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专业论文)立足本土+着眼未来——谈构建儿童美术教育中民间美术的可鉴性.pdf_第1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立足本土+着眼未来——谈构建儿童美术教育中民间美术的可鉴性.pdf_第2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立足本土+着眼未来——谈构建儿童美术教育中民间美术的可鉴性.pdf_第3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立足本土+着眼未来——谈构建儿童美术教育中民间美术的可鉴性.pdf_第4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立足本土+着眼未来——谈构建儿童美术教育中民间美术的可鉴性.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美术教育是儿童素质教育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它是集创造、情感、智力、和 审美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是儿童用绘画来表达他们的认知,发展他们的思维和 表现能力的学科。它以其无比的率真和原创性表达着最真挚美好的情感。但是, 在今天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被誉为现代社会最后一片绿洲的儿童美术教育,正 遭受着外来意识形态和现代社会功利化价值观念的腐蚀,甚至于对自己的母体文 化产生了陌生和疏远。在这种形势下,将民族民问美术融进我们的儿童美术教育, 以更大的比例纳入儿童美术教学,通过儿童已有的经验,以主动、积极的学习方 式来加强对民间美术的认识和对民族文化的信念。这不仅丰富了以中国地域文化 为特色的儿童美术及教育形式,而且还增强了儿童热爱劳动人民、热爱民族文化、 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最为根本的是,我们不能忽视:儿童美术教育与中国文化 传承不可分割的关系,以及它在保护中国文化民族性和人类文化多样性中极为重 要的作用。 本文从分析我国儿童美术教育和民间美术的现状入手,提出了在儿童美术教 育中应加强民族文化和民间美术教学,试着从现代美术教育理念出发,详尽阐述 了民问美术的价值以及与儿童绘画的相似性。在宏观上尝试性的提出了儿童美术 教育中民间美术教学的三种方式,即儿童美术教育与民俗活动相结合。民间 美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开展丰富的校外民间美术的教学活动。通过儿童在美 术教育中学习、体现、传承民间美术,使民间美术对儿童的影响传达至家庭乃至 社会。这不仅增强了儿童的爱国情感,体会母体文化的伟大,还将对民族文化的 传承注入新的希望与力量。 关键词:儿童美术教育民间美术传承传承方式 3 a b s t r a c t a r te d u c a t i o ni st h em o s ti m p o r t a n tp a r to ft h eq u a l i t ye d u c a t i o n o fc h i l d r e n i ti ss e tt oc r e a t e ,e m o t i o n a l i n t e l l e c t u a la n da e s t h e t i c a n df o rt h e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s e xe d u c a t i o n p a i n t i n gw i t ht h ec h i l d r e nt o e x p r e s st h e i r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d e v e l o pt h e i rt h i n k i n ga b i l i t ya n da c a d e m i c p e r f o r m a n c e i ni t so r i g i n a li m m e n s em o d e s t y ,a n dt h em o s ts i n c e r e e x p r e s s i o no fg o o df e e l i n g s h o w e v e r ,i nt h ec o n t e x to fg l o b a l l z a t l o n t o d a y 。t h el a s tp i e c eo fm o d e r ns o c i e t y k n o w na 8a no a s i so fa r te d u c a t i o n f o rc h i l d r e n m o d e r ns o c i e t yi su n d e rf o r e i g ni d e o l o g y a n dt h e u t i l i t a r i a nv a l u e so ft h ec o r r o s i o ne v e nh i sm o t h e rh a das t r a n g ec u l t u r e a n da l i e n a t i o n i nt h i ss i t u a t i o n ,f o l ka r ti n t oe v e r ya r te d u c a t i o n o fo u rc h i l d r e n ,al a r g e rp r o p o r t i o no fc h i l d r e ni n t oa r tt e a c h i n g , a d o p t e dc h i l d r e nh a v ee x p e r i e n c ew i t ht h ei n i t i a t i v e ,a c t i v e l ys t u d y i n g w a y st os t r e n g t h e nt h en e w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o