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论文)发展低碳经济的伦理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pdf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论文)发展低碳经济的伦理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pdf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论文)发展低碳经济的伦理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pdf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论文)发展低碳经济的伦理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pdf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论文)发展低碳经济的伦理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 摘要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它打破了传 统、粗放式的经济与环境系统不可调和的传统理念,追求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 的和谐统一,推进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它的产生和发展具有生态和经济伦理 基础。本文从经济和经济伦理的视角来研究低碳经济,认为低碳经济体现了对 生态价值的尊重,对经济伦理的重新认识,借鉴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和低碳经 济倡导的思想,达到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从而通过经济机制实现生态意义, 促使生态和经济的平衡发展,实现伦理观的升化。 就理论研究而言,国内学者对低碳经济的研究形成了一些理论成果,并得 到了一些认可,但是国内的研究更加偏重于低碳发展的路径与策略研究,在研 究方法上较多借鉴国外研究的成果,开创性的研究不多。不仅如此,低碳经济 作为一个前沿理念,目前国内外都偏重于实证分析,在理论上的发展尚不成熟, 和伦理结合研究的很少。据此,笔者将在伦理视角下,对低碳经济发展引发的 伦理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针对要不要发展低碳经济,中国如何发展低碳经 济,发展的重点何在提出了个人的观点。从伦理角度研究低碳经济不仅有助于 形成发展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而且对于加强文明生态伦理建设,培养人们的 低碳意识,从而使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逐步实现向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 方式转变,这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文在借鉴前人的理论成果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首先对低碳经济的提出 及其内涵进行了界定分析,其次阐述了发展低碳经济蕴涵的四种伦理价值即: 生态伦理价值、生产伦理价值、消费伦理价值和管理伦理价值等,这是论文的 核心和创新点;最后研究了在伦理视角下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与措施。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生态伦理 生产伦理 消费伦理 管理伦理 5 abstract low- carbon economy is defined as an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featuring low energy consumption, low pollution and low discharge; hence this new mode of low carbon economy has made this long- existed idea a history that the traditional extensive economy is never in harmony with the environmental system; it pursues the harmony of both economic society and environment of resources, promote the sustaine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more theoretically important, the forming and development of the low carbon economy is well grounded both ecologically and economically. this essay mainly aims at the studies of low carbon economy from economic and economic- ethical aspects, and places emphasis on such understandings as low carbon economy shows its respect to the ecological values, the re- recognition of economic ethics, observing the operation principles of eco- system, calling for the promotion of low carbon economy will help achieve rational and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so as to realize ecological significances through economic mechanism, boost balanced development and materialize the sublimation of the ethical view. theoretically speaking, domestic scholars have contributed to some extent to the study of low carbon economy and brought about some relevant theories which have gain some recognition. however, these theories emphasize more on the study of development path and strategies of low carbon economy which