分评卷人二、 古诗文阅读与鉴赏(22分)(一)(6分)题李凝幽居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5.对这首诗中的语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题李凝幽居中“题”字的意思是“写”,“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居处。b. “闲居”中的“少邻并”的意思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作伴。c. “僧敲”句中的“敲”,传说也曾想作“推”,“推敲”一词即来源于此。d. “幽期”句中的“幽期”指归隐的约定,“不负言”表示不违背诺言。6.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第一联用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了李凝居处的环境,并暗示出他隐者的身分。b. “僧敲月下门”句以动衬静,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c.中间两联重在叙事和写景,首尾两联都明确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d.全诗所写之事虽然不大,感情亦无跌宕,但由于注重炼字,故读来回味无穷。(二)(16分)座号【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乙】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国语召公谏厉王止谤。有删节) 注释:谤:公开批评指责。巫:古代以降神事鬼为职业的人。目:用眼睛看,表示敢怒不敢言。障:防水堤坝,用作动词,堵住。壅(yng):堵塞。为川者:治水的人。导:疏通、畅通。宣:开导。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臣之妻私臣( ) (2)期年之后 ( ) (3)吾能弭谤矣( ) (4)乃流王于彘(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_ (2)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_ 9.甲乙两文都是写大臣的进谏,两位君王对于进谏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又分别导致了怎样的结果?(4分)_ _ 10.根据上面两则文言材料,简要概括齐威王和周厉王各自的特点。(2分)_ _ 11.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甲文中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纳谏,这种比喻说理方法,情理兼备,非常贴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b.乙文的召公谏词的中心论点是“为民者宣之使言”。用“防川”来喻“防民之口”,说明民言不可堵。又用“川壅而溃,伤人必多”为喻,说明用高压手段堵塞民言将会产生的危害有多大。这些比喻自然贴切,使说理形象生动。c.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明确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在受蒙蔽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客观事物的。作为领导者,更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偏听偏信,要广泛听取他人的批评意见。d.从思想价值来看,乙文提出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为民者宣之使言”的思想,是古时臣子向君主提出的建议,这在今天已没有什么现实意义了。得 分评卷人三、现代文阅读与鉴赏(30分)(一)(10分)我想,从上面分析克隆人的理由能否在伦理学上站得住的过程中,我们就可以得到能够站得住的对克隆人的根本性的反论证:克隆人也是人,不能仅当作别人利用的手段或工具,他们应该得到尊重和公平的对待,不应该受到伤害。克隆技术可能造成严重的负面后果。由于人体体细胞是否正常难以鉴别,体细胞需要放在培养基中加以培养,而培养基的理化环境可以对体细胞有负面影响,因此可以预计到会出现相当多的畸形、缺陷甚至怪异的克隆人。他们一旦产生,人们该怎么办?即使正常的克隆人,长大发育成人后,可能不愿意做我们原来要他们做的事,人们该怎么办?一个克隆人与供体人并存,其可能的负面作用大于正面作用。正如美国一家杂志所说,辛普森会说,我前妻及其男友的被杀,不是我干的,是克隆辛普森干的。滑坡论证。即使克隆人的一些理由本身可以成立(例如解决不育、防止显性遗传病),一旦迈出克隆人的第一步,后面就很难阻挡。因此,必须在开始就刹车。(节选自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12.用一句话概括文段的主要观点。(2分)_ _ 13.文段中说:“克隆技术可能造成严重的负面后果”,这种后果主要是什么?(2分)_ _ 14.“一个克隆人与供体人并存,其可能的负面作用大于正面作用”,这句话中的“可能”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_ _ 15.你认为“刹车”指的是什么?(3分)_ _ _ (二)(20分)绝唱严阵我总愿在每年的初冬季节到圆明园去,不是为别的去,就是为了在这个时候,到那里的荷花池去看荷花。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圆明园的荷花和别处的荷花不一样,它说的话不一样,它做的梦也不一样。诚然,荷花的绿叶的美是无可比拟的。三四月间,荷花出水,一片浅绿。它浅浅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这是这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名句曾被人无数次地吟咏过,的确,我起初曾经以为,这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却觉得,也许一切并非如此。诚然,荷花的红花的美是有口皆碑的。五六月间,花瓣初展,点点新红。它粉粉的,淡淡的,文文的,雅雅的,仿佛永远是十五六岁的年纪,不管在明亮的阳光下或是在轻风细雨中,它婷婷于岸畔又隐隐于水底的那些神秘莫测的艳影,都会使人心醉神迷。这是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人们总是不绝于口。当然,我也曾经认为,满塘红艳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越来越不这么以为了。既然绿叶不是最美,红花也不是最美,那么荷花到底在什么时候才是最美的呢?