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专业论文)城市公园内避灾救灾体系规划初探.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城市公园内避灾救灾体系规划初探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专业硕士研究生:何为指导老师:秦华教授摘要城市公园是城市应急避灾场所不可或缺的一种类型,城市公园避灾救灾体系是城市应急避灾场所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灾时,城市公园成为市民的避难场所,是医疗救援、物资中转与发放的基地,有效的减少二次灾害的发生。有序规划的城市公吲内避灾救灾体系可以减少灾时避难者混乱的使用,减少公园避灾空间的浪费,减少对公同的损害。研究城市公园的避灾救灾体系规划是为了能够使城市公园在灾时能恰如其分的充分发挥其避灾、救灾的功能,平时则是市民喜爱的休闲娱乐场所,不影响城市公园其他功能的发挥。本文通过对城市灾害类型和特点、重大灾害中城市公园发挥的避灾救灾作刚的分析,总结出城市公园避灾救灾的功能。从城市公同的避灾救灾功能出发,探讨构建城市公同避灾救灾体系的概念和组成部分。另外,结合国内外城市公园避灾救灾建设的实践和相关规范条例文件,从园林设计的角度,对城市公园的避灾场所体系、疏散道路体系、应急基础设施体系、宣传教育和管理体系进行了规划对策讨论。重点讨论了城市公园内避灾场所的选址、布局、场所面积、营造模式;疏散道路的宽度、避灾救灾路线规划等问题。最后,结合重庆市主城区城市公园应急避灾场所的规划实践。阐述了重庆市城市公尉内避灾场所的空间营造模式、疏散道路的布局与构成特点、应急设施的布局与配置手法、宣传教育与管理特点。分析了重庆市城市公园在避灾救灾规划建设方面的成就与不足,并提出改善意见,从而对重庆市城市公园的避灾救灾建设进行理论思考和研究探索。本文讨论的城市公同的避灾救灾功能,是对城市公同生态、景观、游憩、文化四人功能的补充。增加了对城市公园避灾防灾避灾能力的认识,提出了城市公园生态、景观、游憩、文化、避灾救灾五大功能。关键词:城市公园避灾救灾避灾场所疏散道路体系a b s t r a ( 了rr e s e a r c ho nc i t yp a r kd i s a s t e rp r e v e n t i o na n dr e l i e fs y s t e mp l a n n i n gd i s c i p l i n e :l a n d s c a p ep l a n ta n do r n a m e n t a lh o r t i c u l t u r ec a n d i d a t e :h e w e is u p e r v i s o r :p r o f q i n h u a f r ol n h u aa bs t r a c tp a r k sa r ea l li n t e g r a ls e g m e n to ft h ed i s a s t e rp r e v e n t i o na n dr e l i e fp l a c e si nac i t ya n dt h ed i s a s t e rp r e v e n t i o na n dr e l i e fs t r u c t u r ei np a r k sm a k ea ne s s e n t i a lp a r to ft h ec i t y sd i s a s t e rp r e v e n t i o na n dr e l i e fs y s t e m w h e nc a t a s t r o p h eh a p p e n e d ,c i t yp a r k sb e c a m et h ep u b l i cs h e l t e r ,m e d i c a la i d ,p l a c ef o rm a t e r i a lt r a n s f e ra n dr e l e a s e ,e f f e c t i v e l yr e d u c i n gt h eo c c u r r e n c eo fs e c o n d a r yd i s a s t e r s o r d e r l yd e s i g n e dd i s a s t e rp r e v e n t i o na n dr e l i e fs t r u c t u r ei np a r k sc a na v o i dc o n f u s i o nw h e nu s e db ya s y l u m - s e e k e r s ,r e d u c ew a s t eo fs p a c ef o rd i s a s t e rr e l i e f , d e c r e a s ed a m a g et ot h ep a r k t oe n s u r ea d e q u a t ef u n c t i o n i n go fd i s a s t e rp r e v e n t i o na n dr e l i e fw h e nd i s a s t e rh a p p e n sa n do fp o p u l a rp u b l i cl e i s u r ea n de n t e r t a i n m e n tp l a c ei nn o r m a lt i m e s ,d i s a s t e rp r e v e n t i o na n dr e l i e fs t r u c t u r ei np a r k ss h o u l db es t u d i e d b a s e do nt h ea n a l y s i so ft y p e sa n d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u r b a nd i s a s t e r sa n dt h er o l eo fc i t yp a r k sd u r i n gd i s a s t e rp r e v e n t i o na n dr e l i e