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学专业论文)国际劳工组织及其隐蔽雇佣关系立法研究.pdf_第1页
(国际法学专业论文)国际劳工组织及其隐蔽雇佣关系立法研究.pdf_第2页
(国际法学专业论文)国际劳工组织及其隐蔽雇佣关系立法研究.pdf_第3页
(国际法学专业论文)国际劳工组织及其隐蔽雇佣关系立法研究.pdf_第4页
(国际法学专业论文)国际劳工组织及其隐蔽雇佣关系立法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摘要 雇佣关系是一个世界各国广泛使用的法律概念,其一直是并将继续是工人赖 以在劳动法和社会保障领域获得与就业相关的权利和利益的主要载体,也是确定 雇主对工人的权利和义务的性质和范围的关键参照点。但是,随着劳动力市场上 隐蔽雇佣关系的出现,如何对其进行法律规制成为现代劳动法的主要任务。在我 国,对雇佣关系的法律调整仍存在制度性缺失。因此,研究雇佣关系的基本理论, 分析国际及国外的立法动态,为完善我国劳动关系立法体系提供必要理论支撑和 模式参考就成为当前和今后法学界的一大理论课题。 文章主要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对隐蔽雇佣关系的基本 理论和基本内容的研究,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 体对策。本论文共有五个部分组成,其主要内容如下: 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论文的写作背景及研究意义,同时概述了国内 外学者对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 文章第二部分介绍了国际劳工组织机构及其最新立法动态,进一步阐述中国 与国际劳工组织的关系及( 2 0 0 6 雇佣关系建议书对中国可能产生的影响。 文章在第三部分以产业革命作为切入点,考查雇佣关系法律调整的历史演进, 论证了劳动法的调整对象主要是产业雇佣关系。同时进一步分析了产业雇佣关系 的主体及其权利、义务。 文章的第四部分,具体分析了隐蔽雇佣关系的含义、主要类型、存在形式、 法律特征。在此基础上阐述隐蔽雇佣关系存在的社会价值及其存在的法律问题。 文章的第五部分,在分析我国隐蔽雇佣关系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我 国隐蔽雇佣关系立法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完善劳动关系立法规制隐蔽雇佣关系 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国际劳工组织;体面劳动:隐蔽雇佣关系;“三角”雇佣关系;劳动法; 劳动派遣 英文摘要 i l oa n d s t u d yo nl e g i s l a t i o n o ft h e d i s g u i s e de m p l o y m e n tr e l a t i o n s h i po fi l o a b s t r a c t t h ee m p l o y m e n tr e l a t i o n s h i pi sa l e g a lc o n c e p lw h i c hh a sb e e nw i d e l yu s e di n t h ew o r l d i tw i l la l w a y sb et h em a i nc a r r i e r ,b yw h i c ht h ew o r k e r sc a no b t a i nt h e i r r i g h t sa n d b e n e f i t sr e l a t e dt oe m p l o y m e n ti n t h el a b o rl a wa n di n t h es o c i a ls e c u r i t yf | e l d t h ee m p l o y m e n tr e l a t i o n s h i pi sa l s ot h ek e yr e f e r e n c ep o i n t , b yw h i c ht h en a t u r ea n d s c o p e o ft h e r i g h t s a n dt h e o b l i g a t i o n s o fw o r k e r sa n d e m p l o y e r s c a l lb e d e t e r m i n e d w i t ht h ea p p e a r a n c eo ft h ed i s g u i s e de m p l o y m e n t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i nt h e l a b o rm a r k e t ,h o wt or e g u l a t et h ed i s g u i s e de m p l o y m e n t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h a sb e c o m ea m a i nt a s kw h i c ht h em o d e ml a b o rl a wm u s tf a c ew i t h t h el a wi nc h i n ar e g u l a t i n g e m p l o y m e n t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 s t i l lf a c e sw i lap r e d i c a m e n to f t h el a c ko f s y s t e m a t i c h o w t op r o v i d et h en e c e s s a r yt h e o r e