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柱型冲击地压的力学机制.doc_第1页
煤柱型冲击地压的力学机制.doc_第2页
煤柱型冲击地压的力学机制.doc_第3页
煤柱型冲击地压的力学机制.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科大中天电子有限公司煤柱型冲击地压的力学机制1、十一矿22122切眼煤柱情况平煤十一矿采深接近1 000 m,受冲击地压威胁严重。二水平二采区2212区段开采二1煤层,煤厚4.2 m左右,分层开采。22122采面设计开采2212区段下分层,采深820880 m,走向长度1 300m,倾斜长180m,下分层采厚2.0m。为便于切眼掘进和支护,同风平巷自开口1 280 m向上(上层切眼以外)进入原生煤段。然后沿煤层顶板掘22122切眼,即22122切眼布置在采空区外侧实体煤顶分层中,距上分层采宅区2030 m,22122切眼附近巷道布置情况如图1所示。煤层及顶底板围岩物理力学参数如表1所示。(a) 平面图(b)A-A剖面图1 22122切眼附近巷道布置图表 1 22122切眼围岩物理力学参数层位岩性厚度/m抗压强度/MPa黏聚力c/MPa内摩擦角/()老顶砂质泥岩与细砂岩互层10.074.61113.281.8538.20直接顶砂质泥岩2.046.9110.9734.40煤层无烟煤5.413.86-直接底泥岩12.028.551.2233.21老底石灰岩10.088.5411.5428.122、冲击地压发生情况22122切眼在掘进过程中发生过3次冲击地压,第一次发生时间为2009年12月27日中班,切眼往下掘进至100105 m位置,冲击发生后迎头以后20 m范围内底臌0.5 m,两帮收敛0.3 m,造成设备损坏和人员受伤,能量达到4.56105J。第二次发生在2010年1月15日中班23时10分,切眼向下掘进到125 m处,当时正施工瓦斯排放措施孔,事故发生后迎头后退2030 m范围内两帮收缩0.2 m,迎头后退30m范围内,底臌0.40.8m,煤尘飞扬,溜子抬高0.4 m,造成设备损坏、人员受伤,瓦斯涌出量没有明显变化,微震监测系统显示此次冲击地压能量1.52105J:第三次发生在2010年2月19日18时53分,切眼距下巷3m处,迎头退后5m的50 m范围内底板臌起0.70.8 m,两帮收缩0.30.4 mm,多名工作人员被弹起,由于穿有防护服,无人员受伤,冲击能量达到3.33105 J。3冲击地压发生机制分析(1)应力条件22122切眼发牛的3次冲击地压,是典型的由采矿活动引起的煤柱型(压力型)冲击。巷道周围煤体中的压力由亚稳态增加至极限值,煤体内聚积的能量突然释放。从围岩应力条件分析,煤柱区位置的埋深达到820880 m,按岩体平均容重=25 kNm3,则岩体自重应力在21MPa以上。如图2所示,上分层采空区侧煤壁由于受到基本顶断裂及下沉影响,使煤柱承受较高的支承压力,并与22122切眼支承压力形成叠加。数值模拟计算表明,垂直应力集中系数达到原始应力的2.02.5倍,采空区侧的垂直应力最大,接近原始应力的3.0倍(见图3)。因此,煤柱承受的应力已经远大于煤体单向抗压强度(13.86MPa)。采掘引起的应力高度集中为弹性能的积聚创造了条件,是引发冲击地压的主要原因。图2 22122切眼煤柱支承压力作用示意图图3 煤柱垂直应力分布图(2)煤岩冲击倾向性能在煤岩特性方面,按照国家煤炭行业标准对煤层及顶板岩层进行了冲击倾向性测试,结果表明,二1煤层具有中等偏强冲击倾向性能,直接顶无冲击倾向,老顶具有中等冲击倾向,在煤层上方30m左右有一层厚度超过20 m的石英砂岩,具有强冲击倾向。煤及岩层本身具有的冲击倾向性能也是引发冲击地压的重要因素。(3)围岩体结构22122切眼沿二1顶板布置,底板留有2 m厚度的底煤,是切眼围岩结构中的软弱部位(底板无支护),成为能量释放的突破口。当煤柱内积聚的大量弹性能达到极限时,就在底板及煤柱侧释放出来,产生冲击地压。企业介绍:山东科大中天位于中国院士泰山创业基地,注册基金1150万元,由中国科学院宋振骐院士汇聚多位院士等业内高端专家,充分依托山东科技大学联合中国矿业大学与山东大学等多所高校院所组建而成。以煤矿安全监控预警与智能化安全开采成套技术及其全过程实施管理信息化为主导产业,强力打造专家服务团队、技术研发团队与现场实施团队,不断拓展了实用矿山压力控制等理论与研究方法体系,确保公司的产品研制与现场应用始终处于领先水平。以井下岩层运动为中心,自主研发了“矿山压力位移监测系统(KJ385/KJ27)”“煤矿安全监控系统(KJ599)”等硬件系统,并通过“煤矿重大事故远程预警与实施管理信息系统”将矿压、瓦斯、水文等数据进行实施分析,实现了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的信息化、智能化、可视化。产品均已通过IS09001认证、煤矿安标认证、“双软”认证等,长期受到国家火炬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以及省科技厅经信委的专项扶持,获国家专利十余项。在此基础上,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