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周心灵的牧场 (一)风雅诗斋行 宫 元稹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注: 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河内(今河南洛阳)人。他和白居易共同倡导了新乐府运动,时称“元白”,但其诗歌在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广度上远不及白居易。有元氏长庆集。行宫:皇帝外出居住的地方。玄宗:即唐玄宗李隆基。鉴赏指引:在这首小诗中,诗人以精练、含蓄的笔法描绘了一个废置行宫寂寞、荒凉的景象,寄托了诗人深沉、凝重的盛衰之感。第一句正面描写了古行宫的荒凉、衰败。“寥落”二字概括了行宫冷落、萧条的总体气氛。“古”字点明时间的久远。第二句通过红花,反衬行宫的凄凉。三、四句在前边写景的基础上,来描写人物。描写了老宫女们闲来无事,坐说玄宗旧事的情景。“白头宫女在”的“在”字,反衬出许许多多的人和事都已不复存在的事实。“说玄宗”三字用得极为含蓄,促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文言读吧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排斥)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君王不抛弃小民,才能显扬盛德。)是以地无(不分,无论)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这就是五帝三王无敌于天下的原因。)今乃弃黔首(百姓)以资敌国,却(拒绝)宾客以业(成就功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借兵器给敌人、送粮食给盗贼啊。)(史记李斯列传)宋昭公出亡(失国后逃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施政办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侍从妃子)数百人,被(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宫内和朝廷中都听不到有人说我的过错,因此到了这样的境地)”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选自新序)大家文坊又见橄榄树荷兰 林湄 又到秋风秋雨时,此景此情,不禁令我沉思冥想,触物感旧。 漫步于秋凉兮兮的都市,满目琳琅,洋货多于土货,人造品多过天然物,难得见到田园式的清新和超然、“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景,因此觉得有所失落,有所不足 , 黄昏,无意间,在寂寞的一角,见到令我驻足的、青青的鲜橄榄。 又见橄榄,又见橄榄! 往时,当我品尝之时,感到心神浪漫,啜那苦涩、清甜之味,如同领略人生的一首哲理诗苦尽甘来,苦尽甘来。这咀嚼,这遐想,伴我走过生命悠悠长路,使我不论面临险境、艰困还是绝望仍能披荆斩棘,对美好、光明的前程不懈地追求和憧憬 而今,这万物丛中的一堆青青橄榄,不仅令我口里生津,也牵动我幽幽的乡愁,使我在繁嚣之世,如同回到那静谧恬美的乡间。 记得祖屋的村前屋后,种植了许多龙眼、枇杷、石榴、柚、黄皮、荔枝树。古屋的石灰院右面,有一棵粗大而茂盛的橄榄树。向上的树枝,疏密有致的叶子,形同天然的大伞。不论是炎炎白天,还是溶溶月夜,树阴下,总有人休憩、下棋、闲聊或有顽童卷一树叶吹哨,取一长竹竿捣落橄榄,将橄榄往衣襟一擦,丢往嘴里。初时皱眉咧嘴,啧啧叫苦,不一会儿就手拉手围着树干团转,合唱:“月光光,照厅堂,厅堂里,望橄榄” 据说,这棵橄榄树是属于六伯的。他与老妻膝下犹虚,夫妇以制蜜饯橄榄为生。难怪每到晚霞满天的黄昏,那条熟悉而弯曲的小路,常常传来玲玲珑珑的拨浪声,六伯佝着背、挑着一担术桶蹒跚走来。