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获得了迅速发展,并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跨 国企业,如海尔、华为等,但同时,我国企业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 争以及严重的生存和发展压力。在严峻的形势下,我国的制造业企业 必须走国际化发展道路,获取广阔的国际市场和战略性资源,提升生 产技术水平和国际经营组织管理水平。而走国际化道路首要问题是选 择海外市场进入方式问题。 本文从企业自身内部所有权优势与东道国区位优两方面探索中 国制造业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问题。并应用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从所有权优势和区位优势两个角度提出了影响中国工业企业国际市 场进入方式选择的因素,所有权优势的四个维度包括战略柔性、营销 能力、技术能力及财务能力;区位优势的五个维度包括政府政策、市 场壁垒、收入物价水平、市场状况、地理文化特征。并依此编制了调 研问卷。 调查对象选择长沙、广州和深圳三地开展国际经营的制造业企 业。经过对变量指标的可靠性与有效性进行检验后,建立二项逻辑回 归模型,对论文提出的研究假设进行了验证。实证结果表明:战略柔 性能力、技术能力、营销能力强的企业会优先选择直接投资;物价高 的市场,企业会选择出口方式。 最后,根据本文的实证结果提出几点个人意见供中国制造业企业 在国际化决策过程中参考。 关键词:国际市场进入方式,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实证研究 a bs t r a c t o u rc o u n t r y se c o n o m yd e v e l o p sr a p i d l yi nr e c e n ty e a r s ,a n ds o m e e x t r a - o r d i n a r yb u s i n e s sb e g i nt oe m e r g e ,s u c ha sh a i e r 、h u a w e i ,b u to u r c o u n t r y se n t e r p r i s e s f a c ei n t e n s e c o m p e t i t i o n a n dt r e m e n d o u s s u b s i s t e n c ep r e s s u r et o o u n d e rt h es e v e r ec i r c u m s t a n c e s ,w em u s tt a k e + t h e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d e v e l o p i n gp a t h ,o b t a i nb r o a d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m a r k e ta n d t h es t r a t e g i ca s s e t s ,u p g r a d et h ek e yt e c h n o l o g ya n dt h eo r g a n i z a t i o n a l m a n a g e m e n ta b i l i t yo f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i z a t i o n m i l cs e l e c t i n gr i g h te n t r y m o d ei st h eq u e s t i o no ff i r s ti m p o r t a n c e t h et h e s i si n v e s t i g a t e st h ep r o b l e mo u rc o u n t r y sm a n u f a c t u r i n g ,i n d u s t r yh o wt oc h o o s et h ew a yi n t ot h e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m a r k e t ,a p p l i e s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p r o d u c ec o m p r o m i s e dt h e o r i e s ,p u t sf o r w a r di n d e xs y s t e m o fo w n e r s h i pa d v a n t a g ea n dl o c a t i o na d v a n t a g ew h i c hm a t c h e sc h i n e s e m a n u f a c t u r i n ge n t e r p r i s ea c t u a lc i r c u m s t a n c e ,i n c l u d es t r a t e g yg e n t l e , m a r k e t i n ga b i l i t y , t e c h n i q u ea b i l i t y , f i n a n c i a lc a p a c i t ya n dg o v e r n m e n t p o l i c y , m a r k e tb a r r i e r , i n c o m ea n dp r i c el e v e l ,m a r k e tc o n d i t i o n , g e o g r a p h ya n dc u l t u r a lc h a r a c t e r , a n dd r e wu p a n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a c c o r d i n gt ot h i s 1 1 1 e s a m p l e i sf r o mt h ei n d u s t r i a l e n t e r p r i s e s o f c h a n g s h a , g u a n g z h o ua n ds h e n z h e n ,w h i c he n g a g e di nt h e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b u s i n e s s t h r o u g ht e s t i