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组织培养技术要点.doc_第1页
马铃薯组织培养技术要点.doc_第2页
马铃薯组织培养技术要点.doc_第3页
马铃薯组织培养技术要点.doc_第4页
马铃薯组织培养技术要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铃薯脱毒种苗组织培养技术要点班级:园艺112 姓名:马寅 学号:201101070202摘要:各种病毒、真菌、细菌等对马铃薯的侵染是导致我国马铃薯单产较低的主要原因,马铃薯脱毒种苗有巨大应用前景。本文综合介绍了茎尖培养脱毒法组织培养的各技术要点,收集前沿技术信息。论述了马铃薯脱毒种苗组织培养过程中以及移栽处理。关键词:马铃薯脱毒种苗 组织培养 移栽1、马铃薯产业现状及危害其生产的主要因素栽培种的马铃薯(SolanumtuberosumL,2n=48)是双子叶种子植物属茄科(Solanaceae)茄属(Solanum)一年生喜凉草本植物【l】。又名洋芋、土豆,原产南美洲,在我国已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马铃薯生育期短,产量高,营养丰富,是典型的粮菜两用型作物,是我国四大栽培作物之一。【2】世界马铃薯面积分布的最大特点是以欧、亚两洲种植为主,两者种植面积占世界马铃薯总面积的78,其中中国、俄罗斯、乌克兰、印度四大生产国占世界种植面积的12 。而马铃薯的发源地南美洲种植面积只占世界马铃薯总面积的5。除整个美洲大陆保持相对稳定外,欧洲的种植面积在持续减少,而亚洲、非洲的种植面积在不断增加。马铃薯在生产上绝大多数是利用块茎进行无性繁殖。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和国际食品政策中心(IFPRI)合作研究表明,到2020年为止,全世界对马铃薯的需求将有望增长40。超过水稻、小麦和玉米的增长。特别是亚洲和非洲对马铃薯的需求将增长更快。12、马铃薯组织培养的理论体系及研究现状2.1组织培养及马铃薯组织培养的发展史19世纪3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德国动物学家施旺创立了细胞学说,根据这一学说,如果给细胞提供和生物体内一样的条件,每个细胞都应该能够独立生活;1902年,德国植物学家哈伯兰特细胞全能性的理论是植物组培的理论基础。1958年,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从美国传向世界各地,美国植物学家斯蒂瓦特等人,用胡萝卜韧皮部的细胞进行培养,终于得到了完整植株,并且这一植株能够开花结果,证实了哈伯兰特在五十多年前关于细胞全能的预言。植物组培的简单过程如下:剪接植物器官或组织经过脱分化(也叫去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经过再分化形成组织或器官经过培养发育成一颗完整的植株。1955年法国人莫勒尔和他的同事们以马铃薯茎尖为外植体成功地产生无病毒植株,以马铃薯茎尖为外植体成功地产生无病毒植株,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组织培养技术日趋成熟和完善,世界各地的植物组织培养研究和产业化应用进入迅速发展阶段,几乎所有的马铃薯生产国都使用这项技术进行脱毒快繁,并部分地进行育种研究。2.2脱毒种苗 马铃薯系无性繁殖作物,在生长期间容易受病毒侵染造成退化。一旦感染病毒,无有效药治,病毒在薯块内的积累是导致马铃薯品质、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初引进了马铃薯茎尖脱毒技术,1976年于内蒙古建立了第1个马铃薯脱毒原种场,80年代逐渐普及到各省、市、自治区。目前,马铃薯脱病毒的方法主要有5种:茎尖培养脱毒法、热处理脱毒法、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脱毒法、化学处理脱毒法、愈伤组织培养脱毒法,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茎尖培养脱毒法及其与热处理法相结合的方法。脱毒种苗可以显著减少马铃薯生长期间的病虫害,进而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4相关实验及研究已表明,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生长较其他植物组培容易,是组织培养中的模式植物。2.3微型种薯马铃薯试管薯是指在培养瓶内通过诱导,于试管苗叶腋间形成的直径为210mm大小的块茎。微型薯良种繁育体系减少了种薯繁殖周期和有关环节,能够有效保证质量,提高生产水平,加快推广,减少用种量。目前,美国、荷兰等许多国家都在应用微型种薯繁育体系,有的国家已实行了法制化的良种繁育制度。我国在微型种薯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毛碧增等成功建立了东农303的高效脱毒微型薯诱导及繁育体系;刘华等用B9结合光照处理诱导试管薯,结果发现所有的黑暗处理都比光周期处理的结薯率高。