t i c a lu n d e r p i n n i n ga n dt h es e l e c t i o no fm o d ei no r d e rt o i m p r o v el a b o r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l e g i s l a t i o ni nc h i n a ,h a sb e c o m eo n eo f t h em o r ei m p o r t a n t t h e o r e t i c a li s s u e s ,o nt h e b a s i so fr e s e a r c h i n gt h eb a s i ct h e o r yo ft h ee m p l o y m e n t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a n da n a l y z i n gl e g i s l a t i v ed e v e l o p m e n t sa b r o a dt h i s a r t i c l eh a sb e e n w r i t t e ni nl o g i c a la n a l y s i sm e t h o da n di n t e g r a t i n gt h e o r yw i t hp r a c t i c e i np a r t i c u l a rt h e f u n d a m e n t a l t h e o r y a n df u n d a m e n t a lc o n t e n to ft h e d i s g u i s e de m p l o y m e n t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h a sm a i n l yb e e ns t u d i e di nt h ea r t i c l e t h es p e c i f i cc o u n t e r m e a s n r eh a s b e e nc l e a r l yp r o p o s e di nt h ee n d o nt h eb a s i so fq u e s t i o n i n ga n dt h e na n a l y z i n gt h e q u e s t i o n t h i sa r t i c l ec o n s i s t so f f i v ep a r t sa n di t sl i l a i nc o n t e n ti s f o l l o w s :t h ef i r s tp a r t o ft h ea r t i c l ei st oi n t r o d u c et h eb a c k g r o u n da n d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ft h er e s e a r c ha n dt h e l e v e lo f t h es t u d yo nq u e s t i o na b o v eo f s c h o l a r si n t h ew o r l d t h es e c o n dp a r to ft h ea r t i c l ei st oi n t r o d u c ei l 0a n di n t c m a t i o n a ll a b o r s t a n d a r d sa n dt h el a t e s tl e g i s l a t i v ed e v e l o p m e n t sa n dt oe x p l a i nc h i n a sr e l a t e st oi l o a n dt h ep o t e n t i a li m p a c to f e m p l o y m e n tr e l a t i o n s h i pr e c o m m e n d a t i o no f2 0 0 6 t o c h i h a t h et h i r dp a r to f t h ea r t i c l ei st oe x a m i n et h eh i s t o r i c a le v o l u t i o no f r e g u l a t i o no f e m p l o y m e n tr e l a t i o n s h i pa sas t a r t i n gp o i n tt 0i n d u s t r i a lr e v o l u t i o na n d t od e m o n s t r a t e 英文摘要 t h a tt h ei n d u s t r i a lr e l a t i o n s h i pi st h em a i na d j u s t e do b j e c to fl a b o rl a wa n dt oa n a l y z e t h em a i ns u b j e c ta n dr i g h t sa n do b l i g a t i o n so ft h ei n d u s t r i a le m p l o y m e n tr e l a t i o n s h i pi n t h ef u r t h e r t h ef o u r t hp a r to f t h ea r t i c l ei ss p e c i f i c a l l yt oa n a l y z et h em e a n i n g ,t h em a i nt y p e , t h ef o r m , a n dt h el e g a lc h a r a c t e ro ft h ed i s g u i s e de m p l o y m e n