ff o l ka r ta n dc u l t u r a lb e l i e f s t h i si sn o to n l yc h i n ah a sar i c hc u l t u r eo fa r ta n de d u c a t i o n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c h i l d r e nf o r mc h i l dl a b o ro fl o v eb u ta l s oe n h a n c e t h ep e o p l e - l o v i n gc u l t u r ea n dl o v i n gt h em o t h e r l a n df i n ef e e l i n g s t h em o s tf u n d a m e n t a lt h i n gi s w st e nn o ti g n o r ec h i n a :c h i l d r e n 8a r t e d u c a t i o na n dt h ei n s e p a r a b l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c u l t u r a lh e r i t a g e , i nt h ep r o t e c t i o no fc h i n e s e c u l t u r ea n di t sd l v e r s i t yo f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t h e a 1 1i m p o r t a n tr o l ei nh u m a nc u l t u r e b a s e do nt h ea n a l y s i so fc h i l d r e n 8a r te d u c a t i o na n dt h ec u r r e n t s t a t u so ff o l ka r t c h i l d r e nr a i s e di nt h ef o l ka r to ft e a c h i n ga r t e d u c a t i o ns h o u l db e8 t r e n g t h e n e d m o d e r na r te d u c a t i o nf r o mt h ec o n c e p t o ft r y i n gt oe l a b o r a t eo nt h ev a l u eo ff o l ka r ta n dc h i l d r e n 8p a i n t i n g a n dt h es i m i l a r i t y o nt h em a c r ol e v e l ,t h ea t t e m p tt oe n c a p s u l a t et h e f o l ka r tt e a c h i n gc h i l d r e na r te d u c a t i o ni nt h r e ew a y s c h i l d r e nf o l k a r te d u c a t i o na n ds o c i a lc o m b i n a t i o n ( 咎f o l ka r ti nt h ec l a s s r o o m t e a c h i n g l a u n c hr i c h f o l ka r to ft e a c h i n ge x t r a c u r r i c u l a ra c t i v i t i e s c h i l d r e nl e a r nt h r o u g ha r te d u c a t i o n ,e x p r e s s i o no ff o l ka r th e r i t a g e t h ei m p a c to nc h i l d r e ns ot h a tf o l ka r tc o n v e yt ot h ef a m i l i e sa n dt h e c o m m u n i t y t h i s r i l ln o to n l ye n h a n c ec h i l d r e n 8p a t r i o t i cf e e l i n g so f t h eg r e a tc u l t u r a le x p e r i e n c eo ft h ep a r e n t t h et r a n s m i s s i o no fc u l t u r e w i l lb r i n gn s wh o p ea n ds t r e n g t h k e yw o r k :c h i l d r e nf o l ka r te d u c a t i o n f o l ka r tt r a n s m i s s i o n t r a n s m i s s i o nw a y s 4 序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的演化,近十几年我国的美术教育事业得到了空前的 发展,美术教育在不断的改革与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从而推动了我国美术 教育向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使我国美术教育走上了稳步发展的新阶段。但是, 作为基础教育中最为重要的文化教育载体的儿童美术教育,在目前的基础教育中 仍然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和缺失。儿童美术教育的文化环 境还不容乐观,审美环境依然令人担忧,使得儿童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的全面发 展受到严重抑制。 伴随技术理性力量在现代社会文明迭进中的突显,当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 活过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娱乐与休闲到消费与时尚等都莫不以成人式精神为 主导,并成为捧斥儿童文化、挤占儿童精神生存空间的强势文化,使儿童独特的 精神及文化沦为现实文化和成人精神的附庸。