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栽培学_第1页
食用菌栽培学_第2页
食用菌栽培学_第3页
食用菌栽培学_第4页
食用菌栽培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 食用菌病虫害防治 一 竞争性杂菌及病害 二 常见害虫 三 病虫害综合防治 一、竞争性杂菌及病害 (一)竞争性杂菌 主要侵染培养料 不直接侵染食用菌 多为腐生性杂菌 有些在外部形态和药物反应上 与食用菌类似 1.特点 2.危害 与食用菌争夺水分、养料、氧气 改变培养料 pH,分泌毒素 菌丝萎缩 子实体变色、畸形或腐烂 培养料腐烂 导致 3.主要种类 非丝状杂菌 细菌:致病子实体;使料变粘、臭、腐烂 酵母:使料发酵,变酸变质。 细 菌 发生情况: 其是一大类营养体,不具有丝状菌丝结构而是单细胞形态的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在菌种分离培养、转管扩大培养及栽培过程中,也常受到细菌污染而使菌种报废。 症状特点: 马铃薯斜面菌种受到细菌污染后培养基表面呈现潮湿状,有明显的菌落,有的散发出臭味,导致食用菌的菌丝生长不良或不能生长。在栽培中培养料受大量细菌污染后,有的细菌可能对食用菌菌丝生长有益,有的则有害使培养料发生变质而腐烂。 发生条件: 培养基或培养料灭菌不彻底、操作不严、培养料含水量过高、 PH值偏酸、高温高湿都有利于其发生发展。 酵母菌:(子囊菌亚门) 发生情况: 是一类没有丝状菌丝结构的子囊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在菌种分离培养,菌种生产及栽培中可污染培养基和培养料,其中以栽培过程中污染培养料为主,使培养料发酵变质,食用菌的不能生长。在平菇栽培中,由于播种时间早,气温较高,在培养料含水较高的条件下易发此病。 症状特点: 培养料被其污染并大量繁殖后引起菇床培养料发酵变质散发出酒酸味,多从床料中间开始发生。 发生条件: 其为一种广泛分布的真菌,培养料含水量过多、气温较高和通气不良的条件下有利于发生。 细菌 细菌污染 酵母菌 丝状杂菌 共同特征 前期菌丝都近乎白色 孢子成熟后变呈各色 是一类单细胞或多细胞的丝状真菌,其分布较广,空气中有大量的霉菌孢子,遇到合适的环境就会萌发生长成新的菌丝。它对营养条件要求不严格,很容易在各种物质上生长,造成发霉现象。霉菌呈绒毛状或疏松的棉花状、并有各种颜色,在菌种生产常以菌落的颜色来进行辨认。它们俗称:绿霉、黄霉、青霉、红霉。霉菌的菌丝分气生菌丝和营养菌丝,营养菌丝有吸收养料的功能,气生菌丝可以分化出繁殖器官,由此长出孢子,胞子随风扩散,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成新的菌丝。 种类 木 霉 发生情况: 常又称绿霉菌 , 发生极为普遍 , 为食用菌生长中的重要杂菌 。 症状特点: 受其污染后 , 初期培养料上长出白色纤细的菌丝 , 几天后 ,便可形成分生孢子 。 从菌丝层中开始逐渐至边缘变浅绿色 , 最后成深绿色并出现粉状物 。 发生条件: 绿霉时生活在土壤中或有机物质上 , 产生的分生孢子随气流漂浮 , 降落到有机物表面后 , 在适当的温度条件下 , 很快可萌发生长 。 初期 显微镜下 后期 链孢霉属 发生情况: 其又叫好嗜脉孢霉或红粉菌,与绿霉相似,对食用菌生产威胁性很大,特别是在气温较高湿度较大的季节时,更易发生。该菌一旦发生后,生长速度快,使食用菌和菌丝无法生长。在菌种生产或瓶栽袋栽时,常引起大批菌种报废。 症状特点: 培养基受其污染后,其菌丝很快长满整个培养皿或试管,并长出淡红色的分生孢子,呈粉状。培养瓶或袋内的培养料受污染后,菌丝灰白色或黄白色,纤细,向下生长迅速并长到棉花塞上,很快便在棉花塞外形成大量淡红色的分生孢子,其厚度可达1cm,所以又叫红粉菌。 