t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a n dt o e l a b o r a t et h es o c i a lv a l u e sa n dl e g a li s s u e so ft h ed i s g u i s e de m p l o y m e m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 t h ef i f t hp a r to ft h ea r t i c l ei st oe l a b o r a t et h en e c e s s i t yo fl e g i s l a t i o no ft h ed i s g u i s e d e m p l o y m e n t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o rt h eb a s i so fa n a l y z i n gt h es i t u a t i o na n dt h ep r o b l e mo f c h i n a as p e c i f i c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t or e g u l a t et h ed i s g u i s e de m p l o y m e n t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 a n dt oi m p r o v et h el e g i s l a t i o no ft h eh d u s t f i a le m p l o y m e n t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i st ob e p r o p o s e di nt h ee n d k c y w o r d s :i l o ;d e c e n tw o r k ;d i s g u i s e de m p l o y m e n tr e l a t i o n s h i p :“t r i a n g u l a r e m p l o y m e n tr e l a t i o n s h i p ;l a b o rl a w ;p h y s i c a ll a b o u r i sd i s p a t c h e d 大连海事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本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撰写成硕士学位论文“垦匾羞王组织丞墓堕蓝雇但差丕童洼班究”。除论文中 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对论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 以明确方式标明。本论文中不包含任何未加明确注明的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公开 发表或未公开发表的成果。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郗诧象髦尹7 年;月,;日 j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及指导教师完全了解“大连海事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提交、 版权使用管理办法”,同意大连海事大学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 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连海事大学可以将本 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也可采用影印、缩印或扫 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口,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属于:保密口 不保密日(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4 ”) 敝储铭唧聊铭: 日期:年月 缘髻 日 国际劳工组织及其隐蔽雇佣关系立法研究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引言 二十一世纪,随着国际人权运动、现代消费者运动、劳工运动等多方面实践 的展开,社会和谐发展的理念在不断地深入人心。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制定和 实施“体面劳动”议程下的劳工标准已经成为国际劳工组织的奋斗目标。这个目 标也将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指引着世界劳动法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世界 劳动力市场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劳动力的使用越来越趋向灵活。就业模式的改 变为工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为企业增加了竞争力,但是围绕着雇佣关系 所建立的工作安全和工人的保护却受到了挑战。由此引发的问题决不是个案,在 世界各国均有普遍性,已经引起了国际劳工组织的广泛关注。 在我国,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的战略目标,开始把改革的重心从经济领域向社会领域转移。