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学专业论文)郭沫若诗歌理论初探.pdf_第1页
(文艺学专业论文)郭沫若诗歌理论初探.pdf_第2页
(文艺学专业论文)郭沫若诗歌理论初探.pdf_第3页
(文艺学专业论文)郭沫若诗歌理论初探.pdf_第4页
(文艺学专业论文)郭沫若诗歌理论初探.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郭沫若诗歌理论初探中文摘要 郭沫若诗歌理论初探 中文摘要 郭沫若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文化巨人,他的诗歌理论在中国新诗理论史上具有 里程碑性的意义。就内容而言,郭沫若的诗歌理论大体上可以分为诗歌本体论、诗歌 创作论、诗歌欣赏与批评论等几个部分。郭沫若诗论最主要的成功之处在于彻底地打 破了以往格律诗对诗歌的限制,指出诗歌的本质专在抒情。 从发展阶段来说,郭沫若的诗论大体上可以分为前、中、后三个时期,文坛风向、 自身文艺观的改变和外国诗人的影响是形成其不同时期诗论的主要原因,郭沫若自身 的个性也促使他的诗论发生变化,而这个原因是常常被人们忽略的。情感和激情是郭 沫若诗论一直不变的内核。郭沫若的诗歌理论有着深远的影响,他彻底地打破了旧诗 的束缚,创造了具有独特个性的自由体新诗,为诗歌的发展开启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助了新诗的散文化倾向。他的诗歌理论也曾引起过争议,例如功 利性、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标语人 、“口号入”的含义、早期诗论的定性等,这 些问题都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关键词:郭沫若诗论;构成要素;成因;批评 作者:潘云 指导老师:廖大国 at e n t a t i v es t u d yo fg u om o r u o sp o e t i ct h e o r ya b s t r a c t at e n t a t i v es t u d yo fg u om o r u o sp o e t i ct h e o r y a b s t r a c t g u om o m oi sa nb i gm a no fc u l t u r ei nt h eh i s t o r yo fc h i n e s ec u r r e n tl i t e r a t u r e ,h i s p o e t i ct h e o r yh a sl a n d m a r ks i g n i f i c a n c ei nt h eh i s t o r yo fc h i n e s en e w p o e t i ct h e o r y w i t h r e s p e c tt ot h ec o n t e n tg u om o r u o sp o e t i ct h e o r yc a nb er o u g h l yd i v i d e di n t ot h e r ep a r t s : t h et h e o r yo fp o e mo n t o l o g y ,t h et h e o r yo fp o e mc r e a t i o n ,t h et h e o r yo fa p p r e c i a t i o na n d c r i t i c i s m t h ei m p o r t a n ts u c c e s so fg u om o m o sp o e t i ct h e o r yi st ob r e a kc o m p l e t e l y r e s t r i c t i o n so fp o e mf r o mp a s tm e t r i c a lv e r s e ,a n dp o i n to u tt h ee s s e n t i a lq u a l i t yo fp o e mi s t oe x p r e s so n e se m o t i o n g u om o m o sp o e t i c t h e o r y c o u l db ed i v i d e di n t ot h e r e s t a g e s :p r e v i o u s p e r i o d ,m e t a p h a s e ,l a t e rp e r i o df r o mt h ea s p e c to fd e v e l o p i n gs t a g e b e c a u s eo f t h ec h a n g e o ft h el i t e r a r yw o r l d sd i r e c t i o n ,h i sv i e wo nl i t e r a t u r ea n da r ta n dt h ei n f l u e n c eo fo t h e r c o u n t r y sp o e t sg u om o m o sp o e t i ct h e o r yh a sc h a n g e d a n dt h e r ei sar e a s o nw h i c hh a s b e e ni g n o r e db yc r i t i c si st h ec h a r a c t e ro fg u om o m o t h ee m o t i o na n dh o