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专业论文)中国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pdf_第1页
(政治经济学专业论文)中国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pdf_第2页
(政治经济学专业论文)中国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pdf_第3页
(政治经济学专业论文)中国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pdf_第4页
(政治经济学专业论文)中国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城市的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加快我国城镇化进 程,是中央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中共中央关于制定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 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 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历史条件下,研究并重新审视 城镇化的理论,总结城镇化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进一步分析研究城镇化的动力机制, 促进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研究认为,城镇化的动力并非是单一的,而是出多层次、错综复杂的因素共同 促成,各因素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彼此相互影响,在城镇化进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经济增长为城镇化提供宏观动力;三次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中观动力,也是核心动力; 生产要素的流动使城镇化成为现实,构成了城镇化的微观动力: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机 制是城镇化的协调动力;此外,自然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等因素的改善也是城镇化的重 要动力。 本文在借鉴本领域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从理论到实践和实践到理论,从一 般到具体和具体到一般,从外圈到内核和内核到外围的思路和方法,对城镇化动力机制 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论文结合中共中央“十一五”规划的新形式,通过分析城镇 化进程中的动力机制及其缺陷,寻求优化城镇化动力机制的可行对策,以期能有益于我 国城镇化的加速发展。 关键词:城镇化;科学发展观;动力机制;制度创新 a b s t r a c t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t h eu r b a n i z a t i o no fc i t ya r eh o r i z o n t a l ( 1 y ) r a i s e d a n da r e t h e i m p o r t a n tm a r ko f m a n k i n d ss o c i e t ya d v a n c e q u i c k e nt h ec o u r s ei no u rc o u n t r yu r b a n i z a t i o n , a n di sad e f i n i t eg r e a ts t r a t e g yi nc e n t e ra n db u i l d st h e g r e a tm o v eo fr e l a t i v e l yc o m f o r t a b l e l i r es o c i e t yc o m p l e t e l y ”n a t i o n a le c o n o m ya n dt h es o c i e t yo ft h ec h i n e s ec o m m u n i s tp a r t y c e n t r a lc o m m i t t e ea b o u tl a y sd o w nd e v e l o p st h et e n - o n es u g g e s t i o n sp l a n n e do f5y e a r s ”i s p o i n t e do u t ,”p e r s i s t si nt h ec o o r d i n a t i o nd e v e l o p m e n ta tb i g - a n d m i d d l es m a l lc i t ya n ds m a l l c i t yt o w n ,a n dr a i s e st h es y n t h e t i c a lb e a r i n gc a p a c i t yo ft o w n ,a c c o r d i n gt of o l l o w si no r d e r a n da d v a n c e ss t e pb ys t 印a n dp r a c t i s et h r i f tt h el a n da n dt h ep r i n c i p l eo fi n t e n s i v e 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r a t i o n a ld e p l o y m e n t ,p o s i t i v e l ys a f e l yp u s h e s o nt h eu r b a n i z a t i o n l q = c a r r y i n g o u tu n d e rt h eh i s t o r yc o n d i t i o no fp r a c t i c a b l es c i e n c ev i e wo fd e v e l o p m e n t c o m p l e t e l y , a n ds t u d yl a y i n ge q u a ls t r e s so nn e w l yc l o s e l yr e a d i n gt h e o r yo fu r b a n i z a t i o n ,i ti s m a c h i n e - p r o c e s s e dt