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商法学专业论文)媒体侵害名誉权证明责任研究.pdf_第1页
(民商法学专业论文)媒体侵害名誉权证明责任研究.pdf_第2页
(民商法学专业论文)媒体侵害名誉权证明责任研究.pdf_第3页
(民商法学专业论文)媒体侵害名誉权证明责任研究.pdf_第4页
(民商法学专业论文)媒体侵害名誉权证明责任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法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证明责任制度是重要的诉讼制度。媒体侵害名誉权的证明责任在适用证明责 任一般理论的基础上,其分配必须体现言论自由和名誉权保护平衡的理念。 在对媒体侵害名誉权证明责任的域外考察中,存在“英国普通法模式”、“美 国宪法模式”和“大陆法系模式”三种情形。由于法律传统不一样,大陆法系与 英美法系关于媒体侵害名誉权的证明责任制度区别很大。大陆法系将媒体侵害名 誉权行为作为民法中侵权法的一般侵权来对待,在证明责任制度上具有深厚的理 论作为指导,英美法系则有专门的诽谤法对其进行调整。英国秉承着传统普通法 在诽谤制度上的原则,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备的证明责任体系;1 9 6 4 年的“纽约 时报诉萨利文案”则使美国媒体诽谤案件进入了宪法调整的新阶段,美国司法 界一直努力在侵权法体系之外构建个更合理的证明责任制度。 相比之下,虽然我国与大陆法系一样也将名誉权侵权制度作为民法中侵权法 的一个部分,但由于我国实体法中对媒体侵害名誉权行为的概念和构成要件含糊 不清,诉讼法中多年忽视对证明责任理论的研究,对“真实”的认识有偏差和整 体法律制度中缺乏言论自由和名誉权保护平衡的理念等原因,我国媒体侵害名誉 权证明责任比较混乱。近年来,随着我国对证明责任认识的深化,并受各国先进 制度的影响,我国的审判实践中出现了一些比较成功的案例。在总结我国成功经 验的基础上,借鉴各国先进的法律制度,完善我国媒体侵害名誉权证明责任制度 势在必行。 关键词:言论自由;名誉权;媒体侵害名誉权;证明责任 壅竺堡童量茎垒垩矍耋耋g 耋 a b s t r a c t b u r d e no fp r o o fs y s t e mi sa ni m p o r t a n tl i t i g a t i o n t h eb u r d e np r o o fo fm e d i a d e f a m a t i o nb a s e so nt h ec o m m o nt h e o r y , w h o s ed i s t r i b u t i o nm u s ti n c a r n a t et h eb a l a n c e b e t w e e nt h ep r o t e c t i o no fs p e e c hf r e e d o ma n dt h ep r o t e c t i o no fr e p u t a t i o nr i g h t r e v i e w i n gm e d i ad e f a m a t i o no u to ft e r r i t o r y , t h e r ee x i s t s e n g l i s hc o m m o nl a w m o d e ”、“a m e r i c a nc o n s t i t u t i o nm o d e a n d c o n t i n e n tl a wm o d e ”a sd i f f e r e n tl e g a l t r a d i t i o n ,t h ec o n t i n e n tl a wa n da n g l o a m e r i c a nl a wh a v eab i gd i f f e r e n c ea b o u tt h e b u r d e no fp r o o fo fm e d i ad e f a m a t i o n t h ec o n t i n e n tl a wr e g a r d si ta sc o m m o nt o r t ,i t h a sp r o f o u n dt h e o r i e sa b o u tb u r d e no fp r o o f w h i l et h ea n g l o a m e r i c a nl a wh a sa s p e c i a ld e f a m a t i o na c t i nt h eu k ,i tt a k e st h ep r i n c i p l eo ft h es l a n d e rs y s t e mi nt h e c o m m o nl a wa n df o r m sm a t u r i t yb u r d e no f p r o o fs y s t e m ;t h ec a s eo fn e wy o r kt i m e s c o v s u l l i v a ni n1 9 6 4 ,t a k e st h ea m e r i c a nm e d i ad e f a m a t i o ni n t oan e ws t e po f a d j u s t m e n to fc o n s t i t u t i o nl a w , a n dt h ea m e r i c a nl a wf i e l da l s om a k e sa ne f f o r tt o c o n s t r u c tab e t t e