tf e e l i n ga r et h e c o r eo fg u om o r u o sp o e t i ct h e o r yf o re v e r g u om o r u o sp o e t i ct h e o r yh a sp r o f o u n d i n f l u e n c eo v e rl a t e ra g e s ,a n dc r e a t e df r e ev e r s e 谢ls p e c i a lp e r s o n a l i t y ,o p e n e n da c o m p l e t yn e w d o o r s b u tt h i st h e o r ya l s od i r e c t e de a s i e rw r i t i n go fn e wp o e t r yt oac e r t a i n e x t e n t g u om o r u o sp o e t i c t h e o r yh a sa r o u s e dm u c hc o n t r o v e r s y , f o re x a m p l e :t h e u t i l i t a r i a n ,t h el i f er e a l i t ya n dt h e a r t r e a l i t y ,t h ep o s t e rm a n , t h es l o g a nm a n , t h e d e f i n i t i o no f e a r l ys t a g ep o e t r yr e s e a r c h ,a n ds oo n a l lo f t h e s ed e s e r v ef u r t h e ra s s e s s m e n t k e yw o r d :g u om o r u o sp o e t i ct h e o r y ;c o m p o n e n tp a r t s ;o r i g i n ;c r i t i c i s m i l w r i t t e n b yp a n y u n s u p e r v i s e db yl i a od a g u o 苏州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 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 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苏州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一 料。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 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 研究生签名:i ! 查墨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苏州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清华大学论文合作部、中国 社科院文献信息情报中心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 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 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 包括刊登) 论 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论文的公布( 包括刊登) 授权苏州大学学位办办理。 研究生签名:l 查圣 日期:2 型! 聋,主12 f 导师签名:睥叁团日期:圣竺江丛 郭淙若诗歌壤论初探 蓠富 置厶_ | - 刖吾 郭沫若是一位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他的贡献是般 人无法企及的。选择这样一位大家的诗歌理论作为学位论文的研究课题,有点不自量 力。但是在看了很多关于郭沫若的研究成果之后,总觉得还有些话想说,特别是关于 他的诗歌理论。 关于郭沫若诗歌理论的研究是随着他的诗歌的创作一起登上文坛的。由起先的关 于单个作品的研究,到研究他的诗歌的开创性意义,到关于诗歌背后哲学思想的研究, 以及后来的综合研究,大小论著层出不穷,可谓汗牛充栋。每一种研究都是见仁见智, 惫度不同,结论不同,有广度,也有深度,特别是陈永志和谷辘林两位前辈对郭沫若 的思想和仓0 作作了非常系统的研究。到了现代,由于郭沫若研究资料越来越齐全,关 予郭沫若诗歌理论的研究越能拨开云雾见日月。文集类的书籍越来越多,但是专著却 少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这也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郭沫若的研究似乎在大的 方面已有定论,只是些局部闻题存在争议,我们的任务就是彻底弄清这些局部问题, 让郭沫若的诗论能够以它本来的面嗣存在于后人的印象中。 郭沫若的诗歌理论一直都是文坛的讨论热点之一,这是由予他的诗论本身的丰富 性和复杂性造成的。郭沫若的诗论涉及到诗歌的方方面面,他自己并没有整理过,但 是综观所有,稍加整理就会发现郭沫若的诗论具有系统性,但是这个系统并不是一成 不变的,前后期有着明显的差异甚至对立,但是每一个时期都有相对的独立性,它们 共同构成了郭沫若诗论的复杂性。