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关于有效供给理论的研究_第1页
2011年关于有效供给理论的研究_第2页
2011年关于有效供给理论的研究_第3页
2011年关于有效供给理论的研究_第4页
2011年关于有效供给理论的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 年关于有效供给理论的研究 2011 年关于有效供给理论的研究 一市场经济,一直处于左右之争。亚当 ?斯密 “ 看不见的手 ”代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是右;主张消灭市场经济,代之以不讲商品与市场的计划经济,是左。平常的经济政策,主张积极财政货币政策,或稳健的宏观调控政策,是人们经常争论的基本问题,它也反映了经济取向的左右之争。这种争论系于一个因素,称为 “ 市场景气度 ” 。如市场景气度高则市场购销兴旺,企业产销两旺,社会投资高涨;但又潜存着经济过热风险。如市场景气度低则市场购销疲软,企业产能过剩,产品销售不顺而 使公司陷于困境;此时,人们要求政府刺激经济使市场景气度回升。因此,市场景气度高低是企业存活发展的环境与基本条件。市场景气度是一个宏观因素,它不被单个企业经营状况所左右(虽然市场景气度也不过是所有微观因素集中汇合的结果),只能顺从于它。在一定市场景气度下,有些企业可以生存,但有些不能生存。比如市场景气度为 5 时, 50%企业能生存, 50%企业不能生存。如市场景气度下降到 4,只有 40%企业能生存,有 60%企业不能生存。这就产生问题。如市场景气度下降太大使许多企业难以生存,就需要政府采取措施将市场景气度抬高,使市场状 况适于更多企业生存。这即是凯因斯主义的实质,它主张通过政府财政货币扩张拉动市场需求,使市场景气度上升。但如果每个企业都患上 “ 市场景气依赖症 ” ,政府拉动市场需求的力量就要加大,政府就会耗费更多的财政资源,损耗更大的元气。最终,政府背负越来越重的财政赤字负担。财政赤字又诱发货币过量发行,造成通货膨胀。相反,如果每个企业都可在较低市场景气度下生存,就不需动用政府之力拉高市场景气度。由此可知主张政府财政货币扩张的凯因斯主义的实质:它其实并非经济自主行为所应有的内容,只是由于各经济体在一定市场景气度下无法生存,才人为 抬高市场景气度,让它们得以生存。各个经济体经济自主行为所应有的内容是:自生能力。所谓自生能力是指一个企业能够在更宽市场景气变动程度下生存的能力,即既可在较高市场景气度下生存,也可在较低景气度下生存。如果每个企业都能这样,在较低景气度下生存,就不需损耗政府财政资源去拉动需求,从而抬高市场景气度。当然,如果每个企业都能在较低景气度下生存,市场景气度就会因此上升,使每个企业生存发展得更好。市场景气度能自主回升,就不需政府财政货币政策的人为拉动了。二企业自生能力就是企业向市场提供有效供给的能力。如果企业能做到有效供 给,就可在一定市场景气度下生存;不能提供有效供给的企业,就难以生存下去。因此,有效供给是一个自主经济体所应具有的内容;通过向市场提供有效供给而获得生存发展,这是任何一个企业自主发展所必须。有效供给能够创造相应的需求,为什么?因为供给是有效的,是根据市场的潜在需求而制订的供给策略的结果。这种需求是内在的需求,而不是通过某种外在力量拉动起来的需求。政府财政货币扩张所实现的需求,就是一种外在力量所拉动起来的外在需求。前面说了,如果企业自生能力不强,有效供给能力不强,就不能开发潜在的内在需求,就需要外在需求的拉动。 可见,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应着眼于增强企业的自主活力,而不是一味通过外在需求的拉动,去迎合自生能力不强的企业。政府宏观调控的初衷是对过热的经济进行调控,这种过热经济往往是政府财政货币扩张所形成的结果。因此,政府宏观调控,实质上是将企业导向具有自生能力的方向,而杜绝其对政府扩张政策的过分依赖,对经济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讲有效供给创造需求,会使人想起马克思曾批判过的萨伊 “ 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 ” 理论。