3将脱毒苗定植在网棚,或原原种大田,生产原原种,或定植在温室或网室内诱导脱毒微型薯形成。目前微型薯生产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试管诱导培养生产微型薯;二是培养试管苗,然后通过扦插繁殖,并移栽于无土介质中生产微型薯。42.4茎尖培养脱毒法及其与热处理法马铃薯在栽培过程中,植株逐年变小叶片皱缩卷曲,叶色浓淡不均,茎杆矮小细弱,块茎变形龟裂,产量逐年下降,这些都表明马铃薯已经发生退化。种薯退化是弓1起产量降低和商品性状变差的主要原因聊。据此,科学家从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栽培技术、栽培环境、种薯贮藏条件、病虫害侵染等方面对马铃薯“退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表明:各种病毒、真菌、细菌等对马铃薯的侵染是导致我国马铃薯单产较低的主要原因。目前,已知的马铃薯侵染病毒约有30种,由于马铃薯育种体系尚不健全,农民自留种现象普遍致使病毒感染面积占到栽培总面积的80以上。在我国广大马铃薯产区,危害马铃薯的5种主要病毒为马铃薯x病毒(PVX)、马铃薯A病毒和Y病毒(PVA,PVY)、马铃薯S病毒(PVS)、马铃薯卷叶病毒(PLILV),以及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STVD)。其中PVY、PLRV是危害最为严重的2类病毒。53、马铃薯茎尖脱毒技术的操作规程3.1材料的选择实践证明,同一个品种个体之间在产量上或病毒感染程度上都有很大的差异。进行茎尖分生组织培养之前应于生育期对准备进行脱毒复壮的马铃薯品种或材料,进行田间株选和薯块选择,选择具有该品种典型特性、生长健壮的单株(或无性系),结合产量情况,选择高产、大薯率高、无病斑的单株作为茎尖脱毒的基础材料,以提高脱毒效果。由于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病(PSTV)在目前用植物茎尖分生组织方法很难脱掉,在进行茎尖剥离脱毒前,应先对人选的块茎进行PSTV检测,淘汰带有PSTV的薯块。563.2材料处理为提高脱毒效果,脱毒材料在进行茎尖组织剥取前,应进行材料的热处理,以钝化病毒的活性,消除马铃薯卷叶病毒,提高脱毒效果。把入选的马铃薯块茎进行打破休眠和催芽处理,当薯块顶芽生长至lcm后,转入光照培养箱内,以每天12h光照,照度3()()()lx,37的高温处理68周。3.3取材和消毒剪取经过热处理后发芽块茎上23cm长的芽若干个用软毛刷轻轻逐个刷洗后放于烧杯中,用纱布封口。放于自来水下冲洗30min,然后在超净工作台进行严格消毒:先用75的酒精浸15s,无菌水冲洗2次;再用01的升汞浸泡8-10min(或用5次氯酸钠浸泡520min),无菌水冲洗58次,每次35min(用无菌水冲洗过程中要不断的晃动放置材料的容器,以保证漂洗更彻底),冲洗完后放在灭过菌的培养瓶内待用。3.4剥离茎尖和接种在超净T作台上,将消毒过的芽置于40x的解剖镜下,一手用一把眼科镊子将芽按住一手用灭过菌的解剖针将叶片一层一层仔细剥掉,直至露出圆亮的生长点,用锋利的无菌解剖针小心切取03mm以下的带l,2个叶原基的茎尖随即将茎尖接种于已准备好的马铃薯茎尖培养基上,以切面接触琼脂。要注意确保所切下的茎尖不能与已剥去部分、解剖镜台或持芽的镊子接触。另外,在剥离过程中,必须注意使茎尖暴露的时间越短越好,因为超净台的气流和酒精灯发出的热都会使茎尖迅速变干。所以在选择解剖镜的灯源时,尽量以冷光灯为好同时在材料下垫一张灭过菌的湿滤纸保湿,每剥一个茎尖后换一张无菌湿滤纸。由于块摹萌发的芽的数量有限。加上剥离过程中难免损伤到茎尖,导致可剥离的茎尖最少、成苗的机率小易造成优良品种和材料的丢失。7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总结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取经严格消毒过的块茎芽(1cm长)接种在不含任何激素的马铃薯快繁培养基上,于25cc每天光照12h的培养室培养,34周后待芽长成含4、5片叶子的小苗时,剪切成单节段,转接于同样的无激素MS培养基上,培养成苗。同样方法扩繁l-2个周期,等苗达一定数量后,再直接用这些苗来剥离茎尖,既能保证材料不丢失,又能增加茎尖的数量,从而能增加成活的机率。4、茎尖培养与病毒检测4.1培养基选择合适的培养基是茎尖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根据我们的经验, 以Ms+GA2mg/L+BA05mg/L+NAA005+肌醇100mg/L+D-泛酸钙02mg/L+食用白糖3+琼脂06,pH58,为比较好的培养基组合。4.2培养茎尖培养对培养器皿无特殊要求,一般以150ml三角瓶或250ml罐头瓶,每瓶装40ml培养基,为节约培养基,每瓶接种23个茎尖,均匀分布于培养基表面。接种好的茎尖放在培养室内培养,温度18-25,光照2 0003 000lx,每天光照12h。培养2周后,培养瓶内的茎尖生长点便明显变大变绿,3040d即看到明显伸长的小茎,叶原基形成可见的小叶,这时可转入无激素的Ms培养基中。