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華語流行歌曲係泛指利用華語所演唱的流行歌曲,主要盛行於臺灣、中國大陸、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及其他使用華語的地區。說到第一首華語流行歌曲,要追溯至上世紀的二零年代,由黎錦暉於1927年所創作的毛毛雨,距今已有八十五年的歷史。近一世紀以來,華語流行歌曲的重心由上海移至香港及臺灣,再由臺灣前進至中國大陸,帶領華語流行歌曲成為全球音樂文化的重要角色。茲將百年來臺灣華語流行歌曲的發展及演進簡述如下: 上海時期(19201949) 說到中國流行歌曲的起源,則要從開山祖師黎錦暉說起。黎錦暉於1891年出生在湖南湘潭,從小喜愛音樂,並曾加入北京大學音樂團。五四運動後,深覺中國音樂應以自己的民族音樂為重點,便開始成立明月音樂社。1921年,黎錦暉創作了第一部兒童歌舞劇麻雀與小孩,之後的六年間,他總共創作了12部兒童歌舞劇及24首兒童表演歌曲。 1927年,黎錦暉在上海創辦中華歌舞專門學校,成為中國第一所專門訓練歌舞人才的學校。後來,由於經費不足而被迫解散,所幸得到朋友資助,改辦美美女校。這段期間,他寫了最早的一首國語流行歌毛毛雨及妹妹我愛你、落花流水、人面桃花等歌曲。這些國語流行歌曲推出後,很快的便風靡大街小巷,並被稱之為時代曲。 1928年,美美女校結束,黎錦暉隨即成立中華歌舞團,並遠赴東南亞一帶巡迴演出。之後,中華歌舞團因南洋演出造成虧損而解散,黎錦暉為籌歸國旅費,允諾上海出版商以創作百首歌曲的稿費支應。此段時間的作品如桃花江、特別快車等,皆是膾炙人口的歌曲。回國後,黎錦暉重整旗鼓,於次年又組明月歌劇社,並擔任社長。1930年,明月歌劇社至北京、天津一帶演出,造成轟動,並招徠嚴華、白虹及周璇等歌者。1931年,上海聯華影業製片公司吸收明月歌劇社成員,而成立聯華歌舞班,拍攝多部有聲歌舞短片。 30年代正好是上海廣播快速發展的時期,光是1931及1932年,上海就成立了30多家的廣播電台。另外,並成立了許多由歌手與樂手組成的歌詠社,以現場演出的方式填補廣告空檔。其中具代表性的如梅花歌舞團、芙蓉團、上海社等,往往一天趕場的廣播電台就達五、六家之多。 同期間,有聲電影也在上海開始興盛起來,電影與音樂的結合成為市場主流,許多歌者開始進軍電影界,成為影歌雙棲明星。明月歌劇社的社員王人美、白虹及周璇等人陸續進入上海影壇,之後如龔秋霞、陳娟娟、嚴華等歌舞團演員也都成了相當有名的電影明星。當時他們所演唱的歌曲如夜上海、夜來香、玫瑰玫瑰我愛你、香格里拉及何日君再來等,皆是相當有名的電影主題曲及插曲代表。 三零年代的上海,已有多家外資唱片公司設立,而其中以雞為商標的英商百代公司及以狗為商標的美商勝利公司最具代表。許多在電台及舞廳唱紅的歌舞團員們在轉入電影界後,紛紛與百代與勝利公司簽約,開始灌製大量的流行歌曲。這段期間,在廣播、有聲電影及唱片公司的帶動下,這些流行歌曲不僅在公共場所廣受歡迎,並已進入家庭及學校,在大街小巷間傳唱。 三、四零年代的代表歌星及歌曲包括周璇的鳳凰于飛、月圓花好、愛神的箭,白虹的郎是春日風、薔薇花、河上的月色,白光的魂縈舊夢、如果沒有你、等著你回來,姚莉的秦淮河畔、秋的懷念、白蘭香,吳鶯音的明月千里寄相思、岷江夜曲、斷腸紅,李香蘭的海燕、恨不相逢未嫁時、夜來香及龔秋霞的秋水伊人、夢中人、春風野草等。代表的詞曲作家則有黎錦光、陳歌辛、姚敏、嚴華、劉雪庵等人,其中以創作香格里拉、採檳榔、夜來香等歌曲的黎錦光及創作瑰玫瑰我愛你、夜上海、薔薇處處開等歌曲的陳歌辛最為知名。海港時期(19501964) 1949年國共分裂,許多海派時代曲的名家,包括陳歌辛、李厚襄、姚敏、陶秦、陳蝶衣等詞曲創作者,以及白光、李麗華、姚莉、張露、龔秋霞等歌者,紛紛選擇在香港定居。50年代初期,李厚襄與胞弟李中民創辦大長城唱片公司,產生了許多國語歌曲新作,如白光的嘆十聲、李麗華的小喇叭及龔秋霞的祝福等。 1952年底,百代唱片公司在香港設立辦事處,將姚敏、陳蝶衣等詞曲作家收歸旗下,創作新的國語歌曲,與大長城唱片公司展開競爭。此外,連未南移的黎錦光、嚴折西等詞曲作家,也持續把作品寄到香港發表。此時因香港的社會較安定、經濟較繁榮,使得電影及唱片業得以蓬勃發展,國語流行歌曲的生產重心也正式由上海轉移至香港。 50年代的香港,除了上海南移的多位音樂名家外,也產生了不少影壇新進及歌壇新秀。影壇新進如葛蘭、林翠、李湄、尤敏、韓菁清及葉楓等,同時也加入歌唱新人的行列。在歌壇新秀部份,則以方靜音、席靜婷、崔萍、劉韻、江玲、顧媚、潘迪華及方逸華等較為知名。此外,尚有從星馬地區招聘至香港的歌手,如潘秀瓊、張萊萊、藍娣及華怡保等。此時,港產國語時代曲已取代傳統粵曲,成為香港音樂的主流。 在1949年的同時,國民政府播遷來台,大量的人口湧入,帶動台北西門町地區的繁榮景象。1952年後,沿著西門町的淡水河畔直到螢橋一帶,興起了許多露天歌場,成為民眾們最佳的休閒娛樂場所。由於露天歌棚生意不錯,成立的商家愈來愈多,包括銀河、夜淡江、江濱、龍河、成功湖、涼園等。