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抗感染免疫一、选择题【A型题】1.外毒素的感染免疫是依靠抗毒素的哪种作用机制?A.调理作用 B.黏附作用 C.灭活作用 D.清除作用 E.以上都不是2.用于人工被动免疫的生物制品有:A.菌苗 B.疫苗 C.BCG D.类毒素 E.抗毒素3.霍乱肠毒素的作用机制是:A.激活肠黏膜腺苷酸环化酶使cAMP增多B.激活肠黏膜腺苷酸环化酶使cGMP增多C.抑制肠黏膜腺苷酸环化酶使cAMP减少D.抑制肠黏膜腺苷酸环化酶使cGMP减少E.以上都不是4.正常体液中作用革兰阳性菌的抗菌物质是:A.补体 B.防御素C.溶菌酶 D.白细胞素E.血小板素5.能激活补体旁路途径使之发挥防御作用的物质是:A.外毒素 B.内毒素C.血浆凝固酶 D.组蛋白E.酯酶6.sIgA发挥局部抗感染的作用机制是:A.通过免疫调理作用增强免疫力B.可激活补体旁路途径C.直接与病原体结合使之不能定植于黏膜D.直接破坏病原体使之失活E.中和病原体的毒素作用7.通过与补体C3b将细菌和吞噬细胞联结而发挥免疫调理作用的抗体是:A.IgM B.IgAC.IgG D.IgDE.IgE8.在多数情况下IgG的保护作用大于IgM,其原因是:A.IgG分子小,易入炎症区 B.IgG含量高,作用强C.IgM无免疫调理作用 D.IgM半衰期短E.IgG可激活补体9.溶菌酶不能单独破坏革兰阴性菌的原因主要是由于:A.肽聚糖无五肽桥 B.肽聚糖外有外膜保护C.肽聚糖为二维构型 D.肽聚糖含量少E.胞质周围间隙中酶可破坏溶菌酶10.目前尚无特异的防治内毒素致病的措施,其原因是内毒素:A.作用无组织特异性 B.作用于胞内C.抗原性弱,不能制成疫苗 D.引起化学性中毒E.一次产量较大11病毒入侵机体后最早产生的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免疫分子是: AsIgA BIFN C中和抗体 DIgM E补体结合抗体12抗病毒感染中起局部免疫作用的抗体是: AIgG BIgM CIgA D SIgA EIgE13常用于制备病毒灭活疫苗的试剂是: A氯仿 B乙醚 C酚类 D甲醛 E过氧化氢14病毒中和抗体的作用是:A直接杀伤病毒 B阻止病毒吸附 C阻止病毒核酸转录 D阻止病毒脱壳E阻止蛋白合成15下列哪种病毒感染人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A流感病毒 B单纯疱疹病毒 C腺病毒 D脊髓灰质炎病毒 E人乳头瘤病毒16在以下病毒中,机体内虽有特异性抗体,但仍可感染并发病的是: A脊髓灰质炎病毒 B单纯疱疹病毒 C流感病毒 D甲型肝炎病毒 E柯萨奇病毒17新生儿血中测出下列哪类抗体可诊断为宫内感染? AIgG BIgA CIgM DIgE EIgD18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产生特异性杀伤的主要免疫细胞是: ACD4+T BCD8+T CM DNK E中性粒细胞19下列哪种抗病毒免疫方式属获得性非特异免疫?A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B补体及病毒抑制物 C生理年龄状态 D干扰素 E屏障作用20病毒感染后无法获得持久免疫力的最重要原因是:A无病毒血症 B抗原易变异 C表浅感染 D短暂感染 E免疫耐受21干扰素的特性是:A 无种属特异性 B由宿主基因编码 C能直接发挥抗病毒作用 D抗病毒作用比特异性抗体强 E需IgG和补体辅助抗病毒22一般认为抗病毒免疫效应最强的是: A干扰素 B病毒抑制物 CIgG抗体 D细胞免疫效应 EIgM中和抗体23下列哪种病毒不会透过血脑屏障? A乙脑病毒 B.麻疹毒素 C.乳头瘤病毒 D.可萨奇病毒 E.埃克病毒24关于干扰素,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A.是一组具有高活性的多功能堂蛋白B.可由病毒及其它干扰素诱生剂诱生C.不能由病毒寄生的宿主细胞产生D.产生后对邻近的细胞可发生作用E.其作用发生早于抗体25关于干扰素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由宿主细胞基因编码B.有广谱抗病毒作用C.为糖蛋白成分D.使病毒mRNA降解E.有明显的种属特异性26下列那种病毒感染后有持久免疫力,但不是单个血清型?A.麻疹病毒B.风疹病毒C.腮腺炎病毒D.脊髓灰质炎病毒E.甲型肝炎病毒27决定病毒感染后免疫力持久的因素不包括:A.全身性感染B.抗原性稳定C.有病毒血症D.反复发生感染E.抗原性单一【X型题】1.机体正常组织和体液中的天然抗菌因子包括:A.补体 B.溶菌酶C.血型抗体 D.组蛋白E.乳素2.皮肤与黏膜屏障作用包括:A.机械阻挡和排除作用 B.