oa n a l y s et h em o t i v ef o r c et os t u d yt h eu r b a n i z a t i o nf u r t h e r , a n di ti sv e r y n e c e s s a r yt op r o m o t et h eh e a l t h i l yd e v e l o p m e n ti no u rc o u n t r yu r b a n i z a t i o nt of o l l o w - o n h i s t o r ye x p e 6 e n c eo f s u m m a r yu r b a n i z a t i o na n dl e s s o n t h i st e x t ,a r t i c l e ,e t c r e s e a r c hi st h o u g h t ,a n dt h em o t i v ef o r e eo fu r b a n i z a t i o nr e a l l yn o t i ss i n g l e ,a n di sb yt h em u l t i - l e v e la n dt h ei n t r i c a t ef a c t o ri sh e l p e dt ob r i n ga b o u tj o i n t l y , a n d h a sc l o s er e l a t i o n e a c ho t h e ri n t e r a c t i o nb e t w e e ne a c hf a c t o r , a n di sp l a y i n gt h ep a r to f d i 丘b r e n tr o l e si nt h ec o u r s eo fu r b a n i z a t i o n t h ee c o n o m yi n c r e a s e st ot h eu r b a n i z a t i o n p r o v i d e sm a c r o s c o p i cm o t i v ef o r c e ;t h r e ei n d u s t r i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 sa r et h em i d d l es i g h t m o t i v ef o r c eo fu r b a n i z a t i o n ,a n da l s oi sn u c l e u sm o t i v ef o r c e ;t h em o b i l eu r b a n i z a t i o n f o r m a t i o nm a k i n go fe s s c n t i a lf a c t o r so fp r o d u c t i o ni sr e a l i t y , a n df o r m e dt h em i c r o c o s m i c m o t i v ef o r c eo fu r b a n i z a t i o n ;m a c r o s c o p i cr e g u l a t i o na n de o n t r o la n dm a r k e tm e c h a n i s mo f n a t i o ni st h eh a r m o n i o u sm o t i v ef o r e eo f u r b a n i z a t i o n ;i na d d i t i o n ,t h ei m p r o v e m e n to f f a c t o r s s u c ha sn a t u r a le n v i r o n m e n ta n dh u m a n i t ys o c i e t ye n v i r o n m e n te t ca l s oi st h ei m p o r t a n t m o t i v ef o r e eo fu r b a n i z a t i o n t h i st e x t ,a r t i c l e ,e t c i su s i n gf o rr e f e r e n c et h i sd o m a i nh a v i n gh a do nt h ef o u n d a t i o no f r e s e a r c h ,a n du s i n ga r r i v i n gt h ep r a c t i c ef r o mt h e o r yw i t hp u t t i n gi n t op r a c t i c et ot h e o r y ,a n d f r o mg e n e r a l l ya r r i v i n gc o n c r e t ea n dc o n c r e t e ( 1 y ) t og e n e r a l ,a n dm o t i v ef o r c em e c h a n i s mh a s b e e nc a r r i e do na n a l y s i sa n dt h er e s e a r c ho fs y s t e mt oa n dt r a i no ft h o u g h ta n dt h em e t h o dt o p e r i p h c r yo ft h ec r n xo fam a t t e rf r o mp e r i p h e r yt ot h ec r u xo fa m a t t e rt ot h eu r b a n i z a t i o n t h e s i sc o m b i n e st h en e wf o r mo ft h ec h i n e s ec o m m u n i s tp a r t yc e n t r a lc o m m i t t e e ”15 ” p l a n n i n g ,a n dm o t i v ef o r o eb yw a yo fa n a l y s e si nt h ec o u r s eo fu r b a n i z a t i o nm e c h a n i s ma n d h i sd e f e c ta r es o u g h to p t i m i z i n gt 1 1 ef e a s i b l e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o fu r b a n i z a t i o nm o t i v ef o r o e m e c h a n i s m t h ea c c e l e r a t i o nd e v e l o p m e n ti nt l l eh o p eo fc a l lb eu s e f u lt oi no u rc o u n t r y u r b a n i z a t i o n k e yw o r d s :u r b a n i z a t i o n ;s c i e n