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一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指导模式与指导内容.doc_第1页
O一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指导模式与指导内容.doc_第2页
O一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指导模式与指导内容.doc_第3页
O一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指导模式与指导内容.doc_第4页
O一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指导模式与指导内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O一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指导模式与指导内容各区域甚至各社区在03岁婴幼儿教养上存在不同的问题与需求,具体表现为地域特点不同,父母文化背景不同,带教主体不同,对婴幼儿的教养理念不同,成长环境不同等,由此对科学育儿指导的需求也不同。随着早教指导服务的推广,家长与看护人员的参与面越来越广,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在人员上,有父母自己带养的,也有祖辈或保姆带养的;有学历文化层次高、海外留学归来的家长,也有尚须解决生计问题的流动人口家长。在时间上,有希望双休日带孩子参与活动的,也有希望在平时随时可带孩子参加活动、接受指导的。在形式上,有希望让孩子参加集体活动,培养孩子适应群体环境,增加社会交往的,也有希望指导人员上门服务,进行个别指导的;有的家长希望指导人员多传授些适合自己孩子发展的知识和技能,也有的家长希望多与和自己孩子同龄的孩子家长交流育儿的经验与体会。在内容上,更是由于孩子年龄不同,育儿中碰到的问题不同,家长的需求各不相同。于是,确立服务意识,发挥家长或看护人员的主体作用,提供满足他们需求的服务,提高受指导率,就成为研究不同早教指导模式的出发点。在研究实践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指导对象从偏重婴幼儿到侧重家长,指导形式从传授为主到关注与家长及看护人员的互动的过程,指导模式上更注重适合社区的特点,更有针对性。1组合式早教指导方式的实践面向家庭的早教指导最初采用的是亲子学苑的方式,由家长在双休日带着孩子来到幼儿园参加亲子活动。家长的出发点是让孩子有更多与同伴交往的环境;指导人员出于学前教育的本能,更多地将目光转向孩子,对家长或看护人员以讲座或咨询方式予以指导。随着研究与实践的深入,实验区根据家长的需求创造了多种新的指导方式,并从提高指导的实效性出发,侧重于对家长和看护人员进行指导,让家长和看护人员在理解的基础上,实现科学育儿。多种早教指导方式又可归纳为两种:传授式和互动式。传授式有父母学校、亲子学苑、资料宣传等。父母学校是学前教育机构用系列讲座的方式向家长宣传、讲解科学育儿的知识。亲子学苑是在双休日,由家长带孩子到社区内的学前教育机构,学前教育工作人员指导家长与孩子共同游戏,在游戏中增进亲子情感,促进孩子发展。资料宣传是将早期教养的知识和信息印成宣传品或小报,免费送上门,进行科学育儿的宣传。互动式有送教上门、妈妈育儿沙龙、辨析式讨论、社区儿童活动中心、专家咨询、网上查询、热线电话等。送教上门是学前教育工作者定期上门,一般为每周一次,与家长共同探讨孩子发展中的问题,观察分析孩子的发展情况,传递育儿的知识和亲子游戏等,由于孩子在不断成长,家长所碰到的问题也各不相同,这种相互探讨研究能促进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妈妈育儿沙龙是学前教育机构提供场地,让年龄相仿孩子的妈妈带孩子一起座谈,互相交流育儿的经验,这种形式最适合l岁以内婴儿的妈妈,小年龄儿童正处变化迅速的时期,座谈形式很符合妈妈希望在与年龄相仿孩子的比较中了解自己孩子发展情况的心理,而且年龄相仿的婴幼儿家长在教养上碰到的问题较为接近,妈妈有共同语言。辨析式讨论是学前教育工作人员把育儿中遇到的有争议的问题提出来,让大家来讨论,家长可以讲各自的观点和看法,由他们自己进行辨析,采用自己认为适合的观点和方法。社区儿童活动中心是在小区内的会所或活动场地提供婴幼儿活动的设施设备,定期由学前教育工作者进行组织和指导,家长可以带孩子到儿童活动中心游戏,在中心内学前教育工作者与孩子和家长之间、孩子与家长之间、孩子之间、家长之间等都得到交流与沟通。