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C.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D.分泌物杀菌作用E.血脑屏障作用3.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包括:A.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 B.中性粒细胞的呼吸爆发作用C.乳汁中SigA的作用 D.胎盘屏障作用E.正常菌群拮抗作用4.关于抗细菌感染免疫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体液免疫主要针对胞外寄生菌的感染B.细胞免疫主要针对胞内寄生菌的感染C.血脑屏障可保护中枢神经系统D.抗体与细菌结合直接杀死细菌E.SIgA主要抗局部感染5.胞外菌感染免疫包括:A.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B.补体的调理作用C.IgG介导的ADCCD.吞噬细胞的不完全吞噬E.sIgA的局部抗感染作用6.主要作用于革兰阳性菌的抗菌物质有:A.溶菌酶 B.IFNC.白细胞素 D.组蛋白E.血小板素7.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为:A.与机体遗传关系密切B.针对某一微生物产生免疫力C.为抵抗病原体感染的首道屏障D.个体间有差异E.因抗原刺激的增多而增强8.正常菌群构成机体生态平衡的生理学意义为:A.皮肤黏膜的机械阻挡作用B.参与机体物质代谢、营养转化和合成C.促进免疫系统发育成熟D.刺激宿主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E.抗感染作用9.决定感染后果的因素有:A.机体的免疫力 B.细菌的毒力C.细菌的数目 D.细菌的种类E.细菌的染色体10.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的后果取决于:A.吞噬细胞的种类 B.细菌的侵袭力C.吞噬细胞的功能 D.细菌的种类E.吞噬细胞的数量11.不完全吞噬可导致:A.吞噬细胞死亡 B.增强细菌的侵袭力C.细菌在吞噬细胞内繁殖 D.细菌在体内扩散E.临近组织损伤12在机体抗病毒感染中起主要作用的是:A.干扰素B.中性粒细胞C.CTLD.中性抗体E.抗毒素13机体清除靶细胞的机制是:A.CTL的直接杀伤作用B.补体介导的溶细胞作用C.ADCC效应D.M及其细胞因子的作用E.NK细胞的杀伤作用14感染后能获得持久免疫力的病毒是:A.麻疹病毒B.风疹病毒C.腮腺炎病毒D.脊髓灰质炎病毒E.人乳头瘤病毒15能诱生干扰素的是:A.病毒B.内毒素C.外毒素D.polyI:CE.支原体16.sIgA的保护作用主要见于:A.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B.鼻病毒感染C.流感病毒感染D.乙脑病毒感染E.甲型肝炎病毒感染17.对病毒的特异性免疫是直接针对:A.病毒表面成分B.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合成的病毒蛋白C.宿主细胞膜上的病毒特异性蛋白D.病毒相关的酶类E.病毒的核酸18.抗病毒蛋白的作用严格来说应是:A.破坏宿主细胞B.降解病毒mRNAC.抑制病毒蛋白合成D.阻段mRNA翻译E.抑制核酸复制19.NK细胞对病毒感染细胞的作用是:A.直接杀伤B.干扰素促其杀伤C.需抗体的协助D.需补体的协助E.有特异性二、填空题1.天然免疫由 、 和 三类因素组成。2.皮肤和黏膜、 与 共同构成非特异免疫的 结构。3.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的后果有 和 吞噬两种。4.溶菌酶主要来源于 细胞,通过破坏细胞壁的 而使 细胞裂解。5.防御素主要存在于 细胞中,其作用是杀灭 细菌。6.机体抗病毒免疫可分为 和 ,其中特异性免疫以 免疫为主,且常伴有 。7.人体产生干扰素的细胞主要有 、 及 。8.由干扰素诱生的抗病毒蛋白的主要有 、 、 。9.人类细胞产生的干扰素根据其抗原性的不同,可分为 、 和 三种,其中 的免疫调节作用较强,而 、 的抗病毒作用较强。10.抗病毒基因的非特异性杀伤细胞主要是 及 ,特异性杀伤细胞主要是 。11.干扰素的生物学活性主要为 , 和 作用。12.抗浅部真菌感染,主要是机体天然免疫的 作用;抗深部真菌感染的特异免疫则是以 免疫为主。三、名词解释1.干扰素(IFN)2.胞外菌四、问答题1.简述机体屏障结构的组成和功能。2.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后可产生哪几种后果?3.