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温度与气温核心概念: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下午2点。“温室效应”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温室效应”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的一种物理特性。假如没有大气层,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不会是现在这样适宜的15,而是十分低的 -18。这种温度差别的状况是由于一类名为“温室气体”的物质所导致的,这些气体吸收红外线辐射而影响到地球整体的能量平衡。在自然状态下,地面和大气层在整体上吸收太阳辐射后能平衡地释放热量到太空中。由于受到温室气体的影响,大气层吸收红外线辐射的热量多于它所释放到太空中的,这样就会使地球表面温度上升,此过程可称为“天然的温室效应”。在现代社会中,由于人类活动释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使更多红外线辐射被折返到地面上,阻止了地球热量散失,使地球发生可感觉到的气温升高。我们现在所说的“温室效应”就是指这类由人为原因所引起的温度上升。破坏大气层与地面间红外线辐射正常关系,吸收地球释放出来的红外线辐射,像“温室”一样使地球气温升高的气体,我们称其为“温室气体”。大气层中温室气体的比重不足1%,主要有二氧化碳(CO2)、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氯氟碳化合物(CFCs)及臭氧(O3)。人类活动可直接影响各种温室气体,使其浓度发生变化。大气层中的水汽(H2O)虽然是“天然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但人们普遍认为它的成分并不直接受人类活动所影响。人类无节制的活动导致了“温室效应”的产生,并使其有日益恶化的趋势。反过来,“温室效应”又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了日益严重的不良影响。如全球气候变暖、 海平面升高(预期1900至2100年地球平均海平面上升幅度为0.09至0.88米)等。而这些变化又将进一步影响到农业、海洋生态、水循环、沿海城市及海岛居民生活等人类活动的其他方面。我们关心天气核心概念:知道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天气预报的依据天气是指某一瞬间或某一短时段内所观测到的、各个气象要素(温度、湿度、气压、风、云、降水等)所综合的大气状态与物理现象。而天气预报就是要对这众多的气象要素进行综合考虑,以大气运动的历史和现状为基础,以大气运动规律为依据,分析其总体的未来走向、发展趋势并作出尽可能准确的预测。广播、电视中,短短几分钟的天气预报看似简单,它的背后却凝聚了数以万计我国、甚至全世界各地气象工作者智慧与劳动的心血。 天气预报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一般包括气象资料的收集,对气象资料分析、计算,得出结论并对外发布这样几个环节。目前,一般从地面和高空两方面对大气气象要素进行观测。世界各国有统一规定的观测时间。全世界成千上万的气象站把同一时间观测到的气象资料,迅速传递到收报台,由通信中心把收集到的各地的气象资料向国内外发报。气象台收到这些气象资料后,用规定的符号将各种气象数据很快地填到一张空白地图上,作成“天气图”。气象台站的预报人员利用天气图及其他传真图、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图、单站资料、群众经验等各种手段,运用计算机,根据各种天气系统的发生、发展、减弱、消失和系统的移动方向、速度等对它们进行详细、连贯、系统地分析,掌握过去和现在的天气演变情况及规律,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综合大家的智慧,进而对未来天气变化情况作出科学预测。天气预报具体的方法最常用的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天气学方法。通过对天气图上的各种气象要素进行分析,预报员就可以了解当前天气系统(如台风、锋等)的分布和结构,判断天气系统与具体天气(如雨、风、雾等)的联系及其未来演变情况,从而作出各地的天气预报。现在天气图的绘制和分析都由计算机来完成。另一种是数值预报,它是靠计算机“算出来”的未来的天气状况。 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预报结论也不尽相同,需要预报员对各种预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因而预报员的理论知识、经验积累等自身素质因素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天气情况比较复杂或灾害性天气来临时,还需要专家们进行会商。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得出比较可靠的意见。预报员作出预报后,送新闻单位,这样才有大家看(听)到的天气预报。