专家咨询、网上查询与热线电话都是早教指导机构聘请有经验的儿童保健、儿童营养、早期教养方面的专家或有经验的指导人员有针对性地回答和指导家长的育儿问题,只不过在形式上有所不同:有的是面对面地解答;有的是用E-mail或网上论坛方式予以解答,然后将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与解答公布在网上,家长可通过网上查询获得答案;有的是通过专家轮流值班,以电话方式回答家长的疑问。上述传授式的指导方式是学前教育工作者向婴幼儿家长宣传、指导科学育儿的内容、方法,帮助解决育儿过程中的困惑。这种方法提供的内容具有普遍指导的意义,知识较为系统,易于组织,但家长处于被动接受地位,由于各种原因有时并没有直接切入想要解决的问题。而互动式的指导方式提供咨询、帮助,优点是有感性认识,操作性强,能调动双方的积极性,能帮助家长解决个性问题。缺点是科学育儿的知识不系统,不能防患于为然,组织也有一定的难度。在实际工作中,传授式和互动式结合有利于激发家长和看护人员参与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家长和看护人员科学育儿的水平。因此,我们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婴幼儿发展的需要,制订了组合式的系列指导活动方案,供家长和看护人员选择,受到家长和看护人员的欢迎。如徐汇区通过研究实践,形成12套适合03岁婴幼儿及家长的早期教养服务方案,以各种服务方式、各种教育特色向社会开放,为家长提供更多的选择。2多样化早教模式的探索普及性的早教指导使我们更多地考虑社区的特点,利用社区的有利条件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1)适合社区特点的早教服务模式对特点较为明显的街道或乡镇,早教指导服务模式就有了社区的特点。利用社会教育场所开展早教指导。在一些重视学习型社区建设的街道和乡镇,社区内已建立了一定的成人教育基地,如市民学校、社区教育学院或村综合活动中心,早期教养指导便成为教育的一部分内容,如市民学校的“育儿教室”,就是充分利用市民学校的地域优势、人员优势、功能优势、管理优势,由托幼园所的教师、市民学校的教师和社区志愿者组成指导者队伍,每周一次提供图书阅览、影音放映、个别咨询、幼儿游戏等服务,每月一次组织家长及看护人员举办专题讲座、育儿沙龙、专家答疑、亲子游戏等活动。结合当地的风俗习惯开展早教指导。在农村,我们充分考虑交通以及祖辈带养等因素,使早教指导服务深入社区,与风俗习惯结合起来,深受家长及看护人员的欢迎。如“社区健身广场亲子指导角”,利用的是祖辈喜欢带孙辈集聚于小区内的健身广场的特点,开展科学育儿指导服务。成立03岁婴幼儿祖辈家长委员会,听取意见,了解需求,按婴幼儿的年龄段组织活动,按季节在不同的时间段组织活动,这些活动有专题指导,也有谈天说地、祖孙游戏等。又如“阿婆茶”,那是在远郊青浦农村妇女空闲时间的社交活动方式,她们集聚在某一家庭,边带孩子边喝茶聊天,指导人员就利用这一社交场合,与她们共同讨论、交流教养孩子的内容和方法等。结合人群特点开展早教指导。不同的社区在婴幼儿带养者的主体上有着明显的差异,有全职妈妈自己带养的,有保姆带养的,也有是祖辈带养的。在对婴幼儿的教养上,问题不一样,需求也不相同。全职妈妈一般都有一定的文化知识,从书本上获取的育儿知识多,焦虑也多。我们组织“妈妈育儿沙龙”活动,让孩子年龄相仿的妈妈聚在一起,围绕一个大家关心的问题互相交流,指导人员作适时指导。其优点是发挥了教养者的主体作用,指导内容也有针对性、及时性,容易为大家所接受。“祖辈聊天吧”与“妈妈育儿沙龙”有些类似,只是在内容上更适合祖辈带养的需求。我们分析祖辈带养具有一种补偿心理,一般方式较为传统,以养为主,容易溺爱孩子,也容易与孩子的父母产生育儿代沟,在指导内容上较多地从先进教育理念、科学育儿的知识上作宣传,并多编一些现代教育理念下的祖孙游戏,丰富日常带养活动。“保姆培训班”针对外来保姆,对一些保姆不拘仪表、不注意卫生、语言粗俗等特点,培训侧重于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及相应日常生活策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营养膳食、常见病预防等内容,通过系列讲座、小品表演、现身说法、讨论交流、智力竞赛等方法,由浅入深地转变保姆的教养观念、态度和行为。通过培训,发给保姆培训合格证,这一做法受到保姆与要幼儿家庭的欢迎和支持。结合地域特点开展早教指导。有些社区地域分布广,婴幼儿的家庭居住地较为分散,特别是农村,让散居婴幼儿到托幼园所参加活动,路远不方便,“快乐大篷车”送教下乡、下社区就这样出现了。在妇联干部摸底的基础上,确定送教下乡、下社区的点,确定提供指导服务的时间,由妇联干部通知到婴幼儿家庭。届时指导人员借用社区中的车辆,或自己骑车带上婴幼儿的教玩具以及指导资料下乡或下社区。一般情况下,指导人员会有两人以上,一方面可组织婴幼儿开展游戏活动,一方面可以方便开展面向家长及看护人员的讲座、咨询等指导服务。(2)适合个性化需求的早教服务模式面对家长的不同服务需求,早教指导机构还提供了一种有选择的个性化的早教指导服务,供家长挑选。