此外,萬華的維也納及延平北路的新永樂也有類似的歌場。 之後,由於露天歌場受制於天候因素,加上政府開始取締違章建築,在流行一段期間後逐漸沒落。1954年後,露天歌場陸續歇業,並由室內歌廳所取代。50年代中期,台北市的室內歌廳陸續開張,如自由之音、蓮園、眾樂園、良園等,取代了過去的露天歌場,繼續陪伴著民眾們渡過休閒的時光。當時較知名的歌者包括高曼麗、高梅影、敏華、派娜娜及霜華、雪華姐妹花等,無論是露天歌場或是室內歌廳,歌者們演唱的歌曲多以上海及香港時期的國語歌曲為主。 這段期間,由於臺灣尚未產生自製的本土歌曲,所流行的歌曲多來自香港或是上海,故稱為海港派國語歌曲。此時臺灣流行歌曲的製作,皆是由香港及國外取得母片,再由臺灣製作成翻版唱片。歌曲的來源多是為了配合電影宣傳所製作的主題曲及插曲,傳播管道則是以廣播電台為主。 1955年,由鍾情、陳厚主演的電影桃花江帶動了香港歌唱片的風潮。主題曲桃花江更是風靡港台及南洋,片中的插曲包括月下對口、花兒比姐兒、擦鞋歌等皆相當受到歡迎。此後,由鍾情主演的電影包括百花公主、那個不多情、銀海笙歌、特別快車等,皆會配上多首歌曲。不過,鍾情本人並未演唱,而是由知名歌者姚莉幕後代唱。 在桃花江所帶來的效應下,之後的香港電影幾乎都有安排歌曲,包括1955年電影金鳳的野頭、流水寄情、送情郎,1956年電影葡萄仙子的何必旁人來說媒、一家八口一張床、我要為你歌唱,1958年電影空中小姐的我要飛上青天、廟院鐘聲、我愛卡力蘇,1959年電影歌迷小姐的好花不常開、偷偷摸摸、我有個好家庭,1960年電影野玫瑰之戀的卡門、說不出的快活、愛情像氣球,以及1962年電影不了情的不了情等。除了葛蘭、葉楓、林黛主唱自己主演的電影外,其它電影歌曲則多由姚莉、劉韻、王若詩、方逸華及逸敏等人代唱。 繼歌舞電影後,黃梅調電影成為另一波港台電影風行熱潮。1957年,香港邵氏公司推出第一部黃梅調電影貂嬋,由李翰祥執導,林黛及趙雷主演,插曲為王純改編的黃梅調旋律,並由靜婷及江宏代唱。1958年,原班人馬再度演出江山美人,皆深受觀眾們的喜愛。其中,江山美人的插曲戲鳳、扮皇帝相當流行,無論在香港或是臺灣,常可聽到姓朱名德正,家住北京城、扮皇帝,我在行,我做皇帝比人強的黃梅調歌聲出現。 從50年代末期至60年代,黃梅調電影持續熱映播出。包括1959年的王昭君、1960年的楊貴妃、1961年的紅樓夢、1962年的白蛇傳等,皆是與歷史題材結合的作品。1963年,由李翰祥執導,周藍萍作曲編樂,凌波及樂蒂主演的梁山伯與祝英台,更是讓黃梅調電影攀上頂峰。不僅電影原聲帶大賣,主演兼主唱的梁兄哥凌波更是紅遍港台及東南亞各地。之後的五年間,並陸續推出以郊道為主題曲的血手印,以及七仙女、花木蘭、寶蓮燈、魚美人、西廂記、女巡按等黃梅調電影。此波黃梅調熱潮一直持續到1969年的三笑,才算劃下句點。 臺灣時期(19651974) 說到臺灣自製國語流行歌曲的起源,則要提到開路先鋒周藍萍。周藍萍出生於1924年,祖籍為湖南湘鄉,中央訓練團音幹部結業,抗戰期間跟隨救亡演劇隊於西南各省巡迴演出話劇。1949年,參加電影阿里山風雲的演出,並負責片中的音樂工作。跟隨國民政府遷臺後,於1953年任職於中國廣播公司音樂組,期間創作了許多的國語流行歌曲,並參與電影配樂製作。 1954年,周藍萍與同事潘英傑共同創作出綠島小夜曲,由潘英傑作詞,周藍萍譜曲,紫薇主唱,成為臺灣第一首國語流行創作歌曲。不過,當時僅在中廣錄音室錄製,並未灌製成唱片。後來,這首歌曲被菲律賓萬國唱片相中,錄製成唱片,造成轟動。直到1958年,才由國內鳴鳳唱片取得紫薇在中廣的錄音,灌錄成唱片。 1961年,周藍萍與四海唱片負責人廖乾元合作灌錄唱片,開啟國內創作國語歌曲的風氣。同年,由周藍萍創作,紫薇主唱,四海唱片製作的回想曲正式發行,並經由中廣高雄台列為歌唱比賽指定曲,天天播放,掀起流行風潮。綠島小夜曲則接續菲律賓的回流及回想曲的熱潮,於1961年再度由紫薇重新灌錄演唱,四海唱片發行,才掀起廣泛流行。 1962年,周藍萍在武俠導演張徹的推介下,赴港為邵式公司出品的電影配樂及百代公司作曲。1963年,周藍萍為李翰祥導演的黃梅調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作曲配樂,造成轟動,並奪得金馬獎及亞洲影展最佳電影音樂獎項。之後,周藍萍陸續為胡金銓導演的大醉俠,以及鳳還巢、山歌姻緣等電影作曲配樂,皆有相當不錯的成績。 1964年,周藍萍隨李翰祥返臺為國聯公司的七仙女、狀元及第、西施等電影配樂。1966年,周藍萍二度赴港。1968年及1969年,分別以水上人家及路客與刀客連莊獲得最佳電影音樂獎項。1971年,周藍萍在製作紅鬍子電影配樂時因盲腸炎引發腹膜炎及心臟病不幸逝世。周藍萍的英年早逝,可說是臺灣流行音樂界的最大遺憾。 周藍萍的才華洋溢,除了流行歌曲外,包括黃梅調歌曲、愛國歌曲、山歌民謠,甚至於藝術歌曲等皆有涉獵。代表作品更是不勝枚舉,除了綠島小夜曲及回想曲外,尚有昨夜你對我一笑、一朵小花、家在山那邊、春風春雨、美麗的寶島、願嫁漢家郎、當我們小的時候、月光小夜曲、山前山後百花開、茶山情歌等知名歌曲。 