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税务师资格考试税收相关法律讲义精选(一) _第1页
注册税务师资格考试税收相关法律讲义精选(一) _第2页
注册税务师资格考试税收相关法律讲义精选(一) _第3页
注册税务师资格考试税收相关法律讲义精选(一) _第4页
注册税务师资格考试税收相关法律讲义精选(一)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u.15 更多内容尽在 /susuh15 前 言 一、本课程的特点 内容涵盖面非常广泛。 行政法律制度 民商法律制度 刑事法律制度 1 行政法基本理论概述 民法基础 刑法 2 行政主体 物权法律制度 刑事诉讼法 3 行政行为 债权法律制度 4 行政许可法律制度 合同法律制度 5 行政处罚法律制 担保法律制度 su.15 更多内容尽在 /susuh15 度 6 行政复议法律制度 民事责任 7 行政诉讼法律制度 个人独资企业及合伙企业法律制度 8 公司法律制度 9 破产法律制度 10 民事诉讼法 总计 7 10 2 19 二、考试题型与分值分布 题量 分值 单项选择题 40 40 多项选择题 30 60 综合分析题(不定项选择) 20 40 合计 90 140 近五年行政法考试按题型分数统计 年份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综合题 合计 题量 分值 题量 分值 题量 分值 题量 分值 比例 su.15 更多内容尽在 /susuh15 2005 8 8 8 16 6 12 22 36 25.71% 2006 10 10 10 20 7 14 27 44 31.43% 2007 10 10 9 18 5 10 24 38 27.14% 2008 10 10 10 20 6 12 26 42 30% 2009 10 10 10 20 8 16 28 46 32.86% 近五年民商法考试按题型分数统计 年份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综合题 合计 题量 分值 题量 分值 题量 分值 题量 分值 比例 2005 20 20 16 32 10 20 46 72 51% 2006 20 20 14 28 7 14 41 62 44% 2007 22 22 12 24 10 20 36 66 47% 2008 25 25 16 32 11 22 52 79 56% 2009 22 22 15 30 12 24 49 76 54.29% 近五年刑事法律考试按题型分数统计 年份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综合题 合计 题量 分值 题量 分值 题量 分值 题量 分值 比例 su.15 更多内容尽在 /susuh15 2005 10 10 6 12 5 10 21 32 22.86% 2006 10 10 6 12 5 10 21 32 22.86% 2007 8 8 6 12 5 10 19 30 21.43% 2008 5 5 4 8 3 6 12 19 13.57% 2009 8 8 5 10 0 0 13 18 12.86% 三、命题的思路及走向 1.从命题的数量及分值看,民商部分的分值比例基本维持在 55%左右;刑事法律部分分值比例逐步减少, 2009 年创历史新低,比 2008年还低 0, 71 个百分点;行政法律部分基本维持在 30%左右,但稳中有升, 2009年创历史新高,达 32.86%。 2.从命题的思路看,行政法部分的题目偏难,无论是题干还是选项的叙述都很长, 对考生理解题目造成比较大的困难,且知识的运用比较综合;民商法部分尽管题量很大,但民法在单选题和多选题部分考核的知识点比较基础,商法部分也多是对记忆性内容的考查;而刑事部分题目难度不大, 2009 年的全部考题集中在刑法总论部分,但由于新的刑法修正案的出台,部分涉税犯罪的罪名和规定发生了变su.15 更多内容尽在 /susuh15 动,预计在 2010 年的考试中,这些变化的内容会有所体现。 四、教材与考试大纲情况 2010 教材有些变化,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1.增加了部分内容。( 1)增加了一些可以对考试产生影响的实质性内容。如行政征收与行 政征用的区别,拆迁条例第 16 条的规定等,这些对考试命题可能会产生影响;( 2)非实质性内容的增加,如增加了一些举例,但大家应认真对待。 2.有些内容发生变化。其中部分改变属于实质性的改变,对考试可能会产生影响,如行政诉讼中中级法院的管辖范围、在刑法部分将偷税罪改为逃税罪;另外一部分则属于非实质性的个别词汇、提法的改变。 3.删除了部分内容。( 1)比 2009 年的版本更加精炼,以前的一些解释性内容进行了删减,个别地方表述顺序进行了调整,使得逻辑更加清晰。 ( 2)对于某些解释性内容的删减为了让大家更好的 理解与把握,讲课时可能还会保留。 ( 3)有些内容的删减使得今年的考试难度会相应降低,如行政处罚部分,将特别法的相应规定予以了删除,使得大家记忆的内容减少了。 五、答题技巧 su.15 更多内容尽在 /susuh15 1.认真审题。 注意两点:( 1)题干中的否定性表述。( 2)题干中的核心性语言,即 “ 题眼 ” 。 2.多动手。将重要部分划下记号,避免重复劳动。 3.单项选择题用排除法。 4.多项选择题与不定项选择题,只选自己有把握的答案。 六、学习方法 1.以教材为根本,注意教材中的例举性叙述。以讲义为线索。 2.结合考试大纲,通过对历年真题的考点分析,抓大放小。 3.利用图表等方式对相关问题进行综合性分析和记忆。如听证制度、行政处罚与刑法的衔接等。 4.多做习题。 第一章 行政法基本理论概述 su.15 更多内容尽在 /susuh15 第一篇 行政法律制度 行政法部分包括行政法基本理论概述、行政主体、行政行为、行政许可法律制度、行政处罚法律制度、行政复议法律制度、行政诉讼法律制度共七章。第一篇第五、六、七章是重点,前三章是基础,第四章处于中间地位。 行政法部分 2010 年教材变化不算太大,与 2009 年相比,更加 精炼。从近五年考试情况来看,本部分所占分值比重平均约为 30%。 近五年行政法考试按题型分数统计 年份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综合分析题 合计 题量 分值 题量 分值 题量 分值 题量 分值 比例 2005 8 8 8 16 6 12 22 36 25.71% 2006 10 10 10 20 7 14 27 44 31.43% 2007 10 10 9 18 5 10 24 38 27.14% 2008 10.5 10.5 10 20 6 12 26 42.5 30.35% 2009 10 10 10 20 8 16 28 46 32.86% su.15 更多内容尽在 /susuh15 第一章 行政法基本理论概述 本章是考试的非重点内容,题量不大,分值不多,本章出现综合分析题的可能性不大。本章的复习重点是行政法基本原则、行政法的渊源、行政法律关系。 