mostly refer to foreign academic resources and are barely creative; moreover as a edge- cutting idea, the low carbon economy is more analyzed in a demonstration and verification way and has not been given a sophisticated and well- grounded theoretical framework, let along being studies in combination with ethical theories. with all these above, from a ethically analytical point of view, writer will analyze and study the ethical issued brought about by the development of low carbon economy, and will give his own opinions on whether or not the low carbon economy should be developed, how china is supposed to develop its own low carbon economy, and where the key points about low carbon economy exist. studying low carbon economy from a ethical view, not only helps form the theoretic foundation of low carbon economy, but also casts practical significances to such engagements as enhanc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ivilized eco- ethics, forging the low carbon consciousness of people, and transforming the production, living and studying behaviors of people in favor of the development of low carbon economy. 6 this essay, above making reference to previous theories and study methods, is devoted to firstly the analysis and study of how the concept “ low carbon economy” is brought forward and the definition of its connotation; secondly the explanation of four ethic values embedd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low carbon economy, namely: eco- ethic value, production ethic value, consumption ethic value, management ethic value, which are the core and creative part of this essay; and finally the paths and measure to be take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ow carbon economy from the aspect of ethic studies. 【key words】 low- carbon economy eco- ethics production ethics consumption ethics management ethics 2 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 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 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所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申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3 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管、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 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 借阅。本人授权山西财经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 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保密,不保密。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发展低碳经济的伦理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 1 1 导言 自人类社会进入工业革命以后,世界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经济不断增长和财富日益积累的 同时,人类也不可避免地进入了高发展、高碳排放的高碳经济发展阶段,致使全球生态环境日 趋恶化,而且这种恶化仍在不断持续着,已开始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后代的持续发展。人们 也逐渐认识到地球大气层环境容量和可利用资源的有限性,建立在清洁利用和开发可再生能 源基础之上、倡导人与自然资源和谐的低碳经济将成为未来社会的基本走向。 当人类迈上以工业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之路时,人类发展与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便 日益突显出来,此时的人类已有了环境后果的危机感和忧虑意识。2 0 0 9 年 1 2 月 7 日, 在哥本 哈根召开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会议被人们称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 。虽然这次会 议取得的成效并不理想, 但它却引发了人们对环境恶化加剧情形的广泛关注以及对现代生产 和生活方式的反思。至此,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各国的基本认知和实践做法。 在全世界应对气候变化、金融危机等大背景下,低碳转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新 趋势。