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与疾病.ppt_第1页
营养与疾病.ppt_第2页
营养与疾病.ppt_第3页
营养与疾病.ppt_第4页
营养与疾病.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营养与疾病,2019/12/9,一个虚弱的站不起来的饥民爬进一个紧急避难所他完全是一副活着的骨头,2019/12/9,迷失在万尸丛中站在尸体纵横的荒野,小姑娘的眼睛惊恐不安。对死亡的恐惧占据了她的整个思想,2019/12/9,2019/12/9,2019/12/9,2019/12/9,2019/12/9,2019/12/9,营养素失衡与疾病,营养性疾病是指因营养素供给不足、过多或比例失调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主要包括:,营养缺乏病营养过多症(或中毒)营养代谢障碍性疾病等,2019/12/9,营养素失衡与疾病,有的与营养有直接因果关系有的虽与营养没有直接因果关系,但有明显的相关性,心血管疾病肥胖症糖尿病肿瘤等,2019/12/9,营养素失衡与疾病,由于营养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渐进性的,甚至是潜在性的,因此营养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都需要一个较长过程,往往易被忽视。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饮食结构发生变化,营养性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愈来愈明显,许多疾病的营养因素更加明确。如何防制营养性疾病就成为保护人类健康的重要内容。,2019/12/9,(一)营养缺乏或不足,营养缺乏可直接引起相应的营养缺乏病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脚气病坏血病营养性贫血等引起营养缺乏病的原因常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2019/12/9,1.原发性营养缺乏,是指单纯摄入不足,既可以是个别营养素摄入不足,也可以是几种营养素同时摄入不足。造成营养素摄入不足的常见的原因一是战争、灾荒、贫困等社会经济因素引起的食物短缺;二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如偏食、忌食或挑食等使某些食物摄入不足或缺乏而引起营养缺乏;三是不合理的烹调加工,造成食物中营养素破坏和损失,虽摄入食物数量不少,但某些营养素却不足。,2019/12/9,2.继发性营养缺乏,由于机体内外各种因素影响而引起营养缺乏或不足,主要是疾病、药物、生理变化等原因引起的消化、吸收、利用障碍或需要量增加等。,2019/12/9,继发性营养缺乏原因,昏迷、精神失常、口腔疾患及肠胃疾病引起的食物摄入困难或障碍。消化道疾病或胃肠手术等引起的营养素吸收障碍。肝脏疾病引起的营养素利用障碍。某些药物(如抗惊厥药、新霉素等)所致的吸收、利用障碍。长期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肿瘤等引起营养素消耗增加。生长发育、妊娠、哺乳或环境因素引起的机体需要量增加。,2019/12/9,(二)营养过剩或比例失调,维生素A、D及某些必需微量元素摄入过多可致中毒。热能、脂肪等摄入过多可致肥胖、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等。高盐和低纤维素膳食可引起高血压。,2019/12/9,(二)营养过剩或比例失调,大量研究表明、营养过剩不仅是人群中某些慢性疾病发病率增高的因素,而且还和某些肿瘤,如结肠癌、乳腺癌、胃癌等有明显关系。造成营养过剩或比例失调的主要原因是:1.膳食结构不合理2.不良的饮食行为和习惯,2019/12/9,1.膳食结构不合理,膳食中动物性食物比重过大,植物性食物比重过小,精制食物多,蔬菜、水果少,这是导致营养过剩和营养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如一些西方发达国家,膳食中肉类、蛋、奶、黄油等动物性食物几乎达膳食总量的50,因而出现了高热能、高脂肪和高蛋白质的三高膳食,造成热能、饱和脂肪酸、胆固醇等摄入过剩。,2019/12/9,2.不良的饮食行为和习惯,进食高盐饮食、大吃大喝、暴饮暴食、追求饮食享受以及优质食物集中消费等。