在以往的研究中,郭沫若的诗论在不同时期的差别 已被很多人所发现,也有人研究这些差别的原因,但是比较单一,往往就是从他的思 想和哲学观的变化上来寻找,并且往往孤立地看闼题,要么吹捧上天,要么一棍子打 死。特别是郭沫若后来的诗歌创作,更是恶评如潮。但是对于处于那个特定历史时期 的郭沫若,我们是不能用现在的鼹点来妄加评论的,我们必须以历史的唯物主义的态 度,辩证地、客观地、公正地去研究,为什么郭沫若的诗歌理论是如此受欢迎,为什 么链诗论的翦蜃期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背后有没有内在的统性,等等。 本文就是希望通过探讨来发掘出这些背后的东西,从而顺藤摸瓜,清晰地理出郭沫若 郭沫若诗歌理论初探前言 诗歌理论的变化及其成因,并通过一些典型的争议来进一步阐释之。 本文在占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拟集中讨论郭洙若的诗歌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变 化发展,挖掘其成因,并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舍劣取优,整合、发展成自己的一些见 解,希望能通过这一课程的研究,更加深入的理解郭沫若,更加清晰地认识郭沫若诗 歌理论的巨大影响,同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这个已经不太流行的课题一直延续 下去,让郭沫若成功而伟大的一面继续发扬光大。 2 郭沫若诗歌瑗论初探第一牵骤沫若诗歌理论费基本内容 第一章郭沫若诗歌理论的基本内容 从1 9 2 0 年郭沫若发表兰叶集开始,到1 9 7 1 年出版的李白与杜甫,时间跨 度半个多世纪,郭沫若发表了大量的关于诗歌的理论,大多教见于他的一些关于文艺 的论著中,例如:文艺论集、文艺论集续集、郭沫若书信集等,涵盖了关于诗 歌的本质论、创作论、欣赏批评论等,为中国的新诗的理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节诗歌本质论 一、诗歌是情绪的言语表现 关于什么是诗歌,郭沫若认为: 诗于一切文学之中发生最早。便从民族方面以及个体方面考察,都可得 其端倪。原始人与幼儿的言语,都是些诗的表示。原始人与幼凡对于一切的 环境,只有些新鲜的感觉,从那种感觉发生出一种不可抵抗的情绪,从那种 情绪表现成一种旋律的言语、这种言语的生成与诗的生成是同一的。 在这里,郭洙若认为,诗歌是人对新环境产生的一种不能抗拒的情绪的语言表现,并 且是一切文学之中发生最早的文学形式,后来在1 9 4 3 年又说,“文学起源于口头传诵, 故尔古代文学率为诗歌,富于音乐性,在其本质上实近于动的时间艺术,而远于静的 空间的艺术。 既然起源于口头传诵,那么利于传诵的东西必然具有定的音乐性, 表现出来便是诗歌的最早的形式。诗歌又是具有情绪与音乐性的,在1 9 2 5 年郭沫若 说:“音乐、诗歌、舞蹈,这三者是称为运动的艺术或者时间的艺术的,便从心理学 上考察,是同出于一源,从人类学或者社会学上考察,也是一体的表现。音乐、 诗歌、舞蹈都是情绪的翻译,只是翻译的工具不同,一是翻译于声音,一是翻译予文 字,一是翻译于表情运动。丽这翻译工具却是执行于不识不知或半意识的状态里。” 这样就把诗歌的起源与特征表现了一个大概,即:诗歌起源于阴头传诵,是一种不可 郭沫若论诗三札【a 】沫若文集l o 卷【l 旧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5 9 2 11 - 2 1 2 郭洙若,序一念词与朗诵【a 】沫若文集( 1 3 ) 【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6 1 5 9 郭沫羞。文学的本霞渊。沫若文集1 0 m 。= | 匕京:人民文学爨舨挂,1 9 5 9 。2 2 0 - 2 2 1 。 郭沫若诗歌理论耪撵第一耄彝沫若诗歌理论的萋零凑容 抗拒的情绪的言语的表现,富于动感和音乐性。 郭沫若一贯主张:“诗的本职专在抒情,抒雩圭的文字便不采诗形,也不失英诗。嚣 这是他的诗学观最基本的体现,无论是中国古代诗歌,还是近现代诗歌,都要以抒情 为第一要义。“五四 作家主观情感喷发的来势之猛是空前的,郭沫若特别强调说: “新诗便是不假修饰,随情绪之纯真的表现而表现以文字”,“耍有纯真的感触,情动 予孛令自恐不麓不写。姻在诗歌的艺术中,抒情诗总是数抒发诗人的内心情感为主, 在艺术的形象性与情感性这两者之间,郭沫若的诗歌理论更加偏重于艺术的情感性。 “感情的因素,是构成美感诸因素( 如表象、想象、思想等) 中最活跃的因素。甜郭 沫若用帆隋感”和“理智”把“同以宇宙为全体对象 的诗人和哲学家区别开,他说: “诗人是感情的宠儿,哲学家是理智的于家子。诗人是美底化身,哲学家是真 底具体。 这里更加彰显情感的重要性。不只是郭沫若、郁达夫等具有浓厚浪漫主义 倾向的俸晶以情感为本质,即使最冷静、最持重的作家的作品也熔铸着浓烈面执著的 生命激情。鲁迅作鼯的生命激情在力度上并不亚于有“狂飙突进”之喻的郭沫若,只 不过这种炽烈的情感,在物化机制上不是郭沫若、郁达夫式的外在直泻,而是以不同 的情感笔调凝聚在作品之中。这种“冷静”不是一种止水般的均衡、和谐,而是种 驻大激情的凝聚,平衡下有着一个深的动荡的感情的海。 因此,情感是诗歌的主要元素,没有情感的作品,只能空有华丽的外表,甚至空 洞的说理。所以情绪的言语表现,这是郭沫若关于诗歌本质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诗歌是纯粹的内在律 郭沫若认为,诗歌是一个动的艺术,这个“动 主要由节奏表现出来。