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试先行的大学英语四_六级考试改革探索.pdf_第1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20-1/15/a7cf01bf-b950-4a00-bbf9-c447e7cb7e87/a7cf01bf-b950-4a00-bbf9-c447e7cb7e871.gif)
![口试先行的大学英语四_六级考试改革探索.pdf_第2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20-1/15/a7cf01bf-b950-4a00-bbf9-c447e7cb7e87/a7cf01bf-b950-4a00-bbf9-c447e7cb7e872.gif)
![口试先行的大学英语四_六级考试改革探索.pdf_第3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20-1/15/a7cf01bf-b950-4a00-bbf9-c447e7cb7e87/a7cf01bf-b950-4a00-bbf9-c447e7cb7e873.gif)
![口试先行的大学英语四_六级考试改革探索.pdf_第4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20-1/15/a7cf01bf-b950-4a00-bbf9-c447e7cb7e87/a7cf01bf-b950-4a00-bbf9-c447e7cb7e874.gif)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6年 5 月 May 2006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ianjin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第13 卷第3 期 Vol 13 No 3 收稿日期 2005 10 31 基金项目 天津市教委科研项目 20052324 作者简介 王世庆 1964 男 副教授 研究方向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口试先行的大学英语四 六级考试改革探索 王世庆 天津外国语学院 英语系 天津 300204 摘 要 在大学英语四 六级考试取得很大成绩 但又被指责忽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背景下提 出了口试先行的四 六级考试改革设想 建议口试先于笔试进行 设为必考项目 并从理论和实践 的层面对这一设想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四 六级考试 口试先行 改革 Abstract Given the context that CET 4 and CET 6 have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 yet received strong criticism for ignoring oral communication of English learners this paper proposes a renovation scheme in which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take oral English test before they proceed withwritten test The so called oral English goes first reform is justified then by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gmatic considerations Key words CET 4 and CET 6 oral English goes first renovation scheme 中图分类号 H310 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 665x 2006 03 0072 05 一 前言 大学英语四 六级考试持续至今取得了广 泛的社会认可和公认的社会效益 杨惠中 2003 但同时也招来诸多的强烈抨击 在批评 声中 回音效果最强的当属四 六级考试是导致 哑巴英语0的罪魁祸首 四 六级教学大纲对 听 说 读 写都有详尽的目标说明和规定 由于 条件所限 说的能力没有考 学生的口头能力总 体来说不尽人意 彭冠三 赵沛然 1995 郑玉 琪 熊明丽 2005 四 六级测试结果同大学英 语所预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之间存在距离 大纲规定的听 说 读 写能力很难通过四 六级 考试真实地检测出来 陈静 车丽娟 1999 现 在的四 六级考试是把语言能力看作由语音 语 法 词汇 阅读构成的一个离散系统 这样的考 试构成的效度不高 无法考核学生的语言交际 能力 其主要问题有 1 无法测量产出性技能 2 分数中有很大的猜测成分 3 不具备良好的 反拨作用 4 可能为作弊打开方便之门 李炯 英 2002 大学英语统考的突出负作用是造成 应试教育 使学生不重视语言运用 语法部分考 试结果很好的学生在说英语和写英语时却常出 语法错误 长期的应试教学使学生厌倦了英语 学习 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消极的心理抵触情感 牛强 2001 如此指责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因为大学英 语四 六级考试合格证书的含金量中不包括口 语能力测试 值得庆幸的是 国家教育部于 2005年初正式发布了四 六级考试改革举措 教育部 2005 笔者深受鼓舞和启发 口试先 行的大学英语四 六级考试改革设想正是源于 这样的历史背景 二 口试先行的大学英语四 六级考试改革设想 口试先行的含义就是在举行四 六级笔试 72 之前首先进行口语测试 口语测试及格的考生 