n gt h ec r e d i b i l i t ya n dv a l i d i t yo ft h et a r g e tv a r i a b l e ,b u i l du p ab i n o m i a ll o g i cr e g r e s s i o nm o d e lt oi n s p e c tt h ea s s u m p t i o n 1 1 1 er e s u l to f t h ee m p i r i c a ls t u d ys h o w st h a t :t h ee n t e r p r i s e sw i t hs t r o n g e ra b i l i t yi n s t r a t e g yg e n t l e ,m a r k e t i n g ,t e c h n i q u ei n t e n dt oc h o o s ed i r e c ti n v e s t m e n t ; t h er e g i o nw i t hb e t t e rg o v e m m e n tp o l i c yw i l ls t i m u l a t ec h i n e s e e n t e r p r i s e sp r e f e rd i r e c ti n v e s t m e n tt oe x p o r t a tt h ee n d ,t h et h e s i so f f e rs o m ea d v i c et or e f e r e n c e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 r e s u l to ft h ee m p i r i c a ls t u d y k e y w o r d s :i n t e m m i o n a lm a r k e te n t r ym o d e ,o w n e r s h i pa d v a n t a g e , l o c a t i o n a d v a n t a g e ,e m p i r i c a lr e s e a r c h 原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 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论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 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 中南大学或其他单位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共同工作的同 志对本研究所作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 储签名7 哗 日期:冰8 年岁川日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了解中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 留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可以采用复印、缩印或其它手段保存学位论文;学校可根据国家或湖南 省有关部门规定送交学位论文。 作者签名:7 竽导师签名:喜串碍吼如君年岁月2 么日 硕士学位论文第l 章导论 1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1 章导论 国际化经营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企业海外市场的进入方式问题随着全球经 济一体化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表现最活跃的就是跨 国公司,目前,全世界有6 万余家跨国公司,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实体,它们控 制着世界上9 0 的对外直接投资额,世界4 0 生产份额,6 0 的国际贸易额,而且, 许多行业往往被几十家、甚至几家跨国公司牢牢控制,如软件业、飞机业的等行 业。 中国经济凭借着改革开放后的飞速发展,近年也已经成为跨国公司投资的首 选之地,成为吸收外资最多的国家,特别是中国“入世以后,中国市场使国际 上许多跨国公司纷纷把目光投向中国,大项目和增资数额持续增长。迄今,全球 五百强企业当中超过4 0 0 家在中国进行了直接投资。 在目前的中国市场上,既有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中国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 之间的竞争,以及在华投资的外国企业之间的竞争。中国市场已明显地具有国际 市场的特征,这就意味着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实际上已具有国际竞争的性质。我国 企业即使未走出国门也已被卷入到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之中,也不得不面对一些 强大的世界著名跨国公司的竞争,而我国制造业企业在组织管理能力、技术开发 能力、营销能力、融资能力等方面均与发达国家企业差距甚远,在市场竞争中明 显处于不利地位。面对这种严峻的市场环境,中国制造业企业唯有走国际化经营 之路,在全球范围内最有效地利用各种经营资源,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在 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 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 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 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一 在中国制造业的经济实践中,对外投资已逐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中国经 济高速发展的前提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们的) 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中国制 造业企业也走向了国际市场,开始了国际化的经营。