在现代社会中,随处可见的是穿金 戴银的儿童,唱着缠绵爱情歌曲的儿童,是在被功利化的意图驱使着做完珠算、 背完唐诗、再练钢琴的儿童,那充满幻想、天真烂漫的童年已渐渐远去。这种现 象表明现代成人社会的生存竞争开始被年幼一代的生活所承袭和上演,这乃是文 化发展中出现异化的一种标志。这也将导致中国未来的文化意识和艺术,包括美 术的发展在方向性,民族性和地域性上的异常薄弱,以及必然呈现出民族文化传 承使命感的缺乏等令人忧虑的特征。外来文化的影响也使得当代儿童认为看洋卡 通、吃着肯德鸡、收着圣诞节的礼物的情形是现代生活的小康标志,是时代的新 潮流。这些使儿童在充分享受物质快乐的同时,却在逐渐忘却自己的文化传统, 忘却传统民族节日的氛围和亲情沟通的淳朴与自然。这主要归咎于我们对本民族 文化的心理结构和审美思维探索和研究的忽视,才导致了文化的自我认识的淡薄, 使得儿童美术教育处于备受文化殖民和侵渗的尴尬境地。 在儿童美术教育中培养孩子对中国文化的感知和欣赏,让孩子体验本民族的 文化气质和艺术精神,使美术教育成为每个孩子平等的权利。寻求一种本土化、 更本性的美术教育资源民间美术,从中挖掘出可以转换具有现代意识的,又 可以传承民族情结的美术教育形式,打造具有民族审美文化构建系统,让这种文 化构建把少年儿童从现代社会的迷乱中引领出来,让儿童沐浴在本土文化艺术中 5 健康成长。这些深刻的思考,已不仅是教育者和理论家应该关注的问题,也是与 人民大众息息相关的事情,更是中国美术教育工作者长期的职责和使命 6 第一章民间美术的价值 中国文化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数千年来积淀了极其宏大、丰富、深厚的民 族文化遗产。中国民问美术是其中的一颗奇珍异果,它的种类繁多,寓意深刻, 文化内涵深厚,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母体。它融于民族群体的衣食住行、节只 风俗、人生礼仪和信仰禁忌等社会生活之中,它是由原始社会到今天的中国本原 文化的传承延续。中国民间美术是人民大众为了满足自身的社会生活需要而创造 的视觉形象艺术,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鲜明的个性。它思想质朴率真,造型不拘一 格,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多才多艺和创造性:它是按照民间特有的理解方式,以意 象的、联想的、隐喻的观念符号等造型方式,来表达民众的审美理想和心理愿望; 它的审美要求是朴素的、实实在在的,它的爱憎、好恶是与广大民众紧密相连的。 是劳动人民用独特的艺术语言创造的艺术形式,是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的。 一、民间美术发展的现状 在今天,伴随着时代文化和经济的发展,现代化的文化浪潮正在通过电影、电 视等传媒手段进入乡村的每个角落,在传统民间美术赖以生存的小农经济急速解 体和工业商品经济对传统市场无情占领的同时,也使人们所习惯的生活方式和价 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继而引起了审美观念、社会地位、生活行为、知识结 构、价值观念等各方面的变化,使民间美术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意义和形式及继 续存在的支点。许多民间美术作品也被乡村新一代人群认为是过时、落后的东西 并遭到冷遇。中国艺术研究院方李莉博士在中国西北农村考察后总结到:“在陕西 洛川县栖风镇谷咀村里,我们再也看不到一幅完整的中国西北传统乡村图画了。”回 在川东农村书市,发现过去一向鼎盛的年画市场,也慢慢在农村逐年滞销,代之而 起的是大红影星广告和图片。据国内很多媒体报道,几乎传统的各类民问美术商品, 在市场上都遭到冷遇。这些状况告诉我们,传统的手工技艺和文化已受到时代和外 来文化的严重冲击,又因其自身的狭隘和封闭,正在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渐渐消 失。就全国范围看。这种情况,已非个别了,它所透露出来的问题具有典型意义, 即民问美术首先是生活中的民间美术,没有生活就没有民间美术。民问美术学的 研究不仅仅是追寻那些因时代变迁而岂经失落了的东西,更应以活的生活姿态去 看待和发展它。 呖李莉,正在逝去的手岂 j 民族艺术2 0 0 3 年,第8 5 页 7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离不开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继承,离不 开祖国五千年文明经典的支撑。传统的民问美术不仅是珍贵的艺术遗产和生活用 品而且它储存了一个地域文化所有的历史、宗教、文化、伦理、审美的种种信息, 有着深厚的文艺价值。在当今崇拜利益和信息文化的背景下,需要我们重新去认读, 去了解民间美术,并把它作为民族复兴,作为整体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源泉。我 们看到。世界上已有许多国家如德国、法国、英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逐渐认 识到保护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性,制定了保护民族民问文化艺术的专项法 律法规,建立了比较成熟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保护机制,在本民族民间文化遗产 保护方面率先做出了典范。2 0 0 3 年2 月1 8 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先生 宣布,国家级“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正式启动。这次遗产抢救工程将历时1 0 年,对我国的民间文化进行系统、密集的普查和抢救,成为我国历史上最大规模 的一次民间文化遗产整理、保护工程。