f , f u n c t i o n so fd i s a s t e rp r e v e n t i o na n dr e l i e ff o rc i t yp a r k sa r ec o n c l u d e d i nt h el i g h to fd i s a s t e rp r e v e n t i o na n dr e l i e ff u n c t i o nf o rc i t yp a r k s ,t h ec o n c e p ta n df r a m eo fd i s a s t e rp r e v e n t i o na n dr e l i e fs t r u c t u r ei nc i t yp a r k sa r ed i s c u s s e d i na d d i t i o n ,r e l i e ff o rd i s a s t e rp r e v e n t i o ni nu r b a np a r k sh o m ea n da b r o a d ,t h ep r a c t i c eo fb u i l d i n gn o r m sa n dr e g u l a t i o n sr e l a t e dd o c u m e n t s ,f r o mt h ep e r s p e c t i v eo fg a r d e nd e s i g n ,u r b a np a r ks i t es y s t e mf o rd i s a s t e rp r e v e n t i o n ,e v a c u a t i o nr o a ds y s t e m ,a n de m e r g e n c yi n f r a s t r u c t u r es y s t e m s ,e d u c a t i o na n dm a n a g e m e n ts y s t e m sw e r ed i s c u s s i o no fp l a n n i n gs t r a t e g i e s f o c u s e do nd i s a s t e rp r e v e n t i o ni np l a c ew i t h i nt h ec i t yp a r kl o c a t i o n ,l a y o u t ,s i t ea r e a , t oc r e a t eap a t t e r n ;e v a c u a t i o nr o a dw i d t h ,e s c a p er o u t ep l a n n i n g ,d i s a s t e rr e l i e fi s s u e s f i n a l l y , t h em a i nc i t yo fc h o n g q i n gc i t yp a r kp l a c ec o n t i n g e n c yp l a n sf o rd i s a s t e rp r e v e n t i o ni np r a c t i c e d e s c r i b e di nc h o n g q i n gc i t yp a r ks p a c ew i t h i nt h es i t et oc r e a t eam o d e lf o rd i s a s t e ri i i两南人学硕十学何论文p r e v e n t i o n ,e v a c u a t i o na n dc o m p o s i t i o n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t h el a y o u to fr o a d s ,e m e r g e n c yf a c i l i t i e s ,l a y o u ta n dc o n f i g u r a t i o nt e c h n i q u e s ,e d u c a t i o na n dm a n a g e m e n tf e a t u r e s a n a l y s i so fc h o n g q i n gc i t yp a r ki nd i s a s t e rr e l i e ff o rd i s a s t e rp r e v e n t i o np l a n n i n ga n dc o n s t r u c t i o na c h i e v e m e n t sa n ds h o r t c o m i n g s ,a n ds u g g e s t i o n sf o ri m p r o v e m e n t st oc i t yp a r ki nc h o n g q i n gd i s a s t e rr e l i e ff o rd i s a s t e rp r e v e n t i o n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t h e o r e t i c a lt h i n k i n ga n de x p l o r a t i o n n i sa r t i c l ed i s c u s s e sd i s a s t e rr e l i e ff o rd i s a s t e rp r e v e n t i o ni nt h ec i t yp a r kf e a t u r e s i sac i t yp a r ke c o l o g y , l a n d s c a p e ,r e c r e a t i o n ,c u l t u r e ,c o m p l e m e n tt h ef o u rf u n c t i o n s i n c r e a s e st h ec a p a c i t yo fc i t yp a r k sf o rd i s a s t e ra n dd i s a s t e rp r e v e n t i o na w a r e n e s s ,p r o p o s e dc i t yp a r ke c o l o g y , l a n d s c a p e ,r e c r e a t i o n ,c u l t u r e ,d i s a s t e rr e l i e ff o rd i s a s t e rp r e v e n t i o ni nt h ef i v ef u n c t i o n s k e yw o r d s :u r b a np a r k ,e s c a p i n gd i s a s t e r ,e s c a p i n gp l a c e ,e v a c u a t i o nr o a d ,s y s t e mi v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西南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己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西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西南大学研究生院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论文:恼不保密,口保密期限至年月止)。学位论文作者始卿导师始多饼,釜寰曼期j 。,翟化鲁,6 :月v 日签字日期:矽f 年月乒日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79工作单位:电话:()通讯地址:一邮编:第一章文献综述1 1 相关概念界定1 1 1 城市公园第一章文献综述公园设计规范( c j j 4 8 - 1 9 9 2 ) 中对公园的解译为:供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科学文化及锻炼身体等活动,有较完善的设施和良好的绿化环境的公共绿地。园林基本术语标准( g j j t 9 1 2 0 0 2j 2 1 7 2 0 0 2 ) 中定义公园( p a r k ) :公园是供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户外科普、文体及健身等活动,向全社会开放,有较完善的设施和良好生态环境的城市绿地比1 。综上所诉,城市公园是一种为城市居民提供有一定使用功能的绿色空间,是城市主要的公共开放空间之一。它不仅是城市居民主要的休闲游憩活动场所,也是城市文明的传播场所,是自然化的绿色基础设施。在对城市公园的认识和解释中,涉及公园的游、赏、娱、绿、文、育等方面,没有对防灾减灾、避灾救灾的阐述。1 1 2 城市灾害在城市发生的,对城市功能和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造成损害的自然灾害或人为灾害就是所谓的城市灾害。城市灾害往往集自然、社会、生态、人文为一体,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十分严重。目前,对城市灾害的分类没有统一的规定。我国学者金磊在城市灾害学原理一书中将城市灾害归纳为1 4 大类,包括:地震、水、气象、火灾与爆炸、地质、公害、古建筑灾害及建设性破坏致灾、住宅建筑综合症、高新技术事故、城市噪声危害、城市流行病、城市交通事故、工程质量事故致灾等口1 。新世纪里,城市灾害还包括信息安全、网络攻击等新课题。本文涉及的主要城市灾害类型、特点及其衍生的次生灾害见表卜1 。表1 - 1 :本文涉及的主要城市灾害及其特点一览表t a b l e1 1 :l i s to fm a j o ru r b a nd i s a s t e r sa n dt h e i r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登霍銮:罂老:箸鲨吝1i3 避灾救灾在灾害发生对可以进千亍紧喜避难、城教以及救援的城市酱周具有避灾救灾功能。它包括避灾、救灾阿十方面。避灾,也可称作避难,是指灾害发生时,城市公园能够提供安全的避难空问,紧急疏散人群救灾,是指灾害发生后耐伤员进行紧急救助、提供救援的场地与空间。本文所述的鞋灾救火是指灾害发生时的避灾与灾害发生后的救灾工作。避灾是灾时避免 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救灾删是通过救助减少 员仿亡和尉产损失。灾后霹灾教灾工作的顺利进行可以体现民族精神、加强人民团结。1f4 防灾公园防灾公同培早出现在日本筏定义为:由于地震等灾害引发市区发生火灾等扶生灾害时,为r 保护国民的生命财产、强化城市的防灾构造而建设的,起到广域防灾据点、避难场地和避难道路作用的城市公园或缓冲绿地。州”肪灾公园的主要功能是提供避难场所段封避难者进行紧急煎援。其体包括:o 肪止火灾发生和延缓火势蔓延;o 减轻、防止因爆炸而产生的损害;0 提供牺时避难场所,包括紧急避难场所、大火发生时的暂时集台场所、避难中转站等:0 提供紧急物资输送和振发通道、场所:0 平时直传、教育有美防灾知讽可以认为,防灾公园是具有避灾救灾功能的公园或者说,防灾公园平时就是普通的城市公园,在灾害发生时能发挥避灾救灾豹作用。1 2 国内外城市公田避灾救灾研究历程城市公园是根据社会生活的需求,由古代的城市公共园林运步演变而来。它的产生、发展和遥步成熟过程碱着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人们不同的生活需求不同的社会公共理论而不断演变城市公园的避灾救,尤研究就是随着人们避灾救灾的实践不断扩展的。121 国外研究历程( i ) 美园城市公园体系的发展近代以来,美国城市公园发展迅速成为许多学者研究的对象。就城市公园的避灾救灾研究而言,美国也走在世界酊州。美国城市公园的避灾救灾研究可划分为三个阶段,都是为减轻城市化向厝面做出的探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o 城市公周运动1 9 世纪下半叶,黄阔掀起了城市公园建设的第一次高潮称之为“城市公园运动”。图卜1 :纽约中央公园实景f 。i 。1 - ;1 :。嚣:;= :警:兰懋圈第一章文献综述曼量曼曼曼量曼曼鼍,i ii iid ri 皇曼鼍曼曼皇皇皇曼皇曼! 曼曼鼍1 8 5 8 年,美国第一个城市公园纽约中央公园( 图卜1 ) 在曼哈顿诞生,标志着美国“城市公园运动”的开端。