截至2 0 0 6 年底中国在全世 界1 6 0 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超过一万家海外投资企业,投资动机也日趋多元 化,部分大型企业积极的在外寻求战略资产,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可 持续发展。我国的部分企业也抓住了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宝贵机遇,实现了快速发 展,甚至成为拥有一定世界知名度的优秀跨国制造业企业。如海尔,t c l 等由于 硕士学位论文第1 章导论 企业战略运用的好,抓住了发展机遇,因而发展较为迅速,积累了雄厚的资金。 在海外投资中,充分运用了收购、兼并等投资方式。如联想收购i b m 笔记本业 务,中信采用国际融资方式购买波特兰铝厂1 0 的所有权。采取收购、兼并的方 式进入东道国在我国仍然是一种比较新的投资方式。此外,我国一些实力比较雄 厚的民营制造业企业也开始成为海外投资的主体之一,并日渐展现出蓬勃发展生 机,在目前国内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中,万向、华为等一些民营公司的龙头企业, 都已不同程度地走向国际市场。 但总体说来,中国的企业规模小、实力弱、跨国经营的经验明显不足,距离 国际知名跨国企业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许多制造业企业在向海外发展的过程中遇 到了不少问题。例如,企业资金不足,开发海外市场力不从心,大多依靠出口方 式或倚重国外的代理商;由于对国外的文化和社会条件不了解,有的企业一直犹 豫不决,丧失了许多机会,有的盲目进入而遭受很大损失。特别是最近几年,中 国已经成为反倾销调查的最大受害国,贸易性壁垒和反倾销调查成为企业进入海 外市场的瓶颈。选择进入海外市场方式,发挥中国制造业的优势,战略性地开发 东道国的市场。 因此,海外市场进入问题就成为了中国制造业企业面对的重要课题,而海外 市场进入模式( 方式) 的选择更是其中的关键问题。而究竟选择哪种进入方式应 结合企业的所有权优势和东道国的区位优势进行科学决策,做出正确的进入决 策。换句话说,在企业进入海外市场之前,必须对自身掌握的资源和东道国的各 种区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找出最适合企业的海外市场进入方式,提高企业国 际化的成功率,实现企业的迅速发展。 1 2 研究目的 同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相比,我国大多数制造行业的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还处 于初级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投资项目的技术含量不高,企业对外投 资地区结构不尽合理;由于实力所限,单项投资规模相对较小,无法在国外市场 拥有较强的竞争力;与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中国企业直接投资 的规模一般较小;中国制造业业在国际市场上缺乏核心竞争力,单纯依赖价格优 势。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多数为加工贸易型,产品也大多只是进入附加值低的市 场;对外投资的法律限制与繁琐的审批制度严重制约着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的积 极心。究其原因是我国大多数企业无论是企业自身的规模、管理水平、技术创新、 国际化经验、对国外目标市场的了解等,还是政府的管理方式滞后于国际发达国 家。因此,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到底是坚持利用国内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优势、采 取低投入、低风险、低收益的出口方式,还是采取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对外 2 硕士学位论文第1 章导论 直接投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最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是值得深入探讨的。 目前,跨国经营的迸入策略是企业进行跨国经营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跨国 经营能否取得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国际市场的进入决策的正确与否。东道国 的市场环境是否适合本企业优势的发挥;企业在决策时考虑的各方面因素是否全 面;企业的决策方法是否科学;进入方式是否正确,这些都对企业跨国经营能否 取得成功起到重要作用。但归根结底,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选择恰当的国际市 场进入模式,应从本企业的特定优势即所有权优势和东道国的区位因素出发。本 文的目的就是对影响跨国经营模式的若干因素进行分析,期望对企业选择跨国经 营模式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1 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 3 1 研究内容 本文将在回顾目前文献中市场进入方式理论模型与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用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o l d 模型,从企业内部所有权优势、东道国区位优势两方 面来探讨中国工业企业的国际市场进入方式选择问题。 尝试提出与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相关的因素如何影响出口与直接投资两种 方式选择的假设关系。通过对长沙、广州、深圳等地一些制造业企业的调查数据, 进行实证的分析,探索企业内部所有权优势和东道国区位优势中哪些因素对中国 制造业企业直接投资方式有利,哪些因素对出口方式有利,验证假设关系。 根据实证研究结论可以为中国制造业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时选择正确的方 式,同时也可以为我国企业在“走出去一过程中如何重视对直接投资有利的因素, 成功的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提出建议。 