马克思的批判没有错,但这里强调的是供给有效性,强调 “ 有效供给 ” ,而不是所有供给。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实际上是同一事 物的两方面;有效供给意味着获得需求的供给;有效需求则首先意味着“ 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 ,这种需求正好从有效供给中获得,因为每个人的实际需求能力,都作为生产劳动者向市场提供有效供给后所获收入的购买力体现。但是,强调有效供给与强调有效需求仍具有不同意义。因为强调有效供给即强调生产企业的有效供给能力,强调它的自生能力,它的活力与竞争力。而强调有效需求则强调企业的外部需求环境状况,而这就有可能忽视对企业自身活力的重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质是要增强企业活力与竞争力;但企业的活力与竞争力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增强到理想程度的, 在这过程中,还需政府创造更好外部环境,即创造更好市场景气度,让企业在渐渐独立生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有效供给的内容有两方面,即产品的品种品质与产品的成本价格。所有供给如是有效供给,都会归结为其中一种或两种的综合。比如开发出具有新功能的产品,改进旧产品的性能品质,即是有效供给的表现。另外,我们将产品成本价格降低,也是有效供给的表现,因为价格下降可促进需求。好产品但价格太高,也 会发生 “ 过剩 ” ,反之,坏产品但价格低,同样会发生过剩,这都是没有需求的表现,也是无效供给的表现。比如,有效治疗爱滋病的药物是好 东西,许多人很想要,但如果价格太贵就无人能购买得起。这样,产品的使用价值虽然很高,但仍不算作有效供给。许多伪劣商品虽然价格便宜,但品质很差,甚至对人有害,这也不算有效供给。有学者列举有效供给多方面内容,如胡培兆教授新著有效供给论就列举九种供给活动与行为: 1.广告供给; 2.推销供给; 3.招徕供给; 4.价格供给; 5.产品供给; 6.售后供给; 7.信誉供给; 8.安全供给; 9.就业供给。不难看出,这都是围绕产品品种品质与价格两方面的供给活动。广告的基础是产品在品种品质或价格上有优势,否则广告就名不附实。同样,推销 、招徕、价格、产品、售后服务、信誉、安全等,无不与产品品种品质及价格两方面直接相关并构成它们之成立的基础。就业供给也是产品供给的一个方面,因为就业的有效供给实际上是劳动力的有效供给;劳动力作为商品一方面要做到 “ 品种品质 ” 好,另一方面也要做到成本价格(工资)低,这样才保证劳动力具有更大的就业机会。显然,这两方面有效供给可以并且必须内在地结合起来,即供给产品既好又廉价,即人们平常说的 “ 价廉物美 ” 。可能人们认为,商品既要好,又要价廉,那是不可能的,品质好的商品价格肯定贵。情况确实如此,因为品质好的东西需要耗费的人 力物力更大,它自然包含更大成本价格。但人类科技的作用,在于以低廉代价制造尽可能好的物品。比如,通过人类科技发展进步,可以更低廉成本制造出更好的汽车、电脑等几乎所有产品。这正是人类生活水平得以提高进步的根本原因。有效供给创造需求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为它产生了这样的 “ 产品循环 ” :产品创制 -产品价格下降并普及化 -产品价格下降至最低并被资本所抛弃 -新产品创制 .我们看到,有效供给首先是对一种新产品的创制,比如研制生产新型彩电。在新产品刚上市时价格往往很贵,昂贵价格抑制市场销量。于是企业必须找到降 低生产成本的办法,使价格降下来,从而促进销售与普及。最后,生产技术的普及使许多厂商都能生产这种产品,就不可避免在销售上互相竞争,价格下降到最低,微薄的利润迫使投资者转向更新产品的开发。这是有效供给创造需求必然具有的 “ 产品循环 ” 规律,它反映了任何一种商品必然走 “ 从贵族到平民 ” 的道路。