rr e a s o n a b l eb u r d e no fp r o o fs y s t e mb e s i d e st h et o r t i o u sl a w c o m p a r e dw i t ht h e m ,a l t h o u g ho u rc o u n t r yt a k e st h ed e f a m a t i o na sap a r to ft h e c i v i ll a wt h es a m ea st h ec o n t i n e n tl a w , t h eb u r d e no fp r o o fs y s t e mi nm e d i a d e f a m a t i o ni no u rc o u n t r yi sd i s o r d e r e d ,a st h ec o n c e p ta n de l e m e n to fm e d i a d e f a m a t i o na r ea m b i g u o u s ,aw a r pt ot h e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o f “t r u t h ”,t h er e s e a r c ho ft h e b u r d e no fp r o o fs y s t e mh a sb e e nn e g l e c t e df o rl o n g ,a n dt h eb a l a n c eb e t w e e nt h e p r o t e c t i o no ff r e e d o mo fs p e e c ha n dt h ep r o t e c t i o no fr e p u t a t i o nr i g h th a sl a c k e di nt h e w h o l el e g a ls y s t e m s r e c e n t l y , i n f l u e n c e db yt h ea d v a n c e dl e g a ls y s t e m ,i th a ss o m e s u c c e s s f u le x p e r i e n c e si no u rt r i a l b a s e do nt h es u c c e s s f u le x p e r i e n c e s ,i ti sn e c e s s a r y t op e r f e c to u rb u r d e no fp r o o fi nm e d i ad e f a m a t i o n k e yw o r d s :f r e e d o mo fs p e e c h ;r i g h to fr e p u t a t i o n ;m e d i ad e f a m a t i o n ;b u r d e no f p r o o f 湖南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 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 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 人和集体,均己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 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曾思菰日期:砌蛑,月,z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 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 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湖南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 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 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 、保密口,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 、不保密回。 (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v ”) 作者签名:靠思蕊日期:m b 年3 - 月b 日 导师签名:p 扬帛手玉 日期:加5 年j 、月f 扩日 第1 章绪论 2 1 世纪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是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 高新科技的传播技术产业和从事信息产品生产的媒体产业是其中必不可少的支 柱。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继报纸、杂志、通讯社后,广播、电视、互联网 络相继问世,在中国,改革开放后的二十多年以来,媒体的发展速度、发展规模 和影响范围同样是惊人的。信息传播的媒介日趋多元化,传播的手段也日趋现代 化,媒体对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也变的越来越大。