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专业论文)《转型社会的秩序变动与犯罪变化》.pdf_第1页
(刑法学专业论文)《转型社会的秩序变动与犯罪变化》.pdf_第2页
(刑法学专业论文)《转型社会的秩序变动与犯罪变化》.pdf_第3页
(刑法学专业论文)《转型社会的秩序变动与犯罪变化》.pdf_第4页
(刑法学专业论文)《转型社会的秩序变动与犯罪变化》.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深刻而重大的社会转型, 其发展进程及效 应对于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 各种事物来说都己成为必然的宏大 历史场景, 对于转型社会的犯罪问题研究而言亦是如此。 研究转 型时期的犯罪问 题既需要研究社会转型与犯罪的一般关系, 更需 要立足国情来研究其在我国的独特表现。 在社会转型的进程中往 往伴随着犯罪的严重增长, 但是从社会的转型到犯罪的变化之间 不是线性关系, 而是存在着秩序变动的中介机制。 通过秩序变动 的中介作用, 社会转型效应与犯罪变化形成了互动结构, 达致普 遍的社会转型与相对孤立的犯罪在逻辑与现实上的统一。 秩序变 动具有三个层面: 经济秩序的市场化变动、 交往秩序的陌生化变 动、 文化秩序的多元化变动。 三种秩序变动层面互相制约、 互相 影响, 形成具有内在结构的互动体, 对转型时期犯罪状况发生着 综合的影响。 为了妥善应对未来社会转型进程中的犯罪变化, 需 要在深入认识转型时期犯罪变化趋势的基础上, 在理性犯罪观的 指导下, 通过贯彻积极稳健的犯罪防控思路来科学地组织起对犯 罪的反应。 关键词:转型社会秩序变动犯罪 ab s t r a c t c o n t e m p o r a ry c h i n a i s g o i n g t h r o u g h d e e p a n d s i g n i f i c a n t s o c i a l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 i t s d e v e l o p m e n t p r o c e s s a n d e f f e c t h a v e a l r e a d y b e c o m e t h e i n e v i t a b l e m i g h t y h i s t o r i c a l s c e n e t o e a c h a s p e c t o f t h e c h i n e s e s o c i e t y , a s w e l l a s f o r t h e c r i m i n a l r e s e a r c h o f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s o c i e t y . t h e c r i m i n a l r e s e a r c h o f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s o c i e t y n e e d s t o s t u d y g e n e r a l r e l a t i o n o f s o c i a l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a n d c r i m e , n e e d s t o s t u d y t h e u n i q u e e x p r e s s i o n o f i t i n o u r c o u n t ry. o ft e n f o l l o w i n g t h e s e r i o u s g r o w t h o f t h e c r i m e i n t h e p r o c e s s o f s o c i a l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 b u t t h e r e i s n o l i n e a r r e l a t i o n f r o m t h e s o c i e t y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t o c r i m i n a l c h a n g e , a n d t h e r e i s t h e in t e r m e d i a ry m e c h a n i s m o f o r d e r v a r i e t y i n t h e m . t h r o u g h t h e i n t e r m e d i a ry r o l e o f o r d e r v a r i e t y , s o c i a l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e f f e c t a n d c r i m i n a l c h a n g e h a v e f o r m e d mu t u a l mo t i v e s t r u c t u r e , a n d h a v e d e l i v e r e d u n i f i c a t i o n b e t we e n u n i v e r s a l s o c i a l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a n d t h e r e l a t i v e l y i s o l a t e d c r i m i n a l o n l o g i c a n d r e a l i t y . o r d e r v a r i e t y h a s 3 l a y e r s : e c o n o mi c o r d e r ,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o r d e r a n d c u l t u r e o r d e r . 