那是一个十多年前的十月,我孤自一个到圆明园,想去寻找那里的残秋,可是当我徜徉于既找不到一片绿叶也找不到一朵红花的荷花池的石岸上,无意之间,我却被蓦然呈现在我面前的另一种景色震撼了,在映满圆明园断石残柱所组成的黑白相间的奇妙图案的水影中间,交织其上的是一池残荷:它有的枯梗还高高的耸立着,有的则已折断在水中;它有的叶子早被秋风撕破,有的卷作黑色的一团,却依然在空中高悬;那些它结下的果实,那些曾是翠绿色或者金黄色的莲蓬,有的虽然已变成黑色,却依然在空中高举,有的被风雨摧折,成堆地倒伏在水中,却依然守着它自己的根。看到这种景象,看到在圆明园断墙残柱的倒影上,那些由残荷组成的神奇幽秘的大大小小的正方形,三角形,圆圈形,菱形的交相印叠的美丽图案,我顿时感到我走进了一个荷花的神奇的世界。留得残荷听雨声吗?不,我当时的感觉完全不是这样。我感到这满池的荷花没有枯,没有死,那布满池水的断梗残枝,完全是那一池碧绿一池艳红的最高的升华。从它们以残枝断梗和倒在池水中的莲蓬所组成的各种神秘的图案中间,你可以发现,它不是红红绿绿的俗美,而一种蕴藏于残破枯败之中的那种自信和孤高,那是一种一直展现到生命最后的凄美。它表达着一种力量,一种精神,它不再以绿叶去使人清心,它也不再以红花去使人陶醉,它现在给人们的,是一种不屈的沉默,和圆明园留下的断墙一样,是一种似乎已被摧毁但却永远无法摧毁的象征。因此,我想,这满塘残荷才是圆明园荷池的绝美之处,它是远胜于色远胜于香的一池历尽凄风苦雨的绝唱。何况,它还有散落满池的莲子呢!隆冬过后,新芽又将破水而出,青青的绿意又将覆盖这片古老的荷池。不要留得残荷听雨声,还是在风雨声中去听残荷吧!它用生命宣告:只要精神不屈,便谁也摧毁不了你!有些时候,越是摧毁,便越是美丽!(选自2009年第4期青年文摘)16.本文第至段文字分别表现了荷叶与荷花的美,但又对其“最美”提出质疑。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请具体回答。(4分) 17.作者在写残荷时多次提到圆明园的断墙残柱,这两者有何相似之处?(4分) 18.文章第段说“它表达着一种力量,一种精神”,作者用了哪些形象来表现这种“力量”与“精神”?这些形象是如何具体表现这种“力量”与“精神”的?(4分) 19.文章第段中,“留得残荷听雨声”与“风雨声中听残荷”有何不同?结合文意,谈谈你的理解。(4分) 20.文中第段画线句子写得很好,试评析其妙处。(4分)它浅浅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 得 分评卷人四、语言表达与交流(50分)21. 父母的一言一行如阳光洒遍我们成长的道路;老师的一言一行似春雨滋润我们干涸的心田;朋友的一言一行像炉火温暖我们如歌的岁月因为,在这一言一行中,有浓浓的关爱,有谆谆的教诲,有善意的提醒,有真诚的帮助请以“一言一行总关情”为题,写篇文章。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字数不少于600字。123456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八年级语文题样参考答案1.d2.d3.(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2)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3)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6)示例: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6分,每小题1分,有错别字则该小题不得分)4.示例:个性就是“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亚里士多德那追求真理的执著与理智;个性就是“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陶渊明那与世无争的闲适与淡然;个性就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那蔑视权贵的不羁与洒脱;个性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干金散尽还复来”的李白那心怀抱负的浪漫与洒脱;个性就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那蹈死不顾的英勇与豪迈。(4分,要求:引用恰当,句式一致。)5.b(3分) 6.c (3分)(从整体上看,诗歌的每一联都围绕一个“幽”字,以此为基调,再来审视关键之处,诗意的理解就会更加准确。第5题b项是错误的,它表面上考的是词语的理解,实际上只要不离“幽”字,就可知“少”不是“年少”之“少”,而是“多少”之“少”、“缺少”之少,也就是说,少邻居,没有邻居,而是独自幽居。第6题,c项是错误的,本首诗尾联点明向往隐逸之意,而首联仅是叙写环境。作者先写李凝居处的景色,再抒自己的羡慕之情,从幽的位置、环境一路平平写来,结句才点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7.(1)偏爱 (2)满一年(3)阻止,消除(4)流放(4分,每小题1分) 8.(1)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2)因此,治水的人疏通河道使它畅通,治民的人开导他们让他们畅所欲言。(每句2分,共4分。漏掉词语或翻译不准确,酌情扣分。)9.齐威王的态度:称“善”,开门纳谏,广开言路,而且大加奖赏;结果: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周厉王的态度:“怒”“不听”,派卫巫监视敢于批评王的人,堵塞言路,进而屠杀谤者;结果:“国人莫敢出言”,最终落得个“国人流王于彘”的下场。(4分)10.齐威王:能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知错就改,从谏如流,有所作为。周厉王:暴虐凶残,专横而愚蠢,刚愎自用,拒不纳谏。(2分)11.d(2分)12.对克隆人的反论证。(2分)13.会出现相当多的畸形、缺陷甚至怪异的克隆人。(2分)14.不能。“可能”一词表示有可能但不一定出现这种状况,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如果去掉,就成了肯定的意思,这与事实不符。(3分,只答“不能”不阐述理由的不得分)15.停止克隆人。(3分)16.质疑是为引出下文写残荷之美,用荷花、荷叶“红红绿绿的俗美”“迎合季节的庸美”来反衬(衬托)残荷“蕴藏于残破枯败之中的那种自信和孤高、那种一直展现到生命最后的充满无比自信的高尚的凄美(精神美)”(4分)17.答案示例:两者都经受摧残,外形都是残破的,精神都是不屈的。(评分:4分。只答后两句,大意对即可。如果从文章中摘取“它和圆明园留给人们的断墙一样,是一种似乎已被摧毁但却永远无法摧毁的象征,是一种不屈的沉默”得2分) 18.用枯梗、枯叶、衰蓬等来表现“力量”与“精神”。2分。(1)枯梗:只要没被折断,就毅然在空中高高的耸立着。(2)枯叶:只要没被撕破,就依然在空中高悬着,即使倒伏,也守着自己的根。(3)衰蓬:有的虽变成黑色,也依然在空中高举着,向上,不屈,自信,孤高,永远无法摧毁。(4)莲子:隆冬过后,新芽又将破水而出。2分。(以上4点答出任意3点即可得2分)19.“留得残荷听雨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