c ev i e wo fd e v e l o p m e n t ;m o t i v ef o r c em e c h a n i s m s y s t e m a t i ci n n o v a t i o n i l 中文文摘 城市的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加快我国城镇化进 程,是中央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中共中央关于制定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 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 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历史条件下,研究并重新审视 城镇化的理论,总结城镇化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进一步分析研究城镇化的动力机制, 促进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当前研究我国城镇化,有其特殊的社会背景: 1 、国民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开始向实现“十 一五”计划的战略目标迈进,从实现“十一五”计划的战略目标的要求和当前社会经济 发展的客观实际分析,城镇化将成为下一阶段经济增长的一大关键。它是解决市场需求 不足、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与国际经济接轨等一系列迫切 问题的重要途径。 2 、我国的城镇化建设进入一个高速增长的关键时期。世界城镇化进程表明,当一 个国家的城镇化水平达3 0 左右时,城镇化将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据国家统计局数字, 2 0 0 5 年底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为4 3 ,全国的城镇人口5 亿多,城镇人口总量世界第一。 应该说,我国的城镇化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世界银行在 2 0 2 0 年的中国中开 宗明义指出:“当前的中国正经历两个转变:即从指令性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从农村、 农业社会向城市、工业社会的转变”。2 0 0 0 年7 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 ( s t i g l i t i z e ) 在世界银行中国代表处发言:“2 l 世纪初期影响最大的世界性事件,除高 科技以外就是中国的城镇化”。的确,伴随着改革的深入,城镇化已在中华大地上迅速 展开,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道亮丽景观。 3 、中国城镇化的国际环境发生了变化。中国加入w t o 之后,城镇化的外部环境发 生了重大改变,或者说中国的城镇化正面临着崭新的外部环境。经济的全球化,大型跨 国公司的增多,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使城镇化的外部环境系统趋于扩大,城镇化进程中 可利用的要素、信息增多,城镇的发展型式多样化。城镇化的条件更加成熟,同时对城 镇化的推进提出了更严格、更为迫切的要求。 本文研究认为,城镇化的动力结构并非是单一的,而是由错综复杂的因素共同促成, 各因素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彼此相互影响,在城镇化进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经济增 长为城镇化提供宏观动力;三次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中观动力,也是核心动力;生产要 素的流动使城镇化成为现实,构成了城镇化的微观动力;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是城 镇化的协调动力;此外,自然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等因素的改善也是城镇化过程中的重 要动力。 i i l 本文在借鉴本领域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从理论到实践和实践到理论,从一 般到具体和具体到一般,从外围到内核和内核到外围的思路和方法,对城镇化动力机制 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论文结合中共中央“十一五”规划的新形式,通过分析城镇 化进程中的动力机制及其缺陷,寻求优化城镇化动力机制的可行对策,以期能有益于我 国城镇化的加速发展。 论文分为五章来论述: 第一章:引言。主要阐述选题背景及意义,国内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综述,丌展研 究的思路、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及贡献。 第二章: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的理论基础。针对“城市化”与“城镇化”争论,明 确采用“城镇化”提法以及界定其含义是很有必要的。城镇化的评价指标中讨论了城镇 人口的界定以及主要的两种评价指标。城镇化发展的s 型曲线阐明了城镇化发展的规律。 还有一些基础理论,如: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理论;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斯的增长极理论: 区域发展不平衡理论;马歇尔的产业聚集与城镇化发展理论;产业结构演变理论等。 第三章: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分析。首先确定城镇化动力机制框架。紧接着论述了经 济增长为城镇化提供宏观动力;三次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中观动力,也是核心动力;生 产要素的流动使城镇化成为现实,构成了城镇化的微观动力;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 是城镇化韵协调动力;此外,自然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等因素的改善也是城镇化过程中 的重要动力。 