3 k i n d s o f o r d e r v a r i e t y l a y e r a r e r e s t r i c t e d m u t u a l l y , a n d g e t t o h a v e i n n e r s t r u c t u r e m o t iv e b o d y , a n d i t h a v e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i n fl u e n c e f o r c r i m i n a l c o n d i t i o n i n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p e r i o d . i n o r d e r t o r e p l y p r o p e r l y t h e c r i m i n a l c h a n g e i n t r a n s f o r ma t i o n p r o c e s s i n f u t u r e , w e n e e d t o k n o w t h e c r i m i n a l c h a n g e t e n d e n c y i n f u t u r e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p e r i o d , u n d e r t h e g u i d a n c e o f t h e r e a s o n i d e a o f c r i m e , a n d o r g a n i z e s c i e n t i f i c a l l y r e a c t i o n t o c r i m e t h r o u g h a c t i v e l y , s t e a d y c r i m i n a l d e f e n c e a n d c o n t r o l t h o u g h t . k e y wo r d s :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s o c i e t y o r d e r v a r i e t y c r i me 导言 犯罪是大多数国 家在社会转型时期所遭遇到的 严重问 题。 虽然犯罪的折磨 并不是一种罕见的社会现象, 但对于处于社会转型中的国 家而言却一度达到了 不 堪忍受的程度。 在世界范围内 看, 随着一个地区社会转型的发展, 主要是该地区 工业化、 城市化的发展, 越轨行为、 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也在上升, 不管该地区 是存在于一个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 是在一个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 家。2 客观的看来,这的确已 成为了一种带有规律性的 现象。就中国的具体情况 而言,自 从典型的社会转型开始以 来, 犯罪问题就变得越来越突出,已严重地困 扰了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影响了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顺利进行。 这一切均给 致力于社会转型的国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给学术研究带来了一系列新的课 题. 一、研究的切入点及其展开 实践需要是学术研究的第一推动力。 关于社会转型与犯罪研究的互动关系可 以先做一个历史的考察。 对犯罪问题的研究早己有之, 自 从人类社会存在犯罪现 象以来, 便产生了有关思考犯罪的思想, 有关这方面的材料在东西方的哲学、 政 治学乃至文学等知识领域不乏其例。 但犯罪学作为事实层面的专门知识体系, 开 始系统地描述、 分析、 解释犯罪和有效地预防犯罪, 萌芽于十八世纪争取人道主 义刑罚的运动中, 最终在十九世纪后半叶诞生于欧洲国家。 而在此之前有关犯罪 问 题的 关注和考察只能 是 非 专业性的。 “ 需要进一 步指出 的 是, 建 立在 “ 自 由 意 志犯罪原因论” 基础上、 以刑罚的心理强制为手段的古典刑事学派对于打破当时 的封建刑事法制、 启蒙人类心智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但是到了十九世纪中期, 情 况发生了变化: 西方许多国家已经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 各国普遍需要一个良 好 的社会环境来巩固社会秩序, 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但是这个时候社会上的 犯罪不仅没有因为古典学派倡导的刑罚改革而减少, 相反, 犯罪现象越来越严重, 这种自 相矛盾的现象引起了政府与公众的普遍忧虑。 “ 尽管古典派犯罪学理论在 意大利已 经发展到了 顶峰, 但这个国 家的 犯罪数量之多却也达到了 前所未有的程 度。 ”古典犯罪学派精美的理论构建阻止不住犯罪浪潮的上涨,不能为社会提供 一点有关犯罪的原因和社会用以 防卫的措施。 正是基于此项理由, 虽然不能说古 典派犯罪学己经过时, 但完全可以说它已经完成了反对封建专制刑事司法制度的 历史使命, “ 有必要发明一种新的方法来更加准确地诊断犯罪这种疾病,并对其 施以更加人道且更加有效的 治 疗, 实 证派犯罪学便因 此而 产生了。 . 4 犯罪研究在 此时出现如此重大的历史性转折, 不是偶然的, 而是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十九世 纪中叶至十九世纪末,正是西方世界全面开始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社会转型的时 1 瑞十与日 本两国在其社会转型时期的 状况是一种值得研究的 事例。 