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多重性结构到单一性结构的改革及完善 对我国检察权多重性结构调整的探讨 诉讼法学专业 研究生:熊海燕指导教师:陈永革教授 内容摘要 检察权的结构研究不同于检察权的概念、性质等研究涉及到的内容,无论是从 国外检察权结构的研究概况,还是从我国检察权结构的研究概况而言,大多数学者 的研究往往停留在检察权的定性分析或者检察权的分类这一层面上,而缺乏对检察 权结构的真正剖析和鲜明结构立场的建立。 笔者从对检察权及检察权结构的基本概念着手,立足于关于本论题现阶段的研 究概况以及我国宪法、法律对检察权的规定,从而考证我国检察权的含义及检察权 的本质性结构问题。检察权的结构是在检察权分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指检察 权的分类及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我国检察权并非是单一性的结构,而是 由三类权力( 甚至更多) 构成的复杂的多重性结构,这种复合的结构造成了我国检察 权制度存在问题的根源。对检察权多重性结构的置疑主要表现在公诉权与法律监督 权的冲突问题上,检察权的多重性结构体系中,公诉权与法律监督权的冲突是客观 存在的,这种冲突的存在不仅直接影响了检察权结构中公诉权行使的质量也影响了 法律监督权行使的效力,更为重要的是,检察权结构中存在的公诉权与法律监督权 的冲突是我们现在检察制度中存在的大多数问题的根本症结所在并带来了检察实践 中的尴尬局面:弱化了法律监督权的同时,也直接影响了公诉的效果,使诉讼程序 的公正性和科学性都受到了影响。 在寻求解决我国检察权多重性结构问题的途径时,笔者立足于我国的司法实际, 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提出了对我国检察制度特别是检察权结构设置中改革的一些 建议和构想:调整我国检察权结构,完成从检察权的多重性结构到单一性结构的改 革;加强检察院的法律监督权及公诉权,并进行严格的职能分化;构建检察权的单一 性结构模式,在法律监督权及公诉权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由检察机关专门行使只具 有公诉权内容的检察权,同时设立专门的法律监督机构; 关键词:检察权检察权多重性结构检察权单一性结构 旧川大学硕上学位论文 t r a n s m u t a t i o nf r o mt h em u l t i p l es t r u c t u r et ot h eu n i t a r ys t r u c t u r e j a d j u s t m e n tt ot h es t r u c t u r eo fo u rp r o s e c u t i n gp o w e r m a j o r :p r o c e d u r a ll a w g r a d u a t es t u d e n t :x i o n gh a i y a n t u t o r :c h e n gy o n g g e a b s t r a e t b o t ha th o m ea n d - a b r o a d ,m o s ts c h o l a r s r e s e a r c ho np r o s e c u t i n gp o w e ro f t e n s t a y so nt h ea s p e c to fq u a l i t a t i v ea n a l y s e so r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o fp r o s e c u t i n gp o w e r ,b u t l a c k st h er e a la n a l y s i sa n dt h es t a n d p o i n to fad i s t i n c ts t r u c t u r e m yr e s e a r c hb e g i n s f r o mt h eb a s i cc o n c e p to fp r o s e c u t i n gp o w e ra n dt h e s t r u c t u r eo fp r o s e c u t i n gp o w e r , b a s e so nt h eo v e r v i e wi nt h ep r e s e n ts t a g ea n dt h e r e g u l a t i o no fp r o s e c u t i n gp o w e ri no u rc o n s t i t u t i o na n dl a w , t h u sc r i t i c i z i n gt h e m e a n i n go fo u rp r o s e c u t i n gp o w e ra n dt h ep r o b l e mo fi t s e s s e n t i a ls t r u c t u r e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h es t r u c t u r eo fp r o s e c u t i n gp o w e ri s b a s e do nt h ea n a l y s i so ft h e p o w e r ,a n dt h es t r u c t u r er e f e r st o t h e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o fp r o s e c u t i n gp o w e ra n dt h e i n t e r a c t i o nb e t w e e ne a c h c o m p o n e n t o u rp r o s e c u t i n gp o w e ri s n o tau n i t a r y s t r u c t u r e ,b u tt h