第四章: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动力机制存在的缺陷。本章讨论了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动 力机制的缺陷问题。我国城镇化动力机制不足主要表现在:对城镇化的认识不够,战略 意识不强,指导乏力;城镇化的产业支撑薄弱,推动力量不足;农村劳动力、资金等要 素对城镇化的制约;城镇化进程中的制度障碍;我国城市人文社会环境建设制约城镇化, 等等。 第五章:城镇化动力机制的优化与完善。针对第四章指出的我国城镇化动力机制的 缺陷,提出了寻求优化城镇化动力机制的可行对策,以期能有益于我国城镇化的加速发 展。优化我国城镇化动力机制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城镇 化进程;大力培育城镇化的产业支撑力;加强对农业转移劳动力的培训,引导人口进城; 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综合服务功 能;深化政策制度改革,以制度创新作为城镇发展的新机制;树立新的经营城镇理念, 促进城镇快速发展:努力营造健康文明的人文环境,等等。 第一章导言 i 1 选题背景 城市的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加快我国城镇化进 程,是中央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中共中央关于制定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 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 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在当前形式下,研究我国城镇化的问题有更为深刻的社会背 景。 1 、国内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己开始向实现“十一五”计划的战略目标迈进,从实现“十一 五”计划的战略目标的要求和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分析,城镇化将成为下一阶 段经济增长的一大关键。它是解决市场需求不足、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和农村经济发 展模式转变、与国际经济接轨等一系列迫切问题的重要途径。 2 、我国的城镇化建设进入一个高速增长的关键时期 世界城镇化进程表明,当一个国家的城镇化水平达3 0 左右时,城镇化将进入高速 发展时期。据国家统计局数字,2 0 0 5 年底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为4 3 ,全国的城镇人口5 亿多,城镇人口总量居世界第一。应该说,我国的城镇化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 世界银行在 2 0 2 0 年的中国中丌宗明义指出:“当前的中国正经历两个转变,即从指 令性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和从农村、农业社会向城市、工业社会的转变”国。2 0 0 0 年7 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 s t i g l i t i z e ) 在世界银行中国代表处发言:“2 1 世 纪初期影响最大的世界性事件,除高科技以外就是中国的城镇化”。的确,伴随着改革 的深入,城镇化已在中华大地上迅速展开,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道亮丽景观。 3 、中国城镇化的国际环境发生了变化 中国加入w t o 之后,城镇化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或者说中国的城镇化正面 临着崭新的外部环境。经济的全球化,大型跨国公司的增多,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使城 镇化的外部环境系统趋于扩大,城镇化迸程中可利用的要素、信息增多,城市的发展型 式多样化。城镇化的条件更加成熟,同时对城镇化的推进提出了更严格、更为迫切的要 求。 居于上述社会背景,如何加快实施我国城镇化战略,进一步提高城镇化水平,促进 城乡协调发展,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本论文结合中共中央“十 一五”规划的新形式,通过分析城镇化进程中的动力机制及其缺陷,寻求优化城镇化动 力机制的可行对策。以期能有益于我国城镇化的加速发展。 。世界银行:2 0 2 0 年的中国,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 9 9 7 年版,第l 页。 1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 2 1 国外研究综述 城镇化( u r b a n i z a t i o n ) 的概念首先由西班牙学者赛达( a s e r d a ) 在1 8 6 7 年提出的。但 城镇化并不是一个新生物,从世界经济历史看,城镇化进程在此前的工业革命丌始时就 已启动。在西方发达国家,包括城镇化在内的城市学研究历来就是社会学研究的热点之 一,长期以来,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城市研究学者,并形成了一系列的城市研究理论。 1 9 4 8 年,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 w a l e w i s ) 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概括为现代 部门与传统部门,建立了两部门经济发展模型,奠定了无限剩余劳动力供给的“二元经 济结构理论”的基础回。1 9 6 1 年费景汉( j o h nc h f e i ) 和拉尼斯( g r a n i s ) 基于刘易 斯对发展中国家经济部门划分,将二元经济经济结构的演变分为三个阶段,对刘易斯模 型作了重要的补充和修正,从而形成了“刘易斯一拉尼斯一费景汉”模型。在费、拉完 善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同时,乔报森( d w j o r g e n s o n ) 运用新古典学派的理论, 对“刘易斯一拉尼斯一费景汉”模型中产生劳动力无限供给现象的各种假设做了反思, 指出农业剩余是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到工业部门的充分与必要条件,使得人们对工农 关系与城乡关系的研究走向深化。