慎芝則是5、60年代的國語流行歌曲的另一重要推動者,她與夫婿關華石所製作的電台及電視節目,成為國語流行歌曲的重要傳播管道。慎芝本名邱雪梅,1928年出生於台中東勢的客家聚落,1934年隨父母遷居江蘇無錫,並在上海日本學校念書。1945年回臺定居,並進入廣播電台工作。1951年,與關華石共結連理,開始在電台製作歌唱節目。1958年,夫妻倆在正聲電台主持歌壇春秋節目,介紹3050年國語流行歌曲的發展及演變。 1962年,慎芝與關華石受邀籌備臺灣電視史上第一個歌唱節目群星會。同年11月,由關華石製作,慎芝主持的群星會在臺視開播,主題曲群星頌由慎芝填詞譜曲,開啟了臺灣國語歌曲的流行趨勢。群星會是以現場直播的方式播出,並且一播就是十五年,期間捧紅了青山、婉曲、謝雷、張琪、吳靜嫻、王慧蓮、姚蘇蓉、余天、秦蜜、冉肖玲、孔蘭薰、蔡一紅、金燕、閻荷婷等多位知名歌者。 慎芝除了是知名的製作人及主持人外,更是又名的作詞家,由她填詞的歌曲多達一千首以上。她將5、60年代的西洋流行歌曲、日語及台語歌曲改填國語歌詞,並由臺灣歌者重新詮釋演唱,均獲得相當不錯的迴響。其中以由李香蘭原主唱的日語歌曲東京夜曲改編,並由本省籍歌者美黛主唱,於1962年發行的意難忘反應最為熱烈,成為當時最暢銷的流行歌曲。除了意難忘外,慎芝早期的作品如春風野草、飛快車小姐、濛濛細雨憶當年、靜靜的湖水、月兒像檸檬及夜空等,皆是膾炙人口的歌曲。 群星會的多位歌者們,亦陸續發行國語歌曲唱片。代表的歌者與歌曲包括:青山的淚的小花、尋夢園,婉曲的告訴你愛的時候,青山與婉曲的杏花溪之戀,謝雷的苦酒滿杯、情人的黃櫬衫,張琪的杯酒高歌,謝雷與張琪的傻瓜與野頭,吳靜嫻的中國恰恰,姚蘇蓉的今天不回家、負心的人,余天的含淚的微笑、給我一個微笑,冉肖玲的藍色的夢,孔蘭薰的一枝梅,閻荷婷的長白山上等。 除了前述的群星會歌者及所唱歌曲外,這段期間代表的歌者與歌曲尚有:楊燕的蘋果花、王昭君,趙曉君的星願、又像細雨又像風,蔡咪咪的媽媽送我一個吉他、春風滿面,夏台鳳的百萬新娘、新三笑姻緣,包娜娜的清宮殘夢、愛你愛在心坎裡,李雅芳的愛你恨你、我愛秋蓮,楊小萍的今夜雨濛濛、對你懷念特別多,劉冠霖的月亮代表我的心、我愛山茶花,倪賓的一寸芳心萬里情、一寸光陰一寸金等 民歌時期(19751981) 1970年代起,西洋流行音樂引進臺灣,大受年輕人的歡迎。年輕人在接受西洋流行音樂衝擊的同時,也逐漸的產生自我意識。除了西洋音樂外,許多年輕人更希望能創造出屬於自己的音樂。此時,正逢政府開始推動歌曲淨化運動,因此,以標榜唱自己的歌的校園民歌運動迅速的獲得政府的默許及接納,加上大眾傳播媒體的散播,便逐漸蔚為風潮。 1975年,楊弦在台北市中山堂舉辦一場現代民謠創作演唱會,演唱會中,楊弦將余光中白玉苦瓜詩集中的詩譜成歌曲,發表了民歌手、鄉愁四韻、小小天問、搖搖民謠等八首音樂創作作品。演唱會結束後,警廣平安夜節目播出部份現場實況錄音,楊弦並接受主持人凌晨的訪問。之後,由陶曉清主持的中廣熱門音樂節目將演唱會中楊弦及其他歌手創作的歌曲全部播出,引起聽眾們的熱烈迴響。 1976年,楊弦在陶曉清的引介下,獲得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的支持,出版中國現代民歌集專輯。除了收錄演唱會的八首歌曲外,另外加了一首譜唱自余光中蓮的聯想詩集中的迴旋曲。這張專輯初版一萬張,短短幾個月內便銷售一空,之後持續再版,反應依舊熱烈。 1976年12月,淡江文理學院舉辦一場以西洋歌曲為主的民謠演唱會,演唱會中有一名學生李雙澤上台,手中握著一瓶可口可樂,提出對中國人唱洋歌的質疑,並主張唱我們自己的歌,隨即彈著吉他唱了三首台灣民謠及國父紀念歌。這個舉動引起當時全場一片嘩然,事後更引發校內及校外輿論的激烈論戰。 李雙澤在引發淡江事件後,便身體力行開始嘗試創作自己的歌,兩年內與梁景峰、徐力中等人共創作了我知道、老鼓手、美麗島、送別歌、紅毛城等九首歌曲。可惜天妒英才,這位懷抱理想、果敢正義的青年,卻在一次意外中因救人而溺斃身亡,年僅29歲便離開了人世。 1977年,陶曉清邀集楊弦、韓正皓、吳楚楚、陳屏、朱介英、林誌煌及楊祖珺等人,在中廣公司音樂廳舉辦一場中西民歌演唱會的小型音樂發表會。並在其主持中廣熱門音樂的春節特別節目中播出現場錄音實況,引起聽眾們的熱烈反應。之後,並結合民歌手、廣播界及藝文界,舉辦了三場中國現代民歌演唱會。 1977年10月,陶曉清策畫我們的歌中國創作民歌系列第一、二輯,由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出版發行。1978年7月,更推出第三輯,成功的打響中國現代民歌的旗號。此外,陶曉清並在其主持的節目中設置中國現代民歌排行榜,成為臺灣第一個出現的國語歌曲排行榜。 1977年12月,新格唱片出版第一張金韻獎紀念專輯,收錄金韻獎比賽進入決選的學生創作作品。新格唱片以校園巡迴演唱會的方式推銷,接連在北區舉辦五場演唱會,效果奇佳,短短幾個月之內便銷售數萬張。往後的四年中,新格唱片每年皆會進行全台歌手歌曲徵選活動。