本章近五年考试分数统计 年份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综合分析题 合计 题量 分值 题量 分值 题量 分值 题量 分值 2005 2006 1 1 1 1 2007 1 1 1 1 2008 1 2 1 2 2009 2 4 2 4 本章近五年考点归纳 2005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综合分析题 2006 单项选择 部门规章与地方性法规之间的效力等级关系 su.15 更多内容尽在 /susuh15 题 多项选择题 综合分析题 2007 单项选择题 行政法渊源中基本法律和一般法律的分类 多项选择题 综合分析题 2008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行政法渊源中对行政法规的判断 综合分 析题 2009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行政规章的制定主体;行政相对人的权利 su.15 更多内容尽在 /susuh15 综合分析题 第一节 行政法概述 一、行政、行政权(了解, P1) (一)行政 是指 公共行政 ,即指国家行政机关或依法享有行政权的组织对国家与公共事务的决策、组织、管理和控制。 1.行政活动的主体,国家行政机关或依法享有行政权的组织; 2.行政活动的范围,既包括管理国家事务,也包括管理公共事务。 3.行政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对国家和公共事务的组织管理。 4.行政活动的方法和 手段是决策、组织、管理和调控。 (二)行政权 行政权是由国家宪法、法律赋予的,是国家政权的组成部分。 二、行政法的概念和特征(熟悉) (一)行政法的概念 是关于行政权力的授予、行使以及对行政权力进行监督和对其后果予以补救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行政法是设定行政权力的法律规范 如,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行su.15 更多内容尽在 /susuh15 政监察法和行政处罚法等。 2.行政法是规范行政权力如何实施的法 如,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等。 3.行政法是监督行政权力的 法 如,行政监察法、行政诉讼法等。 4.行政法是对行政权力产生的后果进行补救的法 如,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等。 (二)行政法的特征 形式上的特征 没有统一完整的法典 数量多、具有多种法律渊源 内容上的特征 内容广泛 易于变动 包含实体与程序两种规范 【例题 多选题】行政法与民法、刑法等部门法相比较,具有的特征包括( )。 A.行政法没有统一完整的法典 B.行政法内容广泛 C.行政法易于变动,稳定性较差 D.包含实体与程序两种规范 E.行政法有统一完整的法典 答疑编号 1112010101 正确答案 ABCD su.15 更多内容尽在 /susuh15 答案解析本题的考点是行政法的特征。行政法没有统一、完整的法典。 三、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和渊源(掌握) (一)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即行 政法治原则,是贯穿于行政法中,指导行政法的制定与实施的根本准则,具有其他任何原则不能替代的作用。具体可分解为 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合理性原则、行政应急性原则 。 【例题 单选题】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又称为( )。 A.行政法治原则 B.行政公正原则 C.行政公开原则 D.行政优先原则 答疑编号 111201010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本题的考点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即行政法治原则,具体可分解为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合理性原则、行政应急性原则。本题为单选题,选项为 A。 【例题 多选题】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 A.行政合法原则 B.比例原则 C.行政公开原则 D.行政合理原则 E.行政应急原则 su.15 更多内容尽在 /susuh15 答疑编号 1112010103 正确答案 ADE 答案解析本题的考点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即行政法治原则,具体可分解为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合理性原则、行政应急性原则。本题为多选题,考点为行政法基本原则分解为的三项原则。因此,选 ADE。 1.行政合法性原则 行政合法性原则,是指行政权的存在、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 不得与法律相抵触,简称合法性原则。 合法性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不仅应遵循宪法、法律,还要遵循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既要符合实体法,又要符合程序法。 合法性原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 1)行政权力的存在有法律依据。 ( 2)行政权力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行使。如,公安机关的拘留权。 2.行政合理性原则 行政合理性原则,是指行政行为的内容要客观、适度、符合理性。该原则是合法性原则的延伸,比合法性原则要求更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存在。 合理性原则包括以下内容: ( 1)行政行为应符合立法目的; 比如,打击非法营运。 su.15 更多内容尽在 /susuh15 ( 2)行政行为应建立在考虑相关因素的基础上; 比如,罚款数额。 ( 3)平等地适用法律规范,符合公正法则;即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 4)符合自然规律和社会道德,符合人类理性和公平正义观念。 3.行政应急性原则 应急性原则,是指在特殊的紧急情况下,出于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机关可以采取没有明确法律依据的或与通常状态下的法律规定相抵触的措施。 它是合法性原则的例外。但应急性原则 并非排 斥任何法律控制 。 一般而言,行政应急权力的行使应符合四个条件:一是存在明确无误的紧急危险;二是非法定机关不得行使应急权力,否则无效,除非事后经有权机关作出特别决定予以追认;三是行政机关作出应急行为应接受有权机关的监督,尤其是权力机关的监督;四是应急性权力的行使应该适当,应将负面损害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例题 多选题】行政应急权力的行使应符合的条件有( )。 A.存在明确无误的紧急危险 B.应为法定机关行使 C.行政机关作出应急行为应接受有权机关的监督 D.应急性权力的行使应该适 当,应将负面损害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E.