1 3 2 研究方法 本文属于实证研究的范畴,研究方法采用的是调查法( s u r w y ) 其基本做法 是首先提出研究的假设,然后通过设计调查问卷获得相关数据,根据数据结果对 所提出的假设做出验证,最后给出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在问卷的设计阶段根据 所做研究的内容生成问卷,问卷的指标或问题的产生是对相关领域进行较为细致 的文献研究,并结合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设计问卷的指标。由于本文研究的内容 在国内外文献中没有成熟的指标体系,所以有一部分指标是根据前人的文献设计 出来的。为了保证研究的内容缜密、有效,在本文中根据所调查数据进行证实性 因子分析,根据问卷信度与效度的分析结果最终生成有关研究对象的最终量表。 最后采用二项逻辑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假设进行验证。 3 硕士学位论文第1 章导论 1 3 本文结构 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从海外市场进入模式出发,阐述研究意义,接着回 顾国内外各种相关理论,根据有关理论,构建了进入模式的决策框架和过程,分 析了影响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关假设,最后通过实证检验假 设,如图所示: 1 导论(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 2 国内外相关文献和实证研究 u 3 中国制造业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方式的决策方法 u 4 提出假设( 提出假设、数据搜集、数据分析) u 5 假设检验( 对提出的假设进行检验,并分析了各种相关因素对进入模式 的影响) u 6 全文总结( 提出相关建议及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4 硕士学位论文 第2 章相关文献综述 2 1 国外相关文献 第2 章相关文献综述 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国际直接投资的规模迅速扩大,跨国公司也得到了空 前的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一支不可发展的重要力量。跨国公司不仅是对外 直接投资的主体,也是出口和契约进入模式的主体,一般认为,对跨国公司海外 市场进入模式的研究始于1 9 世纪6 0 年代美国学者海默的开拓性探索,此后,各 国学者开始了对这一现象的广泛探索和研究,并运用和发展了各种来对企业国外 市场进入模式选择问题做了不同的探讨,这些海外市场进入方式选择理论主要包 括: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国际生产这种理论、演进理论、交易成本理论、 谈判实力理论、组织能力理论。出发,重点阐述与跨国公司市场进入方式有关的 理论。 2 1 1 垄断优势理论 2 0 世纪6 0 年代初,美国学者海默运用产业组织理论对美国企业的对外直接 投资行为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提出并建立了f d i 垄断优势理论。根据海默的 理论,一个企业的进入模式选择是由市场的不完全性以及企业的垄断优势决定 的,换言之,企业为什么选择f d i 方式以取得对经营活动的控制权而不采取出 口和技术许可的国际市场进入模式,是由企业所处的市场结构和企业的垄断优势 所决定的。【i 】垄断优势理论把f d i 作为一种国际市场进入模式,并与出口和许可 经营相比较,分析了跨国公司f d i 的条件和动因。由于海默的理论是从美国的跨 国公司对外投资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因此对垄断竞争型、特别是寡头垄断型跨 国投资具有很强的解释性。特别的,这一理论所提出的跨国公司垄断优势,成为 随后发展起来的其他理论的基础。但这一理论以静态的方法界定企业的垄断优 势,无法解释不具备垄断优势的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更不能 用于分析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 2 1 2 内部化理论 1 9 7 6 年,英国学者巴克利和卡森( b u c k l e y & c a s s o n ) 在跨国公司的未来 一书中提出了内部化理论。t 2 1 1 t 9 8 1 年,加拿大学者鲁格曼( a m r u g m a n ) 在出 5 硕士学位论文第2 章相关文献综述 版的跨国公司的内部一书中,进一步发展了该理论。【3 】内部化理论建立在三 个假设的基础上:一是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不变;二是当生产要素特别是中间产品市场的不完全时,企业就有可能组织内部 创造市场,以取代外部市场;三是跨国公司是市场内部化过程超过国界的产物。 理论认为,由于中间产品包括知识、技术、信息和管理专长等市场是不完全的, 企业通过市场发生的交易行为就容易出现时滞、讨价还价及购买者对产品了解的 不确定性等问题,使企业不能保证获利。因此,为了克服外部市场上的交易障碍 或弥补市场机制的内在缺陷,企业将中间产品市场在一个厂商中内部化,即将市 场上的买卖关系纳入企业内部的生产活动中去,从而达到利润的最大化。内部化 理论仍然以市场不完全作为假设前提,把发达国家拥有的垄断优势看成是给定 的,认为东道国市场竞争只是被动的应对新进入的跨国公司,这一假设与现代市 场动态变化竞争结构不相符。 2 1 3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英国学者邓宁( j o h n h d u n n i n g ) 在1 9 7 6 年发表的贸 易、经济活动的区位和跨国公司:折衷理论探索一文中提出,【4 】并在1 9 8 1 年 出版的国际生产与跨国企业一书中对这一理论给予了充分的阐述。【5 】邓宁把 跨国公司拥有的优势分为三个特定优势,用以系统说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 动因和条件,从而把海默以来的跨国公司理论以及赫克歇尔一俄林的新古典国际 贸易理论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框架。