例如:美国的能源与气候新政;欧盟企业开发低碳能源与推出低碳技术的政策;英国 政府相继推出英国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和气候变化法等。在全球发展低碳经济的大方 向下,中国也面临着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挑战。中国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上高度重视, 制定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承诺降低碳排放量,在某些城市作为低碳城市的试点 等一系列举措。显然,在低碳经济视野下, 各国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但目前还没形成一个统一的理论和实践体系,都偏重从经济方面研究。笔者认为,应在经济 发展的情况下,从伦理角度来研究低碳经济,不仅有助于完善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理论,而且 对于政府管理体制的创新、企业的产业转型、培养人们的低碳意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 . 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 . 1 . 1 选题的目的 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全球各国在推动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看法不一, 行动各异。但前景仍容不乐观,前行途中的不确定性依然很多。尽管如此,我们必须承认应 对气候变化是一项全人类共同的事业,仍需继续努力。究其原因,我们发现现阶段学术界大 多数都立足于经济学、管理学、环境科学等视角,更多的关注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策略,对 发展低碳经济的伦理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 2 低碳经济的伦理研究相对缺乏。实际上低碳经济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跨领域科学和一种新 的经济模式并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我们应更多地从伦理视觉去关注,把它作为突破口,实现 可持续发展,使伦理意蕴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持续动力。 1 . 1 . 2 选题的意义 关于对发展低碳经济的伦理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的研究,笔者认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 现实意义。 理论意义:目前关于低碳经济的研究很多,但是关于伦理问题的探讨是低碳经济研究领 域是相对缺乏的,本文对低碳经济伦理意蕴探索和研究,目的是为了实践和制定合理发展低 碳经济的措施,在研究过程中主要渉及生态伦理学和经济伦理学,从这两种伦理学相结合的 角度来研究低碳经济,对架构低碳经济相关的伦理基础;树立发展低碳经济的道德价值观即 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交往过程的和谐共存原则具有重要的伦理意义。它有利于人 类解决在传统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伦理道德问题,对于合理的分配义、利问题和个 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问题,提供了重要的伦理基础和理论意义。 现实意义:低碳经济作为一个崭新的发展模式,仍有很多问题需要去探索和思考。而现 阶段对低碳经济方面的伦理问题研究还不够深入细致,导致传统的继承和对外借鉴方面未能 有实际契合,理论与实践的沟通渠道很不畅通。首先对低碳经济方面伦理的研究缺乏社会不 同层面的专门研究整合,加上对国家、企业、个人实际存在问题了解不够,学术成果不能很 好的指导实际,此外,国家、企业、个人对伦理实际价值的认可更多是表面的认同,未提到 社会发展必然要求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高度来认识。经济伦理不仅涉及经济方面,还 涉及经济行为的伦理道德,所以研究经济伦理的政府、企业、消费者行为所涉及的关系,对 经济主体具有一定的作用,有利于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1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 2 . 1 国外研究现状 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2 0 0 3 年英国在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 济中最早提出了“低碳经济” ,并指出: “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 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 。 1 自提出这一概念以来,它迅速为世界许多国家采纳,成为 1 uk energy white paper : our energy future creating a low carbon energy,2003 发展低碳经济的伦理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 3 一种新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英国也成为了全球低碳经济的积极倡导者和先行者,并制定了 一系列低碳措施如:提高能源效率;对电力等能源部门“去碳” ;建立强有力的价格机制;欧 盟在平衡与协调各成员国的基础上,于 2 0 0 7 年,欧盟委员会通过了欧盟战略能源技术计划和 措施,其目的在于促进新的低碳技术研究与开发,以达成欧盟确定的气候变化目标,欧盟同 时也希望通过发展低碳经济改善就业形势,目前欧盟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整体水平较高;应 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美国力求通过达成一系列措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机 以来,长期依赖化石能源的美国开始选择新能源、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应对经济危机的新战略; 从京都议定书到巴厘岛路线图可以看出联合国呼吁发展低碳经济措施和成果。