成绩按照一定比例记入最后的总成绩 如果口 语测试不及格 则不允许考生参加笔试 这一 设想的可行性已经基本具备 1 组织层面的可行性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5全国大学英语四 六级 考试改革方案 试行 6 2005 今后四 六级考 试将不再对社会开放 这就意味着今后参加四 六级测试的考生将主要由在校大学生构成 规 模要比现在近千万的超大规模 金艳 2005 明 显减小 而现在每个高校都有比较健全的大学 英语教学部或者教研室 全国也有一支近 6 万 蒋苏琴 郑际根 2005 专业素质越来越高的 专 兼职大学英语教师队伍 所以 由当地教育 主管部门牵头 各个学校教务部门具体负责承 办 四 六级口语考试的组织工作是有比较充分 的组织保证的 2 具体操作方式 由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确定本地区统一的大 学英语四 六级口试的考试日期 口试的具体 办法可参照5大学英语四 六级考试口语考试大 纲及样题6 全国大学英语四 六级口试委员会 1999 中提供的方式进行 如果条件允许 口试 可以安排在语言实验室进行 请考生在规定的 时间内将题目要求的口头表达内容录制到录音 磁带上面 教师根据磁带上的内容为考生评分 这样既可以提高考试的可操作性 还能保证考 生听到的是同一质量的语言 排除考官可能对 考生成绩产生干扰的主观因素 金艳 郭杰克 2002 另外 这样做可以同时测试大批学生 适合考生人数众多的场合 文秋芳 1999 3 口试成绩的记录与管理 口试考官将根据下面几个方面的情况为考 生评分 语音 语调 考生所使用语法和词汇的 准确程度 考生所使用词汇和语法结构的复杂 程度和范围 考生对整个考试过程中的交际所 作的贡献 讲话的多少 考生进行较长时间连贯 发言的能力 考生应付不同情景和话题的能力 考生根据不同场合选用适当的语言形式的能力 等5大学英语四 六级考试口语考试大纲及样 题6 全国大学英语四 六级口试委员会 1999 所列定的观测点 考察点 建议口试成绩满分 为 15分 9 分为及格 考生的口试成绩如果及 格或及格以上 则将口试成绩记入最后的总成 绩中 如果考生的口试成绩不及格 则不允许 参加后面的笔试 三 口试先行的大学英语四 六级考试的理论依 据 1 语言的定义及基本功能 尽管语言的定义不尽相同 但是几个基本 点已经获得广泛认可 这其中就包括语言是有 声的符号系统 语言是用来为人类交流的 胡壮 麟 2003 语言的主要功能是传达 交流信息 和情感 不论是从语言的定义 还是从语言的 主要功能来讲 测试学生对一种语言的掌握情 况而不包含使用该语言的口语表达能力显然是 存在缺憾的 起码是不完整的 2 全语言的思想 全语言虽说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手段 但 是它的确是对语言教学颇具指导意义的哲学思 想 Froese 1991 Loban 1976 告诉我们 语言 的几种技能 听 说 读 写之间存在着密切 的关联 良好的语言能力对于学生学习能力和 文化素质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语言应 该作为一种社会符号来学习 Halliday 1978 语言是学习者通过在特定环境中与他人的有意 义交流学到的 Froese 1991 在现有的教育 教学体制下 考试的反拨作 用非常强大 杨惠中 2003 金艳 2005 大学 英语四 六级考试不包括口试的普遍后果就是 教学实践中口语课或口语训练的时间被挤占甚 或砍掉 教师不愿意安排课堂上的口语训练内 容 不布置口头作业 学生不顾口语学习等 口 试先行的大学英语四 六级考试则充分利用了 考试的反拨作用 由于口语成为先行的 必考 的内容 大学英语教师会有意识地在自己的授 课实践中安排 组织 检查英语口语 学生也会 出于工具型的学习动机较之以往更容易接受课 堂英语问答 讨论 角色演练 辩论等口语练习 形式 也会加大对英语口语学习的时间和精力 投入 在此过程里学习者可以逐步体会到语言 的几种技能之间存在的客观 密切的联系 明白 加考口语 练习口语不但不会成为学习的额外 负担 而且会对词汇 语法 阅读 写作 英语文 73 口试先行的大学英语四 六级考试改革探索 化学习等方面起到实实在在的促进作用 3 学习动机的考虑 长期以来 大学英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多 被定性为工具型动机 即学习英语主要是为了 通过四 六级考试 毕竟很多时候只有通过四 六级考试才能顺利毕业 获得学位 求职成功 等 工具型学习动机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当工 具型学习动机持续到一定时间 发展到一定阶 段也可以向内在学习动机转化 Brown 1994 157 实施口试先行的大学英语四 六级考试后 考生势必跟随这个新的指挥棒 为了通过考试 而调整口语学习动机 并有不断强化的趋势 动机的作用增强了 学习者就会增加口语方面 的投入 而口语需要听力 阅读两个方面的输入 型技能的支持 虽然Krashen 1989 的语言输 入假说是粗线条的 但它还是告诉我们一个第 二语言习得的基本道理 语言习得要基于语言 输入 没有听和读的语言输入 第二语言习得就 是无源之水 从这个意义上说 口试先行的大 学英语四 六级考试改革对考生学习听力和阅 读的动机会起到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另外 当语言学习者开始学习使用目的语 简单表达自己思想 情感的时候 学习者心理会 产生一种愉悦 这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反应 它有 助于学习者建立诸如自信 合作 自尊 喜悦等 心理状态 Arnold 2000 此时 学习者并没有 得到外显的奖赏 这就是内在动机的雏形 这样 的情感状态会引导 激励学习者继续同样的活 动与操作 Deci 1975 研究表明 内在动机对 于行为的内推作用要强于外在动机 因为内在 动机的 内推作 用维 持得 更为长 久 Brown 1990 4 语言测试理论支持口试先行的大学英语四 六级考试改革 口试先行的大学英语四 六级考试有利于 提高考试的信度 现行的大学英语四 