小苗继续生长,并形成根系,45个月后即可发育成34个叶片的小植株,将其按单节切段,进行扩繁,成苗后,用于病毒检测。采用离体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多效处理对马铃薯试管苗生长和块茎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管薯诱导条件下,01 mgL多效唑处理促进了夏波蒂提早结薯,使单瓶试管薯鲜重、平均直径和单薯鲜重都显著增加,同时降低了畸形薯率;而单瓶试管薯的结薯数量低于BA+CCC处理,但接近对照。这些结果表明:与广泛应用的矮壮素相比,在马铃薯试管薯生产中使用多效唑能提高试管薯产量和质量,且其使用浓度仅为矮壮素的15000,有利于降低残留并节约成本,是矮壮素较好的替代物之一。6 适宜的环境条件同样重要。培养室必须清洁、无菌。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在2 000 LX的光照下,每天照16 h。试管苗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是白天25-27 ,夜间16-2O ,一定的昼夜温差有利于试管苗壮苗,培养室的相对湿度为7O-8O ,湿度过高过低都不利于试管苗的健壮生长。在阴雨的夏天,要除湿,使湿度降到5O 下,防止真菌,细菌污染。4.3病毒检测由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获得的小苗,经第一次扩繁后要对其进行严格的病毒检测,以确定材料的脱毒情况。一般采用指示植物鉴定法、电镜检测法或抗血清鉴定法,经病毒检测后,确认是不带病毒的株系,才能进一步利用,对继续带病毒的株系应淘汰或进行再次脱毒。5、主要存在问题目前这种离体无性繁殖方法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制约着马铃薯脱毒推广技术的进一步扩大遗传上的不稳定性。例如:组织培养条件再生植株器官形成时,可能有许多愈伤组织参与,而这些细胞的遗传成分有的是变异的,有的是小变异的。而通过一个植物器管或一个节段直接长出芽用在具有遗传嵌合性的品种上时,会产生一个严重的问题:不定芽的形成会招致嵌合体裂解出现纯型植株风险。5.1真菌和细菌污染真菌和细菌污染是马铃薯组培过程中普偏存在地问题,控制不好很容易发生毁灭性的灾难必须做到提旱预防及时控制。操作前接种室要定期用甲醛熏蒸或紫外线杀菌,工作人员人内必须穿清洁工作服并套鞋套严格做好工作人员操作前消毒规程工作人员操作时候必须带口罩禁止说话严禁非工作人员出入培养室内的材料,应该坚持定时查询,发现污染问题及时处理同时适当降低培养室的湿度、温度减少空气当中细菌数量。5.2“玻璃化”现象不断进行重复离体繁殖的时候一部分培养物常常变成水渍状、其植株茎部趋于透明状这类试管苗的生长和繁殖速度都会下降,最后甚至死亡称之为“玻璃化”现象,玻璃化的起因是细胞生长过程中的环境变化引起的。试管苗及时进行继代培养,因为长时间培养,不能及时转移,容易出现玻璃化苗。培养基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比例控制在一定浓度水平。因为过高。7易导致玻璃化苗的产生。培养基中琼脂浓度应该控制在一定水平,过低时玻璃化苗比例增加,水浸状严重,同时随着多代培养后变异率越来越高此外控制一定温度、光照、通风都很重要。5.3快繁消毒问题脱毒苗在快速繁殖的过程中温室或者网室内棚脱毒苗在快速繁殖的过程中温室或者网室内棚顶、墙壁、地面、土壤、蛭石、沙子以及工作人员严格消毒还不够重视,在实际操作中,门窗和通风口5060目纱布隔离,防止虫媒再次感染。6、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移栽与成活从温室建设,壮苗培育,试管苗移栽,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可提高其移栽成活率。6.1移栽的条件 温室内最低温度不低于6度。 温室内日照时间不低于12 h。 无污染的健壮试管苗。 温室无虫,无杂菌,基质浇透水。 基质pH5.5- 6.5。6.2移栽移栽前,在蛭石中撒入1-3 gm 60 的多菌灵,2-3 gm 65 代森锰锌;同时,施入2Ogm。的磷酸二铵,10 gm。的尿素,30 gm 的硫酸钾,浇透水,盖上无机膜,全温室喷一遍4O% 的氧化乐果800倍液或50 %抗蚜威800-1 000倍液,关闭门窗,提高基质温度。5-7 d后,揭开无机膜,换气,2-3 d后待用。(2)移栽时,选择苗高6-8 cm健壮且根系发达的试管苗,打开培养瓶口,置于炼苗室内2-3d。取出试管苗,在6中的水中将培养基冲洗干净,浸入强力生根灵6 00O-8 000倍液2-3 min或25 mg/L的ABT生根剂溶液10-15 rain,然后,捞出来,按照4 cm6 cm进行定植。定植时,用手指将蛭石划开2-3 cm深的沟,把苗根放直,撒1-2 cm厚的蛭石,用雾状喷头喷水或喷雾器喷水,覆盖塑料膜及60 -70 的遮阳网。保持空气湿度及防止强光直射,散射光有利于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