迄今为止。在劳动 关系领域与社会保障领域取得了许多阶段性的成果,但是与此同时,层出不穷的 新问题、新任务也成为改革的难点和焦点,增加了劳动立法和相关政策制定的难 度。特别是劳务派遣等用工形式的迅速扩展以及农村劳动力有组织地向城市转移, 城市临散雇工的产业化经营,国有企业改制的人员分流,就业的中介服务,企业 人力资源的外部化趋势等等因素的合力作用下共同促进了我国劳动力市场上隐蔽 雇佣关系发展。笔者在调查中进一步了解到:企业隐蔽雇佣采用的主要手段是劳 动派遣、私营中介职业介绍、工程分包、转包等方式。受雇劳动者的主要来源是 农民工、再就业的下岗职工。有数据统计:“2 0 0 5 年1 6 月,我国派出各 类劳务人员1 l 万多人,与上年同期相当;截至6 月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5 2 4 万 人,与上年基本持平。截至2 0 0 5 年6 月底,我国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3 3 0 2 万人”。另外据工会组织调查发现:“目前企业在使用劳务派遣工,仅建筑系 统就超过1 0 0 0 万人。据对某矿区的调查,劳务派遣工在原煤一线生产人员占8 0 以上”2 。因此,隐蔽雇佣关系的主要形式是“三角”雇佣关系。隐蔽雇佣关系的 1 资料来源见:2 0 0 5 年1 - - 6 月我国对外经济合作业务简明统计载于动态i p c l s ,n o 8 ,2 0 0 5 2 法制日报:“劳务派遣工维权遭遇法律难题”,访问日期2 0 0 5 年7 月9 日。 h t t p :m 1 e g a l d a i l y c c n m i s c 2 0 0 5 0 6 2 0 c o n t e n t1 5 6 9 3 9 h t = 引言 骤然兴起为我国劳动力市场注入了新鲜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法律问题。 譬如:劳动派遣造成劳动法律关系不明确,谁是雇主,雇主的责任如何分担等问 题很是普遍。法律的缺失、不完善,导致一些雇主不履行劳动合同,甚至克扣和 拖欠工资等现象时有发生;劳动安全没有保障,工伤事故难以解决,劳工受到歧 视虐待,同工不同酬;就业服务管理不规范。譬如:一些雇主借助私营中介或劳 动力派遣机构故意隐藏雇主身份,规避法律责任。特别是一些雇主任意收取抵押 保险费用,自行制定不合法规章等等。工人缺乏有效的保障,劳资双方的矛盾激 化,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企业的自由、公平竞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的 和谐稳定。 综合上述国际国内背景的变化情况,产生在市场经济改革初期背景下的劳 动法,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关系法律调整的要求,不能 满足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需要。那些处在法律边缘之外的劳动者不能够享受到法 治带给世人的温暖关怀,依法治国任重而道远。所有这些都要求在中国建立一套 系统的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体系,以保护劳动者的劳动权益,促进经济的可持续 性发展、和谐社会关系的建设、以及法治的昌明。 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法治,如何解决劳资关系转变时期的新问题,保障隐蔽 就业人员的合法权益,通过对国际劳工组织( i l o ) 有关“隐蔽雇佣关系立法”的 研究,引起了我对隐蔽雇佣关系3 的法学思考。 本文试图通过明确这种雇佣关系中的各方主体、法律关系的内容,进而分析 该种关系中引发的问题,最后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最终实现完善劳动法并 为劳动者提供法律保护的目的。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雇佣关系是一个世界各国广泛使用的法律概念,其一直是并将继续是工人赖 以在劳动法和社会保障领域获得与就业相关的权益的主要载体,也是确定雇主对 工人的权利和义务的性质和范围的关键参照点。通过对国内较权威的论文检索系 统,这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维普、c n k i 、北大天网等1 9 9 7 年以来的 有关雇佣关系的论文索引了解到,国内一些学者已经开展了有关新型雇佣关系的 3 对于隐蔽的雇佣关系的界定,以及他与劳动派遣的关系,将在第三章详细阐述,虽然作者本人比较愚钝, 但是希望通过勤奋的努力以不辜负读者的耐心 2 国际劳工组织及其隐蔽雇佣关系立法研究 研究,郑尚元“劳动派遣之立法因应劳动派遣之社会价值与负效应”发表于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 0 0 5 年秋季号,夏波光、邱捷“劳务派遣,期待走向规范” ( 载于中国劳动2 0 0 5 年第6 期) ,薛孝东“国内外劳务派遣立法比较”( 载 于中国劳动2 0 0 5 年第6 期) ,张立宾“对劳务派遣现状研究”( 载于中国 劳动2 0 0 5 年第6 期) ,丁薛祥主编人才派遣理论与实务,2 0 0 6 年法律出版社 出版( 这本书汇集了2 0 0 5 年上海人才派遣政策研讨会与会代表的基本理论研究以 及政策构想) ,王全兴与侯玲玲发表的“劳动双层运行的法律思考以我国的劳 动派遣实践为例”( 载于中国劳动2 0 0 4 年第4 期) ,何小勇发表的“对劳务 派遣的法律思考”、黄昆“合理选择劳务派遣规制事项”( 载于中国劳动2 0 0 6 年第3 期) ,董保华的“劳动派遣如何规制”( 载于中国劳动2 0 0 6 年第3 期) , 孙冰心“劳动派遣机构资格要有法定规范”( 载于中国劳动2 0 0 6 年第3 期) , 王全兴、成曼丽“劳动派遣中的雇主责任划分”( 载于中国劳动2 0 0 6 年第4 期) ,常凯、李坤刚“必须严格规制劳动者派遣”( 载于中国劳动2 0 0 6 年第 3 期) ,国务院研究室在2 0 0 6 年3 月发布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张彦通、陈兰 通主编的 2 0 0 6 中国企业劳动关系状况报告。