纽约中央公园实现了奥姆斯特德( o l m s t e d ) 希望用公园来改变大城市恶劣环境的愿望,能为紧张生活的市民提供消除疲劳、娱乐游憩的场所。中央公园使公园建设备受重视。此后,“城市公园运动”很快扩展到了美国各大城市。建成了包括“罗雅尔山公园( m o u n tr o y a lp a r k ) ”、“富兰克林公园( f r a n k l i np a r k ) ”( 1 8 8 6 ) 、“风景公园( p r o s p e c tp a r k ) ”( 1 8 7 6 ) 、“哥伦比弧博览会( c o l u m b i a ne x p o s i t i o n ) ”( 1 8 9 3 年) 等许多优秀的公园。这次公园建设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城市化所带来的城市问题,保障城市居民安全和健康,这可以说是城市公园防治城市灾害的雏形。但是,这时兴建的公园,主要被用于休闲和观赏,并没达到预期的目的。城市公园系统“城市公园运动”建设了一个个零散的城市公园,然而它们没有形成系统,只是一个个脆弱的绿地。1 8 7 1 年l o 月9 日,著名的芝加哥大火开启了研究建设城市公园系统的思考,也开启了城市公园的避灾救灾研究。研究者想通过建造城市公园系统,以绿地等开敞空间来分隔目前连成一片的市区,提高城市抗火灾的能力,形成秩序化的城市构造。1 8 8 0 年,奥姆斯特德建立了第一个城市公吲系统波十顿城市公园系统的“翡翠项链”。他充分利用河流、泥潭、荒草地等自然开放的空间和2 0 0 - - 1 5 0 0 英亩宽的线形空间,将数个公园连成一体。从而改变了波十顿中心地区的总体面貌,形成了景观优美、环境宜人的城市公园体系。波十顿城市公园系统是关国城市公周系统的开端,标忠着“城市公园运动”向“城市公圃系统”的转变。城市公园系统的发展,其根本目的是解决城市i 、u j 题,防j :城市火害的蔓延和扩张。在城市公园系统中明确了城市公园是居民避难逃生的主要场所,并通过城市公园系统的建设有效的阻断了城市灾害的蔓延和扩张。后工业时代生态规划思想的发展2 0 世纪中期开始,由于人口的极具膨胀,一系列全球性的生态问题日益显现,城市灾害爆发频繁,造成巨大的损失。一些学者开始认识到人类的生产活动和对十地的利j j 已经严重违背了自然的规律,自然界正在刚自己的方式报复人类,生态规划思想应运而生。另一方面,随着遥感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应用,生态规划得以迅速的发展。1 9 9 7 年美国加州大洪水后,在灾害防治观念方面,逐渐形成了从工程措施向非工程措施转变( 其中灾害防治信息系统是其中一项重要措腌) ;在应急处理城市突发性、灾难性事故的对策上,充分运用先进的信息管理手段和工程技术,确保能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控制事故的扩展和蔓延、得到及时救援。生态思想的融入,使城市公园的规划脱离了单纯的视觉美的范畴,也不仅仅为满足人类活动的需要;使之从单纯的物质空间环境走向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层面;使得城市公园的防灾避灾研究从单纯的被动防御、阻滞、隔离等到主动的防治;使得城市融入到大自然环境之中,从而减少了因人类活动而引起的城市灾害。融入生态规划思想的城市公园,是一个开放的,与城市环境充分融合,能发挥强大生态3两南人学硕十学位论文潜力的公园避灾救灾体系。美国的公园系统和生态规划思想,通过将公园绿地与公园路的系统连接,达到保护城市生态系统,诱导城市开放向良性发展,增强城市的舒适性的目的。( 2 ) 日本城市公园的发展历程日本是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的岛国,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日本的公园绿地在过去的历次地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日本防灾公吲的发展历程及其在防灾公园建设方面的研究对我们都有重要的启示与指导意义。关东、阪神大地震期间对公园防灾避难功能的逐步重视1 9 2 3 年关东大地震使全民重视公园绿地的防灾功能。促使日本把合理建设城市公园作为抗震减灾的基本方针之一。1 9 7 3 年城市绿地保全法将建设城市公园置于“防灾系统”的地位。1 9 8 6 年制定“紧急建设防灾绿地计划”,提出要将城市绿地建设成为具有“避难地功能”的场所。从1 9 7 2 年开始,日本实旅“建设城市公园计划”,每个计划都有加强城市的防灾结构、扩大城市公园的面积、是保护市民生命财产的避难地等内容。1 9 9 3 年,对1 9 5 6 年制定的城市公唰法进行了修订,确定以在地区性防火计划中的防灾公园。修改城市公园实施令,将城市公园提到“紧急救灾对策所需要的设施”的高度,首次提出“防灾公园”,并解释为发生灾害时作为避难场所和避难通道的城市公园。1 9 9 5 年阪神大地震,神户市1 2 5 0 个大大小小的公园在抗震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了规划建设城市防灾公园的认识。1 9 9 6 年7 月,城市计划中央审议会( 日本建没者的咨询机构) 在“关于今后城市公园等的建设与管理”报告中提出,要将建设防灾公园、加强城市公同的防灾功能作为建设城市公园的重点。从1 9 9 6 年开始实施“第六个城市公园建设计划”,把面积在1 公顷以上的城市公园都作为防灾公园,扩大防灾绿地面积。比较成熟的防灾公园规划建设1 9 9 8 年日本建设省制定了防灾公园设计和指导方针,详细规定了防灾公园的定义、功能、设置标准及相关设施等方面内容,并把防灾公同划分为6 种类型( 表i - 2 ) :表卜2 :日本防灾公园类型t a b l e 卜2 :t h et y p eo fd i s a s t e r - p r e v e n t i o np a r ki nj a p a n序号名称规模避灾救灾功能1广域防灾据点面积 5 0 公顷紧急救灾、重建家吲、复兴城市等工作的据点2广域避难场所面积1 0 公顷收容附近居民、避灾场所3暂时避难场所面积1 公顷附近居民紧急避灾、避难中转地4避难通道宽度1 0 米以上避灾的绿色大道5缓冲绿色地带阻隔火灾易发区的绿带6街心公园面积5 0 0 平方米平时避灾救灾宣传教育等活动的据点表格参考:防灾公园设计和指导方针4第一章文献综述2 0 0 0 年出版了防灾公园技术便览,全面皓述了防灾公园的规划、设计、建设中的相关问题,并开始在一些城市建设防灾公园。