与此相对应的是,媒体 所涉及的法律问题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媒体侵害名誉权案件日渐增多。但我国媒 体侵害名誉权案件的证明责任制度并不完备。 1 1 选题背景及意义 现代社会中大众传播媒介广泛、迅速、连续地向社会传播各种信息,给社会 生活带来越来越大影响的同时,传播活动中某些不真实、不客观的报道却也侵害 了个人的隐私权、法律主体的名誉权和其它民事权利。 言论自由是公民的基本人权,从言论自由引申出来新闻自由,则是现代媒体 一贯秉承的原则。1 9 7 4 年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p 嘶图尔特度提出的“第四权力”理 论,成为了媒体发挥监督作用代名词。的确,强大的媒体、强有力的集中报道是 民众希望媒体发挥正面作用、监督更为强大的政府或经济主体的必然结果。法律 也必须保障一个独立强大而有组织的新闻媒体,使其能够监督政府,防止政府滥 用权力,发挥制度性功能。 名誉权是人格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也必须对此进行保护。正如我国宪法 第三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 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媒体作为一个行业,在承担起其监督政府责任、 扮演民众的“代言人”角色的同时,它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追求自身的商业利益。 这两种角色有时难免存在矛盾,公益与私利常常混在一起。在没有强有力的外部 力量制约下,我们不能、也无法苛求媒体通过自我约束达到保护人权、尊重名誉 权的目标。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基本民事权利不受侵害,新闻自由又必须受到法 律的规制。 个人名誉权和新闻自由权在现代法治社会中相互搏弈,各国侵权法根据其法 律传统的不同,规定了各不相同的媒体侵害名誉权法律制度,但都体现了言论自 由和名誉权的平衡。而媒体侵害名誉权的证明责任,正是这一博弈和平衡过程的 集中表现。 1 2 国内外文献综述 本文参考的中英文文献或集中介绍美国或英国相关法律制度,或阐述媒体侵 害名誉权的责任构成要件和抗辩理由,结合证明责任理论探讨媒体侵害名誉权证 明责任的文献比较少。相对于著作完整的体系和详实的材料,笔者所查阅的大部 分文章内容基本类似,且均参考了著作中的观点和材料。因此本文中所用的著作 多于文章。、 第一,媒体侵害名誉权( 媒体诽谤) 的含义、构成要件和抗辩事由。这个部 分在各种新闻法或新闻侵权的书籍和文章中都有涉及。西方传媒的法制、管理和 自律、新闻传播法教程、新闻侵权与法律责任、人格权与新闻侵权等著 作均对媒体侵害名誉权的含义、构成要件和抗辩理由有比较详细的阐述,尤其详 细介绍了普通法的诽谤法制度和美国的宪法制度。关于英美法媒体诽谤的学说和 判例,美国大众传播法:判例评析( 上册) 、大众传播法概要、m a s s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l a w ) ) 等书都是美国学者或英国学者对其本国的媒体诽谤制度的论 述,用大量的案例说明诽谤制度的变迁;任东来在新闻自由与个人名誉的艰难 平衡:美国媒体中的诽谤诉讼一文中对此也有比较详写的描述。英国1 9 9 6 年的 ( d e f a m a t i o na c t ) ) 和香港特别行政区1 9 9 7 年的诽耪僚例都在诽谤的构成要 件和抗辩事由中有详细规定。 第二,媒体侵害名誉权的证明责任。关于证明责任的有关问题,德国学者罗 森贝克的证明责任论、汉斯酱维庭的现代证明责任问题和日本学者高桥 宏志的民事诉讼法制度与理论的深层分析,是德日关于证明责任理论研究 的三本巨著,集中论述了大陆法系证明责任学说和制度的发展变化,其中对“客观 证明责任”的分配有详细的阐述; t h el a wo f e v i d e n c e ) ) 等英文资料也有对英美法 系证明责任制度的阐述,叶自强在民事证据研究对英美法中举证责任的种类 也有简单的介绍。而我国媒体侵害名誉权的证明责任的现状,李浩在民事证明 责任研究一书中详细地论述了我国的证明责任制度,周泽的诽谤侵权案法理 解构张铁林诉周璇及 名誉侵权案评析和萧瀚“公共人物”登录 判决书及陪审团制度萌芽一一范志毅诉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名誉侵权案评析 一文结合实践中的比较著名的案例,分析了我国现行的媒体侵害名誉权诉讼制度 在实践中不足之处;陈志武媒体言论的法律困境一一关于新闻侵权诉讼的实证 研究一文通过对1 3 2 个案例的实证分析提出了对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改进方案。 法学硕士学位论文 1 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按照大陆法系通行的观点,证明责任主要属于实体法的范畴,是一种抽象而 一般的实体法上的风险分配,对某个具体的请求权的前提要件而言,其证明责任 ( 即真伪不明时将败诉风险分配给哪一方当事人) 已经事先由法律设置好了。因 此本文的第二章,笔者从证明责任的含义和分配理论入手,探讨媒体侵害名誉权 证明责任的特殊性。 文章的第三章是对媒体侵害名誉权证明责任模式的阐述,笔者分为三种模式 分别介绍了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相关学说和制度。在对美国宪法模式的论述中 使用实证和历史的研究方法,通过分析美国诽谤法进程中的四个典型案例,找出 美国宪法模式的产生与发展的深层次原因。 