面对 高碳的排放情况,很多国家在国内外的众多压力下都担负起相应的责任,关于低碳经济发展 战略或者保护气候变化的方案和研究也层出不穷,吸引了国内外相关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 引起了学者们对低碳经济的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国内外出版的学术论文、调研报告、学 术专著层出不穷,呈现一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如 j o h n s t o n 等学者研究了英国 减少住房二氧化碳排放的技术的可行性,认为“利用现有技术到本世纪中叶实现 1 9 9 0 年基础 减排的 8 0 % 是可能的” 。 2 k a w a s e等学者探讨和描绘了长期气候稳定的情景,将排放变化分解 为三个因素:二氧化碳、能源效率和经济活动等,推行一系列减排措施。 综合起来,国外学术界主要是从经济学方面对低碳经济的概念、发展原因、低碳经济的 发展策略进行研究和探索,并在低碳经济的内涵、低碳政策工具及碳排放交易制度等方面的 研究取得了很大突破,其中人类经济活动对碳排放的影响是研究的热点。 1 . 2 . 2 国内研究现状 近些年来,国内学者对低碳经济的研究劲头持续不减,成果颇丰,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 学者。其中国内较早研究低碳经济的学者庄贵阳在中国经济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中指 出: “ 低碳经济最先由英国政府提出,低碳经济是指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实施一场 能源革命,建立一种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 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 发展” 。 3 鲍健强指出: “碳排放量成为衡量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标识,碳减排的国际履约协 议孕育了低碳经济,表面上看低碳经济是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所做努力的结果, 但实质上, 2 johnston , d , lowe , r bell , m. an exploration of technical feasibility of achieving co? emission recluctions in excess of 60% within the uk housing stock by the year 2050jenergy policy 200533:1643 1659. 3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 2005,8(3) :79- 87 发展低碳经济的伦理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 4 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 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 它将全方位地改造 现代工业文明, 转向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 。 4 金乐琴等认为: “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建立资源节 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和要求是一致的,与当前大力推行的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也有 密切联系。理解低碳经济需要把握其三个重要特性:综合性、战略性、全球性。认为低碳经 济不是简单的技术或经济问题,而是涉及到经济、社会、环境系统的综合性问题” 5 。它对人 类发展的影响是长远的,低碳经济要求进行能源消费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和人类生活方式进 行一次全新改革,是人类调整自身活动、适应地球生态系统的长期的战略性选择,而非权宜 之计。 近几年来,国内学者对低碳经济的研究形成了一些的理论成果,并得到了一些认可,但 是国内的研究更加偏重于研究低碳发展的路径与策略,在研究方法上更多的是借鉴国外研究 的文献和方法,创新性的研究并不多。不仅如此,低碳经济作为一个前沿理念,目前国内外 都偏重于理论分析而且关于低碳经济的理论发展尚不成熟,再者从经济和伦理相结合的角度 去研究低碳经济很少。亟需形成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 1 . 3 主要研究方法 ()定性分析的方法。本文通过对“低碳经济”概念的分析,力求解释和论证低碳经济 的内涵和主要内容。 ()历史分析的方法。历史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般方法。研究各国低碳经济发 展历史背景就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入手,在对各个国家历史时期发展状况和重大事件考察的 基础上得出正确的结论。 ()文献综述的方法。通过查阅大量关于国内外低碳领域、生态伦理、经济伦理的众多 文献资料,了解与论题相关问题的历史和国内外研究现状,为写作寻找创新点,找到写作的 切入点。 (4 )跨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由于本文涉及到的问题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本文除了需要 从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等学科出发进行研究之外,还需要从法律、文化、环境保护等学 科和角度来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这些学科的理论与实践和其提供大量的知识积累。 4鲍健强,苗阳,陈铎.低碳经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j.中国工业经济,2008(4) 5金乐琴中国如何理智应对低碳经济的潮流 j . 经济学家,2 0 0 9 , (3 ) :3 8 - 4 0 发展低碳经济的伦理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 5 ()系统分析法:根据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对涉及到的低碳经济进行归纳分析,使之系 统化和理论化。 1 . 主要创新点 本文从较新的视觉来选题,针对低碳经济的伦理研究相对缺乏的现状,笔者从低碳经济 的概念和人们对低碳经济的关注作为切入点,从经济和伦理相结合的角度去研究低碳经济问 题,重点阐述了人类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所蕴含的四层伦理价值问题即生态伦理、生产伦 理、消费伦理和管理伦理。通过对这些伦理问题的探索和研究,指导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促使人们认识发展低碳经济不止是生态文明,而且也是生产、生活文明的象征,发展低碳经 济可以达到生态与经济增长的均衡发展,同时也激发了我们对低碳经济的思考和探索,使我 们充分意识到发展低碳经济是世界和中国发展的必然趋势。 