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梁场冬期施工方案_第1页
预制梁场冬期施工方案_第2页
预制梁场冬期施工方案_第3页
预制梁场冬期施工方案_第4页
预制梁场冬期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 1编制依据 . 1 1.1施工图纸 . 1 1.2主要规范、规程 . 1 2工程概况及冬期施工气温特点和阶段划分 . 1 2.1工程概况 . 1 2.2气候特点 . 2 2.3冬期施工阶段的划分 . 2 3现场准备 . 3 4组织实施 . 3 5冬期施工技术措施 . 3 5.1箱梁施工 . 3 5.2预应力孔道压浆及封端 . 7 5.3温度测量 . 8 5.4钢筋焊接施工工艺 . 8 5.5箱梁架设 . 9 5.6主要材料用量 . 9 6质量保证 措施 . 9 7安全消防措施 . 10 8热工计算 . 10 8.1普通混凝土 . 11 8.2大体积混凝土计算 . 13 9质量控制 . 14 10安全注意事项 . 14 1 新建铁路石家庄至武汉客运专线永年制梁场 冬 期施工方案 1 编制依据 1.1 施工图纸 1.1.1、经规标准 2008189 号文发布的时速 350km 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 跨度: 31.5m(直、曲线)(图号:通桥( 2008)2322A-)。 1.1.2、经规标准 2008189 号文发布的时速 350km 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 跨度: 23.5m(直、曲线)(图号:通桥( 2008)2322A-)。 1.1.3、经规标准 2008196 号文发布的客运专线铁路常用跨度梁桥面附属设施图(通桥( 2008) 8388A)。 1.2 主要规范、规程 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 2005101号) 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 2004120 号) 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铁建设( 2005) 160号) 铁路 混凝土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补充标准 (铁建设( 2005) 160 号)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TZ210-2005)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 GB50164-92) 混凝土结构 工程 施工 质量 验收规范 ( GB50204-2002) 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施工规格 ( JGJ3-91)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 TB10210-2001)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 JGJ104-97)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0119-2003)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2003) 铁路架桥机架梁暂行规程(铁建设( 2006) 181号) 2 工程概况及冬期施工气温特点和阶段划分 2.1 工程概况 新建铁路石家庄至武汉客运专线是京广客运专线铁路的组成部分,并与京石、武广客运专线贯通形成背景至广州客运专线,连接华北、华中、华 南等广大地区。永年 2 梁场主要负责榆林洺河特大桥 DK420+000 郑州台尾段 606 孔箱梁( 32m 双线箱梁 580孔, 24m双线箱梁 26 孔)的预制、架设及该段 遮板预制(遮板 19282 块)。 