文章盼第四章是对我国媒体侵害名誉权证明责任的展望。在对我国媒体侵害 名誉权证明责任的现状进行分析之后,笔者从我国三个典型案例归纳出我国媒体 侵害名誉权案件的证明责任制度的变化和优秀制度对我国的影响。笔者认为完善 我国媒体侵害名誉权证明责任制度可以从基本理念和具体法律制度( 实体法和证 据法) 两方面努力。 媒体侵害名誉权证明责任研究 第2 章媒体侵害名誉权证明责任的法律界定 “证明责任乃诉讼的脊梁”,形象的法谚一语道出了证明责任的重要。在民事 诉讼中,证明责任对诉讼的开始、进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当证明 终了,作为证明对象的法律要件事实仍处于真伪不明状态时,证明责任既成为克 服真伪不明的法宝和裁判正当化的依据,又成为裁判的准绳,引导法官作出正确 的裁判。证明责任分配始终是证明责任制度中的核心问题。如何确立证明责任分 配的原则,通过哪些方式、途径分配证明责任,一直是理论和实务中关注的焦点。 大陆法系国家继受了罗马法的法律传统,德、日对证明责任及其分配进行了长期 的研究,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证明责任理论:受到罗马法的影响英美法系,在司法 制度中同样也构建了其证明责任理论。 媒体侵害名誉权的证明责任理论适用于证明责任的一般理论,但是由于媒体 侵害名誉权案件具有一些特殊性,其证明责任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2 1 证明责任的含义及分配理论 古罗马的法学家是最早使用证明责任这一术语的,但尚未发现对证明责任含 义的解释。关于如何分配证明责任的学说,早在罗马法初期法学家们就提出分配 证明责任的原则固。经中世纪寺院法的演变,成为“原告就其诉讼原因的事实进行 举证,被告就其抗辩的要件事实进行举证”的一般原则【l j 。 证明责任制度发展到1 9 世纪,德国学者率先提出了证明责任概念的分层理 论。这种分层理论把证明责任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形式上的或主观的证明责任, 二是实质的或客观的证明责任。 主观的证明责任是大陆法系民事诉讼理念的传统观念,它是从当事人举证活 动的角度来观察、分析证明责任,把证明责任看作是当事人就自己的主张向法院 提供证据的一种义务和活动。客观的证明责任是1 8 8 3 年德国法学家尤利乌斯格 拉查( j u l i u sg l a s e r ) 首先提出的,经莱昂哈德( l e o n h a r d ) 和罗森贝克( r o s e n b e r g ) 等人的大力倡导,在理论界逐渐占了上风。学者们研究证明责任的时候不再沿袭 以当事人的举证活动为基点,而是将审理终结时争议事实真伪不明状态与法院在 此种情况下应如何适用实体法进行处理联系起来。他们提出,证明责任是结果责 任,是在争议事实处于真伪不明状态时,客观上需要一方当事人负担不利的诉讼 结果【2 1 。德国学者汉斯普维庭认为客观证明责任是证明责任的本质,而客观证明 。古罗马对证明责任的分配确立了两条原则:一是“原告有举证的义务,原告不尽证明责任时,应为被告 胜诉的裁判。”二是“主张的人有证明的义务,否定的人没有证明的义务”。 法学硕士学位论文 责任主要属于实体法,是一种抽象而一般的实体法上的风险分配,对某个具体的 请求权的前提要件而言,其客观证明责任已经事先由法律设置好了。但它在诉讼 过程中不同于主观证明责任的现实存在,仅仅表现为一种潜在可能性,只有在当 事人主张的事实在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后被认定为真伪不明,客观意义上的证明 责任才转化为现实性【3 1 。 在英美法系国家,证明责任同样在证据法理论和制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英美法系中证明责任理论认为,“证明责任”( b u r d e no f p r o o f o n u so f p r o o f ) 这一 术语,指一方当事人根据一定证明标准向事实发现者( f a c t f i n d e r ) 证明某些事实真 实的法定义务1 4 j 。 英美法系的证明责任概念的发展与大陆法系有相似之处,它们一开始也没有 将证明责任作实质上和形式上的划分。作为英美法中证明责任概念的最大特色的 多层次性也是直到1 9 世纪末才由美国著名法学家塞耶( t h a y e r ) 提出。证明责任 分层理论发展到现在,主要有两种分类方式。一种主要是英国及澳大利亚等普通 法系国家学者( 后称英国学派) 通行的分类,将其划分为法定责任( 1 e g a lb u r d e n ) 和提供证据责任( e v i d e n t i a lb u r d e n ) 1 5 j ,另外一种是美国学者( 后称美国学派) 采纳的分类标准,将证明责任分为举证责任( b u r d e no fp r o d u c t i o n ) 和说服责任 ( b u r d e no f p e r s u a s i o n ) 6 l 。这两对概念既有交叉之处,又存在一定的差异,且均 体现了证明责任规则在诉讼中的价值。证明责任制度的价值,不仅表现在通过明 确诉讼当事人的证明责任,引导当事人在诉讼证据运行的各个阶段提出适格、充 分证据而使查明事实的诉讼程序有序进行,而且通过区分不同类型的证明责任并 设定相应的法律后果对确定案件事实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当处理诉讼双方都不 能提供证据,或双方提供了互相抵触的证据,以及在主张的事实真伪不明等疑难 问题时,法官和陪审团往往借助证明责任分配判断事实【”。 “原告就其诉讼原因的事实进行举证,被告就其抗辩的要件事实进行举证” 这个大陆法系证明责任分配的一般性原则由于例外情形的增加,失去了生存的环 境而被废弃。沿着罗马法证明责任分担理论发展的轨迹,德国学者们不断的进行 了开拓与研究,相继提出了待证事实分类说、法律要件分类说。 待证事实分类说。该学说主要是根据待证事实的性质和内容来分配证明责任, 它将待证事实按某种标准进行分类,明确哪些需要承担证明责任,哪些无须承担 证明责任。而根据划分标准不同,待证事实又分为消极事实说和外界事实说。该 学说因为划分界限难以确定而存在缺陷。 法律要件说。该学说脱胎于罗马法证明责任分担理论,最早由德国学者韦伯 ( w e b e r ) 将产生权利的法律要件分类而来,经罗森贝克的发展成为德国的通说。 该学说认为,主张权利存在的当事人,应就权利发生法律要件存在的事实进行举 证;凡否认权利存在的当事人,应就权利妨害法律要件,或者权利消灭法律要件, 塞堡堡重耋耋墨兰塑童堡至塞 亦或权利制约法律要件的存在事实负举证责任。法律要件分类说对大陆法系的国 家和地区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我国民事证明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也有很大的促进作 用 8 】o 在英国,司法实践中至今仍把“提出主张的人有证明义务,否定的人没有证 明义务”作为分配证明责任的一般标准。此外,英美法国家的法官还充分注意到 实体法与证明责任的关系。克罗斯和威尔金斯认为:“证明责任的发生( 即由哪一 方当事人负担证明责任的问题) 取决于实体法。”学者和法官们还指出法律条文的 结构直接影响到证明责任。他们认为当法律条文中有例外、但书、免责、限制的 规定时,这些事实的证明责任通常应由被告负担i 8 】。 我国证明责任的概念主要源于大陆,建国以后又深受前苏联的理论影响,一 直沿用的是举证责任的叫法,对于证明责任两层含义的探讨一直存在于法学理论 界。1 9 8 2 年3 月,我国颁布了第一部民事诉讼法一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 诉讼法( 试行) ,该法第一次对证明责任的分配作出规定,即“当事人对自己提 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这个原则一直沿用于1 9 9 1 年修订民事诉讼法时。 2 2 媒体侵害名誉权证明责任的特殊性 媒体侵害名誉权证明责任的理论适用于传统的证明责任含义和分配的理论, 且媒体侵害名誉权的证明责任的分配中必须体现言论自由和名誉权的平衡。 言论自由与名誉权就时常发生冲突。 言论自由是思想自由的表现形式,名誉权属于人格权之范畴,人格权和思想 自由又同属精神自由范畴。也就是说损害了名誉权会造成精神痛苦,损害了言论 自由也会造成精神痛苦。可见言论自由和名誉权不但有冲突还有同一性。 提到言论自由与名誉权的冲突,我们更愿意称之为它们之间的相互性。美国 法律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科斯指出,传统的做法是要求公害施放者 对由其引起的公害给予损害赔偿。将该问题视为甲给乙造成损害,所要做的是如 何制止甲。可是,力图避免对乙的损害将会使甲遭受损害。必须要解决的是:“允 许甲损害乙,还是允许乙损害甲? 关键在于避免较重的损害。” 9 】科斯的分析对传 统法学理论提出重大挑战,他的权利相互性发现使法学必须重新构建权利义务概 念和界定权利义务关系。权利的相互性是在媒体侵害名誉权案件中一种极其普遍 的法律现象。一个记者根据言论自由有报导一些事件的自由,但是一个公民也有 自已的名誉不受侵害的权利。 如果我们承认这种权利和自由的相互性,在权利和自由冲突时,法律应当按 照一种能够避免较为严重的损害的方式来配置权利和自由。近年来有学者提出这 样的观点,认为在权利与自由的相互性中,认为言论自由一般高于名誉权。其实, 6 法学硕士学位论文 在权利和自由的相互性中,我们无法判明名誉权和言论自由哪一方面更为重要, 正如我们不能够判明吃饭和穿衣哪个更为重要一样。对于一个饥肠辘辘的人食物 是第一需要,对于一个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人,衣服是他的第一需要。对于这样 的基本权利和基本自由,法律不可能一般性地规定孰重孰轻,而只是在观念上达 到利益平衡。事实上,百分之百的平衡是不存在的,静止的、不变的平衡也是不 存在的。基于这些特别原因法律在保护权利或者自由时只能采取一种适当的倾斜。 当言论自由与名誉权发生冲突时,如果冲突一方是公众人物,我们法律天秤的法 码应当压在言论自由一方,也就是对公众人物加强舆论监督,给言论更多的自由。 对媒体侵害名誉权的证明责任来说,重要的不是承认权利和自由,而在于如 何恰当地运用证明责任配置权利和自由,并给予恰当的救济。权利自由如果不和 救济相联系,也就无权利无自由可言。 第3 章媒体侵害名誉权证明责任的域外考察 “他山之石可以功玉”,域外各国针对媒体侵害名誉权诉讼都有各自较为完备 的证据法法律制度,将证明责任在当事人之间合理分配,我国在证明责任的上却 比较混乱。,我国急需汲取其中先进制度。因此在阐述我国媒体侵害名誉权证明赘 任之前,分析各国的法律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由于所处的法系不同,且对媒体侵害名誉权的定义、构成要件均大不相同, 因此证明责任的分配方式也存在很大的差异。综合分析各国的诉讼制度和案例, 在媒体侵害名誉权诉讼的证明责任分配模式上大体存在英国普通法模式、美国宪 法模式和大陆法系模式三种。 