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设计--二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_第1页
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设计--二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_第2页
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设计--二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_第3页
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设计--二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_第4页
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设计--二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 一、 课程设计 任务 书 2 二、 设计要求 2 三、 设计步骤 2 1. 传动装置总体设计方案 3 2. 电动机 的选择 4 3. 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传动比 5 4. 计算 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5 5. V带 和带轮的设计 6 6. 齿轮 的 设计 8 7. 轴的设计 19 8. 滚动轴承的选择和校核 26 9. 联轴器的选择 27 10.箱体的设计 30 11.润滑与密封的设计 30 四、 设计小结 31 五、 参考资料 32 - 1 - 111 一 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机械厂 装配车间输送带传动装置设计 2 3 5 4 1IIIIIIIVPdPw 图 1:(传动装置总体设计图 ) 工作情况: 单向运输、轻度振动、环境温度不超过 35 原始数据: 主动滚筒扭矩 T( N m): 1200; 主动滚筒直径 D( mm): 360; 主动滚筒运输带速度 V( m/s): 0.8; 运动要求:输送带运动速度允许误差不超过 5; 使用寿命(年):十年,每年 350 天,每天 16小时; 检修周期:一年小修,两年大修; 生产批量:单件小批生产; 生产长型:中型机械厂。 设计内容 1.电动机选型 2.带传动设计 3.减速器设计 4.联轴器选型设计 设计任务 1.传动装置安 装图(可附在说明书内) 2.减速器总装配图一张( 0号或 1 图纸) 3.零件工作图(齿轮类零件图 1张、轴类零件图 1张) 4.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 2 - 传动装置总体设计方案 设计要求 ( 1)减速器设计成:展开式二级减速器 ( 2)对所设计的减速器:要求有两对斜齿轮传动 设计进度 1.第一阶段(第一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课本阅读,总体计算和传动件参数计算及强度校核; 2.第二阶段(第二周):装配图绘制及草图绘制; 3.第三阶段(第三周):齿轮零件和轴零件零件图的绘制 ,设计说明书的整理编写。 设计步骤 1.传动 装置总体设计 方案 : 本组设计数据 : 题号 参数 8 主滚筒扭矩 ( Nm) 1200 主滚筒速度 ( m/s) 0.8 主滚筒 直径( mm) 360 1.组成:传动装置由电机、减速器、工作机组成。 2.特点:齿轮相对轴承不对称分布,故沿轴向载荷分布不均 ,要求轴有较大的刚度。 3.确定传动方案:考虑到电机转速高,传动功率大,将 V带设置在高速级。 其传动方案 简图 如下: 2 3 5 4 1IIIIIIIVPdPw NF 8500 smv 3.1 mmD 450 - 3 - 2、电动机的选择 1)选择 电动机 的类型 2)选择 电动机 的容量 3)确定电动机转速 图 1:(传动装置总体设计图 ) 4.选择 V 带传动和二级圆柱斜齿轮减速器(展开式)。 2.电动机的选择 1、 电动机类型和结构的选择 因为本传动的工作状况是: 单向运输、轻度振动 。所以选用常用的封闭式 Y( IP44)系列的电动机。 2、电动机功率选择: ( 1) 运输带工作压力: F=T/0.5d=120000/0.5*360=6666.67N (2) 传动装置的总功率:(查课程设计表 2-1) = 1 2 3 32 4 5=0.96 0.983 0.972 0.99 0.96=0.807 1 带传动的效率,取 0.96; 2 滚动轴承传动的效率,取 0.98; 3 8级精度齿轮传动的齿轮副效率,取 0.97 4 联轴器的效率,取 0.99(表 3-1) ; 5主动滚筒效率,取 0.96. (3) 主动滚筒输出功率 Pw 由 Pw =2T*v/( 1000*D)得: Pw 5.33kW ( 4)电动机工作功率 Pd Pd= PW/ =5.33 kW /0.807= 6.72kW 3、确定电动机转速: 主动滚筒 转速 n =60*v/D=60*0.8/( 3.14*0.36) =42.46r/min 按指导书 P5表 2-1推荐的传动比合理范围,取 V带传动常用的传动比范围 i0=2 4,二 级展开式 圆柱齿轮减速器 传动比 范围为 ia=8 40,故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为 nd= i0 ia n=( 2 4)( 8 40) 42.46=679.36 6793.6r/min 符合这一范围的同步转速电动机有 750r/min, 1000r/min ,1500r/min 和3000r/min四 种 方案 ,见下表: 表 1-1 电动机参数 电动 机型号 额定功率Ped/kW 电动机转速 /(r/min) 电动机质量 Kg 参考 价格 同步转速 满载转速 Y160L-8 7.5 750 720 147 920 kwPw 05.11 87.0 kwPd 70.12 min55 rn w - 4 - 3、计算传动装Y160M-6 7.5 1000 970 119 760 Y132M-4 7.5 1500 1440 81 510 Y132S2-2 7.5 3000 2900 70 330 4、确定电动机型号 综合考虑减轻电动机及传动系统质量、节约资金,选定电动机型号为 Y132M-4,主要性能见表 1-2,主要外形尺寸和安装尺寸见表 1-3. 