如厚小市防灾dj f f _ 公园、兵库县三木综台防灾公园等的规划与建设。厚木市防灾山丘公园2 0 0 0 年4 月2 9 口日率厚术市防灾山丘公同建成并对外开放,公同占地面积94 公顷,具有完善防灾设施井在日本成为防灾公园的范例。它与术厚木田园俱乐部、获野运动公同起被指定为厚木市广域避难场所,是防灾城市厚术市的代表公园( 图i2 ) 。厚术市防灾山丘公园是以“灾害时能够安全避难、驻留”、“保存城市近山风景,并且能够进行休憩娱乐”为摹本理念建设的综合公周。公同有季相变化丰富的自然景观,宜人的开放性游憩场所,是厚木市著名的景区。公园内的避难条件充沛:灾害发生时,公园可以容纳避难者约2 万人,避难者可以利用公园内配套的防灾设施设备等生活3 日咀等待救援队的到来。备类防灾避难! ? 譬:銎图1 - 2 :厚木市防走山丘公园平面国。巽1 孟:0 恶揽翟黑= 三溅。设施齐备:指挥中心、储备仓库、耐震性储水槽、应急厕所、7 2 小时发电装置、停机坪等应惧全( 图13 ) ,还有贴心的宠物避难所。图卜3 :厚木市防灾山丘公园内的舫灾设施f i 9 13 :d i s a s t e rp r e v e n t i o n f a c i l i t i e s i n t h e a b u 目p r e v e n t i o n h i l lp a r k目r * :l l i i d 舭w “3 i 舢d兵库县三木综台防灾公园三术综台防灾公园,是日本兵库县的一个大型域防灾公园。公园占地2 0 2 公顷由城市道路将其分为东部的“运动森林”和西部的“c l 然体验森韩”两大区域( 圈14 ) 。阪神淡路太地震后兵库县制定t 阪种淡路震灾复兴计划,明确,建设县级范围内r 域防灾据点的计划,二木地区的三术综合防灾公阁就是其中个。三木综合防灾公园作为日本首个广域防灾据点,具有运输和接纳救援物资及器械的能力,是开展灾后救援及重建的基地“1 。型一窖壹銮:翟圭:兰兰吝邕爨律验镕舔运动森林田1 - 4 :三木综台防灾公园平面圈f 镕1 - 4 :m i k i d i s a s t e r 蚰6 p a r kc o m p r e h e 啦i v e h 卸图片来源:h t l p :肌州h y 咿眦o r j p害时的应急活动据点;是防灾人才教育的培训基地究中心等。122 国内研究历程三术综合防灾公园的特色是平灾结合、应急物盎应急设施齐备、避灾救灾功能完备。平时是居民休闲运动的好去处、防灾教育基地,灾难发生时就成了防灾据点和指挥中心。东部的。运动森林”区域的体育场和体育馆平时是市民运动的好去娃,又可作为仓库,堆放应急物资:棒球场还蒹具直升机停机坪的功能。西部的“自然体验森韩”的网球场、草坪广场和游乐园可作为临时避难场所。另外,公园内备用紧急电源、照明、供水设施、临时厕所、衣被、食品等基本生活必须品一应俱全。可作为灾是防灾情报的发布中心、防灾调查及研我国复原辽阔,地理和气候条件十分复杂,自古是一个多灾的国家,防灾思想古已有之。( 1 ) 我国古代的肪灾思想管予) 体现的防灾思想“善为国者必先除五害,承一害也,早一害也,风雾雹霜一害也,痈一害也,火一害也”( 管于度地篇) 。先秦典藉管子把水、旱、风雾雹霜、疠、火,称作“五害 它认为,“善为国者,必先除其五害”,把防治自然灾害提到治国安邦的重要地位,并强调“决水潦,通沟渎,修障防,安水藏”,虽岁有凶早,也有收获。( 管子阐发的魁利除害的防灾思想,一直为后世所继承和实践。 封建社会的谴灾措施古人说“安居乐业 安居比适居、宜居更为基础与重要。秦汉以来的历代封建国家,都建立起一套防灾减灾决箫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而且还采取了一系列的防灾避灾措施。包括:兴修水利治理j 可患;建立气象、灾情、汛情检测系统:推广防治农业灾害技术和抗旱涝高产粮食作物:储粮鲁荒,建立仓储制度等等”。我国古代城市规划在建筑构造、城市建设、城市形态、相关法律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和相应的技术措施,包括:木结构建筑的防震思想、城市建设法制中的防火规定、城市形态上的防洪考虑、城市建设中的防兵灾措旄等等“。( 2 ) 建国后城市公园的发展历程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目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人口密度高,中心区建筑密度过太,窑积率高,城市灾害的发生频率增大应急能力极为脆弱。第一章文献综述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公园的发展建国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速度加快而带来很多城市问题,城市公园的建设应运而生。城市公园建设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大量的城市公园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而城市公园作为自然化的游憩空间,主要功能是供市民消遣游玩。这时期的城市公园建设,经历了从盲目借鉴国外的设计到建设适应当地情况的公园,从注重大型景观要素到注重小型公共设施等等过程,对城市公园景观、游憩、生态、文化等多方面的功能进行了反复多角度的讨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几次重大灾害后对公园避灾救灾功能的认识我国对城市防灾避难的认识是从1 9 7 6 年唐山大地震开始的,但是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1 9 8 9 年,我国政府积极响应联合国关于开展国际减灾十年活动的号召,成立了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专门组织了“地震、地质灾害及城市减灾重大技术研究”等专题研究。