每屆比賽後,除灌錄合輯唱片外,新格唱片亦會從中找出最受聽眾喜愛的歌手,錄製個人專輯唱片。 新格唱片金韻獎專輯的成功案例,引起其它唱片業同行的跟進,包括海山、四海、麗歌、歌林、環球等。其中,以海山唱片較具規模,其它唱片均無法與新格唱片相提並論。自19771982年間,新格唱片共發行十張金韻獎紀念專輯。海山唱片則於1978年推出民謠風第一輯,往後每年推出一張,至1981年共發行了四張專輯,演唱的歌手包括葉佳修、林詩達、江志琪、蘇來、趙曉潭、梁弘志、李碧華、王麗容、蔡琴、小烏鴉合唱團等。 因金韻獎比賽脫穎而出,而成為民歌手的包括:第一屆的陳明韶、范廣慧、包美聖、朱天衣、楊耀東、邰肇玫和施碧梧二重唱等,第二屆的齊豫、王夢麟、李建復、黃大城、木吉他合唱團、旅行者三重唱等,第三屆的王海玲、鄭怡、王新蓮、馬宜中、施孝榮、羅吉鎮、四小合唱團、楊芳儀和徐曉菁二重唱等,第四屆的鄭人文、蘇來、鄭華娟、李明德等。 校園歌曲於1980年左右達到高峰,除唱片公司外,國內無線三台也紛紛推出相關歌唱節目。1980年5月,台視率先推出以民歌為號召的大世界,由民歌手王夢麟主持。同年同月,中視立即推出民謠風節目歡唱,由民歌演唱者陳明、王誠主持。接著,華視亦推出以比賽民謠歌曲為主的才藝競賽節目金色年代,由民歌手趙樹海主持。校園歌曲在當時受歡迎的程度,可見一斑。 1980年8月,由陶曉清領軍,一個以現代民歌為主的推動組織出現,名為民風樂府。除了在國內舉辦多場演唱會外,更受美國華人邀請,在美國東西岸舉舉辦八場演唱會。1981年4月,金韻獎宣佈停辦,此對於校園民歌發展產生重大的挫折及打擊。1981年6月,由李建復、蔡琴、蘇來、靳鐵章、許乃勝及李壽全等六位民歌手組成天水樂集工作室,希望能為民歌面臨的困境有所突破。期間出版了李建復柴拉可汗專輯及蔡琴與李建復的一千個春天專輯,之後則因六位民歌手們因受現實環境影響而各奔東西,僅維持三年便告解散。 自金韻獎停辦後,校園民歌已逐漸走下坡。停擺四年的金韻獎比賽雖於1984年再度舉辦,並出版金韻獎創新系列專輯(共四輯),但已無往屆影響力,民歌此時已名存實亡。而在商業機構唯利是圖的導向下,詞曲創作者的創作路線受制於商業勢力,民歌手亦被迫與商業機制妥協,校園民歌漸漸由絢爛歸於平淡,取而代之的則是新一世代出現的國語流行歌曲。 民歌時期雖以校園民歌為主流,但國語流行歌曲的發展因電視綜藝節目的興起及華語電影的流行而未曾間斷。這段期間代表的歌者包括:歐陽菲菲、翁倩玉、鄧麗君、鳳飛飛、甄妮、尤雅、江蕾、陳蘭麗、劉文正、高凌風、崔苔箐、張琍敏、費玉清、黃鶯鶯、蕭孋珠、于櫻櫻、鄒娟娟、李珮菁、吳秀珠、池秋美、凌峰、孫情、萬沙浪、江玲、沈雁、銀霞、劉藍溪、潘安邦等人。詞曲創作者則以劉家昌、左宏元、駱明道、莊奴、孫儀、林煌坤、古月、湯尼、翁清溪、陳和平及詹森雄等人最為知名。蛻變時期(19821991) 自從校園民歌蘊育了青年創作及校園市場後,80年代的國語流行歌曲市場型態已由音樂原創表達取代上一世代的巨星娛樂表演,主要訴求族群亦由成年人轉為知識青年及青少年。無論是音樂類型及風格、歌者形象及稱謂、歌曲訴求及包裝等,皆與上一世代有明顯的差異及區隔。 80年代初期滾石及飛碟兩家唱片公司的成立,正式宣告臺灣流行音樂市場新世代的來臨。滾石唱片於1981年5月推出第一張唱片,係由吳楚楚、潘越雲及李麗芬所推出的三人展合輯,屬民歌系列曲風。飛碟唱片的第一張唱片則於1983年2月推出,為陶大偉極具個人特色的 專輯。 滾石及飛碟在成立初期時分別推出數張迥異於當時市場的唱片而奠定市場基礎後,讓華語流行歌曲有了全新的風貌。1982年4月,滾石推出羅大佑的首張個人專輯之乎者也,開啟了批判寫實作品的先例,並引起社會廣泛的注意及討論。同年8月,滾石再推出由李壽全製作的潘越雲天天天藍專輯,她以清亮、寬廣的嗓音,詮釋此具古典韻味的作品,亦獲得熱烈迴響。 同年,民歌時期著名的詞曲創作者邱晨,帶領女主唱娃娃(金智娟)及其他三名團員,組成了丘丘合唱團。1982年底,滾石推出丘丘合唱團的就在今夜專輯,以強烈的樂曲節奏,搭配主唱沙啞動感的演出,帶給樂迷們前所未有的視聽感受。1984年1月,滾石推出李恕權迴專輯,以強烈的節奏音效及誇張的肢體動作,為當時的國語歌壇投下一顆震撼彈。 1983年6月,飛碟推出蘇芮一樣的月光專輯,即搭錯車的電影原聲帶,為臺灣流行樂壇掀起一陣黑色旋風。專輯中,蘇芮以一身黑衣打扮,高亢有力的唱腔,將西洋音樂的演唱風格融入在國語流行歌曲上,改變了許多人對國語流行歌曲的觀感,並對臺灣流行音樂型態產生深遠影響。1984年11月,飛碟推出由老板吳楚楚親自製作的蔡琴指日可待專輯,其中電影金大班的最後一夜主題曲最後一夜,透過蔡琴低沉磁性的嗓音詮釋,娓娓動聽,並成為歷久不衰的經典名曲。 除了滾石及飛碟外,許多新型唱片公司亦在之後相繼成立,並推出全新的歌手及專輯,讓樂迷們耳目一新。1983年6月,光美推出姜育恆孤獨之旅專輯,採取一貫孤立、滄桑、無奈的曲風,成功地塑造憂鬱王子的形象。1983年9月,拍譜推出由李宗盛首次製作的鄭怡小雨來得正是時候專輯,主打歌小雨來得正是時候則由小蟲創作,將鄭怡清亮剔透的特色展露無遺。