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论文)老城更新中传统风貌传承规划方法研究——以安徽滁州老城为例.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老城更新中传统风貌传承规划方法研究老城更新中传统风貌传承规划方法研究 以安徽滁州老城为例以安徽滁州老城为例 硕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 张晓乐张晓乐 指 导 教指 导 教 师师: 文剑钢文剑钢(教授)(教授) 学 科 专学 科 专 业业: 城市规划与设计城市规划与设计 苏州科技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二一二年六月 master dissertation of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of traditional style inheritance planning method in urban renewal take chuzhou old city in anhui as example master candidate: xiaole zhang supervisor: jiangang wen (prof.) major: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hool of architecture & urban planning june,2012 苏州科技学院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书苏州科技学院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书 独创性声明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 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 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 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苏州科技学院、 国家图书馆等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论文的复 印件和电子文档,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完全了解苏州科技学院关于收集、保 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 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 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同意学校在不以赢利为目的 的前提下,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i 摘摘 要要 在经济、文化全球化和城市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更新作为一种城市发展的调 节机制正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在全国各地展开。 具有悠久的历史的老城在更新中凸显 出传统风貌消失、地域特色迷失、城市形象模糊的问题。探寻老城传统风貌传承的合 理方法,延续老城记忆,塑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形象,对于促进老城持续健康发展 有着显著意义。因此,如何传承传统风貌成为老城更新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传统风貌是由一系列要素构成的,而提炼要素、剖析要素间的关系并进行整合优 化,是研究传统风貌传承方法主要途径。文章在综合研究了国内外理论和实践、梳理 相关概念后认为, 从显性形态要素与隐性形态要素两个方面提炼传统风貌的构成要素 最具有概括性与合理性。显性形态要素涵盖了城市格局、城市轴线、历史地段、传统 街巷、 历史性建筑等内容; 隐性形态要素涵盖了民俗活动、 传统生活方式、 传统文学、 民间艺术、宗教信仰等领域。显性形态要素和隐性形态要素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 作用的关联性。隐性要素引导着显性要素的形成和发展,显性要素是承载隐性要素的 容器,两者之间存在内化和外化的关系,这些关系是提炼老城传统风貌传承方法的基 础。对传统风貌的传承必须以“延续城市记忆、优化城市环境、激发城市活力、推动 城市经济发展”为目标,遵循原真性、动态性、整体性、可持续性等原则。在老城更 新的实践中应加强要素间的联系和转化,一方面从城市空间、坊区空间、建筑空间三 个层次入手对显性形态要素进行整合和优化,另一方面从文化本体、通俗文化、高雅 文化三个层次入手对隐性形态要素进行继承和发扬,从而传承传统风貌,推动老城的 可持续发展。在滁州老城更新的实际案例中,通过上述方法的应用促进滁州老城传统 风貌的传承,推动滁州老城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具有传统风貌的江淮 水城。 关关键词:键词:老城更新,传统风貌传承,要素,规划方法,滁州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ii abstract on the background of rapid urban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and cultural globalization, urban renewal which as one of the adjustment mechanisms of urban development, has been spread out with unprecedented speed and scale in china. a series of problems in historic old town have been appearing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renewal, such as loss of traditional urban features and local characteristics, and vague urban image. it has greatly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old town by detecting the suitable method on inheriting traditional urban features, extending the memory of old town, and building urban image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therefore, how to inherit the traditional urban features can be one of the important subjects in the researches of urban renewal. traditional urban features are composed of a series of elements, so both collecting elements and analyzing the interactions of elements are primary approaches to do research on the way of inheriting the traditional urban features. according to the literature review on a series of researches have been done i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it is more comprehensive and reasonable to extract elements of traditional urban features from two aspects, that is dominant elements and recessive elements. dominant elements include urban patterns, urban axis, historic districts, traditional streets, historic buildings, and etc. recessive elements contain folk activities, traditional lifestyle, traditional literature, folk art, religious beliefs, and etc. recessive elements lead the way to form and develop dominant elements, while dominant elements is the container that loading recessive elements. therefor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dominant elements and recessive elements is the basis to constitute the methodology of inheriting traditional old town features. we must take “continue the city memory, optimize the urban environment, stimulate the urban vigor, promote the urban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the goal and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the