2.2 气候特点 2.2.1气候概况 属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向半干旱地区过渡的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年平均气温 11至14左右,最热月份 7月份,平均气温 26至 27;最冷月份为 1月份,平均气温 -4至 -3;年极端最高气温 40至 42;极端最低气温 -21至 -22。无霜期平均 190天至 210天,初霜期一般在 10月中下旬,终霜期一 般在 4月上中旬,最大冻土深度在46cm。 四季分明,春、秋季短,冬、夏季长。按自然天气季节划分:春季长 54天,夏季长 110天,秋季长 58 天,冬季长 143天。按天气季节,一年中共分四季,每季三个月:春季为 3、 4、 5月,夏季为 6、 7、 8月,秋季为 9、 10、 11月,冬季为 12、 1、 2月。 2.2.2气候特征 2.2.2.1东西温差大 西部山区年平均气温在 11 左右,东部平原年平均气温在 13 左右。山区无霜期190天左右,较平原晚一个节气。 2.2.2.2昼夜温差大 昼夜温差均在 9 以上,大部分地区在 10 至 14 之间。 2.2.2.3多气象灾害 四季都有出现气象灾害的可能,春季主要有低温连阴雨、大风、暴雨、大雾、霜冻、干热风、冰雹、寒潮、沙尘暴、高温、干旱。冬季主要有:寒潮、暴雪、大风、沙尘暴、大雾。这些灾害会对我 部施工 生产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2.3 冬 期 施工阶段的划分 2.3.1 按照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规定, 当环境昼夜平均气温连续 3d 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 -3时 , 则 混凝土施工进入冬期施工阶段 。根据邯郸地区历年气温记录,每年 11月 15 日左右到次年 3月 15日左右为冬施期,历时 4个月。为便于工程管理和根据不同温 度调整技术对策,把冬期施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2.3.1.1初冬阶段施工:平均温度为 0 左右,最低气温一般在 -5 左右,时间约从 11月中旬至 12月中旬,次年 2月中旬到 3 月中旬约为 60天 。 2.3.1.2 严冬阶段施工:平均气温 -5 左右,最低气温一般在 -10 左右,时间约 3 从 12月中旬到次年 2 月上旬约 50天 。 2.3.1.3寒流阶段施工:平均气温 -10 左右,最低温度可达 -16 ,极端最低气温出现过 -18 ,每年约 4-5次,计约 20天 。 2.3.2冬期施工转入常温施工的界限:当气温转暖时,最后一个五天的日平均气 温稳定在 5 以上,则此五天的最后一天为冬季施工的终日 。 3 现场准备 3.1根据施工进度计划, 由工程部提出材料计划,物机 部门提前组织有关机具、外加剂和保温供暖设备、材料的进场。 3.2对各种加热的设备、保温材料仔细检查其安全可靠性。 3.3工地供水管道做好保温防冻工作。 3.4做好冬期施工砼、砂浆及外加剂的试验配验工作,检查施工配合比。 4 组织实施 4.1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各施工方案,并向具体操作人员交底。 4.2进入冬期施工对砼试验,保温人员专门组织技术培训,学习本工作范围的有关知识,明确职责,专人负责。 4.3安排专人进行气温观测,做好记录与气象部门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天气情况,防止寒流袭击,积极采取措施,现场设置 温度计 。 5 冬期施工技术措施 5.1 箱梁 施工 5.1.1原材料技术要求 冬季施工用混凝土的原材料各项指标,均应满足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和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相关要求。