这次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不仅仅是对中 华民闽文化的抢救,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这是一次树立中华民族精神的建设工程, 同时也是一次进行文化寻根、唤醒民众文化意识、普及优秀文化遗产的文化行动 这项工程实施以来,很大程度上对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保护和抢救,并 已卓见功效。但这还远远不够,我们应唤起全民族的保护民族文化艺术热情,加 大民族文化传承,加大民族文化传承,尤其是美术教育的传承,使优秀的传统文 化遗产重新回到生生不息、兴旺繁盛的艺术土壤里。 二、民间美术的价值 中国民问美术是中国民族美术中最具有群众性、生活性、历史性、地域性、 代表性的文化形态。它蕴涵着我们民族从原始社会到今天的长达七八千年的历史 文化积淀,从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的原始文化直到近现代的商品经济 文化,像考古发掘中区分文化层一样,甚至在一件作品中都可以分出不同的历史 时期的文化内涵积淀,因此可以说它是一部民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和博物馆。其 价值远远超越了它自身的艺术价值,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哲学、美学、艺术学、历 史学、民族学、社会学和人类文化学等多学科的文化价值。长久以来,中国的民 间美术之所以能够继续绽放光彩,完全得益于它自身的价值及其蕴含的历史张力。 它不仅对现代美术有着互补、润色、调剂的一面,而且对我国美术教育事业的发 展也有着深远的意义。下面我们就从三个方面来阐述民间美术的价值: 8 i 民间美术的实用价值 在我国恢弘、悠久的民族文化中,民问美术占有重要的位置。它是原始艺术 拘延续,直接继承了原始艺术实用与审美共存的性质。如民间的粗陶、竹篓、木 勺等生活用品与新石器时期的原始先民创造的彩陶、石斧石刀,均是实用性与 审美性结合的产物。人类最初的造物活动就是从实用开始的,在实用的基础上逐 渐发展了审美,使之既能满足实用的物质需要,又能满足审美的精神需求。 民间美术始终与人类的实用功能( 衣、食、住、行) 紧密联系,无论房屋建筑、 服装款式、食品造型、日常生活用品、儿童玩具等都可窥见民间美术的踪影,为 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限的光彩和乐趣。 ( 1 ) 民间美术服装造型别致、生动,布贴与挑绣 结合,工艺精湛,令人称赞。如一个娃娃从降生直到 长大成人的全过程,身边总离不开民间美术,她儿时 脚上穿的虎头鞋、猪鞋,五毒花鞋等( 图1 ) ,取其逢 凶化吉,遇难呈祥;几童做满月、周岁的衣物用品, 更是妇女精心制作的工艺美术品。在嫁取时所穿的、 戴的更是美不胜收。总之,人的一生,从生、老、嫁、 娶,直到告别人问都充满了民间美术活动。 ( 2 ) 在食的方面,特别表现在食品的造型上、包 装上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在食品的造型上,多依据 节令的不同而糕点样式各异,如端阳粽子、中秋月寿 桃、年糕等。今陕西合阳县有着“面花之乡”的美誉, 它既有可看的观赏性,又有可吃的实用性,当地人称 之为花馍、花馒头( 图2 ) 。花馍的制作与民俗活动密 图l 草布制芦花虎头蒲窝 图2 合阳面花青蛙戏水 切相连,如结婚嫁女做插花浑混,儿童满月做“娃娃馍”等等。这些形形色色、 美不胜收的民间美食与当地的民俗一起构成了当地独特的饮食文化。 ( 3 ) 在玩具方面,从普通意义上讲,民间玩具是专门为儿童设计的娱乐器具, 如泥娃娃、布娃娃等。从广意上讲,民间玩具还包括许多成人与儿童共同参与的 娱乐器具,这种民间玩具往往和各种节庆风俗相联系,如彩灯、龙灯与元宵节, 香包、龙舟与端午节等。民间玩具无论是纸扎的、竹木雕的、棕草编的、泥捏火 9 糖塑面制的,都极富艺术魅力,充满着生命的智慧与灵气。 2 民间美术的美学价值 中国民间美术的审美意识与整个民间社会背景、文化观念长期保持了一种交 融渗透,浑然一体的不可分割的关系。民间美术作为民间文化观念的物化形式, 自始至终反映了民间的审美意识,体现了民众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趣味、 审美情感。民间美术的动人,主要来自它的审美品格,以特有的形式所体现的人 格特征,即审美形式的劳动人民的人格特征。我们民族的深沉有力、刚强自信, 朴实、勤劳以及它像黄河长江一样奔腾不息的生命力,都直率地在民间美术中得 到体现。 ( 1 ) 在民间美术的各个种类中,对吉祥、对幸福的渴求,对生命、对人生的 关注和信仰无处不在,民众更喜欢以善的正面形式来揭露或寄托对美的渴求。一 架普通的民间纺车,结构的对比均衡与和谐,具有强烈的形式美感:剪纸中的龙 风呈样、荷包上的莲花等无不寄托了人们的深情,是人们对人生价值的把握和对 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如洪湖七里刘家湾老艺人陈素珍说:“我绣一辈子花,有个体 会,绣花为的是好看,要好看,花要有个好名堂,人家看了才能称心如意。” 所以每件民间美术品都赋予了一定的思想属性和人民的善良愿望。 ( 2 ) 民间美术最大的特征是将实用性与装饰性做到完美的统一,在实用的前 提下力求形式美、功能美,在美的法则中求变化。如民间布 贴绣品就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闻进行巧思( 图3 ) ,突出功能美 的组合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填充理想化的纹样,把群众喜 闻乐见的吉利题材,利用各色布角剪出物体的大形,运用色 彩对比等多种装饰手段,在实用性的轮廓内表现出形体组合 美、色彩组合美求全求满是民间美术构成、变形的一大特 图3 民间布贴绣 色,反映着人们追求十全十美,美满团圆的心理状态,与民 间唱本中先苦后甜,团团圆圆,皆大欢喜同是此理。民闯美术所追求的完整,圆 满、团圆,和谐成为民族民间文化心态的稳定特征,成为传统的民族民间艺术的 审美理想。 ( 3 ) 民间美术语言风格的质朴、率真是民间美术独特的审美品格和永恒的魅 。张朗湖北民问美术 ,阻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 9 9 3 1 0 力。