1 9 9 7 年1 2 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2 0 0 1 年1 0 月1 6 日颁布了北京市实施 方法,2 0 0 2 年l o 月1 7 日通过北京市公园条例,2 0 0 3年5 月1 日,北京市地方标准 正式实旌。2 0 0 3 年7 月1 臼第1 1 次建设部常务会议讨论通过,1 1 月1 日起正式施行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城市防灾公园的兴建自2 0 0 3 年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开始,我国防灾公园如火如荼的建设开来。2 0 0 4 年6月2 2 日,北京朝阳公园直升机坪动工,是北京中心城区面积最大的应急直升机坪。2 0 0 4 年9 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 国发( 2 0 0 4 ) 2 5 号) ,规定:“要结合城市广场、绿地、公园等的建设,规划设置必须的应急疏散通道和避险场所,配置必要的避险救生设施”。2 0 0 8 年1 2 月2 7 日通过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自2 0 0 9 年5 月1 日起施行。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2 0 0 3 年1 0 月,北京市建成了我国国内第一所防灾公园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公园被6 条道路分为七段,打造“以人为本、以绿为体、以水为线、以史为魂”的现代园林。它拥有3 9 个疏散去的避难所,具备了l o 种应急避难功能。防灾应急场所包括:避灾指挥中心、避难疏散区、应急物资储备处和应急直升机坪。应急避灾设施包括:应急供水装置、应急供电设旌、应急厕所、应急卫生防疫用房、应急消防设施、应急通讯系统。公园可用于地震避难的场所面积为3 8 万m 2 ,按人均疏散面积1 钿2 计算,可容纳2 5 万人。在道路交通出现问题或不能满足灾时需要时,可马上启用空中运输通道悖1 。曙光防灾教育公园曙光防灾教育公园,以防灾减灾教育为主题,满足周边居民休闲、健身活动的需求,同时改善城市局部生态环境,打造良好的城市景观,成为灾时发挥防灾避险作用的区域性综合公园( 图1 - 5 ) 。公园定位为防灾教育公园,在公园内可以学到大量的防灾知识,在游玩中进行科普教育,72 霎銮:翟:兰兰吝是曙光防灾教育公园所特有与独有的。公园平时主要供居民健身娱乐,突发灾害时公园可立龋土芝:墼萼擎凳一t 二二!图1 5 ;曙光防灾公园平面围r g1 _ 5 :n a w nd i s 目p m h 目h * t ”:e c “固还没有充分发挥其避灾被灾的作用,23 现代城市公园规划建设的新趋势即转为灾害应急指挥中心、应急疏散棚宿区、科普宣教区、医疗救护区等社区居民应急避险区域”1 。我国城市公园防灾减灾规划建设刚刚起步,在防灾减灾功能的研究和建设方面存在很多不足( 如重视不足,相关法律 圭规不健全防灾类型单一综台利用率不高等) ,使得公纵观城市公固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城市公园是人类理想的太自然在城市空间中的具体体现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了城市公园的功能不断丰富多样。照着对城市环境、生态的重视,绿地被逐渐引 城市公园咀取代传统的完全硬质地面的广场,城市公园被引入了生态的功能;随着对城市防灾、避灾思想的推进,割断灾难的延续、避难等功能会逐渐取代一味强调景观效果的公园,城市公园被引入了避灾救灾功能。城市公园的避灾救灾功能已经逐步得到广泛的认同。城市公园在提供避难环境的基础设施,提供救护医疗等救援活动场所,提供救灾物资运输条件等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是现代城市公园规划建设中不容忽视的一环。城市公园应该在注重生态、最观、游憩、主他等功能的基础上,增加对其防灾避险能力的认识- 实现城市公园的生态、景观、游憩、文化和避灾救灾五大功能。城市公园内避灾救灾体系的规划建设,应是城市公园规划建设的重要趋势。2 1 选置的背景211 社会发展背景第二章引言在 类发展的历史长河里,人类与自拣的关系由采集者和捕食者的角色逐渐转换为改造与利用自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1 8 世纪下半叶工业革命的* 起,人类大力改造自然。城市,作为社会的组织形式,是人类文明与刨新的中心和。它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导致各种城市问题和城市灾害层出不穷。2 0 世纪 粪进入了不平凡的世纪, 类在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与此相应的城市灾害损失逐年增多,城市灾害类型渐渐复杂多样。进入2 1 世纪 娄面临着资源贫乏、 口爆炸、环境恶化肄一系列命运攸关的问题加强防御、控制城市灾害,增强城市综音脐灾减灾能力成为当今强内外关注的热点。历史证明,城市经济越发达财富越集中构造物蘑多,城市灾害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就越犬。1 9 9 5 年1 月1 7 日发生在日率太皈的72 级大地震,有近i o 万株房屋筏毁另有l o 万栋房屋遭受破坏,死亡6 4 0 0 ,3 0 万 无家可归,城市水、电、气、交通、通讯系统全部中断直接经跻损失l o o o 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国内生产尊值( 5 2 9 2 9 亿美元) 的l 。2 0 0 8年5 月1 2 日发生在中国四川汶川的8o 级大地震,死亡6 9 0 0 0 多 ,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8 4 5 1亿元人民币。