应急权力的行使不受法律程序的控制 su.15 更多内容尽在 /susuh15 答疑编号 1112010104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本题的考点是行政应急性原则。应急性原则并非排斥任何法律控制。 (二)行政法的渊源(重点 P4-P5) 名称 制定机关 例举(或备注) 效力层级 宪法 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法律 基本法律 全国人大 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企业所得税法 效力层级仅次于宪法,不得与宪法相冲突 一般法律 全国人大常委会 税收征收管理法治安管理处罚法行政复议法 行政法规 国务院制定 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增值税暂行条例 效力层级低于宪法和法律,高于行政规章和地方法规 行政 部门 国务院各部委、中 海关行政处罚 su.15 更多内容尽在 /susuh15 规章 规章 国人民银行、审计署 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制定 听证办法税务行政复议规则(暂行) 地方规章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以及经济特区市的 人民政府 制定 地方性法规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以及经济特区市的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制定 民族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民族自治地方权力机关制定 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 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 su.15 更多内容尽在 /susuh15 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 其他渊源 国际条约和国际协定中涉及国内行政管理的部分,对行政活动具有约束力的法律解释以及行政机关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例题 多选题】根据我国行政法理论和法律规定,有权制定行政规章的主体有( )。( 2009 年) A.交通运输部 B.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C.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D.国务院办公厅 E.海关总署 答疑编号 1112010105 su.15 更多内容尽在 /susuh15 正确答案 ABCE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行政规章的制定主体。行政规章分为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部门规章是由国务院各部委、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制定的。地方规章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国务 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以及经济特区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国务院办公厅属内部机构,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无权制定行政规章。 【例题 多选题】根据行政法的渊源理论,( )属于行政法规。( 2008 年) A.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规定 B.税务行政处罚听证程序实施办法 C.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D.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 E.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 答疑编号 1112010106 正确答案 AC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规范性文件。选项 B 的制定主体是国家税务总局,属于部门规章。 此题提示我们,考生应关注教材中的例举。 【例题 单选题】作为行政法渊源的法律包括基本法律和一般法律,其中( )属于基本法律。( 2007 年) su.15 更多内容尽在 /susuh15 A.行政许可法 B.行政处罚法 C.税收征收管理法 D.治安管理处罚法 答疑编号 1112010107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点是行政法渊源中基本法律和一般法律的分类。行政许可法、税收征收管理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一般法律。 2.行政 法渊源中效力冲突的解决方式: ( 1)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新法优于旧法、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 2)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由国务院裁决。 ( 3) 授权制定的法规 与法律规定不一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 4)国务院部门规章与地方性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由国务院提出意见, 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 5)各部门规章之间、各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它们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 su.15 更多内容尽在 /susuh15 【例题 单选题】国务院部门规章与地方性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 )提出意见。( 2006 年) A.地方人大常委会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最高人民法院 D.国务院 答疑编号 1112010108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点是部门规章与地方性法规之间的效力等级关系。