这种质朴的风格不仅表现在民间美术的内容形式上,更多地表现在内在精神 方面所以,民间美术的这种淳朴之风是多方面的,既是形式、风格的,又是精 神、情感的。一位画农民画的老婆婆说:“画画旧帐,自己的心情也很愉快有时 一面回顾,自己也会笑出来,好像回到了童年时代,非常开心”另一个农民 画家也讲:“我的画笔是随心走的。”。他们忠于自己的天性,忠于自己的心理情感, 因而作品才具有质朴纯真的特征,形成了民间美术突出的审美品格。从民间美术 作品的制作过程、表现形式,创作内容等方面来看,都反映了民众对客观世界的 认识和态度,表达了自己的理想、愿望和追求。 3 民间美术的教育价值 民问美术植根于人民群众,劳动者不断创造了生生不息的艺术因此鲁迅先 生称之为“生产者的艺术”。群众创造了民间美术,也创造了崇高的精神境界, 并成为维系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它以一种质朴、纯真的审美形式作用于人们 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以丰富的内容对人们起到道德、历史、生产、文化知识 的教化作用,成为最大众化的教科书。 ( 1 ) 审美修养的提高 民间美术作品在形式上追求构图饱满对称,造 型完整意象,色彩鲜艳明快,在视觉上讲究造型与 色彩搭配的视觉美感,体现着和谐统一的美学境界。 而不同种类的民间美术作品又有其特有的艺术特 征,比如民间剪纸造型简练,图形与镂空的点线形 成虚实对比,给人以韵律优美、节奏和谐的美感( 图 4 ) ;民间刺绣在色彩上常用原色对比,显得鲜亮喜 庆,它的“适形造型”的方法也都追求饱满、对称、 均衡等审美要求( 图5 ) 。还有很多其他的民间美术形 式都有着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作为现代艺术源泉的 民间美术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很高的美学价 值,为我们今天的很多审美标准和美学法则提供了 依据,像民间口诀中的“黄身紫花,绿眉红嘴,显 。张朗,湖北民间美术 目,湖北科学技术出版杜。1 9 9 3 。 1 1 图4 民问剪纸 图5 民间刺绣 得鲜明。”“草绿披粉而和。藤黄加赭而老”等都强调了色彩的对比调和,体现 了民问艺人对于视觉形式规律的感性把握。 ( 2 ) 传统文化的熏陶 民间美术的创作过程,也是我国劳动人民才智的积累过程。它集中体现了中 华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保留了千百年来本民族文化传统的遗影,凝聚着深厚的 民族文化精神。民阃美术的制作总是与一定的民俗活动有着对应关系,是民俗活 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传统的盛大节日,及人生重大专l 仪,岁时节令、生老 病死,都会有相应的民间美术作品,而且具有严格的规定性。可以说它是民俗活 动的工具,是民俗文化的形象载体。民间美术伴随着民俗文化的发展历史,映照 出中国文化史的踪迹,而悠久的民族文化史又正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源泉,这也 是民间美术的又一重要价值。 民间美术是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民间美术因其相对的传承性,记 载着我国文化的发展历史,它的创作题材来自远古文明、历史典故、戏曲故事、 宗教信仰、文学名著、民俗文化、神话传说等等比如 三国演义、红楼梦、牡丹亭等经典文学名著, 伏羲女娲、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等 山海经 的远古神 话,牛郎织女、天仙配等传统民间故事都经常出现在民 间美术作品中,对民间美术中些恒常主题的追溯可以 使我们了解到传统文明的起源、发展,比如对民阅美术 作品中常用纹样的研究就涉及到原始的图腾崇拜、地域 文化、文明变迁等我国的民间美术造型也体现了中国 传统文化中以圆满完整、对称偶数等来自远古太极阴阳 图6 民间吉祥双鱼纹 的哲学观念。民间剪纸艺术里的完整互不遮挡的人物造 型。木版年画的完美构图:吉祥图案中的“蝶恋花”, 。双鱼”等喜相逢纹样( 图6 ) ,无不反映了阴阳对立、 生生不息的传统宇宙观。另外,民间艺人的口头文化也 在传播着民间的传统文明。民间美术的材料和工艺的发 展演变也是记载着人类社会科技文化的变迁和进步。 图7三娘教子 ( 3 ) 道德的教化 民间美术通过美术作品或相关的民俗活动将社会的理性价值标准诉诸人,潜移默 化地引导着人们的行为导向。民间美术的题材尽管包罗万象但从观念形态来说, 大多目的在于劝善戒恶,宣传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古圣先贤、忠臣义士、孝子 烈女无一例外都是作为世人的楷模来加以表现的。阵容庞大的祝寿、敬孝图表达 了子女盼望父母长寿幸福的良好祝愿,也因而形成了象征福寿吉祥的民间美术图 案,如“二十四孝图”、“五蝠图”等等;楷模成群的全德教化图对儒家道德教 化做出了责无旁贷的反映,为后世子嗣树立了良好的楷模,如“岳母刺字”、“孔 融让梨”、“桃园结义”等等:契而不舍的劝学图鼓励儿童要有掌握自然和社会 知识的奋发治学的精神,如“三娘教子”、“悬梁苦读”等等( 图7 ) 。这些都是 劝诫教育世人尊老爱幼、发愤图强、知书达理等良好道德品质的。一些结合民间 美术形式的民俗活动如社火:木偶戏、皮影戏等不仅是人们驱鬼避邪、嬉戏玩耍 的产物,同样也能在游戏中对人们进行除恶向善的教化作用。 ( 4 )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中国民间美术是民间生产者自己创造、自己欣赏或使用的实用美术。因此, 民间美术在实现它的实用功能的同时,更多的是创作者自我主观和个人情感的体 现。两劳动者们没有过多的受到现代文明的禁锢,使得他们的自由思想充分的体 现在其作品当中,即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个性化,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许多民间美术作品突破时间空间,在造型中出现许多现实生活中不可能的情 形,如葫芦和莲花中生出小孩来,动物身上长花等等。