这两个国家的社会与经 济在战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顺利地完成了社会转型并进入了 发达国家行列, 但其犯罪 状况却并没有出 现严重的恶化。 当 然, 对此也有不同的 观点, 参见肖 剑呜、 皮艺军土编: 犯罪学引论 ,警官教育出 版社, 1 9 9 2 年9 月, 第2 0 6 页。 2 德了 汉斯. 约阿希姆. 施耐德: 犯罪学 ,中国人民 大学出 版社、 国际文化出 版公司, 1 9 9 0 年,第2 4 3 页。 3张远煌: 犯罪学原理 ,法律出版社,2 0 0 1 年 8 月,第3 7 页。 4郭建安: 菲利及其 ( 犯罪社会学) ( 犯罪社会学 序)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 9 9 0 年,第 3 页。 代, 在这一时期出 现了前 所未有的犯罪浪潮, 客观上需要一种新的 犯罪学思想来 对新的犯罪问题作出新的解释、 提出新的犯罪控制方案。 古典犯罪学由于其自身 的逻辑局限, 把研究重心放在犯罪行为上,从人的自由意志和“ 经济人” 假设出 发去研究犯罪, 在根本上忽视了 人与社会的联系, 更没有注意社会转型的大背景, 不能比较合理地解释新的犯罪问题,因而在新时期陷入了困境。 相反, 实证犯罪 学并没有把自己的理论基础建筑在自由意志的玄虚上, 而是对犯罪人的生物、 心 理和社会特点开始作实证研究; 不再采取线性的单向 研究方法, 而是立足于社会 转型的多元角度来研究犯罪, 从而在新的时代开拓了 犯罪学研究的新天地。 简言 之, 正是十九世纪社会转型的新时 代给了 实证犯罪学派以诞生的契机, 给了 犯罪 研究以新的推动力。 从二十世纪中叶开始, 新一轮的社会转型在全世界逐渐展开, 一些发达国家开始进入所谓的“ 后现代” 国家, 更多的后进国家开始寻求本国的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之路, 犯罪学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其中把犯罪研 究纳入社会学领域已 成为一个突出 特点。 5 由是观之, 社会转型与犯罪研究是一 个互动互进的关系: 一方面, 社会转型既对传统的犯罪学研究提出了挑战, 但同 时又给新的 犯罪学研究提供了 发展的 契机,在总体上推动了 犯罪学研究的发展; 另一方面, 对社会转型时期的犯罪研究大大深化了人们对转型中社会规律的认 识, 提高了人们应对转型社会的自 觉性与主动意识, 为一个国家顺利地完成社会 转型提供了 重要的思想保障, 换言之, 对转型社会的犯罪研究将降低该国完成社 会转型的 “ 成本” ,更有效地推动该国社会转型的顺利完成。 中国当 代的社会转型是中国 历史进程中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 它既具有社会 转型的共同特点, 也具有自 身独特的一面, 因而关子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犯 罪研究也就具有了这种 “ 二位一体性” 。按照这种思路,本文的研究方法就应当 遵循以下两方面的要求: 其一, 应当广泛吸取世界上其它国家有关社会转型时期 犯罪研究的理论成果, 尤其是发达国家的理论成果。 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转型历 经一两百余年的漫长历史, 积累了 大量有借鉴价值的犯罪统计数据、 调查研究报 告与理论文献, 这些成 果为我 们 提供了 犯罪 研究横向比 较的 重要 基 础, 对我 们进 行有关社会转型时期的犯罪研究具有相当重要的启发价值。 利用好这些资料也将 使得我们大大减少重复研究。 其二必须要立足中国国情。 事实上,中国当代社会 的犯罪问题已经使许多西方的犯罪学理论陷入了困境。 毫无疑问, 研究中国当代 的犯罪问题更重要的是要立足于中国国 情作纵向比较。 总之, 本文的研究方法是 兼顾思辩与实证、 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的研究方法, 具体来说就是: 在论述本文 的理论分析框架时将更多地运用思辩的方法, 而在论述中国当代的犯罪变化时则 更多地运用实证方法: 横向比 较是 将外国的犯罪统计数据、 理论文献与我国的对 应资料进行比较研究,纵向比较则是将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作断代史的对比研究。 本文希望通过 这种方法能够克服思辩与实证方法分立使用的 不足, 毕竟, 单纯地 使用思辩方法, 即使理论叙事很宏大, 却也很容易被一个事例所证伪:单纯地使 用实证方法,即使数据事实很翔实,却也无法将自己作为普遍真理使用。 二、研究的目的 本论文的选题在表述上过于宏大, 这对本文的写作是个难题, 但笔者并不奢 望本文能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犯罪问题提出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 事实上 这是不可能的。 可以说, 任何犯罪学理论均不能对犯罪问题作出完满、 周延的解 5张远煌: 犯罪学原理 ,法律出 版社, 2 0 肚年8 月,第4 2 页. 释。但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 达到如下的 研究目 的: ( 一) 为人们树立科学的犯罪观提供启发。 犯罪观是人们关于犯罪的最根本、 最一般的观点、 看法与态度, 它突出 地表现在犯罪概念、犯罪存在认识等方面。 在法学沦为神学蝉女的欧洲中世纪, 当时的犯罪观充斥着基督教教义: 犯罪始终 意味着是逆反上帝的罪孽和宗教生活的过错, 通过惩罚平息上帝对人间罪恶的愤 怒。 犯罪被理解为违抗上帝意志的过错和着魔, 对于犯罪人灵魂永远获得拯救具 有决定意义的是他自己 经受惩罚的 痛苦与上帝求得和解。 6 这种犯罪观基于一种 对犯罪行为的超世俗的解释, 不受时间、 地点的限制, 并且不以人的理智为转移。 