托达罗( m p t o d a r o ) 在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迁移 和产生发展模型中指出,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迁移,不仅取决于城市与农村实际收入 的差异,同时还取决于城市为农村人口提供就业机会的多少。此外,1 9 5 5 年法国经济学 家彼佩鲁斯( f p e r r o u x ) 提出“增长极化及其效应原理”,使之成为“极化理论”的创 始入,这一理论现已成为研究区域开发、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1 9 5 7 年谬尔达尔 ( g m y r d a l ) 探讨了其中的极化和扩散效应,提出“循环累计因果原理”。在此基础上, 赫希曼( a 0 h i r s t c h m a n ) 进一步提出了“极化效应”。从而建立了所谓的“极化理论” 即“增长极理论( g r o w t hp o l et h e o r y ) ”。按照这一理论的基本思路,在经济布局过程 中,应首先有选择地集中在某些有增长潜力的地点,通过极化效应,使增长中心不断成 长壮大,然后通过扩散效应和乘数作用,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还有人提出“反磁 力理论”,其理论先驱是e 霍华德( e h o w a r d ) 的“田园城市”,艾伯克隆比 ( p a l b e r c r o m b i e ) 在大伦敦规划中对此进行了首次试验。 以上各种理论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城镇化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虽然尚未形 成系统的城镇化理论体系,但其本质都是一致的,都是对城镇化认识的不断深入与发展。 l2 2 国内研究综述 我国正处在城镇化高速发展中,对城镇化的研究和关注尤为迫切。在中国改革开放 以前很长一段时期里,城镇化理论由建国初期的新型研究热点变成了研究禁区,直到改 革开放后,对我国城镇化才开始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上世纪9 0 年代以来的研究成果 很多,从不同的角度对城镇化进行了深入探讨,据不完全统计,建国以来至u 2 0 0 1 年共出 版各类城镇化著作3 9 5 部,7 8 年以来全国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大约有4 0 0 0 1 0 0 0 0 篇。关 m 刘易斯:- - 元经济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 9 8 9 年版,第2 扣也8 页 2 于中国城镇化动力机制的研究有着各种不同的观点,不同的学者从各自不同角度对此进 行了具体分析。主要有:( 1 ) 阎小培等( 1 9 9 8 年) 的二元理论模式。该观点认为,对中国 城镇化动力机制的理解,可简化为二元理论模式,即自上而下型和自下而上型。前者指 国家( 主要是中央政府) 有计划投资建设新城以实现乡村向城市转型;后者以乡村集体或 个人为投资主体,通过乡村工业化实现城镇化,自上而下型城镇化支配了中国1 9 5 0 一 1 9 7 0 年代的城镇化进程,至今仍在起作用,而发端于7 0 年代的农村工业化从8 0 年代起:b 现了迅猛增长的势头,由此导致农村小城镇的崛起与发展。( 2 ) 宁越敏对9 0 年代中国城 镇化动因的三元说。该观点认为,9 0 年代以来,中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时期,一方面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痕迹依然清晰可见;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制度正在 逐步确立,其结果是经济运行主体的多元化,政府、企业、个人都积极参与了经济发展 乃至城镇化的进程。所以,9 0 年代以来,中国展现了一种新的城镇化进程,即以政府, 企业和个人三元主体共同作用、以多元城镇化动力替代以往单一的或二元为主的城镇化 动力。( 3 ) 陈扬乐( 2 0 0 0 年) 则将中国城镇化动力分为内力作用的“内生城镇化”和外力 作用的“外生城镇化”该观点认为,城镇化是城镇地域范围不断扩大,城镇人口不断 增加,城镇特征不断加强的过程,是区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过程和必然结果,决定区 域社会经济和城镇化发展过程,特征、性质和方向的也不外乎区域本身所固有的因素和 来源于区域之外的因素,也就是说,当今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可概括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 用,其中以内力作用为主要动力的城镇化为“内生城市化”,这以苏南模式为代表;而 以外力作用为主要动力的城镇化为“外生城市化”,以珠江三角洲的城镇化为典型,内 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并非彼此孤立,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和相互渗透,有 时也相互转换,从而共同推动中国城镇化的进程。 1 3 研究的思路 论文从城镇化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入手,明确城镇化的内涵和城镇化水平的度量方 法,对中国城镇化现状水平进行综合研究,分析城镇化的历史进程和现状问题;然后以 理论研究为指导,结合国内外城镇化实践,分析中国城镇化动力机制及其缺陷;最后提 出优化我国城镇化的动力机制的对策措施。 1 4 研究的方法 论文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运用地理学、经济学、规划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理论, 采用判别分析、相关分析、对比研究等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综合研究。既注重事实的 归纳,又注重理论的演绎,以已有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已有理论,并探索新理 论和新方法,力求使得出的结论符合实际,并对现实具有指导意义。 1 5 研究的目的意义 探索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以及优化完善我国城镇化动力机制的思路对策, 加快我囡城镇化的步伐,积极推动城镇化的发展,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十分 重要的意义。 