立法法规定: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选项 D 正确。 第二节 行政法律关系 行政法律关系包括狭义的行政法律关系和监督行政法律关系。 一、行政法律关系(掌握 P6) (一)概念及特征 行政法律关系,是指由行政法调整的在行政主体行使职权时与 相对方形成的一种行政法上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比如:某甲超速驾驶,被执勤的交通警察罚款,某甲与警察所属的交管部门之间就形成行政法律关系。 其特征有: su.15 更多内容尽在 /susuh15 ( 1)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一方必须是行政主体。 ( 2)行政法律关系具有非对等性,即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不对等。 ( 3)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一般是法定的,即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之间通常不能相互约定权利义务,不能自由选择权利和义务,必须依据法律享有权利承担义务。 ( 4)行政主体实体上的权利义务是重合的。 ( 5)行政法律关系争议通过行 政程序或准司法程序以及司法程序解决。 (二)行政法律关系的要素 主体 行政主体 享有国家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行为,并能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效果的社会组织,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相对人 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处于被管理地位的一方当事人。 客体 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力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包括物质利益或精神利益。 内容 行政主体的权力(职权与职责) 行政立法权、行政决定权、行政命令权、行政制裁权、行政强制权、行政司法权等。 相对人的权利与义务 行政相对人的权利包括行政参 与权、行政受益权和行政请求权。 su.15 更多内容尽在 /susuh15 行政相对人的义务包括遵守行政法律法规、服从行政管理和执行行政决定等。 【例题 多选题】根据行政法理论,行政相对人的权利包括( )。( 2009 年) A.行政受益权 B.行政参与权 C.行政强制权 D.行政请求权 E.行政决定权 答疑编号 1112010109 正确答案 AB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行政相对人的权利。行政相对人的权利有三方面:( 1)行政参与权。( 2)行政受益权。( 3)行政请求权。选项 CE属于行政主体的职权内容。 二、监督行政法律关系(了解) (一)概念与特征 监督行政法律关系,是指 国家有权机关或其他依法享有监督行政权的主体 在监督行政行为过程中,与行政主体之间形成的具有行政法上权利义务内容的法律关系的总称。 含义:( 1)它是国家有权机关或其他依法享有监督 行政权的主体与行政主体之间依法形成的关系; ( 2)它是在 监督行政行为过程中 形成的; ( 3)它是一种 被行政法调整后 具有行政法上的权利义务内容的su.15 更多内容尽在 /susuh15 法律关系; ( 4)其客体主要是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 监督行政法律关系的基本特征有: 1.监督行政法律关系是一种多重复杂的法律关系。在我国,依法对行政有监督权的主体很多,如权力机关、司法机关、上级行政机关等,这些监督主体在监督行政过程中,分别与行政主体形成不同的监督行政法律关系。 2.监督行政法律关系包含着行政诉讼法律关系。行政诉讼法律关系是以审判 机关为监督主体的重要的监督行政法律关系,也是一种依申请的外部监督行政法律关系。 3.监督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多具有非对等性,一般来说,监督主体居于主导地位,与被监督主体相比,享有较多的权利。 4.监督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只能是行政行为。 【例题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监督行政法律关系中监督主体的是( )。 A.立法机关 B.司法机关 C.行政诉讼中的原告 D.监察机关 答疑编号 1112010110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本题考点是监督行政法律关系的监督主体。在我国,依法对行政有监督权的主体很多,如权力机关、司法机关、上级行政机关等,但个人不能成为监督主体。因此,选 C。 su.15 更多内容尽在 /susuh15 (二)监督行政法律关系与行政法律关系的异同 1.区别 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主体处于主导地位,而在监督行政法律关系 中监督主体如权力机关、司法机关、上级行政机关等处于主导地位,行政主体处于被监督地位。 行政法律关系中,相对于行政主体的另一方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行政监督法律关系中,相对于行政主体的另一方是监督主体。 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质财富、精神财富,而在行政监督法律关系中,客体主要是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 2.联系 监督行政法律关系是在行政法律关系的基础上产生的;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监督行政法律关系的变化可能导致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相对于行政主体而言,监督行政法律关系的非对等性与行 政实体法律关系中的非对等性是倒置的,这两种倒置的结合体现了行政法的平衡精神。 比如,行政主体作出某行政行为,产生行政法律关系,行政相对人对该行政行为不服,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院认为该行政行为违法,依法将该行政行为撤销,此时因该行政行为而产生的行政法律关系消灭。 su.15 更多内容尽在 /susuh15 第三章 行政行为 本章是非重点章。本章应重点掌握行政行为的内容、合法要件、分类,行政行为的无效、撤销与废止;行政征收、行政确认、行政许可、行政强制。 