在早教指导机构所提供的早教服务有多种形式,有双休日的早教指导服务,有周一到周五每天来园的亲子游戏,也有定期预约的上门指导。如卢湾区早教指导中心提供的早教指导服务分A、B、C、D四种套餐,有的是天天可以来中心参加活动,有的是参加一个专题的几次活动,有的是来中心一对一指导,也有的是有特殊需要儿童的早期干预性指导等,家长可进行选择。对于选择进行一对一指导服务的,家长或看护人员可以根据指导人员的胸牌,得到适合其孩子月龄的指导。上海市实验幼儿园提供的是预约的个别指导服务,几年的实践,使得她们对家长的心理和孩子的发展特点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她们编写了上门服务指导手册,对指导人员的形象、专业素质提出了要求。还建立了指导服务的反馈机制,对家长接受指导的满意情况进行了解,同时也了解家长在孩子发展的不同阶段关注的重点和育儿中存在的问题。服务的对象是从3个月龄到18个月龄的婴幼儿,每月上门4次,每次指导由两位在职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上门个别指导的最大优势是能针对每个婴幼儿的不同发育、发展特点进行指导。教师为每个婴幼儿建立了宝宝成长记录手册,每次上门都针对婴幼儿的发展情况预设指导方案,上门时根据婴幼儿发展情况作及时调整。指导内容涉及保健护理,如家居环境创设、婴幼儿发展规律、一日生活安排、安全卫生常识;涉及营养,如母乳喂养、辅食添加、奶瓶餐具消毒;涉及早期教养,如玩具选择、肢体动作训练、婴儿学语、亲子关系。三年来,该园已经为153户家庭提供服务,深受家长欢迎。在所属的社区内,从原来的只有10的家庭表示愿意接受这种服务,到现在有82的家庭愿意接受这种服务,出瑰供不应求的状况。这种预约的个别指导服务在幼儿园与家庭、教师与家长之间建立起一座育儿的信任之桥。早教指导中心和早教指导站还采用语言训练、听力训练、感觉统合训练、免费提供助听器、推荐至有关医疗机构进行治疗等办法,定期对有特殊需要的婴幼儿实施康复指导。(3)基于媒体网络的早教指导服务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指导的普及还须建立推广机制,使早期教养的重要性、早期教养的正确理念、早期教养的内容和方法等能得到广泛宣传。我们借助现有的社区宣传网络,如拉线广播、社区宣传栏、社区小报和区域有线电视等开展广泛宣传;借助市场机制,编写周期性的报刊03母婴生活;利用信息网络开设03早教”专栏,构建免费宣传、指导的平台。拉线广播、社区宣传栏、社区小报和区域有线电视是通过区、街道、乡镇政府的支持实现的,由于科学育儿成为创立学习型社区:发展终身教育体系、实现儿童发展纲要计划的组成部分,在有些区,科学育儿指导成为基层社区工作考核的一部分,一些社区原有的宣传途径被很好地利用,科学育儿知识的宣传深入到社区每个角落,成为普及科学育儿知识的有效手段。03母婴生活是在“03岁婴幼儿早期关心与发展”研究过程中诞生的一份免费取阅的普及科学育儿知识的资料。它集聚上海市最权威的早教专家和医学工作者,向年轻的父母以及看护人员提供与育儿生活密切相关的正确育儿理念,以及医护、营养、健康、游戏、娱乐等方面的最新信息和建议,反映全市各区县早期教养指导信息,为家长及看护人员提供交流的平台。03母婴生活为每月一期,由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上海托幼编辑部主办,得到商业广告的经费支持,区县早期教养指导中心参与,并通过区县早期教养指导网络发放、医院儿科就诊处自由取阅或免费订阅等方式流通到婴幼儿的家庭,成为普及婴幼儿科学教养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上海学前教育网”是学前教育的专业网站,它迎合了年轻父母爱上网寻求知识支助的特点,开设了03早教”栏目,内容涉及从两人世界开始到3岁幼儿的全程育婴指导,具体介绍了婴幼儿保健护理、求医问药、饮食营养、情绪情感等几个方面的内容,也包括对特殊需要儿童的早期干预指导。网上还介绍了各区县O3岁婴幼儿早教指导中心的地址、服务项目和内容,公布组织开展的各类科学育儿指导活动和亲子活动,并设立专题性的“育儿论坛”和“育儿咨询”,为03岁婴幼儿家长和看护人员提供了科学育儿的指南。该栏目深受家长的欢迎,上网访问量以平均每月256的幅度在上升,2005年上网访问人次达17659万。网上论坛和咨询使我们了解了家长在孩子不同发展阶段上育儿的困惑,我们在梳理了家长的无数条咨询问题和专家的回答的基础上,编写了当宝宝的时候0-3岁育儿问答一书,方便家长和看护人员解惑。3科学、适宜的早教指导内容的研究对婴幼儿的早教指导内容的研究建立在集体性教养机构对婴幼儿教养特点的研究与把握的基础上。在研究初期,我们对本市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的托儿所的教养实践作了梳理和总结。