表 1-2 电动机主要性能参数 电动机型号 额定功率 kW 同步转速(r/min) 满载转速(r/min) 堵转转矩 额定转矩 最大 转矩 额定转矩 Y132M-4 7.5 1500 1440 2.2 2.2 表 1-3 电动机主要外形尺寸和安装尺寸 中心高 H 外形尺寸 L HD 低脚安装尺寸A B 轴伸尺寸 D E 平键尺寸 F G 132 515 315 216 178 38 80 10 33 3.计算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i并分配传动比 1. 总传动比 由选定的电动机满载转速 nm 和主动滚筒 转速 n,可得传动装置总传动比为 ai n /n 1440/42.46 33.91 2. 传动系统的 传动比 ai0i i (10,ii分别为带传动和 展开式二级斜齿圆柱齿轮 减速器的传动比 ) 为使 V带外廓尺寸不要太大, 初步取0i 2.5,则 二级减速器 传动比为 i 0/iia 33.91/2.5 13.57,满足二级圆柱齿轮传动比范围。 3.分配减速器的各级 传动比 按展开式布置,考虑润滑条件,取高速级传动比 取 i1=1.3i2 而 i= i1 i2=1.3 i22,所以 选定电动机型 号 Y160L-4 55.26i - 5 - 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传动比( 1)总传动比i (2) 分配传动比 4.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1)各轴的转速 2)各轴的输入功率 i1=3.1i =3.23 i2=4.11 4. 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该传动装置从电动机到工作机共有三轴,依次为轴轴轴 ( 1) 各轴转速 n 0/inm 1440/2.5 576r/min n1/ in 576/3.23 178.33r/min n n/ 2i 178.33/4.11=43.39 r/min n=n=43.39r/min ( 2) 各轴输入功率 Pdp 1 7.5 0.96 7.2kW Pp 23 7.2 0.98 0.97 6.84kW PP 23 6.84 0.98 0.97 6.51kW PP 4 5=6.51 0.99 0.96 6.18kW 则各轴的 输出功率: P P 0.98=7.06 kW P P 0.98=6.71 kW P P 0.98=6.38kW P P 0.98=6.06 kW ( 3) 各轴输入转矩 1T =dT0i 1 Nm 电动机 轴的 输出转矩dT=9550mdnP =9550 7.5/1440=49.74 Nm 所以 : TdT0i 1 =49.74 2.5 0.96=119.376Nm TT 1i 1 2 =119.376 3.23 0.96 0.98=362.76Nm TT 2i 2 3=362.76 4.11 0.98 0.97=1417.28Nm T=T 4 5=1417.28 0.99 0.96=1346.98 Nm 输出转矩 : TT 0.98=48.74Nm T T 0.98=355.5 Nm T T 0.98=1388.9Nm T T 0.98=1320 Nm 表 1-4 运动和动力参数 计算 结果 09.6i 35.4i min1460 rn min74.239 rn min55 rn min55 rnw kwP 45.12 kwP 08.12 kwP 72.11 kwP 49.11卷 - 6 - 3)各轴的输入转矩 5. 齿轮的设计 1.高速级大小 轴名 功率 P KW 转矩 T Nm 转速 r/min 输入 输出 输入 输出 电动机轴 7.5 49.74 1440 I轴 7.2 7.06 119.376 48.74 576 II轴 6.84 6.71 362.76 355.5 178.33 III轴 6.51 6.38 1417.28 1388.9 43.39 轴 6.18 6.06 1346.98 1320 43.39 5.设计带和带轮 1. 确定计算功率 查课本表 8-7可选择工作情况系数为 1.2 故 95.72.1 PkPAca 为工作情况系数, p 为传递的额定功率 ,既电机的额定功率 . 2. 选择带型号 根据 9caP, 2.1Ak ,选用 带型为 B型带 3. 选取带轮基准直径21, dd dd 查表得 小带轮基准直径 mmdd 1251 , 则大带轮基准直径 mmdiddd 5.3121255.2102 ,取 mmdd 3152 。 4. 验算带速 v smsmndV md /25/42.9100060 0414125100060 1 在 5 25m/s 范围内, V带充分发挥。 5. 确定中心距 a 和带的基准长度 由于 , 所以 初步选取中心距 a :450)315125(02.1)(02.1 210 dd dda ,初定中心距 mma 4500 ,所以带长 , dL= 16144)()(22 0220 121 adddda dddd mm . 查表 选取 基准长度 mmLd 1600, 得实际中心距 mm LLaa dd 4 4 32/1 6 1 41 6 0 04 5 020 , 取 mma 450 6. 验算小带轮包角1 155180180 121 a dd dd,包角合适。 7. 