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二专题陈情表教案1苏教版必修.doc_第1页
高中语文第二专题陈情表教案1苏教版必修.doc_第2页
高中语文第二专题陈情表教案1苏教版必修.doc_第3页
高中语文第二专题陈情表教案1苏教版必修.doc_第4页
高中语文第二专题陈情表教案1苏教版必修.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陈情表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 2引导学生赏析本文行文思缜,脉络分明,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和骈散结合形象生动的语言艺术。 3继续指导学生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和相关文化常识。 教学安排: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了解作者和名人对本文有关评价;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 二指导学生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明确作者陈情目的。 三学生轻声诵读课文,对照注解,自己初步疏通课文;同时提醒学生注意以下词句: (1)注意以下加点字的读音或词义: 险衅 夙遭闵凶 门衰祚薄 日薄西山 茕茕孑立 床蓐 陨首 逋慢 矜育 拨擢 优渥 期功强近 终鲜兄弟 除臣洗马 日笃 (2)注意以下加点虚词的词义或用法: 以:臣以险衅臣以供养无主 猥以微贱臣具表以闻 圣朝以孝治天下但以刘日薄西山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3)注意以下加点的实词: 慈父见背 形影相吊 察臣孝廉 举臣秀才 拜臣郎中 拜表以闻 寻蒙国恩 除臣洗马 犹蒙矜育 不矜名节愿乞终养 拜表以听 臣之辛苦 (4)注意以下句式: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四指导学生朗读全文,提醒学生注意各段的感情基调。 第一段:凄苦,悲凉;(亲情) 第二段:感激,恳切;(孝情) 第三段:真挚,诚恳; 第四段:忠诚,恳切,期待。(忠诚) 五作业。 完成三维设计 陈情表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主要是翻译课文1-2段,理解作者动之以情,扣住“亲”“情”的写作方法。 一复习回顾。 二朗读第一段。翻译理解第一段。 1朗读。 2注意下面几个词的读音。 险衅 夙 闵 凶 愍 终鲜 兄弟 门衰祚 薄 期 功强 近 床蓐 茕 茕独立 3学生翻译第一段。 4注意下面几个词语的意义或变化 闵: 见背: 不行: 成立: 儿息: 外: 吊: 婴: 5第一部分陈述家庭的不幸和祖孙相依为命的情形。朗读第一段,说说作者说了自己哪些不幸的人生经历。 6作者为什么要向晋武帝陈述这些不幸的遭遇? 7、文章一开始,作者说:“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该句在全段中起到什么作用?它总提了哪几个方面? 三朗读第二段。翻译理解第二段。 1朗读第二段。 2注意下面几个词的读音。 逵 猥 陨 首 洗 马 逋 慢 日笃3学生翻译第二段。 4注意下面几个词语的意义和变化。 察: 举: 拜: 寻: 除: 孝廉、秀才、洗马: 陨首: 闻: 逋慢: 急于星火: 奔驰: 日笃: 告诉: 进退: 5如果第一段作者借助亲情博取同情的话,那么这一段就是动之以理。作者反复陈述朝廷对自己的知遇之恩,表达了感恩之情。同学们说说哪些是说朝廷对自己的恩遇,哪些是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的? 6其实这段文字还是扣住了一个“情”字来说的,如果第一段说的事亲情,这段说的是恩情。因此朗读基调应该是感激恳切的。 7从本段中我们看到的是李密的态度坚决呢,还是他的哀婉陈情? 8、情以动人,理以喻人。如果李密仅仅想用情来打动晋武帝的话,也许晋武帝会稍动恻隐之心,而这种恻隐之心很快就会从搞政治的阴险多疑的晋武帝心中溜走。你尽孝但不能不尽忠啊?自古说“忠孝不能两全”,舍孝而全忠嘛!李密用以陈情的第二手是什么?为什么李密从“孝”的角度来说理呢? 四作业。 完成三维设计。 陈情表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 2引导学生赏析本文行文思缜,脉络分明,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和骈散结合形象生动的语言艺术。 3继续指导学生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和相关文化常识。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主要是翻译课文3-4段,理解作者晓之以理,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 一复习巩固。 二朗读第三段,翻译理解第三段。 学生朗读第三段。 注意下面几个词语的读音。 矜 育拔擢 优渥 更 相3翻译。 4注意下面几个重点词语的意思或用法。 故老: 仕伪朝: 不矜名节: 拔擢: 优渥: 希冀: 日薄西山: 更相为命: 区区: 废远: 5这段文字是全文最精彩的一段,特别是他的说理尤为突出。同学们能说说他说理精彩在哪里么? 6因此这段文字要读得真挚诚恳。下面同学们带着这样的理解朗读这段文字。 三朗读第四段,翻译理解第四段。 1学生朗读第四段。 2注意下面几个词语的读音。 矜 愍 陨 首 3翻译第四段文字。 4注意下面几个重要词语的意思或用法。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辛苦: )。 明知: 鉴: 听: 卒: 结草: 以: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圣朝以孝治天下谨拜表以闻四学生朗读全文 陈情表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 2引导学生赏析本文行文思缜,脉络分明,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和骈散结合形象生动的语言艺术。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本文的艺术特色;整理本课的语言知识。教学过程:一、师生讨论总结四段文字的主要内容:分组背诵全文。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二、分析艺术特色:赏析语言 重点赏析语段(句式,用词,修辞手法,表情达意的效果):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路;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四字骈句: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也是对偶句,恰当地表达了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都是对偶句。 对偶句: “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比喻句: 提问:你能说出哪些成语出自本文吗? 小结: 四字骈句: 对偶句: 。 比喻句: 三、口语训练:学生设置情境,稍微思考后由学生作答。主要考察婉曲的言辞技巧。(例如:一学生家长因家庭经济拮据,让成绩较好的儿子退学,亲人劝说无效。假设你是班主任,你到家劝说,怎样说服家长?)当堂表达 四、总结本课古汉语语词、文化知识:1、一词多义:(见三维设计)2、古今异义:至于,成立,告诉,不许,希冀,辛苦3、通假现象:闵,零丁,蓐4、成语:孤苦伶仃,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朝不虑夕,皇天后土5、修辞方式:比喻,婉曲,对偶6、文化知识:孝廉,秀才,拜,除,拔擢,陛下五、作品评价 (一)通过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