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国内会展业发展现状趋势.doc_第1页
国际国内会展业发展现状趋势.doc_第2页
国际国内会展业发展现状趋势.doc_第3页
国际国内会展业发展现状趋势.doc_第4页
国际国内会展业发展现状趋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国际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会展业,又称会展经济,是一种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展览或展销,以获取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经济行为。会展经济是一种客观存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自18世纪中叶首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成功举办以来,会展业得到迅速发展,并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被世界各国所重视。目前,会展业已发展到相当的水平,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贸易往来、技术交流、信息沟通、经济合作及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一)发展现状 1欧洲会展业发展现状欧洲是世界会展业的发源地,经过150多年的发展,欧洲会展经济在国际上规模最大,整体实力最强。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都已经成为世界级的会展业大国。从世界上25个举办大型展会最多的国家市场分配情况看,最大的展览场馆大多集中在欧洲,绝大多数世界性大型和行业顶级展览会都在欧洲举办,专业贸易展览会约占世界总量的60以上,其展出规模、参展商数量、国外参展比例、观众人数、贸易效果及相关服务质量等方面,均居世界领先地位。德国号称“世界展览王国”,拥有23个大型展览中心,其中超过1o万平方米的展览中心就有9个。在全球前5位的展览中心中,德国就有4个。目前,德国展览总面积达240万平方米。在世界几个会展业大国中,德国举办的专业性国际展会数量最多、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现在,德国每年要举办400多个国际展会,在全世界影响较大的210个专业性国际贸易展会中,几乎23(130多个)都是在德国举办的。德国展览机构在全世界的办事机构达386个,已形成了全球化展览网络。德国会展业鲜明特点是:许多专业性展览会都是依托城市产业而发展起来的,例如工业重镇汉诺威的工业博览会,杜塞尔多夫的国际印刷、包装展,旅游城市纽伦堡的玩具展等。法国也是全球会展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其优势是在办综合性展览会方面。法国每年举办1500多个展览会,其中全国性国内展和国际展约为180个,具有国际性的专业贸易展有12o+左右。法国展览场馆面积160万平方米,展馆分布于全国80个城市。英国展览业近年来进人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阶段,据英国展览报告统计,1999年英国共举办了约900场展览活动,吸引了1200万人。但与欧洲其他国家相比,英国国内举办的展会规模不大,多以中、小项目为主,而且目前国内展馆规模也不大,较有名的伦敦及伯明翰展场,总面积不过20万平方米,因此英国会展业的规模、水平、影响都无法与德、意、法相比。但英国却培育了如励展集团、蒙哥马利展览公司等享誉世界的跨国展览公司,在英国本土之外举行大规模的著名展览会。意大利有40多个展场,每年办展达700多个,是欧洲办展最多的国家之一。意大利大型国际展览会举办地主要集中在米兰、博洛尼亚、巴里和维罗纳四个主要展览城市,米兰国际展览中心是世界第二展场,展览面积达37万多平方米,会议厅面积13554平方米。2美洲会展业发展现状北美的会展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如今美国举办会展的数量和会展业直接收入均居世界首位。根据美国展览业研究中心报告显示,2000年美国和加拿大举办的13185个展览的展出面积共达4561万平方米(其中美国占3498万平方米),展出面积在9290平方米以上的展览843个,会展业的直接收入为104亿美元(其中美国90亿美元)。3亚洲会展业发展状况亚洲会展业的规模和水平仅次于欧美。东南亚的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地区,由于基础设施完善、市场潜力巨大,并有较高的国际开放度和有利的区位优势,其会展业相当发达。日本是世界展览强国,又是展览大国,展览场馆设施先进,每年举办的展览很多,举办世界博览的次数也多。日本东京国际展览中心、大阪国际贸易展览中心是目前日本两个最大、等级最高的展览中心。其中大阪国际贸易展览中心总占地面积l2万多平方米,展览面积7万平方米。日本政府获准于2005年在爱知县举办世界博览会,因此,日本将连续四次举办世界博览会,标志着日本对举办世博会认识的深度和国家经济具备的能力和实力。