这时,孩子们一听见拨浪声蜂拥而至,围着木桶上面木盆内的蜜饯:有晶晶青色、墨墨黑色、灿灿金色、淡淡褐色,味道有成的、甜的、酸的、又酸又甜的,还有一种外粘细盐的干榄,含在嘴里能镇咳。孩子们只要掏出一分钱,可买二粒蜜饯,没钱的,可取家里的空瓶空铁罐来换取(换多少是根据瓶罐重量面定)。 我儿时最喜欢那又酸又甜的蜜饯橄榄,几乎是每次见到必买,然常常是边咀嚼边责怪自己贪吃。因我亲眼看见六伯六嫂将一筐筐洗过的青橄榄倒入石臼,然后穿上稻草编制的草鞋在石臼中踩踏,他弯着腰,甩动着双臂,原地不停地踏步,我常常担心他摔倒,但他总那么从容、自在,不时抹去额上的汗水。六伯告诉我,等果肉松脆,才往臼内加盐、糖、香料等等。我和小朋友站在一边,嘘嘘地说:“用脚踩,脏死了,以后别买呀。”这话不知说了多少遍,但还是照买照吃。直到长大后,才知道六伯用的草鞋是专用来踩榄,从不用来走路的。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个黄昏,明明光着头,赤着上身,穿着补丁短裤,站在远处看着我们围在六伯的木桶旁选橄榄。明明用舌头舔着从鼻孔流下的两条清涕,我们笑着用手指在脸上划着羞他。这时,六伯像树枝般的手从木盆上捡了几粒蜜榄叫我们送给明明吃。不久他又挑起木桶,玲玲珑珑地摇着拨浪鼓而去,后面还跟着一大群孩子,直到小路的尽头 三十多年过去了,六伯六嫂早已作古。然而,每到秋风起兮,见到街市的榄,总有一份说不出的情感,仿佛玲珑拨浪鼓声在耳旁萦绕,回味一番苦涩、清甜之味,目睹异乡秋景秋物,回顾几十年来品尝过人生道路中的苦、辣、酸、甜之后,似乎大彻大悟,面对青青橄榄,缕缕乡思中,又增添了一股淡淡的哀愁。伴读引思:本文文字清丽而精粹,一开始,文章便细致而感伤地营造了冷秋凉意袭人的气氛在浓浓秋意中,纷乱的思绪与秋风秋雨一起凝成难以遭怀的迷茫和哀伤。作者在“黄昏”,在这更有哀伤可能的时段里,不经意地一瞥,看到自己所熟识的家乡物产,竞“驻足”,作者从原先失落的心情的叙写顿然转笔至一种亲切温馨的叙述。文章从愁煞人的秋风秋雨,写到鲜活难忘的记忆,在文末则更传达了一种生命深处的体验,这不是单纯的乡愁所能概括的。那橄榄样涩味的情感,需要以一种生活经验去认真体悟。文中用“又见橄榄,又见橄榄”反复成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用“记得”、“据说”、“我儿时”、“印象最深的是”这些词语有什么作用?参考:从那“又见橄榄,又见橄榄”的惊呼中,可以想见作者当时心中受到的震动多大!“记得”、“据说”、“我儿时”、“印象最深的是”,凭借这些时间性极强的语词,作者由熟识的橄榄,追忆了祖屋的橄榄树和故乡的顽童,六伯的草鞋和那玲玲珑珑摇着拔浪鼓的背影一切是那么恬美静谧,但恬美中又夹杂着感伤,静谧中又混含着迷茫,整个叙写都在一种诗意而感伤的氛围中进行。第三周心灵的牧场 (二)风雅诗斋读山海经十三首选一陶渊明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于戚,猛志故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侍!【注释】 刑天:山海经海外西经云:“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莽于常羊之野。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而舞。”干戚:盾和板斧。这句言女娃既已溺死而化为飞鸟,就异于人类而同于其他的物。即再死也不过从鸟再化为另一物,当无忧虑。这句言刑天已被杀,化为异物,可不再悔恨既往。这句言空有昔日的壮志。良辰:指实现壮志的时候。讵:犹“岂”。鉴赏指引:本篇原列第十首。诗人晚年正值晋宋易代之际,目睹了无数阴谋杀戮,心情极为激愤。在这首诗中他“惜荒唐之言,吐岔涌之情”,热情歌咏衔木石填海的精卫和敢与天帝争神的刑天,赞扬它们虽死不屈、抗争不息的精神,惋惜它们空有过去的猛志雄心,却等不到实现理想的“良辰”。本篇属于 “金刚怒目” 式的作品,展示了诗人忧国伤时的壮烈情怀,让人们看到诗人性格中执着激烈的一面。