同时,拌制混凝土所采用的骨料应清洁,不得含有冰、雪、冻块及其他易冻裂物质。在掺用含有钾、钠离子的防冻剂混凝土中,不得采用活性骨料或在骨料中混有这类物质的材料。 混凝土原材料加热优先采用加热水的方法,施 工前应测定砂石、矿渣粉等原材料及外加剂的温度,进行混凝土的热工计算,确定拌合用水加热温度,拌合水温度不宜超过 80;当加热水仍不能满足要求时,可再对骨料进行加热,骨料加热的最高温度不应超过 60;当水、骨料达到规定温度仍不能满足热工计算要求时,即可考虑停止施工。 5.1.2钢筋工程 4 5.1.2.1钢筋进场及存放 钢筋存放采取架空的方式,离地不得小于 20cm,上部采用帆布覆盖,做到防水 、防雨、防雪。 5.1.2.2钢筋加工要按规范操作,在运输、加工过程中要轻拿轻放,以避免造成刻痕,撞击凹陷。 5.1.2.3钢筋接头及浇筑砼前将钢筋上的冰雪冻块清理干净。 5.1.2.4对浇筑完砼面的预留钢筋上的砼及时清理干净。 5.1.2.5钢筋负温焊接,采用电弧焊焊接方法。当环境温度低于 -10时不得施焊。闪光对焊在室内进行,焊接时环境气温不得低于 0。 5.1.2.6雪天或施工现场风速超过 5.4m/s(3级风 )焊接时,采用遮蔽措施,焊接后冷却的接头 严禁接触 冰雪。 5.1.3砂、石料防冰措施 针对 邯郸 地区砂、石料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超标均需要进行筛洗,筛洗后如温度低于 0,因含水过多极易冻结成块,要求提前对砂、石料进行筛洗储备 ,要求在 箱梁混凝土浇筑前 ,将所需经筛洗并检验合格的砂、石存储足够,使其具有足够时间滤出液态水。 为防止雨雪落入存储材料中而引起砂、石料冻结结块,对进场检验合格存储的大堆料 堆放在砂石料合格仓内,并 用篷布严密覆盖,篷布相互间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0mm;为防止篷布被大风刮开导致雨雪落入,搭接部位采用编制袋装砂压重,压重间距应 1500mm;工程调度做好天气预报,雨雪天气须提前通知搅拌站检查篷布覆盖严密性,雨雪时,通知 锅炉房向合格仓内通蒸汽,以 及时清除篷布表层的积水或积雪。为满足骨料加热需要,搭设砂石料加热棚 9 个 ,加热棚采用保温板封闭,委托专业厂家制安。 当只需对拌合用水进行加热即可满足热工计算要求时,可将检验合格的砂、石料直接装入搅拌站的配料仓;当对拌合用水、骨料均需要加热方可满足热工计算要求时,在用于预制梁梁体施工 10h 前,将检验合格足够 1 片梁施工需要的砂、石料用装载机倒运至砂石料加热棚,并采用双层篷布覆盖严密,往里面通入蒸汽为骨料加热,保证蓬布内温度在 30左右,以防止砂、石料结冰并达到预热的目的。在使用时,应重新测定骨料的含水率。 5.1.4拌合用水升温 5 混凝土搅拌使用的热水采用冷水与蒸汽中和法加热,在搅拌 站设置水箱,水箱容积不应小于 10m3,拌合水加热方法:从锅炉房接入蒸汽管道,将蒸汽通入水箱中,水温控制在 50-80。施工过程中,试验室应加强对水箱中水温的监测,在混凝土开盘前必须测定水温,并必须做好测温纪录。拌合用水温度应由热工计算确定,当水温过高时,停止供气,往水箱中加入凉水中和;水温过低时,则往水箱中蒸汽升温。 5.1.5混凝土拌制 冬季施工中拌制混凝土所用的材料如砂、石、水等均应保持正温,为了保证混凝土拌和物入模温度不低于 10,出机温度应控制在 15 20,施工过程中根据浇筑间隔等待时间可适当调 整出机温度。为控制好混凝土拌和物的入模温度,混凝土浇筑的前后盘应密切配合,在前罐混凝土即将浇完时,前盘通知搅拌站开始拌制下一罐混凝土,尽量减少混凝土在搅拌运输车中的等待时间,要求混凝土从出机到浇筑完毕不得超过 30min。 施工用水泥只能保温,不得加热,混凝土拌和前,用热水或温水冲洗搅拌机。为保证出机温度,根据混凝土浇筑当天的实际气温,通过热工计算换算出各项材料需要加热的温度,但不得超过 5.1.1 节规定的最高温度;应首先考虑对拌和用水加热,如仍不能满足需要时,再考虑对骨料加热。 