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学校文化战略策划_第1页
某校学校文化战略策划_第2页
某校学校文化战略策划_第3页
某校学校文化战略策划_第4页
某校学校文化战略策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文化战略策划 本 案 提 纲 一、学校文化的价值论(意义) 二、 学校文化的本体论(概念) 三、学校文化的实践论(内容) 四、学校文化的方法论(原则) 一、学校文化建设的意义 1.关注文化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 : 19世纪 -生产力 20世纪 -制度 21世纪 -文化 世界经济的四次浪潮 : 生产革命 管理革命 信息革命 文化革命 管理理念的进化 : 经验管理 制度管理 文化管理 2.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生命与灵魂 一个人体现出的独特的处世态度和做事方式,是他的生命特征所在;一所学校主体成员体现出的独特的处世态度和做事方式(即学校文化),则是这所学校的生命特征所在。 3.学校文化是学校整体发展的命脉 在学校发展中,学校文化起着价值引导、观念整合、情感激励、规范调节等重要的整合作用,抓住文化建设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只有站在学校文化建设的高度才能驾驭学校的战略发展。 4.学校文化是学校社会形象的根本 学校的组织形象、团队形象、客体形象等都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题中之义,抓住了它,也就树立了学校良好的社会形象。 二、 “ 学校文化 ” 及相关概念解读 1.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组织中的主体成员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及其行为方式。 2.校园文化 学校文化 学校的文化 “校园文化”主要体现为实体的、空间的存在,是以直观形态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学校文化”主要体现为本体的、组织的存在,是指学校主体在整个学校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学校视听形象、行为方式和精神形态等。 “学校的文化”则是学校中所有文化现象的统称。 3.学校文化战略 指在宏观的层面上对学校全局的、长远的文化建设所做出的符合学校自身规律的预制和谋划。 因为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关键与重心,因此学校文化战略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学校未来方向与水平。 4.学校文化力 所谓学校文化力,通俗地讲就是学校文化所产生的 “ 能量 ” ,是学校文化元素对学校及其成员的发展的作用力和对社会公众的影响程度,是基于学校文化的一种特定的、个性化的人本力量。 学校文化与学校文化力并非等同概念,学校文化设计的关键也不在建立健全各种文化形式本身,而在于努力打造和提升学校文化力,真正使其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巨大能源。 . 文化力结构 内容结构: 精神力、执行力、形象力 功能结构: 感知力、导向力、推动力、凝聚力、创造力、辐射力、整合力、约束力、竞争力、感染力 三、学校文化战略策划的内容 1.精神力系统 精神力是指学校的文化性格和精神理念对学校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及对社会公众所产生的影响力。其内容构成大致有: 核心理念 学校战略定位 学校精神 学校愿景 学校使命 校训 办学要略 管理原则 教育理念(德育理念、课程理念、教学理念) 品牌主题 服务理念 质量理念 学校口号 学校宣言 师生誓词 特别提示: 学校的精神力建设,不仅仅是对上述项目的填充,即不仅仅是回答学校文化 “ 说什么 ”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 “ 怎么说 ” 的问题。只有 “ 说 ” 得准、 “ 说 ” 得精、 “ 说 ” 得美、“ 说 ” 得富有个性,才易于让人识别并建立印象,才有可能感染人、鼓舞人,使其效力充分体现。 案例:四川省德阳五中办学理念 核心理念 : 博。 学校愿景 : 做巴蜀一流中学 , 创华夏品牌学校 。 学校精神: 大气象 、 大智慧 、 大境界 。 校 训 : 博雅 。 教育理念 : 博喻 。 品牌主题 : 创新型学校 。 办学要略 : 全面激活教师智慧 , 全程培养创新人 才 , 全力打造品牌学校 。 案例:张家港外国语学校办学理念 核心理念 : 和。 战略定位 : 精品化、个性化、国际化的 12年一贯制民办 外国语学校。 发展愿景 : 做中国卓越的、有影响力的新型外国语学校。 学校精神 : 和衷共生,创意唯新。 教育理念 : 科学人文共生共长、中学西学相辅相成。 