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复习重点_第1页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重点_第2页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重点_第3页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重点_第4页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重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库一、名词解释1.等标污染负荷:把某种污染物的排放浓度稀释到相应的排放标准时所需的介质量,用以评价各污染源和各污染物的相对危害程度。2. 环境质量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对各种环境介质(如大气、水、土壤等)中的有害物质和因素所规定的容许容量和要求,是衡量环境是否受到污染的尺度,以及有关部门进行环境管理,制定污染排放标准的依据。3. 环境容量:某环境单元所允许承纳污染物的最大数量。4. 等效连续A声级:考虑了某一段时间内的噪声随时间变化的特性,用能量平均的方法并以一个A声级值去表示该段时间内的噪声大小。5. 环境风险评价:针对建设项目在建设和运行期间发生的可预测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或突发事件产生的新的有毒有害物质,所造成的对人身安全与环境的影响和损害,进行评估,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6. 清洁生产:是指采取不断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7. 区域环评:在一定区域内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从整体上综合考虑区域内拟开展的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并据此制定和选择维护区域良性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行动规划或方案,同时也为区域开发规划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8.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根据不同区域不同时期的环境质量要求,推算出的达到该目标的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量。二、填空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于2003年9月1日 开始实施。2.土壤环境影响识别类型:按影响结果划分为 土壤污染型 、 土壤退化/破坏型 ;按影响时段划分为 建设阶段影响 、 运行阶段影响 、 服务期满后的影响 ;按影响方式划分为 直接影响 、 间接影响 ;按影响性质划分为 可逆影响 、 不可逆影响 、 积累影响 、 协同影响 ;按污染的成因划分为 水体污染型 、 大气污染型 、 农业污染型 、 生物污染型和固体废物污染型 。3.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有 专业判断法 、 调查评价法 、 费用-效益分析 。4.土壤主要的环境特征有 肥力 、 缓冲性 、 净化功能 。5.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可分为 管理程序 和 工作程序 。前者包括 环境影响分类筛选 和 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的监督管理 ;后者分为 准备阶段 、 正式工作阶段 、 报告书编制阶段 。6.在101kPa压力下,淡水中的饱和溶解氧浓度计算公式为 DOs=468/(31.6+T) T:水温,;DOs:溶解氧浓度(mg/L)。7.确定污染物排放量的方法除去实测法外,主要有 物料衡算法 和 排污系数法 两种。8.污染物总量控制分为 目标总量控制 、 容量总量控制 和 行业总量控制 。9.确定地表水影响评价等级的判据有两种,一种是与建设项目排污有关的因素: 污水排放量 、 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 ;另一种是与地面水环境有关的因素: 受纳水体规模 、 受纳水体对水质的要求 。10.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是指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 同时设计 、 同时施工 、 同时投产使用 。11.监测数据的五个性质: 代表性 、 准确性 、 可比性 、 完整性 、 精密性 。12.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 土地利用 的有关规划, 区域 、 流域 、 海域 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写该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13. 建设单位应在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阶段 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环境影响登记表;铁路、交通等建设项目,经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可以在 初步设计完成前 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环境影响报告表;不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 开工前 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需要办理营业执照的,建设单位应当在 办理营业执照前 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14.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常见方法主要有三种,即 收集资料法 、 现场调查法 、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方法 。15.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预测分为 建设阶段 、 生产运营阶段 、 服务期满或退役阶段 三个阶段,所有的建设项目均应预测生产运营阶段的环境影响。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预测又分为 冬、夏两季 或 丰、枯阶段 两个时段。16.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优先于 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执行;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排放标准 不交叉执行 。17.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从 2004年4月1日 起开始实施。国家对从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单位实行 资格审查制度 。18.为搞好污染源调查,可采用 点面结合 的方法,对重点污染源调查称为 详查 ,对区域内所有污染源进行调查称为 普查 。19.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 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 环境影响报告表 或 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三、选择题(单选+不定项,共17个)1、确定环境影响预测的范围和内容取决于(ABCD)。