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扬中市第一中学 九年级语文学案(教师) 课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主备人:黄迎春 课型:新授 审核人:九年级语文备课组 教学案部分教学活动和思路【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句及课文内容。2.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3学习运用对比、逐层深入的论证方法。【学习重点】理解并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句及课文内容。【学习难点】学习运用对比、逐层深入的论证方法。【课时安排】一课时【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一)重点字词的解释1.发于畎亩 2.举于版筑之间 3.举于士 4.举于市 5. 而后喻 6.苦其心志 7.劳其筋骨 8.饿其体肤 9.空乏其身 10.行拂乱其所为 11. 生于忧患 12曾益其所不能 13.人恒过 14.然后能改 15. 而后作 16.征于色 17故天将降大任 18 发于声 19于是人也 20而后喻 21出则 22.所以动心忍性 23.入则无法家拂士 (二)通假字1.入则无法家拂士 2.困于心衡于虑 3.曾益其所不能 (三)翻译下列句子1.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3.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5.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6.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二、课堂助学(一)导入。(二)展示预习成果。(三)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四)两人小组互译文意,提出疑惑。(五) 分析课文1.指名读第一段提问:(1)、本段列举了六位圣贤的典型事例,思考:这六位圣贤的共同点是什么呢?有什么作用? 小结:这六个人都有共同特点:出身低微,他们都是经过艰苦的磨练,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后来都被统治者委以重任,而且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作用:使用排比,列举了六位由卑微到显贵的历史人物,说明担负重任的人,事先必经受一番艰苦的磨炼,为下文将要说到的观点提供了事实根据。文章富气势和说服力。从古到今多方面举例,内涵丰富,说服力强。2.指名读第二段(1)理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这句话的作用?(“故”收束上文,归纳论证。”也”表句中停顿,引起下文,此句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2请找出造就人才所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这是从哪些方面来概述其艰难困苦的状况的?(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佛乱其所为。这是从思想、生活、行为三个方面来概述其艰难困苦的状况的)(3)“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一是能培养坚强的意志和毅力,二是能发展一个人的才能)3.指名读第三段提问:为什么人在犯错以后才能改正?(经过了主观思想斗争)文中哪句话是形容这种斗争的情形的?(用于心、衡于虑)这种思想斗争的情况可以通过什么来了解?(色、声)小结:由引可见,造就人才,不仅重视客观环境的影响,也强调人的主观因素。提问:一个人如此,一个国家,该会怎样呢?六、总结:1.主要内容:本文阐述造就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和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 2.文章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全文是如何论证中心论点的? 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先用六位名人的史实来论证要想成就大事业,必先经历一番磨难。第二段从道理上进一步阐述了逆境对于成才的重要性,第三段先正面论述磨难对人才的意义,再由人成才推论到治国,反面论证没有忧患的危害性,由此得出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运用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对比论证4.语言特色:这篇短文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染力,这与孟子善用排比等修辞不无关系。开篇列举历史人物,用的是并列排比;而“人恒过”用的则是句式排比。足见孟子说理散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形式多样,既给文章平添了气势,又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这篇短文中名言警句迭出,句式工整表意蕴藉,闪烁着哲理的光华。七、拓展:1.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在今天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对此,你如何看待,请举例谈谈。顺境、逆境中都有人成才,它们都只是人成才的外部条件,客观原因;而成才最重要的关键是人的主观努力。事例略。2.由本文的观点你想到哪些名言和事例?名言:艰难困苦,玉汝玉成。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忧劳兴国,逸豫亡身。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事例:勾践,卧薪尝胆。7.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体会。(不超过20个字) 如:“磨难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要有危机意识,不要贪图安乐”等。(言之成理即可)课堂巩固:(一)一字多义为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行拂乱其所为 中轩敞者为舱 为宫室、器皿 行 行拂乱其所为 行道之人弗受 行收兵 行而不远 得 故不为苟得也 所识穷乏者得我 得失寸心知 间 举于版筑之间 又何间焉 时时而间进 中间力拉 间令吴广 于 所欲有甚于生者 万钟于我何加焉 管夷吾举于士 生于忧患 (二)翻译下列句子1.人恒过,然后能改。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三)简答 1.阐述了孟子关于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 的人才观。2.选文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 法家拂士 和 敌国外患(用课文词语回答)3.在选文第一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 成大器,就必须经受磨练 。请写出与之意思相近的一句名言?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4.作者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大任指什么?是人指哪些人? 治理天下的任务。 是人指前面叙述的六个人,又不限于他们,还包括其他能担任大任的人。5.