节奏包括 “内在的节奏帮“外在的韵律两个方亟。关予节奏,郭沫若有这样的论述:“抒 情诗是情绪的直写。情绪的进行自有它的一种波状的形式,或者先抑而后扬,或者先 扬而后抑,或者挣扬相闯,这发泄出来便成了诗的节奏。所以节奏之于诗是它的外形, 也是它的生命,我们可以说没有诗是没有节奏的,没有节奏的便不是诗。 在早期, 郭沫若强调:“诗应该是纯粹的内在律,表示它的工具用外在律也可,便不用乡 在律, 郭沫若与露第论诗遥讯f a 】郭深蕃谈剖作【鹕略尔滨;嚣龙注入民溱舨社,1 9 8 2 1 2 - 1 3 。 黄侯兴郭沫若文艺思想论稿【m 】必津:天滓人民出版社,1 9 8 5 1 0 7 黄淳浩郭洙若书信集( 上) m 北京:中网社会科学出版社,1 9 9 2 9 0 ) 固爨沫著,论节奏嘲郭漆若全集坟学绩( 1 5 ) l 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9 0 。3 5 3 。 4 貉沫若诗歌瑗论翘探第一章彝沫若谤歌理论豹墓零内容 也正是裸体的美人。”。“我想我们的诗只要是我们心中的诗意诗境底纯真的表现,命 泉中流赉来的s t r a i n ,心琴上弹出来的m e l o d y ,生底颤动,灵底喊羹鸳;那便是真诗, 好诗,便是我们人类的欢乐底源泉,陶醉底美酿,慰安底天国。 圆这种流动着的音符, 是由情感自身构成的内在的节奏,然后把这种流动的音符用文字表现出来,就可以称 之为诗。郭沫若还说:“我想诗人底心境譬如一湾清澄的海水,没有风的时候,便静 止着如象一张明镜,宇宙万汇底印象都涵映着在里面;一有风的时候,便要翻波涌浪 起来,宇宙万汇底印象都活动着在里面。这风便是所谓知觉,灵感( i n s p i r a t i o n ) ,这 起了的波浪便是高涨着的情调。这活动着的印象便是徂徕着的想象。这些东西,我想 来便是诗底本体,只要把他写了出来的时候,他就体相兼备。” 由此可见,郭洙若主 张诗人心中要时时保持一种警醒和雀跃,诗人的胸怀就像大海样,精神内敛两热烈, 发乎于内,出乎于外,诗人可以驰骋于天地和内心之间,依着情绪的律吕,原样表现 予书面文字。据此,郭沫若得出一个公式: 诗= ( 直觉+ 情调+ 想象) + ( 适当的文字) 书面文字是一种外在律,有一定的格式,但是这个格式一定要听从于内心情感的 需要,决不能以辞害意。或者就如郭洙若所说,真正的好的诗歌就是一个裸体的美人, 关键不在于是不是有华丽的衣服,而是她本身就是美,因为她本身就是有着节奏起伏 的情感体现,就是具有优美旋律的音乐。我想,正是这种诗意的表白,才让郭洙若的 诗歌理论具有一种唯美的倾向。 前期的郭沫若一昧强调内在节奏,韵律美,不讲究格式,难免趋予散漫,不过到 麝来,随着他自身的l 目体诗创作的增多,也逐渐认识到形式的重要性,强调诗歌不光 要有先进的思想内容,还要有优美的艺术形式,不再一味地强调诗是裸体的美人。虽 然如此,但他骨予里仍是偏重于情感的“自然流露抨,即内在韵律的外化。 第二节诗歌创作论 弟一节 诗歌笆f 化 郭沫若有一个著名的理论主张:诗歌是“写出来的,不是“做挣逝来的。评论家 们一直把他的这个观点归纳为“自然流露说,这一创作论至少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 郭沫若论诗三札【a 】郫洙若:沫若文集1 0 m = i 匕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5 9 2 0 1 黄淳浩郭沫若书信集( 上) m 北京:中豳社会科学出版社,1 9 9 2 8 4 黄淳浩。郭沫著书信集( 主) m 】。l 乏衷:孛鬻柱会释学激阪社,1 9 9 2 。8 5 。 5 嚣沫若诗歌缓论初探第一耄郭沫若诗歌理论薛基本内容 一、让纯真的情感自然流露 自从黄遵宪提出“诗界革命”,“我手写我暖 就成为文学新人们所遵循的创作原 则之一,郭沫若更是把这个主张发挥到极致。他认为诗人的心宛如赤子之心,创作就 要“自由的表现我自己鼯,即让自我的感情自然流露,这是他的诗歌创作论的主要成 分,也是他前期诗歌理论的主要内容。那么既然是自我表现,表现出一种真实的感情, 或者一种真实的想法,并且他写出来的东西能够给入以美感,就必然要注意这个诗人 的人格闯题,所以要做到“自由的表现我自己 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做人。因为“自 然流露 的感情可以是美的,也可以是丑的;“自然流露 感情的人可能是好的,也 可能是不好的。所以必须有一个美化人的感情为前提,因为诗应该是种美好思想、 美好感情的自然流露,是能够净化和感染诗人周围世界的一种美的力量。 因此,郭沫若提倡要先做人后作文,在宗自华给郭沫若的信中,曾经提到要多与 囱然和哲理接近,以养成宪满高尚的“诗人人格 ,郭沫若十分欣赏,并且找出了自 已的偶像能够称之为“球形发展的天才 的康德和孔子,+ 认为这二人是诗人学习 的榜样。早在1 9 2 0 年郭沫若就强调说:“我想诗的创造是要创造人扎,换一句话说, 便是在感情的美化。艺术训练的价值只可许在美化感情上成立,他人已成的形式是不 可因袭的东西。他人已成的形式只是自己的镣铐。形式方面我主张绝端的自由,绝端 的自主。姻之后,当他的思想发展到以人民为本位之爱,他的这主张更是得到了明显 的贯彻和加深。“归根结蒂,做诗还在做人。你在做诗之前总要求你是一个人。你的 人格够伟大,你的思想够深刻,你确能代表时代,代表人民,以人民大众的心为心, 够得上做人民大众的喉舌,那你便定能够产生出铸造时代的诗。但如果诗人对 予某一种高尚的思想或真理,怀着热诚的憧憬,丽加以颂扬,或生活在那种思想当中, 如象山里的泉水,自然流出声音来那样,那种的哲理诗或思想诗,我们是不能反对的。 