到了十八世纪, 欧洲启蒙思想运动高扬理性的大旗, 对宗教神学思想和封建专制 统治进行了彻底的揭露和批判。 犯罪古典学派应此运而生, 她的诞生把犯罪观由 天上带到了人间。 古典犯罪学派的 犯罪观认为: 一个人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 除 精神病人以外, 都有认识和区分是非善恶的能力; 一个人实施犯罪行为完全是其 自 身自 由 意志选择的 结果, 追 求私利的 本性使 所有人都有犯罪的 可能。 7 十九世 纪末, 随着现代自 然科学的兴 起和实证主义哲学的影响, 使犯罪学研究出现了新 的变化, 实证犯罪学派出现了。 实证犯罪学派的犯罪观认为: 人不存在自由意志, 人的犯罪行为是受外在事物决定的, 是由 于行为人处于某种特定的人格状态和某 种促使其必然犯罪的环境之下造成的。 二十世纪以 来, 西方犯罪学研究进入了鼎 盛时期,出现了各种犯罪学理论、 流派, 学说纷呈, 它们对犯罪观的发展作出了 新的贡献。 在我国, 犯罪学研究起步较晚, 犯罪观的发展经历了许多曲折。 从西 方犯罪学的历史来看, 各学派都认可犯罪是社会的客观存在、 是不可避免的论点, 但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 前我国的正统观念认为犯罪是私有制、 剥削的产 物, 社会主义国家之所以 存在犯罪完全是资本主义残余势力所致, 社会主义制度 是犯罪日 益减少以至最终消灭的根本保证。 但以后的社会实际情况与此相反, 犯 罪大量上升, 治安形势异常严峻, 这表明传统犯罪观是不符合实际的。 社会实践 呼唤着树立科学的犯罪观, “ 犯罪学是以承认犯罪不可避免为其展开研究的逻辑 起点。 ” 名 本论文也以 此为 立论 基点 之一, 通过我国当 代社会转 型时期的 犯罪研究 对该命题进行论述,并为树立科学的犯罪观尽绵薄之力。 ( 二) 通过当代社会转型时期的犯罪研究, 从另一个角度深化对社会转型的 认识。 对一个社会的认识与分析, 可以从其正态的方向去研究, 也可以从其病态 方向去研究,比如犯罪、自 杀、 精神病、 越轨性行为、 麻药品滥用等。 大多数社 会现象的研究属于前一类, 而犯罪学研究则属于后一类。 有关此方面的学术传统 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末的迪尔凯姆, 虽然他不是一个职业犯罪学家, 但是他在 社 会学方法准则 、 自 杀论 等经典著作中对犯罪、 自杀等行为进行了精辟的论述, 大大推动了当时人们对社会、 社会结构和社会冲突的理解。 迪尔凯姆认为, 只要 对犯罪有一种有效的社会反应, 从长远观点看, 社会实际上也能得益于反社会的 犯罪。 虽然迪尔凯姆主要对自 杀现象进行研究, 但是后来的社会学家还是认为他 的理论有着广泛的可利用之处, 并把它加以扩充, 应用到对一般越轨行为的理解 中去。 这种理论的一般化了的形式指出: 社会一体化增强则越轨行为减少, 反之, 社会解体的 增强则 产生 较多的 越轨行为。 9 这一论断当 然也适用于犯罪。 该学术 s 德 汉斯 约阿希姆. 施耐德; 犯 罪学 , 中国人民 大学出 版社、 国际文化出 版公司,1 9 9 0 年,第 工 0 0 页。 7昆尼、威尔德曼: 新犯罪学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 9 8 8 年,第2 0 页。 8储怀植、许章润: 犯罪学 , 法律出版社,1 9 9 7 年 1 0 月,第1 0 页口 9 美 道格拉斯、 瓦克斯勒: 越轨社会学概论 , 河北人民出版社, 1 9 8 7 年3 月, 第5 2 页。 传统延续到当 代, 最著名的 继承者当 属米歇尔 福柯 ( mi c h e l f o u c a u l t ) a 西方学者公认, “ 面对福柯的逝世,我们再一次承认,我们的思想所以能进入现 代状态, 那应该归功于他。 我们还应该承认, 我们所以能走向成熟, 也完全在于 它的恩泽。 ” 。 福柯的 研究涉猎了 诸如疯癫、 监狱 ( 酷刑与惩罚) 、 权力、 性等非 传统的主题, 其每部著作都别出心裁、 惊世骇俗, 诚如福柯自己所说, 他是在撰 写现在的历史。 虽然福柯的著作更像是哲学研究, 但它仍然对犯罪学研究有许多 启示。在他的著作中,涉及了许多人们一般不了解或者不愿意了解的灰暗领域, 但是他的学术风格并没有去掩饰这些灰暗领域, 而是采取价值中立的立场去研究 这些存在于现在历史中的事物,从一个平常看不到的角度取得了思维的新突破。 从事犯罪问题研究也需要这种学术风格, 不能先入为主地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 期的犯罪报以 某种偏向, 而应当认识到: 犯罪在一个社会中的存在是历史的, 也 是现实的, 犯罪在社会转型中的意义正是学术研究的极好课题。 通过对社会转型 时期的犯罪研究将深化我们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 深化对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 认识,这可能就是所谓反其道而行之的思想路径。 ( 三) 通过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犯罪研究为我国制定刑事政策提供具有 启发性的认识。 刑事政策是国家或者执政党依据犯罪态势对犯罪行为和犯罪人运 用刑罚 和有关 措施以 期 有效 地实 现惩罚 和 预防 犯罪目 的的 方 略。 ” 它 在实 质上 是 一项科学决策过程。 “ 刑事政策的中心是指科学合理地组织对犯罪的反应,具体 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打击面的宽窄, 包括有些危害行为的犯罪化 ( 规定为法律 上的犯罪)和有些罪名的非犯罪化 ( 将原有罪名从刑法中删除) ;二是打击力度 的大小;三是惩治方式的设计 ( 刑罚仅是其中的一种惩治方式) 。这三个问题无 一不与对犯罪的认识有直接关系。对这些问题的决策不能简单地依据犯罪数量, 更重要的应对犯罪态势 ( 目 前状况、 变化原因和发展趋势) 进行研究和分析, 这 样的决策才能收到最好的效益。 