1984年4月,拍譜再推出薛岳搖滾舞台專輯,呈現結合激情及抒情的台式搖滾風格。 1985年1月,鄉城推出李碧華浮水印專輯,歌曲中加入當紅廣播人楚雲的旁白,呈現獨特的古典風格曲風。同年5月,綜一推出齊秦狼的專輯,孤傲又不失柔情的詮釋方式引起市場廣大共鳴,齊秦亦以叛逆孤獨的形象成為年輕樂迷們的偶像。同年11月,點將推出張清芳激情過後專輯,以清純的外型搭配高亢的嗓音,相當受到年輕族群的歡迎。 1986年,許多音樂創作者紛紛從幕後走至幕前,讓臺灣的流行樂壇更加創新及多元。曾製作李建復龍的傳人、柴拉可汗及蘇芮一樣的月光專輯的李壽全,推出8又二分之一專輯,主題圍繞在對人文環境的關懷,風格相當獨特。因製作鄭怡小雨來得正是時候而聲名大噪的李宗盛,推出生命中的精靈專輯,以獨特的口白式唱腔,將生活中的情感經驗娓娓道來,相當能夠引起聽者的共鳴。音樂精靈黃韻玲推出憂傷男孩專輯,專輯中包辦大部份詞、曲、編曲及演奏工作,成為臺灣第一位全方位的女創作歌手。哈林庾澄慶則推出傷心歌手專輯,創下臺灣首位作曲、編曲、演奏、演唱及製作的全能型歌手。 1987年,深具個人特色的新生代歌手出爐。周華健以唱廣告歌曲起家,在李宗盛的引薦下加入滾石唱片,在參與快樂天堂、我有話要說等合輯後,於1987年7月推出心的方向專輯。周華健以懇切、親近的音質,健康、開朗的曲風,獲得樂迷們的一致認同。王傑原為特技演員出身,由李壽全所發掘並加入飛碟唱片,於1987年12月推出一場遊戲一場夢專輯。王傑以憂鬱的形象,滄桑的嗓音,唱出孤獨浪子的心聲,深深觸動樂迷們的內心世界。 1988年,滾石及飛碟分別推出高音男歌手再度進行對決。張信哲在滾石男歡女愛合輯中初試啼聲,與潘越雲對唱你是唯一,令樂迷印象深刻。之後,張信哲推出說謊專輯,以文質彬彬的形象及高亢清亮的嗓音,獲得樂迷們的認同。張雨生則在6個朋友合輯中,以我的未來不是夢震撼歌壇。之後,張雨生推出天天想你專輯,以清新乖巧的形象及極具辨識度的高亮嗓音,更是贏得樂迷們的高度支持。 87、88年間,許多優秀的創作歌手陸續出片,讓臺灣國語歌壇的音樂作品更加豐富。包括:民歌時代製作散場電影、木棉道等多部經典作品的馬兆駿所推出的我要的不多;學生創作歌手蔡藍欽推出鄉村民謠曲風的這個世界;創作才子黃舒駿推出兼具抒情及批判風格的馬不停蹄的憂傷;鄭智化推出個人風格強烈的老么的故事;中性打扮的潘美辰推出不要走不要走等。 1989年,除了過去已具知名度的歌手陸續發片外,最重要的便是偶像團體小虎隊的出現。由吳奇隆、蘇有朋及陳志朋所組成的小虎隊,第一張推出的青蘋果樂園專輯便迅速受到新生代歌迷們的關注。小虎隊以清新健康的形象,以及活潑動感的舞步,引起青少年歌迷們的強大興趣。不但專輯銷售量屢創新高,也帶動之後紅孩兒、紅唇族等新偶像組合的發展。 1990年,寶麗金唱片公司子公司在台設立,香港歌手開始進入臺灣歌壇,帶給樂迷們不一樣的聽覺享受。香港天團BEYOND推出首張國語專輯大地,很快的便在臺灣樂壇走紅。由蔡一智、蔡一傑及蘇志威組成的草蜢推出限時專送ABC,在臺灣掀起一股舞曲熱潮。已為香港天后級的歌手林憶蓮,來臺推出首張國語專輯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以感性的唱腔及豐富的肢體語言,帶給臺灣樂迷們全新的體驗。 1991年則形成香港男歌手攻佔臺灣歌壇的局面,許多知名男港星陸續在臺發片。包括劉德華的我和我追逐的夢,郭富城的我是不是該安靜的走開,黎明的今夜你會不會來,杜德偉的鍾愛一生,及林子祥這次你是真的傷了我的心等,均獲得相當不錯的成績。本土歌手部份,優客李林推出認錯專輯,由李驥創作優美的旋律,搭配林志炫清越悠揚的嗓音,創造出都市民歌的風格。同是男子二人團體的凡人二重唱則推出杜鵑鳥的黃昏專輯,以平凡樸實的民謠曲風,亦獲得市場不少迴響。 在華語流行音樂的蛻變期間,除了新進歌手不斷竄出外,過去已具知名度的歌者如鄧麗君、鳳飛飛、甄妮、黃鶯鶯、費玉清、高凌風等,依舊展現雄厚實力,在歌壇上屹立不搖。這段期間知名的歌手尚包括偶像代表黃仲崑、陽帆、費翔、曹西平、包偉銘、王日昇、楊峻榮、麥偉林、徐乃麟、高明駿、何篤霖、林慧萍、金瑞瑤、楊林、麥瑋婷、林靈、徐雯倩、王默君、方季惟、城市少女、憂歡派對、飛鷹三姝、星星月亮太陽,唱將代表殷正洋、曲祐良、文章、楊烈、張鎬哲、李茂山、林良樂、葉蔻、王芷蕾、陳淑樺、千百惠、張艾嘉、蔡幸娟、曾淑勤、許景淳、葉璦菱、曾慶瑜、金佩珊、高勝美、藍心湄、葉歡,創作代表陳彼得、鈕大可、紀宏仁、陳昇、劉錚、郭子、童安格、周治平、林隆旋、張洪量、小剛、伍思凱、錢幽蘭,及團體代表趙傳&紅十字合唱團、紅螞蟻合唱團、印象合唱團、東方快車、芝麻龍眼、百合二重唱等。融合時期(19921999) 90年代初期,跨國唱片帶著豐沛的財力與資源來台設立分公司,正式進入臺灣流行音樂市場。90年代期間,跨國唱片公司陸續併購國內多家本土唱片公司,使得臺灣唱片市場逐漸成為五大跨國音樂集團及本土滾石唱片的寡占局面。臺灣流行音樂產業亦由創意導向產業轉變為注重投資報酬率及獲利成長率的資本密集產業。唱片公司除了注重歌手的才華能力外,更重視歌手的外型包裝。