让婴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在宽松的氛围里,“开心、开口、开窍”,成为婴幼儿教养的目标。以后,我们确定了20多所有研究能力的幼儿园,开始了婴幼儿集体教养与散居指导的实践、研究,对婴幼儿的发展规律与教养特点作了重点的、专题性的研究,包括科学的婴幼儿发展的涵义,具体研究婴幼儿认知的发展、婴幼儿语言的发展、婴幼儿动作的发展、婴幼儿情感的发展、婴幼儿艺术的发展、婴幼儿养育和养成方面的教育等;适宜的婴幼儿教育的涵义,包括最优化的环境创设、合理鹧作息安排、科学的计划记录、有趣的教玩具与活动的设计与应用、健康的保育工作、有效的家园合作、优秀的教养人员、多样化的散居儿指导等。积极探索潜能开发与全面发展的关系、充分发展与协调发展的关系、自然发展与训练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刺激过度、过早与刺激缺失、缺少的关系,婴幼儿教育与婴幼儿养育的关系,机构内教育与机构外教育的关系等,为科学育儿提供操作依据。20多所托幼园所结合园所实际情况和先前的研究基础,各自确定了研究的重点,并制订了研究的方案。在研究中,突出对象的年龄特点和科学性,在活动中观察孩子,在研究中掌握孩子的特点和发展规律;突出研究的真实性和实证性,在联动中了解家长,在研究中解决家长感到困惑的问题;突出教师的参与性和教师、专家的互动性,在活动中培训教师,在研究中提升教师的专业指导能力。在研究中,研究组成员轮流在各实验园进行了一系列现场观察、交流与专题研讨,一起分析婴幼儿的行为,了解婴幼儿的年龄特点,探索婴幼儿在各领域的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我们集合了群体的智慧,编制了“婴幼儿行为观察卡”,迈开了科学探索婴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第一步。“观察卡”以小卡片形式出现,一面为适宜婴幼儿开展的活动设计以及教养提示;另一面为在这类活动中的观察要点提示,深受指导人员和家长的欢迎。我们又在环境创设、作息安排、计划记录、保育工作、活动设计、家园合作以及散居儿指导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上海市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试行)的编制,并辅之以03岁婴幼儿教养活动与案例;出版了指导0。3岁婴幼儿教养活动的我和宝宝一起念、我和宝宝一起玩、我和宝宝一起讲系列丛书。提升了教师与指导人员的认识,探索了婴幼儿教养的规律,带动了全市03岁婴幼儿教养活动质量的提高。在实践与研究的基础上,我们结合上海人托婴幼儿主体是2岁以上幼儿的现状和发展的趋势,在制定和颁布的学前教育课程指南(试行)中,提出了23岁幼儿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要求、教育策略等,这些都为婴幼儿的早期教养和家园衔接、托幼衔接提供了有效的指导。进入家庭的个案追踪研究成为研究婴幼儿个体发展特点以及向散居婴幼儿实施早期教养指导的重要依据。通过O3岁婴幼儿个案的研究,研究者观察、记录其成长中的片段,对其进行分析、判断,了解婴幼儿个体的发展特点和发展顺序;同时从生态学、现象学的角度,分析婴幼儿成长与家庭环境的关系。研究目标定位于关注育儿进程通过观察,对不同年龄段婴幼儿的发展进程把握了解;寻求育儿策略对育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指导,分析一切与研究对象有关的信息,包括婴幼儿家庭环境因素和人际关系等,寻求良策,帮助家长积累经验。我们采用了个案研究法、比较研究等方法,以选定的25名婴幼儿为样本进行系统的跟踪与观察,有的从出生起就系统地跟踪观察至3岁,也有的是在03岁的不同阶段,采用研究人员定期上门观察、与观察对象的照料者访谈、对照料者育儿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指导的工作模式进行研究。研究中,我们对现实生活中婴幼儿成长的特点和规律、婴幼儿发展的多样性、丰富性有了更为直接的理解,对婴幼儿学习能力、学习特点以及家长在婴幼儿学习中的作用有了更为贴切的感受,也从生态学、现象学的角度更好地诠释了婴幼儿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某些现象与他们所拥有的生态环境的关系。通过对一个个案例的剖析,找出每个婴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并采用个别化指导策略,帮助照料者指导婴幼儿成长、进步,从而力图总结出对不同阶段婴幼儿家长和看护人员指导的重点和指导策略,使开展面向家长及看护人员的科学育儿指导工作更有针对性。