1 5 1 城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现代化是紧随时代变迁的动态概念,是实现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和现代 城镇社会转变、从传统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向现代城乡社会经济一体化结构转变的创 新过程。中国现代化道路曲折坎坷,1 9 7 8 年2 0 0 1 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 3 ,比世界同 期经济增长速度高出6 个百分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n 2 0 0 5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 到1 8 2 万亿元,综合经济实力己居1 世界第六位,人民生活总体j :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 巨大跨越。对照国家统计局提出的小康基本标准1 6 项指标。,1 9 9 0 年我国小康实现程度 为4 8 ,2 0 0 0 年已跃升到9 6 ,2 0 0 5 年达到9 9 8 。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2 1 世纪头2 0 年的奋斗目标,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 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大幅度提高城镇化水平,逐步扭转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和地区 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实现地区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i 5 2 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又关系现代化建 设全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而“三 农”问题的核心在增加农民收入。而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富裕农村,必须发展非 农产业;缩小工农差距和地区差距,必须首先缩小城乡差距。因此,大力推进城镇化,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i 5 3 城镇化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激励下,我国政府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此推 动现代化进程。工业化发展的过程就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过程,是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 的过程,是劳动密集性产业向资本密集性产业、技术密集性产业不断发展升级的过程, 是单个企业向企业群、产业群集聚的过程。城镇化从一开始就足与工业化十口伴而生,工 业化的发展必须有城镇化为之提供发展的空问,也就是为劳动力、自然资源、资金、技 术、企业、产业的集聚提供载体。 1 5 4 推进城镇化是增强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推进城镇化建设,对于保护资源、生态和环境,实现资源、人口和环境相互协调的 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推进城镇化,减少农民数量,在总量上可以减少我国现有 耕地承载的人口数量,有利于节约土地和耕地资源。进城农民腾出的一部分耕地,可以 转给一些从生存条件恶劣地区迁移出来的人口耕种。以往一些开荒种地,围湖造田,滥 采资源等破坏生态的行为可以得到有效遏制。 。国家统计局:小康基本标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 5 0 0 元( 按1 9 8 0 年价格和汇率计算相当于9 0 0 美 元)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 4 0 0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 2 0 0 元、城镇住房人均使_ i j 面积1 2 平方米、 农村钢术结构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 5 平方米、人均蛋白质日摄入量7 5 克、城市每人拥有铺路面积8 平方米、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8 5 ,思格尔系数5 0 、成人识字率8 5 、人均预期寿命7 0 岁、婴 儿死亡率3 1 、教育娱乐支出比重1 1 、电视机普及率1 0 0 、森林覆盖率1 5 、农村初级卫生保健 基本合格县1 0 0 4 1 6 可能的创新及贡献 本研究在综合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城镇化问题进行了从一般到具 体、从理论到实践的系统分析,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成果或进步: ( 1 ) 构建了中国城镇化动力机制的系统分析框架。 ( 2 ) 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新理念。 ( 3 ) 在对中国城镇化研究脉络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城镇化发展进入新阶段的 判断;对影响城镇化进程的动力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对优化城镇化动力机制提出 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第二章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的理论基础 2 1 城镇化的含义 在众多的文献中各有“城镇化”和“城市化”的表述,但在我国由于非农村社区涵 盖“城市”和“镇”,因而把“城市化”称为“城镇化”更符合中国的实际。1 9 9 9 f , 党中央关于我囡经济社会发展的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采用了“城镇化”这个挺法,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该计划建议,采用“城镇化”叫法。