2 低碳经济的提出及其内涵界定 2 . 1 低碳经济的提出 源于人类当前受到的资源、环境问题的影响, “低碳经济”一词应用而生。一方面是以二 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造成了全球性的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环境有潜在的威胁;另一方面 是粗放式的经济模式造成的全球能源危机对人类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全球人口 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粗放式的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 人类不断的向大自然排放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从而引起了全球气候的变化,并且对 人类的影响逐步加剧,鉴于发达国家发展高碳经济的经验和教训,降低碳排放的强度,发展 低碳经济已成为保护我们共同地球、资源、环境,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这种大背景下,各国纷纷开展了如火如荼的低碳实践,与低碳经济相关的一系列新概 念、新措施、新政策不断产生。这些概念和政策的提出蕴含着深刻的伦理学意义。低碳经济 的提出是人类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是一条人类通往生态文明 的必经之路,即:摒弃 2 0 世纪的传统粗放式增长模式,发展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充分应用新 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引领和改变全球生产模式、 生产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从而实现社会可持续、和谐发展。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 大国来说,走低碳转型之路显得尤为迫切。因为低碳经济意味着节能减排,意味着迈向更为 发展低碳经济的伦理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 6 人道和可持续的增长轨道。 2 . 1 . 1 低碳经济提出的生态背景 低碳经济如同生态文明一样,并不是人类的自觉选择,而是迫于资源环境和气候变化的 重压而作出的新的价值趋向。目前环境和气候问题已成为威胁到人类生存的头号危机。人类 正遭受着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所造成的一系列严重后果,首先是资源与生态灾难,早在 2 0 世 纪 7 0 年代,在罗马俱乐部的一份报告增长的极限中,就人类居住的生态环境危机,提出 了严重的警示。在报告当中提出的“全球的气候变化”问题,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人们 可能更多的关注到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自然资源的匮乏等影响十分明确的现象方面。然而 历史的车轮并没有停下脚步,几十年一晃而过,资源环境和气候变化的问题在人类面临的诸 多危机中,已成了危害影响人类生存的头号危机。全球环境变暖,使得沙尘暴、暴风雪、寒 流、暴雨、热浪等极端的天气接踵而来。随着全球气候的进一步变暖,雪灾、水灾、旱灾甚 至更极端的天气会出现。南北半球渐渐融化,海平面上升,人类将来不得不面临南北半球冰 火两重天的考验。气候变化还会增加赤道附近气候难民的困境,随后会出现严重的缺水问题。 据统计,近些年来我国北方河流水资源总量明显减少,南方却略有增加。但由于干旱少雨也 出现了区域性缺水现象。未来北方的干旱和沙漠化将进一步加剧水资源短缺和水资源供需的 矛盾。干旱更加严重,人类将面临缺水的重大危机。其次是经济灾难,据国际能源署报告, 能源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占到全球的 6 5 % ,曾有专家估计,如果大多数国家不能完成减排目 标,不履行减少排放额度的义务。那么再过 2 0年,全球能源行业将为降低排放多支出 5 0 0 0 亿美元,那么要实现减排目标,能源行业就成为关键。第三是社会灾难,自 2 0世纪 7 0年代 至今,气候变化每年令 1 5万人丧生,其中半数是在亚洲。 6 当前,随着生态问题的凸显、生 态环境的破坏以及经济和社会的灾难出现,人类渐渐意识到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气候变暖的 主要原因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中的高碳排放和源于道德意识上的沦丧。 要解决这些危机, 人类必须减少碳的排放,建立低碳伦理意识。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低碳经济及其伦理观 念由概念进入到了实践层面,并成为全球发展的新趋势。 2 . 1 . 2 低碳经济提出的国际背景 二氧化碳的排放以及由此产生的气候变化问题, 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签署,都表明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方 6 ipcc 气候变化 2007 综合报告 发展低碳经济的伦理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 7 面一致共识。因此,各国一直在努力地探索,都在积极为承诺碳减排寻求适合各国国情的新 思路、新战略。近年来,由美国华尔街金融风暴引发的经济衰退已席卷全球,各国在积极应 对的同时,更应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这场危机,即全球经济危机的主要诱因是人类道德 的沦丧,造成了地球已经不能承受人类高速发展所导致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这将促使世 界开始重视低碳产业的技术创新,发展低碳经济,树立低碳方面的伦理意识。这是人类摆脱 气候恶化的唯一选择, 而且低碳经济也将催生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引发第四次工业革命 (第 四次工业革命是新能源革命,就是防止不可再生能源枯竭,防止气候变暖) ,发展低碳经济不 仅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所作努力的结果,而且也是建立在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为特点的 低碳经济模式,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环境的双赢。