犯罪学研究为刑事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理论依 据。 ”1 z 这段话极好地阐述了 犯罪学研究与刑事政策之间的互动关系,当然也适 用于我们研究当 代中国 社会转型时期的 犯罪与刑事政策问 题。 目 前我国 面临的 犯 罪形势仍然相当严峻, 制定科学合理的刑事政策有效地组织起全社会对犯罪的合 理反应已是刻不容缓。 也应当看到, 现行的某些刑事政策 ( 有的称为治安措施更 合适) 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需要在实践中继续予以完善,比如“ 严打” 、 “ 收 容遣送” 等。 由于当 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犯罪存在与演变的规律也需要 进一步认识、 研究, 因此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刑事政策也需要一个过程, 需要包括 犯罪学学者们在内的所有关心此问题的人们共同认识、研究。 三、研究的框架 本文的叙述框架概括起来有以 下几方面。 首先, 就本文选题而言 , 论文的主 题词是转型社会、 社会转型, 秩序、 秩序变动, 犯罪、 犯罪变化等。 从主题词的 选用上可以看出, 本论文注意静态的概念与动态的概念有机结合、 力求实现时点 分析与过程分析的有机结合。 每一组主题词的前一个是相对静态的概念, 主要采 用时点分析的方法来阐述其内涵和外延: 每一组主题词的后一个是相对动态的概 念,主要采用过程分析的方法来阐述其发生发展的规律。 1 0 英 阿兰。 谢里登: 求真意志密歇尔. 福柯的心路历程 , 上海人民出 版社, 1 9 9 7 年 译者前言。 1 1杨春洗主编: 刑事政策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9 4 年,第7 页。 1 2储怀植、许章润: 犯罪学 ,法律出版社,1 9 9 7 年 1 0 月,第 1 5 页。 其次,关于本文的叙述框架与论述角度。从现有的许多犯罪研究文献来看, 以社会转型背景来研究犯罪问题己 非新鲜, 但是从秩序与秩序变动的角度来研究 犯罪问 题的 却乏善可陈。 “ 大多 数 犯罪学说 是 假说, , 1 3 这个论断 对犯罪 学研究来 说很是刺眼, 但却在一定程度上指出了犯罪学的软肋, 本文也很难摆脱这种状况。 本论文假设: 犯罪乃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冲突的一种形式, 是个人行为影响社会 秩序的负面表现: 1 4 尽管犯罪在任何社会中 都是一种存在, 但是它在转型社会中 的存在却是一种独特的现象, 即转型期社会中的犯罪无论在质上还是在量上都已 经成为了社会转型本身的一种表现, 甚至有德国犯罪学家指出犯罪率的高低是衡 量一个社会发达繁荣程度的指示器和晴雨表。 5 从社会的转型到犯罪的 变化之间 不是线性的关系, 而是一种中介关系, 即秩序变动的中介机制。 通过这种中介机 制, 社会转型的巨大作用与犯罪变化就形成了一种互动结构, 实现了普遍的社会 转型与相对 “ 孤立” 的犯罪在逻辑上与现实上的统一。 这种假设的提出也是出于 解决一些长期困扰着犯罪学的难题之目的,如为什么有的人犯罪、有人却不犯 罪?为什么有的国家社会转型时期犯罪猖撅, 而有的国 家社会转型时期犯罪的增 长却并没有那么严重?本文认为: 这是因为秩序变动的中介机制在功能上也是一 种选择机制。 这种秩序变动的选择机制把社会转型的巨大作用自在地分散到社会 的个人上,由于这种秩序变动的选择机制在内在结构、 范围幅度上的差异, 也由 于个人的差异, 从而导致了个人在普遍的社会转型前呈现出了迥异的表现: 至于 各个国家在社会转型时期的犯罪现象的差异, 也可以归结于各国在秩序变动的选 择机制的差异上。综之,本论文在结构上采取了假说+ 论证的递进层次模式,依 次论述社会转型、 秩序变动、 犯罪变化等主体内容, 力图将三者融会贯通,以达 致一种理想境界。 当然, 正如任何犯罪学理论均不能穷尽证明一切犯罪一样, 我 们也不奢望能达到这一虚幻而又诱人的目 标, 但求能为我国当前的社会转型与犯 罪研究尽绵薄之力。 1 3旧 大谷实: 形事政策学 , 黎宏 ( 译) , 法律出 版社, 2 0 0 0 年1 1 月, 原书出版序。 1 4在这种意义上理解犯罪,则犯罪与战争就具有了相当的同质性,甚至美国的激进派犯罪 学家们干脆就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战争行为就是一种犯罪。 这种观点有利于帮助我们重 新认识犯罪这一概念。 参 见昆 尼、 威尔 德曼: 新犯 罪学 , 中国国际 广播出 版社, 1 9 8 8 年。 1 5徐久生: 德语国家的犯罪学研究 ,中国法制出版社,1 9 9 9 年7 月,1 8 页。 第一章转型社会与社会转型时期的犯罪 一、社会转型的概念与中国社会转型的特点 ( 一)社会转型的概念 “ 转型” 一词并非汉语中原有的词汇, 也并非是人文学科的原有词汇, 而是 由一种生物学概念派生而来的,即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意思是生物的演化, 特指一种物种转变为另外一种物种。 “ 社会转型”一词是西方社会学家对生物学 概念的借用来描述社会结构具有进化意义的转换与质变, 它在通常意义上具有传 统社会向 现代社会转换的内涵。 “ 社会转型”或者 “ 转型社会”的概念引入中国 学界的历史并不久远, 笔者曾 查阅数种出 版于2 0 世纪8 0 年代末9 0 年代初的社 会学词典, 发现只有一种对“ 转型社会” 词条作了收录, 这也大致反映了中国学 界了解到 “ 转型社会”或者 “ 社会转型”的概念不早于2 0 世纪8 0 年代末。 关于社会转型的概念,在理论上有着不同的表述。有的学者认为: “ 社会转 型是社会的整体性变动及结构性变迁, 它不只是社会各个领域的变化, 而且更主 要的是社会结构方式的 变化。 ” 6 有的认为: “ 在广义上, 任何社会状态的改变, 社会类型、 社会制度以及一个社会内部结构的转变都包括在内。 