卢湾区充分发挥本区特殊教育和学前教育的先进理念及优势资源,开展区域性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的研究,他们努力构建区域性互动联合一平行发现模式:由早教指导中心、区妇幼保健所、社区携手,在早期发现的操作层面和运作机制上进行联合,及时筛查、诊断。同时建立生态式教育干预系统,一方面强调生长环境对婴幼儿早期干预的影响,另一方面突出生态干预对婴幼儿平衡、和谐发展的影响,运用生态自然调控的基本方法,动态监控个体阶段早期干预的进展情况。在此基础上,区特殊教育康复指导中心与早教指导中心携手,为不同发展水平婴幼儿设计个别化的教养方案和补偿教育措施,提高婴幼儿个体教养的针对性和适切性。我们在研究有特殊需要儿童的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时认识到,如何辨别婴幼儿发展的速度差异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需要让早教指导人员掌握的,编制婴幼儿发展异常的观察指标尤为重要。于是,我们收集了相关资料,集中了测量标准以及专家学者对发展异常婴幼儿描述的共同点,以指导人员平时可能观察到的现象,编制了03岁婴幼儿发展障碍早期发现观察指标,供指导人员在指导中及时发现发展异常的婴幼儿,提醒家长和看护人员及时带孩子去医疗部门检查、诊断、干预。4早期教养指导工作的成效五年的实践与研究使区域推进早教指导工作初见成效,具体体现为婴幼儿受教育率和家长受教育率逐步提高。据2004年底的统计,7个实验区婴幼儿受教育人数共98740人,受教育率为6613(表51),与2001年相比,提高了近31个百分点。7个实验区的家长和看护人员接受早教指导的人数达75 703人,受指导率为8182(表52)。没有参加实验的区县也积极参与到早教指导服务中,全市19个区县中4个区县的婴幼儿家长和看护人员的受指导率为90以上,2个区为80,7个区为70以上,2个区在60以上,2个区在50以上,2个区为40左右。表5l O-3岁婴幼儿受教育率调查表项 目2001正2004正居住6个月以上的常住03岁婴幼儿数157 858人149 303人受教育婴幼儿数55 554人98 740人受教育率35196613表5-2 0-3岁婴幼儿家长受指导率调查表(一年4次以上,有质量,有记录)项 目2004年居住6个月以上的常住0一3岁婴幼儿家长数92 525人接受指导的家长数75 703人受指导率8182据我们对6个实验区的统计,共有1144名有特殊需求的婴幼儿,有5个区对所有有特殊需求的婴幼儿提供了服务,服务内容除对家长进行康复指导外,还对婴幼儿进行语言训练、听力训练、感觉统合训练、专项测评、免费为失去听力的特殊婴幼儿提供助听器等。五年中,7个实验区用于O一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指导工作的经费投入合计为72723万元,其中大部分为政府投入,占6734,家长缴费占3057,社会捐助占209(表53)。表53 O-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指导工作经费(万元)投入比例结构调查裹项目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合计造房等基建设施41055377518048160819201900570431947135348186l玩教具等设施设备1251111509402838111395222912l99462175855政办公设备购置2484228346830910510493869829725162346府投人员费用1930917762905225889080242576362821722027932789入课题研究经费768071155513926751254057389056125日常公用经费496145610912972114275361706958344371610其他125111526882393033142387长缴费24935229334827310259880280710263535042222783057社会捐助147013523062054619217680623215201209合计108745100112262100213290100292932100727230100O一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指导队伍建设由于社区早期教养指导服务是一项新生事物,且专业要求较高,指导人员队伍的建设成为开展研究与实践的基础工作。通过五年的研究实践,我们从无人到有人,从志愿者到专兼职结合的指导人员队伍,从自己设立培训要求到建立育婴师职业标准和培训制度,逐渐完善了对早教指导人员队伍建设的工作。1兼职为主。专兼结合的指导队伍在研究的过程中,除研究人员外,开展这项服务的指导人员大多是有一定学前教育和儿童保健专业基础的志愿者。他们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来到活动场所和家庭为婴幼儿、家长提供服务。