民阈美术对自然形象的拟 人化和意象化的造型手法,以情感、想象的艺术观念,自由随意的创作态度,对 于人们的创新精神和个性发展起着良好的引导作用,对人们思维的启发、想象力 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 民闻美术以其特有的亲和力,把思想理性内容融入艺术形象中,以其特有的 方式寓教于乐,对人们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人生价值、是非观念、审美情趣 等以启迪和教育有着重要的欣赏、审美和教育的意义。 如果在我们现有的美术教育中,积极开拓我国民族艺术教育资源,开拓传统的 民间美术教育资源,不仅能弘扬中华文化,建设精神文明。也会更好的传承和保护 中国民间美术。在中国美术教育中加大民间美术的传承,尤其是儿童美术教育的 传承,引导儿童把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观念相结合,把各类优秀的民间美术补充 到现有的美术教学内容中,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中国民协秘书长刘春香在一 次授牌仪式上说:“在经济文化建设的今天民间美术要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走 进社区,产生新的艺术生命力。在进行民间美术改编与创作后的新民族民问美术, 必将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1 4 第二章儿童美术与民间美术的相似性 中国民间美术植根于祖国大地,来源于人民大众的生活,它蕴含着乡韵、乡 情、乡风;它寓意深长,以形寓意,以形构象:它生动有趣,自由奔放,雅俗共 赏为广大劳动人民所喜爱;民间美术是通过对经验的,现实的,必然的物象全 面的感悟,从而表现出自我主观的,直觉的,意念的,理想化的形象。而儿童绘画 也具有如上的特征,儿童面对周围纷繁的事物,并不是真实的描摹,而是用自己 创造的抽象符号与线条去表现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儿童画是天生的,尚未被成人 世界污染的纯真的创造;儿童画是人在最宝贵的童年时代,童心、童真、童趣的 写照。儿童作画随心所欲,天机自然,不造作,不雕琢。表现出儿童质朴、纯美、 幼稚的美,儿童绘画与民间美术作品的创作观念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又都有自己 独特的审美价值。 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 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而儿童美术是童年经验的自由表达、儿 童天性与文化环境互动的必然产物,完全植根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之中。针对儿童 美术的这个重要特性,教育者有极大的可能和自由将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元素注 入其中,使儿童美术在塑造孩子心灵的同时,将文化镌刻于人格上。下面我们就 具体从儿童美术与民间美术的造型、构图、色彩三方面分析它们的相似性: 一、造型上的相似特征 研究发现,儿童在观察物体时,并不象由一般的经验逻辑所推演的那样注意 细节,而是高度地概括对象的基本结构,对物体的细节,大小变化加以忽略。绘 画中的造型都出于主观价值对意识的支配,而不是出于所谓“理智”的认识或理 性思维的指导。而民间艺人试图把二维平面上的物体形象完整表现成三维立体的 形象,这样的造型方式尤其与儿童相似。他们共同之处在于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 体系和造型体系,这种艺术体系和造型体系不是取法自然的真实现象去表达作者 的某种观念,而是用主观观念去看待和描述某种事物,借以使作者的观念暗寓其 中,完整地表现自己想要表现的事物。 1 造型突出物象的主要特征 在儿童的绘画作品中,我们常常看到某些比例失调。特征突出的范例,如在 人物造型中强调夸大头部,眼睛画的大而圆等等( 图8 ) 民间美术造型也有突出特 征的范例,如黄河流域普遍流行制作布老虎,突出虎 头造型,尾巴常被省去,四只脚也只留下短短的脚趾, 反而更显得威勇可爱而富有生气( 图9 ) 。 z 造型多具平面感 民间美术造型的平面常受工艺材料的局限,如民 间皮影受灯光投影表现的限制( 图1 0 ) ,人物造型更突 出平面效果,多以侧面侧身造型。而儿童绘画以线造 型也是将三维空间的物象转化为平面的形象。如男孩 子爱画汽车,他们笔下的汽车尽管形态各异但多是 表现汽车的侧面( 图1 1 ) 3 在二维画面上解决多维感受 民间艺人对物象的感受方法绝非用现代透视法那 种定点、定位的理性方式。而是以民间特有的时空观 念,通过对物体长期接触,所获取的多方面的,由表 及里的感性理解。用平面手法肯定下来。如湖南滩头 年画老鼠嫁女中的老鼠和马( 图1 2 ) ,不是在侧面 身上出现正面的头,就是在侧面的头部出现正面的两 只眼。儿童绘画作品对景物空间与事物关系的观察表 现与民闻美术何其相似,他们依靠想象对客观事物的 空间关系采取一种不定位的观察表现方法,如画侧面 人物头像会出现正面嘴,正面眼睛( 图1 3 ) ,在小鱼身 上画花卉、房子等等。 4 造型求全、求荚 图8 儿童画 图9 布老虎 图1 0 民问皮影 图1 1 儿童画 儿童绘画造型中还追求最佳视觉面,与民间美术造型中的“求全求美”有着 相似之处。儿童在作画时对于如何表现最理想的范围,即最佳角度,他们不仅非 常敏锐,而且巧妙。幼儿在三至五岁时画人的脸很少用侧面表现的,基本上是画 正面,就是上小学之后,一、二年级的学生画侧面人时,也要把脸画成正面,而 身子也可能转过去。因为儿童觉得人如果画得五官不齐全是不美的,认为这是理 想中最美的角度。 1 6 二、色彩上的相似特征 在色彩方面不论是民间美术还是儿 童绘画,作者们都是从感性的运用色彩到 理性的理解运用色彩,而且以主观的认识 为主,随心所欲使画面色彩绚丽,对比强 烈,这能使人产生情绪欢快,生命热烈的 感觉。一般的儿童由于其心灵的纯净,他 是开朗的,活泼的,生命力旺盛的,因此儿 童画一般大量运用高纯度强对比色彩。而作 为民问美术,如农民画、剪纸、布艺、织绣 等等,他们以儿童般纯真心灵去撷取本能的 最强烈最刺激的色彩,再加上日久天长地依 偎着本土的色彩鲜艳的自然环境,使得主体 赋予色彩的表现力和文化意义都带有天造 图1 2 湖南滩头年画老鼠嫁女 图1 3 儿童画卖菜 地设,与生俱来的性格。