文言读吧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于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你知道你能射中的缘故吗?)”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报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要牢记住这个道理,不要轻易地丢掉。不仅学习射箭是这样,治理国家和修身做人也都应是这样。” 列子说符篇张嘉贞落魄有大志,亦不自异,亦不下人,自平乡尉免归乡里,布衣环堵之中,萧然自得。时人莫之知也。张循宪以御史出,还次(临时驻扎或住宿)蒲州驿。循宪方复命,使务有不决者,意颇病之。问驿吏日:此有好客乎?驿吏白以嘉贞。循宪召与相见,咨以其事积时凝滞者(用那些积累下来的难办的事(向他)咨询),嘉贞随机应之,莫不豁然。及命表,又出意外。他日,则天以问循宪,具以实对,因请以已官让之。则天日:卿能举贤,美矣。朕岂可无一官进贤耶?乃召见内殿,隔帘与语,嘉贞仪貌甚伟,神采俊杰,则天甚异之。翌日,拜监察御史。 (选自大唐新语)大家文坊青草地美里奥帕德某些画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它们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连续为几代人观赏着,且每一时代都可能出现一些欣赏者。我知道有一幅画极易消逝,因而除了漫游的鹿之外,极少人看过它。挥笔创作此画的是一条河流,而在我带朋友来观赏之前,它已经将其创作永远地抹除了。之后,这幅画只存在于我的心灵之中。就像其他艺术家一样,这条河流是喜怒无常的。你无法预料它何时有兴致作画,也无法预料这个兴致将持续多久。但是,在仲夏之际,在每个完美无瑕的日子里,当白色舰队般的云朵航行于天空时,你大可漫步到沙洲上。即使只是去看看它是否正在工作,也将令你不虚此行。开始作画时,它先在后退的河滨沙子上,薄薄地刷上一道宽阔的淤泥缎带。当这条缎带渐渐在阳光下变干时,金翅gold finches就在它的水坑里沐浴,而鹿、苍鹭、双领行鸟、浣熊和龟,则以足迹为它镶上花边。在这个阶段,你看不出接下来它会画出什么。但是,当看到淤泥缎带因长出荸荠而变成绿色时,我便开始仔细观察,因为这是河流处于作画心情的信号。几乎是在一夜之间,荸荠变成一片青翠茂密的草地,使邻近高地上的田鼠无法抗拒它的诱惑。它们一起来到这儿,而且显然有好几个夜晚,在天鹅绒般的草地深处摩擦它们的肋骨;一个整洁的鼠迹迷宫显示了它们的狂热。鹿儿在草地上来回走动,显然只是为了享受足下那愉快的感觉。即使是不爱出门的鼹鼠,也在干燥的沙洲下挖一条地道,来到荸荠缎带那儿,在此,它可以尽情使翠绿的草皮一堆堆地隆起。在这个阶段,无数小得无法辨认的植物幼苗,从绿色缎带下潮湿温暖的沙土中萌发出来。如果想观赏这幅画,那么,你应该再给河流三周独处的时间,然后在某个明亮的早晨,当太阳刚驱散了破晓的雾时,再来拜访沙洲。此时,这位艺术家已经铺下它的颜色,并将露水喷洒在这些颜色上。现在,比以往更翠绿的荸荠草地上,闪耀着蓝色的沟酸浆、粉红色的青兰,以及乳白色的慈姑花。山梗菜处处朝着天空掷出红矛;在沙洲顶端,紫色的斑鸠菊和淡粉红色的泽兰靠着成排的柳树高高地站着。即使你安静而谦卑地来到这儿你到任何只能美丽一次的地方都当如此,仍可能会惊动站在乐园里的一只狐红色、和你膝盖一样高的鹿。离开之后,不要再回去观赏那片青草地,因为你再也看不到了。不是水的消退使它变干,就是高涨的水冲洗了沙洲,使它变回原来那片朴素、干净的沙地。但是,你可以在心里挂起那幅画,并且盼望着在未来其他的夏日里,河流会重拾作画的心情。 (选自沙郡年记)伴读引思:河滩上的一片青草地被作者写得这样美,主要得力于作者在时间的流程中写出了青草地的变化,采用拟人化的方法,把河滩上青草的生长比拟为河流在作画,那种欣赏、爱惜之情溢于纸上。李奥帕德是美国的环保先驱,沙郡年记被称为环保主义的“圣经”。因为对环境的爱,和对自然的长期细致的观察,才把青草地在时间中的变化生长写得如此到位。我们爱自己身边的环境吗?