它将促使经济从现代工业文明转 向生态文明发展,加快推进世界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变革,促进人们对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摒 弃,树立新的发展经济模式,从而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世界各国都纷纷制定了碳减排的措施,并树立了低碳伦理意识,以应对资源和环境的变 化,在亚洲日本就是一个典型,它作为低碳经济发展的积极践行者,在低碳发展过程中,日 本早在 2 0 0 4 年就提出了“面向 2 0 5 0 年的日本低碳社会情景”的研究计划,其目标是为 2 0 5 0 年实现低碳社会而提出的相关政策;2 0 0 9 年日本环境省公布了绿色经济与社会变革的政 策草案,其目的是通过制定低碳排放措施,来强化日本的低碳经济,在此期间日本在发展低 碳经济的道路上一直表现很积极。 作为发达国家的代表美国也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一直努力, 尤其是受金融危机影响以来,美国开始选择以开发新能源、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应对危机,推 动美国经济复苏的战略选择,制定了一系列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措施,其中新能源是核心。 除了上述各国制定碳减排的措施外,各国在哥本哈根会议上还作出了碳减排的承诺,表明了 低碳发展的决心,比如,欧盟就承诺在世界强国签署减排目标行动方案的条件下,2 0 2 0 年前 进一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 从 2 0 % 削减到 3 0 % , 并在 2 0 5 0 年前削减温室气体排放 8 0 % 9 5 % , 要求飞机制造业 2 0 2 0 年前削减 2 0 5 0 年水平 1 0 % 的排放量,船运也要削减 2 0 % 的排放量。 2 1 . 3 低碳经济提出的国内背景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又是世界第二大二氧化碳排放国,也一直致 力于降低碳排放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中国政府在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上,一直遵 循国际公约的原则和有关规定,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不断强 化应对气候变暖的措施,制定了一系列减排政策,这些为低碳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国内的学者就低碳经济也提出了很多的观点,比如叶文虎认为: “中国 发展低碳经济的伦理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 8 文化中,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由来已久,即所谓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企业经营,应当遵循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古训,肩负起社会责任” 。夏堃堡指出“低碳经济主要是两种,一 种是低碳生产,一种是低碳消费,低碳生产是一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 。林辉认为“低碳经济 是生态文明 、 和谐社会 、 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的要求,也是中华传统文化天人合 一 、 道法自然 、 仁信礼德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通道” 。这些观点的提出,也证明 了国家和公民对低碳经济的认识和重视。其实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前,中国就已经用实际行动 就表明了自己的减碳决心如: “2 0 0 9 年 1 1 月 2 5 日,国务院决定到 2 0 2 0 年中国单位 g d p 二氧 化碳排放比 2 0 0 5 年下降了 4 0 % - 4 5 % ,同时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等行动, 到 2 0 2 0 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 1 5 % 左右, 并植树造林和加强森林管理, 森林面积比 2 0 0 5 年增加 4 0 0 0 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 2 0 0 5 年增加 1 3 亿立方米” 。 7 十一五时期,中国在节能减排上取得重要成绩,这些措施表明中国在节能减排、发展低 碳经济方面的决心,也体现了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目标。十一五 时期,政府力求: “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 1 0 % ,到 2 0 1 0 年,二氧化硫排放量由 2 0 0 5 年的 2 5 4 9 万吨减少到 2 2 9 5 万吨,化学需氧量(c o d )由 1 4 1 4 万吨减少到 1 2 7 3 万吨;全国城市污水处 理率不低于 7 0 %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 6 0 % 以上” 8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中国积极 落实节能减排工作,在加大科技研发、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低碳产业发展、节能增效、利用 市场机制、倡导低碳生活与消费方式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是目前“高碳排、高污染、高增长”的现象仍相当严重。专家测算,中国要实现碳强 度降低 4 0 % - 4 5 % 的目标, “十二五”期间至少需要 2 万亿元投资。国务院已经为实现经济低碳 转型将碳减排约束目标纳入“十二五”规划。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低碳转型 在中国还是一个崭新的问题,它几乎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中国政府已确定把五省八市作 为低碳发展的试点,拉开中国尝试探索低碳转型的大幕。通过编制低碳发展规划、制定低碳 发展的配套政策、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等一系列经济、行政手段,推动和确保 目标的实现。通过这些措施实施,来确保 2 0 2 0年碳排放强度较 2 0 0 5年下降 4 0 % - 4 5 % 目标的 实现。 7熊焰, 低碳转型路线图 m . 中国经济出版社. 2 0 1 1 ,5 2 8迟福林, 傅治平. 转型中国:中国未来发展大走向 m . 人民出版社,2 0 1 0 :6 5 - 6 6 发展低碳经济的伦理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 9 2 . 2 低碳经济的内涵 2 . 2 . 