天气预报按其预测时间的长短可分为短时(012小时)、短期(1272小时)、中期(72240小时)和长期(10天以上)四种。各种预报都有不同的工具和方法。由于气象科学还处于发展阶段,天气变化的客观规律还没有全部被认识,大气运动本身又十分错综复杂,天气预报有时也会不准确。所以,要作出正确的预报,必须对大气进行周密的观测,并对各种观测材料进行详细、连贯地分析、思索,对大气过去和现在的演变有深刻的分析了解,才能对将来的天气变化作出科学的预测。气象万千,风云变幻。天气预报对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发展经济和安排日常工作、生活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天气变化时一些生物的反应天气是指某一瞬间或某一短时段内所观测到的、各个气象要素(温度、湿度、气压、风、云、降水等)所综合的大气状态与物理现象。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阴、晴、冷、暖、干、湿等状况都是气象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生物生活在这样不同的大气环境中,受到不同的天气状况的影响,当然会有不同的感受和反应。为求生存,它们机体的组织结构、器官等均已渐渐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这种“适应性”代代遗传,形成了一种对外界环境变化的感知能力。这样,在天气变化之前,有些动植物会表现出一些特有的反应。人们就可以通过观察它们的这些反应来预测天气的变化了。对此,我们虽然没有很全面、完整的总结和概括,但民间有不少谚语和各种说法,反映了动植物对天气变化的反应。比如大雨将要来临之前,蜻蜓、燕子低飞,蚂蚁搬家,鱼儿浮出水面来换气儿,蚊子成群结队等;老牛抬头朝天嗅,雨临头;马嘴朝天,大雨在前;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如麻;蝼蛄唱歌,天气晴和;蛤蟆哇哇叫,大雨就要到。青蛙有动物界“活晴雨表”之称。阴湿多雨季节,下雨前空气潮湿时,青蛙就会跳出水面;空气干燥时,青蛙皮肤水分蒸发加快,它就会待在水里,以保持皮肤湿润;麻雀极为常见,它对天气变化非常敏感。假如冬季发现麻雀四处寻食,进窝时嘴里还叼着种子、杂草之类的东西,说明它在囤积食物,通常35天内就会下雪。夏秋季,天气闷热空气潮湿时,麻雀会飞到浅水地方洗澡散热,这便预示一两天内会有雨;假如大群麻雀洗澡,预示着将有大到暴雨。所以有民谚说:“群雀洗凉,落雨大又强”。民谚又说“蜘蛛结网,久雨必晴”,这是因为,较长时间下雨时蜘蛛无法结网捕食。如果看到蜘蛛爬出来结网,说明天气很快就会转晴了。夏季,假如发现柳叶“变白”,就预示阴雨天气即将来到。仔细观察便会发现,这是柳叶在阴雨天之前会全部反转过来,而柳叶的反面是浅绿色,表面还有一层“白霜”。含羞草“害羞”的程度不同,预示着不同的天气。假如触碰后叶子很快合拢、下垂,经相当长时间才能复原,说明未来将是晴好天气;若叶子触后收缩缓慢、下垂迟缓,或稍一闭合即张开,预示着风雨的来临。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药剂类考试成果分析试题及答案
- 教师资格考试中的实际案例与试题及答案
- 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记忆
- 药剂学专业基础试题及答案
- 激光制品设计中的注意事项试题及答案
- 母猪疾病防控知识的运用试题及答案
- 提高药师考试通过率的有效策略试题及答案
- 系统架构考试的审核与评估策略试题及答案
- 理解专利界定对企业创新策略的指导性作用试题及答案
- 拼图模板测试题及答案
-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4.【说课稿】《同学相伴》人教部编版
- 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 说课 课件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
- 2023年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招聘考试真题
- 借用资质协议2024年
- 2022年全国机关事务管理研究会(中国机关后勤杂志社)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陕西咸阳市县及县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定向招聘医学类毕业生87人(高频重点提升专题训练)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潮州市潮安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带答案】
- Unit7词汇表讲解2024-2025学年牛津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城市商业综合体运营管理方案
- 道路救援公司规章制度
- DZ∕T0312-2018 非金属矿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正式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