研究初期,实验区组织了专门的短期培训,主要提高志愿者早期教养的科学理念,了解和掌握婴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儿童卫生保健知识和科学育儿的基本内容、方法,经考核合格后发证上岗。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推广,区教育部门纷纷建立起区早教指导中心,开始有了专职的早教指导人员。在一些早期教养工作迅速推开的区,每个社区都配备专门的指导人员,早教指导工作有了专职指导人员与兼职指导人员两支队伍。专职指导人员更多地承担起与社区及相关部门协调,研究早期教养的内容、活动方式和服务形式,并向社区和承担早教指导工作的园、所辐射等任务,而兼职志愿者则充分利用双休日开展面向社区的早教服务,在服务过程中了解婴幼儿和看护者的需求,不断改进指导服务的内容、方法和形式,逐渐培育起一支较为稳定、敬业的指导人员队伍(表54)。但我们认为,要使研究得以真正推广实施,仅仅依靠一支以兼职为主的队伍,不仅不能使早教指导服务真正满足家长的需求,同时也会拖跨机构内学前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容易使早教指导偏重于教育。建立一支专职的科学育儿工作者队伍应是我们努力的目标。2001年2002拒2003年2004拒总人数(人)受培训人数(人)受培训率()总人数(人)受培训人数(人)受培训率()总人数(人)受培训人数(人)受培训率()总人数(人)受培训人数(人)受培训率()专职1571187516221188850731529593654644319289兼职1024241185854848274736544739l7186038398志愿者27OO5084528898105996190751478127286062“育婴师”职业培训的研发随着面向社区、家庭的早教指导工作的推进,我们着手研究培训指导人员的内容与形式。研究过程中,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文件,确立了“育婴员”这一新工种;在研究指导人员的培训大纲时,国家又出台了“育婴员”职业资格培训教程,成为我们研究“育婴师”队伍建设的强有力的支撑。我们在学习研究国家“育婴员”培训教程的基础上,向上海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提出申请,要求研究与建立上海的“育婴师”培训体系。在得到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认可和支持的情况下,我们集中了上海有关早期教养领域的专业人员,组成一个合作团队,根据上海学前教育的基础、早教指导工作的要求和家长的需求,共同开发“育婴师”职业培训项目。整个开发团队包括儿科医生、护理人员、教学研究人员和教师等,从研究、临床、教学等不同领域保证“育婴师,职业培训项目的顺利开发。开发团队成员认真学习了相关的政策文件,对职业标准进行定位;收集了相关的职业资料,进行职业差另IJ梳理;对照了全国的职业标准,进行职业标准衔接;研究了上海的社会发展需求和职业发展走向,进行职业功能的确立等,完成了一整套“育婴师”培训项目开发工作。这一项目包括制定上海市育婴师职业标准、上海市育婴师培训计划、上海市育婴师培训大纲,编写上海市育婴师培训教材,建立“育婴师”职业技能鉴定模式和题库,编写上海市育婴师职业资格鉴定手册及上海市育婴师培训鉴定工作手册等7个技术文本,并通过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认可,进入到培训程序。“育婴师”职业标准依据国家标准,结合上海特点,将原有的三个等级提升为四个等级,每个级别都有学历、职业知识与技能的要求。起点的五级“育婴师”标准向国家初级“育婴员”标准靠拢,以便与国家标准衔接。四级“育婴师”成为本市“育婴师”要求的起点,即高中毕业以上学历,四级“育婴师”职业培训考核合格并获取相应证书者。三级和二级“育婴师”除进人家庭直接教养或辅助家长教养外,还可以进入集体性教养机构,承担教养人员或培训人员的工作,部分资深人员还可以从事育婴行业的管理工作。在“育婴师,培训大纲和内容上,我们按照职业功能分为生活照料、日常生活保健与护理、教育、指导与培训、业务管理五个方面,每个级别培训内容各有侧重。如五级“育婴师,的培训内容侧重于生活照料、日常生活保健与护理,而二级“育婴师”侧重于指导与培训、业务管理。在生活照料方面学习的是营养学知识的运用,在日常生活保健与护理方面学习的是常见病护理、儿童康复治疗的基础知识与方法。在培训内容中,还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对环境污染引起婴幼儿疾病的预防、有特殊需要儿童的早期发现与早期干预、民族与宗教等知识作了充实。