六级考 试没有口语考试 85 的题目为多项选择题 这 样的题型由于没有答错之后的惩罚措施 很大 程度上在鼓励考生去猜测答案 因此 考试的 信度受到一定程度的质疑 口试先行的大学英 语四 六级考试增加了主观题的比重 靠猜测得 分的机会减少了 相对来说 考试的信度也就提 高了 同时 口试先行的大学英语四 六级考试有 利于提高考试的效度 由于过去的大学英语 四 六级考试含有大量识别性试题 而不是提取 性试题 学生学习时只满足于语言知识的理解 忽视产生和运用 从而养成眼高手低或者眼高 嘴弱的学习习惯 牛强 2001 效度是考试的 核心问题 即使一项考试信度很高 但并没有考 到应考的内容 这样的考试效度也不高 效度 不高的考试对教学 对社会都没有什么好处 杨 惠中 2003 5大学英语教学基本要求6 2004 中对口语的一般要求是能够在学习过程中用英 语交流 就某个主题进行讨论 就日常话题和英 语国家人士交流 能够使用基本的会话策略 既然四 六级考试是检验教学的一种手段 培养 说的能力又是大纲的明确要求 不包括口试的 四 六级考试效度令人质疑 听与说在实际交 际中是不可分割的 四 六级只考听不考说违背 了语言交际的目的 对考生是一种误导 杨民 生 1998 四 六级英语测试属于语言水平测试 上 世纪 70 年代 综合语言能力测试的推崇者 John Oller 1979 提出单一语言能力假说 认为在不 同语境中所需要的不同语言技能其实都是源自 相同的语言资源系统 即单一的综合语言能力 一种可行的测试是设置一系列的语言使用场 景 不同的场景对语言表达有着不同的要求 接 受测试者要根据具体的场景判断所要求的语言 表达方式 作出相应的个人选择 口试先行的 大学英语四 六级考试的具体操作形式就属于 这个模式 Canale 和 Swain 1980 将语言交际能力描 述为主要由三方面内容构成的能力框架 其中 包括语法能力 即对语法规则的了解 掌握 社 会语言能力 即对语言使用规则和语篇规则的 了解 掌握 Bachman 1990 将交际语言能力和 语言能力加以区分 交际语言能力是一个非常 宽泛的术语 包含了语言能力 知识结构 心理 反应机制等 其中 语言能力指的是语言知识的 组织能力和语用知识的运用能力 不论用哪一 种理论分解 阐释语言能力或语言运用能力 根 74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 年第 3期 据5大学英语四 六级考试口语考试大纲及样 题6开展的口试都可以比较好地反映应试者的 语言水平 相反 没有口语考试的四 六级考试 则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忽略对交流 交际能力 考察的问题 实际调查表明 迫切希望提高英 语实际运用能力的学生比率高达 86 陈静 车丽娟 1999 大部分教师和学生对四 六级 口语考试持肯定态度 认为应该扩大考试的覆 盖面 尽快把口试设为必考项目 郑玉琪 熊明 丽 2005 5 语言输出理论支持口试先行的大学英语四 六级考试改革 过去认为语言输出只不过是语言习得的一 种反映 除了作为一种可能的语言输入之外 语 言输出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没有什么意义 Krashen 1989 Swain 1999 提出了语言输出 理论假说 认为目的语的语言输出能够使学习 者从更深层次上对语言进行加工处理 无论是 在口语还是在写作过程中 学习者都要充分利 用自身的中介语完成交际任务 借用已经掌握 的知识去解决语言层面的限制 或者暗示自己 在今后的语言输入中寻求所需要的解决办法 虽然在理解的时候学习者可以 装懂0 但是在 语言输出的时候却行不通 他们需要想办法创 造自己的语言形式和意义 明白自己用目的语 能够做什么 还不能做什么 Swain 1999 认 为 语言输出可以起到提高意识的作用 即在使 用目的语的过程中学习者会遇到某个语言问 题 使自己意识到在目的语使用上存在的问题 意识到自己还应该做些什么 这就是口试先行 的大学英语四 六级考试改革可以带来的好处 为了通过口语测试 考生需要在平时操练英语 口语 这就是他们的目的语输出 在这个过程 中 学生可以意识到自己能够说出什么 还不能 说出什么 自己还需要将来继续学习什么 关注 什么等问题 这些问题会提示学生在今后的语 法 词汇 阅读 听力等方面的学习中应该更加 关注什么 另外 语言输出可以帮助学习者检验他们 的中介语 检验他们对目的语的假设 外语学 习者的语言输出属于较为典型的中介语 学习 者的中介语包含了他们对目的语的种种假设 而目的语的语言输出是检验这些假设的一种方 式 借助这样的检验 学习者会去尝试新的语 言形式 创造性地扩展 开发自身的中介语资源 Pica et al 1989 也就是说 目的语的语言输 出调动了学习者的认知及元认知积极性 增强 了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 四 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 1 考试组织者面临考验 相对来说 组织口语考试的难度可能会超 出笔试 因为口试需要调动相当数量的口语考 官 疏导大量处于流动状态的考生 维持考场 候考场以及周围环境的秩序 及时处理更多的 难以预见的紧急情况等 首次组织像四 六级 这样大规模的口语考试确实面临极大的挑战 2 对口试考官的培训和监控 尽管有现成的口语考试大纲和评分标准 但是口语考试的评分对主观判断的依赖程度还 是很高的 因此 如何对参加口试的众多考官 进行系统地培训 帮助他们准确理解 把握题目 的要求 特点 评分的尺度 这些都会成为口试 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实验表明 口试考官的 培训工作可以非常成功 考官在培训期间对被 测试者的评分与实际考试中的评分一致性达到 非常高的水平 现场评分和考试后听磁带录音 评分的一致性达到 0 867 Spolsky 1999 当 然 即使培训工作做好了 在实际口试过程中考 官如何应对千差万别的学生表现 如何具体实 施评分标准都是很难全面 准确监控的 3 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考生质疑 投诉 以往的大学英语四 六级考试由于主观题 所占比例很小 