3 1 英国普通法模式 英国普通法模式是指以英国诽谤法为代表的传统诽谤法所规范的媒体诽 谤的证明责任制度。 3 1 1 普通法系对媒体侵害名誉权的法律界定 英美法将侵害名誉权的行为统称为诽谤( d e f a m a t i o n ) ,其中可分为口头诽谤 ( s l a n d e r ) 和书面诽谤( 1 i b e l ) 。口头诽谤是以口头或其他短暂形式进行的;书面 诽谤则是以文字或其他永久形式( 如图片) 进行的。以往媒体限于报纸刊物,发 生侵害名誉权行为当然属于书面诽谤,后电影也属于书面诽谤,而英国1 9 5 2 年诽 谤法( d e f a m a t i o n a c t ) 。,认为广播电视中播放的诽谤性言论事先有文稿然后才 有口头表达,应算书面诽谤:1 9 9 0 年广播法再次重申了这样的原则,第1 6 6 节规 定,通过电视或广播所公开散布的相关言论或措辞,无论是否针对的是一般公众, 其都将被视为一种书面诽谤 1 0 】。美国绝大多数法院也同意这一观点。,因而一般在 英美法国家与大众传播媒介有关的诽谤为书面诽谤。 3 1 2 媒体诽谤的证明责任制度 英美法注重的是诽谤内容对特定人名誉的损害,行为人的过错和内容的真假 不包括其中。基于这样的精神,法院认为诽谤行为的成立只须具备三个要素,即 不包括其中。基于这样的精神,法院认为诽谤行为的成立只须具备三个要素,即 。该部分内容详见弟3 辛。 。1 9 5 2 年诽谤怯仅适用于新闻报纸,相关条款现在己被废除。目前规范诽谤法律制度的是1 9 9 6 年的诽谤洼 o 美国仅有加利福尼亚川将无线广播和电视中的诽谤性盲论辊为口头诽谤。 m 英美法是侧重从破坏个人同他人的正常关系方面对诽谤加以规定e 英美法系关于“诽谤”的界定可以参 考纽约州刑法和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对诽谤所下的定义,也可卧参考英国司法界对诽谤言论的内容- 参 见美国大众传播法:判倒评析( 上册) 第i 4 9 1 5 1 页和西方传攥的法制、管理和自律第6 8 页。 8 诽谤性言论( t h ed e f a m a t o r ys t a t e m e n t ) 、发表行为( p u b l i c a t i o n ) 和身份认定 (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 【l ”。普通法中书面诽谤之诉得以成立只需要对以上三项进行举证, 有关事实的虚假、观点缺乏证明、发布者一方的恶意以及对原告所造成的损害, 均可推定。 诽谤性言论,如果一项言论会损害原告的名誉,包括减损别人对其怀有的尊 敬、善意、信任等,它就是诽谤性的。诽谤性言论并不需要对原告的名誉造成实 际的伤害,只要它确实有伤害原告的名誉的倾向和效果【1 2 。 发表行为,是指被告将言论向除了原告之外的第三人传播,发表行为必须是 故意或过失而为。对于媒体而言,向大众传播就是发表,当然都是故意的,所以 对于媒体诽谤来说,这一点一般不会有争议。 身份认定是对原告受到诽谤的认定,一般而言,必须有原告之外的其他人可 以从文字中推断出其中的诽谤性内容是针对原告的。这种认定没有必要去表明被 告的言论是故意针对原告的,甚至没有必要确认被告是否知道原告的存在,而只 需要说明有关言论可以“合理地”被认为指的是原告。美国的一个判例甚至认为, 如果读者能够合理地猜测出小说的主人公是原告,即使作者和出版社证明故事是 杜撰的,指向仍然可以成立【1 3 】。 福克斯委员会认为诽谤法具有两个基本的目的。一个是保护名誉,另一个则 是维护言论自由的权利。可以认为,这两个目的将不可避免地发生相互冲突,但 是如果能够在两者之间保持适当的平衡,那么相关法律就可以很好地发挥作用【1 4 1 。 为维持此种平衡,诽谤法中设计了众多与诽谤主张有关的抗辩规则。 抗辩( d e f e n c e ) 分为“全面抗辩”和“局部抗辩”。前者可以免除诽谤责任,而 后者只能减轻责任。在媒体诽谤案件中最重要的“全面抗辩”有三项,它们被称为 媒体对抗诽谤指控的三大支柱。在原告举证之后,被告则必须就真实性、公正评 论或者特许权提出确凿的证明理由,才能免除诽谤的责任。 其一,真实性( t r u t h ) 真实抗辩是近代新闻自由发展的一项成果。早期的诽谤概念,与其说是侵害 公民人身权的概念,不如说是政治罪名。按照“越是真实,越是诽谤” ( t h e g r e a t e r t h e t r u t h ;t h e g r e a t e r t h e l i b e l ) 的原则,政府当局可以便利地利用诽谤指 控来限制言论出版自由,限制新闻媒介报道事实、发表意见。直至在1 8 世纪在英 国的北美殖民地曾格诽谤案( z e n g e r t r i a l ) 的审理中,经过激烈的法庭抗辩,“只 有谎言才构成诽谤”的原则才被陪审团采纳而宣告曾格无罪【”】。 被告使用“真实性”抗辩时,必须提供可以接受的证据来证明相关声明的真 实性,虽然不必证明相关声明的每个细节都是真的,但是其必须证明相关声明的 实质性部分的真实性。通常应该存在合理的证据,以便对“真实性”请求给予支 持,或者存在合理的理由,使得能够进行此种推论,即在审判中可以获得足够的 9 证据对“真实性”主张予以证明。 但是真实性抗辩的证明责任是在被告方,这不仅是媒体一个沉重的负担,而 且造成了媒体自证无罪,即有罪推定的地位。2 0 世纪6 0 年代后,美国从宪法的 高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改革o 。 其二,公正评论( f a i rc o m m e n t ) “公正评论”是指为了公共利益而“诚实的作出的”评论。“公正评论”抗辩与“真 实性”抗辩一样,都是与证明真相有关的抗辩理由,但其针对的不是事实的“真实”, 而是某种观点的评论或是某种观点的表达的“公正”。 