等等。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总是催生新生事物,可以说我国劳动法学者面对劳动派遣所衍生的法律问题研究 应当属于理论前沿,同时也可以发现我国劳动法学者对隐蔽雇佣关系的研究方兴 未艾。 国外学者对新型雇佣关系研究已经很深入,并且德国、日本已颁布了劳动 派遣法,日本学者山口浩一郎着适用劳动契约。法的构成c :,pt 。马渡淳一 郎着三者阃劳务供给契约。研究等等,对有关企业外调职、试用劳动契约、 三角法律关系等法律问题有相当深入地分析。美国经济在世界上最为发达,新型 雇佣关系孕育的较早,对其研究的著作较多,上世纪末期出版的几部著作比较有 代表性,美国学者p 奥斯特曼的保证繁荣:美国劳动力市场:有什么变化和这 么办( p a u lo s t e r m a n ,s e c u r i n gp r o s p e r i t y :t h ea m e r i c a nl a b o rm a r k e t :h o w i th a sc h a n g e da n dw h a tt od oa b o u ti t p r i n c e t o nn 1 :p r i n c e t o nu n i v e r s i t y p r e s s ) 、p 卡佩里的劳动场所的新政:管理受市场驱动的劳动力( p e r t e r c a p p e l l i ,t h en e wd e a la tw o r k :m a n a g i n gt h em a r k e t d r i v e nw o r k f o r c e ,m a : h a r v a r db u s i n e s ss c h o o lp r e s s ) 和马尔斯顿的雇佣制度论:多样性的微观 引言 基础( d a v i dm a r s d e n ,at h e o r yo fe m p l o y m e n ts y s t e m s :m i c r o f o u n d a t i o n s o fd i v e r s i t yo x f o r d ,u l ( :o x f o r du n i v e r s i t yp r e s s ) 。台湾地区目前正在着 手制定劳动派遣法,现已出台了几个版本的劳动派遣法草案。台湾学者杨 通轩非典型雇佣关系之探讨以劳动派遣为例、郑津津派遣劳动之法律关 系与相关法律问题之研究邱峻彦“劳动派遣之法律关系探讨”载予万国法律 2 0 0 4 年第1 2 期、邱祈豪台湾劳动派遣法执法之研究刘志鹏着劳动法理论与 判决研究,此外黄程贯教授、焦兴铠教授、成之约教授等对劳动派遣有较深入地 研究。2 0 0 1 年3 月份国际劳工局理事会作出决定,对雇佣关系的讨论已经纳入2 0 0 3 年第9 l 届国际劳工大会的议事议程。国际劳工组织在2 0 0 3 年第9 1 届国际劳工大 会上提交了报告五雇佣关系的范围。2 0 0 6 年报告五( 1 ) 雇佣关系,2 0 0 6 年 报告五( 2 a ) 雇佣关系,2 0 0 6 年雇佣关系建议书( 1 9 8 号) 等。在这里需 要强调的是,本文重点研究的隐蔽雇佣关系是职业劳动领域非典型样态下劳动关 系的法律调整问题,是劳动法上特殊职业劳动形态的法律调整问题,不是传统私 法意义上的雇佣关系法律调整问题 4 传统私法意义上的雇佣关系与产业雇佣关系的具体区别请详见本论文的第二章,另外由于本论文探讨的重 点主要是产业领域的雇佣关系,因此,如果没有特别说明雇主和雇员仅仅是指产业雇佣关系的主体,而非 传统私法意义上的雇佣关系主体 4 国际劳工组织及其隐蔽雇佣关系立法研究 第1 章国际劳工组织及其立法动态研究 1 1 国际劳工组织概况 1 1 1 国际劳工组织成立 国际劳工组织(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l a b o u ro r g a n i z a t i o ni l o ) 是在1 9 1 9 年第 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召开的和平大会上成立的,这次和平大会首先在法国的巴黎 举行,而后又转到凡尔赛。1 9 1 9 年4 月和平大会通过了凡尔赛和平条约5 ,其 中包括国际劳工组织章程。根据该章程在1 9 1 9 年4 月1 2 日成立了国际劳工组 织( i l o ) 。根据凡尔赛和平条约,国际劳工组织( i l o ) 成立之初作为国际联 盟系统内的一个自主机构,成为“联合国家族”的特别组织( s p e c i a l i z e d a g e n c i e s ) 7 按照凡尔赛和平条约第3 8 7 4 2 7 条的规定“属于国联组织的组 成部分”( 第3 9 2 条) ,并且在财政上也依赖国联。1 9 4 5 年联合国成立后,国际劳 工组织( i l o ) 成为负责劳工事务的专门机构。国际劳工组织( i l o ) 是联合国机 构中历史最悠久8 、地位十分重要的一个专门机构。“同其他的特别组织一样,国际 劳工组织( i l o ) 有着双重的法律基础,即成立条约( 凡尔赛和平条约) 和国际 劳工组织与联合国关系的协定,( 1 9 4 6 年1 2 月同联合国签订协定) ,成为联合国的 第一个专门机构,避免成为国联的附庸并保持了其独立地位”。9 总部设在瑞士首都 日内瓦。国际劳工组织( i l o ) 的主要任务是对国际劳工的状况进行调研,召开国 际劳工大会,促使国际劳工公约的实施。因此国际劳工组织( i l o ) 是联合国制定 国际劳动规范的专门国际机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期,来自4 1 个国家的政府、雇 主和工人代表出席了在费城召开的国际劳工大会。