那正是一种高度的抒情,伟大的诗无宁是必然具有那样的成分的。 诗人的人格修养 在郭沫若看来是十分重要的,并且是他一生不变的主张。 这样,在拥鸯了完美人格憨情况下,把自己的感情诉诸文字,便有了能够震慑人 心的力量,能够悦人耳目的旋律,此时诗人纯真的感情正是构成裸体的美人的血肉, 无论是自己个人的感情还是对家国兴亡的感触,都不妨直抒胸臆,这就是感情的皇然 郭沫若论诗三札i a 】郭沫若辣静文集( 1 0 ) p 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牡,1 9 5 9 2 1 2 - 2 1 3 郭滚若。诗欺底剖终嘲,文学1 9 4 4 ( 2 ) 。 6 郄沫若诗歌矮论初探第一章郭沫若诗歌理论懿基零内容 流露。当然诗人感情的流露是具有某种诱发因子的。就如上边引文中提到的一样,诗 人的心是大海,蕴含字密万象,积累到一定时候,就会在诗人心中形成很大的张力, 这时候一点风吹草勘就会引发诗人无限的想象,平时的感情蕴藉喷薄而出,便可以形 成篇绝好的感情激昂的作品。风吹草动可以弓| 发“灵感 。灵感是确实存在的,就 像郭沫若说的那样:“我的信念:觉得诗总当由灵感蹦出,而戏剧和小说则可以由努 力做出的。努力做出来的诗,无论它若何工巧总不能感动人深在的灵魂,戏剧小说的 力量根本没有诗的直切,也怕是这个缘故。 囝而他自己则在不同的场合很多次提出自 已在做诗的过程中如何受着灵感的驱使然螽写出较好的作品,例如凤凰涅粱这样 情感激越的诗歌,并且承认之后许多做出来的诗歌都不如灵感来临时写出来的好。但 是,并不是没有灵感就无法创作,郭沫若还说:“( 饨们) 在未从事创作之前等待的是 灵感,在既从事写作之后等待的是经验。灵感的发生便是内部的灵魂与外部的自然的 构建,经验的储积便是胎,l 期的营养。 圆这就是说,灵感对于创作的作用,在于使诗 人内部的灵魂受精。而受精后胎儿的成长以至于分娩,则需要经验的营养。这明确肯 定了创作的完成还要取决于作家的经验生活经验与写作经验。 二、诗歌的形式自由自主 在郭沫若看来,只要是真情的流露,形式是无须考虑的。因为情绪本身就是诗, 不是用人力去表示情绪的。在给其父母的信中,郭沫若主张,写诗“要有纯真的感触, 情动于中令自己不能不写。不要凭空白地去做。所以不是限题做诗,是诗成后 才有题 。毒这是郭洙若前期关于诗歌创作形式的论述中主要的观点,“写和“做 是完全不同的。“写 是情感自然流露的时候的一种自然状态,而“做”则是在没有 情感侵袭的时候,凭借自己的诗歌修养,运用一定的技巧来完成的动作。这样傲出来 的诗歌也许会有华丽的外衣,甚至很好的韵律,但终归不是发自肺腑的,因此难以感 人至深,给人以启迪,这是郭沫若最不提倡的。 郭沫若还主张“要用自己所有的言辞,不得滥用陈套语和成语 ,“不要拘拘于押 韵,总要自然 。回赵翼在甄北诗话中评价李蛊的诗说:“李诗之不可及处,在乎 神识超迈,飘然而来,忽然而去,不屑于雕章琢句,亦不劳于镂心刻骨,自有天马行 郭沫若。写在( - - 个叛逆的女性飚嚣 a 彭藏郭沫蓑谈戗俸【l 咽晗尔滨:蒜龙汪入民寤敝社,1 9 8 2 9 8 郭沫若文艺上的节产i a 】文艺论熊【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7 9 1 6 6 - 1 6 7 黄淳浩编郫沫若书信集( 上) 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9 9 2 5 7 黄淳法编。瓤沫羞书信集( 上) m 】。j l :京:巾国社会辩学爨舨社,1 9 9 2 。5 7 。 郭沫若诗歌遴论初搽第一章郭沫若诲数理论的萋零内窖 空,不可羁勒之势,州盖才气豪迈,金以神运,自不屑束缚予格律对偶,与雕绘者争 长。然有对偶处,仍宣工丽,且工丽别有一种英爽之气,溢态行墨之终。静这与郭沫 菪的诗歌创作主张是基本一致的。郭洙若十分强调诗歌的内在韵律,可能开始并没有 意识到这个理论有什么缺陷,而那时在他自己的诗歌创作上,并没有因为一直提倡蠹 在律而没有形式上的讲究,只能说,他在不自觉中仍然是沿袭了诗歌语言上的音乐性, 韵律性。在后期,郭沫若在关于形式与内容的论述中,把内容抬到了一个很高酶位置, 但是也没有把形式完全抛弃,而是强调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换句话说,郭沫若仍 然主张形式的自由留主,只不过强调是在充实的内容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诗歌形式的 缃由自主性。 三、“为艺术”与“为人生” 郭沫若关于诗歌的功剥性方面的论述,是前后矛盾的。“为艺术与“为人生” 的争论一童伴随着郭沫若的诗歌创作,也影响着他的诗歌创作观。郭沫若前期是创作 社的成员,强调文学创作的无功剩性,郭自已也强调艺术的本身上是无所谓耳的的, 认为作诗的目的专在抒情。这便是后来被炒得沸沸扬扬的“为艺术的艺术 。“无目的 论这也是个与情感相关的话题。“我只想当个饥则啼,寒则号的赤子。因为赤子的 简单的一啼一号都是他自己的心声,不是如像留声机样在替别人传高调。”o 在郭沫 菪那里,艺术创作的唯一露的是真挚地表现创作主体的感情,除此而外,不涉及任何 其他打算。他的这种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1 9 2 0 年。在7 月2 6 园致陈建雷的信中,他 以诗的形式提出了“无心说:“蚕儿呀! 我想你的诗,终怕处于无心;终怕处于 自然流泻;你在创造你的艺术之宫。这首诗几乎包括了郭沫若此后对文艺的全 部看法,缀值得重视。“无心”、“自然流露正是相辅楣成的两个方面,这也是他的 创作无功利性的体现。