新加坡会展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政府对会展业十分重视。新加坡会议展览局和新加坡贸易发展局专门负责推动会展业。其发达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较高水准的服务业,较高的国际开放度等,都为新加坡会展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据调查,新加坡的国际展会规模和次数均居亚洲第一位,在世界居第五、六位。香港是亚洲重要的会展中心之一,被誉为“国际会展之都”。每年举行的大型展览活动超过80项,参展商多达2万家;每年在香港举办的大型会议超过420个,来自世界各地的与会代表多达37万人。目前,香港的国际会议展览已排到了2008年。多数展览会规模、知名度和排名均位居世界或亚太地区前列。(二)发展趋势国际会展业将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1展会内容专业化由于专业展览会能够集中反映某个行业或其相关行业的整体状况,并具有更强的市场功能,因而从产生之日起就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专业化是会展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只有具有明确的展览主题和市场定位,展览会才对参展商或与会者有足够的吸引力。2. 项目运作国际化 这里的项目是指具体的会议或展览活动,其运作的国际化主要表现在举办机构、管理体制、国际规则和活动组织四个方面。3. 展会规模大型化 随着会展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各举办机构已不再局限于吸引本国、本地区的参展单位,也不再满足于国内甚至是地区范围内的影响力,而是力争提高国际参与程度,这导致展会的规模越办越大。4. 会展公司集团化 会展业是一项投入大、回报快的产业,表现在微观领域,即对会展企业的资产总额、人力资源、技术力量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随着会展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众多小规模的会议或展览公司已力不从心,逐渐被有实力的公司兼并或收购,进而退出市场;实力雄厚的展览公司则以资本为纽带,采取联合办展、收购展会、资产兼并等方式不断壮大自己,成为市场的主宰。5. 会展设备现代化 会展活动的发展与科技水平的高低一向是紧密相关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大量新工艺、新材料的出现,会展设备现代化已经成为会展业发展的一个不争的事实。实际上,设备现代化也是展会标准、展览内容、展览形式发展的共同要求。6. 举办国家多元化 近几年,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亚太地区在国际会展业中的地位得到显著提高。如在国际会议市场上,欧美国家所占的份额已从过去的80%下降至60%。此外,为抢占国际会展市场,发达国家的跨国展览公司纷纷采取各种手段,积极向海外扩张。二、国内会展业的发展现状 会展是会议、展览、展销、节庆等集体活动的简称,是指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内,由多人参加形成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制度或非制度的集体性和平活动。会展产业是指由会展经济运动而引起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同类企业的总和,是现代经济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会展业素有“城市的面包”和“经济的晴雨表”之称。“如果在一个城市开一次国际会议,就好比有一架飞机在城市的上空撒钱”。会展业具有强大的产业带动效应,不仅能给城市带来场租费、搭建费、广告费、运输费等直接收入,还能创造住宿、餐饮、通信、旅游、购物、贸易等相关收入,增加就业机会,从而有力推动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会展能汇聚巨大的信息流、技术流、商品流和人才流,会对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和催化作用。 近年来,中国会展业年均增长为20%,不仅培育了一批有影响的世界品牌展览会,而且拉动了外贸和投资的增长,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当前,中国已形成“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中西部”、“泛北部湾”、“两江新区”和“东北部”等多区域、多层次的会展业聚集区。2 0 年来,我国会展业每年以 20 % -30% 的速度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会展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徐维东,2011)。