代表们通过了费城宣言,它 作为国际劳工组织章程的附件,至今仍然是关于国际劳工组织宗旨和目标的 5 这里面所指的均为1 9 1 9 年的凡尔赛和平条约。 所谓“联合国家族”是指联合国的一切机构包括主要机构、从属机构、辅助机构以及其它特别组织。具 体的论述见德国学者沃尔夫刚格拉夫魏智通( 主编) 吴越毛晓飞( 译) 国际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 0 0 2 第 4 7 2 页。 7 所谓的特别组织是指按照成立条约。其任务超过了联合国宪章第1 条3 项以及第5 5 条定义的任务领域但是 又与联合国存在联系( 联合国宪章第5 7 、6 3 条) 的国际组织。 国际劳工组织从成立至今经历t - - 个演变过程:第一个阶段,从1 9 1 9 年到1 9 3 6 年,它是国际联盟的一个带 自治性的附设机构。第二个阶段,从1 9 4 0 年到1 9 4 5 年,由于二战爆发国联解体,它便作为一个独立的国际 组织继续存在第三个阶段,从1 9 4 6 年至今,于二战后成立的联舍国签署协议成为联合图的重要专门机构之 一 9 德沃尔夫刚格拉夫魏智通( 主编) 吴越毛晓飞( 译) ;国际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 0 0 2 第4 7 5 页 第1 章国际劳工组织及其立法动态研究 宪章。国际劳工组织( i l o ) 于1 9 6 9 年纪念其成立5 0 周年之际,被授予诺贝尔和 平奖。战后5 0 多年来,国际劳工组织经历了深刻的变化。因为国际劳工组织包括 了所有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的国家和各种不同倾向的国际工会组织和雇主组织, 这就不可避免地将各种矛盾带到国际劳工组织( i l o ) 中来。随着冷战的结束,世 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发展,国际劳工组织( i l o ) 内部也形成了各种政治力量互相 牵制和制约的局面。截止到2 0 0 6 年2 月有1 7 8 个成员国。 在整个联合国系统内,国际劳工组织拥有独特的三方机构,即工人和雇主代 表作为与政府平等的伙伴参与本组织的活动。各成员国代表由政府2 人,工人和 雇主代表各1 人组成,三方都参加各类会议,雇主和机构,独立表决。 1 1 2 国际劳工组织的宗旨、目的和主要职责 国际劳工组织的宗旨是:通过采取社会行动,改善劳动条件和生活水平;促 进经济和社会的稳定:促进社会正义;维护世界持久和平。 创立国际劳工组织的目的:创立国际劳工组织首先是出于人道的目的。当时 工人的工作条件日益不能被接受,大量的工人遭受剥削,雇主根本不考虑他们的 身体、家庭生活和他们的个人发展。国际劳工组织章程在序言中鲜明地反映了 人们对这种情况的关注,指出”现有的劳动条件使大量的工人遭受不公正、苦难和 贫困”。第二是出于政治目的。如果不改善工人的工作条件,那么,随着工业化进 程的发展,工人的人数将不断增加,可能因此而产生社会不安定,甚至出现革命。 序言指出,不公正”造成了如此巨大的不安定,竟使世界和平与和谐遭受危害”。 第三是出于经济目的。由于改善工作条件不可避免地对生产成本带来影响,任何 进行社会改良的行业或国家可能会发现自己被置于与竞争对手不利的地位。序言 指出,”任何一国不采用合乎人道的劳动条件,会成为其它国家愿意改善其本国状 况者的障碍。4 国际劳工组织的职责: ( 1 ) 开展国际劳工立法。主要体现在以公约和建议书的形式制定国际劳工标 准,确定基本劳工权益的最低标准,其涵盖:结社自由、组织权利、集体谈判、 废除强迫劳动、机会和待遇平等以及其它规范整个工作领域、工作条件的标准。 ( 2 ) 提供技术援助:主要在下列领域:职业培训和职业康复:就业政策;劳 国际劳工组织及其隐蔽雇佣关系立法研究 动行政管理;劳动法和产业关系;工作条件;管理发展;合作社;社会保障;劳 动统计和职业安全卫生。 ( 3 ) 推进社会保障工作。与一些国家政府及有关部门合作,开展理论研究和 实践调查,努力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工作。 ( 4 ) 促进社会就业、减少贫困,改善企业的生产率。创造就业、和减少贫穷 一直是国际劳工组织在研究、政策咨询和技术合作中的中心,并将就业、生产率 和减贫三个相互关联的主题融为体,推动和促进劳工的体面劳动。 1 1 3 国际劳工组织的机构 国际劳工组织的三个主要机构主要包括国际劳工大会、理事会和国际劳工局。 地区会议和产业委员会是其重要的辅助机构。( 附图1 1 ) 7 第1 章国际劳工组织及其立法动态研究 图1 1 国际劳工组织机构 国际劳工大会是国际劳工组织的最高权力机关,在正常情况下,每年六月在 瑞士日内瓦召开一次大会,由各成员国派三方代表团参加。每个代表团由两名政 府代表,一名雇主代表,一名工人代表和若干名顾问组成,主要修改国际劳工组 织章程,负责制定国际劳工标准,讨论对世界具有重大意义的劳工问题,通过相 关的决议等。 理事会是国际劳工组织的执行机构,每年在日内瓦召开三次会议,讨论决定 国际劳工组织的政策。理事会的成员由国际劳工大会在考虑区域平衡的基础上选 举产生,每三年选举一次。现由5 6 名理事组成( 政府理事z 8 名,雇主和工人理 国际劳工组织及其隐蔽雇佣关系立法研究 事个1 4 名) ,包括中国在内的1 0 个主要工业国为常任政府理事”,其余的1 8 名政 府理事由政府代表在大会上选出的国家委派,雇主和工人理事分别由雇主组和工 人组在国际劳工大会上选出。理事会的主要工作是:为国际劳工大会和其它会议 确定议程;指导国际劳工局工作;对国际劳工组织总的事务进行监督;关注会议 决定的实施情况并就因该采取的后继行动做出决定;讨论两年度预算;决定设立 国际劳工组织的其它机构和任命国际劳工局局长;监督国际劳工局和劳工组织各 委员会的工作等。 国际劳工局是国际劳工组织的常设机构,是国际劳工大会、理事会和其它会 议的秘书处和所有活动的联络处,它接受理事会的监督管理并接受局长的领导。 