不良饮食习惯和行为是造成营养过剩的重要原因。有人调查一桌中式酒席,人均蛋白质达90g以上,脂肪7Og以上。,2019/12/9,(三)防治原则,指导并大力发展食物生产,优化食物结构加强营养宣传教育,指导食品消费加强营养监测,2019/12/9,2019/12/9,2019/12/9,营养与肥胖,一、肥胖症肥胖症:是体内Fat的过量储存,肥胖已成为人类健康的大敌,肥胖不仅影响形体美,而且给生活带来不便,更重要是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加速衰老和死亡。,目前多以理想体重体质指数和腰围为依据体重超过理想体重的20或体质指数大于28称为肥胖,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BMI=体重(kg)/身高(m),例如:一个52kg的人,身高是1.55m,他的BMI是521.55=21.6(注:体重正常范围是BMI=18.523.9),皮褶厚度上臂围,上臂肌围,二、造成肥胖因素(一)饮食因素(二)体力活动(三)遗传因素(四)内分泌代谢紊乱,饮食因素1饮食结构不合理肥胖症的直接因素是体内长期处于热量入超,当摄入的热量大于消耗热量时,过多的热量便会转变成脂肪积聚在体内,从而产生肥胖症。,(1)食用过多脂肪是造成肥胖的一个主要原因。(2)造成肥胖症的另一个主要原因食用过多的糖类,(3)缺乏维生素B族饮食可能造成肥胖症近年来,日本专家发现造成肥胖症的饮食营养,也可能是缺乏维生素B族,因为体内脂肪转化为能量过程中需要多种营养素,尤其是维生素B族。,(4)饮水不足易造成肥胖体内如果水分不足,就无法对脂肪进行充分的代谢,从而储存体内。肥胖者体内水分比正常者少1520,因为脂肪组织含水少,而肌肉组织含水多,肥胖者即使不减肥也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减肥适当增加饮水量,每天至少要饮8杯水,2、不良的饮食习惯(1)偏食对肥胖症的产生具有明显的作用。据调查,儿童肥胖症发病因素中偏食习惯的儿童占肥胖儿童的31.8,有的儿童偏食肉类,有的儿童偏食巧克力等糖类,长此下去引起体内营养素失调而代谢不平衡,不仅影响体内的生长发育,还会造成肥胖症。,(2)少餐多食进食方式可以加强体内的饥饿感,容易造成多食的欲望。,三肥胖症防治原则,(一)合理饮食,维持机体能量平衡1.控制总能量摄入,减少脂肪摄入减少动物脂肪肥肉油炸食品的摄入。2.适量摄入糖糖用量要适度,特别是单糖分子易被吸收,容易在体内转变为脂肪,如蔗糖果糖和麦芽糖。肥胖要少吃或不吃巧克力甜点等;多糖摄入也应适量,3.多吃蔬菜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利于脂肪的分解代谢含有膳食纤维,促进脂肪糖类的代谢4.适度节食5.形成合理的饮食结构(二)加强锻炼,坚持适当的体力活动,营养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冠心病,心血管疾病(CVD),又称为循环系统疾病,是一组以心脏和血管异常为主的循环系统疾病,包括心脏和血管疾病、肺循环疾病以及脑血管疾病。包括慢性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和肺循环疾病、脑血管疾病以及其他心脏和循环系统疾病等危害最重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冠心病、高血压和脑卒中,营养与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炎症性、多阶段的退行性复合性病变,导致受损的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官腔缩小。,1营养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膳食脂类与动脉粥样硬化血液中脂质代谢异常。脂蛋白分为乳糜颗粒、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如甘油三酯、胆固醇酯和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中含量增高;高密度脂蛋白在血中含量降低,可增加风险。近年认为载脂蛋白的降低和的增高也是致病因素。,膳食饱和脂肪会增加血浆胆固醇水平和心脏病引发风险;减少脂肪总量的摄入将会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同样会增加或更高地增加冠心病的风险。