有没有耐心长期地持续地观察一处景物、甚至一棵植物的变化,而不是简单地采用春天如何,夏天如何这种被用滥了的模式?灵感存档素材回廊第三周心灵的牧场 (三)风雅诗斋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1、冬至:冬至日,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在这个节日里,朝廷里放假,民间互赠饮食,穿新衣,贺节,一切和元旦相似。2、驿:驿站,古代供传递政府文书的人、出差的官员中途歇息的地方。3、远行人:指诗人自己。鉴赏指引:白居易的诗常以语言浅近、平实质朴著称,其意境也多显露。这首诗也不例外,它以直率质朴的语言描写了诗人在邯郸客店里孤独过节的情形,抒写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作者没用华丽的词句,没有玩弄过多的艺术技巧,而用平实质朴的语言,却把思乡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足见作者驾驭语言的高超技能。文言读吧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难道真的是这回事吗?)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当王羲之不愿受人勉强而做官的时候)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难道当他逍遥遨游尽情游览的时候,又曾经在此地休息过吗?)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看来学习的功夫怎么可以少化吗!更何况对于想要在道德方面取得很高的成就的人呢?)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教授王君深怕关于墨池的事迹被湮没无闻),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推测)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莫非是因为爱好别人的长处,即使是一技之长也不肯让它埋没,因此就连他的遗迹一并重视起来吗?或者是想推广王羲之临池苦学的事迹来勉励这里的学生吗?)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尊崇)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影响)于来世者何如哉!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曾巩 墨池记大家文坊墙许达然 又凝视那墙,觉得墙的皱纹也深了。皱纹挡不住多少风雨,却得收容所有的时间。时间已收拾过很多梦幻。幻想是还有些,但也都被迫消融在醒后的生活了。再怎样清醒都闷那种心在门内拒绝不了世界的感觉。 闷仿佛是不可名状的树,越苍郁越使人难受。而心头的郁结比杯里的浓茶水还苦涩,不愿倒掉就喝下。倘若受不了可写作。喜欢和自然在一起的梭罗,就把寂寞当做最好的朋友对谈。还有卡夫卡,那个恐惧社会的犹太人,憎恨和文学无关的任何东西,连谈话或访问都使他厌烦,他写作以奚落寂寞。然而墙隔离自然和社会,写什么呢? 只写回忆不算创作,而现在连回忆都不愿意了。怕从现实的大路踱人过去的窄巷,庆祝甜蜜的凄凉。巷里巡逡也许还找得到亲朋老地址,却都搬走了。少年憧憬依稀。追寻的似乎都是觅不到的东西。多年前孜孜挖的井已被时间汲干。深恐掉人,曾用理智盖住,奈何情感还是掀起。往昔的惆怅竞像背后伤痕,随身携带,吻不到,摸却痛。 侵袭的幸亏不是孤独。孤独就隔绝社会了。觉得寂寞只因还关怀人群。 对德丽莎修女,最大的寂寞是饥饿和贫穷。 我们必须互相发现。”互相发现的也许是贫乏,但总比各自占领孤独宽裕。不甘孤独而做研究的学者发现孤独伤害身体,非但减少白血球细胞,还导致心脏病、肺痨、癌,甚至死亡。既然恐怖,就消除孤独,因为再也没有比死亡更孤独的了。 看书可以排解孤独,却陷入烦恼。读不一定懂,懂也不见得解决问题。