而客观题的答案是不容置疑的 所以每次考试结束后出现对成绩的质疑 投诉 的可能性以及实际发生的案例都很少 但是施 行口试先行的大学英语四 六级考试之后 由于 口试的成绩是属于先决性的 发生对成绩的质 疑 投诉的可能性比以往会有所增加 如何对 所有考生的成绩进行合理 合法的解释将成为 一个颇具挑战性的课题 4 技术层面的挑战 如要使用语言实验室进行口试 如何尽快 提高机考的信度 效度 如何保证机考的录音质 量 系统的正常使用 如何处理口试评分的记 75 口试先行的大学英语四 六级考试改革探索 分 校对 签字 上报等环节的公开 公平等问题 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五 结语 本文提出了口试先行的大学英语四 六级考 试改革设想 建议口试先于笔试进行 设为必考 项目 并从实践和理论的层面对这一设想进行了 论述 口试先行的大学英语四 六级考试改革突 出了口头表达这一语言输出形式在中国学生学 习英语过程中的作用 改革不是增加考生的压 力 负担 而是通过它的反拨作用强调口语学习 的地位以及口语训练对学习英语的贡献 相信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技术手段的日趋成熟以及 各项配套措施的不断完善 口试先行的大学英语 四 六级考试会逐步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 Froese Victor ed Whole language Practice and Theory M Boston Allyn Bacon 1991 2 Loban W Language Development Kindergarten through Grade Twelve M Urbana Ill NCTE 1976 3 Halliday M A K Language as a Social Semiotic 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 M Baltimore University Park Press 1978 4 Brown H D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M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Regents 1994 5 Krashen S D We Acquire Vocabulary and Spelling by Reading Additional Evidence for the Input Hypothesis J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1989 73 440 464 6 Arnold Jane 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7 Deci Edward L Intrinsic Motivation M New York Plenum Press 1975 8 Brown H D M Ms for Language Classrooms Another Look at Motivation A In James Alatis E ed Georgetown University Round Table on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 1990 C Washington D C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1990 9 Oller J W Jr Language Tests at School A Pragmatic Approach M London Longman 1979 10 Canale M M Swain Theoretical Bases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Testing J Applied Linguistics 1980 1 1 47 11 Bachman L F 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Language Testing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12 Swain M Three Foundations of Output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 In Guy Cook Barbara Seidlhofer eds Principles Practice inAp plied Linguistics C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13 Pica T Comprehensible Out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450亿广告投放框架合同正式签署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劳动合同法改革探讨
- 个体户全职员工标准劳动合同合同范本
- 个人小型店面租赁合同样本
- 个体药店并购转让合同及附件
- 产业合作投资合同
- 交通事故赔偿合同范本大全
- 个人家政服务劳务合同
- 丧葬礼仪服务合同模板
- 二手拖拉机买卖合同协议书范本
- 驾照体检表完整版本
- 建筑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试题一及答案
- 简易劳务合同电子版
- 明代文学绪论
- 通用税务自查情况说明报告(7篇)
- 体育赛事的策划、组织与实施 体育赛事利益相关者
- 分析化学(高职)PPT完整版全套教学课件
- 晚熟的人(莫言诺奖后首部作品)
- m拱顶储罐设计计算书
- 2023外贸业务协调期中试卷
- 新人教鄂教版(2017)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