跨国公司的三项特定优势为:( 1 ) 所有权优势, 即跨国公司拥有的各种资产及其所有权形成的特定优势。这些优势主要采取技术 等无形资产的形式,这类资产至少在一定时期内为该企业所垄断。( 2 ) 内部化优 势,即跨国公司自己使用所有权优势比出售或出租给外国公司更有利,内部化源 于市场的不完全性,并主要源于交易市场的不完全;( 3 ) 区位优势,即企业在东 道国结合当地要素投入来利用其优势时必须比利用本国要素更有利。主要包括: 东道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广阔的商品销售市场、低廉的生产要素成本、吸引外资 的各种优惠政策等优势。邓宁认为,决定境外直接投资的三个因素之间是相互关 联的,其中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是企业开展境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区位 优势是境外直接投资的充分条件。如果企业只具备所有权优势,而没有能力使之 内部化,或将其内部化使用的成本偏高,同时缺乏有利的境外投资场所,则只能 选择非股权转让的方式;如果只具备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而无区位优势时, 则出口贸易是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一种较好形式;当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时,企业 则应进行境外直接投资,这样做有利于提高投资效益。如下表: 6 硕士学位论文第2 章相关文献综述 表2 1 企业跨国经营可选择的途径 进入市场方式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 对外直接投资具备具备具备 出口具备具备不具备 技术转移具备不具备不具备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综合了以往各种理论的精华,对跨国公司的国际投资活动 具有极强的解释性。它既适用于发达国家,也可用于发展中国家。因此被冠以“通 论一之称。 过去o l i 模型被广泛应用来解释进入方式的决定,而且它的基本思想也得到 了几个实证分析的支持。n a k o s 和b r o u t h e r s 等采用此框架来解释跨国公司面对 转型经济国家如c e e 的进入方式的决定。【6 】【7 a g a r l l r a l 和r a m a s w a m i 通过对美国 服务业企业进行实证检验得出了支持该理论的结果。【8 】但是尽管o l i 模型是折衷 的、并被证实有可测量性,而且有很强的解释能力,但是它仅仅是一个静态的模 型。该模型试图将所有影响进入方式重要的因素都考虑到,但事实上它忽略了战 略因素,决策者周围的不确定因素和竞争等因素。 2 1 4 演进理论 2 0 世纪7 0 年代中期以来,以约翰森和瓦尔尼( j o h a n s o n & v a h l n e ) 为代表 的北欧学派使用企业行为理论研究方法,提出了企业国际化演进理论。【9 】该理论 假设企业进入外国市场的规模是随着企业海外经营的经验的逐渐积累而不断变 化的,认为当企业经营者对海外市场信息缺乏了解时,为了降低风险,企业就会 把海外投资降低到最低点,此时,企业的海外经营活动仅处于试探阶段;当企业 经过一段的海外经营活动后,企业的海外投资经验得到了一定的积累,此时企业 对该海外市场的投入就会增大,就会要求控制度更高的进入模式。根据这一解释, 约翰森把企业的海外经营分成了四个阶段,间接出口一直接出口( 在目标国建立 分支机构) 一许可经营一直接投资建厂,并认为上述四个阶段是一伊连续一、“渐 进 的过程,表示了一个企业海外市场的卷入程度或由浅入深的国际化程度。企 业的海外经营基本上都应遵循这样的渐进过程,当然也存在例外情况,比如,当 企业拥有足够雄厚的资产,与其海外投资相比之下微不足道时,海外经营阶段的 飞跃也是有可能的。这一理论的优点在于将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行为看作动态的 过程,而前述的理论都是静态地研究某个选择决策。但这个理论只考虑一个变量 国际经营的经验,将问题过分简化了。 7 硕士学位论文第2 章相关文献综述 2 1 5 交易成本理论 1 9 8 6 年,安德森和盖挺能( a n d e r s o n g a t i g n o n ) 以交易成本的经济学分析 为基础,提出了交易成本理论。【l o 】该理论把“控制 看作是影响企业海外市场风 险和收益的唯一最重要的决定因素,认为选择市场进入方式的关键因素是确定合 理的跨国经营的控制程度,因为对跨国经营的控制程度直接影响到企业海外经营 的利润和交易成本,它根据对海外企业控制程度的不同,把市场进入方式分为“高 控制、“中控制 和“低控制 三大类1 8 种。而影响企业控制程度的因素有四 个:( 1 ) 专用资产。它是指为一个或少数几个客户的特殊需要所做的专门投资。 这类投资可以是某些特殊设备,也可以是某些专有知识。( 2 ) 外部不确定性,即 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不确定性。包括国家的政治不稳定和经济变动等。( 3 ) 内 部不确定性,即企业内部原因造成的经营风险。包括国际管理经验、社会文化差 异和人力资源的充足性等。( 4 ) “搭便车一现象。即交易的一方利用另一方的努 力获得利益,而不需承担任何风险。上述这四个因素与跨国公司的海外市场控制 程度是正相关的,即企业拥有的专用资产越多,外部不确定性越高,企业的代理 问题就越突出,而为了解决因信息不对称、市场失效和机会主义行为等造成的内 部交易成本过高的问题,外国投资者往往倾向于选择控制程度高的独资模式。已 有大量的文献应用交易费用理论框架成功地对f d i 进入模式的影响因素作了解 释。1 1 1 1 2 】【1 3 】1 1 4 1 但是交易成本理论是一个难以度量的概念,导致这一理论框架对 于企业在世纪决策中的启示作用是有限的,这一理论也忽视了政府规制的作用和 企业本身的战略因素,假设进入模式的唯一目的是利润最大化,这并不符合现实 条件。 2 1 6 谈判实力理论 谈判实力理论也可称为讨价还价实力理论,由f r a g r e 和w e l l s 提出,这一 理论认为,进入模式是跨国公司和东道国合作伙伴之间讨价还价博弈的结果,博 弈双方的谈判实力对比决定了跨国公司选择特定的进入模式。跨国公司的谈判实 力主要来源于其技术、资金、管理和无形资产的优势,跨国公司全球战略运作模 式和母国政府的鼎立支持也会增强跨国公司的谈判实力。东道国合作伙伴的谈判 实力主要来源于:东道国政府的保护程度、经济增长速度、市场规模、廉价的劳 动力以及政府利用外资的战略。