1 低碳经济的概念 面对气候的变化、资源的短缺,人类产生低碳转型的想法由来已久,但正式提出低碳经 济是近年来的事。 “低碳经济”一词最早出现在 2 0 0 3 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 创建低碳经济 ,其要点是提高能效,采用可再生能源以及采用 c c s (碳捕获与封存技术) , 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来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显然,英国早已从工业革命中 意识到,资源的匮乏和环境的破坏带给人类的威胁。目前低碳经济(l o w c a r b o n e c o n o m y ) 已成为当前国际社会的核心话题,是风靡全球的人类共同呼声。在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 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是这样为低碳经济定义的: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 排放为基础的生态经济,其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 度创新,目的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它要求人们逐渐转变发展观念,进 行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致力于高效清洁能源的开发,尝试走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在中国,已经确立了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被诠释为节能减排、发展 循环经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观。低碳转型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 路。低碳经济不仅符合党十七大的发展思路,也是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必由之路,更 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方位革命。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低碳经济的 定义进行了许多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果。比如庄贵阳(2 0 0 5 )认为: “低碳经 济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在不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和制度 创新可以达到温室气体的减排,从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 9 学者林辉称: “低碳经济为第五次全球产业浪潮 ,并把低碳内涵延展为低碳社会、低碳经 济、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低碳家庭、低碳旅游、低碳文 化、低碳哲学、低碳艺术、低碳音乐、低碳人生、低碳生存主义、低碳生活方式等领域”。 2 . 2 . 2 低碳经济的内涵 从资本论的人道观看: “低碳经济是人类必然的选择,但是经济活动的碳放量并非越 低越好,更不是无碳最好,而且低碳经济未必就是人道的经济” 。从资本论的自由观看: “经济活动碳排放量的高低变化反映了人类自由不断实现的过程, 发展现代社会的低碳经济, 9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 2005,8(3) :78 发展低碳经济的伦理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 10 科技发展是关键,量力而行是基本原则” 。从资本论的正义论看: “资本主义制度下高碳 经济的高速发展从根本上讲不是源于其制度的正义性而是源于其制度的不正义性” 。 1 0 资本 论对高碳经济的正义审视仍未过时,对建设低碳经济的制度保障也不乏现实的启示性。笔 者认为,低碳经济实质是具有经济和伦理上的双重意义的。从经济意义上讲,低碳经济实际 是一个相对于现有的经济模式,也就是“高碳经济”模式的概念。所谓高碳经济是指,工业 革命以来形成的,在人类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的一系列活动中,无限制的使用化石燃料,无 限制地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从而导致全球变暖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则是以低碳排放 为标准和特征,通过技术创新、制度改革、产业转型和新能源的开发,来实现保护生态和促 进经济可持续、和谐的发展目标。从伦理角度来讲,高碳经济是工业文明,低碳经济实质上 是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它具有经济性、技术性、目标性三大特征。低碳经济 是指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发展模式,发展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的协调发展 和全面发展,强化人们的生态伦理意识,培养人们的低碳意识,提倡低碳生活方式,通过实 现低碳经济更多的体现了人们对经济生活中的道德关注。 2 3 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 近些年来,资源短缺和气候问题已成为世界共同关注的核心问题,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 大力推进环保型产业的产生,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实现可 持续发展正在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选择,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世界性主题的 要求。作为碳排放量的大国,中国能源环境问题尤其突出。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对国际社会 和中国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2 . 3 . 1 发展低碳经济的国际需求 随着全球变暖与能源资源枯竭,人类已意识到,人类社会面临的根本困境就是人类的需 求与生产能力及自然资源有限性的矛盾,能否使需求、生产、资源达到和谐平衡,已成为检 验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回顾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各国大力发展工业,形成了“先污染,后 治理”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很高的代价,过度开采资源、消耗能源、污染 环境,已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一系列严重后果如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现等,部分国家 还陷入了经济危机的困扰。