由此可知,儿童绘画与民间美术因其本质、天性的相似, 使得他们在色彩的选择与运用上表现出惊人的相似性。 三、构图方面的相似性 儿童由于没有足够的美术基础知识,在自我实践中,创造许多有趣的构图方 式。这些构图形式与民间艺人的构图形式一样,作者心中不一定特意想好了去创 作,他们不受思维模式的限制,没有“之”字行构图、“三角形”构图、“s ”行 构图等的束缚,在有意无意之间,却创造出了极为相似的构图形式。 例如儿童经常采用的排列式构图就与民间美术中的散点式构图十分相似。不 让画面有大面积的空白,添枝加叶,使气氛如星光闪烁。就像戏曲中人物的亮相, 高低错落有致,容满整个画面;民问艺人在构图处理上经常采用时空构图法,在 构图上注重画面的完美,常将画面看成一个独立的舞台,形成与外界隔绝的天地。 如民间年画作品常将不同时间、地点、季节等众多的人物活动铺绘于同一画面上, 生动而不杂乱,洗炼而不失真( 图1 4 ) 。在这一点上,儿童绘画与民间美术的构 图布局有着极为近似之处,即在时问和空间上有无限广阔的天地,它可以把四季 不同的景象,不同属性的题材内容,天上的,人间的、现实的、想象的,全部统 1 7 一到一幅作品中构成和谐而美好的画面, 达到赏心悦目、怡情的艺术效果,给人以无 穷的回味( 图1 5 ) 。 除了以上这些构图方式外,儿童也采用 中心式构图、全景式构图、队列式构图等等。 从我们的分析来看,儿童绘画所采用的构图 方式与民间绘画是相通的。假如在儿童美术 教学中引入定比例的民问美术作品,对儿 童进行民间美术的构图分析讲解,孩子们肯 定会更加大胆和自信的有意识的进行各种构 图尝试,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来。 我们在分析的过程中发现,儿童绘画与 民间美术夸张与概括的表现,儿童绘画与民 图1 4 陕西农民画说书 图1 5 儿童画t 南极考察 间美术构图方式的一致,色彩的强烈的对比绚烂又统一的效果等现象表明,民间 艺术与儿童绘画都带有原始意味,都蕴涵着秩拙与成熟,粗犷与细腻,夸张与写 实,强烈与恬淡。表明民间美术中的造型、色彩、构图、创作意识等表现特征, 都与儿童绘画的表现特征有着极为相似的地方。 第三章在儿童美术教育中传承民间美术的内容及其方式 儿童美术教育在民间美术的传承过程中,无疑是一个良好的载体、一个合适 的价值实现者、一个民间文化的延续者。可以说儿章是民间美术传承的关键。这 是因为,从童年起,儿童所身处环境中的一切,如建筑、音乐、礼仪、审美取向、 生活方式等都作为文化要素在时刻地影响着他们并形成观念、态度与意识,内化 为生命的一部分而成为难以忘怀的童年经验。使在儿童阶段就感应自己的母体文 化,不仅顺应儿童身心的自然塑造,具有早期优势,更符合进步社会的教育观念: 社会越发达,就越强调文化民族性的保持。不仅丰富了以中国民族文化为特色的 儿童美术及教育形式,增强了儿童对民族文化艺术的感悟力及对祖国的热爱。更 为重要的是保护了中国文化民族性中的力量,保持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了 人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还将有力地增进儿童对本民族文化艺术的 感悟能力以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一,儿童传承民间美术的内容 中国的民间美术是我国在全国范围内互相交流汇聚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形式。 这种生存于乡民大众中的艺术,由于它在创作过程中的自发性与业余性,在技艺 方面的质朴性和天真性,在功能方面的自娱性与实用性,以及劳动群众真诚、憨 实的文化气质,体现出民间美术那质朴无华的内在特征。民间美术极其丰富,民 间美术品种极多,且目的、用途各不相同,如有供赏玩的造型艺术,亦有以实用 为主的工艺品,又与民俗、宗教及其他民间文艺存在密切关系,因此我们应去伪 存真,批判的继承和学习。我们除了要传承民间美术的价值之外,还应从以下几 点传承民间美术。 1 民间美术造型 由于民间美术造型与儿童绘画有诸多的共性,因而民间美术造型更易于被儿 童所接受和理解。民间美术丰富多彩的格局,五光十色的面貌更为儿童的欣赏与 审美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源泉。在教学中,通过对典型、鲜明的民 间艺术造型及形式的欣赏与探讨,培养儿童对学习的审美兴趣和创新能力,对民 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热爱情感,培养儿童感受民间艺术美,表达民间艺术美的能力。 ( 1 ) 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儿童来说更是如此。儿童感兴趣时注 1 9 意力集中、感知力最强,掌握知识技能最快。针对儿童这一点,通过教具的准备 和情景的创设选择,具有吸引力的题材柬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我们 在教学中选取民问美术中最具代表性的,符合儿章生理、心理特征的作品展示给 j l 童,如陕西民间布艺中的席老虎、中秋节祭月用的兔爷、戏剧脸谱,少数民族 民间刺绣等。这一件件巧夺天工、光彩夺目的民问美术作品,深深的吸引了儿童。 使他们体味和感受了中国民间美术的美,萌发了学习,表现民间艺术造型的兴趣。 ( 2 ) 培养学生的刨新能力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类己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知识的 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基础。勿庸置疑,美 术教育对创造力的培养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美育偏向于培养入的形象 思维能力,形象思维在头脑中存储丰富并与逻辑思维同时发生作用,创造性的思 维才能形成。例如民间美术的时空综合造型法为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启发了 学生的标新立异独辟蹊径的新思路,这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十分关键的。