校 训 : 和立、和生、和达。 管理哲学 : 仁法相衡,经权相谐,奇正相生。 品牌主题 : 和文化。 学校口号: 以理想的教育实现教育的理想; 铸造民族灵魂 , 开拓全球视野 。 学校宣言 我们是一所精品化 、 个性化 、 国际化的 12年一贯制民办外国语学校 。 在新世纪的征程上 , 我们的内心满载着教育的光荣与梦想 。 21世纪的学校要在教育竞争中脱颖而出 , 就必须坚定地走文化兴校之路 。 这种使命感呼唤我们行动起来 ,以高屋建瓴的境界和审时度势的智慧 , 高举起 “ 科学人文共生共长 、 中学西学相辅相成 ” 的 “ 和文化 ” 旗帜 ,并在 “ 和衷共生 , 创意唯新 ” 的学校精神激励下 , 努力用理想的教育去实现教育的理想 。 我们深知 , 作为外国语学校 , 这里是广大学子走向世界的起点 , 因此我们致力于塑造具有民族灵魂和全球视野的 、 健康自由的现代人 , 用 “ 和立 、 和生 、 和达 ”的校训激励学生 , 使他们学会求知与创造 、 合作与竞争 、自立与达人 , 成为全球化的开放时代里有所作为的弄潮者 。 我们确信 , 品牌建设是学校战略发展的核心 ,品牌竞争是未来教育竞争的最后归宿 , 因此我们致力于创外语教育综合特色 , 树新兴外校品牌典范 , 全力打造令人信服和信赖的办学优势 , 以独具魅力的品牌战略个性卓立于教育之林 。 发展 , 时不我待;辉煌 , 曙光已现 。 我们每一位外校人都将聚志凝心 、 励精图治 、 全力以赴 ,共同缔造我们美好的未来愿景 做中国卓越的 、有影响力的新型外国语学校 ! 案例:南京高淳县湖滨高中办学理念 核心理念 : 上善若水 固城石臼千年波涌,滋养着一方文明;湖滨高中一朝崛起,召唤着四面学子。 吾校若水 在中国古代 “ 天人合一 ” 的文化观念中, “ 水 ”被赋予了极为丰富的人文内涵,成为先贤圣哲阐述各自哲学思想和价值观念的最重要的载体。他们或以水喻事,或凭水寄情,或借水明志, “ 水 ” 为古之智者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源泉,智者亦开发了 “ 水 ” 无穷的文化矿藏,营造出波澜壮阔的 “ 水文化 ” 景象,为后世留下了丰厚的思想瑰宝。 “ 上善若水 ” 出自 老子 八章 : “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 此意为,最高的善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仁爱,言语要像水那样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像水那样待机而动。 “ 上善若水 ” 既是老子人生哲学的总纲,也成为先哲们 “ 以水比德 ” 的最著名的经典,成为中国源远流长的 “ 水文化 ” 最崇高的代表。 水性博大,它虚怀若谷,兼容并蓄,通达而广济天下,所谓 “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 ;水性齐心,有极强的凝聚力,荣辱与共,生死相依,众志成城;水性谦和,施于天地而不争, “ 和其光,同其尘 ” ,润泽无声,深邃达观;水性通灵,或奔放或轻盈,或珠圆或冰清,随物赋形,浑然天成,魅力无尽;水性坚韧,滴水可以穿石,万流总是归东,实乃以 “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 。 吾校若水。 确立 “ 上善若水 ” 的核心理念,不仅契合高淳地域文化特征与本校名称,也是为了在校园中营造 “ 若水文化 ” ,弘扬 “ 若水精神 ” ,追求 “ 若水境界 ” ,从而树立起鲜明的学校战略个性,最终建成 “ 上善 ” 之校。 特别提示: 核心理念是学校文化的“魂”,只要核心理念的确定具有高度的哲学性、适切性、差异性、统领性与超越性,并真正将其作为贯穿学校所有办学思想的红线,使办学理念系统形成“价值链”,再辅以执行系统的跟进与完善,那么从理论上说学校办学理念与行为就必定具备鲜明的战略个性,就必然会建立起独具魅力的品牌形象。 2.执行力系统 执行力是对学校各种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而形成的成功实现学校战略、充分体现学校组织程度与社会效益的综合能力。其内容结构可分解为工具要素和流程要素: 工具要素是指学校所使用的关键管理方法与技术。包括 机构设置、管理制度、管理模型、评估技术、教师手册 等。 流程要素是指学校在从事教育教学、管理经营等活动时遵循的操作程序。可进一步细分为人员流程和运行流程。前者包括 人力资源管理、校本培训 等;后者包括品牌管理策略、公共关系策略、教科研策略、校本仪式、校名使用规范 等。 举例:公共关系策略矩阵 公众对象 需 求 应对策略 措施举例 教 师 学 生 家 长 地方政府 教育行政 社 区 媒 体 学术团体 竞争学校 案例:德阳五中仪行格言 面容必洁,衣冠必整。 坐立端庄,行步从容。 常怡吾色,时柔吾声。 处众以谦,持己以正。 案例:德阳五中人力资源开发策略 “ 项目管理”策略 “校内授衔”策略 “优势发展”策略 “奖酬激励”策略 特别提示: 学校的执行力建设是解决学校文化 “ 做什么 ” 和 “ 怎么做 ” 的问题。