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二章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精品课件 人民版必修1.ppt_第1页
高中生物 第二章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精品课件 人民版必修1.ppt_第2页
高中生物 第二章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精品课件 人民版必修1.ppt_第3页
高中生物 第二章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精品课件 人民版必修1.ppt_第4页
高中生物 第二章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精品课件 人民版必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学习导航1 掌握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 2 理解构成细胞的元素的分类 化合物的种类及分布规律 3 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 脂肪和蛋白质 一 组成细胞的元素1 种类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 种 2 分类 1 大量元素 等 2 微量元素 等 3 最基本元素 在细胞干重中 的含量达到55 99 表明它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 20多 c h o n p s k ca mg fe mn zn cu b mo c 仔细观察分析以下两图 你对组成人体细胞的元素有哪些认识 提示 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为c h o n p s 想一想 化合物 85 90 1 1 5 1 2 蛋白质 7 10 1 1 5 3 有机物的检测 斐林试剂 橘黄色 红色 双缩脲试剂 紫色 碘液 连一连将下列试剂与相应的待测样品 相应的实验结果连起来 苏丹 染液a 豆浆 砖红色沉淀 斐林试剂b 马铃薯汁 橘黄色 双缩脲试剂c 葡萄汁 蓝色 碘液d 花生子叶 紫色 苏丹 染液e 苹果汁v 红色 提示 d ce a b d 1 种类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 按照在生物体的含量分为 1 大量元素 含量占生物体总质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 2 微量元素 含量占生物体总质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 2 组成细胞的元素及其分类 如图所示 3 鲜重和干重元素含量的差异 1 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中氧元素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最大 2 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中碳元素占细胞干重的百分比最大 4 化学元素的基本功能 1 组成细胞的成分 如c h o n p s等 约占细胞的总量的95 以上 2 化学元素是多种化合物的组成成分 如蛋白质 糖类等 3 一些元素能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如b能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 5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统一性和差异性的图解 特别提醒 1 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都是生物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是根据含量区分的 不是从功能上划分的 2 不同的生物 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 但各种元素的含量相差很大 2012 海南中学高一检测 如图1是细胞中3种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 图2是有活性的细胞中元素含量的柱形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图1图2 a 若图1表示正常细胞 则a为水b 若图1表示干重细胞 则a为蛋白质c 图2中含量最多的元素a是氧元素d 图2中数量最多的也是a 思路点拨 本题主要是考查细胞中各种元素和化合物含量的多少 解答时要找出 题眼 干重或鲜重 含量或数量 答案 d 1 若图1表示正常细胞 则c为哪种化合物 2 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有哪些 图2中b为何种元素 提示 1 脂质 2 c h o n c 互动探究 探规寻律 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含量关系 1 原理解读生物组织中某些有机化合物能与某些化学试剂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2 实验流程图示先根据选材预测实验结果 然后再实验验证 因此本实验属验证性实验 1 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 2 脂肪的检测和观察方法一 花生种子匀浆 3滴苏丹 染液 橘黄色方法二 取材 花生种子 浸泡 将子叶削成薄片 特别提醒实验用的花生种子需提前浸泡3 4h 浸泡时间太短 不易切片 浸泡时间太长 则组织太软 切下的薄片不易成形 3 蛋白质的检测和观察 4 淀粉的检测和观察 下列关于鉴定糖类 蛋白质和脂肪的实验操作的叙述中 正确的是 a 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与乙液 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b 鉴定脂肪的存在 要用显微镜观察是否有被染成橘黄色或红色的颗粒c 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 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 再加入乙液d 鉴定蛋白质时 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液的试管中 解析 斐林试剂的甲液 乙液要混合后使用 而双缩脲试剂则先用a液 摇匀后再加b液 不能混合 脂肪的鉴定用苏丹 染液 染成橘黄色 或苏丹 染液 染成红色 需要用显微镜观察组织细胞内是否有显色颗粒 答案 b 探规寻律 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比较 1 鉴定物质不同 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 而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 2 浓度不同 斐林试剂中cuso4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 05g ml 而双缩脲试剂中cuso4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 01g ml 3 使用方法不同 斐林试剂是甲 乙两液等量混匀 立即使用 而双缩脲试剂是先加a液1ml摇匀 再加b液4滴 摇匀 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 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中 以下操作错误的是 a 只有脂肪的鉴定需要使用显微镜b 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不需要加热c 使用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最好是现配现用d 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 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 变式训练 解析 选d 本题在于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验操作是否正确 规范 正确回答这类题目除了要亲自动手完成实验外 熟记实验过程的操作程序是解题的关键 脂肪的检测选用的材料是花生子叶 切片后 染色制片用显微镜观察 可溶性还原糖和蛋白质的检测都是将生物材料制成样液 然后检测 不用显微镜 需要隔水加热的是检测可溶性还原糖的实验 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要先混合再使用 且要现配现用 双缩脲试剂中的a液和b液不需混合 但也要现配现用 实际上 该实验中有许多可对比记忆的知识点 同学们在平时学习中要善于归纳总结 生物组织中有机物的鉴定和所发生的颜色反应小麦种子萌发时产生淀粉酶 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 葡萄糖等 小麦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 左右 此时产生淀粉酶的速度最快 取适量小麦种子在20 和30 培养箱中培养4天后 作如下处理 在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并加热至50 左右 摇匀后观察试管中的颜色 结果是 a 甲呈蓝色 乙呈砖红色 丙呈无色b 甲呈无色 乙呈砖红色 丙呈蓝色c 甲 乙都呈砖红色 丙呈无色d 甲呈浅砖红色 乙呈砖红色 丙呈蓝色 常见错误 错选c项 错因分析 错选c项的主要原因有两点 1 忽视了题干中的关键信息 由 小麦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 左右 可知 在30 培养箱中萌发的种子产生的淀粉酶多于在20 条件下萌发的种子产生的淀粉酶 因此乙试管中淀粉水解后产生的麦芽糖 葡萄糖等还原糖比甲试管中多 所以甲的颜色较乙浅 2 受习惯性思维的影响 认为丙中没有发生反应 就是没有颜色 而忽略了斐林试剂本身呈蓝色 正确答案 d 细胞中元素 含量 与 数量 辨析组成人体细胞的元素中 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最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