局长的任期为每届五年,可以连选连任。从1 9 9 9 年3 月4 日至今,胡安索马维 亚连任国际劳工局第九、第十任局长。劳工局雇用的官员有1 9 0 0 多人,来自1 1 0 多个国家,他们在日内瓦总部和全球4 0 个办事处工作。此外,还有6 0 0 多位专家 分布在世界各地执行技术合作项目。劳工局还拥有一个研究和文献中心以及一个 出版社,广泛出版专题研究论文、报告和期刊。国家劳工局的主要工作就是为国 际劳工大会及其它会议准备文件和提供会议服务。 1 1 4 中国与国际劳工组织 中国是国际劳工组织创始会员国之一,1 9 4 9 年新中国成立后,台湾当局占据着 国际劳工组织的合法席位。1 9 7 1 年,联合国大会恢复我国的合法席位后,国际劳 工组织理事会也在同年举行的第1 8 4 次会议上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合法席位。但由于中国政府在文革时期受左倾思想的影响,认为国际劳工组织“一 贯鼓吹阶级调和,推行改良主义,为国际垄断资产阶级服务,为帝国主义和社会 帝国主义的渗透和扩张政策效劳”。所以确定了暂不参加的方针,1 9 7 7 年正式照 会国际劳工局长,指出中国政府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不参加国际劳工组织的一切 活动,也不承担任何义务。因此,在1 9 7 8 年,第2 0 5 次理事会作出中国“为不活 动成员国”的决定。 国际劳工局长,勃朗夏先生多次通过非洲领导人表示希望我国参加国际劳工组 织的活动,认为中国不参加,该组织就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经过慎重考虑,中 。这十个国家是:巴西,中国,法国,德国,印度,意大利,日本,俄罗斯,英国和美国 9 第1 章国际劳工组织及其立法动态研究 国政府在1 9 8 2 年决定:在国际劳工组织决定取消我国积欠的“会费”,并相应恢 复我国的表决权后,我国将参加该组织的活动。1 9 8 2 年国际劳工局长率代表团访 华,决定取消中国的会费。 上述决定在理事会通过后,中国于1 9 8 3 年6 月6 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国 际劳工大会上以3 9 3 票赞成,2 票反对,3 2 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取消中国会费 积欠问题的决议后,以当时的人事部长赵守一为代表团团长的中国代表庄严步入 万国富国际劳工大会会场。当时受到各方代表的欢迎和祝贺,自此中华人民共和 国正式恢复了在国际劳工组织的各项活动。在1 9 8 4 年妥善处理了旧中国批准的劳 工条约后,全面恢复了在该组织中的活动。1 9 8 3 年起,我国开始由劳动和社会保 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代表政府、工会( 工 人) 和企业组织( 雇主) 三方出席国际劳工大会,迄今已有2 0 多年了。这期间, 虽然中国企业联合会一直作为中国企业组织( 雇主) 代表出席国际劳工大会,但 其始终未能加入国际雇主组织。2 0 0 3 年6 月2 日,国际雇主组织总理事会一致通 过决议,决定接受中国企业联合会为正式会员。同时根据世贸组织和国际商会中 所采用的国际公认的方式,将台湾“中华民国全国工业总会”更名为“中国台北 工业总会”。 1 9 8 5 年1 月,国际劳工组织在北京设立了办事处一国际劳工局北京局,负责 与中国有关政府机关、工会组织、企业团体、学术单位等进行联系,并实施技术 合作,提供技术援助,进一步密切了与中国的联系。但是中国与国际劳工组织的 关系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1 9 8 9 年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国际劳工组 织内部的西方势力打着假借维护工人权利的旗号,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施加压力, 中国与国际劳工局的关系陷入了1 0 年的低潮期。这期间,中国政府参加了国际劳 工组织章程修正文书( i n s t r u m e n tf o rt h ea m e n d m e n to ft h ec o n s t i t u t i o no f t h e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l a b o u ro r g a n i z a t i o n ) ( 1 9 9 8 6 2 4 交存接受书) 。1 9 9 9 年 智利前驻联合国大使胡安索马维亚担任国际劳工局局长,它是国际劳工组织历 史上第一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局长,上任后,检讨了对华的政策。表示愿意为改 善与发展中国的关系作处努力。2 0 0 1 年应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邀请,索马维 亚局长率国际劳工局高级代表团访华,与我国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中国与国 际劳工组织的合作重新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1 0 国际劳工组织及其隐蔽雇佣关系立法研究 国际劳工组织对中国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失业、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2 0 0 4 年, 国际劳工组织在一份世界就业趋势的报告中指出:中国官方公布的城市失业率在 2 0 0 3 年为4 2 ,总人数接近8 0 0 万人。但是数字远不止这些。国有企业改革导致 2 6 0 0 万人下岗,农村失业和不充分就业人口的比率超过农村人口的三分之一。