未来在我国总体经济长期趋好、产业全面升级、以绿色发展战略为基调、国民经济寻求新的增长点的基础上,会展业将得到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将成为会展业的重大主题(崔铁岩,2010)。在第十届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上,2013中国规模以上展览机构调研分析报告、2013中国专业展览会百强组展商及“2013中国会展指数”新鲜出炉, 2013年度,全国规模以上展会的数量为455个,展位平均价格为9134元;2013年度,展览会展出总面积突破6600万平方米,展位销售收入突破300亿元。会展指数是从2012年起开始发布的,是在2007-2011年这五年的数据基础上做出的分析,由中国会展综合指数 (ccei)、中国会展 60指数(ccei60)、中国会展城市指数(cceic)三部分组成,并且单独设立;中国会展指数是关于中国会展经济发展状况和发展动态的一种高度浓缩和形象显示,是关于中国会展经济发展的某种“风向标”和“晴雨表”。2011年各城市规模以上展会数量前十名(数据来源:2012年会展指数)2011年各城市规模以上展会展出总面积前十名根据2012年会展指数得出2013年度中国展览市场在宏观层面上具有这样五个特征:1.出国展览市场仍处在过渡期出国展览的发展状况是国际贸易和中国经济形势的综合体现。企业选择以出国参展的方式“走出去”,既表现出企业实力、良好的经贸环境和政府的鼓励,也需要企业具备现代贸易的意识。根据中国贸促会展览管理办公室提供的数据,2013年我国出展各项指标回落;目标市场由欧美向新兴国家战略转移;出展产业分布稳中有变,机械类、纺织类、食品类展览会继续领先;自办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从总体上来看,2013年出国展览行业在国际市场复苏缓慢和国内经济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下艰难过渡,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出展市场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还需时日。2.政府继续关注展览业,支持手段开始转变2013年,中央和地方政府继续对展览业保持较高的关注度。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现代服务业已成为中国经济战略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许多中小城市,政府开始认识到展览会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应,出台了支持展览业发展的政策。昆明市博览事务局正式揭牌成立,将负责全面统筹管理昆明市会展工作;东莞市政府将在东莞认定十大展会和五个成长型展会,从政策、资金上予以重点支持;珠海市举办会展业发展论证会,将采取组合措施推动展览业发展;桂林市政府将会展业列为市“十二五”期间重点培育的产业之一,并在京举行桂林会展业推介会。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使各级政府对大型展览会的财政支持受到影响,但也促使政府转变支持手段,以更符合现代展览业发展规律的方式对展览会提供政策、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支持,积极推动展览会的市场化转型。2013年,由文化部和浙江省政府共同主办了九届的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新增中国贸促会为主办单位,正式更名为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会,努力由展示为主的博览会向更加市场化的贸易展览会转变。这在目前是很具代表意义的。3.展览市场专业化程度逐步提升近年来,中国展览市场不断朝专业化、市场化的方向迈进。综合类展览会和展销会数量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有专业细分的展览会。虽然目前规模和影响较大的展览会依然多为政府主导,但国家政府部门和部分展览业规模较大的城市已开始由对展览会的支持转变为规范和管理,如国家林业局发布中国重点林业展会统计与发布办法与中国重点林业展会奖项设置与评奖指导意见两个文件,使中国林业展会有了国家规范;成都市规定重大展会前后4个月内一般不再办类似展会;广州市制定保障措施改善广交会展馆周边交通秩序,表明政府不仅将展览会视为经济增长点来扶持,而且开始将其作为具有自身发展规律的产业来管理。这些都是展览业专业化程度提升的标志。4.场馆建设热度不减我国场馆建设过热的呼声一直未歇,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大型展览场馆仍不断开工和落成,并呈现出规模大、参与主体多、城市范围广的特点。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全国室内可租用面积大于等于5000平方米、且举办两个以上经贸类展览会的展览馆共有132个,合计室内可租用总面积约为572万平方米。