在鉴定模式方面,充分考虑到“育婴师”工种的特点,不同级别的“育婴师”鉴定模式不同,五级与四级鉴定采用操作考核和口试的方式,三级鉴定采用理论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的方式,二级鉴定采用口试与论文答辩的方式。2005年暑期,-本市已开始向社会招生,开展“育婴师”培训工作,在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后,本市已开始拥有一支专业的“育婴师”队伍,并将不断地扩大,届时,从事婴幼儿早期教养指导的工作者将要持证上岗。促进早期教养指导工作健康发展的政策与评价的研究1政策的研究与制定随着实践研究的深入,O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意识的逐步提高,家长科学育儿的需求愈加迫切,社会各界参与度增强,及时将科研成果物化成相关政策,用政策引导,规范有序地推进科学育儿普及工作就成为研究重点。在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我们及时总结区、县托幼园所的经验,逐步制定相应的政策,供领导决策,以完善对早教指导服务工作的管理。五年中,我们先后制订了上海市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试行)、关于推进03岁散居儿童早期教养工作的意见、普通幼儿园建设标准、上海市民办早期教养服务机构管理规定和上海市03岁集体教养机构装备规范。除上海市O一3岁集体教养机构装备规范拟与上海市幼儿园装备规范整合为上海市学前教育机构装备规范(试行)颁发外,其余均以文件形式下发。上海市O一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试行)(沪教委基200366号)(下简称方案)的特点是,既为本市托幼园所实施3岁前婴幼儿教养工作提供活动指南,也为家庭教养提供参考。方案包括教养理念、教养内容与要求、组织实施和观察要点四个部分。在“教养理念”部分,突出了四点,即保育与教育的紧密结合;满足成长需求,尊重意愿和情感的需要;注重成长过程和环境创设,让其在与环境互动中自然发展、和谐发展、充实发展;正视发展的差异性,实施个别化教育。“教养内容与要求”根据婴幼儿的年龄特点作划分,根据婴幼儿生理变化的特点,越是年幼,划分的时间间隔越短,分别提出了对婴幼儿实施教养的内容与要求,以养成婴幼儿的基本生活习惯和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组织与实施”部分考虑到婴幼儿的教养主要在家庭中进行,除了提出在托幼机构的日常生活与游戏中组织和实施的要点外,更强调家庭抚育中的关注点。“观察要点”部分主要是辅助保教人员和家长、看护人员观察婴幼儿的成长情况,为帮助他们能整体地、全面地了解、分析婴幼儿,“观察要点”分成发育与健康、感知与运动、认知与语言、情感与社会性四个方面,并指出“观察要点”只是提供一般婴幼儿发展的规律,但婴幼儿发展有个体差异,各方面发展也存在不平衡性,须正确、科学地对待观察活动和观察结果。关于推进03岁散居儿童早期教养工作的意见(沪教委基20049号)(下简称意见)由市教委、市卫生局、市民政局、市编委、市计生委、市妇联6个部门联合下发。文件摄出了到2007年3岁以下婴幼儿普及科学育儿指导工作的目标:使95以上自出生到3岁婴幼儿的家长和看护人员每年接受四次以上有质量的科学育儿指导。文件对社区科学育儿指导工作的管理和各相关部门职能的定位作了规定,提出了社区科学育儿指导的形式、内容以及运行机制。普通幼儿园建设标准(DGTJ08452005)(下简称建设标准)由市教委根据早教指导工作的要求和托幼一体化的趋势,在调研的基础上编制,并得到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批准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新的建设标准根据本市托幼一体化管理的实际情况,将原来小区配套的托儿所和幼儿园的校舍面积整合,新幼儿园建设应包括托班、幼班和早教指导场所,并提出了校舍设施盼要求,保证了在其所服务半径内为散居婴幼儿家庭提供早教指导服务的场所。上海市民办早期教养服务机构管理规定(沪教委基200625号)(下简称管理规定)对举办早期教养服务机构的设置条件、工作人员的基本条件与人员配备,早期教养服务机构的工作要求、申办程序、收费与对机构的管理等提出了具体要求,文件以市教委、市卫生局、市民政局的名义联合发文。管理规定支持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早教指导服务机构,但同时提出规范管理的要求,对社会力量举办早教指导服务机构加以引导。上海市03岁集体教养机构装备规范(下简称装备规范)制定的主要目的是为规范O一3岁集体性教养机构婴幼儿活动环境的设施设备和教玩具的配备,使之符合婴幼儿的身心发展,促进他们健康成长。该文件根据本市托幼联体建设的趋势,与36岁幼儿的装备规范合在一起,成为上海市学前教育机构装备规范(试行)(沪教委基200668号)的组成部分。