這段期間的發片歌手更加多元,除了本土歌手外,尚有港陸歌手、星馬歌手、日韓歌手及華裔歌手等。 1992年,成龍推出個人首張專輯第一次,由李宗盛量身訂作,專輯中明明白白我的心及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兩首男女對唱歌曲獲得樂迷們高度迴響,成功的開啟男女對唱歌曲市場。1993年,張學友推出吻別專輯,在台熱賣,銷售量突破百萬張,奠立歌神在華語歌壇的地位。1994年,劉德華推出忘情水專輯,創下個人國語專輯的最佳銷售記錄,也成為華仔國語歌曲的經典代表作品。同年,呂方推出多愛你一天專輯,專輯中的老情歌一曲,透過呂方乾淨嘹亮的嗓音唱出,旋律優美動聽,成為90年代的經典歌曲代表。 1994年,來自香港的歌手王靖雯推出首張迷專輯,專輯中由姚謙填詞,黃國倫譜曲的我願意,以獨特的唱腔詮釋讓樂迷們驚豔不已。同年又再推出第二張天空專輯,由已故音樂人楊明煌製作,將王靖雯柔婉、空靈的聲音特色展現無遺。在連續二張專輯熱賣後,王靖雯改回本名王菲,並奠定歌壇天后的地位。在同一期間,大陸歌手那英於 94、95年分別推出為你朝思暮想及白天不懂夜的黑兩張專輯,不過市場反應平平。直到1999年推出的征服專輯,才讓那英聲名大噪,並在臺灣華語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1988年推出首張國語專輯你是我的唯一的新加坡歌手巫啟賢,於1994年推出太傻專輯。專輯中收錄巫啟賢過去多首經典代表作品,主打歌太傻一曲更是滄桑感人,贏得樂迷共鳴。聲線酷似王菲的新加坡歌手許美靜,於1996年推出遺憾及都是夜歸人兩張專輯,以溫暖抒情的嗓音打動樂迷,站穩市場地位。1996年,來自馬來西亞的雙人合唱團體無印良品推出掌心專輯,以清新自然的曲風及細膩溫柔的唱腔而廣受好評,迅速成為市場最受歡迎的組合團體之一。 來自日本的千葉美加可說是90年代最早來臺發展的東洋歌手代表,1990年,與藍白唱片簽約,發行了首張青春起飛專輯。千葉美加以其特有的日式唱腔及不輪轉的國語,唱了四首國語歌曲,成為此張專輯的一大特色。而千葉美加個人天真無邪的性格,以及與節目主持人雞同鴉講的對答,亦相當受到觀眾喜愛。千葉美加在19901994年間,每年推出一張,共發行五張專輯,皆有不錯的銷售成績,代表歌曲為青春起飛、快樂神仙、別離選擇了我、再見我的愛及午夜情人夢等。 1993年,韓國動感歌手金元萱來臺發展,改走氣質路線,於1994年推出第一次接觸首張國語專輯。金元萱常參與臺灣綜藝節目演出,並成為龍兄虎弟的固定班底。以不流利的國語及遲鈍的反應呈現十足笑果,讓主持大哥大張菲讚譽有加。金元萱在19941996年間,共發行三張專輯,代表歌曲為女人的心都一樣、莎喲哪啦及迷迷糊糊等。Tokyo D原為歐陽菲菲的專屬舞群,於1993年隨歐陽菲菲來臺宣傳擁抱專輯,沒想到一炮而紅。這六男二女的組合以精湛的舞技獲得觀眾們的喜愛,於19941996年間,共發行五張專輯,代表歌曲為Forever、加油、天生好手及Goodbye等。 1992年,來自美國洛城的黃立成、黃立行、林智文表兄弟三人,組成偶像組合團體L.A. BOYZ。他們不但將最新的美式曲風引進臺灣,並帶來了美式的街頭熱舞及穿著,令人耳目一新。L.A. BOYZ可說是在臺灣唱華語R&B及HIP-HOP的始祖,參與製作的則包括陶喆、王治平、羅百吉、小松小柏等知名音樂人,對於華語流行歌壇的未來發展影響重大。L.A. BOYZ在19921997年間,共發行約十張專輯,代表歌曲包括閃、跳、Baby Come To Me、Baseball-O-Lay棒、金思頓的夢想及Young Guns等。 1994年,美籍華裔女歌手李玟發行首張個人專輯愛就要趁現在,專輯中我依然是你的情人一曲,呈現出臺灣樂壇未曾有過的美式唱腔,引起樂迷們的高度注意。李玟以得天獨厚的嗓音發揮出R&B的抒情魅力,成為華語界傑出的R&B女歌手代表。李玟在90年代期間,共發行近20張專輯,包括英語專輯、粵語專輯及國語精選輯等,代表歌曲包括我依然是你的情人、被愛的女人、每一次想你、往日情、過完冬季、DIDADI、暗示及好心情等。 1995年,由美返臺的優質歌手王力宏推出個人首張個人專輯情敵貝多芬,以帥氣的外型及清新的氣質,迅速成為臺灣流行歌壇的超級偶像。1998年,王力宏推出公轉自轉專輯,擔任專輯中半數歌曲的製作,整張專輯呈現多變風格,成為王力宏在創作上的重要分水領。此張專輯音樂採R&B情歌及搖滾曲風同時並行模式,讓王力宏的音樂企圖及實力展露無遺,也讓王力宏獲得第十屆金曲獎最佳專輯製作人及最佳國語男演唱人的兩項獎座。王力宏90年代的代表歌曲尚有白紙、好想你、如果你聽見我的歌、愛你等於愛自己、不可能錯過你及流淚手心等。 1997年,由美返台的陶喆推出個人首張個人專輯David Tao,將美式R&B曲風成功的置入華語歌壇,對臺灣流行音樂市場產生重大影響。專輯中望春風一曲將R&B曲風與本土歌謠結合,成功的顛覆傳統音樂樂風,並造成市場的高度震撼。其它如沙灘、愛很簡單及飛機場的10:30等歌曲,皆是樂迷們喜愛的陶式經典情歌代表。