确定 v 带根数 z 选用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7 级精度 小齿轮材料 45钢(调质) 大齿轮材料 45钢 (正火 ) 251 z1522 z0.1d - 7 - 齿轮的设计 1) 选定齿轮类型、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 2) 初步设计齿轮主要尺寸 因 mmdd 1251 ,带速 smv /42.9 , n1=1440r/min,传动比 5.20 i, 查 8-4a/b表得 46.0.92.100 pp,查表 8-2得 LK =0.92, 查表 8-5得 K=0.93 41.439.029.0)46.092.1( 9)(00lca kkpp pZ。 故选 Z=5 根带。 8. 计算预紧力0F 查 8-3表 可得 mkgq /81.0 ,故 : 单根普通带张紧后的初拉力为 NqvkzvPF ca 7 7 . 2 6142.981.0)139.0 5.2(42.95 5009)15.2(500 220 计算作用在轴上的 压 轴 力pF NFzF p 1 7 3 0 . 62155s i n7 7 . 2 61522s i n2 10 6.齿轮的设计 (一)高速级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1, 齿轮材料,热处理及精度 ( 1) 考虑此减速器的功率及现场安装的限制,故大小齿轮都选用硬齿面渐开线斜齿轮 ( 2) 高速级小齿轮选用 40Cr(调质 ),齿面硬度为 小齿轮 280HBS,高速级大齿轮选用 45钢正火,齿面硬度为 大齿轮 240HBS,两者材料硬度相差 40HBS。 ( 3) 取 小齿齿数 1Z =24,则大齿轮齿数 Z2 =i Z1 =3.23 24=77.52 取 Z2 =78。 ( 4) 齿轮精度 : 按 GB/T10095 88,选择 7级,齿根喷丸强化。 ( 5) 选取螺旋角:初选螺旋角为 =14 2, 初步设计齿轮传动的主要尺寸 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 2131 )(12HEHdtt ZZuuTKd 确定各参数的值 : 由表 10-7选取齿宽系数 =1,选载荷系数tK=1.6 由课本图 10-21 选取区域系数 ZH =2.433 由表 10-26查得 78.01 82.02 则 6.182.078.0 计算应力值环数 N1 =60n1 jhL =60 576 1( 16 350 10) =1.935 109 h 5.1tK mmNT411014.8 MpaZ E 206 MPaH 6101lim MPaH 5602lim 911009.4 N 821072.6 N 94.01 HNK98.02 HNK MPaH4.573 1 - 8 - N2 =N1 /i1 =5.99 108 h 齿轮的疲劳强度极限 由表 10-21a 按齿面硬度查得小齿轮接触疲劳强度极限 1limH =600 MPa ;大 齿轮接触疲劳强度极限 2limH =550 MPa ; 查 课本 10-19 图 得: K1=0.93 K2=0.96安全系数取 S=1 H 1 =K1 1limSH=550 0.93MPa =511.5MPa H 2 =K2 SH 2lim=450 0.96MPa =432MPa 许用接触应力 M P aHHH 4 7 1 . 7 52/)3241 1 . 55(2/)( 21 由表 10-6查得材料的弹性影响系数 EZ =189.8MPa 小齿轮传递转矩 T=95.5 105 11/nP =95.5 105 7.2/576 =11.94 104 N.mm 3.设计计算 小齿轮的分度圆直径 dt1 2131 )(12HEHdtt ZZuuTKd = mm6 6 . 9 2)4 7 1 . 7 58.189433.2(23.34 . 2 36.11101 1 . 9 46.12 243 计算圆周速度 100060 11nd t sm /2 . 021 00 060 5 766 6. 9 214.3 计算齿宽 b和模数ntm 计算齿宽 b b=td d1=66.92mm 计算模 数 mn 初选螺旋角 =14 ntm= mmZd t 71.22414co s6 6 .9 2co s11 ,取ntm=2.8mm 计算齿宽与 高之比 hb MPaH8.548 2 mmd t 01.631 smv 82.4 圆整取 mmb 00.63 05.1VK 25.1AK 09.1K 43.1K mmd t 01.62 mmm 5.2 - 9 - 齿高 h=2.25 ntm=2.25 2.71=6.087mm hb = 6.08766.92 =10.99 计算纵向重合度 =0.3181d 14t a n2413 1 8.0t a n =1.903 计算载荷系数 K 使用系数 AK =1 根据 smv /2.02 ,7级精度 , 查图 10-8得 动载系数 KV=1.07, KH= )6.01(18.012.1 2d 2d+0.23 103 b =1.12+0.18(1+0.6 1) 1+0.23 103 66.92=1.44 由图 10-13查得 KF=1.35 , 由图 10-3 查得 KH=FK=1.2 故载荷系数 : K K K KH KH =1 1.07 1.2 1.44=1.85 按实际载荷系数校正所算 得 的分度圆直径 d1 =dt1 tKK/3 =66.926.158.13 =70.23mm 计算模数nm nm= mmZd 84.22414co s7 0 .2 3co s11 4.