上述文件的制定和指标编制从早教工作推进、机构管理、房屋建设、装备配置到具体教养方案等方面对早教指导工作提出了规范性要求,对各区县03岁婴幼儿早教工作规范有序地推进起到积极的作用。2早教指导工作的评价为促使早教研究工作深入进行,推进早教指导工作科学、规范、有序地开展,发挥评价机制的作用成为我们研究的一部分。早教指导工作的评价工作涉及两方面:区县早教指导工作的评价、区县早教指导中心的评价。对区域内早教指导机构的评价主要由区县制定。(1)区县早教指导工作的评价区县早教指导工作评价的研究建立在实验区前、中期研究的基础上,旨在总结区县推进早教指导工作的经验,推广研究成果,促进科学育儿工作的普及。2003年下半年,在对实验区研究与推进工作中行之有效的经验进行了归纳、梳理后,我们编制了上海市区(县)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指导工作评估标准(下简称区评估标准),在编制过程中反复听取了实验区的意见进行修改,使之具有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并运用于对实验区03岁早教研究工作的中期评估、调研中,事后又进行修改。区评估标准包含了五个项目,分别是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指导内容与形式、队伍建设、服务成效、研究与应用。在区评估标准中,我们明确了各部门分工合作、相互协调的管理体制,提出了早教工作的规划和适合地方早教工作发展的政策、规章的制定,早教指导管理网络、服务网络以及区县早教指导中心的建立;对开展分类、分层、分阶段、多形式的早教指导的早教指导人员的专业要求、人员构成比例、培训、工作反馈评估等作了规定;结合目前工作推进的实际情况,对受教育率进行了诠释:每年四次有质量的早期教养指导,应有记录可查;并从早教指导覆盖率、儿童入托率、指导者培训率、家长满意率,以及特殊婴幼儿早期干预情况等较为全面地评估了区县工作的情况。区评估标准的制定,既发挥了评估对研究与实践工作的推动作用,又进一步梳理了我们工作的目标,为制定关于推进03岁散居儿童早期教养工作的意见提供了依据。(详见本章附录1)(2)区县早教指导中心的评价上海市区(县)早期教养指导中心评估标准(下简称中心评估标准)的制定。建立在关于推进03岁散居儿童早期教养工作的意见和上海市民办早期教养服务机构管理规定两个文件要求的基础上,旨在规范推进区县早教指导中心工作的开展,完善区县早教指导中心的基本设施、管理及指导人员的配备。中心评估标准分成“条件”和“管理”两大项目,“条件”包括用房、环境等设施设备和人员配置,“管理”是对早教指导中心承担的管理、研究、培训和服务四个职能的具体要求的定位。中心评估标准结合实际工作情况,把两个文件对早教指导中心的建立与要求表述得更为具体和具有可操作性。(详见本章附录2)对研究与实践的思考1政府应建立对O一3岁早教指导服务工作的政策支持由于对03岁婴幼儿的家长和看护人员的指导是一种新的学前教育服务形式,在研究过程中作为课题研究得到区县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积极支持,但作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新亮点,它的长远和持续发展需要有相关政策保证。这些政策包括政府对O一3岁早教服务工作的定位问题、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帮助、对现有托幼机构在早教指导服务方面的定位等。我们认为国务院办公厅的文件把对06岁婴幼儿的家长和看护人员进行科学育儿指导的要求确定为“普及”,就已将其定位于一种公共教育服务,公共教育服务除向享受服务者收取部分费用外,还需要政府给予支持,包括人、财、物等方面。目前,由于定位不够明朗,上述支持无法实现:03岁早教指导服务的日常管理与研究还没有明确的资金来源渠道,影响研究与实践的进一步深入和服务的推广;普及性的指导没有专职指导人员编制和经费,专职指导人员和应有的教玩具无法到位;弱势群体家庭还无法得到政府项目的援助;个别区虽在区早教指导中心配备了早教指导人员,但其身份不明,职称评定遇到障碍;公办幼儿园面向社区、家庭提供普及性早教指导服务,收取超工作范围的服务费用也遇到障碍(一些区物价部门认为公办幼儿园既然定位于公办,提供早教指导服务就不能收取费用),影响了幼儿园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早教指导的积极性。值得欣慰的是,市计生委将03岁早教指导作为公共服务明确提出,并进行深入的专题研究,03岁早教指导公共服务已逐渐成为一种共识,政府对这项公共服务的支持力度也一定会增加。眼前,我们希望财政能保证对学前教育事业经费的投入,提供部分经费用于购置设备、研究与管理。同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