为保证混凝土不出现假凝现象,冬 季施工时对投料顺序进行适当调整,拌合混凝土的投料顺序依次为:先向搅拌机投入细骨料、粗骨料、加 70 80%的水,使粗、细骨料吸收水中热量,之后加入水泥和矿物掺合料,充分搅拌后,再加入外加剂溶液搅拌均匀,最后再根据直观的混凝土坍落度情况添加剩余水。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流动性,可延长搅拌时间,自投料开始搅拌起,至卸料时为止,总搅拌时间不得小于2.5min,也不得超过 3min。 5.1.6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采用搅拌运输车运至制梁台座,然后用混凝土输送泵输送入模,为减少运输途中的热量损失,尽可能短地布置管道,且在 泵管上缠裹保温材料。 对 搅拌运输车灰罐采用专制棉被包裹保温,混凝土拌合物出机后,应运送及时,出机温度不低于 15 ,以保证混凝土入模温度在 10左右。 5.1.7混凝土的浇筑 浇筑前,先通入蒸汽将模板和钢筋预热,如模板上有积雪和冰块,必须先清理干净。 混凝土输送管道采用海绵管包裹,防止混凝土输送过程中温度散失。 经过搅拌的 6 混凝土及时入模, 要求混凝土从出机到浇筑完毕不宜超过 30min, 保证混凝土出机温度不小于 15 ,入模温度控制在 10左右 。 混凝土灌注完毕,进行收光抹面时,不允许在混凝土表面上洒水收光。 5.1.8模板工程 当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60%时,并进行预张拉后方可拆模。拆模时,梁体混凝土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温差均不大于 15,且能保证棱角完整。当环境温度低于 0时,须待表层混凝土冷却至 5以下方可拆除模板。拆模后,不允许对梁体表面洒水,采用喷涂混凝土养护液进行养护。 5.1.9砼工程 砼在冬施过程中采用综合蓄热法, 施工现场对水采用 蒸汽 加热 ,水温 不得高于80,对现场外加剂 料棚 存放,封死堵严。 采用混凝土输送泵直接 运输砼,使砼不致在运输过程中热量损失,砂、石等原材料用 蒸汽 管道加热并用 遮 盖,提高其温度 。配备足够的测温器具,管理人员分工明确, 为保证冬施工程质量,对砼加热、搅拌、运输、浇筑及养护作如下要求: 5.1.9.1 冬施用于搅拌砼的砂、石、水泥均应保持正温。采用 42.5 普通硅酸盐水泥,用 料 棚存放,并不得直接接触 80以上的热水。水泥 、外加剂、矿物掺合料运入合格区暖棚进行自然预热, 不得直接加热。 5.1.9.2拌制砼采用加热水的方法,水温不大于 80,若达不到热工计算的要求,则采用骨料加热法,骨料的加热温度不得超过 60,具体温度值由热工计算确定。 5.1.9.3骨料必须清洁,不得含有冰、雪等冻结物及易冻裂的矿物质,含泥量不得超过规定值,砼中不得混有活性骨料。 5.1.9.4 严格控制水胶 比 , 水胶比不得大于 0.35, 由骨料带 入 的水分均应从拌和水中扣除。 5.1.9.5配制混凝土拌合物时。水、水泥、掺合料、外加剂的称量必须准确到 1%,粗、细骨料的称量准确到 2%.外加剂必须使用符合设计规范规定,并经 梁场 试验室的同意,并符合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0119-2003) 的规定,方准使用 。 5.1.9.6砼拌制前,应用热水冲洗搅拌机,砼搅拌时间取常温搅拌时间的 1.5倍,砼的运距要尽量缩短 ,同时要做好砼罐车及泵管的保温工作 . 5.1.9.7要求砼出搅拌机的温度不低于 10,入模温度不低于 5。 5.1.9.8 砼要充分搅拌,每盘搅拌时间不少于 180s,不 得 任意加水。若发生离析 7 时在浇筑前进行二次搅拌。 5.1.9.9 混凝土采用分层连续方法浇筑,分层厚度不得小于 20cm。 当环境气温低于 -10时,将直径大于或等 25mm 的钢筋和金属件加热至正温。 浇筑前模板应先进行通气预热,防止浇筑混凝土与模板温差过大。 5.1.9.10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灌注完毕后,及时覆盖蒸养棚罩,当气温低 于 5可立即通入蒸汽养护,过程中应适当控制蒸汽输入量,在前 4h静置期内,棚内最高温度不应超过 30。