狭义上仅指一个 社会内部产业结构以及经济结构的变化。 比如,由 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 由 产品经济转变为商品经济,由 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等。 ” 从以上这些观点 可以看出, 社会转型的概念应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 其一, 社会转型是一 种整体性的转变。 它不单单是某一个社会层面的转变, 而更多地表现为一个社会 的政治、 经济、 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广泛转变。 社会转型的发展过程是 多维度的。 其二, 社会转型是社会活动主体自 觉、 理性化的转型。 它不是通过阶 级斗争的方式实现社会形态的转变, 而是社会活动主体有计划、 有步骤、 上下结 合的推进社会结构系统的转换。 “ 无论是西方国家的社会转型还是发展中国家的 社会转型, 都不会表现为法国大革命式的阶级斗争的推动, 它是一场以科技力量、 科学精神带动社会体制和结构的自 我转型。 ,r 1 8 其三,社会转型是一种渐进式过 程、 革命性效果的转型。由于社会转型期是社会活动主体有意识的可控过程, 有 可能采取事先设定的渐进过程去进行,也由于社会发展有其自生自发的内在规 律, 因而总体上社会转型就表现为一种渐进性过程。 同时, 社会转型是一种特殊 的结构性 质变, 是深层次的 社 会变革, 因 而社会转型 又 带有 一种革命 性的 效果。 要把握好社会转型的概念, 还需要将其与“ 社会变迁” 、“ 现代化” 这两个重 要概念作一比较。 社会变迁是社会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的出现要远远早于社 会转型的概念。 与社会转型的概念相类似, 学者们对社会变迁的理解也是不尽相 同。有的学者认为: “ 社会变迁是指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矛盾运动 而引起的种种社会现象。 社会变迁具有两种形式, 即社会进化和社会革命, 其速 度表现为缓慢或者急剧, 其过程表现为渐进或者突变, 其性质和方向具有两种可 能 性,即 社 会进步和社 会退步。 社会变迁是人类社 会存在的 基本形式。 ” ” 有的 学者 认为: “ 社 会变 迁是 社 会结 构 方 面的 重大 变 化。 ” 2 0 有的 学 者认为: “ 社 会 变 迁是任何社会过程和社会形态的变更。 包括社会结构、 社会系统、 社会关系以及 1 6陈晏清主编: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论 ,山西教育出版社,1 9 9 8 年8 月,5 页。 1 7康树华、王岱、冯树梁主编: 犯罪学大辞书 ,甘肃人民出版社,1 9 9 5 年8 4 2 页。 1 8张雷、程林胜等: 转型与稳定 ,学林出版社,1 9 9 9 年,8 页。 1 9王康主编: 社会学词典 ,山 东人民出 版社,1 9 8 8 年6 月, 2 4 4 页。 2 0张光博主编: 社会学词典 ,人民出版社,1 9 8 8 年8月,3 0 6 页。 生活方式、 行为规范、价值观等的变化。 ”2 社会变迁是一种更为宏大的概念, 几乎涵盖了一切社会变动现象。 从这个角度来看, 社会转型只是社会变迁的一种 形式, 是社会变迁中的一种整体性、 进步性的一种形式, 它们之间关系是包容关 系,社会变迁是社会转型的上位概念。关于 “ 现代化”的概念,也是众说纷纭。 有的学者认为: “ 现代化是 社会实 现现代性的过 程。 ” 2 有的 学者认为: “ 现代 化 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 它是多层面同步转变的过程, 是涉及到人类 生活所有方面的深刻变化。 概括起来, 现代化可以看作是经济领域的工业化、 政 治领域的民主化、 社会领域的 城市化以 及价值观念领域的理性化的 互动过程。 ” 2 3 由是观之, 在当代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发展中国家来说, 现代化的概念与社 会转型的概念都是指社会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或者说由传统型社会向现代 型社会转型的过程,即是从农业的、 乡村的、 封闭半封闭的传统型社会,向工业 的、城市的、开放的现代型社会的转型。在这个意义上,“ 社会转型”与 “ 社会 现代化” 是重合的, 几乎是同 义的。 2 4 综之, 立足于当 代中国的共时性背景, 社 会转型是中国 社会由 一种存在类型向另一种存在类型的转变, 是社会系统内 在结 构的社会变迁, 是人们的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 价值观念等各方面全面而又 深刻 的革命性的社会变迁。 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是中国社会变迁的高级阶段, 同时也 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过程。 ( 二)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特点 一般认为,1 8 4 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现代化的开端,也是中国社会走向 转 型的起点。 从那时起,中国社会便走上了一条艰难的现代化转型之路。以新中国 成立为分界, 中国的社会转型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的社会 转型一直饱受内优外患、 天灾人祸的困扰, 期间偶尔的低速发展也不时地被打断; 只是在共和国成立之后, 中国的社会转型才真正步入了自 觉推进的时期。 尤其是 1 9 7 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社会转型开始了前所未有的深化发展。