本章近五年考试分数统计 年份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综合分析题 合计 题量 分值 题量 分值 题量 分值 题量 分值 2005 1 2 1 2 2006 1 1 1 2 2 3 2007 1 1 1 1 2008 1 1 1 2 2 3 2009 2 2 1 2 3 4 本章近五年考点归纳 2005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综合分析题 2006 单项选择题 行政确认 su.15 更多内容尽在 /susuh15 多项选择题 行政确认 综合分析题 2007 单项选择题 行政监督的特征 多 项选择题 综合分析题 2008 单项选择题 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 多项选择题 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制度 综合分析题 2009 单项选择题 授益性行政行为;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制度 多项选择题 综合分析题 行政行为的种类 第一节 行政行为概述 一、行政行为的概念和特征(了解) 行政行为通常是指行政主体实施行政管理和服务活动、行使行政职权或履行行政服务职能过程中所作出的具有法律意义的、旨在产生某种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行政行为这一概念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 ( 1)行政行为的主体是行政主体,即国家行政机关及授权性组织; ( 2)行政行为的目的是为了履行行政管理和服务职责,实现行su.15 更多内容尽在 /susuh15 政管理和服务的目标; ( 3)行政行为的表现形式是行使行政权力,是国家行政权的直接体现; ( 4)行政行为是旨在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 但是从广义上讲,行政行为为既包括行政法律行为,也包括行政事实行为。所谓行政事实行为是行政行为不以实现某种特定的法律效果为目的,而以影响或者改变事实状态为目的实施的行为。比如,行政机关公开政府信息,为依法提供资讯或者情报信息的行为,即属于典型的行政事实行为。 行政行为的主要特征: 1.从属法律性 2.裁量性 3.单方意志性 。指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必须在法律法规的授权范围内,即可自行决定和直接实施,而无需与相对方协商或征得其同意。 比如,税务机关征收税款时,不需要提前与纳税人进行商议,取得纳税人的同意。 4.效力先定性。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就事先假定其符合法律规定,在未被国家有权机关依法宣布违法无效之前,对行政机关本身和行政相对方以及其他国家机关具有约束力,任何个人或团体都必须遵守和服从。 5.强制性。以国家强制力作 为实施的保障。但并不等于说,所有su.15 更多内容尽在 /susuh15 的行政行为都必须强制实施。 二、行政行为的内容与效力(熟悉) (一)行政行为的内容 1.赋予权益或义务。如,颁发许可证与执照,赋予纳税义务、受义务教育的义务、缴纳罚款的义务等。 2.剥夺权益或免除义务。如,吊销许可证和执照就是剥夺权益,而免征农业税、车船税等就是免除义务。 3.变更法律地位。如,工商部门对企业法人经营范围的变更登记等 4.确认法律事实与法律地位。如,医疗事故鉴定、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动产变更登记等。 (二)行政行为的效力 1.行政行为具有 确定力 。指有效成立的行政行为,具有不可争辩力、不可变更性,即 非依法不得随意变更或撤销 。但行政行为具有不可变更性并不意味着行政行为不能变更,基于法定事由,经过法定程序,行政行为可以依法变更。 2.行政行为具有 拘束力 。表现为对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方的拘束力。 3.行政行为具有 公定力 。不论合法还是违法,都推定为合法有效。 4.行政行为具有 执行力 。行政行为生效后,行政主体依法有权采取一定手段,使行政行为的内容得以实现。例如,强制受罚人缴纳罚su.15 更多内容尽在 /susuh15 款。 【例题 单选题】下列关于行政行为的确定力 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行政机关非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改变已经作出的行政行为 B.行政行为一经做出,则一律不得改变 C.行政相对人必须遵守并履行行政行为确定的义务 D.行政行为一经做出,便被推定合法有效 答疑编号 111203010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行政行为的确定力。 B 是对行政行为确定力的错误理解, C 项是拘束力, D 项是公定力。 三、行政行为的分类 划分标准 分类 例举 1 以行政行为的适用与效力作用的对象范围为标准 内 部 行 政行为 行政处分 外 部 行 政行为 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复议、行政征收等 2 以行政行为的对象是否特定为标准 抽 象 行 政行为 制定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的行政行为 具 体 行 政 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su.15 更多内容尽在 /susuh15 行为 政复议、行政征收等 3 以行政行为受法律规范拘束 的程度为标准 羁 束 行 政行为 如,税务机关征税 自 由 裁 量行政行为 如,在 1 万元以上 10 万元以下的范围内确定罚款数额 4 以行政主体是否可以主动作出行政行为为标准 依 职 权 的行政行为 行政征收、行政处罚 依 申 请 的行政行为 行政许可、行政复议 5 依行政行为成立时参与意思表示的当事人数目为标准 单 方 行 政行为 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 双 方 行 政行为 行政合同、行政委托行为 6 以行政行为是否应当具备一定的法定形式为标准 要 式 行 政行为 绝大多数行政行为 非 要 式 行政行为 公安机关对酗酒的人采取强 制约束的行为、行政机关紧急封锁、戒严、交通管制等 7 以行政行为是否以作为方 作 为 行 政 行政奖励、行政强制行为su.15 更多内容尽在 /susuh15 式表现为标准 行为 等 不 作 为 行政行为 8 以行政行为的内容对行政相对人是否有力为标准 授 益 性 行政行为 行政许可、行政奖励、行政给付 损 益 性 行政行为 行政处罚、行政征收等 9 以行政权作用的表现方式和实施行政行为所形成的法律关系为标准 行 政 立 法行为 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行政行为 行 政 执 法行为 ( 双 方 当事人) 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奖励、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监督检查 等 行 政 司 法行为 ( 三 方 当事人) 行政调解、行政裁决、行政仲裁、行政复议等 【例题 单选题】根据行政行为的分类标准,( )属于授益行政行为。( 2009 年) A.