静置期后,再对棚内增加通气量进行升温,升温速度控制在 10 /h以内。 恒温时棚内最高温度不宜超过 45;梁体芯部混凝土温度不超过 60 ,最高温度不应超过 65;恒温养护时间根据拆模强度要求、混凝土配合比情况以及环境条件等通过试验确定。 试验室根据随梁养护砼试件强度结果,出具停汽通知单后开始降温。降温速度控制在 10 /h以下。撤除保温设施后,梁体混凝土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温度之差不得大于 15。 5.1.9.11 混凝土试块留置:混凝上试块除正常留置外须增设不少于两组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块,分别用受冻前的混凝土强度和转入常温养护 28天的混凝土强度。 5.1.9.12混凝土抗压强度达设计强度 30%前不得受冻 ,混凝土强度未达 5MPa前也不得受冻。 5.1.10加强测温管理 5.1.10.1 混凝土与环境温差不得大于 15,当温差在 10 以上但低于 15时,拆除模板后混凝土表面需采取临时覆盖措施。 5.1.10.2做 好大气温度记录 , 随时 观察 大气温度对混凝土 及表面温度影响。 5.2 预应力孔道压浆 及封端 5.2.1 冬期施工 孔道压浆 压浆料 及封端 采用热水拌制,拌合物出机温度不应低于15,热水水温通过热工计算确定,最高水温不应超过 45。水浆随拌随用,每盘灰浆从拌制到压完不应超过 20min,注入梁体里的水泥浆 和封端砼 温度控制在 5 10。 5.2.2压浆 时梁体采取 暖炉 保温措施 , 在梁体翼缘板泄水孔内两侧砌筑 200厚水泥空心砖墙 (如下图示),空心砖规格为 390x190x190, 砖墙长 33m,其下砌筑红色粘土标准砖做基础,梁端覆盖篷布形成密闭空间, 存梁台座位处各设置暖炉一个 , 测温要求每 2 4h测量一次, 压浆时及压浆后 3d内,梁体及环境 棚内 温度 温度不 得 低于 5。 8 蒸汽保温示意图 5.3 温度测量 5.3.1测温时间 对水、骨料的加热温度及搅拌时的温度,砼出罐及 入 模温度进行检查,每工班至少检查 2次。 大气温度每日三次: 6:00; 14:00; 21:00。 砼养护蒸汽养护时,每半小时进行一次测温,出台后至 14d 内,每日记录室外自然养护温度。 5.3.2责任 现场 锅炉房 配测温员 ,所有各项测量及检验结果,均填写“ 混凝土养护记录 ”和“混凝土 灌注日志 ”,夜间温度由当夜值班人员负责监督管理,认 真做好记录, 及时 向技术负责人汇报。 5.4 钢筋焊接施工工艺 焊接前场地应提前清理干净,不得有冰雪。 焊接作业在挡风、遮雨雪焊接作业棚内进行。 钢筋焊接前,均应进行试焊,试焊合格后方可进行正式焊接,对焊钢筋时,为防止温差过大,影响焊接质量,焊完的接头应 自然冷却 ,焊后未冷却的接头严禁碰触冰雪。 加强施工质量监控,接头处不得有横向裂纹,当有一个接头不符合要求时, 则 对该批接头进行检查,剔出不合格品,重焊后,再进行二次验收,施焊在有挡风结构内施工,当温度低于 -20 时,不再继续施工。 9 5.5 箱梁架设 架梁 在温度达到冬 期施工 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5.5.1墩台顶面、支承垫石面上和预埋锚栓孔内的冰雪及杂物必须除尽,严禁将支座安放在带有薄冰层的垫石上。 5.5.2联结板焊接前宜先将角钢预热。脚手板应有防滑设备。 5.5.3 浇筑锚栓孔砂浆时, 拌 制砂浆 出机温度不应低于 15,热水水温通过热工计算确定,最高水温不应超过 45。水 泥砂 浆随拌随用 。 5.5.4机械使用的各种油料和防冻液,必须采用和冬期施工温度相适应得标号。 5.6 遮板预制 在遮板模板底部通入暖气管道,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用篷布覆盖,四角用重物压实,防止大风刮起。 