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标版)2015届高考政治分类题库 考点14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2010年)1(2010新课标文综t21)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人们对它充满无限遐想。为了解木星的形成、进化和结构等,在最新航天科技的支持下,美国预计于2011年8月发射新的木星探测器“朱诺”。对木星的科学探测活动将进一步佐证( )人类的好奇、兴趣和遐想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直接动力现代科技和探测手段的发展推动有关木星认识的深化发展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根本动力严密的逻辑和精心的准备能确保木星探测实践的如期成功a. b. c. d.【命题立意】本题以对木星的科学探测活动为背景材料,体现了高考对最新航天科技的关注。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规范解答】选b。本题旨在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知识点。了解木星的形成、进化和结构等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直接动力,观点是不准确的;实践为探索木星提供了探测器“朱诺”,推动有关木星认识的深化发展,符合题意;实践的客观需要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根本动力,符合题意;确保木星探测实践的如期成功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只是强调了主观条件,具有片面性。2.(2010新课标文综t39(1)阅读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的世界经济危机期间,美国极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涌现出“百老汇”“好莱坞”等知名文化品牌,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一文化产业大国;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日本和韩国注重发展文化产业,迅速成为文化产业大国。有人据此认为:经济不景气成就文化产业发展是一条规律。当前,世界经济不景气,对于我国部分省市落实文化强省(市)发展战略,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也许是不可多得的“良机”。运用哲学知识,对材料一中“经济不景气成就文化产业发展是一条规律”的推断的合理性和严谨性作简要评析。(12分)【命题立意】本题以文化产业的发展为背景材料, 富有时代气息,体现了高考对社会生活的关注,紧扣社会生活的热点,主要考查学生对信息的提取、对现象的描述的能力,以及能够综合运用哲学知识阐释或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对问题的探究能力。【规范解答】首先指出,从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性,结合美日韩的例子得出“经济不景气成就文化产业发展是一条规律”的推断的合理性;其次,从规律的含义角度分析把有限的经验提升为普遍规律是不严谨的。【标准答案】(1)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相应的条件。经济不景气时,经济结构调整的压力和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契机。美日韩的例子也说明了该推断有一定合理性。规律是事物运动的本质、必然、稳定的联系。经验有一定的事实基础,但不同于规律。把有限的经验提升为普遍规律,是不严谨的。3(2010山东文综t24)图7既可以看成正在对视的两个人,也可以看成一个酒杯。这表明( )a.运动是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b.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体决定的c.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d.人们的认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命题立意】本题以漫画为背景材料,体现了高考命题形式灵活多样。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漫画提取信息以及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规范解答】选c。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由于各种主观因素的影响,其反映也会有所不同,故c项符合题意。题干主要体现人对画面的反映的不同,不是讲事物自身的运动,故a项不符合题意;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实践决定的,故b项错误;认识活动与能动的实践活动不同,故d项不符合题意。4(2010福建文综t39(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思想资源,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材料一 传统民本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论述节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孟子尽心下“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唐太宗贞观政要 君道“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夫曰共举之,则因有民而后有君,君末也,民本也。” 谭嗣同仁学专家点评:传统民本思想在历史上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具有时代局限性,统治阶级运用民本思想的目的是“治民”“驭民”。“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04年3月10日)专家点评: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扬弃,是立足中国发展实践,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其内涵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而不断丰富。结合材料一,说明从民本思想到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是如何体现人类认识过程的。(12分)【命题立意】本题以民本思想、“以人为本”为背景材料,说明高考命题要体现国家意志。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规范解答】本题考查哲学模块中的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重点回答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注意结合材料一中的古代民本思想到党的“以人为本”思想的变化来回答。【标准答案】认识受各种条件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从孟子到唐太宗再到谭嗣同对民本思想的演变,直至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提出,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不断变化,从“民贵君轻”到“君存百姓”再到“民本君末”,民本思想的内涵不断变化,“以人为本”的内涵也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而不断丰富,体现了认识的无限性。认识运动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以人为本”就是对民本思想的超越和发展,体现了认识的上升性。5(2010广东文综t33)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总结出“高举旗帜,爱党爱国,昂扬向上,开放自信,敬业奉献,开拓创新,团结奋进,继往开来”的精神财富,它将成为鼓舞全国人民奋斗的精神动力。其中体现的哲理是( )a.社会意识不受社会存在的影响 b.社会历史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c.认识具有反复性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命题立意】本题以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活动为背景材料,体现了高考对社会热点的关注。主要考查学生准确、完整理解并整合所获取的有关信息,分析现象、判断问题的能力。【规范解答】选d。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故a 错;b、c本身正确,但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精神属于意识范畴,d正确且符合题意。“它将成为鼓舞全国人民奋斗的精神动力”说明了意识的反作用。6(2010广东文综t34)关于“学习”有两种观点:其一,“人之岁月精神有限,诵说中度一日,习行中错一日;纸墨上多一分,身世上少一分”。其二,“教人必欲使其读尽天下书,将道全看在书上,将学全看在读上”。这两种观点没有处理好(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c.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d.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命题立意】注重科学精神,坚持科学理性与人文价值、批判与包容相统一的精神是高考命题的一个趋势,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价值观,而且有利于学生去探索科学问题,能够应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比较和解释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等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规范解答】选b。