sustainability, authenticity, integrity, dynamics to inherit the traditional urban features. then the links and transformation between the elements must been strengthened. on the one hand, we should start with the three levels, urban space, square space, architecture space ,to inherit and develop the dominant elements. on the other hand, we should through analysis for the three levels, cultural noumenon, pop culture, decorous culture, to inherit and develop the recessive elements. then the old district will inherit the traditional features and impro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actual case of the chu zhou old city renewal, by the way of using these methods to boost the heritage of the traditional style of chu zhou old city, that promote the chu zhou old city to be a jiang huai water town which is better to live ,better to work, better to study and better to travel. keywords: urban renewal, traditional style inheritance, elements, planning method, chuzhou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 iii 目目 录录 摘摘 要要 . i abstract . ii 目目 录录 . iii 图表目录图表目录 . vii 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 1 1.1 研究背景 . 1 1.1.1 老城更新中的城市风貌危机 . 1 1.1.2 城市传统风貌价值普遍认同 . 1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1.2.1 研究目的 . 2 1.2.2 研究意义 . 2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 1.3.1 研究内容 . 3 1.3.2 研究方法 . 3 1.3.3 研究框架 . 4 第二章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概况及经验国内外研究概况及经验 . 5 2.1 相关概念界定 . 5 2.1.1 老城 . 5 2.1.2 老城更新 . 5 2.1.3 传统风貌 . 5 2.2 相关理论 . 5 2.2.1 系统方法论 . 5 2.2.2 城市设计理论 . 6 2.2.3 城市经营理论 . 7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 iv 2.2.4 遗产保护理论 . 7 2.3 国内外城市更新相关研究综述 . 7 2.3.1 国外城市更新研究起源与发展 . 7 2.3.2 国内城市更新研究起源与发展 . 8 2.4 国内外城市传统风貌研究综述与实践经验 . 9 2.4.1 国外城市传统风貌研究起源与发展 . 9 2.4.2 国外老城更新中传统风貌传承实践 . 10 2.4.3 国内城市传统风貌研究起源与发展 . 12 2.4.4 国内老城更新中传统风貌传承实践 . 13 第三章第三章 传统风貌构成要素、特征及发展困境传统风貌构成要素、特征及发展困境 . 15 3.1 传统风貌构成要素 . 15 3.1.1 构成风貌的显性形态要素 . 15 3.1.2 构成风貌的隐性形态要素 . 18 3.1.3 要素间的关系 . 19 3.2 传统风貌特征 . 19 3.2.1 可识别性 . 19 3.2.2 地域性 . 20 3.2.3 历史性 . 20 3.2.4 稀缺性 . 20 3.3 老城更新中传统风貌传承困境 . 21 3.3.1 法定要素保护性衰败 . 21 3.3.2 非法定要素建设性破坏 . 21 3.3.3 已消失要素遗弃性失传 . 21 3.3.4 隐性形态要素衰落和摒弃 . 22 3.4 导致传统风貌失传的原因剖析 . 22 3.4.1 保护与开发利用间的矛盾 . 22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 v 3.4.2 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冲击 . 23 3.4.3 认识的误区和规划方法的不科学 . 23 第四章第四章 以要素为核心的传统风貌传承规划方法以要素为核心的传统风貌传承规划方法 . 24 4.1 老城更新中传统风貌延续目标 . 24 4.1.1 延续老城记忆 . 24 4.1.2 优化老城环境 . 24 4.1.3 激发老城活力 . 24 4.1.4 推动老城经济发展 . 24 4.2 规划设计过程中风貌传承原则 . 25 4.2.1 可持续性原则 . 25 4.2.2 原真性原则 . 25 4.2.3 整体性原则 . 26 4.2.4 动态性原则 . 26 4.3 显性形态要素处理方法历史空间和功能的整合 . 26 4.3.1 城市空间 . 26 4.3.2 坊区空间 . 29 4.3.3 建筑空间 . 31 4.4 隐性形态要素处理方法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 32 4.4.1 文化本体 . 33 4.4.2 通俗文化 . 34 4.4.3 高雅文化 . 35 第五章第五章 安徽滁州老城更新中传统风貌传承研究安徽滁州老城更新中传统风貌传承研究 . 37 5.1 滁州老城更新背景 . 37 5.1.1 滁州老城概况 . 37 5.1.2 更新的紧迫性 . 37 5.2 传统风貌传承理念及构成要素 . 38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 vi 5.2.1 滁州老城传统风貌传承理念 . 38 5.2.2 传统风貌构成要素的提炼 . 38 5.3 显性形态要素的整合与优化 . 40 5.3.1 保育生态环境 . 40 5.3.2 整合城市格局 . 40 5.3.3 优化城市天际线 . 41 5.3.4 保护历史地段 . 43 5.3.5 整治传统街巷 . 45 5.3.6 传承建筑空间 . 46 5.4 隐性形态要素的继承与发扬 . 48 5.4.1 维持社会网络 . 48 5.4.2 经营通俗文化 . 49 5.4.3 保护高雅文化 . 50 第六章第六章 结语结语 . 52 6.1 主要结论 . 52 6.2 不足与展望 . 53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 54 附录附录 . 58 致致 谢谢 . 59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 60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图表目录 vii 图表目录图表目录 图 1-1 论文研究框架 . 4 图 3-1 慕尼黑历史城区 . 11 图 3-2 法国南特市 . 11 图 3-3 修旧建“旧”的东京历史建筑 . 12 图 3-4 南京秦淮河灯会 . 13 图 3-5 上海田子坊和新天地 . 14 图 3-6 山城重庆天际线 . 16 图 3-7 传统风貌构成要素间关系 . 19 图 4-1 明清时期北京城市格局 . 27 图 4-2 广州三元里庙 . 31 图 4-3 苏州博物馆 . 32 图 4-4 赣南客家婚礼仪式表演 . 35 图 4-5 米塑和点色剪纸展示 . 36 图 5-1 滁州老城现状 . 37 图 5-2 滁州老城明清水系和现状水系 . 41 图 5-3 国际大酒店眺望点向西的天际线现状 . 42 图 5-4 城西水库眺望点向东眺望点的天际线现状 . 42 图 5-5 滁州老城重要景观点间的视廊通道 . 42 图 5-6 滁州老城建设高度分区图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宁波水平钢支撑施工方案
- 绥化学院《景观工程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食品物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餐饮安全培训
- 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互动叙事2》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品味火锅》课件
- 2025至2031年中国大功率干湿两用吸尘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固定式(凸)焊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新版试用期员工劳动合同模板大全
- 2025至2031年中国半流体齿轮润滑脂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DB4331T 7-2024 农村社区社会工作室建设与服务
- 2025年天津市南开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 国家开放大学《课程与教学论》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 【MOOC】跨文化交际-苏州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中国古代寓言》整本书阅读
- 九宫数独200题(附答案全)
- 高处作业审批表
- 绘本PPT:胡椒生长在哪里
- 公路压实度自动计算公式
- 子午线轮胎生产流程
- 低温余热发电技术项目建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