链孢霉属 发生条件: 其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空气中到处都漂浮有病菌的分生孢子。当其沉降到有机物表面后很快就可萌发生长,环境不净,操作不严,管理不良,高温高湿,都有利于该病发生、传播。 污 染 状 显微镜下 曲 霉 发生情况: 种类多,常见有黑曲霉、黄曲霉,但以黑曲霉发生较多。从危害上讲,黄曲霉还可分泌毒素,对人的健康危害性大。 症状特点: 黑曲霉污染培养料或培养基后,可长出绒毛状菌丝体,但扩展性差,很快从菌丝上长出分生孢子梗,形成黑色粉状的分生孢子头,使菌落呈黑色粉状。 发生条件: 培养料含水量偏高、空气相对湿度过大以及通风不良等有利于其生长。 污染状 纯培养 显微镜下 青 霉 发生情况: 青霉菌的种类多,分布范围广。在很多有机物上均能生长,是食用菌种分离、提纯、菌种生产及栽培过程中广泛引起的一种杂菌。该菌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寄生致病能力,能引起子实体发出病害,国内外食用菌栽培过程中均有发生。 病状特点: 培养基受污染后,初期出现白色或黄白色绒状菌丝, 12天后菌落便渐渐转变成绿色或蓝色的粉状霉层。局限性生长。凡有青霉菌污染的地方,食用菌菌丝生长受抑制或不能生长。 发生条件: 由于病菌分布广,共生的分生孢子数量多,孢子小,空气中到处漂浮有青霉菌的分生孢子。菇房高温高湿,有利于其生长。 根 霉 发生情况: 又叫黑根霉菌,是菌种生产和栽培中常见的一种杂菌,发生普遍,危害严重。 症状特点: 受其污染后,培养料(基)上无明显的菌丝生长,只有平贴基物表面匍匐生长菌丝。污染后期,在基物表面 0.10.2cm高处形成许多圆球形的小颗粒体,初形成时灰白色和黄白色,成熟后转为淡黑色。因此,其明显特征是黑色颗粒状霉层。 发生条件: 基本同前,但不如毛、绿霉那样快和大。 毛 霉 是菌种及栽培生产过程中常见的杂菌 , 由于该菌对环境条件适应性强 , 生长迅速 , 产生的孢子数量多 , 所以生产中稍不注意 , 就易造成污染 。 症状特点: 受污染的培养基或培养料初期生出灰白色粗壮稀疏的菌丝 , 其生长速度明显快于食用菌的菌丝的生长速度 , 后期气生菌丝顶端形成许多圆形小颗粒体 , 初为黄白色后为黑色 。 发生条件: 毛霉平常生活在各种有机物质上 , 形成的孢子成熟后在空气中飘浮 , 沉降到有机物质表面上 , 只要温湿度适宜便很快萌发出菌丝 。 在高温高湿下 , 生长速度快 , 菌种生产中培养料灭菌不彻底 、 接种室或接种箱的灭菌不彻底或操作不严等均可造成污染 白色石膏霉 白色绒毛状菌丝 白色革质状物 白色石膏状粉末 桃红色粉状颗粒 鬼伞 小伞状, 后腐解流墨汁 米黄色,似油菜籽 小菌核 褐色脑状子实体 有漂白粉味 破有腥臭味 胡桃肉状菌 (二)主要病害 2.种类 1.危害 侵染菌丝体与子实体 有直接致病、致畸、致死作用 真菌病 褐腐病 只侵染子实体 患处褐色 流褐液 有恶臭味 疣孢霉侵染 褐斑病 只侵染子实体 干硬,生褐斑,不流褐液,不腐烂,无臭味,轮枝霉侵染。 病菇 软腐病 先出现白色珠网状菌丝 很快变成水红色 从菌柄开始侵染至菌盖 先呈水浸状 变褐变软 腐烂 由枝孢霉引起 主要侵菌柄,使其髓部萎缩变褐 由链孢霉引起 猝 倒 病 病菇生长缓慢 初期软绵呈失水状 菇柄由外向内变褐 最后整菇变褐成僵菇 细菌病 患处有凹陷的粘液状斑点 斑点干燥时菌盖易开裂 只侵染菌盖 斑点病 干腐病 菌盖歪斜,菌柄基部膨大 菇体萎缩,干硬、不腐烂 黄斑病 菇体现黄斑或整体黄化 不粘,不腐烂。 (三 )主要诱发条件 卫生差 环境不洁,污染源较多 培养料 含水量大,偏酸 麸皮、玉米面、糖等偏多 原料不新鲜,杂菌基数高 环境 条件 高温、高湿、通气差 二、主要害虫 咬食菌丝体及子实体 降低商品价值,导致减产或绝产 是传播杂菌的媒介 (一)危害 (二)主要种类 1 尖眼菇蚊类 又称菇蚊 、 菇蝇 、 菇蛆 。 常见种类: 黄足菇蚊 、 细刺菇蚊 、 多毛尖眼菇蚊 。 黄足菇蚊是尖眼菇蚊科中 , 分布较为广泛 , 危害较重的有代表性的一种 。 