以北京为例,2014年在北京举办多个具有较大影响的世界大会,如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世界葡萄大会和世界种子大会等,为了举办这些会议又修建了许多具备展览功能的高档场馆。同时,一些二三线城市更是将兴建展览中心作为推动当地会展业发展、拉动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核心项目。哈尔滨、张家口、洛阳的新会展中心于今年开始运营,拉萨、呼和浩特、长沙、漳州、昆明、郴州等地的新会展场馆正在兴建中。5.会展教育平稳发展自2003年教育部正式批准普通高校招收会展经济与管理本科生以来,中国会展教育经过10年的快速扩张,进入平稳发展期。据统计,2013年全国招收会展新生12966人,较上年仅增长5.4%,为2008年以来最低增长率。目前全国会展专业在校生为37826人,其中本科生为10798人,首次过万。虽然目前开设会展专业的院校众多,但由于会展作为一个精细的服务产业链条,各环节都需要专业人才,加之由毕业生成长为会展业务骨干还需要长期的培养,我国会展专业人才依然短缺。同时,由政府、协会与高校合作进行的展览培训也成为从业人员提升专业水平的重要方式。2013年,贸促会牵头在湖南株洲、郴州,山东青岛和广东深圳举办了4场出国展览知识产权和出国办展实务系列培训。与往届相比,2013年培训的特点是更加贴近企业和基层,培训范围也从单纯的展会知识产权延伸到涉外法律培训、出国办展实务培训、展览市场和形势分析等课题。当前我国会展人才极度匮乏,会展人才的岗位空缺比例达10:1。而我国会展教育与培训又远远落后于会展业的发展速度,造成会展人才供不应求。会展教育与培训与市场需求脱节,造成输送的会展人才结构不够合理,会展核心人才和辅助性人才缺口较大。三、山西会展业的发展现状(一)山西会展业发展整体落后于全国水平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4年全省会展业营业收入1779.7万元,占全省文化产业营业收入的0.07%,会展业增加值仅占全省gdp的0.03%,不足全国平均水平(0.07%)的50%,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非常有限。因此,山西会展营业收入占全国的份额也就比较低,只占0.16%,排在青海、宁夏、内蒙、贵州和甘肃五省前面,与重庆比较接近。在中部六省中,与江西、河南差距相对较小,但远远落后于湖北、湖南和安徽,排名最后一位。 (二)地域分布不均衡,展馆使用效率较低第一次经普资料显示,2004年全省的36个会展单位中,仅太原就拥有25个,其他11个会展单位零散分布在阳泉、晋城等9个市。省会太原成为全省会展业的龙头,直接收入占全省87.9%。不仅如此,还有相当一部分城市展馆使用率十分低下,展馆闲置率较高,绝大多数展览馆平均使用率只有左右,运行效率偏低。从增速看,近年来展馆数量和面积的年递增率要高于展览项目的年递增率,展览场馆平均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收入呈下降的趋势。(三)场馆规模较小,无法满足现代展会的要求作为当今世界展览业发展最好的国家德国,其全国展览面积虽然只有250万平方米,但其单个展馆的面积却很大,展馆的平均面积在万平方米以上。近年来,山西展览总面积虽然增加较多,但展馆单体面积小,多数会展场馆的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下。作为山西内规格最大的山西省展览馆,建筑面积只有2.6万平方米、展厅18个、国际展位700个、室外展场1.5万平方米,很难承办一些大型和特大型展会,极不利于山西展览水平的提高。 (四)展会配套服务项目严重滞后,明显制约着会展业的发展山西展会配套服务项目的落后程度,在2006年全国邮展由省城太原承办时暴露无遗。多年来,全国邮展大多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举行,2006年落脚太原实为龙城幸事。但在会展期间,许多客人的住宿问题却不能得到妥善解决。其实,客人们面临的不仅仅是住宿问题,展会配套服务项目基本看不到:打车要到300米外的漪汾街上,吃冷饮要到200米外的小超市,更没有旅游、托运及金融服务等项目。反观我国一些发达城市,只要有会展,出租车从机场、车站到会场、旅游点按序等待,快餐送上门,银行、旅游公司等好多单位都在会场上等待服务。其差距由此可窥一斑。 (五)专业会展人才严重短缺目前我国展览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与展览发达国家相比,人员的素质总体来看有相当大差距,而山西还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全省会展业法人单位共有从业人员433人,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占1.85%,具有高级技术职称人员占3.46%,高级技师占0.92%,而全国分别为1.96%、1.85%和0.18%。太原出台太原市会展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依据规划草稿,太原市拟在5年内,形成以区域性会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