在英国,如果媒体使用这一抗辩事由,其必须对下列事实进行证明:该评论 或观点是基于真实的事实、相关的观点和评论是在诚实状态下作出的、涉及公共 利益事项。 其三,特许权( p r i v i l e g e ) 特许权就是为了维护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以法律规定在特定场合下, 可以作有诽谤性的陈述而无须承担法律责任。特许权分为绝对特许权( a b s o l u t e p r i v i l e g e ) 和资格特许权( q u a l i f i e dp r i v i l e g e ) 。绝对特许权的言论受到法律绝对的 豁免,包括议会文件和议员在议会发言、法庭和准法庭陈述、政府部门和官员公 务来往的文书等。资格特许权的言论需要满足一定条件方可享受豁免。 媒体享有的是资格特许权。与前两项抗辩事由不同的是,“特许权”抗辩不需 要被告证明事实或评论的真实性,只要在法律认可的为了公共利益需要言论自由 的情况下,甚至有不真实的情况下,都可以适用“特许权”的抗辩事由。在使用 资格特许权进行抗辩时,被告的证明责任较之前两项简单,因为不论是“绝对特 许权”,还是“资格特许权”均在法律中有专门的规定。英国1 9 9 6 年诽谤法 【1 6 】和香港特别行政区诽谤条例1 1 7 】均在附表中列举了众多类型的声明,只要此 类声明的主体事项涉及到公共利益,且相关公开行为关系到公共福利,被告就能 够就此类声明单独或者“依据解释或辩驳”对资格特许权予以援引。 可见,英国传统普通法诽谤制度更侧重保护民事主体的名誉权。在诉讼中, 认定诽谤成立的主要证据大多由被告来负责提供,被告承担了大部分的证明责任, 相对而言原告在诽谤诉讼中的证明责任比较轻。英国普通法模式在证明责任制度 上对原告而言是非常有利的。 o 对该部分内容的详细论述见下一节“美国宪法模式”。 舒媒体享有的资格特许权主要指在报道行政、司法、立法事项及其其他公共记录时,只要遵循了报道公正 准确、报道内容与公共利益有关、发表时无恶意三项原则,即使有关言论有诽谤性质,也可以免除法律责 任。英国在其诽谤法中对资格特许权有完备的规定,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大利亚等英联邦国家关于有 限特许权抗辩的规范与英国基本相同。 3 2 美国宪法模式 文艺复兴时代以来,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在美国广为流行。“人生而平等” 等观念从此深入人心,尊重人权、保护人权也成了立法者首先考虑的理念之一。 1 7 9 1 年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颁布后,确立了国会尊重言论自由和有关出版自由, 并通过1 9 2 5 年“吉特洛诉纽约案” 【1 8 l ,将保护者从国会扩展至各州,使宪法第 十四修正案“正当程序”条款成为保护这两项自由的有力屏障,给予言论自由和 出版自由最有力的保护。 1 9 6 4 年以前,美国司法实践中对于媒体诽谤案件,都是沿用来自英国普通法 的规则。“纽约时报诉萨利文案”( n e w y o r k t i m e $ c o v s u l l i v a n ) ( 以下简称“萨 利文案”) 在美国诽谤案件审判中具有里程碑似的意义:它第一次在媒体诽谤案件 中运用了宪法第一修正案的理念对言论自由进行保护;其后十几年的一系列判例, 使诽谤从侵权法中脱离出来变成了一个宪法问题,也由此改变了美国法律对媒体 诽谤案件的证明责任分配原则。 3 2 1 “纽约时报诉萨利文案” “萨利文案”的发生与当时美国国内风起云涌的民权运动密切相关。1 9 6 0 年3 月2 9 日,6 4 位著名民权人士购买了纽约时报一个整版的篇幅,刊登了题为 请倾听他们的呐喊m e e dt h e i rr i s i n gv o i c e s ) 的政治宣传广告,为民权运动募 捐基金。这幅广告猛烈地抨击了美国南方各级政府镇压民权示威的行径,其中特 别谴责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警方以“恐怖浪潮”对待非暴力示威群众的行为。 广告还称,这些“南方的违宪者”正在一意孤行,镇压和消灭黑人民权运动及其领 袖马丁路德金。后来,这个广告中有个别细节被发现不够真实。于是,蒙哥马利 市负责警察局的民选市政专员( e l e c t e dc o m m i s s i o n e r ) 萨利文( l b s u l l i v a n ) ,写信 给纽约时报和部分签名人士,要求撤回广告。在遭到拒绝后,便控告阿伯纳 斯( r a l p hd a b e m a t h y ) 等4 名在广告署名的黑人牧师和纽约时报严重损害 了他作为警方首脑的名誉,犯有诽谤罪,要求5 0 万美元的名誉赔偿。萨利文起诉 所依据的是阿拉巴马州法:官员可以告指责其职务行为的言论诽谤,但不得请求 赔偿,除非事先书面要求对方收回言论并遭到拒绝。在他的带头下,其他一些被 批评的官员也纷纷效法,控告北方自由派的新闻媒体,要求巨额赔偿。一时间, 纽约时报总计被要求索赔达五百万美元之巨。 这场官司历时四年,从基层法庭到阿拉巴马州最高法院,最终被联邦最高法 院推翻了州法院的判决。大法官威廉布伦南( w i l l i a mj b r e n n a n ,j r ) 发表的法 。该案中,爱德华桑福德( j u s t i c e e d w a r ds a n f o r d ) 法官做了如下论述:“就此问题,我们可以假定:受宪 法第一修正案所保护,国会不得予以剥夺的言论、出版自由,亦属于受宪法第十四修正案正当程序条款所 保护的各州不得侵犯的基本人权和自由的范畴。” 