本文论述 中国社会转型的特点即是以此为时间限度。 我国的社会转型是世界范围内现代化进程的一个方面或一个组成部分,当 然也就具有了一般社会转型的某些共性特点。 但是, 我国的社会转型又是中国社 会历史发展的延续, 为中国的具体国情所限定的, 因此, 中国的社会转型具有自 己独特的特点, 其特殊性足以使中国的社会转型呈现出与其它国家的现代化完全 不同的景象。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特点主要有: 1 、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属于后发外生型的社会转型,具有非内生性、追赶 性。 在发展社会学上,根据一个国家进入社会转型时期的起始时间以及最初的 启动因素, 可以把目 前所有卷入现代化浪潮的国家分为两种类型, 即早发内生型 现代化国家和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 前者以英国、 法国、 美国等国为代表, 这 些国家开始现代化的时间比较早, 社会转型的过程也比 较长, 同时, 这些国 家的 现代化具有明显的内生性, 国家现代化的最初启动力量和现代性因素的最初源泉 2 1 章人英主编: 社会学词典 , 上海辞书出 版社,1 9 9 2 年5 月, 2 7 4 页。 2 2衰方主编: 社会学百科辞典 ,中国广播电 视出版社,1 9 9 0 年 1 1 月, 6 8 9 页。 2 3仁 美 西里尔:. e - 布莱克主编, 杨豫、陈祖洲翻译: 比较现代化 , 上海译文出版社,1 9 9 6 年 1 0 月,7 页。 2 4 郑杭生等著: 转型中的中国 社会和中国社会的转型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 9 %年 i 1 月, 前言。 都产生于自 身社会内 部; 后者包括德国、 俄国、 日 本以 及当今的 广大发展中国 家, 这些国家的 现代化起步相对较晚, 并且其现代化的最初动力和最初的现代性因素 的 产生往往不是发端于本国 社会内 部, 而是来自 于外部的刺激与挑战。 “ 5 中国的 社会转型最初是由 于外国 侵略的刺激而被迫启动的, 假设如果没有1 8 4 0 年的 鸦 片战争及其以 后的历次外来侵略的刺激, 单靠中国传统社会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 发展, 那么中国的社会转型必然还将经过一段漫长的等待( 当然这并不是认为外 来侵略对中国社会具有推动作用,而只是表明它在影响中国社会转型方面的效 果) 。同样,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也是由于面对着新的世界格局的巨大挑战,为 了扭转落后的被动局面而作出的战略选择。 作为后发外生型国家的社会转型, 同 时具有某些根本不同于早发内生型国家的发展优势与劣势, 即后发外生型国家特 有的 “ 后发展效应” , 这种效应对于发展中国家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其正向 影响是, 后发外生型国家开始社会转型的时候, 早发内生型国家的现代化已经发 展成熟, 后发展国家完全可以 从先发展国 家信手取得宝贵的 现代化发展经验, 这 种经验将对后发展国 家的社会转型起指导作用, 促进后发展国 家自 觉地通过自 上 而下的改革来启动现代化建设, 避免走无谓的弯路。 其反向 影响是, 后发展国 家 开始社会转型的时候, 先发展国家已经发展了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但是后发 展国家没有时间来等待漫长的自 然发展过程, 往往采取赶超式的、 跨越式的发展 战略把先发展国家在上百年甚至更长时间完成的任务压缩在更短时间内完成, 这 将把社会转型中的危机和矛盾也压缩在了更短的历史进程中, 导致包括犯罪在内 的社会问题以更剧烈的形式爆发出来。 同时, 先发展国家全方位的文明进步对后 发展国家形成了巨大的“ 示范效应” ,使后发展中国家往往表现出了急进的发展 愿望, 一味的突出人为建构, 往往忽视了将本国国情与普适的现代性因素相结合, 反而导 致了 本国 的 政治 动 乱、 经济 崩溃与民 族失 落 情绪, 这也 是为 什么如今的 发 展中国家社会转型中秩序变动的混乱现象大大多于先发展国家社会转型过程的 原因。 2 6 从犯罪学研究的角度来看, 后一种负向效应更具有研究价值。 总的看来, 这种后发展效应的正向影响固然可以为后发展国家借鉴先发展国家的犯罪控制 经验提供重要的指导, 但其负向影响却更大地恶化了后发展国家社会转型时期的 犯罪问题,更加抵消了由于借鉴先发展国家的犯罪控制经验而取得的积极效果。 2 、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承受了人类历史上仅见的历史包袱,负担着沉重的 二元格局的惯性。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是一个自 身文化传统从 未中断过的典型古老大国。 从中国的社会发展过程来看, 其经历了完整的原始社 会、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发展阶段, 曾经形成了以自 然经济为基础的传统社会 的最典型、 最完备的形态, 形成了 人类历史上仅见的超稳定的社会结构。 这样一 种历史文化传统的继承使得中国的社会转型变得异常艰难而且复杂, 在政治、 经 济、 文化等诸多方面都给中国的社会转型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政治上, 长期大一 统的封建专制统治使得我国民主体制与民主意识的发育特别低下, 政治体制中的 民主精神异常缺乏: 经济上, 长期以来,自 给自 足的自 然经济形态占据了绝对优 势,商品经济很不发达, 仅仅作为自 然经济的补充而得以存在, 历代的“ 重农抑 商” 的政策也使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难以成长壮大, 更无法形成独立的市民社会 来推动中国社会进步; 文化上, 人们的社会生活、 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比较单一, 2 5张琢、马福云: 发展社会学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 6关于发展中国家在社会转型中的秩序变动混乱的描述, 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华夏出版社,1 9 9 8 年版。 