行政确认 B.行政强制 C.行政许可 D.行政处罚 答疑 编号 1112030102 su.15 更多内容尽在 /susuh15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授益行政行为。授益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为行政相对人设定权益或免除义务的行为,即行政主体实施的为相对人创立、确认权利或者法律上利益的行政行为以及行政主体为相对人免除行政法上某种义务的行政行为,都是授益行政行为。典型的授益行政行为有行政许可、行政给付、行政奖励以及确认或决定减税免税的行为等。选项 A、 B、 D 都属于损益行政行为。 【例题 多选题】税务机关对违反税收征管规定的相对方处以罚款的行为属于( )。 A.具体行政行为 B.外部 行政行为 C.要式行政行为 D.行政司法行为 E.依职权的行政行为 答疑编号 1112030103 正确答案 ABCE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行政行为的分类。要求考生掌握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行政行为的分类。 四、行政行为的 合法要件(掌握) 行政行为合法有效必须具备四个基本条件: (一)行政行为的主体应当合法 实施行政行为的主体必须是有权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su.15 更多内容尽在 /susuh15 (二)行政行为应当在行政主体的权限范围内实施 行政职权的限制表现在:事项管辖权的限制、地域管辖权的限制、时间管辖权的限制、手段上的限制、程度上的限制、条件上的限制以及委托权限的限制。 (三)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当合法、适当 (四)行政行为应当符合法定程序 五、行政行为的无效、撤销和废止(掌握) (一)行政行为的无效 1.行政行为无效的条件 ( 1)行政行为具有特别重大的违法情形或具有明显的违法情形; 比如,行政机关命令相对人捕杀国家法律保护的珍惜野生动物。 ( 2)行政主体不明确或明显超越相应行政主体职权的行政行为; 行政主体不明确的行政行为,比如:书面的行政决定上没有盖公章或者公章很模糊,不能确定是哪个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 明显超越职权的行政行为,比如:工商行政机关之外的其他行政主体作出企业吊销营业执照的行为。行政处罚法规定,只有公安机关可以实施行政拘留,那么除了公安机关之外的其他行政主体实施了行 政拘留的行政行为,就是明显超越相应行政主体职权的行政行为。 ( 3)行政主体受胁迫做出的行政行为; ( 4)行政行为的实施将导致犯罪; su.15 更多内容尽在 /susuh15 ( 5)行政行为严重违反法定程序。 比如。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罚款的,必须向当事人出具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不出具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缴的,当事人有权拒绝缴纳罚款。根据上述规定,如果行政机关在收缴罚款的时候,没有出具合法的收据,则该收缴罚款的行政行为无效。 2.无效行政行为的法律后果 ( 1)行政相对人 可在任何时候请求有权机关宣布该行为无效。 ( 2)行政行为被宣布无效后,行政主体通过相应行为从相对人处所获取的一切(如罚没款物)均应返还给相对人,所施以相对人的义务均应取消,对相对人造成的一切损失,均应赔偿。 恢复原状,赔偿损失。 (二)行政行为撤销 行政行为的撤销,是指在具备可撤销的情形下,由有权国家机关作出撤销决定后使其失去法律效力。它不同于行政行为的无效, 无效行政行为自始无效,而可撤销的行政行为只有在被撤销后才失去效力。 1.撤销的条件 ( 1)行政行为合法要件有瑕疵。主体、内容、职 权、程序任何一个合法要件欠缺,均会导致被撤销。 ( 2)行政行为不适当。 2.被撤销的后果 su.15 更多内容尽在 /susuh15 ( 1)行政行为自被撤销之日起失去效力,撤销的效力可追溯到行政行为做出之日。 比如,行政机关在 2009 年 7 月 5 日作出一个行政行为, 2009 年8 月 18 日该行政行为被撤销,该行政行为子 8 月 18 日起失去效力,同时撤销的效力追溯到 7 月 5 日。但是,如果追溯会造成社会公共利益、国家利益或他人的重大损失,那么撤销的效力可以不追溯。 ( 2)如果行政行为的撤销是因为行政主体的过错引起,而以社会公益的需要又必须使行政行为 的撤销的效力追溯到行为作出之日起,那么,由此给相对人造成的一切损失应由行政主体予以赔偿。 ( 3)如果行政行为的撤销是因行政相对人的过错(如通过虚报、瞒报有关材料而获取行政主体的某种批准、许可行为)或行政主体与相对人的共同过错(如相对人行贿、行政主体受贿的情况下作出的)所引起的,行政行为撤销的效力通常应追溯到行为作出之日。行政主体通过该行为已给予相对人的利益、好处应该收回;行政相对人因行政行为的撤销而遭受的损失均应由其本身负责;国家或社会公众因已撤销的行政行为所受到的损失,应由行政相对人依其过错程度予以适当赔偿;行政主体或其工作人员对导致行政行为撤销的过错则应承担内部行政法律责任,如接受行政处分等。 (三)行政行为的废止 行政行为在作出时没有瑕疵,但因为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等经有权机关依法修改、废止或撤销或客观情况的变化,使得该行政行为不合时宜,而停止该行政行为的实施。 su.15 更多内容尽在 /susuh15 1.条件 ( 1)行政行为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等经有权机关依法修改、废止或撤销,依此作出的相应行政行为如继续实施,则与新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相抵触,或因失去其作出依据而自动废止。 比如,行政机关批准 某高污染的企业进行生产,若干年后,由于国家政策发生变化,这种高污染的企业不能再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此时行政机关作出的许可其生产的行政行为废止。 ( 2)行政行为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原行政行为的继续存在将有损公共利益,同时可能会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财产损失。 ( 3)行政行为已完成原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国家的行政管理目的,从而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 比如,在北京奥运期间,北京市政府针对 “ 奥运期间新闻采访问题 ” 制定相关规定,当奥运会结束以后,该规定完成其行政管理的目的,则自动废止。 2.废止的法律后果 ( 1)行政行为废止后,其效力从行为废止之日起失效。 ( 2)行政主体在行为被废止之前通过相应行为已给予相对方的权益不再收回,也不再给予; ( 3)相对方依原行政行为已履行的义务不能要求给予补偿,但可不再履行义务。 