常危害双孢蘑菇 、 平菇 、 木耳 、 银耳 、 金针菇和香菇等 。 发生规律: 成虫产卵在培养料面上 。 孵出幼取食培养料 , 使培养料成粘湿状 。 幼虫取食菌丝 , 造成菌丝萎缩退化 , 菇蕾枯萎死亡 , 幼虫蛀食子实体 , 蛀成孔道 ,发生腐烂 。 耳片被蛀食后 , 出现粘状的烂耳 。 眼菌蚊 幼虫 成虫 卵 2 瘿蚊类 又名菇蚋瘿蝇 、 小红蛛 、 菇蝇 。 常见种类: 嗜菇蝇蚊 、 施贝氏菇蝇蚊 、 异足蝇蚊 、嗜菇蝇蚊是本科内发生最普遍的种危害双孢蘑菇 、平菇 、 银耳 、 木耳 、 香菇等 。 发生规律: 幼虫在培养料内直接取食菌丝及培养料的养分 , 使菌丝衰退 。 出菇后幼虫到子实体上取食菌皮 , 造成明显的伤痕和斑块 。 菇柄和菌盖 的接连处菇柄上常聚集大量幼虫 。 子实体因带虫及虫伤 ,使品质下降 。 幼 虫 瘿蚊 3 果蝇类: 常见种类: 食菌大果蝇、布氏果蝇。其中以前者为代表种, 幼虫头尖尾钝,成虫比菇蚊健壮,似苍蝇,特性与菇蚊相近。 危害双孢蘑菇、平菇、银耳和木耳等。 发生规律: 成虫产卵于培养料表面 , 幼虫取食菌丝 , 引起菌丝退缩消失 , 使培养料呈黑色 ,蛀食子实体使其萎缩 、 腐烂 , 失去商品价值 。 4 蚤蝇类 又分厩蝇 、 粪蝇 、 菇蝇 。 发生规律: 成虫喜在长有幼嫩菌丝的培养料上产卵 , 幼虫常集中在菇蕾附近取食菌丝 , 引起菌丝衰退而菇蕾萎缩 。 幼虫主要危害子实体 ,钻蛀幼菇基部 , 造成子实体褐色 、 枯萎 、 腐烂 。子实体长大后受害 , 常因钻蛀造成孔洞 。 使子实体失去商品价值 。 蚤蝇的大量发生常招致请青霉 、 木霉的污染 , 该虫危害双孢蘑菇 、 平菇 、银耳和木耳 。 5 螨类(菌虱) 种类多,常见有粉螨与蒲螨 爬行慢,体小 分散时看不见 聚集时常呈白粉状 趋温暖潮湿环境及肉香味 特 点 6 跳虫(烟灰虫) 无翅低等小昆虫 能爬善跳,似跳蚤 聚集时似烟灰 趋阴暗潮湿,不怕水 特点 紫跳虫 黑角 跳虫 角 跳虫 红缺 弹器 跳虫 卵 7 线虫 有寄生性和腐生性两种 特点 细长,两端尖 幼虫透明乳白色,似菌丝 老熟呈褐色或棕色 使培养料变黑、粘湿,有腐臭味 被害菇有腥臭味 8 蛞蝓(鼻涕虫) 软体动物 特点 体柔软,裸露,无保护外壳 生活在阴暗潮湿处 昼伏夜出,取食子实体 所爬之处留下一条白色粘滞带痕迹 9 鼠类 三 病虫害综合防治 ( 一 ) 防治原则 ( 二 ) 注意事项 ( 三 ) 防治措施 (一)、防治原则 选用优质菌种 : 1、菌种要求种质优良、抗病力强、适宜当地栽培、经济性状好的。 2、菌种纯净不带病虫和杂菌。 3、保证菌种适当菌龄、不老化、并定进行转管及质量检验。 控制杜绝病虫源 : 1、菇房、栽培场地要进行彻底的消毒灭菌。 2、准制及准备质量好的培养料。 3、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创造良好的生态条件: 1、栽培场地选择适宜。 2、科学建造菇房,能够合理的调控温、湿、光、气。 3、合理的配方,科学的拌水。 4、依据当地条件,适时播种,并适当加大播种量。 及时的处理病虫害: 对正在发生病虫害的要及时处理,做到早治疗、早处理。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综合防治 防治方针 (二)、防治注意 因为 子实体生长期短,又直接食用 所以 严禁使用剧毒农药 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 对人畜和食用菌无害的药剂 掌握适当的浓度,适期进行防治 出菇期间禁用化学药剂防治 三、防治具体措施 1.农业 措施 场所 清洁,适用前严格杀虫消毒。 抗逆性强、菌龄适宜、 适当加大播种量。 菌种 原料 用料新,配料勿加过多糖、粮类营养,呈偏碱性。 环境 忌高温高湿通气差 模式 合理轮作换茬 2.物理防治 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