它直接践行和展示学校的精神理念,也是社会公众认识学校、评价学校的主要对象,因而健全、优化执行力系统对学校文化整体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3.形象力(视觉)系统 其内容构成大致有: 物质环境 学校布局、校园绿化、景观小品、建筑物外形与风格及内部装潢、教学设施设备 等。 人文环境 学校的宣传橱窗、网站、张贴画、标语、建筑物与道路的命名、教室与办公室环境布置、学生宿舍文化 等。 视觉识别形象 学校标志、校名标准字、标准色 等基础视觉要素,及其这些要素在教学系统、导示系统、办公系统、传播系统中的具体运用。 特别提示: 校标不同于商标,它的第一要义不在于公众的识别。学校存在的意义和学校文化的意义决定了校标的第一要义必须是承载和传播学校组织的文化理念,是将学校文化所追求的最核心的价值观以最为形象生动的形式展示出来,以使校内外公众通过时时 “ 目染 ” 其形进而 “ 神会 ” 其旨。 案例:南京市湖滨高中楼名 命名原则:呼应 “ 上善若水 ” 之核心理念,营造 “ 若水文化 ” 视觉氛围。 办公楼 怀源楼 典出 南北朝 庾信 徵调曲 : “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 浚源楼 典出 唐 魏征 议政 : “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 清源楼 典出 墨子 修身 : “ 源浊者流不清。 ” 智源楼 典出 汉 韩婴 韩诗外传 卷五: “ 智如泉源,行可以为表仪者,人师也。 ” 教学楼 乐水楼 典出 论语 雍也 : “ 智者乐水。 ” 厚水楼 典出 清 张伯行 困学录集萃 卷一: “ 水之积也厚,则负大舟为有力;德之积也厚,则建大业为有本。 ” 激水楼 典出 明 冯梦龙 古今小说 : “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 ” 图书馆 积渊楼 典出 荀子 : “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 宿 舍 水仙子 居、 水晶帘 居 (女舍) 水调歌 居、 水龙吟 居 (男舍) 注:宿舍名称皆取自词牌名。 4.形象力(听觉)系统 学校主题音乐 学校标志音乐规范 学校行为识别音乐规范 掌声规范 学校电子媒体音乐使用规范 案例:德阳五中校歌 煌煌五中 巴蜀锦绣,平川丰隆,巍巍有我五中。薪火文华,遗泽典学,浩然养我心胸。高瞻远瞩,日新月异,继往开来任重。至博、至博,创新、创新,我与五中俱荣 。 海纳百川,壁立千仞,煌煌看我五中。学识渊博,节操雅正,吾辈栉沐校风。宏韬在心,使命在肩,日月共我恢弘。 至博、至博,创新、创新, 走向灿烂前程。 案例:湖滨高中校歌 若水华章 云生水起,行吟四方, 涵养万物写华章。 潮涌朝阳,其道大光, 蛟龙腾渊心飞扬。 博大谦和,昭显你仁德, 通灵坚韧,展现你睿智, 我居湖滨领风尚。 立德润身,清心以确志, 博见怀远,清正以和谐, 我们努力做栋梁。 啊 山青青,水泱泱, 上善之行,山高水长。 啊 天浩浩,地苍苍, 上善若水,地久天长。 特别提示: 学校的形象力建设是解决学校文化 “ 看(听)什么 ” 和 “ 怎么看(听) ” 的问题。它是学校的外包装,是学校精神理念的物化形态,是社会公众感知学校的最直观的对象,因而优化形象力系统应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在学校文化力的内容结构及其功能中,精神力、执行力、形象力虽各有指向,但又相互联系和制约:如果学校文化建设的精神力薄弱,那么学校文化的执行力和形象力将会没有 “ 根 ” ,没有 “ 魂 ” ,没有内在统整性,其力度自然也会大大降低;而如果没有强大的执行力与形象力作载体,学校办学理念的精神力也无以转化为现实的效益。 在学校文化战略体系中,精神力建设是主导,执行力建设是主体,形象力建设则起重要的辅助作用。 四、学校文化战略策划的原则 1.战略定位 从本质上说学校的高升学率不等同于办学的高质量。因此如果学校仍一味强调提高教学水平 这其实是我能人亦能的 “ 战术手段 ” 而不通过构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发展战略来提升核心竞争力,就很可能在日趋激烈的校际竞争中走向衰颓;而要在竞争中胜出,就必须更多地用文化作为战略武器,重新对学校形象进行个性化、非线性的定位并统筹推行,这样才能把学校战略创新的精神释放出来,才能更有效、更圆满地实现自己的综合目标。 特别提示: 学校文化的战略定位,必须基于学校独特的文化内涵,必须具备全局的和长远的眼光,必须具有创新性、差异性和相对稳定性,同时还要有相应的制度与执行系统跟进,必要时还应以校内“ 立法 ” 的形式加以固定。 2.系统整合 在战略决策上,需要树立鲜明的 “ 时空意识 ” ,即在审视学校的历史底蕴、现实形态和未来规划,审视教育行业形势、学校个性和内外部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提炼出具有校本性质的重要元素,整合成新的办学理念系统; 在总体运作上,应该体现出 “ 一体两翼 ” 的鲜明特征,即以学校的精神力建设为主体,以执行力和形象力建设为两翼,有机、协调、全面地展开; 在战略的传达与落实方面,必须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