【1 5 】【16 】【1 7 】谈判实力理论假设讨价还价双方的实力 对比结果能用所有权比例来衡量,因此基本上都只是用于解释股权进入模式选 择。但是这一理论仍然只是静态的看待跨国公司和东道国之间的谈判实力关系, 然而,随着东道国技术的进步,以及跨国公司的投资变成一种沉没成本,双方实 硕士学位论文第2 章相关文献综述 力对比将会发生强烈的改变。而且谈判实力本身也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是无法具 体衡量的。最后,这一理论也没有对谈判实力与股权比例之间的关系做出一个合 理的、明确的解释。 2 1 7 组织能力理论 组织能力理论是学者莫德霍克( m o d h o k ) 在1 9 9 7 年提出的。【1 8 】它是建立公 司组织理论的基础上,强调的是资源承诺,认为公司是能力资源和知识资源的集 合。该理论同交易成本理论一样选择了专用资产、内外不确定性和搭便车现象等 作为影响因素,但从不同角度分析了这些因素对资源承诺的影响。该理论认为公 司选择的进入方式是最能够有效转移和利用资源的方式,而由于市场失灵的存 在,企业内部资源配置在一些特定条件限制下会更有效率。该理论强调了组织的 能力,认为如果公司的资源隐含性强,公司的资源就很难通过交易方式来转移, 或容易被他人仿效而丧失价值,公司会选择自建全资子公司的形式。如果公司不 具备所有的资源,公司可通过合资企业或购并的形式获得其他公司的资源,增强 组织的能力。 , 2 2 国外实证研究现状 从现有的f d i 进入模式选择研究文献来看,绝大部分属于实证研究,所应用 的理论主要是交易成本理论、谈判实力理论和折衷理论,以此来指导企业对外直 接投资。【1 9 】【2 0 】【2 】 从总体上看,研究对象主要分为四种:独资模式和合资模式、合资模式的所 有权结构、合资模式和并购模式、新建模式和并购。所分析的影响因素可分为三 类:母国因素、东道国因素、企业因素。企业因素是指跨国公司本身所拥有的各 种特有资产,包括企业的国际化经验、资产规模、广告支出强度、研发强度等, 母国因素主要指文化背景和经济背景,东道国因素指市场规模、市场潜力、管制 程度文化特性等。表2 2 是部分实证研究文献和其运用的主要理论与主要发现。 9 硕士学位论文第2 章相关文献综述 表2 2f d i 进入模式影响因素的部分实证研究现状 文献 运用理论主要发现 子公司规模( + ) ,技术水平( + ) ,广告强度( + ) ,产 f a g r e & w e ll s谈判实力理论 品差异化( + ) 产业竞争程度( 一) 国际化经验( + ) ,产品多样化( 一) ,产业增长速度 h e n n a r t 交易成本理论 ( 一) ,研发强度( + ) ,广告强度( 一) ,东道国产业 密集度( ? ) 折衷理论公司规模与国际化经验( + ) ,多元化能力( ? ) ,市 a g a r w a l 场潜力( + ) ,投资风险( ? ) ,合资风险( ? ) 人力资本( + ) ,产业技术密度( 一) ,资源密集型产 m u t i n e r l li演化理论 业( + ) ,东道国市场规模( + ) ,母公司规模( + ) ,国 际化绎聆( + ) ,文化差距( 一) ,进入壁垒( 一) p a l e n z u e l a 交易成本与谈判实 资源专用性( 一) ,资本强度( 一) ,公司规模( ? ) , 力理论国际化经验( ? ) ,国家风险( ? ) ,文化距离( 一) 权利距离指数( + ) ,风险规避指数( m a k i n o 交易成本理论 b a r b o s a 公司规模( + ) ,资源专用性( ? ) ,研发强度( + ) ,资 交易成本与谈判实 力理论 本强度( 一) ,东道国产业密集度( ? ) 产业增长速 度( 一) 东道国产业密集度( + ) ,文化距离( 一) ,资源密集 折衷理论 型产业( + ) ,子公司资本规模( 一) ,子公司与母公 t a t o g l u 司产品差异( 一) ,子公司年龄( + ) 2 3 国内相关文献 高敏雪和李颖俊通过实证分析方法对邓宁的跨国直接投资发展阶段论进行 了实证分析,得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相对滞后的结论。【2 3 1 邱立成和于李娜对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模式及其影响因素作了定性的分 析,他们认为影响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主要因素体现在:是市场环境因素、政 策因素、投资结构变动因素( 包括投资来源结构和投资产业结构) ,跨国公司经 验和知识积累因素以及中外合资企业的制约因素。 2 4 1 1 2 s 】 姚玲珍和杨大楷通过对合资形式造成效率损失的成本剖析,发现合资形式并 不是完全适应国际市场的方式,必然面临着向独资的转化问题。【2 6 】 l o 硕士学位论文 第2 章相关文献综述 田存志和熊性美应用不完全信息下的契约理论,考察了跨国公司的两种进入 模式:直接投资和契约投资。【2 7 l 张一弛国际投资理论和组织战略理论出发,运用美国商务部的官方统计资 料,对1 9 7 卜1 9 9 4 我国两岸三地对美国直接投资行为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 结果发现在第一次跨国投资的浪潮中,两岸三地的对美直接投资行为尽管在时间 进程、投资者类型和不同类型投资者对进入模式的选择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但是兼并与收购是两岸三地对美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另外他还认为,对进入 模式产生显著影响的不是中美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而是华人社会自身的文化特 征。投资目的不是利用企业自身已有的资源优势去获取利益,而是为了提高企业 自身未来的竞争优势而获取战性的资产【2 s 】 程惠芳和阮翔运用引力模型对国际直接投资区位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得出 投资国与东道国的经济规模总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及双边贸易量与两国间的国 际直接投资流量呈正相关。