在1 9 2 8 年的、英雄树及留声器的回音中宣称:“当个 黧声机器这是文艺青年们最好的信条。在1 9 4 7 年的盲肠炎题记中他又回顾 说:“二十多年前我也是喊过为写作而写作过来的人,我可以斗胆地骂我自己: 那只是幼稚的梦呓面已。 这种前后的转变很大,就是两个极端。但是并不突死,在 前期的思想中是可以看出他转变的端倪或者有一定的内在统一性的。在早期的论国 郭洙若批评与梦【a 】洙若文集( 1 0 ) 【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5 9 1 1 0 郭沫若致陈建雷【j 】新的小说1 9 2 0 ( 2 ) 。 雾涞若。蛮肠炎题记i a 】。沫若交集( 1 ) p 围。北窳;人民文学邀皈社,1 9 5 9 。3 9 9 。 8 嚣滚若诗歌壤论秘搽第一拳彝沫若诗歌理论酶基本疼容 内的评坛及我对于创作上的态度中我们可以找到线索:“艺术本身是有功利性的, 是真正的艺术必然发挥艺术的功能。 样总之,我不反对艺术的功利性,但我对艺术上 的功利主义的动机说,是有所抵触的。或许有人会说我是什么艺术派,但我更是不承 认艺术中可以划分出甚么入生派与艺术派。艺术与人生,只是个曩球豹两面。和人 生无关系的艺术不是艺术,和艺术无关系的人生是徒然的人生。 可见,郭沫若是承 认艺术的功利性的,只是他反对传统文艺观中“文以载道”式的艺术煎庸俗功利主义, 还有艺术的粗制滥造,他要发挥艺术的“大用 ,反对作家迎合时事,认为那样文学 是没有出路的。总之,郭沫若对文艺的艺术性和功利性还是清醒的。 第三节诗歌欣赏批评论 郭沫若本身是一个诗人,有很高的文学修养,以一个作者的身份来欣赏和评判诗 歌,往往更加中肯,并且能够看到作品背后的作者在创作时候的情景与感受,这也是 一个单纯的文学批评家难以做到的。 一、诗歌的欣赏 诗歌的欣赏是一种艺术认识活动,是读者运用形象思维的方式,对诗歌作品的审 美感受和审美评价,它的本质是欣赏者的生活经验、思想修养、艺术修养、感情素质 及其感受力、想象力、理解力和判断力同诗歌的形象及其蕴含的情与理的融会贯通, 因此,诗歌的欣赏也是一种再创造。郭沫若关于诗歌欣赏论的论述并不多,但是我们 能够从他的欣赏实践中看出他的主张。 郭沫若主张诗歌欣赏必须以读懂原诗作为前提,他强调:掌握第一手资料是很重 要的,一种作品写癌来,然后由读者去理解,总会或多或少地产生误读,在误读的基 础上再去误读或者欣赏,总是会有种隔靴搔痒的感觉,读不到根里,读不到精髓。 这就要求欣赏诗歌的人有深入原著的精神,追根究底的精神,切实地去感受作者的心 情和作品的神韵。古今中外的诗歌语言与意境总会和当下当地的语言有所差别,有所 隔阂,因此要想真正地欣赏诗歌原有的韵味,必须深入原著。例如,郭沫若说:“诗 经一书为旧解所淹没,这是既明的事实。l 弱解的腐烂值不得我们去迷恋,也值不得 我们去批评。我们当今的急务,是在从古诗中直接去感受他的真美,不在与迂腐的古 郭淙若。论耀蠹的谔坛及我对于创作上的态度湖滚若文纂 之后) ,等等,都没有离开时政。但是此 时郭沫若的创作并不是以诗歌为主,最有影响力的反倒是他的诗劂。这种情况誊持 续到4 0 年代中期,到那时郭沫若的诗论才不那么偏激,慢慢走向成熟。 三、詹期 从4 0 年代中期开始,直到最后,是郭沫若诗歌理论的成熟期,逐步纠正了之前 过“右 或者过“左”的主张,逐渐把它上升到一个“人民文学 的高度,并且是站 在历史的高度上对“人民加以理解。虽然中闻有过反复,可能是迫于蹲局的压力, 而从总体上来看,这时期的诗论是最成熟的,能够充分认清诗歌的形式与内容、艺 本与政治、功利与无功剽的关系,诗歌新l 曩好坏麴区分标准等等。 此时的他不荐坚决的强调打破一切旧有的形式,而是认为在有了充实的内容的 基础上,又有优美的形式,才更能适合人民的露味,郎区分诗歌好坏的标准不单单 在于形式,也不单单在于内容,而是二者完美的结合。特别是在毛泽东发表了古体 诗词之后,郭沫若开始襄显转惠。在1 9 4 1 年的谈诗歌的创作中,郭沫若就零星 地表示过新诗不能只看内容,还需要有合适的外衣。但是论述得最详细的一篇文章 是在1 9 5 9 年的郭沫若谈诗:“小时候就读过| 琢诗到五窭时,就把这套 郭淙著。沫罄文集( 1 0 ) 蹦】。l 家;人民支学爨叛社,1 9 5 9 。3 0 0 。 1 4 鄹辣若诗歌缓论襁探第二露彝沫若诗歌理论懿复杂性 完全抛弃了,把它当作了仇人。看到诗中有一些旧词,也不能容忍;甚至在新诗中 写进一些英文,觉得它很薪鲜。那时这么做,是由于暴风骤雨、摧枯拉朽的反封建 革命的影响。解放后,特别是毛主席的诗词发表后,我对旧诗的看法改变了, 不能单从形式上来分新l 墨,两且也不必分新l 霹,丽要看它写德好不好。至于好不好, 则要看它是否说今天的话,内容与形式是否结合得好。有些人一写旧诗,就满纸陈 腔滥调,离不开l 嚣的思想,l 目的感情。我读这些诗真看不下去。毛主席的诗词, 形式完整,内容新颖,就没有半点旧感情。”这里,郭沫若把他的思想转变论述得 很清楚,这些可能是德的诗歌理论更加理智和成熟的表现,楣对于前期和中期的观 点来说,虽然保守,但是也更贴近科学。 政治虽然是诗歌要表现的内容,但是不能一味地图解政治焉丧失7 诗歌固有的 美学原则。至于功利性问题,郭沫若认识最清楚的时间应该在早期,只不过在中期 应政治的需要,把诗歌无功利那一部分舍弃掉了,盾期回归了开始时的看法。值得 一说的是,这一时期,郭沫若的审美标准是美学的与历史的,评价诗歌的标准也回 归到这一美学原刹上来,特别是对待古诗,更以美学原则为最主要的标准,而少有 当时的政治观念。 郭沫若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以古体诗屠多,丽且多为歌颂和唱答应和之作。