此張專輯也讓陶喆以黑馬姿態奪得第九屆金曲獎最佳新人及最佳專輯製作人的兩項獎座。陶喆90年代的代表歌曲尚有找自己、小鎮姑娘、普通朋友及天天等。 同年,自幼在美國生活深受黑人音樂影響的順子,返臺推出個人首張個人專輯SHUNZA,專輯中充滿R&B、JAZZ、DANCE等多元化的曲風,成為相當具有國際化的音樂作品。專輯中回家一曲以R&B唱法為主體,順子以獨特的唱功詮釋,讓人印象深刻,並成功的打動樂迷的心靈。專輯推出後,不僅回家一曲紅遍華語流行歌壇,也讓順子得第十屆金曲獎最佳國語女演唱人的獎座。順子90年代的代表歌曲包括回家、永遠等待、寫一首歌、星星及Open Up等。 在本土歌手部份,1993年,音樂創作人張宇首先推出首張走路有風專輯,以獨特渾厚的嗓音引起樂壇注意。同年推出第二張專輯用心良苦,將其獨特的唱腔及演唱氣勢展露無遺,用心良苦一曲也成為當時KTV的熱門點播歌曲,並奠定張宇往後在臺灣流行樂壇的重要地位。同為創作才子的黃安,則在同年推出新鴛鴦蝴蝶夢專輯,這首具有中國古典樂風的歌曲,搭配電視劇包青天的片尾曲,播出後引起觀眾們熱烈迴響,也讓已出道四年的黃安初嚐暴紅滋味。 1994年,伍佰推出浪人情歌專輯,以白話與詩的獨特語法,搭配抒情搖滾曲風,加上個人臺式國語的咬字,創造出搖滾浪人形象,成功的在臺灣樂壇奠定獨特的音樂地位。 繼前一年發行首張專輯討好的許茹芸,於1996年推出淚海專輯,在唱片公司密集宣傳的助陣下,唱片大賣,也讓許茹芸開始走向天后之路。之後推出的如果雲知道、日光機場等專輯張張熱賣,並掀起當時樂壇的芸式唱腔熱潮。自五燈獎五度五關脫穎而出的原住民歌手張惠妹,於1996年推出首張姊妹專輯,以自然奔放、清亮狂野的唱腔,空襲臺灣樂壇。之後,A-mei陸續推出Bad Boy、牽手等專輯,銷售記錄亮眼,魅力有增無減,A-mei以擁有爆發力的唱功及極具穿透力的音色成功的奠定台灣樂壇天后的地位。 這段期間知名的歌手尚包括偶像代表吳奇隆、蘇有朋、林志穎、金城武、孫耀威、鍾漢良、張克帆、杜德偉、陳曉東、蘇慧倫、葉蘊儀、伊能靜、方文琳、裘海正、方季惟、周慧敏、孟庭葦、陳明真、周子寒、范曉萱、徐懷鈺、陳慧琳、梁詠琪,唱將代表張信哲、任賢齊、趙傳、黃品源、鄭中基、蘇永康、許志安、熊天平、張清芳、蔡幸娟、林慧萍、李翊君、金智娟、于台煙、萬芳、趙詠華、辛曉琪、高勝美、藍心湄、何方、葉歡、堂娜、李度、彭羚、林佳儀、江淑娜、黃小琥、彭佳慧、阮丹青、楊乃文、林曉培、葉蒨文、莫文蔚、鄭秀文、柯以敏、陳潔儀,創作代表黃舒駿、小剛、邰正宵、黎沸揮、潘協慶、伍思凱、游鴻明、陳昇、張震嶽、陳耀川、于冠華、張洪量、郭子、黃大煒、潘美辰、鄭華娟、徐世珍、陳曉娟、陳小霞、陳珊妮,及團體代表音樂磁場、新寶島康樂隊、錦繡二重唱、刺客、亂彈、糯米團、動力火車等。多元時期(2000) 進入21世紀後,臺灣的流行音樂發生重大變化,R&B(節奏藍調)、HIP-HOP(嘻哈)、ROCK(搖滾)、DANCE(舞曲)等曲風成為樂壇主流。此外,獨立音樂逐漸和商業接軌,漸漸浮上檯面,由非主流音樂轉變為主流音樂,帶給樂迷們更多元化的視聽感受。另一方面,兩岸三地選秀節目興盛,發掘出許多優秀的華語音樂人才,為華語歌壇注入新生力量。 2000年,周杰倫推出首張專輯Jay,以R&B與HIP-HOP為主軸,並融入搖滾樂、古典音樂及中國民族音樂等多元化音樂元素,為華語樂壇投下一顆震撼彈。周杰倫大膽創新的音樂風格,很快的便受到樂壇矚目,並成為新世代華語音樂的指標性人物。2001年,周杰倫推出第二張專輯范特西,曲風上比前一張更加廣泛,並將ROCK及RAP等融合在一起,創造出令人驚豔的音樂效果。2003年,周董推出葉惠美專輯,以古典弦樂及鋼琴伴奏貫穿,搭配其R&B與HIP-HOP的搖滾式唱法,呈現出獨特的杰式音樂風格。專輯中東風破一曲,由方文山以古詩詞的方式填詞,非常有中國古典歌曲的韻味,受到樂迷們的喜愛,並帶動日後華語歌壇掀起一波中國風流行音樂熱潮。 在四大天王模仿大賽因模仿郭富城脫穎而出的羅志祥,於1996年以四大天王團體出道,之後則與歐漢聲組成另一團體羅密歐。羅密歐因歐弟面臨兵役問題而宣佈解散,小豬則繼續在主持及戲劇發展。羅志祥曾遠赴日本及美國學習舞蹈,使其舞藝更為精湛。2003年,羅志祥推出首張個人專輯Show Time,為國語歌壇首次出現的日式嘻哈舞曲,羅志祥以變化多端的新潮舞步令人捉摸不透,也正式朝亞洲舞王邁進。之後,羅志祥陸續發行達人SHOW、催眠SHOW及SPESHOW等多張專輯,動靜皆宜的多元風格深受樂迷們的喜愛。 2003年,來自新加坡的創作歌手林俊傑推出首張個人專輯樂行者,以R&B抒情曲及超炫超酷的舞曲曲風,搭配其獨特的溫暖嗓音,在海峽兩岸創造出驚人的銷售成績。林俊傑的創作風格多變,包括時下流行的R&B,節奏厚重的舞曲,曲風舒緩的抒情曲,及旋律輕快的勵志歌曲等,皆能傳神演繹,征服樂迷。林俊傑擁有超高人氣,亞洲巡迴演出總是爆滿,對音樂的高度掌握性、生命力在樂壇亦是有目共睹,近期則被媒體封為歌壇新天王,和周杰倫、王力宏和羅志祥並列新四大天王。 