因此随着城市化程度与速度的加快,国际上有关灾害防治的探讨已经开始转戤囤2 - 1 : 8 中体育馆的避难者心“2 离紫;:篡l :“6 ”向城市灾害的舫治研究。城市灾害的防治是高度综台的复杂而现实的包括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其中,城市避灾空间的建设是城市灾害防治的立足之本。城市避灾空间主要有三娄:城市广场与城市公园等绿地空闻;体育馆、学校等开敲空间;城市道路( 滨水) 等带状空坷。1 9 2 3 年的关东大地震、1 9 9 5 年的阪神大地震中,城市公园对阻止和廷缓:j ( 势蔓延起到了积极作用,成为 蠡急避难所。z 0 0 4 年4 月1 5 日晚位于重庆市扛北区的重庆天鼹化工总厂发生氯气泄露事件,1 6 日凌晨发生局g t 爆炸,重庆江北区第1 8 中学停育馆作为临时避难所,l 临时安置核心区群众近3 0 0 0 名。城市公西作为城市与自然韵一十切合点,可以说是城市中“人造的自然”,是城市中的绿洲与避难所。随着城市灾害防治研究的深入,我国己逐渐步八城市公园避灾救灾功能建设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两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 1 2 政治背景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约占全球灾害总损失的四分之一左右,占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3 - - , 6 u ;再加上我们正处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转折时期,人为灾害也有所增加。防灾避灾建设历来都是党和政府十分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1 9 9 8 年,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规划( 1 9 9 8 - 2 0 1 0 ) ,第一次以专项规划的形式提出了国家的减灾方针。2 0 0 7 年8 月5 日,为了全面加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提高防范应对自然灾害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国务院发布了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密切协调配合,研究制定实施有关政策和措施,确保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实现。2 0 0 7 年1 0 月1 5 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强防灾减灾工作。这是当前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是统筹人与自然的发展必要的工作环节。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必然要求,也是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要坚持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治标治本兼顾,政府社会协同,全面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和抵御能力。2 0 1 0 年3 月5 日,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加强防灾减灾建设”。中国正处于高速城市化进程中,未来1 0 - - - - 2 0 年内城市灾害的背景不会改变,无论是富裕的东部还是正在开发的西部,城市灾害都是不能忽视的问题,防灾减灾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防灾减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中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灾害损失日趋严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加强防灾减灾的建设,研究城市公园避灾救灾的规划建设就很有必要。2 1 3 时代背景( 城市灾害引起的反思)2 l 世纪伊始,全球发生了一系列令人震惊的灾害性事件:2 0 0 1 年美国世贸中心倒塌;2 0 0 3年我国“非典”突发,美国加拿大大面积停电;2 0 0 4 年印度洋海啸、法国戴高乐机场2 e 候机厅屋顶坍塌;2 0 0 5 年南亚大地震;2 0 0 6 年台风频繁登陆、沙特麦加发生践踏事件;2 0 0 8 年1月的冰冻灾害、5 月的8 0 级汶川大地震;2 0 1 0 年智利8 1 级大地震世界进入了一个重大灾害频繁发生的时代,“原来我们引以为豪的现代都市竟是如此脆弱”,防灾减灾的思想深入人心。( 1 ) 印度洋海啸的叫嚣2 0 0 4 年1 2 月2 6 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波及印度尼西亚、泰国、缅甸、马来西亚、孟加拉国、印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索马里、塞舌尔、肯尼亚等东南亚、南亚和东非十多个国家,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此次地震是近4 0 年来全世界最强烈的地震之一,地震引发的海啸也是印度洋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海啸灾难共造成约2 3 万人死亡或失踪,其中包括数千名外国游客,经济损失1 0第= 章引言超过1 8 0 亿美元。