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设计 由弯曲强度的设计公式 nm )(c os212213FSFadYYZYKT 确定公式内各计算数值 小齿轮传递的转矩 119.4kNm 确定齿数 z 因为是硬齿面,故取 1Z =24,则大齿轮齿数 Z2 =i Z1 =3.23 24=77.52 取 Z2 =78 传动比误差 i u z / z 78/24 3.25 i 1 5,允许 计算当量齿数 z z /cos 24/ cos3 14 26.27 251 z 1522 z mmd 5.621 mmd 3802 mma 25.221 圆整取 mmb 00.63 mmB 632 mmB 701 mmh 625.5 MPaF 2251lim MPaF 2072lim 90.01 FNK 95.02 FNK 4.1FS 0.2STY - 10 - z z /cos 78/ cos3 14 85.38 初选齿宽系数 1 初选螺旋角 初定螺旋角 14 载荷系数 K K K K K K =1 1.07 1.2 1.35 1.73 查取 齿形系数 Y 和应力校 正系数 Y 查课本由197P表 10-5得 : 齿形系数 Y 2.592 Y 2.182 应力校 正系数 Y 1.596 Y 1.784 重合度系数 Y 端面重合度近似为 1.88-3.2(2111 ZZ ) cos 1.88 3.2( 1/24 1/78) cos14 1.655 arctg( tg /cos ) arctg( tg20 /cos14 ) 20.64690 14.07609 因为 /cos ,则重合度系数为 Y 0.25+0.75 cos / 0.673 螺旋角系数 Y 轴向重合度 43.2 14sin669.2 o 2.12, Y 1 0.71 计算大小齿轮的 FSFFY 安全系数由表查得 S 1.35 小齿轮应力循环次数 N1 60nkt 60 576 1 10 350 16 19.35 10 大齿轮应力循环次数 N2 N1/u 4.89 10 由图 10-20c 查得小齿轮的 弯曲疲劳强度极限aFF MP5001 ; 大齿轮aFF MP3802 弯曲疲劳寿命系数均取 1, 取弯曲疲劳安全系数 S=1.4 MPaF28.289 1 MPaF92.280 2 43.1K 62.21 FaY 139.22 FaY 59.11 SaY 78.12 SaY 小齿轮的数值较大,应按小齿轮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31.9911FFMpa 弯曲疲劳强度足够 - 11 - (一 ).齿轮轴的设计 F 1 = 14.3 5 74.15 0 01 SFF F 2 = 43.2714.13802 SFF 011 58.014.357 596.1592.2111 FSF FY 01434.043.271 784.1181.2222 FSF FY 大齿轮的数值大 .选用 . 设计计算 计算模数 mmmmm n 45.1713.1241 01434.014c o s79.01044.973.12 2 243 对比计算结果,由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法面模数 mn大于由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的法面模数,按 GB/T1357-1987 圆整为标准模数 ,取 mn=2mm但为了同时满足接触疲劳强度,需要 按 接触疲劳强度算得的分度圆直径 d1 =70.23mm 来计算应有的齿数 .于是由 : z1=nm 14cos70.23 =34.07 取 z1 =34 那么 z2 =3.23*34=109.82,取 z2 =110 几何尺寸计算 计算中 心距 a=cos2)( 21 nmzz = 14cos2 2*)01143( =148.4mm 将中心距圆整为 149mm 按圆整后的中心距 修正螺旋角 =arccos 88.144912 2)01143(a r c c o s2 )( 21 nm 因 值改变不多 ,故参数,k,hZ等不必修正 . 计算大 .小齿轮的 分度圆直径 d1 =88.14co s 243co s1 nmz =70.36mm d2 =88.14co s 2011co s2 nmz =227.63mm 计算 齿轮宽度 B= mmmmd 7 0 .3 67 0 .3 611 圆整后 702 B 571 B - 12 - (二) 低速级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材料: 低 速级小齿轮选用 45 钢调质,齿面硬度为 小齿轮 280HBS 取 小齿齿数 1Z =30 高 速级大齿轮选用 45 钢正火,齿面硬度为 大齿轮 240HBS z2 =2.33 30=69.9 圆整取 z2 =70. 齿轮精度 按 GB/T10095 1998,选择 7级,齿根喷丸强化。 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 1.确定公式内的各计算数 值 试选 Kt=1.6 查课本由215P图 10-30选取区域系数 ZH =2.45 试选 o12 ,查得 1=0.83 2=0.88 =0.83+0.88=1.71 应力循环次数 N1 =60 n2 j Ln=60 145.49 1 (16 350 10)=4.89 108 N2 = 05.3 1045.481iN1.61 108 接触疲劳寿命系数均取 1 按齿面硬度查得小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 MPaH 6001lim , 大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 MPaH 5501lim 取失效概率为 1%,安全系数 S=1,则接触疲劳许用应力 H 1 =SH 1lim= 6001600 MPa H 2 =SH 2lim=550/1=550 MPa 2 )( 2lim1lim HHH 575MPa 查材料的弹性影响系数 ZE =189.8MPa 选取齿宽系数 1d T=95.5 105 22 /nP =95.5 105 5.30/145.49=34.79 104 N.m 3 242131 )5758.18945.2(05.305.471.111079.346.12)(12 HEHdtt ZZuuTKd =77.47mm 2.计算圆周速度 NFt 8.2604 NFr 1.9480aF mmd 35 选用 LX3型弹性柱销联轴器 mmL 82 mmL 601 - 13 - 1 0 0 060 49.14547.771 0 0 060 21 nd t0.590 sm/ 3.计算齿宽 b=ddt1=1 77.47=77.47mm 4.计算齿宽与齿高之比 hb 模数 mnt= mmZd t 5 2 6.23012co s47.77co s11 齿高 h=2.25 mnt=2.25 2.526=5.6835mm hb =77.47/5.6835=14.40 5.