此时,在面对惨痛教训和作出抉择的十字路口,西方发达国家纷 10贺汉魂资本论经济伦理视阈下低碳经济发展研究, j . 2 0 1 0 (3 ) 发展低碳经济的伦理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 11 纷表明了发展低碳经济的决心,并制定了一系列发展战略,作为世界新一轮经济未来发展之 路,借此英国作为低碳经济的积极倡导者,率先提出低碳概念,并通过发展低碳经济来解决 面对英国的未来发展的三大挑战:一是环境恶化。二是本土能源供应量下降。三是现有能源 基础设施更新。欧盟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提供就业出路的措施,美国拟投巨资发展低碳经济, 从而实现本国经济的发展。日本强化低碳经济旨在实现低碳社会的目标,联合国也提出了发 展低碳经济是适应国际需求的。通过这些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和教训,发展低碳经济已 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 2 . 3 . 2 发展低碳经济的中国选择 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我国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保护生态 环境的需求,也是缓解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增强国际竞争力、可持续性发展的内在需求,这 是符合现代化中国进程的要求,又是中国面临国际挑战的必然选择。近些年来,高碳发展的 工业化道路已使我们认识到不能再以资源、能源高消耗和环境重污染来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了。如果还把 g d p作为发展的全部,奉为经济建设的绝对衡量标准,盲目生产、重复建设, 势必会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空气质量的变差,这就背离了把满足人民需求作为发展经 济的目标了,就与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背离了。发展低碳经济更多的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减轻资源和环境代价,通过向自然资源投资来恢复和扩大资源承载量,运用生态学伦理观, 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不断的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能使发展的成果更好地 为人民所共享。笔者认为,发展低碳经济具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伦理意义,它是人类社会 的必由之路,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全球行动的趋向,同时也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 也可以实现多赢。 发展低碳经济的伦理价值 低碳经济的提出, 不但是对经济领域发展方式的全面革命, 也是对人类生存方式、道德价 值观的一次全面的审视, 而且涉及到资源环境、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行政管理等纵横交错的 复杂关系, 包涵了深层次的伦理诉求。 在此前提下, 我们认为, 发展低碳经济具有以下四层伦理 问题及意蕴。 发展低碳经济的伦理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 12 . 1 发展低碳经济的生态伦理价值 人类发展的历史, 是人与自然界相互作用和发展的历史, 自然为人类提供了发展的资源和 环境的同时,也承担了为人类消解生产生活过程中所排放的废物、废气的任务,在人类不断 的向自然索取的同时,我们不禁会问人类会付出何种代价呢?人类在试图征服自然的同时, 往往不知不觉地变成了被自然征服和报复的对象。目前,气候变暖、资源消耗已导致了一系 列环境问题如洪水、地震、水土流失、缺水等,这些问题都向人们发出警示: 人类的行为如果 不约束,一味的向自然索取, 那势必会遭到自然的惩罚。恩格斯早就告诫我们: “我们不要过 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低碳经济的 发展正是体现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和回归即生态伦理价值。 . 1 . 1 生态伦理的内涵 二十世纪以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各国把经济增长作为衡量国家实力和发展目 标的唯一指标,各国在相继走上工业化发展道路的同时,人类的环境恶化日趋严重,人类和 大自然的矛盾日益显著,形成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一是环境污染严重;二是资源和能源 的危机;三是生态平衡被破坏;四是全球环境问题凸显,特别是温室效应。随着全球生态环 境问题的凸显,生态伦理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且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也表明,生态环境 的破坏以及经济的不可持续发展主要源于道德的沦丧即人类自身行为的失范所导致的结果, 深层次的原因或者社会因素是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观相适应的传统价值观,认为人类 物质财富的增长所依赖的自然资源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还认为自然资源只有资源价值, 是人类无偿索取的对象。由于价值观在人类世界观中具有决定性作用,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 树立生态伦理观是摆脱生态危机的根本所在,是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 因此,维护和促进生态系统的完整和稳定、保护环境按照自然规律发展是人类应尽的义务, 是生态伦理的重要内涵,生态伦理作为一种新的道德范畴进入人类现实生活,它是人类从文 化和伦理视觉思考生态环境问题的结果。人是积极主动的因素,因此调节的关键在于调节人 的行为,而生态伦理就是调节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和行为规范的学说。从生态伦理角 度看发展低碳经济,它是一种实现可持续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