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盈利模式风险.doc_第1页
第三方支付盈利模式风险.doc_第2页
第三方支付盈利模式风险.doc_第3页
第三方支付盈利模式风险.doc_第4页
第三方支付盈利模式风险.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方支付盈利模式风险大中小 一、行业特点 1、按照平台主体不同,电子支付可分为以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平台主体的电子银行支付体系,以及以第三方支付平台为代表的非金融机构支付组织为主体的第三方支付体系。按照渠道主体可细分为互联网支付、电话支付、手机支付三大类,互联网支付目前几乎为主流,如根据易观国际研究机构对2010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的统计,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占整个第三方支付市场的96%。2、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发展至今,行业逐渐生成两大派别。一类是以支付宝、财付通、盛付通为首的互联网型支付企业,它们以在线支付为主,捆绑大型电子商务网站,迅速做大做强。 此类支付企业一般采用信用中介模式,实行“代收代付”和“信用担保”。另一类是以银联电子支付、快钱、汇付天下为首的金融型支付企业,侧重行业需求和开拓行业应用。此类支付企业一般采用支付网关模式,将多种银行的支付方式进行整合,充当了电子商务各方与银行的接口,使银行服务的适用面更广。3、注册用户、交易规模动辄以亿计算,增速为几何式扩张,市场新进入者此起彼伏,新业务领域不断突破壁垒,加上中国极具潜力的消费市场,为其铺垫了一个看上去前途无量的发展空间。然而,同样也是事实的是,这个行业业务高度趋同、典型的“薄利多销”的盈利模式,必然令第三方支付长期处于“规模扩张”的严重依赖,可以预见的是,2011年5月26日央行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发放,仅仅是行业洗牌和新一轮厮杀的开始,只是从幕后走向了台前。甚至是生死存亡之战。4、目前整个市场存在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大大小小有三百多家,而在央行正式登记报备的有130多家,而在行业内有一定规模的仅十几家。 随着央行第二批支付牌照的发放,今年9月1日大限之前,第三方支付行业的首轮洗牌将结束,没有获得牌照的被市场清理出局。但即便如此,行业竞争对手也有数十家之多。不同于国际发达市场,支付行业几乎为一家垄断或几家寡头垄断的格局。但行业仍保持一定的集中度。 5、根据易观智库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包括互联网支付、手机支付和电话支付)交易额达到11324亿元。支付宝以49%的份额占据半壁江山,排名前五的支付宝、财付通、快钱、Chinapay、易宝支付占据近90%市场。蛋糕诱人却不好吃。二、盈利模式分析1、盈利模式欠缺,目前仅“手续费收入”这一种单一的利润来源。向接入商家收取手续费,这种固定的盈利模式是第三方支付平台快速发展的基础,多年来再无更多突破。“整个支付行业都没有一个好的盈利模式,都是在夹缝中求生存。”支付宝公司战略发展部总经理陈达伟称,“因为第三方支付必须要走银行通道,一方面,成本受制于银行,市场受制于银联。另一方面,一些金融衍生品和用户经营受国家政策管制,金融创新举步维艰。”据悉,目前银联POS机的线下支付所收费率为0.6%-1.5%之间,支付公司若要取得客户竞争的优势,费率通常低于上述水平。“支付公司如何盈利?薄利多销是最恰当的描述!”陈达伟表示,“对于所有的支付企业,现阶段要想盈利,只有做大规模,做大市场份额。”几乎占据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半壁江山的支付宝,自2004年成立以来,也是在2009年下半年才开始盈利,而据了解,目前支付宝的盈利来源60%左右依靠淘宝。2、海量的用户规模,并不代表能够高枕无忧,因为手续费收入这种传统的盈利模式所能获得的收益空间十分有限。一方面,当用户认为第三方收取的手续费高于预期的交易成本时,就不会选择通过第三方进行交易,同时,目前免费的网络消费支付大行其道。支付宝公司副总裁樊治铭指出,第三方支付寻找新的盈利模式必须要产品创新,如拓展增值服务,以及跨境支付。“跨境支付的手续费费率一般比较高,但这一块涉及外汇管制等政策,有关部门持谨慎态度,短期不会很快放开。”他说道,“如果没有模式创新,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几年内,大量支付企业逐渐从市场消失,如过眼云烟,并非没有可能。”3、市场细分逐步在眼光敏锐的支付企业中率先展开。快钱CEO关国光表示,产业一大就需要分工,如果不分工效率就会降低,不可能有一家企业把所有的业务都涵盖掉。在美国,对商旅服务的支付公司已经形成了单独的企业,就是我们很熟悉的运通,它和VISA、万事达都不一样。而中国的细分还只是刚刚开始。4、有专家指出,从总体来看,中国支付行业尚处于初级应用服务阶段,这与中国各个行业电子化发展水平和所处阶段,具有密切的关系。在这个阶段,支付业务同质化较为严重,对客户(用户和企业)的服务方式单一、初级,支付公司之间的市场可替代性强,行业并未形成较为有效的进入壁垒。“而支付行业进入成熟阶段,支付企业就必须更加深入地拓展行业应用服务,形成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并构筑整个行业的准入壁垒。”三、 事关金融安全?1、公众关注的支付宝事件核心在于第三方支付是否涉及金融安全并需要限制外资。支付宝事件中多次被提及的是,央行对于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开放态度中资绝对控股,且不允许外资协议控制。不过现有的文件中,外资是否可以有限参股,以及持股比例上限,并未直接涉及,仅要求,“外商投资的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业务范围、境外出资人的出资条件和出资比例等,由中国人民银行另行规定,报国务院批准。”不过,以中国政府的办事效率及规则,民企想赶在牌照发放大限之前获得“国务院特批”,可能性不大。产生争议的是,第三方支付企业究竟掌握着什么数据,这些数据的有多大的量级与重要性,对外资开放有风险,甚至上升到事关国家金融安全的高度?2、专家表示,第三方支付行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如何对外资开放,应该本着一个审慎的态度。何时能对外资开放,“要等行业发展相对比较成熟”。四、法律风险- 监管滞后1、第三方支付市场风云迭变,乱象不断,灰色地带盛行,作为监管方的央行态度始终“淡定”,“以静制动”。 如何监管支付行业却迫在眉睫。2、从2005年央行预备将第三方支付纳入监管至2011年5月26日首批牌照发放,历时6年,第三方支付行业的监管法规条例在2号令之前仅有一个征求意见稿,而央行所做的实质工作,从外部看来,似乎只有发放准生证这一条。监管能力滞后与新兴行业快速发展的矛盾,在一个市场经济高度不发达、管制体系内,行业监管之重要性非常突出,监管滞后所带来的问题需要更多的成本来弥补。3、不过,央行当前可能的难处是,对第三方支付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