【2 9 】 魏后凯、贺灿飞对f d i 进入中国市场模式的区位因素作了实证分析,他们以 中国各个省市的合资企业和独资企业项目数及其区位商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市场 规模、市场增长速度、经济开放时间、市场发育程度、人力资本以及劳动力成本 作为解释变量,通过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他们认为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确实存在 着不同的投资投资区位行为,其中中外合资方式对市场规模、市场潜力、人力资 本和劳动力成本反应比较敏感,而外商独资方式偏好于投资风险低、市场发育程 度高、经济开放时间长的地区。【捌 高晓晖运用灰色系统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最佳规模进行了分析,认为未来 几年我国f d i 的规模会继续增加。【3 l 】 江小涓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并对十五期间我国的对 外直接投资规模进行了预测。【3 2 1 米尔顿科特勒通过对中国跨国兼并和收购的2 4 个案例分析,总结出中国 跨国兼并和收购的2 4 个策略。【3 3 】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的吴弦从国际政治和经济发展的角度研究了经 济全球化背景下欧盟市场进入战略。1 3 4 1 徐波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外 部市场对欧洲经济而言,已经显得很重要,欧盟也因此更加看重外部市场的开拓。 徐波研究了中国企业对西欧地区生产性投资进入方式的现状,并对餐饮、中药等 行业在西欧的进入次序和发展战略。【巧】 许晖以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模式决策的相关理论探讨及模型构建为基础,通过 对2 7 家荷兰中资企业的邮寄问卷和深入访谈,采用关键因素分析评价法,对于 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相关的关键因素进行评估,并研究探讨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 硕士学位论文 第2 章相关文献综述 进入模式及国际化经营方面的若干决策。研究发现,在影响进入模式的外部因素 中,目标国市场因素相对于本国环境因素要更加重要一些,在影响进入模式的内 部因素中,企业国际经营的经验、企业战略相对于企业在目标国市场资源承诺的 状况和程度要更主要一些,这也说明了中资企业在海外市场还处于小规模经营、 初期发展阶段,在国际市场的资源投入较低。【3 6 】 东北大学的宋亚飞对我国跨国直接投资领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我国企业 海外发展的多方面进行了探索和比较,并对我国企业海外市场的进入模式和进入 动因进行了总结。【3 刀 鲁桐于2 0 0 1 - - 2 0 0 2 年对浙江广东山东湖南北京广西六省市有海外经营业务 的2 2 0 家生产型企业做了实地和问卷调查。所选取的企业样本中,8 2 为私营企 业,1 8 为集体制改制后的股份制企业,调查结果表明:中国民营企业的国际化 仍处于起步阶段。9 0 的企业选择的国际化进入模式为贸易式进入。且半数以上 的企业处于控制出口渠道和价格的考虑,选择直接出口的模式进入国际市场。这 一方面说明在现阶段,中国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生产制造方面;另一方面 也说明大部分中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主要目的是给产品找到海外市场。【3 8 l 姚战祺对直接投资中的跨国并购和新建投资两种进入模式进行了分析。f 3 9 】 假设外国企业进入东道国的净收益是规模经济和市场势力的函数,通过建立一个 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的博弈模型,他认为如果并购后企业的市场势力增强,外 国企业将选择并购方式进入;如果并购后企业的市场势力变弱,关键要分析外国 企业从并购后企业的规模扩张中得到的企业平均成本下降的程度与由于市场优 势地位相对于新建投资的减弱而带来的价格优势丧失之比较,若前者大于后者, 则外国企业优先选择并购进入,反之,外国企业优先选择新建投资。 周燕从企业的合约理论对跨国公司在华的合资企业和独资企业进行了研究, 在她看来,对跨国公司市场进入模式进行研究,其实质是对企业边界进行研究, 跨国公司对不同进入模式的选择,实际上是对不同合约形式与合约结构进行选 择。从边际上看,合资似乎比独资面临更大的交易费用,但她认为,与独资相比, 合资能够节省信息的费用、监管的费用、语言、宗教、生活习惯等文化的费用, 以及政策制度的费用。这些费用的存在使得合资在某些情况下会比独资所面临的 费用更少。另外,她以中国的汽车行业为例,对政府政策费用中对合资比例进行 限制的管制措施进行了具体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补偿性合约安排的存在能够使 受政府管制的行业与非管制行业企业的资源使用效率相同。 国内学者聂名华、段云程、刘海云、张纪康、张志元等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 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对策等方面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和建议。 4 0 1 1 4 1 1 1 4 2 1 此外,潘镇、张传忠、费明胜、王钦等也从不同角度从理论上总结了中国企 1 2 硕士学位论文第2 章相关文献综述 业进入方式及其影响因素。【4 3 】【卅【4 5 】【徊【4 7 1: 从总体上看,目前国内在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存问题的研究多以定性分 析为主,多是从对数据表面描述这个角度来分析的。就某个问题孤立研究的较多, 系统分析的较少。尤其是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操作性的研究,几乎没有人涉足。 2 4 对现有理论的评述 整体上看,各种理论对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模式都有一定的解释力,许多实证 研究也对这些理论做了成功的检验。但是现有理论还是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首先,上述理论基本上都是采用静态分析或比较静态分析的方法,还无法用 动态理论进行分析研究。 - 其次,在理论发展方面,各种理论从实质上说仍未脱离折衷范式理论的框架。 折衷理论代表了多种综合理论的运用。影响企业进入模式选择的因素有很多。这 些因素对不同的企业和不同的环境,其影响也不同,站在不同的角度建立的理论 框架,对于解释进入模式选择的某一方面是成功的,但确实不全面的。正因为如 此,折衷范式理论试图综合所有的影响因素,建立一种综合性模型,并且分析他 们之间的关系,但目前还没找到满意的结果。 再次,实证研究在研究结论上的不一致,表面上是由于研究的对象、方法、 时间不同所致,实际上却反映了理论研究的缺陷。对企业进入模式的众多影响因 素,不同的理论分析的结论并不一致,是导致实证研究结论不一致的根本原因。 这说明了对进入模式选择理论的研究仍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之所| 以在不同的理论 间得到的结论存在不一致性,主要原因就在于各种理论往往只考虑到某方面的影 响因素,而将其他的影响因素人为地割裂开来,而且即使对那些考虑到的影响因 素,也只是进行单独地分析,忽视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实际上,影响进入模 式的各种因素间是存在有机联系的。 最后,目前的理论都是围绕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投资模式展开研究,所分析 的也只是发达国家的经济情况,而对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或其他发展中国家投 资进入模式研究极少,这种结果导致现有理论难以解释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进入海 外市场的行为。而且现有理论站在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角度上进行研究,忽视了 东道国企业和企业家对进入模式的影响作用。? 1 3 硕士学位论文第3 章中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方式选择分析 第3 章中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方式选择分析 3 1 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种类 3 1 1 传统国际市场进入方式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跨国公司只能通过两种方式进入国外市场。一是在目标 国家以外的地区生产产品向目标国家出口。二是向目标国家输送技术、资金、工 艺等资源,直接地或者采用联合方式运用当地的资源( 特别是劳动力和自然资 源) ,生产产品并在当地销售。而从经营管理的角度看,这两种方式可以分成三 类对国际化经营企业具有不同成本和利益的进入方式。【4 8 如表3 1 表3 1 传统国际市场进入方式概念与分类 概念分类 间接出口 贸易式进入 直接出口 许可经营 特许经营 契约式进入 管理合同 交钥匙合同 合资公司 投资式进入 独资公司 出口进入方式就是一切可以用来交换的有形的或无形的物品,以买卖关系为 依托,通过一个主权国家( 或地区) 的海关( 或边境) 运送到另一个主权国家( 或 地区) 的商品买卖行为。这里可能的成本节约由于发生在母国内,因此不能算作 企业从国际市场上获得的收益。出口在整个价值链上的收益环节并不多。出口进 入方式给企业带来的报酬只来自两个可能:一是由于出口扩大了市场,增加了产 量,从而得以提高生产规模,产生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获取价格优势,形 成良性循环;二是由于先进技术或者品牌声誉,会产生销售溢价收益。如果以出 口销售利润为基础来计算出口方式的风险报酬,那么需要从该利润中扣除国内销 售可能获得的利润、进出口费用以及代理人佣金等。 契约方式是通过利用企业的知识产权分享海外资本所创造的利润而使企业 获取经济利益。这种收益在转化成企业的风险报酬时需要扣除以下三个部分:一 1 4 硕士学位论文第3 章中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方式选择分析 是扣除由于转让技术而减少的企业本可以获得的销售利润;二是扣除可能发生的 技术扩散损失;三是扣除技术保护费用。当然,海外资本在利用企业的知识产权 的过程中,也可能发生技术创新、规模经济、要素重组、学习曲线等等方面的成 本节约以及技术领先带来的溢价收益。 如果采用海外直接投资方式,企业将生产经营活动转移到国外,则可以从价 值链的多个环节获益。比如根据生产要素的比较成本、运输与仓储费用以及顾客 服务的便利性等等,合理选择海外生产地点,利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手段科学组合 和配置生产要素,就能获得更高的收益。显然,这样的收益不仅来自销售环节的 溢价收益,还可来自对生产的科学组织和对海外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利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选择性必修下册(二) 单篇梳理4 归去来兮辞并序
- 烟台2024年05版小学4年级上册英语第4单元期末试卷
- 费用报销流程-记账实操
- 上海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 2024年汽、柴油深度加氢催化剂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高考化学复习讲义:化学反应与电能
- 文化自信心得体会800字
- 房屋转租第三方合同范本(30篇)
- 运动会安全应急预案
- 《技术的价值》教学设计(三篇)
- GB/T 25217.5-2019冲击地压测定、监测与防治方法第5部分:地音监测方法
- 第五单元写作《如何突出中心》课件 【新教材备课精研】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GB 24500-2020工业锅炉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 GA/T 1147-2014车辆驾驶人员血液酒精含量检验实验室规范
- 6071三菱欧蓝德outlander-ex维修手册原厂gr23a
- 精细化工概论-05洗涤剂
- 八仙过海故事800字
- 速卖通介绍课件
- 新员工入职培训教育登记卡
- 脑梗死PPT教学讲解课件
- 修理厂安全隐患排查制度(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