于是,在我国,“城镇化” 就代替了国际上的“城市化”。 城镇化( u r b a n i z a t i o n ) 的概念首先由西班牙学者赛达( a s e r d a ) 在1 8 6 7 年提出的。 但城镇化并不是一个新生物,从世界经济的历史看,城镇化进程在此i ; 的工业革命开始 时就已启动。尽管城镇化一词的出现,至今己有1 3 0 多年的历史,然而由于城镇化研究 的多学科性和城镇化过程本身的复杂性,对城镇化概念的界定,一直是众说纷纭,莫衷 一是。从广义上讲,城镇化是指居住在市、镇地区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增长过程,是 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引起的市、镇数量增加及其规模扩大,人口向市、镇集中,市、 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扩散,区域产业结构不断转换的过程。o 孙中和( 2 0 0 1 ) 认为不同学科对城镇化的理解有所不同: ( 1 ) 经济学家通常从经济与城市的关系出发,强调城镇化是从乡村经济向城市经济 的转化: ( 2 ) 地理学家强调城乡经济和人文关系的变化,认为城市是地域上各种活动的中枢, 城镇化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引起的农业人口向城镇人口、农村居民点形式向城镇 居民点形式转化的全过程; ( 3 ) 社会学家以社群网( 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 的密度、深度和广度作为研究城市 的对象,强调社会生活方式的主体从乡村向城市转化; ( 4 ) 人口学家研究城镇化,主要是观察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变化情况,城市人口在 总人口中比例的提高,城市人口规模的分稚及其变动等,并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经济、 社会原因及后果; ( 5 ) 人类学家则以社会规范为中心,认为城镇化是人类生活方式的转变过程,即由 乡村生活方式转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 ( 6 ) 历史学家则认为城镇化就是人类从区域文明向世界文明过渡中的社会经济现 象。 纵观各学科对城镇化的不同理解,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 一是“人口城镇化”观点。这种观点将城镇化定义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或农 。胡顺延,周明祖、水延凯等:中国城镇化发展战略,中共中央党校山版社,2 0 0 2 年版,第1 5 7 页 。孙中和:中国城市化基本内涵与动力机制研究,财经问题研究,2 0 0 1 年第1 l 期 6 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其中以埃尔德里奇( h e l d r i d g e ) 为代表:他认为“人 口的集中过程就是城市化的全部含义”,克拉克( c g c l a r k ) 则将城市化视为“第一 产业人口不断减少,第二、三产业人口不断增加的过程”。 二是“空间城镇化”观点。该观点认为城镇化是指一定地域内的人口规模、产业结 构、管理手段、服务设施、环境条件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等要素由小到大、 出粗到精、由分散到集中、由单一到复合的一种转换或重组的动态过程。同本社会学家 矶村英一把城镇化分为动念的城镇化、社会结构的城镇化和思想感情的城镇化,基本包 含了上述观点的各方面内容。 三是“乡村城镇化”观点。这种观点强调乡村与城市的对立和差距,认为城镇化就 是变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为现代先进的城市社会的自然历史过程。沃思( l w i r t h ) 认为 “城市化是指从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 镇) 生活方式发生质变的过程”。这种观点可以说 是一种比较抽象的“综合说” 根据以上的理解可以认为:城镇化实质上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以产业为驱动,实 现人口、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并形成规模经济,进而影响地域空间结构演变的过程, 是一种从传统社会向现代文明社会的全面转型和变迁的过程。城镇化不仅是农业人口转 化为非农业,而且是城镇在空间数量上的增多、区域规模上的扩大、职能和设施上的完 善以及城镇的经济关系、居民的生活方式以及人类的社会文明广泛向农村渗透的过程。 城镇化过程既是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过程,同时也是广大农村居民物质 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极大提高,逐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最终实现消除城乡差别和工农 差别的过程。 2 2 城镇化的评价指标 2 2 1 城镇人口统计口径的变化 城镇人口的实质内涵是居住在城市或集镇地域范围之内,享受城镇服务设施,以从 事- - = 产业为主的特定人群,它既包括城镇中的非农业人口,又包括在城镇从事非农产 业或城郊农业的农业人口,其中一部分是长期居住在城镇,但人户分离的流动人口。由 于市镇设置与市镇统计相脱节,没有与有关部门共同解决城乡划分等统计问题,所以我 国市镇统计极为多变、混乱,从建国之初到现在,中国城镇人口的统计口径发生了多次 变动。 1 9 5 3 年第一次人口普查城镇人口包括设有市和镇辖区的总人口及城镇型居民区的 人口;1 9 6 4 年第二次人口普查城镇人口只计算市和镇的非农业人口,不包括农业人口; 1 9 8 2 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城镇人口包括设有建制的市和镇的总人口,采用了国家1 9 5 5 年颁 布的城乡划分标准,包括市辖区内的农业人口;1 9 9 0 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市人口指设区 的市的总人口和不设区的市的街道人口,镇人口指不设区的市所辖镇的居委会人口和县 辖镇人口,双重标准实际上是设区市的偏大口径与不设区市的偏小口径的叠加,其总体 。田亦夫:我国城市化进程研究综述,中国城郊网,2 0 0 2 年4 月5 日。 7 结果虽可接受,但市镇之间、省区之间不具有可比性;0 2 0 0 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将居 住六个月以上的流动人口计入城镇人口的统计范围,采用人口密度作为市辖区的甄别指 标,对市辖区、不设区的市,建制镇所辖地域进行了细划,以尽可能地剔除所含的农村 部分,较能客观反映地域概念的城镇人口。 