2 0 0 1 年 1 月,2 1 6 - 2 1 7 页。 可参见 美 塞 。 亨廷顿著: 变革 自 由、 平等、 权利等现代观念也没有得到主流社会价值观的 认同, 社会转型所要 求的现代人格更无从发展。 另一方面, 这种超稳定的社会结构还带来的一个严重 问题就是当代中国二元格局的沉重压力。 在任何一个转型国 家中, 城乡分离、 工 农业分立的二元格局是一种合乎规律的正常现象, 尤其是在社会转型的中期, 工 业化、 城市化进程己经使得该国的大部分地区实现了 现代化, 但是仍然不可避免 地会有部分领域、部分地区还处于前转型社会。对于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来说, 这种二元格局的特殊性就在于其前所未有的庞大、 根深蒂固与缺乏双赢交流, 包 括具有最具有自 足传统的 农业社会、最庞大的农业人口 等等。 在某种意义上说, 当代中国的 社会转型的关键就在于如何解决好农村、 农业、 农民的转型问题。 实 际上, 这个沉重的二元格局的特殊性还在于其与中国的过剩人口形成了一种恶性 循环。 在清代之前的传统社会中, 中国人口 的增长是缓慢的, 但是自从清朝康熙 年间起,中国 人口的增长空前加快, 从1 8 世纪中期到1 9 世纪中期的一百年间, 中国的人口 增长了 三倍左右。 2 7 这种庞大的 人口 迫使中国 农业必须更快的增长以 养活更多的 人, 但是, 过度增长的人口却消耗了本可以用来推动工业发展的宝贵 资源, 进一步加深了两元格局分立的程度. 这样, 这种传统性占 优势的两元格局 由于其自身的规定性不断产生出过剩人口, 形成了一种过剩人口 两元格局的 恶性循环。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 “ 这个国 家 ( 中国) 缓慢但不断增长的过剩人 口,早己 使他的社会条件成为这个民族大多数人的沉重枷锁。 ”在上个世纪 6 0 年代后, 这种恶性循环又再次出现, 其后果延续至今, 使得如今的中国社会问题 重重, 使得当 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异常步履 艰难, 也使得当代中国的犯罪问 题更加 复杂起来。 其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即是社会转型时期的流动人口犯罪问题。 人口由 农村地区迁移至城市地区、由经济欠发达地区迁移至经济较发达地区是工业化、 城市化时代的普遍现象和趋势,人口的自 由 流动也是社会转型的客观规律之一。 但在中国的具体情况之下, 流动人口 犯罪问 题就具有了 特殊性: 中国的流动人口 犯罪相当程度上源于乡土秩序的失落,而这种失落既产生于对比又产生于实际, 即一方面是由于与城市秩序相对比而产生的比较劣势, 另一方面是由于这种失落 生成于中国 特定的 环境中 。 2 “ 3 、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在地域分布上具有不一致性、异步性。 中国地域辽阔,各地方发展程度不一、差异较大,这给当代中国带来了新 的挑战, 也对当代中国的犯罪问题产生了复杂的影响。 概括地看, 中国在社会发 展程度上从东部到西部呈现出一种渐次降低的阶梯式分布格局, 即东部发达大城 市圈区域沿海较发达区域中西部欠发达区域。 这种分类法综合了地理标 准、经济标准和社会发展标准, 虽然比较笼统、 盖然, 但却足以反映出中国社会 转型在地域分布上的不一致性、 异步性。 这种不一致性、 异步性在历史上早己存 在, 但却不 如现在这般突出、 醒目 。 具体来看: 东部发达大城市圈区域包括京津 护穗等发达大城市及其周边辐射地区, 该区域己经达到了相当发达的程度, 己基 本完成了 工业化、 城市化等典型意义上的 社会转型, 有的甚至出现了某些后工业 化社会 ( 后现代) 因素, 呈 现出与西方发 达国 家同 步发展的态势; 另一方面, 在 国土面积上占较大部分的中西部欠发达区域尚处于比较落后的发展阶段, 在总体 上与东部地区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而介于两者之间的沿海较发达区域总体上进入 2 7姜涛: 清代人口 统计制度与1 7 4 1 -1 8 5 1 年间的中国人口 , 近代史研究 . 1 9 9 0 年第5 期。 2 8卫磊: 乡土秩序的失落 对流动人口 犯罪的社会学思考 ,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 , 2 0 0 2 年第7 期,7 7 - 8 4页。 了 社会转型的深化发展阶段, 但内 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从长远看, 社 会转型在区域上的不一致性、 异步性不利于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顺利进行, 这已成 为不争的事实, 但对这种差异性也要作客观分析。 首先, 应当认识到这种不一致 性、 异步性是长期以来客观存在的, 今天的各区域发展水平不平衡有其历史继承 j性: 其次, 我国已经认识到这种不一致性、 异步性对我国现代化发展和社会转型 的潜在威胁, 提出了“ 西部大开发”的战略, 这必将大大推进中国社会转型的协 调发展。 分析中国社会转型的区域不一致性、 异步性对当代中国的犯罪研究同样 具有重大意义。 一方面, 在东部发达大城市圈区域内, 其犯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