su.15 更多内容尽在 /susuh15 ( 4)因行政行为的废止给相对方利益造成损失的,行政主体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例题 多选题】下列关于被废止的行政行为的法律后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自废止之日起失去法律效力 B.在废止前发生的法律效果不受法律保护 C.在废止前发生的法律效果仍受法 律保护 D.由此对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行政机关应给予合理补偿 E.行政行为废止的效力,可追溯到行政行为做出之日 答疑编号 1112030104 正确答案 ACD 答案解析本题考点是行政行为废止的法律后果。行政行为废止并非因为存在 违法情形,废止前发生的法律效果仍受法律保护,故 B 项不正确。而 E 项所表述的 “ 效力可追溯到行政行为做出之日 ” 是行政行为被撤销的法律后果,故也不正确。 第二节 抽象行政行为 一、抽象行政行为 (一)抽象行政行为的概念与特征(了解) 抽象行政行为是具体行政行为的对称。从动态上讲,抽象行政行su.15 更多内容尽在 /susuh15 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 针对不特定的人和事项 制定具有 普遍约束力 的行为规则的 活动 。从静态上讲,是指国家行政机关针对不特定的人和事项制定出来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 规则 。包括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 令等。 抽象行政行为的特征: 1.对象的普遍性。 2.效力的普遍性和持续性。可以反复适用。 3.准立法性。 4.不可诉性。 例如,某行政机关实施抽象行政行为,制定了 “A 规定 ” 。相对人对 A 规定不服,不能单独就该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若行政机关依据 “A 规定 ” 作出某具体行政行为,相对人对该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申请复议机关附带审查其所依据的“A 规定 ” 。( “ 在行政复议过程中附带审查抽象行政行为 ” 的相关内容将在第一篇第六章行政复议法律制度中进行具体讲解) (二)抽象 行政行为的分类(了解) 以其规范程度和效力等级为标准,分为行政立法行为和其他抽象行政行为。 二、行政立法(熟悉) (一)行政立法的概念与特征 行政立法,是指 有权行政机关 依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并颁su.15 更多内容尽在 /susuh15 布有关行政管理事项普遍适用的规则的活动,包括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行政立法行为既是一种抽象行政行为,又是一种准立法行为。其特征为: 1.行政立法的行政性。 ( 1)行政立法的 主体 是国家有权 行政机关 ; ( 2)行政立法调整的对象主要是行政管理事务以及与行政管理事务有密切联系的事务; ( 3)行政立法的 根本目的 是为了实施和执行权力机关制定的法律, 实现行政管理职能 。 注意:行政立法和具体行政行为的区别: 行政立法 具体行政行为 1 并非所有的行政机关都享有行政立法权 所有的行政机关却都依法享有在一定管辖范围内依职权实施具体行政行为的权力(同时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也有权依法实施具体行政行为) 2 对象是普遍的、不特定的 对象是个别的、特定的 3 所立之法的时间效力一般长于具体行政行为,且是具体行政行为作出的主要依据; 4 程序一般比各具体行政行为程序要更正式、严格。 su.15 更多内容尽在 /susuh15 2.行政立法的立法性。不能与法律相抵触,属于从属性的立法。 (二)行政立法的主体和分类 1.主体 ( 1)国务院 行政法规 ( 2)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国务院直属机构 部门规章 地方规章的制定主体; ( 3)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 4)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的人民政府; ( 5)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 ( 6)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的人民政府。 【例题 多选题】以下选项中,有权作为行政立法主体的有( )。 A.国家税务总局 B.武汉市人民政府 C.河北省公安厅 D.深圳市人民政府 E.国务院 答疑编号 1112030201 正确答案 AB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行政立法的主体。选项 A 国家税务总局是国务院直属机构,选项 B 是省级人民政府所在地人民政府,选 项 D 深圳市人民政府是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选项 E 国务院都是行政立法主体,选项 C 河北省公安厅是省级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门,不是行政立法主体。(例如,河北省公安厅制定文件,规定由某个单位实施某su.15 更多内容尽在 /susuh15 行政行为,此时属于行政委托,而不是授权。因为授权只能由法律、法规规定,而河北省公安厅不具有制定法律、法规的权力,其只能委托其他组织实施行政行为。) 2.行政立法的分类: 依行政立法权的来源不同,可分为一般授权立法与特别授权立法。 依行政立法的主体不同,可分为中央行政立法和地方行政立法。 依行政立法 的内容、目的不同,可分为执行性、补充性、试验性立法。 第三节 具体行政行为 一、行政征收(掌握) (一)概念与特征 1.行政征收是指行政主体根据法律规定,以 强制方式无偿取得 相对方财产 所有权 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比如,税务机关的征税行为就是典型的行政征收。 ( 1)行政征收是行政主体针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实施的一种 单方面 具体行政行为。 ( 2)行政征收的实质在于行政主体以 强制方式无偿取得 相对方的财产所有权。 ( 3)行政征收的实施必须以 相对方负有行政法上的缴纳义务 为su.15 更多内容尽在 /susuh15 前提。 【例题 单 选题】下列对行政征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行政征收的主体只能是行政机关 B.行政征收是单方法律行为 C.行政征收是通过强制方式无偿取得相对方的财产所有权 D.行政征收的相对方必须负有行政法上的缴纳义务 答疑编号 111203020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行政征收的特征。