前一句出自明末清初杰出的教育家颜元。颜元认为,纸上谈兵的学问不是真学问,只有经过实践历练出来的才是真学问、真本事。故前一句片面强调实践。后一句“将学全看在读上”,则片面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故选b。7(2010浙江文综t28)“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反映了当今世界各国对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共同问题的关切,引领人们更多地去思考“什么是美好城市和美好生活”。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表明( )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总是与时俱进的社会意识变化推动社会发展a. b. c. d.【命题立意】本题以上海世博会主题为背景材料,体现了高考对社会热点的关注。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考查学生有针对性地调动所学知识的能力。【规范解答】选a。世博会主题反映了当今世界各国对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共同问题的关切,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符合题意;世博会主题引领人们更多地去思考“什么是美好城市和美好生活”,体现了社会意识先于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符合题意;说法明显错误; 说法错误,应该是先进的社会意识变化能够推动社会发展。【类题拓展】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是高考的常考点,应注意掌握其内容。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含义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内容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还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等政治思想、法律思想、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科学以及风俗习惯等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8(2010浙江文综t31)历史学家可以记录和重述已经发生的事情,也可以预测未来。他们预测未来的客观基础有( )未来尽管多变,但并非杂乱无章 过去发生过的事,未来必定也会发生未来会发生的事,过去或现在必有端倪 距离过去或现在不远的事,变化一定不会太大 a. b. c. d.【命题立意】本题以历史学家可以预测未来为背景材料,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规范解答】选c。本题旨在考查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分析问题时抓住关键词“客观基础”,要预测未来,必须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研究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事物尽管是复杂多变的,但是有规律可以遵循的,把握了事物的规律,认识事物变化发展的端倪,就能很好地预测未来,符合题意;说法过于绝对。【类题拓展】组合类选择题的解题技巧组合类选择题的最大特点在于组合,它的选项是由几个题肢组合而成。这样的特点决定了它独有的解题方法和思路。(1)排错法。如果你发现有某个题肢的观点与所学原理或现实不符,或与材料的中心意思明显不符,则可以断定该题肢是错的,那么所有含有该题肢的选项都可以排除。(2)排对法。如果你可以十分地肯定某个题肢的观点与所学原理或现实相符,又与材料的中心意思相符,则可以断定该题肢是对的,那么所有没有该题肢的选项都可以排除。 (3)归类法。在中文中,我们知道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在组合类选择题中,也存在此类现象。有时你会发现, 有几个题肢表达的实际上是同一个意思,那么这几个题肢就可以归为一类,它们要么就全选,要么就一个都不选。9(2010江苏单科t2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a.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b.世界万物是永恒发展的 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d.运动是离不开物质的【命题立意】本题要求对文言文素材的名人名言进行分析,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素材不同,分析的难度也不一样,需要学生加强有针对性的训练。【规范解答】选a。孔子这句话强调了运动的绝对性,a项符合题意。发展不同于一般的运动变化,b项带有迷惑性,但不符合题意;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c项错误;d项材料没有体现,可排除。10(2010江苏单科t28)右图漫画你的心境所体现的哲理是( )a.人们在意识指导下自发改造客观世界b.意识是脱离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c.意识在特定条件下决定和控制客观对象d.意识对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意识的本质及作用,考查学生对漫画等特殊素材的分析与理解能力。【规范解答】选d。首先要读懂漫画主旨,漫画提醒人们自己可以控制自己的心境,也就是说意识对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d项与题意相符。a、b、c三项表述不正确,可排除。11(2010江苏单科t29)下列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哲理相同的是( )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b.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c.欲知山中事,需问打樵人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诗文俗语中的哲理,属于高考试题中的常见题型。本题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为主,同时涉及唯物辩证法的部分内容。【规范解答】选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体现了这一点。“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主要揭示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a项不选;“欲知山中事,需问打樵人”强调获得认识的途径和获得间接经验的重要性,c项不选;“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强调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项不选。12(2010江苏单科t35(1)重视和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碰撞激荡的多元文化,为了进一步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依据。(6分)【命题立意】背景材料主要阐述党的问题,学生对于材料的主体认识很明确。设问分别从哲学与政治生活两大角度进行,考查学生的综合知识能力。【规范解答】解答时学生要围绕“唯物论” 组织答案,难度不大,属于中档偏下题。在复习中若学生能有效复习此内容,则比较简单,反之则比较难。【标准答案】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建设学习型政党就是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要求我们遵循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建设学习型政党就是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类题拓展】一、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审题过程要注意“六部曲”: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科技企业如何构建高效绿色节能机房
- 个人融资股份合同范本
- 收养家庭育儿资源优化利用策略研究与应用实践考核试卷
- 科技助力生物医药产业升级转型
- 危险品仓储作业环境监测考核试卷
- 中药材识别与质量检验考核试卷
- 景区旅游创新发展战略考核试卷
- 科技前沿电子游戏与光学技术的融合
- 木材加工过程中的生产效率提升战略制定考核试卷
- 前台文员年度工作目标达成计划
- 《离骚》PPT课堂大赛一等奖
- 洁净厂房监理实施细则
- 初三九年级下册部编人教版历史考试必背资料(2020最新版)
- 观赏树木的园林特性课件
- XX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维保方案
- 冷作工工艺与技能训练(第三版)教学课件汇总整本书电子教案全套教学教程完整版电子教案(最新)
-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堂作业本答案
- 图解2022年新制订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学习解读《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课件
- 家谱树形图模板
- 文苑小学安全管理网络图0
- 2 遗传图绘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