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茶的哲理故事.doc_第1页
关于茶的哲理故事.doc_第2页
关于茶的哲理故事.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茶的哲理故事 那天给远方的朋友邮寄了一点老家的茶叶。茶叶是在儿时伙伴的茶店里买的。每次回老家都会从她那儿带点家乡的茶叶回来,或送亲朋,或留着自己闲时喝喝。 读高中时,不知怎么的爱逛茶市,对茶叶很感兴趣。每到春天,很多茶农或挑或用车拖来很多茶叶,聚集在一条小巷里,小巷便成了特别热闹的茶市。起初,我只是来回看,看买茶人和卖茶人。看买茶人买哪些茶叶而且怎么讲价;看卖茶人怎么抬价又怎么展示自己的茶叶。学了点买茶叶的皮毛经验便忍不住跃跃欲试,于是就试着自己挑选茶叶,看中一个茶叶摊点随口问了一下价格便蹲下,然后将手伸进茶叶袋子边上试了试潮湿度,再捧起一小撮茶叶闻一闻香味,接着用拇指和食指夹起一两片茶叶送入口中嚼一嚼。这样一来,不论我是否真懂,至少我的行为有了三分行家的样,茶贩和我说的也大多是行话。我似懂非懂的和他们应对,心中却笑自己装内行,直到付完钱拿着自己第一次“精挑细选”的茶叶后才反应过来:自己终究是不懂买茶不懂讨价还价的。原本想多看几家,对比后再决定买哪家的,没料想在第一家摊点就被茶贩说得晕乎乎的继而掏钱买下了他的茶叶。但不管怎样,我有了第一次买茶的经历,之后就慢慢积累了些许经验。 不过,大多数时间我买回来的茶叶湿度比较大。不久,我才知道解决这个难题的办法。其中最有效的便是学茶商用炭火烘,但我没有专业烘干用具,便偷偷拿来奶奶筛米的筛子,两手端着放在火上烘烤。起初,我烘烤的茶叶中间总是焦糊的。试验几次后,我终于懂得了专业烘干用具为什么是圆锥型的,中间不放茶叶,只将茶叶放在四周。哈哈,我觉得捣鼓茶叶越来越有意思啦。 那时,我总是将淘来的茶叶烘干后邮寄给远方的那个人。那时候除了上课,我所有的心思都只放在茶叶和远方来信上。一旦收到远方的回信,我又美滋滋的跑茶市淘茶叶。渐渐的,我发现家乡有很多不知名的好茶,可外面的人很少有了解的。例如一种叫“岳西翠兰”的茶叶,色泽清爽翠绿,入口清新淳厚。我便想将家乡的茶叶做成大品牌推向全国全世界,让这些好茶叶有人品赏有人了解。可是,逛茶叶市场次数多了,我发现茶叶的学问大着呢。我不懂,太不懂了,便跑去书店买书回家研读,才发现自己感兴趣的茶叶历史很悠久,光品种就够我学的。我所接触的只不过是茶叶里的一种,属于“绿茶”。还有我从未见过的红茶、白茶、花茶、普洱茶茶叶从种植、采摘到制作都有一套专业的程序,还有茶文化里不可缺少的茶道等,都是我从未了解的。可惜那时候书店里有关茶叶方面的书籍比较少,加上我还是个中学生,课余时间不多,探究的热情就慢慢减退了。 后来因为年少因为懵懂,傻傻的不知道坚持自己的兴趣,慢慢的,热衷探究的兴趣就变成偶尔为之了。高中毕业,那个将茶叶做成品牌推广出去的理想也就随之淡化了。 如今,早已成家的我想起那时的理想,觉得还挺自豪的,尽管至今我仍无法实现那个理想。很多时候,我们的兴趣来的突然来得令人有些费解,也许只是因为某个人某些事情,但不必过多的去理会其中的得与失,重要的是我们曾经投入过也试着去做了。我们就是这样经历着学习着累积着不同时期的生活,调整着不同时期的脚步继续我们的行程。我们因此快乐也因此烦恼,这不就是生活么?就像有些情愫一样,既说不清又似乎很简单,我每次回老家都会带回一些家乡的茶叶。也许是因为曾经的理想也许是因为曾经的那个人。少年时候的理想不一定成年后一定会实现,少年时的情缘也不一定非要有结果,他如同是放过的电影片断,而现在和未来的生活又是另一个新的片段罢了。 自从茶叶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