媒体侵害名誉权证明责任研究 庭意见中认为:让新闻媒体保证每条新闻报导都真实无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即使它的各别细节失实,有损当事官员名誉,也不能成为压制新闻和言论自由的 理由,仍然应该得到宪法第1 条修正案的保护,只有这样,“言论自由才有存在所 需的呼吸的空间,由此拉开了宪法参与诽谤法的序幕【1 9 】。 这一案例同时还确立了政府官员诉媒体诽谤案中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不仅 免除了被告对报道内容真实性的举证,取消了惩罚性赔偿,反而要求原告承担证 明言论具有“实质上的恶意”的责任,所谓“实质恶意”为“明知虚假或者不计 后果地漠视真伪“o 。 3 2 2 美国宪法模式的产生和完善 “萨利文案”与其后十几年的一系列判例,使诽谤从侵权法中脱离出来变成了 一个宪法问题,改变了美国法律对媒体诽谤案件的证明责任分配原则,具体表现 在两个方面: 3 2 2 1 “真实性”证明责任向“虚假性”证明责任的有限转变 作为被告的媒体对报道内容的“真实性”提供证据,属于传统的普通法抗辩事 由,它是诽谤案件的绝对抗辩理由,如果被告能够证明真实,就可以完全对抗原 告诽谤的指控。 但在媒体诽谤案件中,证明“报道真实性”并不容易。这是因为,首先没有任 何人可以能够做到完全对事实真相的复原,媒体对事实真相的介入程度有限,不 可能像司法机关那样取证后再进行报道,其调查后所反映的事实也不可能是司法 上能够得到认可的法律事实。根据一名记者在采访时的职业判断、学识和素养所 可以合理相信的事实,才是媒体诽谤案件中“报道真实性”的标准。这是一个比较 主观的标准,不论是原告或是媒体被告,举证说服法官和陪审团都具有相当的难 度。其次,诽谤案件审理时,由于种种原因,如时间久远、报道的原始来源不明、 报道事实本身不明等,当事人找到相关证据因此存在一定的障碍。此时,证明责 任的分配对诉讼的成败就有了决定意义。 上升到了宪法高度的美国诽谤法认为,在当言论涉及公众所关注的问题时, 个体的名誉权与整个社会的新闻自由相比之下,应该居于次要地位。要媒体证明 真实性而承担不利后果,与宪法第一修正案对于有关公众所关注之事务的真实性 言论的保护背道而驰。“萨利文案”判决的核心在于,政府官员如果想在诽谤之诉 中胜诉,既要证明存在实质上的恶意,又要证明其内容的虚假性。该案对“真实性” 抗辩做了一些改变,要求原告对被诉言论的“虚假性”提出证据,案件的焦点也由 。威廉布伦南法官对“纽约时报诉萨利文案”发表的法庭意见中,“我们认为,宪法保障要求有一项 联邦的法规来禁止政府官员向有关其职务行为的具有诽谤性的不真实的言论索取损害赔偿,除非他能够证 明这种言论具有实质上的恶意一一明知虚假或者不计后果地漠视真伪。” 法学硕士学位论文 “真实性”转向“虚假性”。 其它类型的媒体诽谤案件中究竟由谁承担报道真实性( 或虚假性) 的证明责 任,联邦最高法院在1 9 8 6 年的“费城报诉海普斯案” 2 0 】中才澄清了这一问题。 奥康娜大法官在法庭意见中认为,在当言论涉及公众所关注的问题时,任何原告, 无论是普通人还是公众人物,都有提供证据证明言论虚假的义务。但海普斯案中 没有说明在非公众所关注事件中的个人原告究竟适用什么规则。 3 2 2 2 “实质恶意”原则的扩张和限制 “实质恶意”原则在“萨利文案”的确立最初只适用于担任公职的政府官员。后 来,最高法院又通过其他几个判决,将该原则的适用范围从执行公务的政府官员, 扩大到为公众所知的人物,即公众人物( p u b l i c f i g u r e ) 。公众人物这个概念非常模 糊,没有明确、具体的定义,基本上是根据不同的案子的具体情况,由法官酌情 掌握。而在1 9 7 1 的另外一个诽谤案子“罗森布鲁诉m e t r o m e d i a 案”中,布伦南法 官提出,只要诽谤陈述涉及到“公众或普遍注意的问题”( m a t e ro f p u b l i co rg e n e r a l i n t e r e s t ) ,任何个人都可以受到“实质恶意”原则的保护【2 1 1 。这意味着所谓公众人物 完全由所涉及问题的性质来界定。至此,宪法第一修正案的保护范围被扩大到了 极限:新闻媒体面对有关诽谤的诉讼几乎享有了豁免权。无论是谁、无论发表什 么,只要是与公共利益有关的,都可以受到宪法第一修正案的庇护,必须适用“实 质恶意”的审判标准,即需要原告提出媒体有主观故意的严苛的证据。 然而1 9 7 1 年的判例未能顾及一般民众( p r i v a t ec i t i z e n ) 的名誉权保障,直接 导致了有些媒体滥用言论自由,引起相当广泛的争议。直狲1 9 7 4 年在“格茨诉罗 伯特- 韦尔奇公司案”中,最高法院才对这一标准做出了限定,鲍威尔( l e w i sp o w e l l ) 大法官发表的法庭判决意见中表明:首先,判决在一般民众控告新闻媒体诽谤时, 让各州各自设定判决标准,但原告必须证明新闻报道错误外,至少还需要证明新 闻媒体犯了某些错误( 如疏忽) ,才能胜诉。若原告只能证明“疏忽”,而无法证明 媒体具有“实际恶意”,则只能获得“实际损害赔偿”,而无法获得数额巨大的“惩罚 性损害赔偿”。其次,判例尝试具体界定和区分“公众人物”,并由此在诽谤案件中 的证明责任予以区别对待,即只有广义上的“公众人物”才受到“萨利文案”的约束, 必须对被告的主观过错和报道内容的虚假性承担证明责任 【”j 。 o 关于“政府官员”的涵义,在1 9 6 6 年的“罗森布雷特诉拜尔案”中布伦南法官作出了一个定义:“这个 称谓最低限度应当适用于那些在政府体系中对于政府运作负有或在公众看来应负实质责任的雇员以免 针对政府的批评受到处罚。” o 奉案中在对“公众人物”的区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