文章结尾以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一句独立成段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这是全文的警策之语。作者在前文充分的论证说理之后,水到渠成推出这个结论,独句成段,即深化主题,也更鲜明的突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课后练习(一)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居安思危 (宋) 司马光上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犹宜将护。傥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诤也。” 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1)病虽愈 (即使 ) (2) 傥遽自放纵(立即 )2.翻译:治国如治病,病虽愈,犹宜将护。治国就像治病一样,即使病好了,也应当休养护 . 3.乙文中唐太宗李世民的一段话印证了甲文中的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乙中有一个与孟子的观点相似的成语是 居安思危5材料链接:北京3月14日电: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4日表示,今年人大会议顺利结束了,但是我们面前的路是不平坦的,要保持头脑的冷静,形势稍好,尤需谨慎。要“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结合材料,联系甲文或者乙文的观点谈谈你对总理这段话的理解。 翻译:唐太宗对亲近的大臣们说:“治国就像治病一样,即使病好了,也应当休养护理,倘若马上就自我放开纵欲,一旦旧病复发,就没有办法解救了。现在国家很幸运地得到和平安宁,四方的少数民族都服从,这真是自古以来所罕有的,但是我一天比一天小心,只害怕这种情况不能维护久远,所以我很希望多次听到你们的进谏争辩啊。” 魏征回答说:“国内国外得到治理安宁,臣不认为这是值得喜庆的,只对陛下居安思危感到喜悦。”(二)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题目。【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 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 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 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治国安民 【注释】孜孜:勤勤恳恳不疲倦的样子。 本根:本,树干;根,树根。比喻国家的基础和根本。1.用“/”划分下面句子的停顿节奏。(划一处) 入/ 则 无 法 家 拂 士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1)人恒过,然后能改 (2)入则无法家拂士 (3)征求无已 (4)百姓不堪 (忍受,能支持 )3.翻译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治理国家犹如栽树,树的根部不摇摆,才能枝叶茂盛。4.格言联璧中有一联:“天欲祸人,先以微福骄之;天欲福人,先以微祸警之。”文中“困 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一句表达的是上联的意思还是下联的意思?请用自己的话做简单说明。 是下联的意思。微祸给人带来内心的困苦和思想的梗塞,但能让人奋起有所作为,这正是“福人”之处。5. 唐太宗认为隋炀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句子回答) 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6.找出文中与“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相呼应的句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7.唐太宗使百姓安乐的措施是什么?用文中句子回答。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译文: 在贞观九年(李世民的年号),唐太宗对侍卫官说:“以前(隋文帝)刚刚平定京师的时候,宫里面美女古 玩满院。(然而)隋炀帝仍然不知足,不断征求,同时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能忍受,于是导致了(隋朝) 灭亡。这些都是朕(皇帝自称)亲眼目睹,因此(我)日夜努力,只希望清白英明,使得天下太平无事。于是才 能(官吏)不盛行兵役,年年粮食丰收,百姓安居乐业。治理国家犹如栽树,数的根部不摇摆,才能枝叶茂盛。 君主英明,百姓怎么就不能够安乐呢”(三)(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兽有猱,小而善缘,利爪。虎首痒,辄使猱爬搔之。不休,成穴,虎殊快不觉也。猱徐取其脑啖之,而汰其余以奉虎曰:“余偶有所获,腥不敢私,以献左右。”虎曰:“忠哉,猱也!爱我而忘其口腹。”啖已又弗觉也。久而虎脑空,痛发,迹猱,猱则已走避高木,虎跳踉大吼乃死。 【注释】殊快:很舒服。汰其余:要扔掉的余渣。汰,扔掉。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必先苦其心志 久而虎脑空,痛发,迹猱追寻踪迹虎首痒,辄使猱爬搔之 猱则已走避高木却2.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余偶有所获,腥不敢私,以献左右。我偶尔得到一点食物,像生肉这类美食(或美食)不敢私自享用,把它献给您。 3.甲文中的舜等人成就大业和乙文中的老虎被“啖”脑而死的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甲文中的舜等人历经磨难而变得内心警觉、性格坚强、才能增强;乙文中的老虎沉湎于“瘙痒”及美言美食的享受。4.两文阐述同一道理所运用的写各不相同,试作简要说明。(2分)甲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或通过举例和道理论证),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七年级地理下册 11《中国在世界中》教学设计1 鲁教版五四制
- 发展对象培训班开班仪式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教案
- 冻干粉灯检培训
- 工程部培训先进经验分享
- 九年级英语上册 Unit 4 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 Section B(3a-Self Check)教学设计(新版)人教新目标版
- 部门人品培训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教学设计
- 财税销售培训
- 写作:学写故事(教学设计)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
- 防洪河堤岸坡设计中的抗滑稳定性分析研究
- 产品特殊价格申请表
- 企业财务会计(第五版)同步训练参考答案 第十章
- 轻触按键开关检验标准
-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二级减速器搅拌机斜齿圆柱齿轮课程设计
- 青海省干部履历表实用文档
- 一年级语文雨点儿-教学课件【希沃白板初阶培训结营大作业】
- GB/T 819.1-2016十字槽沉头螺钉第1部分:4.8级
- GB/T 6344-2008软质泡沫聚合材料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
- GB/T 40090-2021储能电站运行维护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