问题真多。历史都是读来的,许多的过去,活人不肯参考,活久竞不肯再相信历史了。历史既然是人为的就不可能放弃罗素的三种热情: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寻求、对苦难的同情。爱总是有的,但知识增多烦恼也加深,而只在屋里同情也是一种残酷。 看书静不下来就听音乐。音乐虽推不倒墙却可爬过墙。“没有音乐,生命是一个错误。”尼采发疯前说的。活着已不错,要不发狂却越来越难了。活着勉强及格,至少仍肯欣赏人间一种东西叫艺术。倘若嫌独奏单调,就听协奏;倘若嫌协奏幽柔,且听交响。连鱼听音乐时都游得较优美。不知鱼孤独喝人多少水才给人吃,但知作曲家花掉很多心血才给人听。声音写起来很痛苦。沙迪说他作曲前常徘徊数遍,只有自己陪自己。难怪听到的音乐不奏悲哀就唱愤怒常常是悲愤。一般人却宁悲而不愤。柴可夫斯基最后作品第六交响乐是幽怨的变奏,本来他不肯用“悲怆”做附题,但自从加上悲怆的字样后听交响乐的人也增多,更容易卖出去了。 柔情畅销,你却仍偏爱不流行的声音。然而墙外总是流行着新闻那些挑选过的消息。现在报告气象:今天天气晴,阳光普照,多云,时阵雨。广播员自言自语久后就报乱了。既然多云就激烈下阵雨,湿润着什么。 风怕寂寞,追云去了。留下你,晴朗不起来,还要装得很幽默。仿佛除了幽默外,不知怎样讽刺生命。这生命,如破臭的袜子,不管冷热,仍紧紧穿着,不肯丢弃。伴读引思:这是以空对空,凭虚联想而蔓延成一篇佳作。作者显然是在写偶处在城市密密麻麻的建筑蜂巢中作家的书斋生活感受,生命体验。由窗前一块起皱的墙生发开出,层层推进,进而感觉到内在的闷,写作本可泄闷,但是墙隔离了自然,也隔绝了社会,写作只能是回头看。回忆带来的只能是往昔的伤痕,吻不到,摸却疼。作者由此意识到了侵袭的是寂寞,却有面临孤独的可能了?书可以排解孤独,却带来了烦恼,让的人心不能安静,而最后可以拯救自己的似乎是那可以“爬过墙”的音乐了。但是从曲子里,听见的何尝不是掩盖在 “悲怆”表面下的幽怨和悲愤呢?来来往往,日月流逝,生命中剩下的似乎只是苦恼了,还要用幽默来撑着。面对如此的生活,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主旨?参考:这生命,如破臭的袜子,不管冷热,仍紧紧地穿着不肯丢弃!在无奈的悲叹之外,还是隐隐地透露出一点对生的依恋。素材回廊花草虫鸟 1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宋张道洽岭梅 2 春城无处不飞花唐朝韩鸿寒食 3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临床疾病概要(康复)复习测试附答案
- 大气环境化学实验设备选型重点基础知识点
- 绿色农产品春节营销
- 绿色耕作透视
- 旅游业颠覆思维
- 立春营销心理解析
- 2025外来横向科研项目经费资助合同书
- 2025存量房买卖合同 标准版 模板:简化版合同范本
- 创业学-商业计划书
- 2025年底房屋租赁合同续签应注意哪些问题
- 2023-2024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德胜中学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
- 质控工具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 一年级不等式填数练习题
- 2025年粮油保管员职业技能资格知识考试题(附答案)
- 皮肤病靶向治疗专家共识(2025版)解读课件
- DB37-T 3274.3-2023 日光温室建造技术规范 第3部分:山东VI型
- NDA模板:2024年英文商业保密协议标准格式一
- 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综合实践活动1《抓抓数数》教案
- 路基路面工程课件:路基路面工程概述
- RoHS知识培训课件
- 洁净手术室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