膳食磷脂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浓度,有利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2胆固醇和糖类胆固醇增加,风险增加;常食高碳水化合物会增加风险;膳食纤维可促进胆固醇的排泄,降低风险。,3膳食Pro与动脉粥样硬化,高动物蛋白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一些氨基酸保护响心血管的功能牛磺酸,4维生素、矿物质与动脉粥样硬化,维生素E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作用机制:抗氧化作用,抑制炎症因子的形成和分泌,抑制血小板凝集维生素C羟化反应:参与胆固醇代谢成胆酸,促进胆固醇转化为胆酸参与胶原合成抗氧化大剂量可加快冠状动脉血流量,保护血管壁的结构和功能,其它维生素维生素B6、B12、叶酸缺乏可使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增加尼克酸在药用剂量下有降低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HDL、促进末梢血管扩张的作用维生素B6与构成动脉管壁的基质成分-酸性粘多糖的合成以及脂蛋白酯酶活性有关,矿物质镁:心肌的结构、功能和代谢有重要作用,还能改善脂质代谢并有抗凝血作用钙:降低动物血胆固醇铬:降低血清胆固醇和LDL,提高HDL含量铜:缺乏血胆固醇升高碘:减少胆固醇在动脉壁的沉着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前列腺素锌:过多锌可降低血中HDL含量铁:过量铁可引起心肌损伤、心律失常和心衰等,5其它膳食因素,酒少量饮酒HDL大量饮酒甘油三酯和LDL。茶大蒜和洋葱TG降低和HDL升高,TG是发生冠心病的重要因子,升高是导致冠心病病死率增高的危险因素。富含植物化学物质的食物,膳食、营养与高血压,临床上高血压可分为两类:,1.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病因尚未明确的独立疾病。2.继发性高血压又称为症状性高血压,在这类疾病中病因明确,高血压仅是该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血压可暂时性或持久性升高。,诊断,收缩压大于等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大于等于90毫米汞柱,导致血压升高的饮食因素,饮食肥甘(吃的太好过度油腻过饱)动物油脂内脏鸡蛋黄摄入过多饮食过咸北极圈的爱斯基摩人南美洲的新几内亚人(几乎不吃盐)几乎没有高血压患者日本北海道农民高血压患病率40,每日食盐摄入50克,饮酒过量过食辛热之品过食麻辣牛羊肉油炸食品等导致内热加重,高血压饮食原则1限制总热能的摄入2饮食清淡高维生素高钙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高血压患者应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高钙膳食有利于降低血压增加钾的摄入可使血压下降,含钾高的食物有毛豆海带黄豆香蕉芹菜等降低食盐量,3戒烟戒酒适量饮茶茶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还含有茶碱和黄嘌呤等,有利尿和降压作用,食盐和过咸食品吃盐过多是引起高血压病的重要原因。医学研究证实,每天食盐摄入量超过6克,就会使高血压和心脏病的发病率增加,患有高血压的人也会使病情加重。因此,凡患有高血压病者,切忌多吃盐。,忌食某些食物,高脂肪、高胆固醇食品(牛、猪的五花肉、排骨肉、无鳞鱼),牛、猪的五花肉、排骨肉、无鳞鱼是一钟高脂肪、高胆固醇食品,特别是肥猪肉含动物性脂肪特别高,可高达90%,多吃肥肉易使人体脂肪蓄积,身体肥胖,血脂升高,以致动脉硬化。所以长期血压偏高患者忌吃肥猪肉。猪腰、猪肝、鸭蛋含有较高胆固醇。所以高血压患者,不宜多吃常吃。,刺激性的蔬菜(香辛蔬菜、葱、香菜、胡椒),腌渍食品(咸菜、咸鱼子、糖及酱油煮的菜、酱菜类),心血管疾病综合防治,群体策略高危人群策略三级预防策略,第一级预防,第二级预防,第三级预防,B,()的常见病因有摄入不足、消化不良、利用率下降消耗量和需要量增加等。(A)营养不良(B)营养缺乏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