5.7 主要材料用量 序号 材料名称 数量 备注 1 土工布 1200m2 2 2t 蒸汽锅炉 1台 3 4t 蒸汽锅炉 1台 4 灭火器 依实际用量测定 5 蒸汽管道 740m 25mm 管 6 暖炉 32个 7 篷布 1300m2 8 海绵管 40m 直径 150 6 质量保证措施 6.1冬施领导小组 , 梁场成立冬施领导小组 如下: 组 长: 刘恩波 副组长: 李 猛、王和欢、邵乃发、任福恩 组 员: 冯纪明、张 涛、殷 泽、 黄 洋、刘双飞、赵 勇、张 斌、闫 闯、李鹏飞、秦俊平、钟 细发、邱 磊、梁长亚、姜智贤、 王 辉、贺 康、颜磊梁 、张 谦 6.2 砼工程冬施期间除按照常温的施工要求检查外,还应检查外加剂的质量和掺量;水和骨料加热温度;砼出机 入 模及养护过程中的温度;砼在表面温度降至 0的温 10 度。 6.3 设专人测温,详细做好测温记录工作,整理归档。测温人员同时负责检查覆盖保温情况,熟悉掌握结构各部位的砼浇筑时间,遇大风天气要加强检查保温被的覆盖情况以防大风吹掀保温被,发现异常及时通知有关人员采取有效措施。 6.4 严格控制砼拆除保温和拆模时间 ;拆模强度不小于 60%,模板及砼的保 温覆盖要及时有效。 6.5 砼内外加剂的掺量由试验确定,其使用、配置及掺加均设专人负责,并认真做好记录,严格按计量要求掺入,保证砼在硬化初期不受冻。 6.6 砼养护温度的测量,当采用蓄热法养护时,每 6 小时测量一次 , 测温孔均应编号并绘制测温孔布置图,温度计测温每孔时间不少于 3min。 7 安全消防措施 7.1 入冬前组织 梁场 职工和施工队进行冬施安全教育。 7.2 注意掌握天气情况,按方案做好冬施各项准备工作。 7.3 冬期施工做好防滑措施,雪后、雨后及时清理脚手架及上人马道上的积雪和冻冰块;停工后有复工时外脚手 架应全面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大雪后必须将架子上的积雪清扫干净,并检查平台,如有松动下沉现象,务必及时处理。 7.4 加强用火管理,现场有足够的消防器材,防止火灾的发生。 保温材料必须符合环保及消防 (阻燃 )要求,妥善保管,设专人负责。 现场火源,要加强管理;使用煤气时, 要防止爆炸;使用焦炭炉、煤炉时,应注意通风换气, 防止煤气中毒。 7.5 加强用电管理,现场禁止使用裸线,不得私架电线,加强线路检查, 加锁保护,防止乱拉电线, 防止漏电及电路失火 , 尤其是要在大风雪后对供电线路进行检查,防止断线造成触电事 故。 7.6 不得以棉帽代替安全帽。 冬季施工中,凡高空作业应系安全带,穿胶底鞋, 防止滑落及高空坠落。 8 热工计算 热工计算举例,现场技术员按此方法进行计算,冬期施工必须严格执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 以 C50 混凝土为例,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材料用量为:水 150kg,温度 80; 胶 11 凝材料用量 485kg,温度 5 ;砂 684kg,温度 -3;石 1117kg,温度 -3;砂含水率3,石含水率 1,搅拌棚内温度 10,混凝土拌和物采用封闭式泵车运输,运输和成型共历时 1小时,当时气温 -5。 8.1 普通混凝土 8.1.1混凝土拌和物的理论温度 TO=0.9(GcTc+GsTs+GgTg)+4.2Tw(Gw-PsGs-PgGg)+b(PsGsTs+PgGgTg)-B(PsGs+PgGg)/4.2Gw+0.9(Gc+Gs+Gg) 式中: TO 混凝土拌和物的理论温度 ( ); Gw、 Gc、 Gs、 Gg 每立方米水、水泥、砂、石的用量 (kg); Tw、 Tc、 Ts、 Tg 水、水泥、砂、石的温度 ( ); Ps、 Pg 砂石的含水率; b 水的比热 (kj kg.k); B 水的溶解热 (kj/kg.k)。 当骨料 温度 0时, b=4.2 B=0 当骨料温度 0时, b=2.10 B=335 TO=0.9 (485 5-3 684-3 1117)+4.2 80 (150-0.03 684-0.011117)+2.1 (0.03 684 -3+0.01 1117 -3)-335 (0.03 684+0.01 1117)/4.2 150+0.9 (485+684+1117)=9.77 8.1.2 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倾出时的温度 T1=T0-0.16(TO-Td) 式中: T1 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倾出 时的温度 ( ); Td 搅拌棚内温度 ( )。 