ec o m p l i c a t e dm u l t i p l eo n ec o m p o s e do ft h r e ek i n d so fp o w e r ( e v e n m o r e ) w h i c hb e c o m e st h eo r i g i no fp r o b l e m so fo u rp r o s e c u t i n gp o w e rs y s t e m t h e d o u b to ft h em u l t i p l es t r u c t u r em a n l yf o c u s e so nt h ec o n f l i c tb e t w e e np r o s e c u t i o n p o w e ra n dt h ep o w e ro fl e g a ls u p e r v i s i o n ,a n dt h i so b j e c t i v ec o n f l i c tb e l o n g st o t h e m u l t i p l es t r u c t u r e ,w h o s ee x i s t e n c en o to n l yi n f l u e n c et h eq u a l i t yo fp r o s e c u t i o n p o w e ra n dt h ee f f e c to ft h ep o w e ro fl e g a ls u p e r v i s i o ni nt h es t r u c t u r ed i r e c t l y , b u t m o r ei m p o r t a n t l yr e s u l t si nt h ef u n d a m e n t a lc r u xo fp r o b l e m si n o u rp r o s e c u t i n g s y s t e m ,w h i c hu n a v o i d a b l yb r i n g su st h ee m b a r r a s s i n gs i t u a t i o ni np r a c t i c e :w h i l e t h ep o w e ro fl e g a ls u p e r v i s i o ni sw e a k e n e d ,t h e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o fp r o s e c u t i o ni sa l s o i n f l u e n c e dd i r e c t l y , a l lo fw h i c hw i l lm a k et h ej u s t i c ea n ds c i e n c eo ft h ep r o c e d u r e s e r i o u s l yd e s t r o y e d w h i l es e e k i n gt os o l v et h em u l t i p l es t r u c t u r ep r o b l e mo fo u rp r o s e c u t i n gp o w e r , ib a s eo nt h ej u d i c i a lr e a l i t yo fo u rc o u n t y , u s ef o r e i g na d v a n c e de x p e r i e n c ef o r r e f e r e n c e ,s o m es u g g e s t i o n sa n dd e s i g n si nt h er e f o r mo fo u rp r o s e c u t i n gs y s t e m , t 1 四川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e s p e c i a l l yt h es e t t i n go fp r o s e c u t i n gp o w e r :r e f o r mt h es t r u c t u r eo fp r o s e c u t i n g p o w e rf r o mt h em u l t i p l es t y l e t ot h eu n i t a r yo n e ,a d j u s tt h es t r u c t u r eo fo u r p r o s e c u t i n gp o w e rt h o r o u g h l y , s e p a r a t et h ep o w e ro fl e g a ls u p e r v i s i o nf r o mt h e p r o s e c u t i o np o w e r , a n dc o n s t r u c tt h eu n i t a r ys t r u c t u r em o d eo fp r o s e c u t i n gp o w e r , t h e nt a k er e l a t e dm e a s u r e s k e yw o r d s :p r o s e c u t i n gp o w e r , t h em u l t i p l es t r u c t u r eo fp r o s e c u t i n gp o w e r , t h e u n i t a r ys t r u c t u r eo fp r o s e c u t i n gp o w e r i i i 网i l 大学硕上学位沦文 选择检察权及其多重性结构体系改革以及结构调整方面的问题作为笔 者论文的课题缘于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遇到的个疑问:长期以来,检察 机关担负着包括公诉、侦查以及法律监督等多重职能,相应也就形成了包括 公诉权、侦查权以及法律监督权在内的多重性结构的检察权模式。但检察权 的这种多重性结构体系是不是就真的合理呢? 