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点拨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微【内容摘要】语文点拨教学法是由蔡澄清先生创导的,是在现代教育科学思想理论的指导下,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灵活综合运用各种具体教学方法的一种现代化和科学化的教学法,是贯彻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方法,本文结合自身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论述点拨法对于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最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做法。【关键词】点拨法 课堂教学 激发 运用两千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就是说老师教导学生不到学生想弄明白却不能时,不去开导他,不到学生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这就告诉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启发引导,在学生“愤”“悱”的关键时刻因势利导适时点拨,达到激活学生思维排除学习疑难,教会学习方法,发展并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安徽语文特级教师蔡澄清先生首先明确提出“点拨教学法”,他是语文“点拨教学法”的创立者和实践者,因其强有力的理论基础及具体的操作方法,在语文教学界具有很大的影响,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试从微观的技巧方法层面谈谈“点拨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的体会。一、点拨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就会钻进去,学习也就会变得有成效。语文课堂教学就要善于点拨,要善于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发现他们学习的兴趣点兴奋点,一旦将学生学习的兴趣给点拨起来了,那么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求知欲望就会强烈了,而这种求知欲望的激发往往从语文课堂的导入开始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好的导入是激起学生学习动机的第一源泉、第一颗火星。所以老师在上课前就要精心设计,善于点拨,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调动他们学习的热情并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我在教学苏教版七年级(下)歌词三首的时候就有心从导入上做“文章”,注意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我提前五分钟进入教室,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周杰伦的千里之外,这是一首在同学中比较流行的歌曲,电脑一播放教室里立刻安静下来,舒缓的曲子优雅的歌词顿时学生似乎都陶醉其中了,因为平时很多同学都将周杰伦视为偶像,所以班中几乎每个人都会哼唱这首歌曲,一曲听完,同学们显出意犹未尽的感觉,此时上课的铃声也响起,我就顺势抓住这个有利时机进行导入点拨:同学们喜欢听唱是因为是周杰伦主唱的流行歌曲,更因为它有美妙的旋律雅俗共赏的歌词,情感上很容易让人产生共鸣,那今天我们来学习三首不同时期的歌词,它们同样极富生命力,曾传唱大江南北经久不衰,同学们想不想学?此刻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喊道:想显而易见在这样的氛围之下,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导入点拨,自然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要学习的内容上来,求知的欲望被大大的激发了。二、点拨学习思路,启发学生思考问题。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动态的思维过程,而思维的发展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老师在教学中就要根据教学的规律,善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努力使课堂的成效提高起来。在课堂教学的具体过程中就要善于抓住契机,点拨学习思路激活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最终提高学生课堂学习语文的效率。我最近教朱自清的记实散文背影,就十分注意点拨学习的思路,启发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那个真挚感人的父亲的背影。我就问:课文中几次提到父亲的背影?哪一次是作者重点刻画的?全文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点出背影 刻画背影 惜别背影 再现背影很显然望父买橘时看到的背影是课文重点刻画的,全文是以父亲的“背影”作为叙事的一条明线,把父子间浓郁真挚的爱作为课文的一条暗线。经过对课文学习思路简洁而巧妙的点拨处理,学生都能更直接深入的思考问题,因此老师在语文课堂上要善于点拨学习思路,使学生的思维聚焦于课文的要点上,主动深入的思考问题。当然点拨学习思路关键是根据学情实际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利用恰到好处的点拨最终使学生善于学习语文。三、点拨学习重难点,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点拨教学最禁忌的就是教学时主次不分、照本宣科、面面俱到、巨细无遗,这样对教者来说是单调机械毫无生机,对听者学生来讲更是枯燥乏味令人厌烦。语文学习中的重点,就是教材里具有关键性的知识内容,它在整个教材中即大量知识的相互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起着支配作用的地方,而难点即是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知识障碍和心理思维障碍的地方,因此我们在认真研究课文后,要抓准文本中的重点难点,巧妙的加以点拨,帮助学生化难为易,拨疑为悟,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我在教学背影时,就抓住课文重点难点的地方点拨学生。课文刻画父亲买橘时的背影是学生理解的重点,那文章开头点出背影的内容及文中最后再现父亲背影的内容对于重点刻画的背影有什么作用。可以说这既是理解课文父亲背影为什么这么感人的关键又是学生领会课文写法的难点。作者刻画父亲买橘时的背影惜墨如金,但交代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境惨淡及老境颓唐却不惜笔墨,其实这恰恰能渲染课文悲凉的气氛,奠定全文哀伤的基调,显然在这样的背景下刻画父亲的背影,会使人觉得父亲这个特殊形象是那么的丰满,那么的感人。作者抓住父亲背影这个特殊面貌,体现写作手法上的截取法,所以父亲的这个背影不仅留在作者的脑海里,而且还深深的铭刻在读者的脑海里: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抓准课文中的重难点进行点拨会使学生在山重水复中又柳暗花明了,其结果是对文本的理解加深了。叶圣陶曾说过,教师的教,不在于全盘讲授,而在于抓住关键相机诱导,我想叶老的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点拨时要抓住重难点,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文。四、点拨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教是为了不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逐步引导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切实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素质能力。我在教布丰的松鼠一文时,就侧重从学法上进行点拨,课文中说松鼠是一种漂亮、驯良、乖巧,讨人喜欢的动物,作者介绍小松鼠时按照什么顺序说明的?(让学生在课堂上思考)作者是按由外表的漂亮到习性的驯良、乖巧的次序,抓住这三个关键词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通俗形象的介绍说明小松鼠是一种讨人喜欢的小动物,然后让学生明确这就是说明文中的逻辑顺序,进而了解说明文三种基本的说明顺序,即时间、空间和逻辑三种说明顺序,最后使学生明白,学习说明文时要在抓住事物主要特征的基础上理顺课文说明的顺序和方法这样从方法上去点拨,就能够使学生透过表象发现并归纳出学习说明文的一般规律方法。语文教学大纲强调,语文教学应使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因此通过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点拨,让学生在学习中巩固升华,最终转变为学习发展的潜能,达到“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识”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点拨教学法的运用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互相渗透的,而且点拨还需要注意“火候”,把握好恰当的时机,点拨得适时适度,学生跳一跳,就能摘一桃,因为过分超前的点拨不能使学生融会贯通,过分滞后的点拨会使学生丧失探究的激情和信心。总之在尊重学生,强调学生为主体作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南省耒阳市2025届初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辽宁省沈阳市一三四中学2025届初三下学期周练试卷(四)生物试题含解析
- 山西省大同市左云县东北小学校2024-2025学年数学四下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吉林城市职业技术学院《Spss统计软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政法学院《犯罪心理学专题》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皖北卫生职业学院《机械制图Ⅰ》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市复旦附中2025届高三补习班下学期第四次月考数学试题含解析
- 钦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民族戏曲与说唱艺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2025届数学三下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四川省棠湖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语文试题高考冲刺七含解析
- GB 14907-2002钢结构防火涂料
- 《不刷牙的小巨人》幼儿园PPT
- 十七年散文课件
- 抹灰石膏购销合同
- 港口营运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 住宅楼工程临时用水专项施工方案
- 静电感应现象PPT
- 签名设计课件
- 科室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表
- 品质异常处罚细则及奖罚制度
- 技术工作交接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