计算纵向重合度 0 2 8.212t an303 1 8.0t an3 1 8.0 1 zd 6.计算载荷系数 K KH=1.12+0.18(1+0.6 22)dd +0.23 10 3 b =1.12+0.18(1+0.6)+ 0.23 10 3 77.47=1.4772 使用系数 KA =1 同高速齿轮的设计 ,查表选取各数值 vK=1.04 KF=1.35 KH=KF=1.2 故载荷系数 KHHvA KKKK =1 1.04 1.2 1.4772=1.844 7.按实际载荷系数校正所算的分度圆直径 d1 =dt1 tKK3 =77.47 mm04.873.1844.13 计算模数 mmzdmn 8 3 7 9.23012co s04.87co s11 3.按齿根弯曲强度设计 mc os212213FSFdYYZYKT 确定公式内各计算数值 ( 1) 计算小齿轮传递的转矩 347.9kNm ( 2) 确定齿数 z 因为是硬齿面,故取 z 30, z i z 3.05 30 91.5 传动比误 差 i u z / z 92/30 3.07 i 0.66 5,允许 mmd 40选取 深沟 球轴承 6309 mmdd45 mml 5.33 mmdd54 mml 142mml 5.103 mml 15mml 37 - 14 - ( 3) 初选齿宽系数 由表查得 1 ( 4) 初选螺旋角 初定螺旋角 12 ( 5) 载荷系数 K K K K K K =1 1.04 1.2 1.35 1.6848 ( 6) 当量齿数 z z /cos 30/ cos3 12 32.056 z z /cos 92/ cos3 12 98.30 由课本197P表 10-5查得 齿形系数 Y 和 应力修正系数 Y 232.2,491.2 21 FF YY 7 5 1.1,6 3 6.1 21 SS YY ( 7) 螺旋角系数 Y 轴向重合度 2.03 Y 1 0.797 ( 8 计算大小齿轮 的 FSFFY 查得齿轮弯曲疲劳强度极限 aFE MP5001 aFE MP3802 弯曲疲劳寿命系数均取 1 S=1.4 F 1 =aFE MPS 14.3574.15001 F 2 =aFF MPS 43.2714.13802 计算大小齿轮的 FSaFaFY,并加以比较 0 1 1 4 1.014.357 636.1491.2111 FSaFa FY 0 1 4 4 0.043.271 751.1232.2222 FSaFa FY 大齿轮的数值大 ,选用大齿轮的尺寸 设计计算 . 计算模数 mmmmm n 03.271.1301 01440.012c o s797.010479.36848.12 2 253 - 15 - 对比计算结果,由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法面模数 mn大于由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的法面模数,按 GB/T1357-1987 圆整为标准模数 ,取 mn=3mm但为了同时满足接触疲劳强度,需要 按 接触疲劳强度算得的分度圆直径 d1 =87.04mm 来计算应有的齿数 . z1=nm 12cos04.87 =28.38 取 z1 =30 z2 =3.05 30=91.5 取 z2 =92 初算主要尺寸 计 算中心距 a=cos2)( 21 nmzz = 12cos2 2)9230( =124.726mm 将中心距圆整为 125 mm 修正螺旋角 =arccos 58.121032 2)9230(a r c c o s2 )( 21 nm 因 值改变不多 ,故参数,k,hZ等不必修正 分度圆直径 d1 =12cos 330cos1 nmz =92.01mm d2 =12cos 392cos2 nmz =282.17 mm 计算 齿轮宽度 mmdb d 01.9201.9211 圆整 后取 mmB 802 mmB 1001 (5).结构设计及绘制齿轮零件图 首先考虑大齿轮,因齿轮齿顶圆直径大于 160mm,而又小于 500mm,故以选用腹板式结构为宜。其他有关尺寸按 课本 P136图 6.26( a) 荐用的结构尺寸设计,并绘制大齿轮零件图如下。 其次考虑小齿轮,由于小齿轮齿顶圆直径较小,若采用齿轮结构,不宜与轴进行安装,故采用齿轮轴结构,其零件 图见滚动轴承和传动轴的设计部分。 (5).结构设计及绘制齿轮零件图 首先考虑大齿轮,因齿轮齿顶圆直径大于 160mm,而又小于 500mm,故以选用腹板式结构为宜。其他有关尺寸按 课本 图 10-39 荐用的结构尺寸设计,并绘制大齿轮零件图如下。 MPaca64.14 1 ca - 16 - ( 三 ).滚动轴承的校核 7. 键联接设计 其次考虑小齿轮,由于小齿轮齿顶圆直径较小,若采用齿轮结构,不宜与轴进行安装,故采用齿轮轴结构,其零件图见滚动轴承和传动轴的设计部分。 7.轴 的 设计 (一 ).轴的材料选择和最小直径估计 根据工作条件,初定轴的材料为 45 钢,调质处理。轴的最小直径计算公式3m in o PdAn Ao的值确定为 110 1、 高速轴 1mind =23.60因为高速轴最小直径处装大带轮,设一个键槽,因此取 1mind =23.60*(1+5%)=24.78,取 1mind =25mm 2、 中间轴 2mind =36.46,根据轴承的选择,取 2mind =40mm 3、 低速轴 3mind=51.62mm,安装联轴器设一个键槽,3mind=51.62*( 1+5%) =54.20mm,再根据后面密封圈的尺寸,取3mind=54mm (二)、轴的结构设计 1、高速轴 1)高速轴的直径的确定 11d:最小直径处 安装大带轮的外伸轴段,因此 1m in11 32 dmmd 12d:密封处轴段 根据大带轮的轴向定位要求,定位高度11( 0 . 0 7 0 . 1 )hd ,取 12d 36mm 13d:滚动轴承轴段 13d40mm,滚动轴承选取 30208 : d D B=40mm 68mm 18mm 14d:过渡段 由于各级齿轮传动的线速度为 2m/s 左右,滚动轴承采用脂润滑, hL H 46720 NFNFRR39.204305.72821NP 05.7281 NP 93.20432 2.1pf 0.1tf KNC r 8.5214251982HHLhL2 1138822HHLhL故满足预期寿命。 - 17 - 8.箱体 结构的 设计 考虑挡油盘的轴向定位,取 14d 42mm 齿轮轴段:由于齿轮直径较小,所以采用齿轮轴结构。 15d:滚动轴承段, 15d 13d40mm 2)高速轴各段长度的确定 11l:由于大带轮的宽度 B=99mm,确定 11l =99 12l:由箱体结构,轴承端盖、装配关系 等确定 12l =55mm 13l:由滚动轴承确定13l=18mm 14l:由装配关系、箱体结构确定 14l =109mm 15l: 长度由轴肩确定,取15l=6mm 16l:由 高速齿轮宽度 B=62 确定 15l60mm 17l:滚动轴承轴段,由装配关系,和箱体结构确定17l=32mm 2、中间轴 1)中间轴各轴段的直径确定 21d:最小直径处 滚动轴承轴段,因此 21d 45mm 2mind .滚动轴承选取 30209 d D B=45mm 75mm 19mm。 22d:低速齿轮轴段 取 22d 50mm 23d: 轴环,根据齿轮的轴向定位要求 取 23d75mm 24d:高速带齿轮轴段 24d 22d 50mm 25d:滚动轴承段, 25d 21d45mm 2)中间轴各轴段长度的确定 21l:由滚动轴承,挡油盘及装配关系 取 21l =30mm 12l:由低速小齿轮轮宽 B=97 取 22l 95mm 23l:轴环,23l =15mm 14l:由高速齿轮大齿轮轮宽 B=62mm,取 24l 60mm 25l: 25l 21l 30mm - 18 - 3, 低速轴 1) 低速轴各轴段的直径确定 31d: 滚动轴承轴段,因此31d=60mm.滚动轴承选取 30212 d D B=60mm 95mm 22mm。 32d:低速大齿轮轴段 取32d=64mm 33d:轴环,根据齿轮的轴向定位要求 取33d =77mm 34d: 过度段取,考虑挡油盘的轴向定位: 34d=62mm 25d:滚动轴承段,35d=60mm 36d:封密轴段处,根据联轴器的定位要求以及封面圈的的标注,取35d=55mm 37d:最小直径,安装联轴器的外伸轴段37d=50mm 2)低速轴各轴段长度的确定 31l:由滚动轴承、挡油盘以及装配关系等确定取31l=22mm 32l:由低速大齿轮轮宽 B=97mm 取32l=95mm 33l:轴环,33 10l mm 34l:由由装配关系和箱体结构取34l=90mm 35l:滚动轴承、挡油盘以及装配关系35l=34mm 36l:轴套及装配关系36l=40mm 37l:由联轴器的孔毂 L=107 取37 142l 4. 轴上零件的周向固定 为了保证良好的对中性,齿轮与轴选用过盈配合 H7/r6。与轴承内圈配合轴劲选用 k6,齿轮与 大带轮均采用 A 型普通平键联接,分别为 16*63 GB1096-1979 及键 10*80 GB1096-1979。 5. 轴上倒角与圆角 为保证 6008 轴承内圈端面紧靠定位轴肩的端面,根据轴承手册的推荐,取轴肩圆角半径为 1mm。其他轴肩圆角半径均为 2mm。根据标准 GB6403.4-1986,轴的左右端倒角均为 1* 45 。 (三)、中间轴的校核 - 19 - 9. 润滑密封设计 10. 联1、中间轴上作用力的计算 因为采用的是直齿圆柱齿轮,所以轴向力 0aF 如下图 ,中间轴的力学模型如图 f-13 齿轮 2 21 3 1 6 8 . 7 5ttF F N 21 1 1 5 3 . 3 3rrF F N 齿轮 3 2332 2 4 6 8 7 7 0 7 3 6 0 . 1 81 2 7 . 3 8tTFNd 33 t a n 2 0 7 3 6 0 . 1 8 t a n 2 0 2 6 7 8 . 8 9oortF F N 2、支反力的计算 由上面数学模型图知 1 2 31 0 2 . 5 , 1 1 2 . 5 , 7 0L m m L m m L m m 总长 L=285mm 1)垂直面受力如图 f-14: 对于2B点2 0BM得: 2 3 3 2 32 ()rrAv F L F L LF L 1 1 5 3 . 3 3 7 0 2 6 7 8 . 8 9 1 4 3 2 . 1 62851 4 3 2 . 1 6 N 方向向下 对于2A点2 0AM得: 2 1 2 3 121 1 5 3 . 3 3 1 0 5 . 5 1 1 2 . 5 2 6 7 8 . 8 9 1 0 2 . 5() 93285rrBv F L L F LFNL 方向向下。 由上轴的合力2 0vF ,校核 2 2 32 9 3 . 4 1 4 3 2 . 1 6 1 1 5 3 . 3 3 2 6 7 8 . 8 9 0A v B v r rF F F F 计算无误 2)水平 支反力如图 f-15 对于2B点2 0BM 2 3 3 2 32 ()ttAH F L F L LF L AF BF 102.5 112.5 67 3tF 3rF 2rF 2tF C2 D2 图 f-13 2AvF 2BvF 2rF 3rF 图 f-14 2AHF 2BHF 2tF 3tF 图 f-15 - 20 - 轴器设计 3 1 6 8 . 7 5 7 0 7 3 6 0 . 1 8 1 8 2285 =5491.39N 对于2A点2 0AM得: 2 1 2 3 12 () 7 3 6 0 . 1 8 1 0 2 . 5 3 1 6 8 . 7 5 2 1 5 5 0 3 7 . 5 4285ttBH F L L F LFNL 由上轴的合力2 0HF ,校核: 2 2 2 32 5 4 9 1 . 9 3 5 0 3 7 . 5 4 3 1 6 8 . 7 5 7 3 6 0 . 1 8 0A H B H t tF F F F 计算无误。 3) A2 点总支反力 2 2 2 22 1 4 3 2 . 1 6 5 4 9 1 . 3 9 5 6 7 5 . 0 7R A A V A HF F F N B2 点总支反力 2 2 2 22 9 3 3 0 3 7 . 5 4 3 0 3 8 . 4 1R B B V B HF F F N 3、绘转矩、弯矩图 1)垂直平面内的转矩图如右图 f-16: C2点 2 2 1C V A VM F L 1 4 3 2 . 