带着这一疑问,笔者收集了部分相关论题的资料,从检察权及检察权结 构的基本概念入手,开始了对我国多重性结构检察权到单一性结构检察权的 改革的探索,以期望能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为检察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提供一个 新的视野。 第一部分关于本论题的观点综述 一、国外关于本论题的观点综述 在国外,西方检察制度发端于中世纪的法国,到了1 7 世纪路易十四时期 的阶段,形成了法国的检察制度,也是最早的具有现代意义的检察制度。随 后法国的检察制度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之后开始逐步完善,对于检察制度 中检察权的结构问题,目前法国学术界并没有独树一帜的观点,但自从法国 在1 9 9 7 年6 月司法部长伊丽莎白冀古上任以来,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方案, 从中可以看出,尽管法国没有在检察权结构的研究中提出明确的观点,但是 在实际的改革过程中通过加强检察官权力的方式,突出了检察机关作为司法 机关即公诉机关的地位,从而反映出在检察权结构方面法国学术界已经意识 到检察权结构体系中必定会有一种权力占据主要位置,其他附属的权力不能 影响1 1 - 目1 这种主要的权力内容,否则,检察权结构的最终方向就是实现结构 单一化。事实e ,在德国,检察制度也悄无声息进行着对检察权结构的调整; 在美国,检察权结构基本上也体现着一种权力分化,走单一性路线的特征。 在检察权结构理论研究上有重大影响的代表性观点之一是苏联列宁的检察 制度理论,这一理论出现在二十世纪二卜年代左右。社会主义法系的检察制 度起源于苏联,列宁的检察制度理论足检察权结构多重性的直接理论来源, 这一理论在现代检察权内容中,增加并突出了法律监督权的内容,从而使得 佃j i l 大学硕上学位论文 检察权的结构中法律监督权的比重增大,法律监督权与公诉权之问的冲突矛 盾开始显现。我国检察权多重性结构问题大多数也源于法律监督权与检察权 结构中的公诉权的冲突造成的。 在西方,我们几乎找不到有关检察权理论中有关检察权结构的专门性研 究内容,但大量的国外检察制度的发展历史资料以及在国外的有关检察权的 法律法规及司法实践告诉了我们,国外目前关于本论题的相关观点综述可以 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于检察权结构问题的研究并没有成为热点、 难点问题,也许正因为如此,除了列宁关于检察权结构的著作外,对于检察 权结构研究并没出现有影响力的论文著作和观点;其次,由于法治环境和法 制传统的差别,对于检察权结构研究的重要性同样在我圈与其他国家之间也 存在差别,英美法系国家在检察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症结往往并不是由于检察 权结构中内部冲突导致的,而是在“三权分立”的体制下形成的,而在大陆 法系国家,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法系国家,由于受苏联列宁检察权结构理论的 影响,检察制度里检察权结构中的内部冲突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再次,就 国外目前司法实践来看,检察权结构的单一化已经是一种趋势,然而理论界 对于检察权结构,特别是多重性结构和单一性结构的理论研究却明显滞后。 二、国内关于本论题的观点综述 在国内,受苏联列宁检察制度理论的影响,我国检察制度五十多年历史 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我国多重性结构检察权的现状,而且这种多重性结构检 察权的弊端在五十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司法改革的过程中日益显 现,也因而相对其他国家而言,在理论界引起了较为热烈的讨论。就笔者收 集到的资料而言,除了国家法律法规以外,笔者共收集到相关论文资料1 0 4 篇,选择性阅读专著6 本,网络研究资料1 2 份,在一百多份资料当中,直接 谈到了检察权结构内容的占5 ,间接涉及到检察权结构内容的占8 0 ,属于 边缘内容、启示研究角度的占1 5 。在所有资料当中,就研究内容而言,检 察权及检察权结构基本理论的资料占到了7 5 ,而谈到检察权结构中公诉权 与法律监督权冲突问题的资料占3 ,对检察权结构不合理性进行过分析,提 出置疑的资料占2 ,从比较法的角度分析检察权的资料占1 0 ,对检察权定 性问题进行研究的资料占1 0 。总体而言,我国学术界对于检察权结构问题 旧j i l 犬学硕上学位论文 翰研究虽然还处于剐刚起步的阶段,但势头望现蘸好趋势。在检察权结构这 一问题上,现在理论界基本上已懿形成共识的怒:我国现在的检察权是多煎 性结构的检察权。在我国,检察权的结构是指由公诉权、侦查权以及法律蟾 督援缝裁并形藏鼹稳互之霾不强关系翡整露。可见,我国硷察毅荠j 是挚 性的结构,而是由三擞权力( 甚至缀多) 构成的复杂的多重性结构,至于这种 多重性结构的存在怒西合理虽然目前有少数学者持置疑态度,但大多数学者 荠没有熄礤究的重点放在这一块,两是舄了更多的穗力研究捡察权故性质穗 性等内容,事实上,我国捡察权复合的结构才怒造成我国检祭权制度存在问 题的根源。 目前我国对于稔察权结构现状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派别:第一个派 羁豹学蠢谈为,捡蘩较弱臻是包聚了公嚣校与法终煎督撅在内的粳力类蝥, 但是由于我国宪法搬检察机关定位为专门的法德监督机关,所以在检察权的 权力结构当中,公诉权事实上也是法律监督权的一种实现形式,通过公诉行 为达到黢餐效果,所以,毫无疑瓣,检察权结构当中的其他权力内容都是为 法律滚罄权服务的,那么在检察袄结构设置静避程中必须首先满足豹是法律 髓督权的实现价值;箱二个派别的学者认为,尽管我国宪法把检察机关定位 为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但事实上在近几年的镯法改革的过稳中。