行政征收的主体是行政主体而非行政机关,因此, A 选项不是行政征收的特征,其他几个选项均正确。题干所问是 “ 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是 A。 2.行政征收与行政征用(新增) 行政征收不同于行政征用。行政征用是指行政主体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定程序强制征用相对人 财产 或 劳动 ,并给予相对人适当的补偿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 就财产而言,行政征收与行政征用的区别在于:行政征收是取得被征收财产的所有权,而行政征用是取得被征用财产的使用权。 (二) 行政征收的内容与分类 分类:根据行政征收发生的原因,分为: ( 1)因使用权而引起的征收,如资源费、建设资金的征收 ( 2)因行政法上的义务而引起的征收,如征税、管理费的征收 ( 3)因违反行政法的规定而引起的征收。如排污费的征收 su.15 更多内容尽在 /susuh15 【例题 单选题】税务机关的征税行为在行政法上属于( )。 A.行政处罚 B.行政强制 C.行政征收 D.行政给付 答疑编号 111203020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行政征收。征税是因相对人负有行政法上的纳税义务而引起的行政征收。 二、行政许可 (将在第四章专章阐述。) 三、行政确认 (掌握) (一)概念与特征 行政确认,是指行政主体依法对相对方的法律地位、法律关系和法律事实进行甄别,给予确定、认可、证明并予以宣告的具体行政行为。特征: 1.行政 确认是 要式行政行为 。 2.行政确认是 羁束的行政行为 。只能严格适用法律,不能自由裁量。 3.行政确认 有些依申请 作出,如房屋出租登记备案、收养登记、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等; 有些依职权 作出,如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火灾事故责任认定等。 【例题 单选题】根据行政法理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su.15 更多内容尽在 /susuh15 属于( )。 A.行政许可 B.行政确认 C.行政裁决 D.行政征收 答疑编号 1112030204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行政确认。 (二)主要形式和基本分类 1.形式主要有:认定,认可,证明,登记,批准,鉴证,行政鉴定。 2.分类: ( 1)依行为的动因不同,行政确认分为依申请的行政确认和依职权的行政确认。 ( 2)依对象不同,行政确认分为对身份、能力(或资格)、事实、法律关系和权利归属等的行政确认 。如一般纳税人资格审批、减免税资格审批、不动产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确认、经营权的行政确认等。 【例题 单选题】甲公司根据国土资源管理局土地出让挂牌程序,竞买获得土地使用权。据此,甲公司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签订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该合同关系属于( )法律关系。( 2006 年) A.民事 B.行政许可 C.行政确认 D.受物权法调整的 答疑编号 1112030205 正确答案 C su.15 更多内容尽在 /susuh15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行政确认。行政确认,是指行政出体依法对相对方的法律地位、法律关系和法律事实进行甄别,给予确定,认可等的具体行政行为。主要包括有:不动产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行政确认、经营权的行政确认、工业产权的行政确认。本题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是对之前的竞买行为进行的确认行为,属于行政确认,选项 C 正确。 四、行政监督 (一)行政 监督的概念与特征 行政监督,是指行政主体依法定职权,对相对方遵守法律、法规、规章,执行行政命令、决定的情况进行检查、了解、监督的行政行为。 行政监督的主要特征是: ( 1)行政监督的行为主体是享有行政监督检查权的国家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行政主体 ( 2)行为的对象是作为行政相对方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 3)行为的内容是相对方遵守法律、法规、规章,执行行政命令、决定的情况。 ( 4)行为的性质是一种依职权的、单方的、相对独立的具体行政行为。 ( 5)行为的目的是为了防止 和纠正行政相对方的违法行为,保障法律、法规、规章的贯彻实施和行政管理目标的具体实现。 (二)行政监督的方法 su.15 更多内容尽在 /susuh15 最常见的行政监督检查方法有:检查、审查、调查、查验、检验、勘验、鉴定、登记、统计等。 【例题 单选题】作为一种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监督。其主要特征之一是( )。( 2007 年) A.行为的主体只能是享有行政监督检查权的国家行政机关 B.行为的内容是下级行政机关执行法律、法规、规章的情况 C.行为的对象是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和作为行政相对方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D.行为的性 质是一种依职权的、相对独立的具体行政行为 答疑编号 1112030206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行政监督的特征。行政监督的主要特征是:( 1)行政监督的行为主体是享有行政监督检查权的国家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2)行为的对象是 作为行政相对方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3)行为的内容是相对方遵守法律、法规、规章,执行行政命令、决定的情况;( 4)行为的性质是一种依职权的、单方的、相对独立的具体行政行为;( 5)行为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和纠正行政相对方的违法行为,保障法律、法规、规章的贯彻实施和行政管理目标的具体实现。 【例题 多选题】下列对行政监督的描述,正确的有( )。 A.行政监督的主体是国家有权机关。如立法机关、行政监察机关、司法机关等 su.15 更多内容尽在 /susuh15 B.行政监督的对象是行政主体 C.行政监督是一种具体行政行为 D.行政监督是 依职权的行政行为 E.行政监督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和纠正行政相对方的违法行为,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