在此次地震日i 发的海啸灾难中,印尼、斯里兰卡、印度和泰国灾情最为严重。印尼有近1 7 万 死亡或失踪,其中亚齐省死亡 敷达1 2 万,20 万人流离失所。斯里兰卡有3 5 万多人死亡或失踪,1 0 万多座房屋被毁坏,上百万人流离失所。印度有l 万多人死亡,5 0 多人失踩。豢国有近5 4 0 0 丧生,2 舯0 多 失踪。( 2 ) 汶川大地震的挥远髟响2 0 。8 年5 月1 2 日1 4 点2 8 升,在我国四川故川发生了震惊世界的80 缀大地震。其震级之高、伤亡之惨、损失2 中影响之广让所有的中国 痛心疾首、女骨铭心,波川大地震是自然灾害给人来社会带来的惨痛悲剧。圈22 :汶川地震前后公同绿地主要功能对比f i g22 :e a 曲a l l a k e c o m p a r e d b e f c f e 锄da f 蛔m e m a i nf u n c 6 0 n i n p a r k s目h * :* l 目t m o 日镕* * 女女目i 在其间成都市人民凳园迅速接纳丁转移至此的市妇产医院的产妇和婴儿:富乐山公园在绵阳市面临唐家山堰塞湖严重威胁时成为临时安置市民的理想场所;都江墙水立化广场、什部市浩术镇永* 公园等一系列城市公园也成为居民的避难所”“。汶川丈地震的悲痛蔗掠丁全国,使人 n 对城市公园的荫灾功能有了深刻的认识。地震发生前,认为城市公园的功能是休憩娱乐和运动健身的分别占2 78 1 和2 48 5 :地震发生后4 61 5 的被调套青认为公圆绿地的主要功能应该是防灾“”( 图2 - 2 ) 。经国务院批准自2 0 0 9 年起每年的5 月1 2 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2 0 0 9 年5 月1 1日国务皖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减灾行动自皮书介绍中国减灾事址的发展状况。这是中国政府发表的第一个有关防灾减灾工作的白皮书,白皮书强调,中国政府将始终坚特咀人为本的理念,以增长生社会的综台减灾能力为核心啦提升城乡基础社区的综台减灾能力为重点,以增强全社会民众的防灾减灾意i f 和提高避灾自救水平为基础,全面提高综台防范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水平。汶川大地震之后,不论党和政府压是普通市民,都深刻认识到丁自然灾害对城市和社会带来的危害。有关城市公园防灾救灾的相关研究也增多防灾减灾的思想深入人心加强防灾减寅建设的工作也在逐步实旆,城市公目避灾救宄的功能得到最广泛的认同。( 3 ) 智利大地震的警钟敞响2 0 1 0 年2 月2 7 日1 4 点劓分,智利第二大城市康塞昔西翁发生里氏88 级特大地震- 震中位于智利比奥比奥省( b i o - b i o ) ,位于智利康塞昔西翁( c o n c e p c i o n ) 东北8 9 公里,位于智利首都圣地亚哥西南3 3 9 公里,震源位于地下5 5 公里。靡塞普西翁人口稠密。地震发生后又连续发生多次60 级以上韵余震并引发海啸,波及包括澳大利弧在内的多个国家。截止2 7 日晚地震已经逢成至少7 5 0 死亡。智利总统巴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i i i 量皇罾量| 皇量量皇皇皇皇量置罾舅量鲁量量墨舅置鼍舅曼圈皇奠舅舅薯冒奠| | 量薯皇一切莱特已召开紧急会议,宣布国家进入“灾难状态”。智利大地震的震级之大,危害之广,震惊了全世界。近年来地震灾害的频繁发生,更是传出了“地球进入了震动模式”,反应了人们对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警觉。从这个意义上讲,智利大地震向全世界人民敲响了防治灾害的警钟。2 2 研究的意义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市场行销管理
-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温州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综合练习化学试题卷(三模)含解析
-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教育集团2025届初三9月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 新疆司法警官职业学院《食品研究开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地球系统科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植物保护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哈尔滨工程大学《MySQL数据库》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工程伦理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韶关乐昌市2024-2025学年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上海中华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圆来如此简单公开课优质课件获奖
-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
- (本科)审计(第五版)全套教学课件完整版PPT
- GB∕T 3639-2021 冷拔或冷轧精密无缝钢管
- 西师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 总复习 教案
- 拖欠货款合同纠纷起诉状范本
- 幼儿绘本故事:迪迪不想原谅人
- 碳酸丙烯酯法脱碳工艺工程设计
- 巧用绘本提升自闭症儿童语言表达能力
- 计数型量具分析报告(Excel带计算KAPPA公式)
- 译林版六年级下册英语期中试卷(江苏南京江北新区2021年真卷含听力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