法 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所说:。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的创造力的教学,指的是学 生要真正有被鼓励展开并发现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有创造力的 才能”运用民问美术的主题形象展开造型法,培养学生的联想创作能力,伽练 学生的形象思维联想和创作能力,且趣味性很强。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丰富学 生的想象,开拓学生的形象思维,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2 民间美术色彩 民间美术的色彩概念在遵循历史的、传统的观念的前提下,用色既讲究视觉 意匠,又重视色彩的视觉心理效果。也就是说,民间美术更重视色彩的象征、寓 意性,同时又讲究色彩的视觉美感效果,追求轻松、明快、鲜艳、热烈。学习红 喜字、红花衣、红窗花等这些民间美术作品,并不能单纯的学它的颜色就可以了, 更重要的是它所包含着的色彩文化。如民问剪纸在色彩上以大红为主,而且,镂 空较少,色彩明显,内容多是表达人们喜爱的事物,红色烘托了热烈红火的气氛, 反映了人们积极向上的日常生活( 图1 6 ) 。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知道,儿童与民间美术在色彩的运用上极为相似,都喜 欢采用鲜艳、明快的颜色。因此在儿童美术教学中进行民间色彩教学,学生一定 能够很快接受并乐意学习与运用。这不仅可以通过民间美术的色彩教学激发幼儿 2 0 对民甸美术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儿童正确随审美观 点,使儿窀具有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和体现美 的能力,还可以在欣赏那些美不胜收、目不暇接、 乡土味极浓的民间美术作品的同时,使儿童开阔眼 界、丰富知识、培养审美情趣。使他们在羡慕、赞 叹之余,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在充分感受美的过 程中萌发表现美的愿望。 3 ,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 民间美术的制作总是与一定的民俗活动有着对 图16 民间剪纸五千献宝 应关系,是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美术伴 随着民俗文化的发展历史,映照出中国文化史的踪迹,而悠久的民族文化史又正 是一个民族内聚力的源泉。民间美术是民间文化观念的一种物化和重要的传播载 体,它不仅影响了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方面,还潜移默化地造就、影响了人们 的价值观念,认知方式、行为准则等各个方面。民间美术中原始的“天人合一” 哲学思想,是人类与自然协调中的精神力量,它表现出对生命最坚定的肯定:民 间美术中的礼仪规范和道德准则是中国传统文化所确立的人生价值理想,担任着 启蒙教育的任务;民间美术作品中的先烈事迹、忠孝贤良,圣贤风范以及侠义行 为等题材,是宣扬信仰观念和道德思想的物化形式。 民间美术是一部历史文化的宝典,是一部用种种形象符号记录下来的由人的 本质力量所打开的心理学、人类学、文化学、民族学、民俗学。因此中国的民间 美术不仅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而且也可以成为人们探求中国文化乃至全人类文 化本源的有效途径。 二、儿童传承民问美术的方式 在现代化教育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们对儿童美术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有 了深刻认识,形成了一批具有前瞻性和理论基础的美术教育工作者,如常锐伦、 尹少淳、杨景芝、谢丽芳、关小蕾等。由于他们真诚地投入,在教育理念研究与 实践方法上有了开拓性的探索,形成中国儿童美术有史以来最为昌盛的局面。近 年来,儿童美术教育工作者在思考一个新问题是:如何增加民族、民间美术的比 例,通过儿童美术教育中民间美术的教学,增强儿童对民族艺术的亲和力和认知 力。 为了帮助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儿童及特殊儿童进行美术学习2 0 0 3 年5 月在谢丽 芳、刘字欣等老师的倡议下,在湘西开始了“蒲公英行动”,把苗族、土家族的 民间剪纸、草纸锉花等引入小学美术的教育,让学生倍感亲切。他们又力求研究 民问美术的学术价值、推进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传承和发展,把优秀民 间美术传承与最富有创造生命力的儿童美术教育融为一体,培养孩子对本民族文 化艺术的感悟,不仅会对这些孩子今后以独特的个性参与社会产生积极影响同 时也会让我们民族具有刨意的多样性文化得以延续。 在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 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 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应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 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 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同时,在态度 方面提出的目标如:逐步形成崇尚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尊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