越来越加 强了梭察覆关靛公嚣职麓,瑟对予捡察毂豹悠辫内容焉言,姣乏应有兹强潮 保障效力,法律监督措施少,落实难,内容空洞。因而,存这个意义上说, 检察敉的结构应该更强调实现公诉权的有效行使,完成检察机关作为公诉机 关款键愈。筹三个派剐的学者,已经认识到了在我困检察投结擒体系当中, 公诉权与法律监督权存在了不可润车珏的矛盾,并且这一矛詹怒我国裣察制艨 诸多问题的症结所在。”除此之外,还有学者掇出,检察权结构当中的各项 内容应该均衡发展。在这些观点之中,较为典型的是对庭审扎仪的不断争论, 。在纛窜中,检察宫该不该起立熬翊踅或为大家争论熬熬_ | 鬟闽题,面这争 论实际上反映出了捡察权的多重性结构自身存在的矛盾最终触及检察制度 改革的实质性问题。检察权中所包括的公诉权和法律监督权的冲突导致了在 。陈吉童:论蛰潺挺与法律蕊瞽权的独立行饺,载政法论毡1 9 9 8 年第一嬲。 。龙宗智# 格察宫该不该趣立,载浩学1 9 9 7 年第_ 三期:赞卫方:异哉,所滑检察宫起亨问嬲 者,载法学1 9 9 7 年第5 期。 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庭审过程中的礼仪冲突和身份尴尬这是必然的结果。这个问题暴露出来的制 度上的破绽所引发的疑问,加上学术界不同的声音甚至越来越激烈的论辩使 得检察制度改革中检察权结构问题越发突出,检察机关的改革迫在眉睫己是 不争的事实,检察机关只有在理清了检察权的结构组成,并基于此找准了自 己的角色定位才能使改革达到真正的目的。 三、本论题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事实上,目前国内学界对于本论题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i q 题。我国检 察权结构的现状一直都处于不太理想的状态之中,检察制度的改革历程,从 清末最早的引入到改革的失败,再到新中国成立之初对苏联模式的崇拜,在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都缺乏法制传统思想的氛围下,从某种程度t 自身认识 的缺陷加上盲目的照搬照抄,致使我国检察机关定位从开始就遭“病梅之 殃”,偏离了其本来的角色价值,使长时间的检察工作一直处于一种极尴尬 的境地。上个世纪9 0 年代以来西风东渐,我国的检察制度受到英美法系国家 检察制度的一些影响。突出表现在诉讼模式的改革上:以1 9 7 9 年刑事诉讼 法为基础建构的刑事诉讼模式,具有典型的职权主义诉讼模式特征;1 9 9 6 年刑事诉讼法的修订,引进、吸收了诸多当事人主义刑事诉讼模式的内容, 形成了“混合型”诉讼模式,在实践中有向当事人主义发展的趋势。改革的趋 势必然影响检察制度改革的进程,几十年来检察工作实践中暴露的问题在司 法改革的大潮中也找到了新的动力。然而即便如此,检察制度改革过程中一 直没有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我国法律 法规在检察权结构的立法方面处于不明确状态,相较宪法的规定而言, 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五条的规定较为明确的表述了检察权的具体内容, 但事实上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 、对于检察权结构中五项具体内容中具有可 操作性的职权主要是追诉犯罪、提起公诉及相关的权力,比如批捕权、侦查 权方面的,而对于如何行使法律监督权却规定的极为笼统。2 、第一项的规 定把“严重破坏国家的政策、法律、法令、政令统一实施的重大犯罪案件” 归为人民检察院的职权范围很明显不符合现代检察理论,扩大化了人民检察 院的职权范围。3 、这五项规定对检察权内容的涵括并不全面,比如对民事、 行政诉讼的法律监督并没有规定进去。4 、某些规定已经被证明存在不科学 列j i i 火学硕j 卜学位论文 的因素而取消,比如“免于起诉制度”。另一方面,从目前学术界对与此相 关问题的反映来看,学术界对检察权内容的研究比较多,而对检察权的结构 还缺乏深入探讨,”大多数学者把目光都集中到了争论检察机关究竟是公诉 机关还是法律监督机关以及检察权定性的问题上,而没有意识到,检察权结 构的多重性才是真正的隐患。可以明确,在我国,检察权扮演了多重性结构 的角色,而我国的这种多重性结构的检察权并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致使在 检察制度改革的过程当中,难免走了不少的弯路。再者,目前学术界对于检 察权结构的分类、检察权的性质在认识上还存在一些偏差。正是由于各方面 原因的共同作用,才形成了本论题的不足之处或研究方丽的空白区域,也因 而形成了本论题的重点、难点问题:本论题的重点问题是对单一性结构的检 察权的建立及完善措施:难点问题是剖析多重性结构检察权“多重性”所带 来的负面影响。根据已经收集的资料及经过笔者的反复思量,针对有关检察 权结构改革的问题,笔者提出的创新观点包括以下几点: l 、调整我国检察权结构,完成从检察权的多重性结构到单一性结构 的改革; 2 、加强检察院的法律监督权及公诉权,并进行严格的职能分化; 3 、构建检察权的单一性结构模式,在法律监督权及公汗权发展到一 定阶段后,由检察机关行使只具有公诉权内容的检察权,同时设 立专门的法律监督机构: 就笔者在本论题的研究过程中搜集的资料而言,对本论题国内外研究状 况,特别是国内关于本论题的研究状况和笔者本人对于此论题的创新观,颤作 了如上综述。 。谢鹏程:论检察权的结构,载人民检察1 9 9 9 年第五期。 四川大学硕j 一学位论文 第二部分:概念思考:检察权及检察权结构分析 检察权的结构是在检察权分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指检察权的分 类及各个组成部分之问的相互关系。 一、我国检察权的概念、结构( 分类) 。 ( 一) 、检察权的界定 检察权是指检察机关根据法律的规定所享有的专门的权力,这一权力的 范围由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立法的方式予以规定,并将其视为一一种职责要求检 察机关行使。