A.评级等级 B.项目大小 C.工程特点 D.环境特性 2、在进行环境影响预测过程中,考虑到环境对影响的衰减能力,应考虑哪几个时段(BD)。A.影响的衰减能力最强的时段B.影响的衰减能力最弱的时段C.环境对污染的净化最强的时段D.影响的衰减能力一般的时段。 3、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中不包括的工作环节是(CE)A.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 B.筛选重点评价项目 C.审查环境影响报告书 D.环境现状调查 E.评价项目的经济可行性4、划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时需考虑的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包括(ABCD)A.工程性质 B.工程规模 C.能源及资源的使用量及类型D.污染物排放特点 5、环境影响评价中确定现状调查的范围和应调查的有关参数主要考虑以下因素(ABD)A.所在地环境特点 B.评价等级C.项目投资性质 D.项目性质 E.环境标准的要求6、某建设项目排放两种大气污染物,经计算甲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50%,D10%为6km,乙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70%,D10%为5.5km,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为(B)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一级或二级7、某建设项目排放两种大气污染物,经计算甲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8%,D10%为1.2km,乙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9%,D10%为1.1km,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为1.3km,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为(C)A.一级B.二级 C.三级 D.一级或二级8、某建设项目经计算确定D10%为6km,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范围以排放源为中心,以(B)A.6km为直径的圆B.主导风向为主轴的12km为边长的矩形C.12km为边长的矩形D.应根据评价等级来确定9、某建设项目经计算确定D10%为26km,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范围以排放源为中心,以(B)A.26km为半径的圆B.25km为半径的圆C.周长50km的矩形区域D.边长为52km的矩形区域10、某建设项目经计算确定D10%为2km,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范围以排放源为中心,以(B)A.2km为半径的圆B.2.5km为半径的圆C.周长4km的矩形区域D.边长为4km的矩形区域四、简答题1.运行中的垃圾填埋场主要环境影响有哪些?答:填埋场渗滤液泄漏或处理不当对地下水及地表水的污染;填埋场产生的气体排放对大气的污染、对公众健康的危害以及可能发生的爆炸对公众安全的威胁;填埋场的存在对周围景观的不利影响; 填埋作业及垃圾推体对周围地质环境的影响,如造成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填埋场机械噪声对公众的影响;填埋场孳生的害虫、昆虫、啮齿类动物以及在填埋场栖息的鸟类和其他动物可能传播疾病;填埋场垃圾中的塑料袋、纸张以及尘土等在未来得及覆土压实的情况下可能飘出场外,造成环境污染和景观破坏;流经填埋场区的地表径流可能受到污染。2.生态环境影响预测分析需注意哪些问题?答:保持生态整体性观念,切忌割裂整体性作点或片段分析。保持生态系统为开放性系统观念,切忌将自然保护区当作封闭系统分析其影响。保持生态系统为地域性差异系统的观念,切忌以一般的普遍规律推断特殊地域的特殊性。保持生态系统为动态变化的系统观,切忌用一成不变的观念和过时的资料为依据作主观推断。做好深入细致的工程分析。做好敏感保护目标的影响分析,逐一进行分析。正确处理依法影响评价和科学影响评价的问题。正确处理一般评价和生态评价特殊性的问题。3.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工程概况;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污染物分析;清洁生产水平分析;环保方案措施分析;总图布置方案分析。 4.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点源调查统计内容有哪些?答:排气筒底部中心坐标(相对评价范围内定义的坐标)和海拔高度以及位置图;排气筒几何高度(m)及出口内径(m);烟气出口速度(m/s);各主要污染物正常排放量(t/a、t/h或kg/h) ;毒性较大物质非正常排放量(kg/h) ;排气筒出口烟气温度(K); 排放工况,如连续排放或间接排放,间断排放应注明具体排放时间、时数和可能出现的频率。5.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要点有哪些?答:总论;建设项目概况;环境现状(背景)调查;污染源调查与评价;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环保措施的可行性分析及建议;环境影响经济损益简要分析;结论及建议;附件、附图及参考文献。6.防止土壤污染退化的政策和措施有哪些?答:加强土壤资源法制管理;加强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加强土壤环境的监测和管理;加强土壤保护的科学技术研究。7.针对拟建项目对地表水污染,常用的消减措施有哪些?答:对拟建项目实施清洁生产、预防污染和生态破坏是最根本的措施;其次是就项目内部和受纳水体的污染控制方案的改进提出有效的建议。 推行节约用水和废水再用,减少新鲜水用量;结合项目特点,对排放的废水采用适宜的处理措施。在项目建设期因清理场地和基坑开挖、堆土造成的裸土层应就地建雨水拦蓄池和种植速生植被,减少沉积物进入地表水体。施用农用化学品的项目,可通过安排好化学品施用时间、施用率、施用范围和流失到水体的途径等方面想办法,将土壤侵蚀和进入水体的化学品减至最少; 应采用生物、化学、管理、文化和机械手段一体的综合方法;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利用人工湿地控制非点源污染(包括营养物、农药和沉积污染等)。人工湿地必须精心设计,污染负荷和处理能力应匹配。在地表水污染负荷总量控制的流域,通过排污交易保持排污总量不增加。8.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点应如何选择?答:一般而言,以下地点应选为预测点:评价范围内已确定的敏感点;环境现状监测点,以利于进行对照;水文特征突然变化和水质突然变化处的上、下游,水源地,重要水工建筑物及水文站附近;在河流混合过程段选择几个代表断面;排污口下游可能出现超标的点位附近。9.简述环境费用-效益分析的步骤。答:弄清问题;环境功能的分析;确定环境破坏程度与环境功能危害的关系,即剂量反应关系;弄清各种对策方案改善环境的程度;计算各个对策方案的环境保护效益。五、计算题:一个拟建工厂,将废水经过处理后排入附近的一条河流中。河流中BOD5的浓度为2.0 mg/L,溶解氧浓度8.0 mg/L,河水水温20 ,河流流量14 m3/s;排放的废水中BOD5浓度在处理前为800 mg/L,水温20,流量3.5 m3/s,废水排放前经过处理使溶解氧浓度为4.0mg/L。假定废水与河水在排放口附近迅速混合,混合后河道中平均水深达到0.8 m,河宽为15.0 m,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