如果没有有效供给,只强调市场需求,则每个企业只坐等市场境况的好转,不会主动创造、主动寻找最佳生产方式。企业的消极态度会增添政府抬高市场景气度的压力。企业越消极对待市场需求疲软的现状,政府以财政货币扩张手段抬高市场景气度的责任就越重 ;相反,企业主动面对市场需求疲软状况而积极应对,走出一条自我生存发展之路,则政府的责任就越轻,它从中所损耗的元气就越小。 page三特别指出,当中国经济完全纳入 wto 机制后,政府财政货币扩张作用将遭到削弱,有效供给作用则增强。因为当政府想以财政货币扩张的办法拉动国内经济增长时,政府拉动经济所带来的好处将被国外厂商占去,中国自己的厂商由于有效供给能力不足而不能从中获得应有的好处。比如,如果日本汽车以极低关税进入中国,那么,国内消费者将会首选日本汽车而放弃国产汽车,因为国产汽车品质还不太好。因此,如果国内厂商 没有积极提高它们产品的有效供给能力,在全球化市场条件下,政府以财政货币扩张办法挽救国内厂商的努力将越来越弱。这一点应引起经济决策层高度重视,及时采取对应措施,不应再对凯因斯主义抱太多幻想。 在 wto 机制下,财政货币扩张还有 “ 意想不到 ” 的结果:假设财政货币扩张使中国消费者消费能力增强,由于著名的 “ 嘉芬反论 ” -人们实际收入越高,对价格低廉商品的购买量就越少,对价格较高的高档商品购买量就越多 -中国消费者将增加对国外进口商品的选购,对国内低档低廉商品的选购反而减少。这样,财政货币扩张之目的就不能达到,甚至起反作用,为国外厂商 “ 作嫁衣裳 ” 。所以在 wto 机制下,中国企业更要讲有效供给,努力提高产品品种品质和降低成本价格。四我们知道,萨伊强调供给对经济运行的主导作用,但他想建构一个完满的供给 -需求对应体系并未成功。因此,就应该对供给进行限制,指出并非任何供给都有需求与之对应。这样,供给就要强调有效性。有效供给肯定会有需求与之对应,肯定会受到需求,否则它就不是有效供给。具体地说,只要你的产品品种品质好,价格低廉,性价比高,那么你的产品就必定受到市场的需求。凯因斯批判了萨伊 “ 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 ” ,认为人们的储蓄并不能自动转化为投资,从而在个人消费与投资消费上使需求等于供给。这样,凯因斯主张以政府行为取代 “ 投资诱导 ” 微弱的个人投资,让储蓄中积累下来的购买力更彻底地转化为投资,从而扩大社会需求。正如他 所说: “ 我希望看到的是:处于能根据一般的社会效益来计算出长期资本边际效率的地位的国家机关承担起更大的责任来直接进行投资。 ”凯因斯要求政府以财政货币扩张的办法刺激市场需求,抬高市场景气度,让企业产品能销售出去。这个办法确曾获得巨大成就,美国等西方国家自 1929 年大萧条后获得迅速发展,似乎是这个办法起作用的结果。但到 1970 年代,美国陷于另外一种危机程度不亚于 1929 年大危机的困境:滞胀;经济既衰退,又通货膨胀。 “ 一方面,生产增长迟缓,经济发展停滞,失业率长期较高;另一方面,长期存在通货膨胀,物价持续上涨。 ” 滞 胀使凯因斯主义遭遇严峻考验,学者们普遍认为, “ 停滞膨胀 既是国家长期干预经济的结果,又是政府用以刺激经济的各项政策措施再也不能奏效的表现 . 停滞膨胀 的出现,是政府长期推行凯因斯主义的结果,同时也证明凯因斯主义已经失灵。 ” 滞胀给社会经济带来什么后果? “1979 年以后, 滞胀 更进一步恶化为高达两位数的通货膨胀率( 1980 年竞达 13.5)同高失业率和严重的经济衰退相结合的所谓 衰胀 ” (衰退膨胀) -美国经济进入 新政 以来最为因难和严峻的时期。 ” 实际上,滞胀的解决比 1929 年大危机更麻烦,因为 1929 年危机只是泡沫破灭后需求不足的单方面问题,只要想办法提高需求就可解决。而滞胀既有因经济发展迟滞、失业率上升所造成的需求不足,又存在通货膨胀、物价上升问题。如果以财政货币扩张办法刺激需求,则通货膨胀问题会更严重;如果以通货紧缩办法抑制物价上涨,则经济会更衰退,失业问题更严重。此时供给学派应运而生,并迅速受官方重视。著名的 “ 里根经济学 ” 与英国撒切尔夫人供给主义政策,都是供给学派思想在官方政策上的反映。