在我国,学术界对检察权的界定也有不同的表述:“检察权是 为国家宪法和法律规定,由人民检察院行使的对侦查机关、审判机关、执行 机关的职能活动是否合法及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国家工作人 员和公民是否遵守法律实行法律监督的权力”;。“检察权就是检察机关依 法行使法律监督权与检察的权力,是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检察 权即国家赋予检察机关职务范围内的权利,其基本内涵是指检察官在刑事诉 讼中所享有的公诉权”;。“检察权是检察机关代表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 益,以提起并支持公诉为基本形式,对一切不合法行为进行追究,以维护社 会的法律秩序的权力”;“中国检察制度起源于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检察制 度的思想,并在其发展的曲折道路上,并已被打上深深的中国特色烙印,从 中国国情看检察权的定位,并非要在行政权和司法权两者之间做非此即彼的 选择,检察权就是法律监督权。”;“认为检察权就是侦查权和公诉权的集中 反映”;。 通过以上学术界对检察权从不同角度给予的界定,我们可以看出,根据 宪法的规定,我国的检察权包括了公诉权、侦查权以及法律监督权。笔者认 为,对目前我国检察权的概念应界定为:检察权即检察机关的职权,是国家 权力中一种相对独立的,具有特殊性的权力。它是国家通过法律确认并赋予 检察机关在其职务范围内的权力。检察权的结构范围包括了公诉权、侦查权 以及法律监督权。 o 参见粱国庆主编:中国检察业务教程,中国检察出版社1 9 9 9 版第7 页。 o 参见张思卿主编:检察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 9 9 6 年版,第6 7 8 页。 。参见郝银钟:中国检察权研究载刑事法研究第5 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 0 0 0 年版。 。参见王松苗:厉行法治:法律监督应如何定位,载人民检察1 9 9 8 年第9 期。 。参见金明焕主编:比较检察制度概论中国检察出版社。 ( 二) 、检察权的结构( 分类) 检察权的分类是检察权结构的构架基础,检察权的结构主要越指我因宪 法和法律赋予检察祝关的敬权弱分类以及各类职权之间勰关系。投据我冒豹 法律怒定醴及近几年静立法发展来看,检察权豁分类主要按照捡黎权的职熊 内容来划分的。由于我国检察权的职能内容一直处于复杂的状况,因而,我 国检察权的分类也处于一葶申复杂的状况。当然,这种状况之下检察投的结构 也必然楚予7 一令多重性懿臻穆体系。 一般来稽,学术界把梭察权分为了四类:第一类是检察机关对犯罪提起 公诉,追究旗刑事责任的公诉权:第二类是对职务犯罪的侦查权;第三类是 对公安挺关的挝准逮捕投鞠检察枧关囊囊弱逮捕权:第四娄是法律监督投。 这四类几乎涵括了检察较的所有内容,楚比较全面的种分类方法。但在笔 者看来,把检察权分为这四项权力内容魑然比较全丽完整,但却并不一定科 学。笔者认为,根据法律规定的检察权的职能范围,捡察权宜分为以下三个 部分: 1 、公诉权。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五条第( 四) 项规定,梭察权的内 容包括对刑事案件提起公诉,支持公诉;该法的这项规定是公薛权是检察权 翡一部分熬簸好凭证。在人民检察骁组织法篱五条第( 一) 璜怒定中 “对于叛国浆、分裂国家案以及严重破坏国家的政策、法律、法令、政令统 一实施的重大犯罪案件,行使检察权。”的内容的规定也是属于公诉权的内 容,反映了检察机关有权行使公诉权,对犯罪行为进行追诉。 2 、篌套投。久蔑狻察院缝织法第益条第( 二) 顼援定,藩予壹接受 理的刑事案件,进行侦蛮。在自侦案件中,检察机关必然享有侦磷权。 3 、法樟监督权。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五条辫( 三) 项中,“对于公 安祝关靛俊囊活动是否会法,实雩亍篮整”;第 强) 矮“对于人楚法陵躲审 判活动是否合法,实行髓瞽”;第( 五) 项“对于刑事案件刿决、裁定的执 行和监狱、看守所、劳动改造机关的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根据法律 规定,检察机关享有了广泛的法律监督权,面且该项权力贯穿了侦查、起诉 以及审魏积狡行等整令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在人家检察院组织法第五条第( 三) 项规定中,检 四l 】大学碾士学位论文 察机关对于公安机关侦查的案件,进行审查,决定是否逮捕、起诉或者免予 起诉( 已经取消) 的权力应该视为检察院对公安机关诉讼活动的监督,而不 应单独列为一种类型。因为,检察机关之所以能够对公安机关的侦查的案 件加以审查,并采取相关措施的缘由就在于检察机关享有了法律授予检察机 关享有的法律监督权。所以,把批准逮捕等具体的监督措施从法律监督权中 割裂出来很显然是欠妥的。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我国检察权的分类包括了公诉权、侦查权以及法律 监督权三大内容为主的多重性内容。 二、我国宪法、法律对检察权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以下简称宪法) 第一百二十九条和人民 检察院组织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 督机关”。宪法第一百三十一条规定,“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 使检察权”。