T1=9.77-0.16 (9.77-10)=9.81 8.1.3混凝土经运输成型后的温度 T2=T1-(at+0.032n)(T1-Tp) 式中: T2 混凝土经过运输成型后的温度 ( ); t-混凝土自运输至成型的时间 (h); n 混凝土倒运次数; Tp 室外气温 ( ); a 温度损失系数 (封闭式自卸汽车 a=0.1) 12 T2=9.81-(0.1 1+0.032 1) (9.81+6)=7.72 8.1.4混凝土因钢筋及模板吸热后 的温度 T3=( GnCnT2+GmCmTm)/(GnCn+GmCm) 式中 :T3 混凝土因钢筋及模板吸热后的温度 ( ); Gn 1立方米混凝土的重量 (kg); Gm 与 1立方米混凝土相接触的模板和钢筋的总重量( kg); Cn 混凝土比热,取 1kJ/kg k; Cm 钢材比热,取 0.48kJ/kg k; Tm 模板钢筋的温度,即当时的大气温度 ( )。 T3=(2436 1 7.72-450 0.48 5)/(2436 1+450 0.48)=6.68 8.1.5蓄热 法养护过程温度计算及强度验算 蓄热材料采用 5cm 厚 土工布 ,覆盖养护 14 天,养护期间的平均温度计算如下 : 混凝土蓄热养护开始到任一时刻 t的平均温度 Tm=(e Vce t- e- Vcext/ + / -) (Vce t)+Tm, a 其中 、 、 综合参数的确定 : =Vce Qce Mce (Vce Cc - K M) =0.013 330 485 (0.013 1 2436-1.3 6 1.25) =94.93 = K M/( Vce Cc ) =1.3 6 1.25/(0.013 1 2436) =0.308 =T3-Tm,a+=6.68+6+94.93=107.61 Tm, a=-6, 混凝土的比热容 Cc=1kj/kg k, 混凝土的质量密度 =2436, 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 Mce=485, 透风系数 =1.3, 水泥水化速度系数 Vce=0.013, 水泥水化累积最终放热量 Qce=330 结构表面系数: M=A/V=1.25,( A-混凝土表面积; V-混凝土结构的体积) 13 结构围护层的总传热系数 K=6; Tm=(e Vce t- e- Vcext/ + / -) (Vce t)+Tm, a =(94.93 2.72-0.013 7-107.61 2.72-0.308 0.013 7/0.308+107.61/0.308-94.93)/( 0.013 7)-6=15.29 查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得平均温度 15.29,养护 14 天,强度 30,满足要求。 8.2 大体积混凝土计算 8.2.1 混凝土内部中心温度计算 假设龄期 6天,混凝土厚 1.5m Tt=WQ(1-e-mt) C 取最大值则 e-mt=0 Tt=WQ C =410 461 (1 2436)=78.75 W一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 (kg/m3) Q一每千克水泥水化热量 (kJ/kg) 一混凝土密度取 2400kg/m3 t 混凝土龄期 (d) t= 6 Tmax=Tj+Tt =8.3+78.75 0.46=44.5 Tj一混凝土浇注温度 Tt一龄期 t时混凝土绝热温度 一不同浇注块厚度降温系数, =0.46 8.2.2 混凝土表面温度计算: Tb( )=Tq+4h(H-h) T( ) Tb(t)一龄期 t混凝土表面温度 Tq一大气平均温度 H一混凝土计算厚度 (m), H= h+2h H一混凝土实际厚度 (m) h一混凝土需厚度 (m), h= K U; 一混凝土的导热系数取胜 2.33W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