里根经济学的唯一主题就是抗击 “ 滞胀 ” ,它主要采取的措施就是减税与提高生产率,用减税来对抗经济衰退,用提高生产率 来对抗通货膨胀。里根指责凯因斯主义 “ 用通货膨胀这个敌人去打失业这个敌人,再反过来又用失业这个敌人去打通货膨胀这个敌人。结果两个敌人都打不倒,一齐向美国经济压来。 ”“ 因此,是美国经济到了转折的关口、必须寻找另外一种途径的时候了,这就是用减税和提高生产率的办法,一举打倒两个敌人,彻底摆脱滞胀,让美国经济在新的基础上重新运转,使美国人恢复活力,从而实现 美国的重建 。 ” 但我们不应将供给学派单纯理解为减税,否则,一旦减税政策失效,人们就会将供给学派的整个思想都抛弃。我们应该选取的是减税中所包含的思想,而不是减税这种 形式。减税的实质是减小各个纳税企业成本负担,使其具有更大获利机会,并且也使产品价格得以下降。减税这二重作用,既可促进各企业的生产,以实现经济增长发展,又可降低物价,缓解通货膨胀。实际上,提高生产率在达到这二重作用方面比减税更有成效,并且还可避免政府税收总量的减少。因此提高生产率更好体现了供给学派的思想。 中国经济管理水准比发达国家管理水准低与慢几十年。在发达国家已基本上放弃凯因斯财政扩张手段(只用货币利率手段)来应对通货紧缩危机时,当今中国还在热衷于财政货币扩张手段。当然,这确实为中国解决前几年通货紧缩 问题产生很大作用,但迅即而来的就是通货膨胀。中国政府及早发觉通货膨胀迹象,采取宏观调控措施将其抑制。同时提出可持续发展观与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增长质量而不应单纯追求数量。这是中国政府采纳有效供给思想的体现。五虽然当今中国改革的实质就是要提高企业的活力与自生能力,从而提高整个中国经济的有效供给水平。但中国学术界却对有效供给理论并不太重视,他们重视的仍是凯因斯需求管理。只有少数经济学家,如吴敬琏、魏杰、胡培兆等教授,能够看到有效供给更深远的意义与作用。如吴敬琏说: “ 所谓供给方面,就是企业方面。政府要做的事情是想办法发挥供给方面的潜力,提高供给方面的活力。否则,一出现衰退政府就扩大需求,这样企业将越来越安于这个环境,使得它不思进取,不提高自己的效率,不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这样经济运行状况会越来越恶化,直至出现滞胀。美国就是这样,以至于到 1970 年代,汽车业,电子工业的霸权都落到日本手里。经过 1970 年代的一场大争论,美国共和党的里根和英国的撒切尔夫人上台以后,都采取了供给学派的政策。撒切尔夫人和里根总统都是所谓自由派,反对政府干预,都采取了供给方面的政策,发挥供给方面的活力,结果英国和美国的经济很快复苏了,竞争力得到 了很大的提高。里根的供给学派政策,主要有三项:第一、减税。减轻企业的负担;第二、解除管制。比如,解除民航管制、电讯业管制,强化竞争;第三、大力扶植小企业。小企业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加强整个社会的竞争度。 ” 魏杰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扩大内需是一篇大文章,必须充实扩大内需政策的内容,提高政策实施的效果。的扩大内需要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结合起来。这标志着我国扩大内需的各项政策已逐渐从需求调控为主向需求调控与供给调控并重的方向发展。所谓供给调控,就是从供给方面进行的宏观调控。用供给调控 来扩大内需,就是要创造出成本低、质量高、有新的效用的有效供给,这种有效供给本身就是需求,有利于扩大内需。 ” 胡培兆教授则专门为 “ 有效供给 ” 思想撰写了学术专著有效供给论;这应该是中国系统研讨有效供给在供求关系中主导意义的第一部专著。有效供给论中 “ 有效供给 ” ,基本上就是前面所说的两个方面,即品种品质与价格方面。它以 “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形象地强调产品的品种品质是需求的关键。指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