宪法第一次明确的规定了我国人民检察院行使检察权的基本 原则,表明了检察权是国家权力体系中专属于人民检察院享有的一种权力, 但1 9 5 4 年宪法并没有规定人民检察院行使检察权的具体内容,直到1 9 8 3 年修订后的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五条才规定了检察权的具体内容,“各 级人民检察院行使下列职权:( 一) 对于叛国案、分裂国家案以及严重破坏 国家的政策、法律、法令、政令统一实施的重大犯罪案件,行使检察权。( 二) 对于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进行侦查。( 三) 对于公安机关侦查的案件,进 行审查,决定是否逮捕、起诉或者免予起诉( 已经取消) ;对于公安机关的 侦查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 四) 对于刑事案件提起公诉,支持公诉; 对于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 五) 对于刑事案件判决、 裁定的执行和监狱、看守所、劳动改造机关的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 在其他的基本法律中,也有对检察权的相关规定,包括:中华人民共 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条规定,“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受理的案件的 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 条规定,“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 事诉讼法第十四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卜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行政诉讼 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实行法律监督”。在这些相关规定当中,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五项规 定一样,也存在着对检察院行使检察权具体内容笼统规定的问题,特别是对 检察权中的法律监督权行使的规定,更是没有可操作性,法条过于空洞。 我国宪法、法律在立法上对检察权的规定显示了在+ 定社会经济、政治 背景下形成的对检察权一般意义上的认识现状,我们可以从法律的规定中探 究根源,从而为进一步研究检察权的结构等问题提供渊源根据。 三、检察权结构剖析 ( 一) 、主体分析。检察权的主体问题,即是指检察权由谁来行使的问题。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在我国国家权力体系中,检察权是专属于检察机关 享有的一种权力。宪法的这一规定表明了对于检察权而言,其行使的主 体只能是检察机关,其他任何团体、个人都没有任何理由干涉检察机关行使 检察权的权力。从这个角度而言,不管检察机关对检察权采取什么样的行权 方式,检察权行使的主体只有个,那就是检察机关。因而,检察权的主体 是单一性的。 ( 二) 、客体分析。所谓检察权的客体,是指检察权在行使的过程中权 力所涉及的具体的法律关系阱及这种法律关系所指向的对象,检察权的客体 体现了检察权存在的意义,是检察权发置的初衷。我国检察权涉及了多个角 度的法律关系,包括追诉犯罪的行为及相应的法律关系、侦查案件的行为及 相应的法律关系、监督审判及侦查等活动的行为及相应的法律关系等。这些 关系涉及到了检察机关与审判机关、公安机关及当事人之间的复杂内容,所 以,检察权的客体并不是单一的,而由复杂的多重性内容组成的。 ( 三) 、内容分析。所谓检察权的内容,是指检察权在行使过程中所形 成的具体的法律权利和义务关系。同检察权的分类息息相关,检察权的内容 也是涵括了公诉权、侦查权、法律监督权在内的多重权力义务关系。由于宪 法和法律直接赋予了检察权复杂的内容,使得检察权结构中检察权的内容 也必然不是单一性的状态,而是处于一种多重性的状态。 ( 四) 、目的分析。检察权设置的目的,就现代意义上的检察制度而言, 检察权的设置从最初就是为了多重性的目的,公诉权的存在是为了使检察机 关得以有国家追诉人的身份,行使追诉犯罪的权力:侦查权的存在是为了配 四川大学顺士学位论文 合公诉权的j i r 骄l j 行使,特别是在自侦案件中,赋予检察机关侦查的权力;法 律监督权的存在是为了有效的行使检察机关作为“国家专门的监督机关”的 职责。很显然,由于检察权客体的多重性、内容的多重性,检察权的目的甚 至行使的条件及范畴都呈现出多重性的特征。 通过以上分析,检察权的结构显然是处于多重性结构状态的。 叫川大学硕卜学位论文 第三部分角色置疑:检察权多重性结构体系的解构之路 我国检察权的多重性结构有没有存在的合理性,将从以下论证中得到 答案。 一、从检察权的定性分析检察权多重性结构的不合理性 检察权定性不明带来了一系列的检察权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检察权的性质决定了检察权应然的结构组成,同时对检察权性质问题的研 究也是解决检察机关地位和角色问题的重要途径,为找到检察权多重性结构是 否合理这一问题的答案提供了更多的理论依据。根据我国宪法、法律对检察权 的规定,可以看出,我国宪法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都已经把检察机关定位为国 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尽管如此,由于对检察机关角色定位问题看法并不统一, 学术界对检察权的性质问题仍然存在很大的争议。目前,警察权属于行政权, 审判权属于司法权已成定论,而检察机关由于长期处于一种定位不准的状态, 使得检察权作为一种公权力,其性质问题至今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检察权的 性质问题理论界争议颇多,对于检察权究竟是司法权还是行政权大家并没有达 成一致意见。总的说来,现在大致存在以下几种观点: “行政权说”认为检察权应该属于行政权,其主要理由包三个方面:是 检察机关的组织与活动的基本原则符合行政权的特点。