虽然 他的诗歌理论是成熟的,符合诗歌的审美标准的,但是创作上却不完全是那么回事, 此时诗歌的刨作和他的理论往往脱节。所以尽管人们对郭沫若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以 贬居多,但是不应该以同样的眼光来看待他的诗歌理论。 总的来说,郭洙若的诗歌理论成个螺旋上升的发展态势,由开始的打破诗歌的 束缚,主张形式的自由自主,到后来的诗歌为革命服务,再到最后的回归诗歌的美学 和历史标准,可以说是一种否定之否定的理论建构,我们可以看到郭沫若在紧随时代 潮流的同时,不停地自我批评,自我反省,让自己能够成为时代大潮的弄潮儿。但是 无论怎么变,我们都可以看到一个郭沫若一畿坚持的原则,就是感情。诗歌的本质是 感情,感情匮乏者是写不出好诗的,抒情是诗歌的第一要义,这使它区别于其他任何 一种文学体裁,也是诗人写出好诗的根本。 郭沫著。郭沫若谈诗【n3 。文汇缀,1 9 6 2 - 3 - 2 9 。 1 5 郭沫若诗歌理论初探第二章郭沫若诗歌理论的复杂性 第二节郭沫若诗论演变的原因 上节中,大致梳理了郭沫若诗歌理论的分期,探讨了不同时期的特色和主要观点, 其中的转变并不是突兀的。本节我们将分析郭沫若诗论演变的原因,希望能从中看出 这些诗论背后的东西,以便更加清晰、公正地看待郭沫若的诗歌理论。 一、文坛风向的催化 郭沫若是一个对时代潮流很敏感的人,文坛风向的变化自然逃不过他的眼睛,不 过,既然是整个文坛的变化,那么这种方向就是那个时期大部分文人的迫切要求,或 者说是整个社会的迫切要求。 近代戊戌变法前后,黄遵宪、梁启超等人所推行的“诗界革命”,试图将新思想 与新名词装进旧诗词的形式中,以冲刷诗坛的衰败之气。然而,传统诗词格律的束缚 大大限制了新语句、新意境的表达,致使本就微弱的改革呼声很快就被一次又一次的 文学复古运动所淹没,销声匿迹。新诗诞生的机运,直到“五四 文学革命时期才真 正到来。从胡适在新青年第二卷第六号上发表白话诗八首开始“尝试 起, “五四”新诗运动从诗的形式的解放入手,最终完成了由旧到新的嬗变过程。在前人 努力的基础上,郭沫若把新诗对形式的否定,扩大到了极点。他对形式的自由自主的 要求便是顺应时代的产物。 在1 9 2 3 年左右,由于受新月诗派的影响,诗坛上格律诗盛行,所以此时郭沫若 的诗歌大多相当整齐,特别是在恢复中,几乎和新月诗派的诗歌没有什么两样, 甚至可以称得上是“豆腐块”了。但是他的诗歌理论则还是以形式的无拘无束为主, 可见诗坛的影响之甚。 另外,这一时期是西方各种文学思想大量传入中国的时候,所以对各种主义的接 受与解读也形成了文坛风气,郭沫若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的思想非常庞杂,对各种 主义都有不同程度的接受,在传统的文化接受的心理上,某种主张与他的心里的某些 想法一致,便取而用之,例如,对泛神论的接受。郭沫若的泛神论思想既有对前辈思 想的理解与接受,也有自己的阐释,但更多的是自己的独特发挥,虽然部分之间有矛 盾,但是整体上还是具有系统性的,另外在互相对立的内容中,有鲜明的主导性,郭 1 6 郭沫若诗歌理论初探 第二辈彝漾若诲歌蓬论酶笈窳毪 沫若泛神论思想起主导作用的是“我即神”以及“神”不断进化,不断发展的观点, 特别突出强调“我 豹威力,强调入、自然、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重视入的创造 性实践,这些都可以在他的作品和诗论中清晰地看到。 中国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在五四时期就获得很大发展,但那时文坛总体上呈现多 元竞争的格局,但是到了2 0 年代中后期,随着国内阶级斗争的形势的变化和革命文 学的兴起,一些有社会责任感的进步作家纷纷放弃原来的非现实主义的主张,皈依到 现实主义的大旗下。作为“臼我表现”说代表的郭沫若一下子喊出:“我们对于浪漫 主义的文艺也要采取一种彻底反抗的态度 ,转向“表同情于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 写实文学 。( 文学与革命) 直接宣称,文艺是宣传的利器,诗人要做党的政策的留 声机,所以此时的诗歌理论具有很强的功利色彩,要求广大的文艺工作者“到兵闻去, 到民间去,到工厂间去 t o 抗战爆发之后,民族的危亡立刻就摆在了最重要的位置,怎么样让大众萌自抗战 的重要性,怎么样宣传党的政治和决心,就成为了这一时代的文人们要关心的问题。 为了鼓舞人民的抗圜斗志,抗战初期,文艺界有一场关于徉利用1 日形式 的讨论,不 少诗论家结合诗歌创作也参加了讨论。利用旧形式,即为文化水准低下的普通民众喜 闻乐见的形式,被时人称为“旧瓶装新酒 ,以期达到大众化诗歌的目的。例如蒲风 的目前的诗歌大众化诸问题、诗歌大众化的再认识等专门探讨了诗歌大众化的 问题,提出可以采用民谣的形式。而穆木天的怎样学习诗歌剡倡导完成诗歌的民 族革命,建立新诗的民族形式。他认为诗歌既要“向着诗歌的世界的水准去努力 , 又要“经过诗歌大众化运动,从而建立富有民族特色的抒情诗、叙事诗、讽刺诗、大 众合唱诗、掰歌曲、朗诵诗。受此影响,本来极力否定叙事诗的郭沫若在1 9 4 2 年的 由诗剧说到奴隶制度中却说叙事诗是可以存在的了。同时,郭沫若强调诗歌源于 口头传诵,不能成诵不是好诗,诗歌应该兼顾形象性和音乐性,这些都是受了诗歌朗 诵运动的影响。 1 9 4 2 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后,解放区的诗歌理论批评标准 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成了诗歌批评的准贝i j 。