1998年,蔡依林參加MTV音樂台所舉辦的MTV新生卡位戰歌唱比賽,以一曲惠妮休斯頓的The Greatest Love of All打敗彭靖惠、林秀琴及江美琪等眾好手獲得冠軍,開始了她的歌手生涯。1999年,發行第一張專輯Jolin 1019,主打歌我知道你很難過一曲受到樂迷矚目,並建立少男殺手的地位。2003年,推出重新出發後的首張專輯看我72變,此專輯在多首歌曲的推波助瀾之下,在臺灣創下驚人的銷售量,也是她在經歷2001年的合約糾紛事業跌入谷底後重回樂壇顛峰之作。2006年,蔡依林推出舞孃專輯,整張專輯充滿國際風,曲風十分多樣,Jolin在詮釋節奏舞曲更加精進,並讓她獲得第十八屆金曲獎最佳國語女演唱人的獎座。 因為參加加拿大新時代電視舉辦的新秀歌唱大賽溫哥華選拔賽表現優異,受到唱片公司青睞而進入歌壇的蕭亞軒,於1999年推出首張個人專輯elva,以獨特中低嗓音,打出一片新市場。專輯中一首充滿R&B節奏味道的歌曲突然想起你一鳴驚人,而另一R&B抒情主打曲最熟悉的陌生人更是紅遍大街小巷。20042006年間,蕭亞軒因與唱片公司產生合約糾紛,事業陷入低潮。直到2006年底,才發行暌違三年的個人專輯1087,此時的蕭亞軒不論外型、曲風及舞蹈等,都有相當顯著的改變,曲風有歐美前衛風格,外型更具時尚概念,而其迷惑中低音的特色更甚以往。 2000年,來自新加坡的歌手孫燕姿推出首張個人專輯yan zi,以辨識度極高的獨特嗓音,讓樂迷們耳目一新。主打歌天黑黑以簡單的鋼琴伴奏並與童謠巧妙結合,深刻的打動樂迷的心。這張專輯以孫燕姿強烈的個人特質,韌度十足的嗓音,以及大量鋼琴、弦樂及笛聲的搭配,不僅銷售成績亮眼,也讓她擊敗同年出道的周杰倫,獲得第十二屆金曲獎最佳新人的獎座。2004年,孫燕姿暌違一年後推出最新專輯Stefanie,由李偲菘、李偉菘製作,燕姿並參與專輯中部份歌曲的製作。專輯中每一首歌以一個樂器為主軸,除了呈現過往中板情歌、搖滾、異國曲調等風格外,並嘗試沙發音樂、Tango等未曾演繹過的風格。Stefanie營造出全新的音樂新指標,並同時兼顧豐富的音樂性和市場商業性,也讓她獲得第十六屆金曲獎最佳國語女演唱人的獎座。 2002年,來自新加坡的阿杜推出首張專輯天黑,得天獨厚的沙啞嗓音迅速引起樂壇注意。這張專輯的曲風多為抒情及搖滾內容則偏向談論男人的感情問題,阿杜以沙啞的嗓音詮釋,剛勁中帶著細膩的柔情,很快的便獲得市場的共鳴。之後陸續推出的堅持到底、哈囉及IDo等專輯皆有不錯的銷售成績,也使他在華人樂壇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90年代後期即開始進入國語歌壇的香港歌手陳奕迅,前後發行三張國語專輯,並未受到市場太多矚目。直到2001年,推出反正是我專輯才大放異采,這張專輯的曲風多元,包括FUNK、SOUL、HIP-HOP、R&B及RAP ROCK等,歌詞內容並充塞大量英文,讓人眼睛為之一亮。之後陸續推出的Special Thanks To、黑白灰及七等專輯更是張張熱賣,不僅使Eason享有新一代的歌神封號,更成為臺灣金曲獎最佳國語男演唱人的入圍常客。 被李宗盛發掘的馬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南阳市宛城区2025届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
- 江苏省南通市四校联盟2025届高考模拟金典卷数学试题(七)试题含解析
-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高等数学AⅡ》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田家炳中学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综合试题含解析
- 松花粉培训课件
- 湛江市大成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 2025汽车租赁合同 标准版
- 颅内血管畸形护理查房
- 2025吉林油田物资采购合同
- 2025物业管理公司提供耗材服务的合同模板
- 2024年广西高考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活塞连杆组的拆装说课课件
- 便秘的中医护理课件
- 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教学设计
- 人工智能岗位招聘笔试题及解答(某大型央企)2025年
- xxx智慧医院整体网络安全建设方案V3
- 光明乳业财务战略研究
-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说课课件(全国大赛获奖案例)
- 水电站斜井工程施工方案
- 《C程序设计项目教程(第2版)》全套教学课件
- 餐饮业卫生标准评估细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