检察体制以检察权集中 统一行使为特征的“检察一体制”,检察机关、检察官依法构成统一的整体。 各级检察机关、检察官在履行职权、职务中根据上级检察机关、检察官的指示 和命令进行工作和活动。”“检察一体原则”是检察权具有行政权性质的重要 标志,一般认为,“检察一体原则”包括的内容主要有:上下级之间体现为指 挥、命令与服从、执行的关系,上级检察官对下级检察官享有监督、任免、惩 戒的权力:检察官的职务行为具有继承性( 主要指诉讼法上的效果) 和可转移 性( 案件可转移性) 。二是检察权行使过程中的主动性特征,在对犯罪追拆的 过程中,检察机关一直处于积极主动位置,检察机关所行使的检察权不具有司 法权应有的被动性、专属性、中立性和终结性,从而认为检察权不是司法权, 而是行政权。三是检察机关行使的检察权中包括了侦查权的内容,很显然,侦 。张穹: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理论与实务【m 】北京法律出版社,1 9 9 7 版 刚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查权的性质已经被定性为行政权,相应的检察机关也理所当然的是行政权。 “司法权说”认为,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认为司法机关包括了人民法院 和人民检察院,从而得出了检察官与法官“同质但不同职”的等同性的结论, 认为检察权就是一种司法权。中国目前实行的“人大领导下的一府两院”体r 1 0 , 决定了检察机关是一种并列于法院的司法机关。检察官相对独立原则是检察制 度中不可或缺的原则之一,其独立性显然是司法权的属性。检察机关参加诉讼 活动,在办案中采取措施,做出决定,是对个案具体事实适用法律的活动,符 合司法权终局性、中立性、独立性和消极被动性的特征。“司法权说”的支 持者坚持认为检察权是司法权的另一个理由在于:他们认为,将检察权划归司 法权,可以有效防范行政不当干预刑事司法,如果把检察权归为行政权的话, 检察官在执行任务时,必须受行政指令的制约,服从上级行政官员的指挥,这 样刑事追诉就可能不取决于法律的要求,而难以避免的成为当权者达到某种目 的的工具。 “双重属性说”,即认为检察权具有司法权和行政权的双重属性,持这一 观点的学者认为,司法性包括了独立判断和裁决以及适用法律为目的,而这是 检察权所具有的性质,检察官的公诉活动以适用法律为目的,同时检察机关利 检察官的活动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这种意义上检察权具有司法权特性。另一 方面,行政性所体现的上命下从的纵向关系,检察一体制带来的在组织结构和 行动规范包括侦凌行为中严密的组织性和监督指挥关系都反映了检察权所具 有的行政权的性质。尤其是具有主动性的侦查行为,具有明显的行政性质。 龙宗智教授也曾避一步撩出,我黼硷察权矮有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双重属性,僵 在法制上将检察权定位为司法权,检察机关定位为司法机关,检察官定位为司 法富。 在我国,比较统一的看法是检察权的性质具有双重属性。笔糟认为,就我 鞫瑷在羧察权实然兹装况爵言,确实,“双重藩堂妻诞”更戆够客置凳靛评价我莺 检察权的性质,“行政权说”将梭察权简单的等同于一般的行政权,而抹煞了 其在一定茬疫上懿独立粼凝权稻楚置较,嚣“司法权说”缀难解鞘袭国褒在裣 。张恚劳、侯新军;论检察辊荚的角色定位爰其改革。载l b 薄赢等学校社会科学学疆2 0 0 4 年 4 月第1 6 卷第4 期。 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察机关系统在组织体系上的现状。“双重属性说”的观点相对合理的原因在于, 这种观点无论如何还是客观的描述了检察权的现状,而不管这种现状与应然的 状态还相差多远。当然我们最终会意识到,虽然这样的状况的确是我国检察机 关的实然状况,可殊不知这样的双重属性无疑是对司法机关的角色、性质没有 明确而产生的畸形状态。从司法独立的角度讲,具有双重属性的检察权必然有 碍于司法独立。 对检察权的性质问题,学术界大多数人所赞同的“双重性质说”给检察权 赋予了司法权和行政权两种性质,这样的结论反映到检察机关的角色问题上来 就表现为承认检察机关的公诉与法律监督的双重角色( 或理解为多重角色) ,反 映到检察权的结构问题上来就是检察权多重性结构体系中公诉权与法律监督 权的直接对峙。虽然我国并不是“三权分立”的体制,但是对于司法、行政应 该独立这一基本政治学理论应该是熟知的,那么检察权这样横跨两大权系的状 态,加上多重性检察权结构体系中公诉权与法律监督权冰火不容却为一体的状 况,不产生“行政干预司法”、“司法不独立”等等问题就大大的奇怪了。在 理论界对检察权双重属性的分析当中,笔者赞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陈卫东教 授的观点,“且不说我国尚没有任何一部法律规定哪些机关为国家的司法机关, 即使宪法及其他法律明确规定了现阶段检察机关是国家的司法机关,那也只是 说明法律将其视为司法权,而不能就此说明检察权在理论上就是司法权。现行 法的规定是实然法的层次,而对检察权的性质进行理论的定位属于应然法的层 次,这是两个问题。”。司法权的终局性、独立性、中立性、消极被动性显然不 符合检察院作为公诉方的行为方式。所以,这里,笔者也认为,检察机关在执 行其基本职能“公诉”的过程中反映出来的检察权是一种行政权力,它代表着 国家对犯罪分子、犯罪行为进行追诉。要分析检察机关的性质问题,弄清检察 机关所扮演的角色,解决检察权双重属性的尴尬境地,无疑只有一个办法,那 就是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必须与公诉职能完全分开,形成较为单一的职能 状态,也避免混乱的权限错位。正是从这个角度而言,检察权面临一次结构改 革及完善的过程:就是要摒除检察权的多重性结构的现状,调整检察权的结构, 使其成为单一性的权力模式。 。陈卫东:我国检察权的反思与重构,载法学研究2 0 0 2 年第2 期第4 页。 