另 外,国际劳工组织还估计:中国青年的失业率高达1 3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找不到 工作。在未来十年里,中国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青年将达2 2 亿,就业形势将更为 严峻“。 1 2 国际劳工组织的立法动态研究 1 2 1 国际劳工组织的立法活动 国际劳工组织的立法活动主要是通过制定国际劳工标准。国际劳工标准是国 际劳工组织在各国工作的基石。 1 2 1 1 国际劳工组织劳工标准概述 国际劳工标准(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l a b o u rs t a n d a r d s ) ,是指由国际劳工大会通 过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以及其它达成国际协议的具有完备系统的关于处理劳 动关系和与之相关联的一些关系的原则、规则”,是国际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 国际社会推动世界劳动权益保障水平的主要力量。它的产生对世界范围的人权保 护和民主政治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近些来,随着国际劳工标准被广泛认可”, 呈现出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1 2 1 - 1 1 国际劳工标准的制定: ( 1 ) 法律文件的通过。国际劳工组织成立之初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建立一套综合 “国际劳工组织城市就业与城市贫困部官员刘进昌认为:l 一中国非常快的经济增长速度没有在劳动力市场 上得到相应的反应,原因在于发展模式的选择上具体说是在发展的时候过多注重了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 型产业,而相对忽视了劳动密集型的技术”h t t p :n c w s x i n h u a n e t c o m w o r l d 2 0 0 5 - 0 4 1 l c o n t e n t2 8 1 4 7 4 7 h t n 1 “王家宠:国际劳工公约概要,中国劳动出版杜1 9 9 1 年1 1 版,第1 5 页。 ”目前有些学者认为世界上并不存在统一的劳动标准见缪剑文:劳工神圣与贸易自由- - w i o i 劳工标准 执政及其法律评析,上海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1 9 9 9 年2 月第6 卷第1 期。另一方面在如何看待国际 舅工标准的筒题上,目前我国学弄持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支持啬拿观点主要有:“国际劳工标准目前的困境来 自于其自身的体制缺陷。作为国际机构国际劳工组织不得不给予成员国从份决定是否批准公约的自决权,但 这就实际上把国际劳工组织变成了一个国际劳工政策的建议机构,成员国只要不批注准公约和建议书,国际 劳工组织也就无计可施”见:董保华、邱婕:社会条款、国际劳工标准与中国劳动法制建设思考,“国际 劳工标准研究与劳动法教学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反对者的观点主要有;“劳工标准问题是一个经济与社会 发展的问题,不是一个贸易问题,它是由社会发展阶段和市场规律决定的,非人为因素可以改变,将劳工便 作为现职国际贸易的手段,是违背多边自由法医的公平原则的”见王学秀:劳工标准之争一w t o 劳工标 准与国际贸易问题,国际贸易1 9 9 7 年第3 期” 第1 章国际劳工组织及其立法动态研究 的法律和实践准则改善生活和工作条件。国际劳工组织的创始者感到通过政府、 劳资各方的共同努力制定劳工标准将是比较切合实际的,同时也是可靠的和可被 广泛采纳的。公约是一种法律文件,经批准才能生效,在国际性法律义务方面具 有约束力。建议书则不要求成员国予以批准,但建议书必须在政策发展、立法和 实践方面提供权威性指导。通常来说,从国际劳工理事会决定就一个论蘧制定一 部国际标准一直到国际劳工大会通过这一论题的法律文件,一般要历时三年半。 在这期间,将与世界各地的国际劳工组织的三方成员磋商两次以便在大会上就这 一问题进行讨论。 ( 2 ) 将公约和建议书提交予权力当局并就尚未批准的公约进行报告。当国际劳 工大会通过公约和建议书时,成员国需将公约和建议书的文本提交给相关的权威 机构,该机构通常是立法机关,同时还要附上能表明政府观点的陈述或者建议, 以便就这一法律文书采取行动。从公约和建议书通过那- n 起,该权威机构必须 在1 2 个月至1 8 月期间履行下述两方面的义务:提供实施最新所通过的劳工标准 的动机,并且就制定国际劳工标准活动所取得的最新成果而提出一般性认识。政 府没有义务提交批准或应用这一法律文书的建议。然而,即使没有批准公约和建 议书的计划,成员国也必须按照理事会的要求向国际劳工组织报告在公约和建议 书中所涉及到的他们本国在法律和实践方面的形势,并说明在何种程度上可以实 施或拟议实施的状况。这些报告必须指出妨碍或拖延对一项公约批准所存在的困 难。 ( 3 ) 公约的批准。虽然在对公约承担特殊责任的前提下仍坚持自愿承担公约义 务的原则,但成员国必须对基本国际劳工公约予以优先考虑,并且须在三方性原 则的基础上按时且定期地进行回顾如果成员国取得了政府或主管当局的同意, 就应与国际劳工局负责批约的部门取得联系。国际劳工宪章中关于公约的批准形 式方面没有规定特别的要求,但还是将根据各个国家宪法和实践中的具体情况作 具体处理。许多公约中都包含一些声明性条款。在某些情况下当批准注册某一公 约时这一声明是强制执行的( 例如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