简述干扰素抗病毒作用机制及特点。4.机体的抗病毒免疫包括哪些方面。参考答案一、选择题【A型题】1.E 2.E 3.A 4.C 5.A 6.C 7.A 8.A 9.B 10.C 11.B 12.D 13.D 14.B 15.D 16.B 17.C 18.B 19.D 20.B 21.B 22.D 23.C 24.C 25.D 26.D 27.D【X型题】1、ABDE2、ABD 3、ABDE 4、ABCE 5、ABCE6、ACE7、AC 8、BCDE 9、ABCD10、ABCDE11、ABCDE 12.ACD 13.ABCDE 14.ABCD 15.ABD 16.ABCE 17.AC 18.BCD 19.AB 二、填空题1组织屏障 某些免疫细胞 免疫分子2血脑屏障 胎盘屏障屏障 3完全 不完全 4吞噬 肽聚糖 革兰阳性 5中性粒 细胞外 6.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细胞免疫 免疫病理损伤7.人白细胞 人 细胞 人成纤维细胞8.2-5腺嘌呤核苷合成酶 磷酸二酯酶 蛋白激酶9.干扰素干扰素干扰素干扰素 干扰素 干扰素10.巨噬细胞 NK细胞 CTL 11.抗病毒 抗肿瘤 免疫调节12.皮肤黏膜屏障 细胞三、名词解释 1.干扰素:在病毒或其他诱生剂的作用下,由宿主细胞基因编码产生的具有高活性、多功能的糖蛋白,是机体后天获得的非特异性免疫成分。干扰素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等生物学作用。 2. .胞外菌:指寄居在宿主细胞外的血液、淋巴液和组织液中的细菌。四、问答题 1、机体屏障结构的组成和功能 ()皮肤与黏膜屏障:它构成了机体的外部屏障,其主要作用包括机械性阻挡与排除作用,皮肤由多层扁平细胞组成,能有效地阻挡细菌的穿入;黏膜由单层柱状细胞组成,有多种附件和分泌物,可将停留的致病菌排除体外;分泌杀菌物质:不同部位的黏膜能分泌溶菌霉、胃酸、蛋白醉等多种杀菌物质;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正常菌群可通过生存竞争和产生抗菌物质而拮抗和抑制致病菌。 ()血脑屏障:由软脑膜、脉络丛、脑血管和星状胶质细胞等组成,可阻挡细菌、病毒等徽生物及其毒性产物从血流进人脑组织或脑脊液,以保护中枢系统。 ()胎盘屏障:由母体子宫内膜的基蜕膜组成,能阻止母体血流中的病原微生物及其毒性产物进人胎儿体内,保护胎儿免受感染。 2、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后产生的后果与其种类、毒力和机体的免疫状态等有密切关系,可出现以下两种不同的结果。()完全吞噬:被吞噬的病原体在吞噬溶酶体内被杀灭,并将消化后的残渣排出体外,此即完全吞噬;如化脓性球菌被吞噬后,一般在510分钟内死亡,3060分钟内被消化。()不完全吞噬:有些胞内寄生菌(如结核杆菌、伤寒杆菌等)在免疫力缺乏或低下时,只被吞噬而不被杀灭,称不完全吞噬;它可使病原菌在吞噬细胞内得到保护,免受体液中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杀菌物质的杀伤作用,有的甚至可在吞噬细胞内生长繁殖,导致细胞死亡,亦可随游走的吞噬细胞而扩散到其他部位。 3. 干扰素抗病毒作用机制及特点:(1)干扰素抗病毒作用的机制:干扰素并没有直接抗病毒的作用,它抗病毒必须经宿主细胞介导,干扰素作用于细胞的干扰素受体后,经一系列过程,使细胞合成了数种抗病毒蛋白(主要是25腺嘌呤核苷合成酶、磷酸二酯酶、蛋白激酶等),这些酶通过降解病毒mRNA,抑制多肽链的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屋赠矛合同协议
- 车辆代售合同协议
- 车库养鸡合同协议
- 采购授权合同协议
- 耕地租用合同协议
- 钢筋防腐合同协议
- 购买锡膏合同协议
- 电话卡协议期合同
- 茶杯销售合同协议
- 粉刷工作合同协议
- 2025年内科主治医师考试消化内科
- 房地产经纪人职业规划
- 安徽省《地下水监测井建设技术规范》DB34-T 4822-2024
- 煤矿管理人员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专项培训课件
- 碧桂园集团《安全文明措施标准化手册》
- 专科机电一体化大专课程毕业论文范文
- 水族馆节能减排策略-洞察分析
- 施工单位进场流程
- 《演讲要素》课件
- 度假酒店的规划与开发
- 新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讲练专题06 函数与导数常见经典压轴小题归类(26大核心考点)(讲义)(解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