2 2 2 城镇化的评价指标 城镇化现象涉及的范围广泛,对城镇化进行准确地测度并非易事。综合各方面的成 果o ,目前确定城镇化水平的测定方法主要有两种:人口比例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l j 者可以作为反映城镇化量的指标;后者主要用于反映城镇化质方面的指标。 人口比例指标法,城镇化水平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一般又把这指标称为城 镇化率。其基本的计算公式为: 城镇化率= 城镇人口数总人口数 城镇化率作为衡量城镇化水平的一个常用指标,简单明了,反映了人口在城乡的空 间分布,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己经被各方学科普遍接受,使用率也最高。 复合指标法,是选用与城镇化有关的多种指标予以综合分析,以考察城镇化的进展 水平。由于任何单一指标都难以反映城镇化的丰富内容,所以学者们提出了更多的指标 即复合指标,以更全面考察城镇化的进展水平。关于复合指标的构成,学术界有不同的 观点。有学者认为,城镇化水平应包括总人口、地方财政年度支出额、批发销售额、住 宅建筑面积、储蓄额、电话普及率等指标。也有学者认为,应该用两性比率、平均家庭 成员、生卒年龄人口率、未婚率、本市出生人口率、电话普及率等束表示城市化率 。 国内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城镇化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应包括9 个指标:城镇人口比 重;适龄人口中学的入学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市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 的比重;城市人均道路铺装长度;城市用水普及率;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城市 万人拥有的医生数;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对它的研究也只是处于初级阶段,无论 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还不够成熟,在指标选择及计算方法上没有统一的标准,通用性较 差。所以,复合指标法多半用于分析具体国家或地区的城镇化水平,而难以进行国际间 的比较分析。 2 3 城镇化发展的s 型曲线 据城市经济学学者对世界1 0 0 多个国家城镇化发展的研究,城镇化发展水平与经济 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无论一个国家城镇化何时起步,一般都需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即起 始阶段、加速阶段和完成阶段。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 l o s a m e ) 称其为城镇化进程的“s ” 曲线。( 如图2 1 所示) 。 起始阶段( 城镇化率低于2 5 ) ,这个时期经过了相当漫长的历史阶段,城镇化水平 。周一星、孙樱:对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市镇人口比重的分析,人口与经济,1 9 9 2 年第l 期 。从j “、张? 一吓畔: 成功。j 代价:巾外城f i ,p i ,斩论,:南人学j i ;j 扳:,2 c o o q ? 版第5 6 啊。 。张冠增:城n r 发展概论,中国铁道出版社,1 9 9 8 年版,第2 5 0 页 o 张耕田: 关于建立城市化水平指标体系探讨,载城市问题,1 9 9 8 年第1 期 8 较低,其发展态势反映为s 型曲线的左下段,曲线斜率较小。 城 镇 化 水 m 图2 1 城镇化发展的s 型曲线 加速阶段( 城镇化率介于2 5 - 7 0 ) ,这个时期人口和经济活动迅速向城镇集聚,城 镇化水平迅速提高,大约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城镇数量迅速增加,城市地域大幅度拓 展,且城市的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迅速城镇化的进程大大加快,我国当前城镇化正处 于这一阶段。 完成阶段( 城镇化率为7 0 以上) ,这个时期城镇人口比重的增长又趋于缓慢甚至停 滞,二元经济完成向现代一元经济的过渡,城乡差别近于消除,区域空间一体化,并出 现郊区化和逆城镇化。在这一阶段,主要不是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的转化,而是城镇人 口内部职业构成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移。 值得注意的是,诺瑟姆的s 型曲线没有具体给出这条曲线的数学模型,而是通过观 察、分析世界各国的城镇化过程得出的经验曲线。为了准确地描述城镇化发展的过程, 我国的谢文惠、邓卫等人对s 型曲线的数学模型进行了推导,对世界平均水平和部分国 家在1 8 0 0 - 一1 9 8 2 年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历史数据,进行时间序列回归,得出了回归方程。 2 4 二元结构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 w a l e w i s ) 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概括为现代部门与传 统部门,建立了两部门经济发展模型,奠定了无限剩余劳动力供给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的基础o 。他认为,在具有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的社会里,因为传统农业部门存在大量低 收入的劳动力,所以劳动力供给具有完全的弹性,工业部门可以获得无限供给的劳动力 而只支付给传统农业维持生存部门的相应工资。因此,农业部门的隐蔽性失业劳动力支 持了现代工业部门的资本积累。 后来,美国经济学家费景汉和拉尼斯对刘易鲰二元结构模型作了重要的补充和修 正,形成了“刘易斯一拉尼斯一费景汉”模型。他们提出,非农产业对农业剩余劳动力 的吸收,必须保证农业迅速增长到足以满足越来越多的非农产业对产品的消费需求,一 呶0 易斯: 二元经济论,北京经济学院山版社,1 9 8 9 年版,第2 5 2 8 页 9 个几乎没有新的技术进步和投资的农业,是停滞萎缩的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