1 4 1 0 2 . 5 1 4 6 7 9 6 . 4 Nm D2点 2 2 3D V B VM F L 9 3 . 4 7 0 6 5 3 8 Nm 2)水平面弯矩图如右图 f-17: C2点 2 2 1C H A HM F L 5 4 9 1 . 3 9 1 0 2 . 5 5 6 2 8 6 7 . 4 8 Nm D2点 2 2 3D H B HM F L 5 0 3 7 . 5 4 7 0 3 5 2 6 2 7 . 8 Nm 3)合成弯矩图如右图 f-18: C2点 222 2 2C C V C HM M M 221 4 6 7 9 6 . 4 5 6 2 8 6 7 . 4 8 5 8 1 6 9 4 . 9 Nm D2点 222 2 2D D V D HM M M 226 5 3 8 3 5 2 6 2 7 . 8 3 5 2 6 8 8 . 4 0 Nm M 581694.9 352688.40 图 f-18 M 6538 -146796.4 图 f-16 M M 468770 图 f-19 562867.48 图 f-17 352627.8 - 21 - 4、转矩图 中间轴的转矩图如右图 f-19 2 468770T N m m 5、弯矩强度校核 由上面可知 C2 处截面的转矩最大,是危险截面。根据选定的轴材料 45 钢,调质处理,由表 15-1查得 1 60M Pa 2 1335 8 1 6 9 4 . 9 2 3 4 . 9 6 6 00 . 1 0 . 1 5 5Cca M M P a M P ad 故安全。 6、安全系数法疲劳强度校核 1)由上面可知 C2处是危 险截面 2)根据选定轴 45钢,调质处理,查表 15-1确定材料性能: 116 4 0 , 2 7 5 , 1 5 5B M P a M P a M P a 3)抗弯截面系数: C截面有一个键槽 b h=16 10 t=6 223 33 21 6 6 4 5 63 . 1 4 4 5 8 9 0 0 . 0 43 2 2 3 2 2 4 5b t d tdW m md 抗扭截面系数: 223 3 21 6 6 4 5 63 . 1 4 4 5 1 7 8 4 1 . 6 81 6 2 1 6 2 4 5Tb t d tdW m md 弯曲应力 2 5 8 1 6 9 4 . 9 2 6 5 . 3 6 , 08 9 0 0 . 0 4CamM M P aW 扭转应力2 468770 2 6 . 2 71 7 8 4 1 . 6 8aTT M P aW 2 6 . 2 7ma M P a 4)影响系数 截面上由于轴肩引起的理论应力集中系数和按表 3-2 查取。由2 . 0 5 50 . 0 4 , 1 . 2 24 5 4 5rDdd 取 =2.10 =1.68 由附图 3-1可得轴的材料的敏性系数 0 . 8 2 , 0 . 8 5qq 故有效应力集中系数: 1 1 1 0 . 8 2 ( 2 . 1 0 1 ) 1 . 9 0 2kq 1 1 1 0 . 8 5 ( 1 . 6 8 1 ) 1 . 5 7 8kq 由附图 3-2的尺寸系数 0.71 由附图 3-4得的扭转系数 0.76 - 22 - 轴按磨削加工 由附图 3-4得表面质量系数 0 .9 2 轴未经表面强化处理,即 1q 则可得综合系数: 1 1 . 9 0 2 11 1 2 . 7 6 50 . 7 1 0 . 9 2kK 1 1 . 5 7 8 11 1 2 . 1 6 30 . 7 6 0 . 9 2kK 取钢的特性系数: 0 . 1 , 0 . 0 5 则安全系数caS如下: 1 275 1 . 52 . 7 6 5 6 5 . 3 6 + 0 . 1 0amS K 1 275 4 . 82 . 1 6 3 2 6 . 2 7 + 0 . 0 5 2 6 . 2 7S K 2 2 2 21 . 5 4 . 8 2 . 4 61 . 5 4 . 8caSSSSS caS S=1.4 故 设计的轴安全。 (四)、低速轴的校核 1、低速轴上作用力的计算 因为采用的是直齿圆柱 齿轮,所以轴向力 0aF 如图 f-20,低速轴的力学模型: 齿轮 1 43 736018ttF F N 43 2 7 6 8 . 8 9rrF F N 2、支反力的计算 由上面数学模型图知 121 0 4 , 1 8 4L m m L m m 总长L=283mm 1)垂直面受力如右图 f-21: BF C3 AF 3tF 214 69 3rF f-20 3BvF 3AvF 4rF f-21 - 23 - 对于3B点3 0BM得: 443 rAv FLF L 2 6 3 8 . 8 9 1 8 4 1 7 1 1 . 5 1288 N 方向向下。 对于4A点4 0AM得: 443 2 6 7 8 . 8 9 1 0 4 9 6 7 . 3 7288rBv FLFNL 方向向下。 由上轴的合力3 0VF ,校核 3 3 42 1 7 1 1 . 5 1 9 6 7 . 3 7 2 6 7 8 . 8 9 0A v B v rF F F 计算无误。 2)水平支反力如图 f-22 对 于3B点1 0BM 423 tAH FLF L 4 3 6 0 . 1 8 1 8 4 4 7 0 2 . 3 4288 N 对于3A点3 0AM得: 41 7 3 6 0 . 1 8 1 0 42882 6 5 7 . 8 4tBHFLFLN 由上轴的合力3 0HF ,校核: 3 3 42 4 7 0 2 . 3 4 2 6 5 7 . 8 4 7 3 6 0 . 1 8 0A H B H tF F F 计算无误。 3) A3 点总支反力 2 2 2 23 3 3 1 7 1 1 . 5 1 4 7 0 2 . 3 4 5 0 0 4 . 1 3R A A V A HF F F N B3 点总支反力2 2 2 23 3 3 9 6 7 . 3 7 2 6 5 7 . 8 4 2 8 2 8 . 4 1R B B V B HF F F N 3、绘转矩、弯矩图 1)垂直平面内的转矩图如右图 f-23: C3点 3 3 1C V A VM F L 1 7 1 1 . 5 1 1 0 4 1 7 7 9 9 7 . 