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二公诉权与法律监督权的冲突对检察权多重性结构的破坏作用 我国在检察制度上存在的问题,以检察机关在行使公诉权的同时又行使 法律监督权受到的非议最多。立法上的矛盾表现在:尽管法律已经有了明确 的规定,“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但人民检察院却在人民检 察院组织法对具体职能的规定及实际的检察工作中同时扮演着的公诉机关 角色和法律监督角色还包括侦查机关的角色。并且,对于各种角色的强弱地 位问题在具体的法律规定中以及法律的修改中从一开始就处于一种不鲜明 的状态。 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五条的规定笔者在前文中已经详述,尽管法律 赋予了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者的身份,但事实上人民检察院在行使检察权的 时候偏重于公诉权方面,而对于法律监督方面的规定虽然用了不少的笔墨, 但是规定极为笼统,无操作性可言。1 9 9 6 年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使人民检察 院的角色问题在立法改革的过程中有了新的突破,这次改革在程序设计上是 为了体现控诉与审判的分离,增加控诉方的难度和辩护方防御的力度,从而 必然的加大检察机关的控诉、举证责任,使得检察机关的公诉职能处于了一 个更加优势的地位。学术界、司法实务界似乎都有这样的趋势:强化检察机 关的公诉职能。即便如此,检察机关在行使检察权过程中仍然处于尴尬的地 位,现实存在的矛盾让我们不得不考虑:现阶段的改革始终在强化公诉职能 或强化监督职能中徘徊,始终没有突破将公诉权、法律监督权、侦查权隔离 的思路。而公诉权与法律监督权之间的冲突更加深了我们对检察权多重性结 构的置疑。那么,在检察权的多重性结构体系当中,公诉权与法律监督权的 对峙与矛盾是否已经发展到了必须将其分开的程度,检察权的多重性结构体 系的存在究竟还有多少生命值? ( 一) 公诉权与法律监督权的内在冲突 检察权的结构包括了公诉权、侦查权以及法律监督权三方面的内容,这里 主要是论及公诉权与法律监督权之间的关系。公诉权是国家专门的公诉机关所 享有的提起诉讼争议的权利。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我国的检察机关享有国家公 诉权,检察机关以国家的名义对严重危害社会安全的犯罪行为提起诉讼。所谓 的“公诉”是相对于“自诉”而言的。法律监督权的产生源于国家体制中为了 心川大学磷士攀位论文 防止权力滥用,产生不法行为危害国家利益和公平原则而设置的,濂督的目的 在于防止和纠正不法行为。检察机关所享有的法律监督权是一种宪法意义上的 专| 、_ j 兹法律蕊整权。这静法律 | | 盏督毅不疑予一般意义的魑督,检察毅结构中约 法律监督权的对象直接指囱了执法人员的孝兔法行为,弹琶括实体法一l 的,也包 括程序上的照餐。公诉权与法律监督权虽然同处于检察权结构体系中,在很多 时候表现出一致性,但事实上公诉权与法律监督权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权力类 整,萁洚突表鬻在: l 、权力属性上的冲突。公诉权是检察机关代表图家追诉犯罪的活动,是 控辩审三方结构中的一角,艇有诉讼意义上的主体地位:法律监督权是法律赋 予检察掇关专f j 行捷豹权力,捡察扭关蓬嚣使法律监螫投熬过程中要织援主动 的参与过程当中。由于检察椒本身的双重耩牲导致公诉权与法律监餐权在权力 属性上的冲突。 2 、权力行使目的上的冲突。公诉权的行使的目的是为了通过诉讼程序来 解决争议纠绘,在穗事诉讼巾,更多豹是为了诖畜器熬人受餮惩霹j 1 教育,让 无罪的人受到保护。而法律监督权的行使目的是为了防止和纠正不法行为,为 了防l j 二权力滥用,基于公平原则而设置的。 3 、权力实魏手段上的冲突。一般露畜,公褥毅实骥豹强豁是邋过追诉犯 罪并通过一定的诉讼程序来实现的,这种实现手段具有法定性;法律监督权实 现的手段通常是采用批评、建议等方式。 有学者这撑认为,公诉权是包含在法德瀣督权之内的,笔者认为,这种观 点还有齑疆之怒。公诉蔽愚作为一耱诉浚投力存在静,焉法律煎餐投稳蓝督范 围当然包括了这种公诉权,所以,公诉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气环境化学实验设备培训重点基础知识点
- 公用事业行业深度研究-水风光一体化能否再造一条雅砻江
- 六年级的成长印记
- 立春营销策略解析
- 2025黄河大桥C合同段施工投标文件
- 艺术培训项目商业计划书
-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FM方案的研究进展
- 行业数据:中国水压控制阀门市场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农业大学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策划
- 2025餐饮连锁品牌加盟合同示范文本
- 新疆乌鲁木齐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部编版期末考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2024年版)
-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微课版)(周舸第6版) 各章课后习题
- 中华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
- 医疗抢救设备仪器培训
- 多模态数据应用案例分析
- 幼儿园大班安全活动《安全乘坐电梯》课件
- 2025年中国电信云网资源管理技能认证考试题库(含各题型)
- 青春自护-远离不良诱惑主题班会
- 结构化面试的试题及答案
- 架空管道安装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