前期郭沫若强调诗 歌是用来抒情的,要想使诗歌在客观上起到很好的效果,诗人就必须有完善的人格, 所以人格的修养被他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现在,郭沫若依然强调诗歌要抒情,只 不过抒的是大众的情,是“大我”情感的体现。如果诗人能够抓住最大众化的感情并 1 7 郭沫若诗歌壤论初探第二牵郭淙若诗歌理论的复杂性 把它抒发出来,那么它的作品就是最符合大众的需要的。人民始终处于一个至高无上 的地位。 4 0 年代中后期,在国际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辛笛、陈敬容、穆旦等诗人先后 成为自觉的现代主义者,丽此时新诗的发展受l 走向一个成熟期。九时派诗人、诗论家 陈敬容在真诚的声音略论郑敏、穆旦、杜运燮一文中指出,新诗在历史上已 有了两个传统,“个尽唱的是梦呀,玫瑰呀,眼泪呀,一个尽吼的是愤怒呀, 热血呀,光明呀,结果是前者走出了人生,后者走出了艺术,把它应有的将人生和 艺术综合交错起来的神圣任务,反倒搁置一旁”。在此基础上,九叶诗派既走进了人 生,又走进了艺术,强调人生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在强调个人与时代、社会协调的同 时,他们也很注重艺术自身的独立价值。当然该时期的诗学观念并不可能是完全统一 的。对于郭沫若来说,他的贴近社会的诗论主张有:诗歌要具有时代性,诗人要成为 胜任时代的歌手,今天的诗要以人民为本位,新诗应该是年青的;贴近美学的有:形 式与内容俱美的诗歌才算是好的诗歌,对优秀的古诗要继承,学习旧形式,创造新形 式,诗歌要加强音乐性,诗歌的新l 嚣主要看内容,等等。可见,郭沫若的诗论在走进 人生的同时,加强了对艺术本身的重视,郭洙若的诗论开始慢慢走向成熟。 二、自身文艺观的转变 郭沫若诗歌理论的变化,也与他的文艺观的变化有关。郭沫若文艺观的变化,主 要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人的文学革命文学人民文学。 人的文学。 这一时期大致从五四时期到1 9 2 6 年前后。 该时期是郭沫若一生中主要从事文艺活动的阶段,也是缝对予我国新文学做出杰 出贡献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星,郭洙若前期文艺思想的主要特征都表现了出来。他的 文艺思想包括这样几个方面:自我表现创作方法论、创作过程论、作家论、文艺本质 论,这几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共同构成郭洙若前期文艺理论的整体,并且深深地直 接地影响着他的诗歌理论的发展,因药此时郭沫若酶文艺活动基本上是围绕着诗歌剖 作在进行的。 自我表现创作方法论。要理解这个概念,首先要髓宣郭沫著提出的“表现”这个 概念。发表在1 9 2 3 年1 2 月3 0 日第3 3 期时事新报艺术上的一篇文章印象与 郭沫若诗歌壤论初探 第二寒郭沫若涛歌瑾论静复杂经 表现对“表现”与“印象做出了明确的界限: 现在在我们罄前,便呈现蠢两条艺术土的歧路来。一种便是印象,一种 便是表现。譬如自然主义、写实主义,他们的理想,可以说是要平静自己的 精神,好像一张白纸,好像一张明镜,要把鸯然的物象,如实地复写出来, 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他们走的便是印象的一条路。但是如像十八世纪的罗 曼派和最近出现的表现派,他们是尊重个性,尊重自我,把自我的精神运用 客观的物料而自由创造;他们要主张积极的、主动的艺术,他们奔的是 表现的一条路。“求真”在艺术家本是必要的事情,但是艺术家的求真 不能在忠于自然上讲,只能在忠于自我上讲,艺术是自我的表现,是艺 术家的一种内在冲动的不得不尔的表现。 这段话里,郭沫若强调艺术要走表现的路,强调艺术要“尊重个性,尊重自我 ,艺 术是“自我的表现”,同时在这个基础上,郭沫若强调忠于自我,并不否认客观现实, 创作需要作家立足现实,要依赖无数的感官材料的积累,这是可以看成是一种积极的 浪漫主义。除了尊重个性与自我表现,郭沫若还突出了否定现实和再造现实的观点: “二十世纪是理想主义复活的时候,现实的一切我们不惟不能全盘肯定,我们要 准依我们镊高的理想去否定它,再造它,以增进我们全人类的幸福。弦荐造现实以追 求理想。这样,郭沫若的浪漫主义文学主张就有着这样几个中心:自我表现、反抗现 实、追求理想。这些主张直接反映在他的诗歌理论上,例如郭沫若认为,“诗的本质 专在抒情,抒情的文字便不采诗形,也不失其为诗”,“破除一切已成的形式,而专挹 诗的神髓以便于其自然流露,诗歌注重作家主观感情的表现,是诗人郁积着的感情 “不得不尔 的表现,这些都是他旱期诗歌理论的精髓。 “表现”不仅是创作方法,也是创作过程。郭沫若把创作过程的“表现 称之 为打从内部的自然的发生 ( 印象与表现) 。他是比较偏重于内部或者灵魂,强调创 作过程中作家主观的作用,强调“灵魂与自然的结合”,是主观与客观的结合,抓住 了创作过程的主要矛盾,但是在居来的研究中,郭沫若并没有把这个科学的观点坚 持下来。另外,灵感、无功利是郭沫若创作过程论的另两个方面,简单归结起来, 创作过程的理论是:作家丰富的生活体验和思想情感是创作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 创作,则依靠作家的精神活动。这精神活动的第一步是灵感,而作家的无功利的纯 襄法若泰皋派鲮诗魏及其拢评阵l 。涞羞文集( 1 移) p 迭】。j l :裒:a 民文学遗版社,1 9 5 9 。1 2 7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