0 4 Nm 2)水平面弯矩图如右图 f-24: C3点 3 3 1C H AHM F L 4 7 0 2 . 3 4 1 0 4 4 4 8 9 0 4 3 . 3 6 Nm 图 f-25 520429 M 3AHF 3BHF 4tF f-22 图 f-23 M -177997.04 图 f-24 M 489043.36 - 24 - 3)合成弯矩图如右图 f-25: C1点 223 3 3C C V C HM M M 221 7 7 9 9 7 . 0 4 4 8 9 0 4 3 . 3 6 5 2 0 4 2 9 Nm 4、转矩图 高速轴的转矩图如右图 f-26 T=3 1532690T N m m 5、弯矩强度校核 由上面可知 C1 处截面的转矩最大,是危险截面。据选定的轴材料 45 钢,调质处理,由表 15-1查得 1 60M Pa 33133520429 6 . 0 7 6 00 . 1 0 . 1 9 5CCa M M P a M P ad 故是安全的。 6、安全系数法疲劳强度校核 1)由上面可知,所以 C3处是危险截面 2)根据选定轴 45钢,调质处理,查表 15-1确定材料性能: 116 4 0 , 2 7 5 , 1 5 5B M P a M P a M P a 3) C3处设一键槽 b h=25 14 t=9 抗弯截面系数: 223 33 22 5 9 9 5 93 . 1 4 9 5 7 5 3 7 1 . 5 03 2 2 3 2 2 9 5b t d tdW m md 抗扭截面系数: 223 3 22 5 9 9 5 93 . 1 4 9 5 1 5 9 5 0 1 . 4 21 6 2 1 6 2 9 5b t d tdW m md 弯曲应力 : 3 520429 6 . 9 0 5 , 07 5 3 7 1 . 5 0CamM M P aW 扭转应力 : 3 1532690 9 . 6 0 91 5 9 5 0 1 . 4 2aTT M P aW 9 . 6 0 9ma M P a 4)影响系数 截面上由于轴肩引起的理论应力集中系数和按表 3-2 查取。由3 . 0 9 50 . 0 4 , 1 . 1 1 79 5 8 5rDdd 取 =2.01 =1.45 由附图 3-1可 得轴的材料的敏性系数 0 . 8 2 , 0 . 8 5qq M 1532690 图 f-26 - 25 - 故有效应力集中系数: 1 1 1 0 . 8 2 ( 2 . 0 1 1 ) 1 . 8 2 8kq 1 1 1 0 . 8 5 ( 1 . 4 5 1 ) 1 . 3 8 3kq 由附图 3-2的尺寸系数 0.71 由附图 3-4得的扭转系数 0.76 轴按磨削加工 由附图 3-4得表面质量系数 0 .9 2 轴未经表面强化处理,即 1q 则可得综合系数: 1 1 . 8 2 8 11 1 2 . 6 60 . 7 1 0 . 9 2kK 1 1 . 3 8 3 11 1 0 . 9 3 10 . 7 6 0 . 9 2kK 取钢的特性系数: 0 . 1 , 0 . 0 5 则安全系数caS如下: 1 275 1 4 . 9 72 . 6 6 6 . 0 9 5 + 0 . 1 0amS K 1 275 2 9 . 1 7 60 . 9 3 1 9 . 6 0 9 + 0 . 0 5 9 . 6 0 9S K 2 2 2 21 4 . 9 7 2 9 . 1 7 1 3 . 3 11 4 . 9 7 2 9 . 1 7caSSSSS caSS =1.4 故 设计的轴安全。 7、键的选择和校核 (一)、高速轴上键的选择和校核 高速轴 上只有安装大带轮的键。根据安装大带轮处直径 d=32 ,查(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表 10-1 选择普通平键。因为带轮的宽 B=99mm,所以选择的键尺寸: b h l=10 8 90 ( t=5.0r=0.25)。标记:键 10 8 90 GB/T1096-2003。键的工作长度 L=l-b=90-10=80mm,键的接触高度 k=0.5h=0.5 8=4mm,传递的转矩 1TT =94.39Nm。按表 6-2差得键的轻度冲击连接时需用应力则 p =120MPa - 26 - kldTp3102 =18.44MPap,因此设置双键pp*1.5=180MPa, 故轴上的键强度足够。 再校验长轴,强度也符合。 (三)、低速轴的键选择和校核 低速 上有两个键,一个是用来安装低速级大齿轮,另一个是用来安装联轴器。齿轮选用圆头普通平键,齿轮的轴段的直径 d=64mm,轮宽 B=92mm 查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选键的参数: b h l=18 11 90( t=7.0, r=0.3) 标记 键 18 1190GB/T1096-2003 。键的工作 长度 L=l-b=90-18=72mm,键的接触高度 k=0.5h=0.511=5.5mm,传递的转矩 4TT =910.57则 kldTp3102 =71.87MPa56000h 所以,轴承寿命足够。 (二)、中间轴轴承的选择和校核 1、 滚动轴承的选择 根据载荷及速度情况,选用深沟球轴承。由中间轴的设计,根据2 1 2 5 45dd,选轴承型号为30209,其基本参数: 5 2 . 8 , 3 1 . 8r o rCC 2、滚动轴承的校核 1)轴承受力图如右图 32425 6 7 5 . 0 75 0 3 8 . 4 1RARBF F NFF 2)当量动载荷 根据工作情况(无冲击或轻微冲击),由表 13-6 查得载荷系数 1.1pf 33441 . 1 5 6 7 5 . 0 7 6 2 4 2 . 5 81 . 1 5 0 3 8 . 4 1 5 5 6 2 . 2 5ppP f F NP f F N 3F 4F 轴承 3 轴承 4 1F 2F 轴承 1 轴承 2 - 28 - 3)验算轴承的寿命 因为34PP,所以,只需验算轴承 3,轴承预期寿命与整机相同, l=10 350 16=56000h 2166010PCfnL rt=7749056000h 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